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高中地理怎麼分科

高中地理怎麼分科

發布時間:2022-06-14 19:34:12

❶ 高中分科是如何分班的

一般高一下學期分班,按文科、理科分班,以及成績,分為精英班、重點班、普通班。和高一的同學不一定在一個班。

分科是中國教育的一種形式,它是為了適應高考而形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它的確減輕了學生的負擔,但是,它的弊端也不容忽視。由於分科而造成了學術方面的偏移,個人的能力也隨之發生改變,對今後的工作生活造成一定影響,而在負面影響上,選擇文科的學生似乎受到的影響更大。

高考分科的注意事項:

1、要了解文理科背後都可以選擇的專業

文科的正式叫法是文史哲,而理科的正式叫法是理工農林醫,也就是說你如果選擇了文科,那麼你未來大學的專業選擇更多的偏向於文史哲方向的專業,理科則偏向於理工農林醫方面的專業,當然,金融經濟管理類則大多都是文理兼收的。

2、一定要嚴密的分析,自己到底是文科強還是理科強

在選擇之前,同學們一定要認真分析一下,以自己目前的學習情況以及目前的學習興趣,然後針對文科的地理、政治、歷史,針對理科的化學、生物、物理等進行分析,然後分析出自己到底哪個會強一些,哪個潛力大一些,哪個自己更喜歡一些。

