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厲害了我的國有哪些地理知識

厲害了我的國有哪些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2022-06-11 12:01:12

『壹』 中國的地理知識

中國的人文地理:省市直轄市,知道有56個民族。人口大約有多少。國土面積。
自然地理:幾條大江大河(長江。黃河。淮河。珠江……)。五嶽。
世界自然地理:五大洲四大洋,地球的溫度帶,春夏秋冬的劃分,四季晝夜長 短的變化
人文地理:人種(黃、白、黑)及大約分布在那些地域。我覺得小學生最喜歡知道的是那些異國土地上生長的動植物,特別是那些神秘地有悖於他們的常理的生長生活方式。
就我個人認為不要小瞧小學生,今天還碰著兩個:一個跟我講離合器,一個拚命想著西伯利亞的棕熊。他們無所謂常識,告訴他們了,他們多少都會接受,真的,只要跟他們的興趣對口!

『貳』 中國的基本地理知識

中國大陸(含港澳)目前有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兩個城市),283個地級市和374個縣級市,一共有661個城市。台灣地區有2個院轄市,5個省轄市和31個縣轄市,共計38個城市。

『叄』 關於中國的基礎地理知識有哪些

中國位於亞洲的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山地、高原和丘陵約占陸地面積的67% ,盆地和平原約占陸地面積的33%。山脈多呈東西和東北一西南走向,主要有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喀喇昆侖山、喜馬拉雅山、陰山、秦嶺、南嶺、大興安嶺、長白山、太行山、武夷山、台灣山脈和橫斷山等山脈。

西部有世界上最高大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為世界第一高峰。在此以北以東的內蒙古、新疆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和雲貴高原,是中國地勢的第二級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武陵山一雪峰山一線以東至海岸線多為平原和丘陵,是第三級階梯。海岸線以東以南的大陸架,蘊藏著豐富的海底資源。

  1. 面積廣大,陸地面積有960萬平方千米(還有37萬平方千米的海洋國土、300萬平方千米專屬經濟區)。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是世界第三大國。

2.領土四至
最北端:黑龍江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中主線(多)
最南端:南海南沙群島上的曾母暗沙(附近)
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匯合處(多)
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附近)南北跨緯度近,約5500千米,東西跨經度多、約5000千米,是一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差異十分顯著的國度。

0℃等溫線穿過了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此線以北(包括北方、西北內陸及青藏高原)的氣溫在0℃以下,其中黑龍江漠河的氣溫在-30℃以下;此線以南的氣溫則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亞的氣溫為20℃以上。因此,南方溫暖,北方寒冷,南北氣溫差別大是中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徵。

