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了解世界地理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相信有不少人跟我一樣,初中地理沒有認真學好,只能到高中再從頭來學。其實我覺得,學地理是非常有用的,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特別密切。學了地理之後,覺得自己長了不少知識。可以隨心所欲地在地圖上指出任何一個國家及著名的城市,可以辨別出不同國家的地理概況、風土人情,可以了解到各種自然現象的成因、特徵,可以……這些對於懂地理的人來說都只是些皮毛。而對我這個曾經的「地理盲」卻是格外新鮮有趣的。教我們地理的黃國華老師是個全能型的「才子」。上他的課總能給我們一種特別充實的感覺。我們不敢有絲毫的分心,生怕一不留神便讓知識從耳邊溜走。我們總是不停地聽著、記著,一堂課下來,提綱上通常都是密密麻麻的筆記。我想,幸虧有這番「狂補」,要不這些基本的地理常識我們不知要到什麼時候才能學到呢!�
學地理最重要的是細心。就拿一張地圖來說,上面的每一點信息都有可能成為考試內容,稍不留神錯過一點的話很可能那張圖就白讀了。復習的時候最好是能騰出一塊完整的時間系統地讀。先讀圖。地圖是地理的重頭戲,有時甚至會比書本還重要。山川、河流、城市,把它們的地理位置記清楚。要爭取第一遍時就記熟。因為記地圖有一個特徵,一旦記住了就不會輕易忘記,所以與其隔一段時間復習一次,還不如剛開始就認真地記好。通過平時的應用加深印象,省去復習的時間。�
再有就是看書。要理解地記憶。一般只要是你以前不懂的,看的時候印象就比較深。地理和政治、歷史不同,常識性的東西更多些,因此記憶也不會太難。但是要記的東西也很多,要捨得花時間,自己想竅門,比如「諧音記憶法」或者「形象記憶」等等。在學自然地理時,理解的東西會多一些,因為這部分已經有點接近理科的東西了,但只要肯花時間多想一些問題,學起來也不會太難。人文地理方面,記憶要佔比較大的成分,多背幾遍,爭取一遍比一遍用的時間少,每一遍都能發現一些以前沒有注意到的更細的東西。在高考前的那段時間里,主要是看提綱和卷子,要特別留意那些能與當前時事聯系起來的內容。比如某個特定的地區,或者是環境污染這一類的問題等等。只要你鑽進去了,就會發現地理其實是很有意思的。如果對它感興趣了,還怕學不好嗎?�
最後我想說的是,對於考綜合科的同學來說,不論是學「X」科中的哪一門,都不要孤立地學,要特別留意這幾科中能互相聯系的地方。例如拿到一道時事政治題,就可以想想,它發生在什麼地方,與該地方的地理特徵有聯系嗎?該事件是否有什麼歷史淵源?從政治角度可以如何分析,反映了什麼哲理或政治經濟學原理。養成這種思考的習慣,不久你就可以在這幾科中來去自由了。不過這一切還是要建立在你已經掌握好單科知識的基礎上,單科都沒有掌握好,哪裡還能談什麼聯系呢?所以這也就更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平時就要注意把知識一步一步地吸收好,不要再幻想著到了考前再突擊,那樣的話有可能會摔得很慘。�
高考是一個長期的准備過程,僅有方法遠遠不夠,最重要的是要靠自己平時一點一滴辛苦努力與積累。高中是一片沃土,只要灑下辛勤的汗水,就必定有豐收的一天。從現在就開始准備吧,把你的腳步邁得堅實再堅實些,祝你「笑傲考場」!
② 如何了解一個國家
我個人感覺有幾個點需要了解:
1.其國家的佔地面積;
2.平均人均收入;
3.其國家的經濟主體;
4.其文化基礎和歷史;
5.科技與軍事水平。
感覺大體上主要的就這么幾點,有不足的期望其他朋友補充。
③ 為什麼為什麼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要從地理環境開始
地理資源非常重要。
一個國家制定發展方向的主要依據,地理位置優越,資源豐富,氣候適宜,地形平坦有利於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
地理環境是人類文化的物質基礎,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時說明了地理環境的重要性,人類文化得以發展,首先要依靠自然條件的支撐,地理環境對社會存在和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社會的發展和歷史的命運皆決定於地理環境論。
④ 怎麼描述一個國家的自然地理特徵,應包含哪些方面(至少4個方面)
氣候、地形、水文、土壤、地勢
⑤ 分析一個地區或國家的自然地理特徵,地形特徵,氣候特徵分別是什麼
3區域自然地理特徵分析(地形、氣候) VIP 精品文檔 2.4分 3875閱讀 294下載 2010-06-06上傳 80頁 關於作者 惠特滿 文庫新人 文檔 103 粉絲 0 等級 Lv1 關
⑥ 怎麼說一個國家的地理特徵(最好是兩個國家對比來答),該從哪幾點來回答
一般地理特徵包括:區域、地形特徵、氣候特徵、自然環境(土壤、植被、水文、生物、礦產、生態等)、人文環境(人口、城市、農村、農業、工業、交通等)。
更詳細的還包括:經濟地理特徵、地理事象分布特徵、災害分布特徵、自然帶分布特徵、天氣變化特徵、資源分布特點等。
⑦ 描述一個國家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特徵應包含哪幾點
自然地理:描述該國家的氣候、地形、水文、土壤、地勢。人文地理:描述該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現象,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僅指社會文化現象。
⑧ 如何概括一個國家的地理特徵,包括哪些方面。 越詳盡越好。
首先,是所處的位置,處於哪個大洲,主要的經度和緯度范圍
然後,是地形,該國主要的地形特徵,主要的地形是什麼,這些的地形分布是怎樣的
接著,是氣候,寫出該國主要的氣候和其氣候特徵以及其所在的自然帶,寫出主要特點就行了
另外,是資源,主要寫自然資源的特點,可以把河流,礦產,土壤等的特點都概括一下
最後,是人文方面,可以先寫其經濟,是屬於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然後對該國的主要經濟加以敘述,是以第幾產業為主的,也可以寫出各產業所佔的比例,再寫農業工業的分布,工業區,農業區等等,接著可以寫交通,主要的交通工具是什麼,交通網的特點,然後可以分析其城市化水平和老齡化等方面。
⑨ 怎樣從地理的角度了解一個國家
覺得樓上的答得很不錯,也很具體.但不要忘了,人文也同樣屬於地理學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