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寒潮是怎麼形成的地理原因

寒潮是怎麼形成的地理原因

發布時間:2022-06-14 03:41:36

『壹』 寒潮產生的原因地理

每年冬季都有很多次較強冷空氣南下,造成我國大范圍地區大幅度的降溫。我國很多媒體都習慣稱之為「寒流」,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這種現象應該稱之為「寒潮」。那麼什麼是「寒潮」,什麼是「寒流」呢?二者如何區別呢?下面作一下具體的解釋:

寒潮是我國境內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發生的次數較多,活動范圍廣大。寒潮,顧名思義是寒冷的空氣像潮水一樣奔流過來的意思。但並不是說所有的冷空氣侵襲過來都叫寒潮,一般是冷空氣侵襲到某地以後,若能使那些地方的溫度在一天(24小時)內降低10攝氏度以上,同時那一天的最低溫度又在5攝氏度以下時,我們才把這股冷空氣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寒潮標准也不相同。

寒潮的發生原因:侵入我國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極地帶、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以及蒙古人民共和國等地暴發南下的冷高壓。這些地區,大多是分布在北極地帶,冬季長期見不到陽光,到處被冰雪覆蓋著,停留在那些地區的空氣團好像躺在一個天然的大冰窖裡面一樣,越來越冷、越來越干,當這股冷氣團積累一定的程度,氣壓增大到遠遠較南方高時,就像貯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機會,就向氣壓較低的南方泛濫、傾瀉,這就形成了寒潮。

寒潮帶來的結果:受到寒潮侵襲的地方,常常是風向迅速轉變,風速增大,氣壓突然上升,溫度急劇下降,同時還可能下雨、下雪,出現霜和冰凍現象。寒潮南下,在我國西北和內蒙古及北方地區常有大風沙天氣。在淮河以北地區一般表現為少雨,偶爾有降雪。過淮河後,降水機會增多。在我國冬季,寒潮一般是每隔3~8天出現一次,但比較強大的寒潮,平均每年有4次左右。大致出現在10月底至翌年1月下旬,個別年份在2月下旬也有寒潮發生。當寒潮向南方大規模流動時,暖空氣也隨之「節節敗退」,因此所經過的地區,首先要受到暖空氣的影響,溫度顯著升高。如果所經過的地區原來就已經在暖氣團控制下,那麼在寒潮前面暖空氣不斷輸送之下,也會出現溫度猛烈升高的天氣。因而經常在寒潮之前要暖和一兩天。

寒潮侵入我國的的路徑:侵入我國的寒潮並不是每次都一樣,這要看北極地帶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哪一部分氣壓最高,我國哪一部分氣壓最低。另外還受我國的高山峻嶺阻擋的影響。

那麼寒流又是一種什麼現象呢?要清楚什麼是寒流,就要先來了解什麼是洋流。海洋表層的水,以巨大的規模、相對穩定的速度,緩慢地沿著一定的方向有規律地不斷的流動,稱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按其性質可分暖流和寒流兩種。凡流動的洋流,海水溫度比經過的海區水溫高的稱為暖流,一般從低緯度流向高緯度的洋流皆屬暖流;凡流動的洋流,海水溫度比經過海區海水溫度低的稱寒流,一般從高緯度流向低緯度的海流皆屬寒流。東西方向流動的洋流,一般屬暖流性質,唯有南半球的西風漂流,由於受南極大陸及海上浮冰的影響,海水溫度較低,屬寒流性質。

洋流產生的影響:洋流的主要影響是對大陸沿岸氣候有很大影響,寒流會使流經海區和沿海地帶的氣溫降低、降水減少。暖流流經的海區和沿海地帶,一般較同緯度其它海區氣溫高、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有利於農業生產。

洋流主要成因:是海面受長期而穩定的風向吹送形成的;此外,還與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地球自轉偏向力和陸地輪廓、島嶼的分布等有關。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動的方向雖然很復雜,但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緯40°或60°之間,形成一低緯度環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成逆時針方向。每個環流的西部都是暖流,東部都是屬於寒流。

(2)在北緯40°或60°以北形成一高緯環流。其環流方向為逆時針方向,環流西部為寒流,東部為暖流。

(3)赤道以北的北印度洋,因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季風洋流。冬季吹東北季風,表層海水向西流,洋流呈反時針方向流動;夏季吹西南季風,表層海水向東流,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流動。

(4)東西方向流動的洋流,除南半球的西風漂流外,都具暖流性質。

由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寒潮是屬於空氣(冷空氣)流動的一種形式,而寒流則是屬於洋流(海水)流動的范疇。因此,我們說寒潮和寒流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是不能混為一談