『肆』 中國地理知識

1.位置
我國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的西岸。
我國的經緯度位置:我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大部分在溫帶,小部分在熱帶,沒有寒帶。我國東西跨越經度60度多,最東端的烏蘇里江畔和最西端的帕米爾高原高原時差4小時多。
2.遼闊的疆域
我國領土遼闊廣大,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3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我國領土的四端為:最東端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ºE多),最西端在帕米爾高原附近(73ºE),東西相距約5000千米,南端在曾母暗沙(4ºN)、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53ºN)多,南北相距約5500千米。
3.疆界和鄰國
我國陸上疆界兩萬多千米與我國相鄰的國家有14個。東鄰朝鮮,北面是俄羅斯、蒙古,西北和西南面同哈
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不丹接界。南接越南、寮國、緬甸。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自北向南瀕臨的近海有渤海、黃海、東海和南海。我國的領海,是指從海岸基線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域。渤海和瓊州海峽為我國內海。沿海分布有台灣島、海南島、舟山群島、南海諸島等5000多個大大小小的島嶼。同我國隔海相望的鄰國有: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汶萊和印度尼西亞六個國家。
4.行政區劃
我國現在行政區基本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和鄉(鎮)三級,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在歷史上全國劃分東北區、華北區、華東區、中南區、西南區和西北區6個大區。香港、九龍、澳門是我國領土的一部分。中英兩國政府於1984年12月簽署有關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我國政府於1997年7月1 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在香港設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實行「一國兩制」。
我國同葡萄牙政府於1987年4月在北京共同簽署了關於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聲明重申,澳門是中國領上。我國政府已於1999年12月20日對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在我行使主權下的澳門實行「一國兩制」。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我國約有13億人口,約佔世界人口總數的21%,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從城鄉分布來看,2004年末全國城鎮人口達到54283萬人,占總人口的41.76%,鄉村人口為75705萬人,佔58.24%。
2.華僑與華人
我國的有3000多萬華僑和華人分布世界各地。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這兩省許多地方一向以僑鄉著稱。
3.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因此,推行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仍然是加速實現四化的當務之急。
4.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約佔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總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1、我國的地形特徵
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種地形齊備,山區面積廣大,約佔全國面積的2/3;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階梯狀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第一階梯。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雲貴高原東一線以西與第一階梯之間為第二級階梯,海拔在1000米一2000米之間,主要為高原和盆地。第二階梯以東,海平面以上的陸面為第三級階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主要為丘陵和平原。
復雜多樣的地形,形成了復雜多樣的氣候;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的特點,有利於濕潤空氣深入內陸,供給大量水汽;使大河滾滾東流,溝通東西交通;大河由高一級階梯流人低一級階梯的地段,水流湍急,產生巨大的水能。
2.主要山脈分布
東西走向的三列:由北而南為天山一陰山一燕山;昆侖山一秦嶺;南嶺。東北一西南走向的三列:從西而東為大興安嶺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長白山一武夷山;台灣山脈。
南北走向的2條:賀蘭山;橫斷山。西北一東南走向的有2條:阿爾泰山、祁連山。在我國和尼泊爾交界處的喜馬拉雅山脈主峰一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是世界最高峰。
3.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
四大高原的特點和分布:青藏高原位於我國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我國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點是高峻多山,雪山連綿,冰川廣布,湖泊眾多,草原遼闊,水源充足。內蒙古高原在我國北部,包括內蒙古大部和甘、寧、冀的一部分,海拔1000米左右,是我國第二大高原。其特點:地面開闊平坦,地勢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黃土高原海拔為1000米一2000米,地面覆蓋著疏鬆的黃土層,是世界上黃士分布最廣闊、最深厚的地區;水上流失嚴重;千溝萬壑。雲貴高原岩溶地形廣布;山嶺起伏;崎嶇不平。
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點:四川盆地位於四川東部,因廣布紫色砂頁岩,有『紅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稱,是我國地勢最低的大盆地:塔里木盆地位於新疆南部,呈環狀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瑪干沙漠是我國最大的沙漠,是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大部分為戈壁、沙漠,東部多沼澤、鹽湖,是我國地勢最高的典型的內陸高原盆。
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點:東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稱,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國第二大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位於長江中下游沿岸,地勢低平,河網密布,湖泊眾多。
主要丘陵: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東南丘陵等。
4.主要地震帶和火山分布區
我國是多地震的國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區:①東南部的台灣和福建沿海;②華北太行沿線和京津唐地區;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邊緣的四J人雲南兩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肅、寧夏。

