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上有哪些走廊

地理上有哪些走廊

發布時間:2022-06-13 14:59:15

Ⅰ 河西走廊位於什麼以西

河西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為兩山夾峙,故名河西走廊。簡稱河西、雍涼。是甘肅西北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以東,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200公里不等,西北東南走向的長條堆積平原。

河西走廊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名勝古跡燦若星河。20世紀中國四大文獻考古奇觀:故宮明清檔案、安陽甲骨、敦煌遺書、居延漢簡,後兩者都與河西走廊有關;被定為中國旅遊標志的馬踏飛燕,也從這兒出土,這里依舊保留著華夏族的農耕文明。

從金城(蘭州)出發,越過黃土高原與河西平原的分界烏鞘嶺,便正式進入河西走廊。自東南往西北,河西走廊依次經過東端涼州(武威)、甘州(張掖)、嘉峪關、肅州(酒泉)、西端瓜州、沙州(敦煌),一直延伸到玉門關附近。河西走廊的文物品類極其豐富,藝術成就很高,文物價值突出,簡牘、彩陶、壁畫、岩畫、雕塑、古城遺址等等,各具特色,交相輝映,簡直就是一條燦爛奪目的「文化長廊」。因是佛教東傳的要道,這里還留存了大量石窟群:武威天梯山石窟、張掖馬蹄寺石窟、瓜州榆林窟,敦煌莫高窟……大小石窟星羅棋布地點綴於走廊沿線,於是,河西走廊又被人們稱為「石窟藝術走廊」。

評價

古絲綢之路從西安出發,穿過河西走廊,分別從陽關與玉門關進入新疆。河西走廊因此成為古絲路的樞紐路段,連接著亞非歐三大洲的物質貿易與文化交流。東西方文化在這里相互激盪,積淀下蔚為壯觀的歷史文明。對於河西走廊的這一優勢,季羨林評價:「世界上歷史悠久、地域廣闊、自成體系、影響深遠的文化體系只有四個:中國、印度、希臘、伊斯蘭,再沒有第五個;而這四個文化體系匯流的地方只有一個,就是中國的河西走廊敦煌和新疆地區,再沒有第二個了。」

旅遊

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始建於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是一座舉世聞名的佛教藝術寶庫,一朵有1600餘年歷史的曠世奇葩。至今有保存完整的洞窟492個,裡面珍藏著歷史壁畫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還有唐宋木結構建築五座。莫高窟的藝術是融建築、彩塑、壁畫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它是我國、也是世界現存規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1991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榆林窟

俗稱「萬佛峽」,是莫高窟的姊妹窟。榆林窟現存41個洞窟,共保存壁畫5650幅,彩塑272身,與莫高窟同一時期。其中,中唐25窟為其精華,因這里曾珍藏稀世珍寶象牙佛而聞名於世。

敦煌古城

敦煌古城又稱敦煌影視城、仿宋沙洲城。佔地面積1.21萬平方米。是為中日合拍電影《敦煌》而仿照沙州古城和「清明上河圖」修建的人文景觀和影視拍攝基地。現已拍攝過《敦煌》、《封神榜》等20多部電影、電視片。

玉門關雅丹魔鬼城

玉門關雅丹魔鬼城,距玉門關西90公里,是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東西長約25公里,南北寬約1—2公里,遇有風吹,鬼聲森森,夜行轉而不出,俗稱魔鬼城。其整體像一座中世紀的古城,這座特殊的「城堡」,有城牆、有街道,有大樓、有廣場,有教堂、有雕塑,這些大自然的傑作形象生動、維妙維肖令世人瞠目。

安西橋灣城

位於安西縣東85公里處。有「康熙夜夢橋灣城」、漢代長城烽燧、疏勒河九曲蜿環、雅丹地貌、大漠孤煙等人文自然景觀;館藏傳世文物象牙造像、人皮鼓、東千佛洞西夏壁畫臨摹品及極旱荒漠自然保護區植物標本展覽廳等服務設施。

