1. 有哪些地理事物的圖例(舉幾個例子)
地理事物指地球上的一切自然物體和人造物體(陸地、海洋、山川、河湖、公路、鐵路、機場、寺廟等)。地理現象包括自然的現象(地震、火山、海嘯、板塊的運動等)和人為的現象(聚落、城市、歷史文化的變遷、農業活動、工業活動、商業以及宗教活動等)。
地理環境的各個組成要素,包括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滲透,有機結合,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任何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都不是孤立的和靜止的,而是與其它事物和現象存在著動態的聯系。
(1)有什麼圖一看就是地理擴展閱讀
在地球上,有些地理事物的形成和分布不符合一般規律,而是表現出「與眾不同」的特殊性-個性特徵,從而形成了獨特有趣的地理現象。
由於人類活動范圍的日益擴大,人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也日趨復雜。人類從地理環境中取得必要的生存空間,獲得資源和能源,從而保證了人類的生存發展。
人類又影響和改造著地理環境,同時向地理環境排放越來越多的廢棄物質,使地理環境趨於惡化,因而又制約了人類的發展。如果不能正確處理人類與自然的關系,就可能使地理環境越來越不利於人類的生存發展。
2. 地理要背什麼圖啊
地形圖 政區圖 洋流圖 板塊圖等等 你買本好點的地圖冊,沒事就看看。自然就記住了,不需要死記硬背。
3. 怎樣識有關地理的圖急需
首先確定北方 也就是確定方向
其次看圖例 知道地圖里的每一個符號的意義
自己得知道許多重要地點的地理特徵 比如說高中地理裡面很喜歡出澳大利亞下面那個島的題,一看到大陸的東南角有個島嶼 就因該想到塔斯馬尼亞或者是台灣
還有就是得懂得等高線 等氣壓線 降水線 等等
第三條最重要 靠的是敏感以及背
4. 找幾個有關地理圖片(超簡單)50分
山脈,你去網路圖庫里找找看,大概是有,建議你最好是去買一本地理圖冊
5. 如何通過地圖反映地理環境特徵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學習時注意方法是「橋和船」,只要有良好的、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則可做到事半功倍。 一、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二、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地圖是學習地理的重要工具,它具有感官刺激強、信息容納量大、表述簡明扼要等優點。藉助地圖可以更好的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理解地理概念、原理。 1地圖的閱讀 要運用地圖,首先必須會讀地圖。這也是考試大港中能力要求的重要部分。 一般的地圖都會涉及比例尺、方向、圖例注記等要素,讀圖時必須先看一下這些要素。 接下來要根據提供的圖表特點,判斷這是哪一類地圖,分布圖、原理圖、統計圖、景觀圖還是其他的圖。根據具體圖類,運用具體方法讀圖。如等高線圖,就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讀:等高距為多少,何處為山峰,何處為山谷,何處為山脊線,何處為集水線,等等。究竟讀哪幾個方面要視題目要求而定。 2、地圖運用 地圖的運用主要有這么幾個方面: (1) 運用政區圖,記國家、省(區)、市的空間分布及彼此相對位置關系。 讀政區圖,要注意觀察國家、省(區)的輪廓特徵,境內河流等地理事物在此基礎上多次重復閱讀,漸漸的在自己同形成有關國家與地區圖。這樣當時卷中出現某國家圖形時,頭腦中存儲有關國家的圖形會立刻浮現出來,經過聯系、核對,片刻即可判斷出該圖所示國家。 (2) 運用地形圖、記地勢變化、地形區分布、河流流向、河流形狀。 現行的圖冊中的地形圖均為分層設色法所繪制,給人的感官刺激強,印象深,反復運讀後,可在頭腦中形成立體感很強的地形圖,藉此科教容易地記注大洲、國家、地區的地勢起伏、地形區分布及受制於地形的河流流向、水系形狀。 (3) 運用示意圖,及有關概念、地理規律、地理原理。 在復習中要記的概念、原理、規律很多,有的在文字表述上還較相似,這就給記憶帶來了麻煩。若能藉助於示意圖,寓文於圖,則十分簡單得一幅示意圖就會把有關概念、原理的本質反映的淋漓盡致、印象深刻、難以忘記。 三、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四、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五、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六、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
6. 請問高中地理要背哪些圖
如果是參加高考,要想取勝,那麼地圖冊上的每一幅圖都要看,認真看,這里沒有捷徑。不過有這么幾幅圖可以幫助你從整體上把握地理,有助於記憶其他的地圖它們是:世界地形圖,世界政區圖,世界降水分布圖,世界氣溫分布,世界氣候分布圖,世界氣壓帶分布圖,世界洋流分布圖,中國地形圖,中國政區圖,中國降水分布圖,中國氣溫分布,中國氣候分布圖,以及各種地理現象、事物的示意圖。祝你高考成功!