l.氣溫和溫度帶
我國屬季風性氣候區,冬夏氣溫分布差異很大。氣溫分布特點為:冬季氣溫普遍偏低,南熱北冷,南北溫差大,超過50℃。主要原因在於: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獲得太陽能量少;緯度影響:冬季盛行冬季風。夏季全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溫差不大。主要原因在於: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獲得熱量多;夏季盛行夏季風,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上升到最高值;夏季太陽高度大,緯度越高,白晝時間越長,減緩了南北接受太陽光熱的差異。冬季最冷的地方是漠河鎮,夏季最熱地地方是吐魯番。重慶、武漢、南京號稱我國「三大火爐」。
無霜期和生長期:我國各地的無霜期,一般來說,由南向北、由沿海向內地逐漸縮短。
無霜期長則作物的生長期也長。反之則短。
2.降水和於濕地區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具有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特點。
成因:我國東南臨海,西北深入到亞歐大陸內部,使得我國的水分循環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弱。另一方面,能帶來大量降水的夏季風,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和路途越來越遠的制約,影響程度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漸減小。
降水的季節變化 我國各地降水量季節分配很不均勻,全國大多數地方降水量集中在五月到十月。這個時期的降水量一般要佔全年的80%。就南北不同地區來看,南方雨季開始早而結束晚,北方雨季開始晚而結束早。
成因:我國降水量的這種時間變化特徵,是與季風因鋒面移動產生的雨帶推移現象分不開的。五月份,北上的暖濕氣流與南下的冷空氣在南嶺一帶相遇,雨帶在此徘徊,華南雨季開始;六月份,雨帶隨鋒面推移到長江流域,並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大約擺動一個月左,陰雨連綿,此時正值梅子黃熟時節,稱為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季節;七、八月份,雨帶隨鋒面推進到華北、東北等地,我國北方降水量顯著增加;九月份,北方冷空氣勢力增大,雨帶隨鋒面迅速撤回到長江以南,加上有台風雨配合,此時華南雨水仍較多。
降水量的地區分布:分布極不均勻,總趨勢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我國降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台灣的火燒寮,最少的地方則是吐魯番盆地中的托克遜。
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根據降水量與蒸發量的關系,我國從東南沿海到西北內陸可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概況如下表:
3.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徵
氣候類型多種多樣,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是我國氣候兩大主要特徵。主要有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季風氣候的特徵是:冬季吹偏北風,寒冷於燥;夏季吹偏南風,溫暖濕潤。
季風和季風的形成:季風是指隨季節變化而變更風向的風。海陸差異是形成我國季風的主要原因。
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習慣上把我國境內受夏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把受夏季風影響不明顯的地區稱非季風區。其界線大致是: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以東以南的地區為季風區。
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有位置、地形和季風。位置,指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地形,指地勢高低和山脈走向的影響;季風,指冬季風和夏季風的影響。
5.氣候的優缺點及其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我國氣候的主要優點是:復雜多樣的氣候,有利於多種植物和農作物的生長,為我國提供了豐富的動植物資源;我國季風氣候區廣大,雨熱同期對農作物、樹木、牧草的生長和成熟有利;夏季高溫,擴大了喜溫作物生長的北界,我國是水稻生長北界最北的國家。我國氣候的主要缺點是:受季風強度的影響,各地降水的年際變化很大,易產生水早害;寒潮、霜凍和台風引起的災害性天氣,危害農作物的收成。

『伍』 中國地理常識

中國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它的版圖被形象地比作一隻頭朝東尾朝西的金雞,
地勢西高東低。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在世界各國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居第三位,差不多同整個歐洲面積相等。中國領土東西跨經度有60多度,跨了5個時區,東西距離約5200公里,中國領土南北跨越的緯度近50度,南北距離約為5500公里,中國所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遼東半島是中國最大的半島,山東半島是中國第二大半島,
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中國是個多山的國家,山區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2/3,平原面積僅佔1/10多一點,位於中國新疆的塔里木盆地北緣的塔里木河,是中國最大的內流河....還有很多,有很多地理書上都可以找到的,平時多注意積累點就可以咯

『陸』 厲害了,我的國哪些技術的研發與地理有關

北斗,天眼不都和地理息息相關嗎

『柒』 求中國的地理知識總結。

1.南方:四川盆地{水稻土/黃壤\紫色土},長江中下游平原[水稻土],雲貴高原
[紅壤}.河流水{長江,珠江},大氣降水.鐵路{京廣,京九,京滬,等}人口稠密{四川為人口大省}

『捌』 厲害了我的國文字內容有哪些

文字內容如下: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但那些偉大的歷史瞬間,總是會被人們銘記。

習:同志們,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

這是砥礪奮進的五年,這是真抓實乾的五年,這也是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五年。進入新時代的這五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位居第一,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超過30%,成為拉動全球經濟的第一引擎,中國人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正賦予中國全新的發展動能。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誓願,正在世界的東方回響。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美好生活正在每一個中國人手中創造。

振華30,世界上最大的起重船,中國自主建造。這個長度超過297米,寬度58米,排水量接近25萬噸的龐然大物,體量超過了全世界所有現役航空母艦。它正前往伶仃洋海域,完成一項世界矚目的工程——港珠澳大橋最終接頭安裝。

