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第一課是什麼

高中地理第一課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3 05:03:15

高中地理主要講些什麼

必修科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區域可持續發展、區域地理。

選修科目:旅遊地理、自然災害與防治、環境保護。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上冊),學習時應該採用偏重理科的學習方法,理解重於記憶,會用為目的,側重於對地理原理、地理規律的運用,聯系實際分析解決問題。平時多做練習,重視思路,特別要多畫圖,以加深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

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上冊部分),包括宇宙、大氣、海洋、陸地等,主要屬於理科內容。特別是其中的地球運動及時間計算、太陽高度角、各種日照圖以及氣候、洋流、各種等值線圖等內容,具有鮮明的理科特點,需要較多的邏輯思維。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冊和選修教材一)和區域地理(選修教材二),主要屬於文科內容,適合採用偏重文科的學習方法,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記憶非常重要。學習時要多看書,熟悉和掌握知識要點;會看書,把握教材的脈絡和主要思想、觀點;還要多思多想,善於總結,形成自己的看法。

(1)高中地理第一課是什麼擴展閱讀:

高中地理與初中的內容相差很大,初中多為「是什麼,在哪裡」,而高中是「為什麼」,尤其高一上冊的自然地理,學習時要求學生有較強的理科思維,理解難度大,剛進入高中的學生生活閱歷有限,如學生對四季更替,邊遠地區鄉村學生對工業布局都缺乏感性認識。

進入高中以後地理中常識所佔比例較初中小了,但知識更深,更系統化,更加復雜,理解難度增大;地理在如今所滲透的范圍越來越廣,學習地理需要的課外知識也多。

參考資料:網路-高中地理

⑵ 求 高中必修地理第一冊的知識點

必修一部分(高一)

第一章行星地球

§1宇宙中的地球

1、天體系統級別:

河外星系←總星系→銀河系→太陽系→地月系

2、太陽系中距太陽由近及遠的八大行星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3、因為地球上有生物,所以地球是一顆特殊的行星。

4、地球上產生生命的基本條件:外部條件包括太陽穩定的光照和地球安全的運行軌道;自身條件:(1) 地球有適中的質量體積,所以地球周圍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2)由於日地距離適中及地球大氣的削弱作用和保溫作用,所以地球上有適中的溫度;(3)地球上有液態水(能形成海洋)。

§2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輻射是地球的主要能量來源,它可以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動力,可以影響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提供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還可以通過人為轉化形成其它形式的能量。

2、太陽活動的標志包括黑子和耀斑。當太陽活動比較劇烈時,可以形成磁暴和極光現象,造成無線電短波通訊中斷,可以誘發水旱災害和地震等自然災害。

§3地球的運動

1、地球的自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其自轉周期若以太陽為參照物大約為24小時,叫做一個太陽日日;若以遠離地球的某一恆星為參照物,則大約為23小時56分4秒,叫做一個恆星日日。

2、地球的公轉方向是自西向東,其公轉周期大約為365天6小時9分10秒,叫做一個恆星年年。

3、由於地球的自轉,形成了(1)晝夜更替現象;(2)不同經度出現了不同的地方時,即東邊的時間比西邊的時間要早;(3)形成了地轉偏向力,即水平運動的物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4、在空白圖中繪制出直射光線、晨昏線,標注出直射點及夜半球,表示出地球自轉方向。

5、地球公轉與自轉軌道的夾角叫做黃赤交角,其大小是23°26′。

6、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產生了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以及晝夜長短的變化和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四季的變化等。

7、太陽直射點的南北移動:

6月22日(節氣:夏至日),太陽直射點位於北回歸線;

9月23日(節氣:秋分日),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

12月22日(節氣:冬至日),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回歸線;

3月21日(節氣:春分日),太陽直射點位於赤道;

太陽直射點南北移動的周期:大約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叫做一個回歸年。

8、在圖中適當位置繪制出地球自轉和公轉的方向,並判斷出各點的日期

9、晝夜長短變化規律:

(1)夏至日越向北晝越長,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夜;冬至日越向北晝越短,南極圈及其以南出現極晝,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夜;春分日、秋分日則全球晝夜等長。

(2)北半球夏至日晝長最長,冬至日晝長最短;南半球冬至日晝長最長,夏至日晝長最短;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10、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規律:

(1)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分布規律:由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分布規律:由南回歸線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春分、秋分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分布規律:由赤道向南北兩側逐漸降低;

(2)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北回歸線及其以北,達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南半球;冬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南回歸線及其以南,達到一年中最小值的是北半球;春秋分正午太陽高度角達到一年中最大值的是赤道。

§4地球的圈層結構

1、地球的內部圈層包括地殼、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層包括水圈、大氣圈、生物圈。

2、圖中1表示地殼,2表示地幔,3表示地核,A表示莫霍面,B表示古登堡面。

3、岩石圈包括軟流層以上部分,即地殼和上地幔頂部頂部。

4、水圈是一個連續而不規則的圈層。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氣

§1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

1、大氣的根本熱量來源是太陽輻射,但大氣最直接的熱量來源是地面。

2、大氣對太陽輻射具有削弱作用,對地面具有保溫作用。

3、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越多,通過大氣逆輻射還給地面的熱量越多,即保溫作用越強。