7. 地理四類圖怎麼看。。。。
首先,最簡單理念要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然後,根據下面幾條判斷:
1、「經線指示的方向是南北方向,指向北極點那邊就是北,指向南極點那邊就是南;緯線指示的是東西方向。」
經度自西向東增大就是東經,自西向東減小就是西經。
比如,圖二顯示出了地球的一半度數,共180°,平分成了6份,那麼,每份是180°%6=30°,而中間是180°經線,那麼,180°西側向西依次是東經150°、東經120°、東經90°,東側向東依次是西經150°、西經120°、西經90°(東西側用上面說的內容判斷)。圖三,你用同樣的方法學著判斷。
2、知道地球自西向東轉的方向,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數值增大的是東經,順著地球自轉方向數值減小的是西經。
比如圖一,知道逆時針方向旋轉,那麼圖中是北極(北逆南順),圖中整個地球360°它平分成了8份,那麼,每份是360°%8=45°,那麼,順著地球自轉方向180°西側向西依次是東經135°、東經90°、東經45°、0°,順著地球自轉方向180°東側向東依次是西經135°、西經90°、西經45°、0°(同西側重合)。
你最好還是找個會這塊內容的同學或者找老師給你拿圖指點著講解比較好,沒有面對你很難講清楚的。
8. 這個是地理的什麼圖啊
這是有關晨昏線的平面展開圖
由圖可知晨昏圈與北極圈相切,所以就是夏至日了。
對於這種圖可以在大腦中還原到你所熟悉的圖,那樣就簡單了,多做幾個類似的題目就有感覺了。
希望有幫助
9. 地理幾種圖分別是什麼
是比例尺圖嗎?
地圖上的比例尺-地圖分類
地圖的分類,系指按照不同的標志將地圖劃分成各種類型。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文明的進步,人們對客觀世界認識的不斷深化,地圖內容的選題范圍愈來愈廣泛,因而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數量愈來愈大。為了便於組織地圖生產,地圖的保管、使用和快速檢索,幫助讀者了解各類地圖的性質、用途及其規律性,進一步研究地圖,有必要對地圖進行科學的分類。
地圖分類的標志很多,主要有地圖內容(主題)、比例尺、制圖區域范圍、用途和使用方式等。其中最主要的分類標志是地圖內容和制圖區域范圍;在其它條件相同時,比例尺對確定地圖內容的完備性、詳細性和精確性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因此亦為一項重要的分類標志。
(一)地圖按內容分類
地圖按所反映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等內容的種類、性質和完備程度,分為普通地圖和專題地圖兩大類型,且各自又可細分出若乾子類。
(1)普通地圖
普通地圖,是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內各種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其基本內容有水系、地貌、土質植被、居民地、交通線、境界等六大地理要素,此外還表示測量控制點、獨立地物、管線與垣柵等要素。這類地圖的特點是著重描繪地區輪廓、地面起伏形態、自然狀況和人類活動的成果。普遍地圖是最常見的一種地圖,應用很廣泛,具有很高的通用價值,常為社會各部門所使用,廣泛用於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文化教育等方面。主要供研究地域的基本情況、各地理要素的相互關系和分布規律,同時也是製作專題地圖的地理底圖。
①平面圖不考慮地球曲率影啊,把小塊地區的地球表面(水準面)當作水平面,將地面上的地物按鉛垂線投影到水平面上,用縮小的相似圖形表示其平面位置及其相互關系所測繪的地圖,稱平面圖。平面圖的顯著特點是涵蓋的實地范圍很小,比例尺很大,一般大於1∶5000,在一幅圖內比例尺處處相同。為工程施工和編制詳細現劃用圖。