林鳴(港珠澳大橋總工程師):參與這個工程的時候,我48歲,12年前,今天進行這種接頭的安裝,我已經滿60歲了。在我們做這個工程的時候,國家確實突飛猛進的進步了,像夢一樣地發展。在這里看到的是全球最好的裝備,最好的工法,最好的工藝,也是最好的工程。

1992年在珠海,也是在海中間,當時找遍珠江口最大的一條船五百噸。截止到今天,到我們2號(最終接頭日)那天,我們是用一個一萬二千噸的,一個全球最大的,全回轉的,我們自己製造的,排水量是航母的兩三倍,大航母的兩三倍,這樣的一個東西。你想才幾天啊,別的行業我想也不會差。

工人們把四噸重的吊帶掛在最終接頭上,每根吊帶長120米,直徑40厘米,由14萬根高強度纖維絲組成。它的臂力最多能吊起近1.2萬噸重物,並做360度迴旋。 林鳴:全世界沒有人把一根6000噸的東西,去這么轉一下,沒有一個人敢在我們之前去轉過。

林鳴他們過去四年已經成功安裝了33根沉管,但都只需要單側對接,而這根最終接頭不僅要完成雙側對接,而且水下安裝餘量僅有十幾厘米。即使水面風平浪靜,海底涌動的洋流也會形成巨大的推力,最終接頭能否精準嵌入安裝基槽,需要振華30保持絕對平穩。

林鳴:我們國家已經改革開放發展這么多年,你過去看工程,你過去看的是有什麼裝備,設計什麼樣的方案。你今天看我們港珠澳要得到這樣一個結論,只要你想怎麼干,我們國家現在都有能力製造一些專門的東西能夠干成。吊帶在我們這個工程之前,國家標準是2%,100米差2米,60米就是1.2米,我們要把它解決掉1.5公分的問題,一個毫米跟十公分對這個工程是一樣的,對工程是一回事,但你要能做一個毫米的時候,通過你的努力控制能做成一個毫米的時候,它反映的就不是一個毫米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你的一個國力,國家力量,這樣一個展示它意義極為重大,各行各業如果都去實現一個夢的時候,這個國家會變得無比強大。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中國橋,正書寫著中國工程一個又一個傳奇,也持續刷新著中國國力的一座又一座里程碑。跨海大橋之外,同樣在刷新世界紀錄的,還有中國的跨江大橋。今天,僅在長江上已建好和在建的橋梁,就突破了一百座。西部大山裡的中國橋,打通了曾經的偏遠斷點,他們讓中國的經濟血脈變得更加暢通。

一座座中國橋,重塑著中國經濟地理的新標志,一條條中國路,勾勒出中國經濟運行效率的新版圖。京新高速,世界上穿越沙漠戈壁最長的高速公路;鶴大高速,春天秋天,領略完全不同的風景;川藏公路北線,雀兒山隧道貫通,曾經山鷹都飛不過的山峰,現在十分鍾就能翻越,十三萬一千公里的中國高速公路網,總里程世界第一,2020年中國高速公路將達到十五萬公里。

讓中國奔跑起來的還有中國車,他們正在給經濟換裝新引擎,這是中國第一列標准動車組「復興號」,一列標准動車的組裝,分為車體、轉向架、總裝三部分,三條生產線上14000名工人要安裝列車上7100多種,總計55萬多個零部件,他們能做到零差錯。

付善強(「復興號」動車組電信系統工程師):我們整個標准動車組在2013年論證的時候,就已經明確提出了要自主化,包括整車,包括所有的關鍵系統、零部件、軟體、硬體,這些要實現全部自主化,全部都是由中國人自己獨立完成。 「復興號」涉及的高速動車組254項重要標准中,中國標准佔到了84%。

這台牽引變流器是「復興號」的心臟,一台牽引變流器,有1152個IGBT晶片,這種能讓高鐵平穩運行的晶元,30多年來,一直被少數製造強國壟斷,三年前中國取得突破眼前這條IGBT生產線,每年能製造12萬個晶元,他們不止用於高鐵,還用於智能電網、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領域。中國高鐵的研發,至少拉動著30萬家零部件企業的發展,中國標準的意義,就在於每一項核心突破,拉動的都是整個體系的升級。