4、熱力環流的形成過程是地面冷熱不均→大氣垂直運動→水平氣壓差異→大氣水平運動(風)。

在圖中繪制出空氣運動的方向、標注出地面氣壓的高、低。

5、空氣水平運動(風)的方向是從高壓指向低壓,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等壓線圖上,等壓線越密集,風力越大。

§2氣壓帶和風帶

1、在圖中標出氣壓帶、風帶的名稱,畫出風帶的風向。

2、氣壓帶中是由於熱力原因形成的是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由於動力原因形成的是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風帶是從高壓帶吹向低壓帶帶,並考慮地轉偏向力形成的。

3、氣壓帶、風帶的季節移動規律是無論南北半球都是7月向北移,1月向南移。

4、北半球1月(冬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高壓,切斷了副極地低壓帶,從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阿留申低壓;北半球7月(夏季),亞洲大陸上形成亞洲低壓,切斷了副熱帶高壓帶,從而在太平洋上形成了夏威夷高壓。

5、東亞地區由於海陸熱力差異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可以在形成冬季由陸地吹向海洋、夏季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季風現象。(冬季西北風,夏季東南風)

6、氣壓帶、風帶對氣候的影響:

主要分布
氣候成因
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
南北緯10°之間
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
全年高溫多雨

熱帶草原氣候
南北緯10°到回歸線之間
受赤道低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
干濕季分明,乾季高溫少雨,濕季高溫多雨

地中海氣候
南北緯30°-40°的大陸西岸
受西風帶與副熱帶高壓帶交替控制
夏季高溫少雨,冬季溫和多雨

溫帶海洋氣候
南北緯40°-60°的大陸西岸
終年受西風帶控制
終年溫和多雨

§3常見天氣系統

1、圖中1表示冷鋒,2表示暖鋒。其中冷鋒在我國出現的頻率較高。

2、鋒面天氣系統:

過境前
過境時
過境後
天氣現象實例

冷鋒
氣溫較高,

氣壓較低,

天氣晴朗
易出現雨雪大風及降溫天氣
氣溫下降,

氣壓升高,

天氣轉晴。
夏季的北方暴雨

冬季的寒潮

(大風降溫)

春季的沙塵暴

暖鋒
氣溫較低,

氣壓較高,

天氣晴朗
易出現連續性降水或霧等天氣
氣溫上升,

氣壓下降,

天氣轉晴。


3、圖中的1表示高壓,2表示低壓。

4、在圖中用箭頭表示出氣流的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方向。

5、圖中1形成的天氣特點是晴朗少雨,如我國夏季的伏旱、冬季的寒潮、秋季的秋高氣爽等天氣。2形成的天氣特點是雲雨天氣,如我國夏秋季的台風現象。

§4全球氣候變化

1、全球氣候變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原因。現代氣候變化最主要的趨勢是全球氣候變暖。

2、在我國,氣候變暖現象由空間上看,北方地區十分明顯,由時間上看,冬季季節比較突出。

3、產生全球氣候變暖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燒)、森林的破壞、人口的增長

4、全球氣候變暖的影響:(1)導致海平面上升;(2)改變水循環,產生洪澇、乾旱等災害;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及供需矛盾。 (3)有利於高緯國家,使其農業增產(生長期延長);不利於低緯國家,使其農業減產(洪澇與乾旱加劇)。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1自然界的水循環

1、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淡水資源,其中儲量最大的是冰川水,利用最多的是河流水。

2、

(1)圖中1是蒸發,2是降水,它們組成了海上內循環循環;

(2)圖中3是蒸發,4是降水,它們組成了陸地內循環(內陸循環)循環;

(3)圖中5是蒸發,6是水汽輸送,7是降水,8是地表徑流,9是下滲,10是地下徑流,它們組成了海陸間循環循環。

(4)能夠更新和凈化陸地水資源的是海陸間循環。人類在利用水循環過程中對地表徑流的利用和影響最大。

3、水循環的意義:(1)維持全球水體的動態平衡;(2)促進全球的能量交換和物質轉移;(3)塑造地表形態;(4)對陸地水資源具有更新、凈化的作用。

§2大規模的海水運動

1、形成洋流的主要動力是盛行風,另外地轉偏向力和陸地形狀也可以影響洋流的方向。

2、洋流的主要類型有寒流和暖流。

3、在圖中繪制出洋流的方向。

4、圖中的寒流包括5、7、10、11;暖流包括1、2、3、4、6、8、9。

5、洋流的影響:

(1)影響高低緯間熱量的輸送和交換。

(2)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暖流起增溫增濕作用,如西歐的溫帶海洋氣候氣候即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寒流起降溫減濕作用,如沿海地區受寒流影響可能形成荒漠。