②地形圖在平面圖紙上既表示制圖區域地物的平面位置,又用特定符號表示其地貌形態的地圖,稱地形圖。對較大制圖區域,因考慮地球曲率影響,需要採用一定的地圖投影,按一定的精度要求測繪其地物和地貌,用圖解圖形或符號表示。地形圖的特點是地圖比例尺構成系列,一般由1∶500至1∶100萬,其中<1∶5000的地形圖圖上各處比例尺不完全相等;多為實測的或據實測地圖編繪而成的;具有統一的大地控制基礎、有統一採用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在生產過程中均嚴格按照測圖規范、編圖規范和圖式進行作業;詳細而精確地表示地面各要素;便於在圖上進行量測和野外實地使用。地形圖為國家各項建設的規劃設計與施工、軍事指揮和科學參考用圖,亦是製作其它地圖的基本資料。地形圖是普通地圖的典型作品。
③地理圖以高度概括的形式反映廣大制圖區域內最主要的地理要素和區域的重要特徵的地圖,稱地理圖。地理圖的特點是涵蓋實地范圍很大,常常為一個流域、一個國家、一個大洲或全球;比例尺很小,未成系列,一般為<1∶00萬至1∶1000萬不等,視需要而擇定;沒有統一的地圖投影和分幅編號系統,圖面上投影變形較大;地圖幅面的大小參差懸殊。多用於研究區域的自然地理和社會經濟的一般情況,了解其概貌,故又稱一覽圖。
(2)專題地圖
專題地圖是以普通地圖為地理基礎,著重表示制圖區域內某一種或幾種自然或社會經濟現象的地圖。這類地圖的顯著特點是,作為該圖主題的專題內容予以詳盡表示,其地理基礎內容則視主題而異,有選擇地表示某些相關要素,因此專題地圖的內容是由地理基礎和專題要素兩部分構成。在地圖領域中,專題地圖發展得最活躍、最迅速,地圖的品種愈來愈多,層出不窮,表示的對象十分廣泛,涉及到人類社會的各個領域。根據專題內容的性質,可劃分為以自然地理要素為主題內容的自然地理圖、以社會經濟要素為主題內容的社會經濟地圖和包容上述兩類專題地圖之外的各種專題地圖的其它專題地圖(又稱工程技術圖)三類;各類又可以分出若干種專題地圖。
(3)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實質區別
普通地圖與專題地圖的異同,關鍵不在於形式,而在其內容。在表現形式上,它們可能都用了某些表示方法、符號或顏色,但在內容上,它們始終是迥異的。前者依制圖區域的地理特徵,以相對均衡的詳細程度表示制圖區域的六大類地理要素,以再現制圖區域的地理全貌,顯示的是整體地理環境的區域差異;而後者,則依其某種特定用途,擇取制圖區域的某一種或幾種相關地理要素為其主題內容,其它地理要素皆概略或不予表示,顯示的僅是制圖區域某一地理特徵的區域差異。
(二)地圖按制圖區域分類
地圖按涵蓋的制圖區域分類,其分類標志有多種,採用不同的分類標志,就有相應的種類。
(1)、按區域范圍大小分,有全球地圖、月球地圖、世界地圖、半球地圖、大洋地圖、大洲地圖、分國地圖、省(區)地圖、縣市地圖、鄉鎮地圖等。
(2)按自然區域劃分,如世界基本地理圖、歐亞大陸地圖、太平洋地圖、鄱陽湖地圖、青藏高原地圖、黃淮海平原地圖、長江流域地圖、四川盆地地圖、准噶爾沙漠地圖、黃土區地貌類型地圖、雲南自然區劃地圖等。
(3)按政治行政區域劃分,如世界政區地圖、中國政區地圖、台灣省政區地圖、江寧縣政區地圖、馬集鄉(鎮)政區地圖等。
(4)按經濟區劃分,如上海經濟區地圖、徐海經濟區地圖等。
(三)地圖按比例尺分類
地圖按比例尺分為大比例尺地圖、中比例尺地圖、小比例尺地圖三類,這是區別地圖內容詳略、精度高低、可解決問題程度的,為人們常用的一種分類方法。鑒於各個國家、國內各個部門對地圖精度的要求和實際使用的情況不盡相同,因而對地圖比例尺大小的概念有所不同,以普通地圖為例,其相對性表現為:
(1) 在建築和工程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500、1∶1000、1∶2000、1∶5000和1∶1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2.5萬、1∶5萬、1∶1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25萬、1∶50萬、1∶100萬的地圖。
(2) 在其它各部門,地圖按比例尺劃分為:
大比例尺地圖:≥1∶10萬的地圖;
中比例尺地圖:<1∶10萬、>1∶100萬的地圖;
小比例尺地圖:≤1∶100萬的地圖。
(3) 國家測繪部門將1∶5000、1∶1萬、1∶2.5萬、1∶5萬、1∶10萬、1∶25萬、1∶50萬和1∶100萬八種比例尺地形圖規定為國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圖,簡稱基本地形圖,亦稱國家基本圖,以保證滿足各部門的基本需要。其中:
大比例尺地形圖:1∶5000至1∶10萬的地形圖;