❷ 高中怎麼分科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3

❸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是怎樣設置的

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一、我國中學地理課程設置的演變
我國古代學校中沒有專門設置的地理課程,地理知識的傳授多分散在《四書》《五經》《尚書·禹貢》等書籍的學習之中。19世紀我國沿海城市的一些新式學校中開始有了地理課程,但中小學各年級正式設置地理課程是始於1904年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之後。90多年來,我國中學地理課程的發展大約經歷了以下幾個主要階段。
(一)清末階段(1904~1912年)
1904年清政府廢除科舉制度興辦學校,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實行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是我國最早制訂的、在全國范圍中小學普遍施行的含有地理學科的課程方案。當時中學學制5年,一、二年級安排地理概論、亞洲總論、中國地理等內容,三、四年級開設外國地理,五年級開設地文學。教學時數,除了二年級每周3學時外,其餘年級都是每周 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 11學時。1909年後中學分文、實(理)兩科,文科在一、二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3學時,三、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2學時,總時數為每周12學時;實科一、二、三年級開設中國地理,四、五年級開設外國地理,每周均為1學時,總時數為每周5學時。
在這一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主要敘述中外各國的疆域、山川、城市、交通、物產等,課本的編寫具有地理志、地方誌的特點。
(二)辛亥革命後至新中國建立前階段(1912~1949年)
在這個階段的前期,地理課程變動較多,開設的課程主要為中國地理和外國地理,也曾在高年級開設過自然及人文地理概論;總時數也有變動,每周有8學時、6學時、9學時不等,並且也不是所有年級都開設地理課程。後期(1932年以後)則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總時數達12學時,在初中和高中總共6個學年中,全部開設地理課程,每周均為2學時。課程內容,無論是初中、高中甚至小學,基本上都是循環重復,從本國地理到外國地理,區別僅是內容的繁簡。
這一階段地理課本的編寫質量有了提高,打破了過去地方誌式的框框,並吸收了當時地理科學研究的一些成果。但課本中也存在一些錯誤的觀點,如地理環境決定論、優秀種族論等等。
(三)新中國建立以後至「文化大革命」階段(1949~1976年)
這一階段地理課程變動較大,整個學校地理教育可以說是經歷了一個由興旺趨於萎縮的過程。解放初期,地理課程的體系基本上按照解放前的舊體系,但在內容上,刪除了地理環境決定論等觀點,加強了愛國主義教育。1953年至1957年期間,主要參照蘇聯模式,課程體系由自然地理到經濟地理、由世界地理到中國地理,地理課時數總共達每周12學時,也是歷史上開設地理課學時較多的時期之一,在內容上相對比較系統、完整,但結合我國實際尚不夠。從1958年開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地理課程基本上屬於教學內容和教學時數削減的時期。這一時期地理課學時數削減幅度很大,從1957年每周的12學時,削減到1958年的8學時、1959~1962年的5學時,甚至在「文化大革命」中有一段時間全國大多數中學都停開地理課,學生的地理知識水平普遍下降。
(四)「文化大革命」以後階段(1976年~現在)
「文化大革命」以後,地理教育處於振興階段,地理課程逐步得新中國建立以來中學地理課程設置概況一覽表(括弧內為學時數)到恢復,學時也由少到多,逐步得到增加。不僅在小學,而且在高中一年級(或高中二年級),以及高中三年級的文科班也開設了地理課程。在教學內容上,初中階段開設區域地理(包括中國地理、世界地理、鄉土地理),高中階段基本上講授系統地理。在指導思想上,逐步明確了以人地關系、可持續發展理論作為地理教學內容的核心論題。在地理課本的編寫上,由以往「偏重提供事實材料」向「事實與原理相結合」方向轉變,區域地理內容的組織由條述法向特徵法轉變,課本的表述方法也由以往的文字表述為主向圖文並茂方向轉變。
在這一階段,我國各地雖曾編寫過一些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包括各地的鄉土地理課本),但在大部分時期主要還是採用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編寫的全國通用的統編教材。從1993年秋季開始,我國在全國范圍推廣使用多種不同版本的地理課本,這標志著我國的地理教材已由「一綱一本」(全國一個大綱,一種課本)走向「一綱多本」(一個大綱,多種課本)和「多綱多本」(不同的大綱,多種課本)的改革時期。
二、我國現行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根據原國家教委(今教育部)1990年頒發的《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和1993年頒發的《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初級中學地理教學大綱(試用)》,現行中學地理課程設置如下:
初一開設世界地理,每周3課時,課程內容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地球和地圖初步知識,作為學習中、外區域地理的基礎知識;第二部分是世界概況,是對全球的總認識;第三部分是各大區地理特徵和一些國家地理知識;第四部分主要講時區、日界線和世界環境保護。
初二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四年制初中比三年制初中每周多一課時。教材按照中國地理總論→中國區域地理→中國在世界中,即總論→分論→總論的編排方式安排順序,最後學習本省(自治區、直轄市)地理和鄉土地理。
高一地理(必修)每周3課時。高中地理共計十一章,前五章屬自然地理,主要講地球的宇宙環境和人類的自然環境。後六章屬於人文地理,講述當前世界性的環境問題,也是我國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面臨的重要問題。
高三地理(選修)每周4~6課時,屬文科選修,教材內容以中外區域地理為主。
1994年開始,原國家教委又組織有關方面人員編制新的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地理課程標准(教學大綱)。按照新高中地理課程方案的設計:高中一年級開設的地理為必修課,每周3課時,學習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有關的知識;高中二年級和高中三年級開設的地理為限定性選修課,高二每周1課時,高三每周2課時,主要學習人文地理知識。目前,新高中地理課程正在天津、山西、江西等省、直轄市試點,2000年起在全國推廣。
此外,上海市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在1988年也設計了一套初、高中地理課程設置方案,試點後已於1993年起在上海地區施行。此方案規定,6年級(9年義務教育一貫制)開設自然地理基礎(每周1課時),7年級開設世界地理(每周2課時),8年級開設中國地理(每周2課時),高中二年級開設必修地理課程(每周2課時),高中三年級開設文科班選修的地理課程(每周3課時)。
浙江省也經國家教委(教育部)批准,試行綜合課程方案,將初中階段地理課程的內容分設在自然和社會兩門課程之中。
三、台灣、香港中學地理課程的設置
(一)台灣地理課程設置
台灣中小學修業年限為12年:其中國民教育(即義務教育)為9年,前6年為國民小學,後3年為國民中學(即初級中學),合稱國民學校;3年普通高中,另稱高級中學。
近年來國民中學單獨設置地理課程。初中三個年級都開設地理課,周課時總量為5課時。第一、二學年每周2課時,第三學年每周1課時。在三年六個學期中,前四個學期主要講中國地理,後兩個學期主要講授外國地理。
高中三個年級也都開設地理課。高中地理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高一、二年級地理為必修課程,每周2課時,第一學年為地理通論,第二學年為外國地理和本國地理。高中地理選修課設在高三年級,分設人文地理、經濟地理和地球科學三門。高三實行文理分科,理科可選地球科學,文科選人文地理或經濟地理。
(二)香港中學地理課程設置
目前香港的學制是:小學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二年(稱中四、中五),大學預科一年或二年。20世紀80年代以前,香港私立中學較多,後因經濟迅速發展,公立學校大大增加,到1985年已有70%的中學生在公立中學就讀。地理課程在香港普通教育中是受到重視的。一般中學從初一到高二年級都開設地理課。這一方面是由於香港在1997年回歸祖國以前的一百多年裡為英國佔領,深受英國的影響,繼承了英國重視地理教育的傳統;另一方面也與香港的環境條件有關。
香港地理課程的設置是:初一為香港本土地理,初二、初三為世界地理。不修讀地理的學生改念社會科。社會科是一門綜合了歷史、地理、經濟和公共事務的科目。地理和社會這兩門學科都是初中階段持續三年的必修課。
高中地理課程開設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經濟地理。香港中學習慣把高中分為文、理、商三組,其中修讀地理的學生較多。