(3)對漁場的影響:太平洋中由於寒暖流3和7 的交匯形成北海道漁場;由於上升流的影響在11處形成秘魯漁場。

(4)對海洋污染的影響:擴大污染范圍;加快污染物的凈化。

(5)對海洋交通運輸的影響:順流時可以加快速度、節省燃料;寒暖流交匯處易出現霧,可以干擾交通運輸;另外洋流可能由高緯帶來冰山,危害交通運輸。

§3水資源的合理利用

1、自然資源按其性質可以分為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水資源屬於其中的可再生資源。

2、影響水資源豐歉程度的因素有降水量、蒸發量、徑流量等,其中徑流量是衡量水資源豐歉程度最重要的標准。

3、水資源的數量主要影響經濟活動的規模大小,水資源的質量主要影響經濟活動的效益高低。

4、生產力(科技)的發展可以影響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在科技落後時代,人類主要利用河流水、淡水湖泊水;科技發達時代,人類利用水資源的種類增多,利用方式多樣化。例如地下水開采、海水淡化、跨流域調水、修建水庫等。

5、當前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而水資源質量不斷下降,必須合理利用水資源,因為水資源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6、人類利用水資源的措施:(1)修建水庫;(2)跨流域調水;(3)提高利用效率和重復利用率。(4)海水淡化;(5)合理開采地下水;(6)提高節水意識;(7)人工增雨;(8)減少污染浪費。其中屬於開源措施的有(1)(2)(4)(5)(7),屬於節流措施的有(3)(6)(8)。

第四章地表形態的塑造

§1營造地表形態的力量

1、地質作用按照能量來源的不同可以分為內力作用、外力作用兩種類型。由整個地質時期看,地質作用中內力作用居主導地位

2、內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內部(熱能),它可以使地表變得高低不平;內力作用主要包括岩漿活動、變質作用、地殼運動等基本形式。

3、地殼運動中塑造地表形態的主要方式是地殼運動,其按運動方向和性質又可以分為水平運動和升降(垂直)運動兩種形式。

4、水平運動常常形成褶皺山脈、斷裂帶、裂谷、海洋等;垂直運動常常形成地勢起伏、海陸變遷等。就全球規模的運動而言,地殼運動以水平運動為主。

5、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來自地球外部(太陽能、重力能),它可以使地表

變得平坦;外力作用主要包括風化作用、侵蝕作用、搬運作用、沉積作用(堆積作用)、固結成岩等基本形式。

6、三大類岩石可以相互轉化(地殼物質循環)。在圖中填出相應名稱。

§2山嶽的形成

1、山嶽的主要類型包括褶皺山、斷塊山、火山。

2、褶皺的基本形態有背斜和向斜兩種類型。其中岩層向上拱起形成的是背斜,其岩層的新老關系是中心岩層較老,兩翼岩層較新;岩層向下彎曲形成的是向斜,其岩層的新老關系是中心岩層較新,兩翼岩層較老。

3、在內力作用影響下,一般情況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但如果考慮到外力作用,背斜的頂部由於受張力作用,容易被侵蝕成山谷,而向斜的槽部受擠壓力作用,不易發生侵蝕作用,從而形成山。世界著名的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脈、科迪勒拉山脈等按其成因類型都屬於褶皺山。背斜屬於儲油氣構造;可修建隧道;向斜屬於儲水構造。

4、岩層在地殼運動過程中破裂並沿破裂面發生明顯位移而形成斷層。兩條斷層之間的岩塊相對上升則形成地壘,容易形成斷塊山地,例如華山、廬山、泰山等即是如此形成;兩條斷層之間的岩塊相對下降則形成地塹,容易形成低地和谷地,例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東非大裂谷等即是如此形成。

5、哥倫比亞高原、我國長白山主峰、日本富士山等都由於岩漿活動形成的。

6、山嶽地區的交通線主要分布在山間盆地和河谷。原因是:山嶽地區地表崎嶇不平,而山間盆地及河谷地勢相對較平緩。

7、山嶽地區的交通線長度較長,彎曲度比較大。原因是:山嶽地區的交通線需要繞過各種障礙物。

8、山嶽地區的交通線主要以公路為主,其次才是鐵路。原因是:山嶽地區的交通建設成本比較高,難度比較大,而公路的建設成本相對較低。

§3河流地貌的發育

1、河流地貌按照成因可分為侵蝕地貌、堆積地貌。

2、溯源侵蝕可以使河谷向河流源頭方向伸展;下蝕可以使河谷加深,側蝕可以使河谷加寬。

3、河流堆積地貌最典型的類型是沖積平原,它是由河流上游的洪積-沖積平原、河流中下游的河漫灘平原、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等組成。

4、高原地區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深切河谷兩岸的河漫灘平原,其形態呈條帶狀狀,集散程度比較分散,規模比較小。主要原因是:這里氣候溫暖(海拔低),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5、山區地區的聚落一般分布在河流兩岸的河漫灘平原或山前的沖積扇,其形態呈條帶狀狀,集散程度比較分散,規模比較小。主要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地表或地下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6、平原地區的聚落一般分布在三角洲或河流兩岸的河漫灘平原,其形態呈條帶狀狀或團狀狀,集散程度比較密集,規模比較大。主要原因是:這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內河與海洋交通便利。

第五章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1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