習:高鐵,中國產的動車,這個是中國的一張亮麗的名片。 投入運營的「復興號」時速高達350公里,從北京到上海只要四個半小時。中國車,已成為中國創時代的新標志。與日本、德國等高鐵強國相比,今天中國在高鐵技術領域已不遜色於任何一位競爭對手。

登上最美鐵路,領略大美風光,車輪滾動出一幅嶄新的中國畫卷:海南環島高鐵,是列車與大海的美麗邂逅;蘭新高鐵,近來雪山草場映襯下的西部風情;哈大高鐵,中國最北端的極地特快;京津高鐵成就30分鍾城市圈;京廣高鐵,八小時甚至可以體現四季變換。穿越繁華都市,縱橫田野阡陌,25000公里的中國高鐵,總里程超過第二至第十位國家的總和,其中近六成都是這五年建成的。

2030年,一個八縱八橫,總規模約45000公里的高速鐵路網,將彰顯中國鐵路建設的新驕傲。 全球第一大港,上海洋山港四期碼頭已投入運營。裝卸現場只見吊車和自動導引運輸車忙碌,卻空無一人。

這里的生產控制只需要九個人,十台岸橋,30台軌道吊,碼頭和堆場,就像一個巨大的棋盤。130輛自動導引運輸車,會根據地下埋藏的61199根磁釘,感知自己的位置,並按照實時裝載需要和路況選擇最經濟的路線。這個星球上有近1/4的貿易額在中國產生,持續增長的吞吐量,要求中國的港口必須再提速,智能碼頭作業效率可以提升30%,意味著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在這里裝卸,能比以前節省十個小時。

如今洋山港所在的上海港,年吞吐量已突破4000萬標准箱,這僅僅是中國融通全球的樞紐之一,全球吞吐量排名前十的超級大港,中國已經包攬了七席。 寧波舟山港,2016年刷新吞吐量紀錄,成為全球第一個九億噸大港。

內河第一大港——蘇州港,江海河聯運,讓這里的內河吞吐量增速位列全球之首。海岸線的南端,廣州、深圳與香港,三個國際深水良港緊緊相連。他們手挽著手,為珠三角數以百萬計的工廠助力,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但中國的工程師並未就此滿足,世界上最大的港機製造基地也在中國,縱覽全球海岸線,超過80%的港機都是中國製造。中國的船舶訂單量、建造量和未交付訂單佔有率三大指標世界第一,世界上已有船隻類型,95%以上中國人都能造。

巨輪遠航,向海而生。從海洋回望內陸,縱橫跨越中國版圖的一個個超級工程,正在繪制中國資源調度的鴻篇巨制。南水北調,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從南到北,搬運了七百七十個西湖,已有超過1億人受益,地下水開采因此減少8億立方米,北京地下水十六年來首次出現了回升。

西氣東輸二線已經全線投產,近2萬公里的天然氣管網覆蓋全國17個省區市和香港特別行政區,4億中國百姓用上了清潔能源。凌空走鋼絲的工人們,正在建設的一千千伏特高壓工程,連接著上千公里外的西部大型清潔能源基地,僅這五年中國投入運營的世界級特高壓工程就有12個,還有8個正在建設。

進入21世紀,信息資源日益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和社會財富,中國提出了網路強國戰略,299萬個基站,8.9億用戶,中國已經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4G網路,光纜線路總長已達3041萬公里,其中有60%都是這五年鋪設的。

在最鮮活的生活中,人們觸摸到五年來一個個圓夢工程給中國社會帶來的改變,這些變化堅強有力,迅猛而又溫暖的鑄就著這個國家前行的每一個腳步,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成就13億多人民福祉的中國夢,已觸手可及,驅動中國復興的創新引擎,正全速前進。

『玖』 中國地理的知識歸納(詳細的)