中比例尺地形圖:1∶25萬和1∶50萬地形圖;
小比例尺地形圖:1∶100萬地形圖。
在專題地圖中,按比例尺分類亦有類似的細分方法及其相對性。
(四)地圖按用途分類
地圖按其實際用途,可以分為軍用圖、民用圖、教學圖、航空圖、航海圖、交通圖、旅遊圖、規劃圖、郵政通訊圖、參考圖等類型。在此基礎上還可以再細分,例如參考圖可以再分為科學參考圖和一般參考圖,《中華人民共和國普通地圖集》即為科學參考地圖,《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即為一般參考地圖。
(五)地圖按使用方式分類
地圖按其使用方式,可分為桌圖、掛圖、屏幕圖和攜帶圖四種。
(1)桌圖:放在桌面上供在明視距離內閱讀的地圖,如地形圖和地圖集等;
(2)掛圖:張掛在牆壁上,供人近距離閱讀的宣傳展覽掛圖和供人遠距離閱讀的教學掛圖等;
(3)屏幕圖: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的電視屏幕圖,如電視天氣預報地圖等;
(4)攜帶圖:隨身攜帶,供外行隨時查閱的地圖,如袖珍地圖冊、綢質地圖或折疊得小巧的旅遊地圖等。
(六)地圖按其它標志分類
(1)地圖按其感受方式,分為視覺地圖、觸覺地圖(盲文地圖)。
(2)地圖按其結構,分為單幅圖、多幅圖、系列圖和地圖集等。
(3)地圖按其圖型,分為線劃地圖、影像地圖、數字地圖。
(4)地圖按其印色數量,分為單色圖、彩色圖。
(5)地圖按其歷史年代,分為古代地圖、近代地圖和現代地圖。
(6)地圖按空間信息數據可視化程度,分為實地圖和虛地圖兩種。實地圖即為空間信息數據可以直接目視到的地圖,如包括線劃地圖和影像地圖在內的慣用的傳統地圖作品;虛地圖是空間信息數據存貯在人腦或電腦中目視不到的地圖,其中存入人腦的地圖稱為心象地圖,依一定格式存入電腦的稱為數字地圖。
(7)地圖按其顯示空間信息的時間特徵,分為靜態地圖和動態地圖兩種。慣用的傳統地圖都是靜態地圖,它是現實的瞬間記錄;動態地圖是反映空間信息歷時變化,連續呈現的一組地圖,生動地表現出地理環境的時間變化或發展趨勢。
地圖的分類,因分類標志很多,考慮問題的角度不一,而具有很大的相對性,一幅地圖可以歸為這一類,也可以歸為另一類,例如1∶10萬比例尺地形圖,既屬於普通地圖,又屬於桌圖;在工程部門稱之中比例尺地圖,在科研和軍事等部門卻又稱為大比例尺地圖。因此,在進行地圖分類時仍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0. (地理)學霸幫忙看看這些圖都是什麼地方
LZ您好...
第一行:
(1)左下海區應填加勒比海,右上填大西洋.圖中的島鏈是大安得列斯群島,東南轉向後是小安得列斯群島
(2)塔斯馬尼亞島[在澳大利亞南方]
(3)斯里蘭卡島[印度東南]
(4)獨立的島嶼是火地島,上面的陸地是"南美洲"
(5)馬達加斯加島
第二行:
(1)地中海
(2)右下是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左邊的"入海口位置"是亞丁灣,左上是紅海;上邊的入海口是阿曼灣,正上方是波斯灣
(3)印度洋的孟加拉灣
第三行
(4)南海
(5)紅海和亞丁灣,就是(2)的左上角...
(6)左上是挪威海,南方整段狹長的水道是波羅的海;
(7)北海
(8)波斯灣和阿曼灣,就是(2)的正上方
第三行
(9)墨西哥灣
(10)加勒比海
(11)黑海[地中海東北]
(12)幾內亞灣[非洲西部]
第四行
(1)馬六甲海峽.西側: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印度洋,東側:南海;北側:馬來半島;南側:蘇門答臘島
(2)直布羅陀海峽:西側:大西洋;東側:地中海;北側:歐洲的伊比利亞半島[西班牙],南側:非洲[摩洛哥]
(3)英吉利海峽:西側:大西洋;東側:北海;北側:大不列顛島[英國],南側:歐洲[法國]
(4)莫三比克海峽:西側:非洲[莫三比克];東側:馬達加斯加島;海峽南北側都屬於印度洋
最後一行
(5)霍爾木茲海峽,西側:波斯灣,東側:阿曼灣,南側:阿拉伯半島[阿曼/阿聯酋],北側:亞洲[伊朗]
(6)這個海峽分兩段,西半部叫達達尼爾海峽,東半部叫博斯普魯斯海峽(或者伊斯坦布爾海峽);西北側:歐洲巴爾干半島;東側:亞洲土耳其
(7)麥哲倫海峽,西側:太平洋,東側:大西洋,北部:南美洲[東側阿根廷,西側智利],南部:火地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