1、組成環境的各個要素,總是力求整體的一致性;某一要素發生變化,會引起其它要素甚至整體發生相應改變。

2、地理要素間進行著物質與能量的交換,如水循環、生物循環、岩石圈物質循環(地殼物質循環)等過程。

3、地理要素間相互作用產生生產功能、平衡功能等新功能。其中,生產功能是指自然環境具有合成有機物的能力;平衡功能指各自然地理要素通過物質和能量交換,使自然地理要素的性質保持穩定。

4、自然地理環境具有統一的演化過程,即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是由多個地理要素變化共同組成的。

5、地理要素的變化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即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變化,

會導致其它要素及整個地理環境狀態的相應改變。

§2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性

1、以熱量變化為基礎,形成自然帶由赤道向兩極呈現南北方向有規律的更替,這種現象在低緯、高緯地區最明顯。

2、以水分變化為基礎,形成自然帶由沿海向內陸呈現東西方向有規律的更替,這種現象在中緯地區最明顯。

3、以水分和熱量的共同變化為基礎,形成自然帶由山麓向山頂呈現垂直方向有規律的更替,這種現象在高差較大的山區地區最明顯。當地所在緯度越低,海拔越高,垂直帶數目越多,垂直帶譜越完整

⑶ 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單元知識點總結

一、地球的宇宙環境

宇宙:
1.天體:
概念:宇宙中物質的存在形式
類型:星雲、恆星、行星、衛星、彗星、流星、星際物質
2.天體系統
概念:宇宙中的天體恆星、星雲,形成天體系統
層次: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宇宙
太陽:
1.太陽系中心天體:太陽質量占太陽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體繞太陽運動
2.太陽輻射:
能量來源:太陽內部的核聚變
對地球影響: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水、大氣、生物活動與變化,是人類活動和生產活動的能量源泉
3.太陽活動:
太陽大氣層結構:自內向外為光球層、色球層、日冕層
太陽活動類型:①光球層:太陽黑子,活動周期為11年
②色球層:耀斑
對地球影響:引起電離層擾動,使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不能正確指示方向,影響氣候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運動特徵:同向性、近圓性、共面性
據結構特徵可以分為:類地行星、巨行星、遠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環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幹擾,處於安全宇宙環境中,太陽光照穩定
自身條件:日地距離適中,使地表有適宜的溫度,使液態水能存在:有適中的體積和質量形成包圍地球的大氣層,自轉公轉周期適中,使地球表面溫度的日變化和季節幅度變化小,利於生物生長發育
一:地球運動的基本形式:公轉和自轉
繞轉中心 太陽 地軸
方向 自西向東(北天極上空看逆時針) 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相反)
周期 恆星年(365天6時9分10秒) 恆星日(23時56分4秒)
角速度 平均1º/日 近日點(1月初)快遠日點(7月初)快 各地相等,每小時15º(兩極除外)
線速度 平均30千米/小時 從赤道向兩極遞減,赤道1670KM\小時,兩極為0.
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
(1)黃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黃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º26』
(2)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移動

二:地球自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更替(2)地方時 (3)沿地表水平運動的物體發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轉的地理意義
(1)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 ①太陽直射點在那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晝現象 那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 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極夜現象 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
隨緯度的變化 夏至日:由23º26』N向南北降低 方向降低
冬至日:由23º26』S向南北降低
23º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
隨季節的變化 23º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越大
南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四:光照圖的判讀
(1)判斷南北極,通常用於俯視圖,判斷依據為:從地球北極點看地球的自轉為逆時針,從南極看為順時針;或看經度,東經度遞增的方向即為地球自轉的方向.
(2)判斷節氣,日期及太陽直射點的緯度 晨昏圈過極點(或與一條經線重合),太陽直射點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線與極圈相切,若北極圈有極晝現象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北緯23º26』,若北極圈有極夜現象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陽直射點為南緯23º26』
(3)確定地方時 在光照圖中,太陽直射點所在的經線為正午12點,晨昏線所包圍的白晝部分的中間經線為12點,晨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的地方時為6點,昏線與赤道交點經線為18點,依據每隔15º,時間相差1小時,每1º相差4分鍾,先計算兩地的經度差(同側相減,異側相加),再轉換成時間,依據東加西減的原則,計算出地方時
(4)判斷晝夜長短 求某地的晝(夜)長,也就是求該地在緯線圈上晝(夜)弧的長度,這個長度也可由晝(夜)弧所跨的經度數來推算
(5)判斷正午太陽高度角 先求所求地區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陽直射點不在同一半球,取兩地緯度之和,再用90º-兩地緯度差即為所求地的正午太陽高度
五:晨昏線與經線和緯線
(1)根據晨昏線與緯線相交判斷問題
①晨昏線通過南北極可判斷這一天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後
②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晝,可判斷這一天為6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夏至日,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③晨昏線與南北極相切,北極圈內為夜,可判斷這一天為12月22日前後,北半球為冬至日,北半球為冬季,南半球為夏季
(2)根據晨昏線與經線相交關系判斷晝長和夜長
推算某地晝長或者夜長,求晝長時,在晝半球范圍內算出該地所在地的緯線圈從晨線與緯線圈交點到昏線與緯線圈交點,所跨的經度除以15即該地晝長,如果圖上只畫了晝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圖中白晝所跨經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該地的晝長
七:區時,地方時的計算
第一步:先求兩地的經度差.
第二步:再求時間差,以每一度經度相差4分鍾來算.
第三步:然後判斷兩地的東西方向,求東用加,求西用減.若求出的時間大於24小時,則減24,日期加1天,若時間為負值,則加24小時,日期減去1天.