1.1 中國的疆域
最北:漠河54度N;最東:黑龍江與烏蘇里江匯合處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爾高原73度E。
我國幅員遼闊,疆域廣大,陸地總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差不多與整個歐洲的面積相等,在世界各國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積較大的國家。
我國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國,大陸海岸線長達18000多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線最長的國家之一。我國海域分布有面積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島嶼6500多個。我國領海的寬度是22.22公里(12海里)。我國管轄的海域面積約300萬平方千米。
眾多的鄰國:我國陸上國界漫長,達2萬平方千米,接壤的國家共有14個(順口溜):東朝鮮、北蒙古、東北西北俄羅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還有緬老越。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順口溜):印尼馬文菲日韓。
1.2 中國的行政區劃
歷史上的行政區劃: 現行行政區劃:我國現行的行政區劃基本上劃分為省(自治區、直轄市)、縣(自治縣、縣級市)、鎮(鄉)三級。我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包括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台灣是我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34個省級行政單位的名稱、簡稱和行政中心 教材:八年級上冊第8頁
2.3 中國的人口
數量世界第一: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國總人口為12.95億。目前人口數為13億。
增長速度較快: 分布疏密不均:騰沖??漠河,我國分布人口的疏密。
東部地區人口多;沿海、沿河、沿湖地區人口多;平原、盆地人口多;經濟和交通運輸發達地區人口多;城鎮密集、工業發達的地區人口多;漢族地區人口多。 西部地區人口少;乾旱荒漠地區人口少;山地、高原人口少;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
偏僻的農業、牧業地區人口少;大部分少數民族地區人口少。
我國人的人口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控制人口的數量,提高人口的質量,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1.4 中國的人口:
56個民族:我國是一個團結統一的多民族大家庭,有漢、壯、蒙古、回、藏、維吾爾、苗族等56個民族成員。漢族人口眾多,接近全國總人口的92%;其他民族人口僅佔8%,被稱為少數民族。
大雜居、小聚居:漢族分布最廣,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則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部地區。漢族地區有少數民族聚居,少數民族地區也有漢族居住。
民族風情:蒙古族??那達慕大會;雲南傣族??潑水節;中華民族??端午節。
第二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
2.1 中國的地形
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 山脈縱橫交錯: 山勢走向:
東西走向: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南北走向:賀蘭山、六盤山、橫斷山區。東北西南走向: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長白山、武夷山、台灣山脈、玉山。西北東南走向:阿爾泰山、祁連山;弧形走向:喜馬拉雅山脈。
中華五嶽: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衡山;中嶽嵩(sōng)山
地形復雜多樣: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縱橫交錯的山脈和復雜多樣的地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多彩的自然景觀,又是祖國各地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稱為「世界屋脊」。高山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內蒙古高原:高原地勢平坦開闊,西北部多荒漠、戈壁、東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黃土高原:世界上黃土分布面積最廣的區域。
雲貴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區地形崎嶇,石灰岩分布廣泛。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內中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准噶爾盆地: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被美譽為「聚寶盆」。
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稱。著名的成都平原位於盆地西部,農業發達,物產豐富「天府之國」之稱。
三大平原:東北平原:黑土面積廣大。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地面坡度很小。
長江中下游平原: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
2.2 中國的氣候
氣候復雜多樣:氣候復雜多樣: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大,南方溫暖,而越往北氣溫就越低。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我國氣候類型分為溫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
季風氣候顯著:我國雖然氣候類型多樣、但季風氣候顯著、季風氣候區最為遼闊。
季風的影響是導致降水時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大陸性特徵。