『貳』 什麼是寒潮是怎樣形成的

寒潮是指大規模冷空氣(在氣壓場上為冷高壓)由亞洲大陸西部或西北部侵襲中國時的強降溫天氣過程。在天氣預報中規定,因北方冷空氣入侵造成24小時內降溫10℃,並且過程最低氣溫達5℃以下時定義為寒潮天氣過程。有時北方冷空氣的入侵雖達不到這個標准,但降溫也很顯著,則一般稱為強冷空氣。在寒潮或冷空氣前鋒經過的地區常不僅有強烈的降溫,還時常伴有大風和降水(雨、雪)天氣現象。寒潮的形成是由於冬季冷氣團在西伯利亞不斷堆積加強,當成為強大的冷高壓後,在高空低壓大槽後部西北氣流的引導下,便大舉南侵,於是在我國南嶺以北的廣大地區形成寒潮或強降溫天氣過程。入侵我國的寒潮主要有三條路徑:①西路:從西伯利亞西部進入我國新疆,經河西走廊向東南推進;②中路:從西伯利亞中部和蒙古進入我國後,經河套地區和華中南下;③從西伯利亞東部或蒙古東部進入我國東北地區,經華北地區南下。

寒潮:功大於過

寒潮,即大規模的強冷空氣南下,其勢如潮水,造成沿途的劇烈降溫和大風。

寒潮的「過」,給人們印象最深,似乎一談起它就會與災害性天氣聯系在一起。

可是寒潮對人類的益處,似乎很少有人提起。地理學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於地球表面熱量交換。隨著緯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陽輻射能量逐漸減弱,因此地球形成熱帶、溫帶和寒帶。寒潮攜帶大量冷空氣向熱帶傾瀉,使地面熱量進行大規模交換,這非常有助於自然界的生態保持平衡,保持物種的繁茂。

氣象學家認為,寒潮是風調雨順的保障。我國受季風影響,冬天氣候乾旱,為枯水期。但每當寒潮南侵時,常會帶來大范圍的雨雪天氣,緩解了冬天的旱情,使農作物受益。「瑞雪兆豐年」這句農諺為什麼能在民間千古流傳?這是因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還能加速土壤有機物質分解,從而增加土中有機肥料。大雪覆蓋在越冬農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樣起到抗寒保溫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來年不豐」,這同樣有其科學道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專家認為,寒潮帶來的低溫,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殺蟲劑」,可大量殺死潛伏在土中過冬的害蟲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減輕來年的病蟲害。據各地農技站調查數據顯示,凡大雪封冬之年,農葯可節省60%以上。

寒潮還可帶來風資源。科學家認為,風是一種無污染的寶貴動力資源。舉世矚目的日本宮古島風能發電站,寒潮期的發電效率是平時的1.5倍。

(選自《世界科技譯報》1998.1.14
參考資料:http://www.quxianren.com

『叄』 寒潮是指冬半年大范圍的強冷空氣活動,它是怎麼形成的呢

寒潮是一種自然的天氣現象,主要是指寒冷空氣在冬半年中像潮水一樣大規模侵襲低氣壓區的過程。它對人類生活有非常大的影響,所到之處伴隨雨雪和大風,溫度驟降,具有一定危害性。我國寒潮主要來自北極地和蒙古國的南下冷高壓,形成原因為冰雪覆蓋地區常年陽光照射少,空氣受溫度影響變得越來越冷和干,最終到達一定程度氣壓向低氣壓區宣洩的過程。


寒潮具有一系列的特點,是一種冷空氣侵襲活動。在黃土高原地區表現為風大雪較少,容易引起沙塵暴;華北地區則常常伴隨風雪;東北地區風大雪大,降雪量大;內蒙古明顯低溫。

『肆』 寒潮是怎麼造成的

寒潮

北方強冷空氣暴發南下,所經之地出現劇烈降溫大風的天氣,降溫達到一定標准時稱之為寒潮。中國氣象局對寒潮的定義是:24小時內平均溫度下降10℃以上,同時最低氣溫達5℃以下。我國幅員遼闊,地形復雜,各地氣候差別很大,因此各地氣象台還可根據,本地氣候特點制定本地區的寒潮標准。

造成寒潮天氣的主要原因,在北極地區由於太陽光照弱,地面和大氣獲得熱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陽光的直射位置越過赤道,到達南半球,北極地區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強,范圍擴大,氣溫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圍很大的冷氣團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適宜的高空大氣環流作用下,就會大規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氣。

寒潮和強冷空氣通常帶來的大風、降溫天氣,是我國冬半年主要的災害性天氣。寒潮大風對沿海地區威脅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強風襲擊渤海、黃海以及河北、山東、河南等省,陸地風力7~8級,海上風力8~10級。此時正直天文大潮,寒潮爆發造成了渤海灣、萊洲灣幾十年來罕見的風暴潮。在山東北岸一帶,海水上漲了3米以上,沖毀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爆發在不同的地域環境下具有不同的特點。在西北沙漠和黃土高原,表現為大風少雪,極易引發沙塵暴天氣。在內蒙古草原則為大風、吹雪和低溫天氣。在華北、黃淮地區,寒潮襲來常常風雪交加。在東北表現為更猛烈的大風、大雪,降雪量為全國之冠。在江南常伴隨著寒風苦雨。