⑷ 高三地理家教 第一課應該教什麼啊。。。

第一課一般家長會跟你介紹他兒子的情況。而你也要跟家長介紹你打算怎麼教孩子。第一節課一般是你通過跟孩子交談了解他對地理整體的知識構架是什麼。那部分薄弱。當然一般找家教的跟部分都薄弱的。你第一節課就重點是跟他講大綱性的東西,了解他之後跟他介紹下地理要怎麼學習,具體內容把上面的那些講完之後再開始將具體內容。

⑸ 如何上好高中地理第一課求解答

在許多學生的眼裡,地理只不過是一門副科,學習興趣都不大。如何讓這些大多數在初中沒有接觸過地理的高一新生,盡快引導進入到高一地理必修課程的學習中,是擺在我們地理老師前面的頭等大事。我認為,學生學習興趣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第一堂地理課和地理老師的個人形象或者教學風格的影響。如何上好新學期開始第一堂課,我做了大量准備工作。首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至少應該落落大方,舉止得體。其次,我收集了大量的地理趣聞和小知識。最後,我對第一堂課做了詳細的步驟設計,從而保證使學生對地理這門學科產生一個深刻的印象。
上課伊始,我盡量放鬆,面帶微笑進入教室,在經過一番簡單的自我介紹後,我就開始了和學生聊天。
(自我點評:和學生進行拉家常似的聊天,可以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因為我是一個剛走上講台的老師,這方面應該比較有優勢。)
「可能有些同學覺得地理這門課沒意思,一點用處也沒有,那我可以告訴你,有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滴!」此時,原本有點雜音的教室里安靜了許多,學生都想細聽我的下一句話。
(自我點評:通過這樣一句,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一些注意力分散和一些不打算看地理的學生集中注意力,聽我的解釋。)
「我們古代形容一個人有學問,常常說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我們古代就有一個人的地理學的非常好,大家知道是誰嗎?」(學生在下面議論紛紛,說出了好多答案)
「我告訴你們,是諸葛亮!」
「再拿赤壁之戰來說,還是一把火,燒得曹操號稱是百萬雄獅的軍隊僅剩幾百人,要不是關羽放走了曹操,歷史都得從寫,很厲害吧。並且,諸葛亮還學會了天氣預報!」(全班大笑)
(自我點評:這里抖個包袱,提高學生的興趣。)
「咱們想想,草船借箭中用到的大霧,赤壁之戰借到的東風,只不過是諸葛亮准確預報了天氣罷了,並不是他裝神弄鬼做法搞到的。」(講到這里,班上的氣氛非常活躍,基本上每個人都盯著我。)
此時,我心裡比較高興,看來大家對地理還是比較感興趣的。為了使課堂氣氛更熱烈,我繼續舉一些比較生動並且貼切生活的例子。
「下面,我們再從我們生活當中找些例子,比如最基本的衣、食、住、行。」
「先說『衣』:同學們,假如你們現在去海南島度假,就穿現在這身衣服去合適不合適?(大笑:不合適)那麼,假如我們去北極看企鵝,也穿這身衣服去合適不合適?(有學生笑:那不凍死人了)可見,不同的地區,在同樣的季節,穿的衣服也是不一樣的。」
「再來談談『住』:我們余干縣的商品房一般是6層左右,每棟房子有一定的間隔。一般來講,三層、四層比較貴,一、二、五、六比較便宜,知道為什麼嗎?(七嘴八舌:三、四樓採光好,不用爬樓,視野比較開闊……)。對了,那麼如果我要打算買第二層,怎麼樣才知道買的好不好呢?(全體無語)其實我們只要量下前面樓和這棟樓的間距,再目測下前面樓的高度,經過簡單的一個計算就可以了。」
講到這里,我把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寫在黑板上。推出了余乾的冬至正午太陽高度а,由此推出樓高h,再和目測的樓高h進行比較。
(自我點評:衣食住行,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發生的行為,從這些人類的簡單行為入手,既貼近同學們的實際生活,又使得他們在簡單中體會到地理學的原理蘊含其中)
「如果說上面的例子離我們比較遠,那我們就拿商業上一個例子來說明地理的重要性吧,在工業和商業上,都很講究整體布局,我們就先拿超市來說。」
指著一個學生,「假如你有100萬,讓你在新建街建個大型超市,你干不幹?」
學生:「那不賠死了!」
學生:「人多的地方,比如迎賓大道!」
「好了,我們聊了許多身邊的例子,大家說說看,地理重要不重要?有用沒有用?」
學生說:「重要,有用!」
在這節課末部分,我簡單介紹了高中地理的學習方法,和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性。最後在寬松愉悅的氣氛中結束了高中階段的第一堂課。
(自我點評:在課的結尾部分,我講了下高中地理第一冊的課程結構安排,並且簡單介紹了學習高中地理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要求他們養成做筆記和預習的習慣。我認為,一堂好的地理課,除了要有輕松愉快的氣氛,還必須把教材中的知識貫徹其中,否則課表面是達到了熱熱鬧鬧「寓教於樂」的目的,而實際上學生對教材課文內容還是一知半解,只是讓他們開拓了下視野,增長了見識,我想這是每位地理老師不想看到的結果。)

