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國家地理》好不好
你好!
首先,不要有畏懼心理;其次,應該多看地球儀和地圖;再次,多做題,再把同類型的題歸納一下,形成體系,與此同時,在上課時要有做筆記的習慣,題記結合;最後,再在課余時間做一些歷年高考真題,做到學以致用。
下面我總結一下地理的學習方法,希望能為樓主找到一個提高成績的捷徑:
一、更新對地理學科的認識。
高中地理與初中地理聯系十分緊密,初中地理知識不扎實,就很難適應高中地理學習,而整個中國的現狀是,初中地理教育嚴重不足,尤其是農村初中的地理教學更薄弱,有的找非專業的老師帶課,有的甚至就不開地理課,中考反正不考地理。我認為,這是高中學生普遍感覺地理難學的主要原因。所以,按計劃補習初中地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二、多看地圖,多理解地理原理,勤動手寫(或表達),養成良好的答題習慣,掌握一定的答題技巧。
地理學是一門研究地理事物在空間分布的學科,地圖可以容納無數的地理知識(或叫地理信息),學會用地圖,會使你的地理學起來很輕松;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它要求同學們必須理解地理原理,然後學會應用地理原理解決地理問題,這好比做數學題要用一定的公理和公式一樣;地理也有一定的文科的特點,要求同學們用專業術語來表達地理問題,所以平時要勤動手寫,要學習課本語言和老師的地理語言;地理試題是有一定的答題規律的,要想考出好的成績,必須總結答題規律和答題技巧。下面我展開講一些地理試題的答題技巧。
1.要有答題思想:一道好的地理試題,都可以用一定的知識、原理或技能解決它,否則,它就不是一道好題。這一思想是要告訴你,做地理試題時,不要東拉西扯,胡編亂造。
2.很多地理事物都有其影響因素,比如,影響氣候的因素;氣候的組成要素;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水土流失的形成因素;荒漠化的形成因素等,這類知識容易出問答題,我們可以用「要素分析法」來解決。第一,好好審題(用咬文嚼字的態度去審題);第二,寫出做題理論(農業的區位因素、工業的區位因素、影響氣候的因素等);第三,挑選符合題意的信息(信息從材料中來,從學過的知識中來);第四,表達(用專業術語回答;若是簡答題,分條回答;先主後次;要注意是簡述還是詳細分析等等)。
3.另外,要學會不斷總結答題技巧。如果你經常對某種類型的題目很苦惱,難道你就不想想辦法解決一下嗎?可以與同學們交流對策,也可以與老師交流對策,而不是,這次錯,下次錯,以後還錯。
三、上課要認真聽講。
不要指望著上課睡覺而課下背背課本上的條條框框就想提高地理成績,那是妄想!地理原理是要理解的,你課堂上認真聽課了,真正理解了,課下就不用再費大力氣去自學了。況且很多重要的知識和原理隱含在「活動」中,課本中根本沒有給出直接的答案,你必須認真聽課才能學到有用的知識。充足的睡眠是你提高聽課效果的重要保障。
四、課堂上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課堂任務。
老師上課設置活動都是有目的的。老師讓你在書上劃一下,你就沒有必要非把它寫下來;老師讓你必須動手用自己的語言去寫答案,你就不要只劃課本的原話;老師讓你們分組討論完成任務,你最好先不要單干;老師要求學生獨立完成任務,你最好不要與其他同學討論......總之,不要自作聰明地偷懶,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大打折扣,這樣結果往往害了自己。
五、要對平時的練習題有所取捨,不要搞題海戰術。
我們平時做的地理試題,充斥著大量的怪題、舊題、偏難的試題,對同學們「毒害」很深,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師,我們要擦亮眼睛,看清這些地理試題的真面目!