寒潮帶來的雨雪和冰凍天氣對交通運輸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過程,使哈爾濱、沈陽、北京、烏魯木齊等鐵路局所管轄的不少車站道岔凍結,鐵軌被雪埋,通信信號失靈,列車運行受阻。雨雪過後,道路結冰打滑,交通事故明顯上升。寒潮襲來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大風降溫天氣容易引發感冒、氣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風、哮喘、心肌梗塞、心絞痛、偏頭痛等疾病,有時還會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冷鋒
冷鋒是什麼?

冷鋒是我國最常見的一種鋒,它可以活動於全國各地。但由於冷鋒和高空槽的配置,移動快慢等不同,冷鋒附近雲和降水的分布也有明顯的差別,有的主要出現在鋒後;有的則主要出現在鋒前。

根據天氣學家分析,冷鋒的天氣狀況大體可分為兩種類型:

第一類:冷鋒移動較慢,坡度也較小,處於空中700hpa槽前,通常稱為第一型冷鋒。這一類型的冷鋒,由於冷氣團一方面向前移動,使得鋒前的暖氣團一方面向前移動,一方面被迫沿鋒面向上滑行,在水汽條件充分時,便在鋒上產生了雲系和降水。
由於這類冷鋒處於高空中槽前,利於空氣的上升運動,在鋒面未到時,暖氣團並非碧空無雲,隨著冷鋒的來臨,空氣中常先有卷雲,卷層雲,雲層隨鋒線的接近而逐漸加厚,鋒線過時為雨層雲,雨區寬度約150~200公里。

第二類:冷鋒移動較快,坡度較大,處於高空中700hpa槽後或槽線附近,常稱為第二型冷鋒。這類冷鋒上面冷平流較強,氣流下沈,僅地面鋒線附近暖空氣被抬升,但鋒面坡度大,有較強的氣流上升運動。其冬,夏天氣狀況有明顯的不同,夏季暖氣團比較濕潤,本來就不穩定,加上上空強烈的冷平流,變得更加不穩定。故鋒線附近常形成強烈的積雨雲,排列在鋒線附近,像一座雲堤,冷鋒來臨時,出現雷暴和陣性降水,但降雨區僅數十公里。冬季,鋒前的暖空氣位於槽前,氣流上升形成卷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在地面鋒線附近,有不寬的連續性降水區。降水止後,常出現大風,人們也稱這種鋒為乾冷鋒。
由於冷鋒移動速度有快有慢,因此當冷鋒移動較慢時,暖空氣上升會較慢且平穩,因此較易出現層狀雲,同時降雨也較緩和;當冷鋒移動較快時,由於暖空氣會被冷空氣快速抬升,因此往往容易造成濃厚的積雨雲,同時下起雷電交加的大風雨。

出現時間:西北地區一年四季均有冷鋒活動,冬季強,夏季弱,而出現的頻數相近。其形狀和移速受地形影響極大。
冷鋒活動的一般特點:在東亞地區都有冷鋒活動。冷鋒的活動頻數,北方多於南方,西南地區冷鋒出現的頻率最小;冬半年多於夏半年,春季最多,秋季最少。

出現地點:冷鋒的強度,冬季最強,常能直驅華南及南海,而造成寒潮天氣。夏季,冷鋒較弱,主要活動在北方,夏季的冷鋒常帶來雷陣雨天氣。
華北地區是中國境內冷鋒活動的必經之地。東北地區則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鋒活動,尤其是春秋季節,冷鋒活動頻繁。這兩個地區的冷鋒來源都有西路,西北路,北-東北路三種。冬天,冷鋒主要引起降溫和大風,夏天都能產生雷雨天氣。春季,冷鋒在東北常易造成大風和降水,而在華北往往只引起風沙天氣。

冷鋒過後會:

1氣溫:下降
2氣壓先降後升
3降水:鋒後會下雨

鋒面在移動過程中,若暖氣團起主導作用,推動鋒面向冷空氣一側移動,這種鋒面稱為暖鋒。在我國暖鋒常出現於氣旋中心的東側,而且多與冷鋒成對出現,暖鋒過境時一般除伴有陰雨外,氣壓也降低,氣溫將升高。