海市蜃樓

在晴朗炎熱的夏日,敦煌的戈壁瀚海中常能看到神秘的蜃景。尤其是在敦煌至陽關、玉門關公路兩側,可以看到波濤澎湃的「海水」、高大的「山川」、整齊的「建築」、錯落有致的「城市」。這些景緻若隱若現,十分壯觀。

三危聖境

三危聖境以其神、奇、靈、峻而著稱,三危山主峰與莫高窟隔大泉河相望,「危峰東峙」是敦煌「八大景」之一。相傳西王母、觀音菩薩、太上老君曾雲游此山,至今仍保留古建築「王母宮」、「觀音井」、「老君堂」等。特別是1600多年前,樂僔和尚雲游此山,夕陽西下時萬道金光中出現了千萬尊佛的金身,便開鑿了莫高窟第一個洞窟。

千佛洞洞

西千佛洞,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現存石窟17個,與莫高窟同一時代,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在光輝燦爛的敦煌藝術中佔有重要位置。

陽關國家級沙漠森林公園

陽關國家級沙漠森林公園,位於陽關遺址西10公里處,由葡萄長廊、葡萄觀賞園、沙生植物園等組成。總面積16.65平方公里。是休閑娛樂的理想場所。

月牙泉

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四面環沙而不被掩埋,經千年而不幹涸,實屬自然奇觀。

驪靬遺址

1999年,驪靬故縣和驪靬降人再次引起了國際、國內有關方面的關注,海內外考察和研究驪靬故縣和驪靬人形成了一股強勁的浪潮,經十餘年不衰,且勢頭越來越熱,隨之形成了驪靬文化,現已成為國內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為古老的驪靬增添了耀眼的光彩。

張掖丹霞國際地質公園

位於甘肅省河西走廊中段的張掖市,形成於600萬年前,位於張掖市臨澤、肅南縣境內,面積約510多平方千米,是中國發育最大最好、地貌造型最豐富的地區之一,特別是窗欞式、宮殿式丹霞地貌,是丹霞地貌中的精品。彩色丘陵色彩之繽紛、面積之大冠絕全國。

山丹軍馬場

山丹軍馬場位於河西走廊中部,自1949年9月建場以來,近50年一直歸屬軍隊管理,是我國乃至亞洲最大的軍馬繁育基地,也是我軍最大的糧油肉生產基地。地勢平坦,水草豐茂,夏季綠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黃,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也是理地地塞上影視場地。自《牧馬人》、《蒙根花》、《文成公主》、《王昭君》、《和平年代》、《紅色康拜因》、《長城》等影視片在此拍攝並播出後,山丹馬和軍馬場都名聲大振,成為重要的影視旅遊勝地。

高台烈士陵園

高台烈士陵園由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紀念亭、烈士公墓、紀念碑等紀念建築物組成。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碑建成於2009年4月3日,紀念碑採用傳統紀念碑造型,高29.37米。碑身上部的黨徽寓意革命戰士永遠在黨的領導下前進,碑體正面為曾任西路軍第三十軍政委、國家主席李先念的題詞:紅軍西路軍烈士永遠活在我們心中。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參觀了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習近平強調,我心裡一直牽掛西路軍歷史和犧牲的將士,他們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史冊。他們展現了我們黨的革命精神、奮斗精神,體現了紅軍精神、長征精神,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1]

武威文廟

武威文廟位於武威市涼州區崇文街。始建於明正統二至四年(1437—1439)。被譽為「隴右學宮之冠」。由儒學院、孔廟、文昌宮三部分組成。主要景點有文昌宮、山門、崇聖祠、大成殿、戟門、欞星門、狀元橋、泮池,尊經閣、儒學院等。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位於武威城南50公里的張義鎮燈山村,始建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涼,距今約有1600年歷史,被稱為「石窟鼻祖」。2001年,被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存18個洞窟,主體大佛窟開鑿於盛唐時期,高達28米,是全身貼金鉑的一尊大佛。主要景點有天梯大佛、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陳列館、天梯湖、圍堰壩等。