⑹ 高中必修一地理

左邊這頁
1.a>b>c肉眼可以分辨
2.角速度除南北兩極點(南北兩極點角速度為0)外都約為15°/h(15°每小時)
線速度:自赤道向南北兩極遞減(自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赤道線速度為1670km/h 30°緯線1447km/h 60°緯線上是837km/h(約為赤道的一半)
讀圖題
1.a線左側為夜半球(用平行等距直線畫出,作圖題用鉛筆)
2.各緯度晝夜長短
0度全年晝夜等分 晝長12小時=夜場12小時
50°N 看圖可知50°N緯線被a(晨昏線)分成兩部分,在晝半球的叫晝弧,夜半球的叫夜弧,晝夜弧代表晝和夜,圖中能看出晝夜長度比4:2,(當然這種圖只能看到一半地球,另外一半地球也是一樣的晝夜弧比為4:2)根據一個晝夜交替周期為24小時可得晝長+夜長=24小時,又晝長比夜長=4:2計算可以得到晝長16小時,夜長8小時
同理可得
50°S晝長8小時,夜長16小時(南北半球同緯度晝夜長相反)
66°34′N晝長24小時,夜長0
66°34′S晝長0,夜長24小時

右邊這頁
1.ab弧線的左側為夜半球
2.0° 晝長12小時夜長12小時,66°34′S晝長24小時夜長0
3.晨線為b昏線為a
4.第一張圖 畫晨昏線:要過地心(這個圖上最中間那個點,虛線沒有箭頭的那一個端點)晨昏線⊥太陽光線(有箭頭那條,或者虛線那條都可以)
第二張 畫太陽光線,過地心,垂直晨昏線(晝夜半球那個分界線)
第三張 畫太陽光線 跟上面第三題的圖一樣,畫在這個地球右側,用帶箭頭線,線之間要平行
第四張 畫夜半球 弧線(與極圈相切的那條,像眉毛一樣的那條)的上面的都是

⑺ 高一地理開學第一課怎麼上

如何上好高一地理第一節課
最佳答案
1 做好心理調適,盡快進入教師角色
盡快適應教學環境,作班集體中的領導者,從思想、行為等各個方面承受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
2 作為新教師,上課前要有良好的思想准備
①克服畏懼心理,樹立自信心。
②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取得支持和幫助。
③ 設計好莊重儀表,把握好嚴中有愛
3 精心備好第一堂課,打好「第一仗」
深入研究大綱、教材,提高教育思想、業務水平和教學藝術。從教學過程來說,要做到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層次清楚,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從教學語言來說,要做到語言生動形象,活潑有趣,邏輯性強,通俗易懂;從教學形式來說,要做到教學方法靈活,啟發得當,教學步驟嚴密,緊湊等等。
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一是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情況,就是學生想不想學你的課?愉不愉快?為什麼?二是學生學習的科學性情況,學生會不會學?是怎麼學習的?存在什麼問題?三是學生的有關預備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也就是講新課要用的有關預備知識是否掌握?有關能力如何?
反復「試教」。及時發現問題,並逐個進行糾正;最好能熟悉到講課時不用看教案最好。
課後小結 。上完課後要及時對比備課和上課:分析在本堂課中有哪些較好地實現了原定計劃,還有什麼不足;課上發生的自己.沒有預料到的情況,自己是如何應變處理的,並進行分析;哪些問題在備課時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學習中有哪些反應;下堂課教學要著重注意些什麼等等;分析的結論記錄下來,作為下階段備課和上課的參考

⑻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課怎麼上

另類開場白,快樂地理課
[序言]地理課對於許多學生來講,不過是一門副科,所以興趣不大。而事實上,學習興趣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師生配合及學習的效果,新學期開始,我精心設計了一堂另類的開場白,再簡單進行了自我介紹之後,就和學生聊起了天。
「同學們,古代有個人,地理學得非常好,很厲害,你們能猜出他是誰嗎?」 (同學們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 「呵呵,這個人叫諸葛亮。」
「為什麼說諸葛亮地理學得好呢?有人說他是『上知(學生齊答:天文),下知(學生齊答:地理),其勢利行,善用水火。』大家看,天文加上地理人家都知道,諸葛亮地理學得好不好啊」
「同學們不信,咱們拿例子為證:諸葛亮初出茅廬第一仗,就在博望坡利用地形放了一把火,燒得曹操十萬大軍大敗,而當時劉備僅為四千兵馬,這說明什麼呢?地理學得好,在軍事上能抵千軍萬馬吧。再拿赤壁之戰來說,還是一把火,燒得曹操百萬雄兵僅余百十人,很厲害吧。而且,諸葛亮還學會了天氣預報(全班大笑),咱們想想,草船借箭,不就是預報三天內有霧嘛。」
「有同學說,這幾次都有人幫忙?好,咱們就找個諸葛亮單乾的事情,火燒赤壁時有句話叫『萬事俱備,只欠什麼啊?』(齊答:東風),這東風不是被諸葛亮裝神弄鬼給借來了嘛,其實,這還是諸葛亮准確的預報了天氣。」
「同學們,我們也常看天氣預報,比如說大家回家了,預報說要大幅度降溫,我們應該怎麼辦啊?」
(答:帶些厚衣服)