❹ 急! 高中分科 如何選擇

雖然已經看過這么多的政策分析,聽過這么多選科案例,究竟如何選擇科目組合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選擇,這對很多家長來說,還是一個世界難題!

每個家長都不想讓自己的孩子當新高考旗下的「小白鼠」,用3年的努力,卻換得一個限制報考的結果。

為了幫助家長從根本上解決新高考政策下的這一系列的問題,知涯升學決定拿出干貨,「手把手」教大家如何選科!

只要跟著下面知涯升學總結出的選科3部曲走,保證大家可以匹配出最優選科組合!

由於目前各省的新高考選科的模式並不統一,除了大家常聽到的3+1+2的選科模式,還有3+3和7選3的選科模式。

各省的選科模式不同,代表著其背後選科組合的排列也並不完全相同,因此大家首先要確定自己是屬於哪種選科模式呢?

當然,最快捷的辦法就是打開知涯升學APP里的「新高考選科」功能,裡面收錄了全國近3000所高校的歷年招生數據。

只需選定自己的高考省份,系統會根據省份,自動匹配出該省的選科模式,還提供了「3種選科模式」供大家參考。

根據系統智能匹配的選科組合,學生可直接查看下面的專業門類以及「專業簡介」。

3種選科模式,對應3種選科情況。

無論你目前面臨哪種選科模式,知涯升學都能為你提供新高考選科幫助!

其實歷年來大學的選考科目1萬多個專業(類)中,物理學科就佔了八成多,其次是化學,而選考要求最少的是政治學科。當然,雖然每年各高校可能會對選考科目有細微調整,但調整的范圍的幅度一般都非常小。所以即將面臨選科的同學們,也可以參考一下這個數據。

最後,祝福大家,在知涯升學的指導下,匹配出最適合自己的個性化選科組合哦

❺ 地理是文科還是理科

文科。地理到大學還是會分很多小類的,地理學是屬於理科是要上高數的那種,而地理知識是屬於文科的。在高中分科的時候,地理老師就說過:別看高中地理是屬於文科專業,但是大學學的其實是理科專業,而且大學里邊跟地理有關的專業都是理科專業。

地理中雖然有很多問題都要用到理科知識,邏輯性也比較強,但大多都是文字性的分析推理,很少有能用數學計算的問題,尤其是在高中階段。

地理在高中劃到文科,在大學屬於文理兼科。地理可以簡單分為:自然地理學及人文地理學。自然地理學調查自然環境及如何造成地形及氣候、水、土壤、植被、生命的各種現象及她們的相互關系,屬於理科;人文地理學專注於人類建造的環境和空間是如何被人類製造、看待及管理以及人類如何影響其佔用的空間,屬於文科。

(5)高中地理怎麼分科擴展閱讀

到了大學中,以自然地理為主的地理相關專業的學習需要運用大量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中的知識,基礎研究也需要很多數理模型和物化實驗手段作為支持,文科生高中掌握的知識基礎與這些需要不銜接,思維方式也很不同,學習起來相當困難,因此很多專業乾脆不接收文科生。

地理科學專業的主要課程:地球概論、地質學基礎、地貌學、氣象與氣候學、地理信息系統、人文地理學、城鄉規劃、城市規劃、植物地理學、土壤地理學等。

❻ 高中文理怎麼分科

文科學習的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政治、歷史、地理,其中政治、歷史、地理一般叫做文綜。理科學習的科目有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生物,其中物理、化學、生物一般叫做理綜。
文科又稱人文社會科學,顧名思義,以人類社會獨有的政治,經濟,文化等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理科是指自然科學,應用科學以及數理邏輯的統稱,與文科相對立。理科學科主要有: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計算機軟體應用、技術與設計實踐等。
理科的誕生與發展是人類智慧發展的結果,標志著人類真正懂得了思考自然,因此理科的發展也是人類科學與自然思維發展的關鍵。