1.很多地理資料編寫的很厚,內容總結的很多,其實是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看似給人「很專業」的印象,其實是為了增加頁數,編書人和書商的利潤就增加了。
2.有很多地理試題是把課本中的某一句話拿出來考學生,高考絕對不會這樣考!課本中某的一句話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是正確的,但是把它單獨摘出來就不一定正確了,這樣的題目我們做了,只能是害了自己。
3.很多地理試題材料信息嚴重不足,根本與高考題目的設計思想不一致,把學生當成博物學家來考!本人經常遇到一些錯題,它們在很多教輔資料中到處「游盪」,毒害著我們學生。
4.很多題目中的圖、表製作十分粗劣,根本經不起科學考究。
5.有些教輔資料為了充實內容,硬把高三才能做的題目拿來讓高一的學生做,無形中增加了難度,使本來就困難的地理學習和教學雪上加霜。
㈡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怎麼樣值得長期訂閱嗎怎麼訂最方便劃算
這本雜志還不錯的,網上訂劃算,方便
㈢ 請問《中國國家地理》好不好,能不能幫我介紹一下這本雜志
同意「zhjiwe77」網友的觀點,我也覺得不好。
內容方面:
從這個雜志的題目來看,應該是一本地理雜志,應該討論些地理相關的學術內容。但從實際情況來看,這方面討論得很少,而旅遊方面(標榜人文地理)卻很多,照片很多很大。
如果把它辦成一本旅遊雜志或者攝影雜志,我想應該是國內一流的。如果把它說成地理雜志,就有點「掛羊頭賣狗肉」之嫌,有點名不副實。
同美國《國家地理》相比,地理方面的可讀性差很多,而旅遊和攝影方面的可讀性卻超強。
價格方面:由於有大量的照片要刊發,紙張質量也是很好的,價格也就上去了。
綜上所述:如果你想要看看旅遊、攝影,那我向你推薦這本雜志。如果你是地理迷,需要地理學上的真知,那就不向你推薦了,你得到的不會太多的。
㈣ 高一學生喜歡地理,《中國國家地理》怎樣,適合全年訂閱嗎
這雜志的確相當不錯,因為是中科院主辦,所以有很多最新最權威的資料。很多地方的考試,乃至高考題目的圖文信息就出自《中國國家地理》。但是這本雜志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廣告極多,一本雜志內三分之一的頁面有廣告。且大多數的渠道訂閱和零售的價格很高。
我的建議是:
1:如果希望定期閱讀,可以通過京東、卓越等網站逐期購買,價格相對低廉且配送成本低。雖然比市面上會略晚一些(幾天至幾周),不過對這種不強調時效性的雜志來說,這不是什麼大問題。
2:每年《中國國家地理》雜志社旗下的《中國國家地理》《中華遺產》《博物》三份雜志,都會在12月發行全年珍藏套裝,通過網購渠道可以大約相當於訂閱價6折左右的價格買下全年雜志。缺點是一定要等到年底才有售。
3:相比《中國國家地理》,同社的《博物》雜志內容更適合中學生,且價格便宜,廣告少。《博物》的內容涉及更廣,趣味性強。相應地專業性和權威性較弱。
4:《中國國家地理》每年會有若干期以專輯形式,整本刊登某些地區或者某些主題的內容。一般這幾期雜志的信息量都非常大,針對性更強。尤其是每年的10月刊,都是加厚且年度製作最為精良的一期。相比全年訂閱,有選擇性地購買專輯可以花比較少的錢獲得比較多的信息。
㈤ 大家認為《中國國家地理》這雜志怎樣
看過幾期,應該算是地理類雜志中水平比較高的。
《中國國家地理》,1950年創刊於南京,原名《地理知識》,是關於地理的月刊,該刊的文章和圖片經常被中央及地方媒體轉載,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
本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著名的有關地理的雜志。
㈥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怎麼樣
【雜志鋪】國家地理雜志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收藏價值,國內外很多家圖書館已經把該刊作為重點收藏期刊。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
㈦ 《中國國家地理》雜志怎樣看了過後可以增加哪方面知識
每年的增刊比較不錯,比如05年10月 06年10月等。看完就花錢吧,上面的地方都要去走走啊,要買越野車,要旅遊等等,不去難受,去了花錢
㈧ 中國國家地理這個雜志怎麼樣適合13歲的女生看么
雜·志·內·容·版·塊
1、 天文、地理、地質、生物領域的科學進展與發現;30%
2、 探險和科考活動;10%
3、 國土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10%
4、 城市一飛機場鎮的起源變遷和規劃與改造;10%
5、 自然保護區;10%
6、 旅遊景點景區;10%
7、 人類文化遺存和珍稀生物的搶救與保護;10%
8、 民俗民情;10%
挺好看的,多看看這些對你的地理學習很有用處,還有動物世界等等,我家妹妹就看這個學習地理很快的。
㈨ 《中國國家地理》怎麼樣
《中國國家地理》比較專業,可是喜歡的人也是愛這專業。
跟《國家地理》比確實人文關注度不夠,深度也不夠,但是這是在中國,又是國家主管的雜志,做到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
㈩ 中國國家地理好不好
「國家地理」非常好,內容非常豐富。
《中國國家地理》,原名《地理知識》,是一本關於地理的雜志月刊,由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中國地理學會主辦。內容以中國地理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區域的自然、人文景觀和事件,並揭示其背景和奧秘,另外亦涉及天文、生物、歷史和考古等領域。是中國大陸較為出名的一本有關地理的雜志。
現任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為李栓科(社長1997年至今,總編輯2000年10月至今),雜志社地址北京朝陽區安外大屯路甲11號。
《中國國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識》,創刊於1950年,當時整本雜志祗有8頁,一年後增至16頁。當時的內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國地理、自然地理、地圖及地理調查法、地理教學、地理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