「有好處沒有啊?!」 (全班齊答:有)
「下面,我們再從衣食住行方面給大家舉一些例子」
「先說『衣』:同學們,假如你現在去埃及看金字塔,穿個皮襖皮褲去合適不合適?(笑:不合適),那麼,假如我們去哈爾濱看冰燈,穿個短褲去合適不合適?(有人學生笑:凍冰棍了)可見,不同的地區,同樣的季節,穿衣也是不一樣的。」
「再說『食』,我記得我以前學過一篇課文《窮人》,課文什麼內容已經記不真切了,但有一段在形容漁夫清苦的生活時的話是『菜只有魚』。我當時就想啊,天啊,菜只有魚,天啊,我要是天天有魚吃多好啊,天天能吃魚,這還窮人啊!(全體大笑)其實呢,同學們,對於漁夫來說,想吃顆青菜,就好比我們內地人想吃魚一樣,是要花大價錢的。要是誰去廣州出差了,怕花錢,點了一盤我們北方的大白菜,結果怎麼著?恐怕要後悔死了吧。」 「再來談談『住』,南方為什麼吊腳樓、尖頂的房子(比如以前很多瓦房),而北方平房比較多呢?(同學答:南方多雨)。答得好,我們再來點實惠的,同學們想想看,我們北方多數時候是不是比南方的樓房影子要長啊?那麼,是不是我們北方比較高的樓層,採光會好一些啊。好了,如果我們知道了一個公式,一算,這個地方的二樓全年都不會被前面的樓給檔住光線,這個樓房只有六層,一般情況下,三層、四層比較貴,那我們買二層劃算不劃算啊,想想看,省走幾十步樓梯,光線又好,價格又低,怎麼樣?地理知識就是金錢吧。」 「最後我們再談一下『行』,同學們,如果咱們全班同學都騎自行車上拉薩去玩,感覺累不累啊,反正象老師這樣胖的人是沒有想法了。大家想想看,在山區,主要是什麼交通工具啊?(學生答:汽車)主要是卡車或越野車,馬力強勁。但是在平原,是不是車的類型就非常多了呢?」
「如果說上面的例子離我們比較遠,那我們就拿商業上一個例子來說明地理的重要性吧,在工業和商業上,都很講究整體布局,我們就先拿一個商場來舉例吧。」
指著一個學生「假如你貸款了300萬,讓你在虎頭山(學校附近一個小山,上面只有幾戶村民)建個大型超市,你干不幹?」

(window.cproArray = window.cproArray || []).push({ id: "u2280119" });

學生:「那不賠死了!」 「那你說應該建在什麼地方?」 學生:「人多的地方。」
「不光要人多,還要看周圍人們的經濟收入情況和購買特點等等等等,為什麼有的商場開不了多少天就關了門,而有的商場盡管東西不便宜,仍然生意很好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選址選的好。」
「同學們再想一想,商場的通道為什麼把入口和出口分開呢,進去容易,出來就得繞來繞去呢?不是說顧客是上帝嘛,他們為什麼不方便上帝呢?」
「其實,商家的最終目的是賺錢,大家繞來繞去,就容易看到更多的東西,就容易買更多的東西,商家就容易(故意停頓,學生答:掙錢)」
「商場的貨物擺放也是有講究的,越是容易拿到的東西,越是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放置的貨物,就越可能是商家利潤大的貨物。」
「說了商業,再拿工業舉個例子:假如我們這個前後各有一個門的教室是一個工廠的生產車間,怎樣布置生產線才可以生產流暢,避免動作過程中發生碰撞?」 個別同學:「從前門到後門布置成一條直線,前門進、後門出。」 「那如果這個車間只有一個門呢?」 個別同學:「繞成一個圈不就行了。」
教師伸出大拇指:「這位同學你真聰明,只要你再經過短期的專業學習,你就可以直接應聘工廠的工藝工程師了。其實,我舉的這個例子就是工業布局在工廠里的一個典型體現。」 「好了,我們聊了許多身邊的例子,大家說說看,地理重要不重要?有用沒有用?」 學生大笑:「重要,有用。」
教師學《天下無賊》中賊王胡狸的口氣:「21世紀什麼最重要?人才」。
「什麼是人才,有能力的人就是人才,而我們地理這門科學,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知識,更能使大學的學習運用過程中掌握許多方面的能力,所以,學好地理非常重要。」 「最後,我送大家一首打油詩,給大家提供一些學好和考好地理的方法。」