❼ 高中文理分科是怎麼分的

是學生自己做出的選擇。

將教學課程分為文科和理科讓學生做出選擇後進行分別教育。

文理分科一般是在高一進入高二階段進行的。雖然實行文理分科,但是不管文、理科都包括語文、數學和英語,所分的科目為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

(7)高中地理怎麼分科擴展閱讀

必修科:語文、數學、外語

文科綜合:政治、歷史、地理、計算機網路應用、技術與設計理論、藝術鑒賞

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計算機軟體應用、技術與設計實踐、體育鑒賞

分科爭議

1、反對者觀點

目前多數的教育家、學者及部分教師、家長對文理分科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文理分科讓學理科的學生不再學習政治、歷史、地理,更少閱讀文學經典等,使理科生知識面偏窄,致使缺乏人文精神,有時甚至連基本的文學常識都不懂。

而同時這也導致文科生對物理、化學、生物的陌生,不知道基本的自然科學知識,導致科學思維與科學精神缺乏。另外,因為文理科的數學試題不一樣(文數比理數難度小,涉及的知識點少,要求低)導致文理科學生的數學素能也不均衡。

綜上所述,文理分科將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升。也有部分人甚至指出文理分科將對中華民族的復興造成負面影響,將其視為大毒瘤。

2、支持者觀點

部分的學生、家長和老師們認為文理分科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讓他們自由選擇所要學的科目,使學生學有專長。同時文理分科可以減輕學習負擔、壓力,尤其面對高考,學生更可把充分時間花在要考的科目上。

❽ 高中分科的種類

兩種,職業技術高中和普通高中。

職業技術高中:中等專業學校的一種分支。指以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勞動力就業水平為主的學校,學有一技之常,通常開設氣修、服裝、計算機、農學、高護、數控、美術等不同的專業課。

高考時,專業課分值所佔的比重較大,文化課比重要小一些。但高考受高等職業院校的限制,一般以省內就讀為主。通過技術培訓可以增強市場就業競爭力,通過技能考核,合格後可以得到國家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和中專學歷。

普通高中:以文化課學習為主的學校,根據學生文理的偏好,進行有針對性的分科學習,分為文科和理科,影響將來就讀的高等院校。

❾ 江蘇省高中分科

高中分文理科,一般是高一下學期到高二上學期開始分的,到高二下學期要參加四門的會考,取得高考填報志願的資格線,考完後就只學語數外和選修的兩門,高考後按三門主課排名次和選擇大學,兩門選修是靠等級的,不同批次的本科對等級要求不同。
高中英語是牛津的,語文數學是蘇教的,物理歷史政治地理生物都是人教的(我是10屆考生,我們的書是這樣的)。
如果是安徽戶籍的話,高考可能要回戶籍所在地了,在江蘇讀的話,一般高三要回戶籍所在地的學校讀書以適應當地高考。
江蘇省有藝術類或體育類等考生,這個是另外報名學習的,並在參加會考時就要選擇清楚,藝術類和體育類的話和普通的高考生不同,錄取時有另外的政策。

❿ 高中文理分科是什麼為什麼要分科

文理科有助於突出教學的邏輯性和連續性,是學生獲取學科系統知識的重要途徑;二是有助於體現教學的專業性、學術性和結構性,有效促進學科尖端人才的培養和國家科技的發展;第三,有助於組織教學與評價,便於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易於組織教學和評價活動,

新高考具有新高考的特點,不同於原有的文理科目。因此,正確理解新高考學科組合與未來高考志願填報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物理、化學、地理三科的結合,未來大學99.4%的專業可以報考,但如果選擇政治、歷史、地理三個科目的組合,只能52.9%。如果不排除物理。在新高考3 1 2的學科組合中,建議選擇一門物理學。高中一年級,語文綜合(政治、地理、歷史)、理科綜合(物理、化學、生物)共9課。。

閱讀全文

與高中地理怎麼分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