武威雷台

武威雷台因雷台漢墓出土中國旅遊標志馬踏飛燕聞名,1983年被公布為甘肅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主要景點有漢式大門、音樂噴泉、漢代風格大型浮雕、四神圖騰柱、整體放大6倍的99件銅車馬儀仗俑陣列、漢墓、雷台觀、漢文化展覽館等。

武威白塔寺

白塔寺位於武威市城東南20公里的武南鎮白塔村。因公元1247年西藏薩迦派宗教領袖薩迦班智達與蒙古汗國皇子、西路軍統帥闊端在白塔寺進行「涼州會談」,並頒發《薩迦班智達致蕃人書》,成為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的歷史見證地。主要景點有塔林、白塔寺遺址、薩班靈骨塔、涼州會談紀念館等。

羅什寺

羅什寺位於武威市北大街,最早建於後涼(386—400),塔及寺院在唐代時大力擴展,明、清皆有修葺。是為紀念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弘揚佛法、翻譯經典功績而建造的,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鳩摩羅什命名的寺院。主要景點有鳩摩羅什舌舍利塔、大雄寶殿、圖書館等。

Ⅱ 在地理上什麼樣的地形可以被稱為走廊

在地理上用來比喻連接兩個較大地區的狹長地帶。
在中國比較出名的有位於甘肅的河西走廊,位於遼寧的遼西走廊。
前者連接了中原與西域地帶,蘭新鐵路貫穿其中;
後者溝通了華北與東北,是重要的交通孔道,京哈鐵路貫徹其中。

Ⅲ 世界地理 都有哪些著名的「走廊」

會被直接名稱上叫走廊的著實不多啊。
最多加上摩拉瓦河-奧得河走廊(中歐進入巴爾干半島的要道)
不過其實有一些地方叫走廊也可

譬如西奈半島北部的地中海沿岸,比利牛斯山脈的東西兩端,阿爾卑斯山脈西段的摩納哥附近,

Ⅳ 遼西走廊是什麼河西走廊是什麼

遼西走廊(LiaoxiZoulang) 為遼西低山丘陵東南的沿海狹長平原地帶,在地理上稱山海關走廊, 東北地區通往關內的交通要道。遼寧省糧食和水果產區之一。位於省境西部錦州至山海關間沿海狹長地帶,長180公里,寬20~30公里,為東北—西南走向的海蝕沖積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傾斜,由海拔500餘米降到50米以下。低丘突出平原上成為孤峰或延伸入海形成半島和島嶼。海岸線長330公里。小凌河口到六股河口為基岩—砂礫質海岸,岸線曲折,多島嶼、半島、港灣;六股河口以西幾乎全為沙岸,岸線平直。河流流短水急,大都自西北流向東南入海。走廊地面平坦,光熱資源豐富,土質肥沃。走廊地帶背山面海,形勢險要,即走廊北靠松嶺,南臨渤海,歷史上中國東北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聯系主要通過這里,是便捷的天然交通要道,京沈鐵路、京哈公路並行縱貫,是交通要道。主要城市有錦州市,是交通中心和軍事重鎮,解放戰爭時期,著名的遼沈戰役中具有戰略意義的一仗就是在這里進行的,另有錦承、葉赤、魏塔等鐵路北通阜新、朝陽、赤峰、承德等地。沿海有葫蘆島港可泊海輪。走廊自古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明清寧(興城)錦之戰、松(山)錦之戰及解放戰爭時期的遼沈戰役(1948)均在此進行。