„„
在酒醉的情況下,我回了一帖: 這個第一課可能是針對初中學生的。
總體來講,個人認為,沒有太大的新意和教師自己的「視覺」。 地理的重要性我們應該強調,但是如何來強調?
僅僅是通過介紹「學習地理可以增加知識」這一點,現在已是過於膚淺了。
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對社會現象的判斷和評價,來讓學生感到我們「地理」老師看待事物的眼光和其它人就是不一樣,就是有深度,讓學生真切的感到學地理不僅有利於拓展自己的視野,而且有利於培養自己的思維、使自己對社會現象的分析更深入、更科學、更人文! 在暑假中,我在上海師大學習時,我們幾個在導師的主持下對普通高中的人教版和上海版的新教材進行分析、對比時,我也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在人教版的老教材(2000年前後的版本,必修為山、下冊)中,第一篇為「致同學們」,而在新版中沒有了。我說,我覺得很可惜。
因為,雖然「致同學們」中沒有講具體的「會考到的內容」,但我們地理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節,來進行愛地理,地理有用的教育。我們可以通過陳述自己對一些社會想像的分析和剖析,讓學生認識社會現象的本質,從而使學生從內心認識到地理的有用! 我舉了這樣一個例子:我們的道路兩旁的綠化合理嗎?
可以請學生先描述一下張家港一些主幹道的綠化情況,討論是否合理。 然後我給出自己的看法:
現在在張家港的道路兩旁的綠化以常綠樹種為主,綠化「有權部門」認為: 1.可以使城市四季都處在綠色中,外觀美; 2.可以減輕環衛工人的工作量,因為落葉少了。„„ 我認為:
道路兩旁的綠化有很多功能,例如可以吸煙滯塵、凈化空氣,減弱雜訊、梅花環境等。但是

我認為還有也個重要的功能就是夏天為行人遮陰避陽,冬天又不遮陽。這是一種人性化的關懷!如果在考慮美化道路的同時,又考慮到了對行人的關懷,我認為,這樣的工程才是更科學、合理的綠化工程!
我的意思就是:常綠樹種在張家港不太適宜做林道樹!原因至少有三:
1.張家港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炎熱高溫,行人在路上行走很需要林陰,而常綠樹種的樹冠一般較小,且生長期都較慢,林陰效果較差。
2.張家港的冬天還是很寒冷的,如果是常綠樹種的林蔭道,兩旁的樹長大後,在冬天又無法滿足人們曬陽的需求。
3.常綠樹是否不落葉?否。例如香樟,它會在春天落下大量的枯葉,何以減輕環衛工人的負擔?
有此我們可以大致的看出,一些綠化「有權部門」在規劃綠化時是一種普遍的長官意識,絲毫不會去體察民情和進行實地調查分析,有的也僅僅是坐在打著冷氣的轎車中的「視察」,他們的規劃結果對普通老百姓來說也就不言而喻的了„„
這是我在上高中地理第一課中必講的話題,我的目的就是很多現象,看似「美觀」,其實並不科學,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是因為沒有用地理的眼光和思維來分析問題!因為我是學地理的,我就看出來了,僅此而已。
不過對於初中學生,樓上的還是已經可以讓學生快樂了,但僅僅快樂是遠遠不夠的。 以上只是酒後胡言,因為今日賠軍訓教官喝酒,一口氣和一桌人都幹了一杯,便就逃離至K112胡言一通,還望各位海涵!

⑼ 如何上好高一地理開學第一課

上好高一地理開學第一課技巧

1、預習非常重要,預習只需快速瀏覽一下,獲得一個大致的印象即可。必要的預習不僅可以使我們對新課的內容有所熟悉,以便跟上老師講課的思路。而且還能了解自己知識薄弱點。上課時有重點地聽,聚精會神地聽,非常重要。常有這種情況,稍不注意,便發現自己從斯里蘭卡跑到了瓜地馬拉。

2、上課時能適當有重點地記筆記也很重要,俗話說得好:「好記憶不如爛筆頭」記老師強調的內容。記自己不能立刻吃透的內容;記筆記時最好能空出五分之一的空間,便於在復習時做注釋和補充。

3、盲目濫記、為求隻字不漏、圖文並茂,其實也是誤區。因為記多了影響聽講,會舍本求末的,所記內容也不知其所以然。第三是要課後及時復習,當天鞏固,效果更佳。

學習技巧

地理書做了許多藍色標志,大家習慣把有籃點標志後的句子背下來,邊背邊叫苦,最後在考試時空有滿腹經文卻無從下筆。現行課本不僅有帶籃點標志的是重點,而且,圖和圖下的小字同等重要。

這一點往往被忽視。地理老師建議將書「由厚變薄」「再薄變厚」。何謂由厚變薄:概括出原理,建立知識體系,將每一知識點歸納為知識樹上的一片樹葉,那麼幾本書的內容也不過是幾張薄薄的提綱。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第一課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