這里有啊
http://www.t7online.com/feature/coldwave.shtml

『伍』 中央氣象台發布2021首個寒潮預警,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寒潮是指來自高緯度地區的寒冷空氣,在特定的天氣形勢下迅速加強並向中低緯度地區侵入,造成沿途地區大范圍劇烈降溫、大風和雨雪天氣,當這種寒冷空氣的向南移動達到一定標準的就稱為寒潮。我國迎來的寒潮一般是受到了北極地帶、俄羅斯的西伯利亞以及蒙古國等地暴發南下的冷高壓影響形成的。我國2020年年底開始的這一波寒潮持續的時間非常長,翻過秦嶺,一直沖向了我國的南方地區。廣東廣西等地都有了冬天來臨的感覺,可見此次寒潮的強度有多大。

三、寒潮會帶來很多種自然災害

寒潮本身就是一種自然災害,伴隨寒潮而來的經常是狂風暴雪,有時候還會帶來沙塵暴等自然災害。當然,能感受到這些的大都是我國東北部地區,畢竟我國還有延綿的祁連山脈可以擋住不少寒氣。

『陸』 寒潮形成原因它的實質是什麼

寒潮形成原因是空氣的熱脹冷縮,溫度低的地方空氣收縮空氣聚集壓強變大形成高氣壓。寒潮實質就是來自極地或寒帶的寒冷空氣,像潮水一樣大規模地向中、低緯度的侵襲活動。

『柒』 寒潮的形成因素有哪些

寒潮,顧名思義是寒冷的空氣像潮水一樣奔流過來的意思。然而,並不是說所有的冷空氣侵襲而來都叫寒潮。根據氣象部門規定,氣溫在24小時以內降低10℃以上,同時那一天的最低溫度又在5℃以下時,我們才把這股冷空氣叫作寒潮。未達到這個標準的,一般稱為冷空氣活動或冷空氣南下。

寒潮是大規模的、強烈的冷空氣,所以每當寒潮前鋒來臨,常出現寒冷的偏北大風,有時還可能有雨雪和風沙。寒潮到達後,在冷高壓控制下,風小天晴,氣壓升高,氣溫急劇下降,並伴有嚴重的霜凍。一年之中,比較強大的寒潮,平均只有4次左右。第一次大致在10月底到11月初;第二次大致在11月底到12月初;第三次在12月底到次年1月初;第四次在1月中旬到下旬,個別年份也有出現在2月中旬到下旬的。

侵入我國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極地帶、西伯利亞以及蒙古等地爆發南下的冷高壓。這些地區,冬季太陽輻射熱量大大減弱,特別是在北極地帶,長期見不到陽光,到處被冰雪覆蓋著,停留在那些地區的空氣團好像躺在一個天然的大冰窖裡面一樣,越來越冷,越來越干。當這股冷氣團發展到一定的強度時,由於它那裡的氣壓遠較南方為高,就像貯蓄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機會,就向氣壓較低的南方泛濫、傾瀉,於是就形成了寒潮。

侵入我國的寒潮的路徑,不是每次都一樣,這是由北極地帶和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哪一部分氣壓最高、我國哪一部分氣壓最低所決定的。

寒潮是我國境內常見的一種災害性天氣,發生的次數較多,活動范圍很廣,因此必須特別注意做好防凍、防寒工作。

『捌』 產生寒潮的原因是什麼

在我國大多數地區,寒潮的標準是24小時平均氣溫下降10度以上,並且最低氣溫低於5度。有些地區根據當地的實際氣候背景進行了適當的修改。
寒潮其實就是一股強冷空氣,它的主體是反氣旋性質的冷高壓,而冷高壓與前方暖空氣的交界處就是冷鋒,即冷高壓的前鋒。所以說冷鋒是冷高壓南下的一種表現形式,因此寒潮實際是由反氣旋引起的

『玖』 人們口中常說的「寒潮」究竟是什麼,是如何形成的呢

冬天,你可能會在天氣預報中聽到這樣的話:北方冷空氣大規模侵襲我國,造成大范圍急劇降溫。這種現象其實叫做寒潮。那麼,寒潮是如何形成的?

怎樣預防或減輕寒潮的危害?

1、當氣溫驟降時,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別要注意手、臉的保暖。

2、關好門窗,固緊室外搭建物。

3、外出當心路滑。

4、體質較差的人,特別是患有心血管、哮喘等疾病的人盡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過度疲勞。

6、提防煤氣中毒,尤其是用煤爐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7、事先對農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措施。

『拾』 寒潮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就拿中國所在的北半球來說,由於陽光照射地球南北不均,赤道附近陽光照射強度高,北方區域陽光照射強度低,形成了自然性的南北溫度差異。赤道附近洋面,長期被暖濕氣團控制,而北部高緯度地區,長期被乾冷氣團控制。隨著季節的變化,南方暖氣團能量會發生巨大變化,尤其冬季,南方暖氣團能量衰竭,北方冷氣團乘虛而入,由北南下,造成寒潮。

與寒潮是怎麼形成的地理原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