河西走廊
位於中國甘肅省西北部祁連山脈以北 、合黎山和龍首山以南、烏鞘嶺以西。又稱甘肅走廊。因在黃河以西故名。

河西走廊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窄各處不等,由幾十千米到幾百千米,最寬300千米。面積8.9萬平方千米。海拔一般1100~1500米。大部為祁連山北麓沖積-洪積扇構成的山前傾斜平原。扇形地上部多由礫石組成,多砂磧、戈壁,很少利用。扇形地中下部,地面物質較細,大多為黃土狀物質,便於引用河水灌溉,形成綠洲農業區。走廊的河流全屬於發源於祁連山地的內陸水系,51條大小河流匯合為石羊河、弱水(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水系。

河西走廊內部起伏較大,不少地方都有乾燥剝蝕的丘陵、山地突出於平原之上。走廊中間是2—3公里寬的沖積平原,它們又被突出其間的丘陵、山地分割為武威平原、張掖—酒泉平原、疏勒河平原。每個平原的中部多是綠洲區,溝渠交錯,耕地如織。綠洲之間貫穿有戈壁、沙漠。

屬溫帶乾旱荒漠氣候。年均溫約6~11℃。走廊是西伯利亞氣流南下 的通道,故冬季達半年之久 。1月均溫多在- 8~ - 12℃之間,極端最低溫超過-30℃ 。7 月均溫多在20~26℃之間,極端最高溫高於40℃ 。年降水量30~160毫米 ,而大部地區蒸發量2000~3000毫米,年日照一般在3000小時以上,無霜期約160~230天左右。綠洲農業發達,是中國大西北的糧棉基地之一。

河西走廊是歷史上中西交通要道,是從古都長安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由漢武帝主持開發。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里一直向西延伸。現代蘭新鐵路經此。

Ⅳ 中國三大走廊是哪三大

1.河西走廊:河西走廊介於祁連山脈和北山山脈之間,因在黃河以西而得名。全長約1200公里,底部寬度從幾公里到兩三百公里不等。它向來為我國中原與西域各地的交通要道,著名的「絲綢之路」即通過這里。 是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

河西走廊是甘肅經濟發達地區,其中,張掖,酒泉、嘉峪關、金昌地區高新科技較為發達。

河西走廊擁有2個世界文化遺產,文化歷史底蘊豐富,為絲綢之路主要通道。中國甘肅省西北部狹長高平地,在祁連山以北,合黎山以南,烏鞘嶺以西,甘肅新疆邊界。

2.遼西走廊:遼西走廊主要指遼寧省西部渤海沿岸的河北省山海關至遼寧省錦州一條長約200公里的平原地帶,它東臨渤海遼東灣、西靠燕山和努魯兒虎山余脈,寬度一般在l0公里左右,最大寬度為35公里,最窄處只有一二公里。這里自古以來就是聯系關內外交通的咽喉要道。

3.海上走廊:台灣海峽是連接東海和南海的重要水道,被稱為我國的海上走廊。台灣海峽中的澎湖列島是南北航行要沖。我國明代著名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就從台灣海峽經過。

Ⅵ 西方的走廊是怎麼來的,歷史演變是什麼

河西走廊,位於祖國西北部、甘肅省西部,在自然地理上一般指祁連山脈與走廊北山(龍首山—合黎山—馬鬃山)之間的呈東南—西北走向的狹長地帶,總面積約40萬平方公里(含黑河下游內蒙古額濟納旗一帶)。這條走廊地處黃河上游的東亞與中亞的接合部,是我國中東部腹地通往西北地區的走廊過渡地帶,是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最重要的干線路段之一;從世界歷史上看,又是古老的華夏文明與兩河流域文明、印度文明、地中海文明等的匯流之區,在歷史上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具有特殊重要的歷史地位。

規模宏大的「民族走廊」

河西走廊東與黃土高原毗連,北與蒙古高原接壤,南與青藏高原鄰境,西與塔里木盆地交界,這種特殊的區位條件使其成為歷史上生活在這些地域以致更大區域范圍內的各民族往來、遷徙、交流、融合非常頻繁的地區,農耕民族和諸多游牧民族在本區的交流交融、共建共榮,不僅對於河西歷史的發展,而且在全國歷史上都產生過不容忽視的重要影響。