多特殊天氣:主要有寒潮、梅雨、台風、沙塵暴等。多旱澇災害。洪澇是我國發生頻繁、損失嚴重的自然災害。乾旱是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最大、最常見且分布范圍最廣的一種氣候災害。
2.3 中國的河流
外流區為主:流域是指河流或水系的集中區域。水系是指流域內所有大小河流以及湖泊、沼澤、地下暗河等組成的水流系統。地表和地下徑流最後注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外流河。外流河分布區域,成為外流區。最終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即河水流入內陸湖泊或消失於荒漠之中的河流,叫做內流河。內流河分布的區域,叫做內流區。
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徵深受季風氣候的影響。以秦嶺?淮河為界,以南地區的河流流經濕潤地區,水量豐富。以北地區的河流流經半濕潤或半乾旱地區。
與外流河相比,我國內流河的水文特徵明顯不同。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是:鄱陽湖。滾滾長江:長江源自唐古拉山,幹流先後流經青海、西藏等11個省,最終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是我國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上游:源頭??宜昌;中游:宜昌??江西湖口;下游:江西湖口??注入海口。中游段被稱為「九曲回腸」。 青藏川雲慶兩湖,江西安徽江蘇滬
滔滔黃河: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顏喀拉山,徑流青海、四川等9省區,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
青四甘寧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魯 源頭—河口 河口—舊孟津
第四章 中國的區域差異
4.1 秦嶺??淮河線
秦嶺與淮河:秦嶺橫亘於我國中部,東西綿延500千米,南北寬達100-150千米,海拔多為1500-2500米。淮河發源於桐柏山,向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等省注入洪澤湖,然後主流經高郵湖南入長江。
秦嶺??淮河線的地理意義: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地理區域和地理界限是非常重要的。地理區域體現了區域內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線反映出區域之間的差異性。
秦嶺與淮河是我國東部重要的地理界線。在他的南北兩側,自然環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生活習慣有顯著的差異。
八年級上冊第77頁 秦嶺?淮河線以北 秦嶺?淮河線以南
四大地理區域:北方地區、南方地區、青藏地區、西北地區。北方與南方地區分界線是秦嶺??淮河線。北方與西北地區分界線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青藏與西北地與分界線是青藏高原邊界。青藏地區與南方地區分界線是青藏高原邊界。
§4.2 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北方地區:概述:北方地區指我國東北秦嶺??淮河以北的地區,面積約佔全國的20%,人口約佔全國的40%。區內的東北平原、華北平原、汾渭平原為我國重要的農業地區。文化:北方地區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人文旅遊資源極為豐富。
農作物:春小麥、玉米、高粱、大豆、馬鈴薯、甜菜等。溫帶水果:蘋果、梨、桃、杏、柿、棗、葡萄等。礦產:煤、鐵、油等
南方地區:指我國秦嶺??淮河以南的、青藏高原以東的地區,包括長江中下游平原。南部沿海地區和西南地區三大不凡。面積約佔全國的1/4,人口約佔全國的55%。本區西部分布有30多個少數民族,雲南省是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地勢:本地區地勢西高東低,地形為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平原地區河湖眾多,水網縱橫,具有典型的南國水鄉特色。農作物:水稻、生豬、柑桔、茶葉、桑蠶、甘蔗、水產和熱帶作物。礦產:銅礦、鎢礦、汞礦、錫礦、銻礦、鉛鋅礦。
4.3 青藏地區和西北地區
青藏地區:概述:青藏地區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面積約佔全國面積的25%,人口僅佔全國總數的1%左右。青藏地區的主體是由「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農作物:青稞、豌豆、小麥、油菜。宗教:藏傳佛教。地勢:山嶽縱橫,冰川廣布,交通十分困難。公路: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
西北地區:位於長城?祁連山脈?阿爾金山脈?昆侖山脈一線以北,面積約佔全國的30%,人口約佔全國總數的4%。少數民族:蒙古族、回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等;牧區作物:肉、奶、皮、毛等;礦產資源:稀土礦、鎳礦、煤、石油、褐煤。

『拾』 用地理知識描述我的祖國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國家之一,不僅疆域遼闊,人口眾多,自然地理環境亦極其復雜而豐富多彩。5000多年前,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勞動、生息、繁衍;在漫長的歲月里,又不斷地開發、利用和改造著周圍的環境。今天,中國人民正面臨著新的考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就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進一步認識這片土地。這套叢書,系統介紹中國的自然地理基本知識,廣及地形、氣候、水文、生物、土壤、資源、環境等各個方面,內容豐富,資料新穎,文字流暢。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年同志,將會從中學到多種知識,加深對祖國的了解,更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極大的愛國熱忱,投入祖國的建設中去。

閱讀全文

與厲害了我的國有哪些地理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6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6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