在河西這個民族活動的歷史大舞台上,漢族以及東方來的黨項族、滿族等,北方蒙古高原來的匈奴、鮮卑、突厥、回鶻、蒙古等族,南方青藏高原來的羌、吐谷渾、吐蕃等族,西方來的昭武九姓和其他胡人、回族、哈薩克族等,以及從這里西出的烏孫、月氏等族,東去的沙陀等族都曾同台或輪番演出過一幕幕有聲有色的歷史活劇。遠的暫且不論,自漢武帝開拓河西以來的兩千多年間,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少數民族在河西歷史舞台上擔任主角。多民族的共同開發建設,賦予河西歷史文化多元互嵌共生的內涵和民族渾融的斑斕色彩,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融合發展的民族命運共同體。

著名學者費孝通先生曾提出「民族走廊」這一概念,位處絲路主幹道的河西走廊正是我國一條路線最長、歷時最久、規模最宏大、文化積淀最豐厚的民族走廊。河西走廊為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和發展做出過重要的歷史性貢獻。

公元1247年,代表西藏僧俗各界的政教領袖薩班與蒙古汗國皇子闊端,在涼州(今武威市)就西藏的歸屬問題舉行了著名的「涼州會談」。會談的成功使西藏正式納入祖國的版圖,成為祖國神聖領土永遠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藏民族成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永遠不可或缺的成員。河西走廊為促進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與發展建樹了永不磨滅的歷史功勛。

河西走廊不僅僅是國內許多民族交往共生的走廊,從更廣闊的視域上來看,還是貫穿亞歐大陸的國內外不少民族友好交往交流的歷史走廊和重要過渡地帶。

早自西漢張騫「鑿空」不久,粟特等中亞﹑西亞民族就大量湧入河西,及至唐五代時期達到高潮,粟特等民族胡文化亦隨之傳入,遂為河西當地的社會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和營養,使這里的文化面貌呈現出新氣象。如當時敦煌轄有13鄉,其中從化鄉為粟特人的聚居之區,散居他鄉的胡人亦不少,敦煌當地的民風習俗諸如賽祆﹑婚喪﹑服飾﹑飲食﹑樂舞﹑體育等,無不受其浸染。又如隋唐時期的九部樂中,西涼樂、龜茲樂、天竺樂、康國樂、疏勒樂、安國樂都是經由河西傳入中原而盛行於宮廷的。至於西域百戲、胡旋舞、胡騰舞、柘枝舞等,也是在河西流行並風靡於內地的。

Ⅶ 河西走廊在哪裡有什麼樣的地理意義

河西走廊又被稱之為是甘肅走廊,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途徑之地,中原通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連接到了一起,最重要的就是通過河西走廊。在古時候絲綢之路的繁榮,你讓河西走廊逐漸步入了我們的視野。河西走廊途經酒泉,張掖,武威,金昌以及嘉峪關。這就是我國古代和西域進行交流的幾個重要城市。張騫出使西域,雖然當初的目的只是為了聯合大月氏國來共同對抗匈奴,但是張騫卻無意間開通了和西域的經濟文化交流。張騫也是我國古代絲綢之路的創始人,為我國古代疆域的擴張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Ⅷ 關於地理問題 有沒有人知道 中國什麼地方的名字 帶有 「迴廊」或「走廊」的

廊坊市,河北省的東部;
遼西走廊,遼寧省的西部沿海,山海關外的狹長平原;
河西走廊,甘肅省的蘭新線經過的地帶。中國內地通往新疆的要道。東起烏鞘嶺,西至古玉門關,南北介於南山(祁連山和阿爾金山)和北山(馬鬃山、合黎山和龍首山)間,長約9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百公里,為西北—東南走向的狹長平地,形如走廊,稱甘肅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又稱河西走廊。

閱讀全文

與地理上有哪些走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