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6年福建省普通高中地理會考難嗎
會考不是很難的,要理解課本上的基礎知識。然後考試前做試卷練習。
文科知識,會不會,都要寫上去,尤其是比較近的知識點。
❷ 高中區域地理應該怎麼讀 我是一名福建的高中生,今年高二,老師要我們自學區域地理,還買了一本地圖冊
脈絡很重要 打開一張世界地圖 看到一個區域 這個區域的所有知識點 至少大部分知識點都瞭然於胸 然後不斷地熟悉 一直到看到某個區域 他的經緯度 植被 氣候 等等 所有的只是點 撲面而來 這樣 就差不多了 那麼怎麼做到這樣呢 背書 沒辦法 背!理解的基礎上背書!!! 就算是歷史 也要理解 而地理 理解的成分要更多一點 不要怕背書 找個地方 大聲 或者小聲 一定要出聲 可以加強記憶力 沒事的時候 比如早操 比如睡覺前 體育課 都可以在腦子里過知識點 不著急 一點一點來 關於某個區域 你第一次開始在腦海里回顧知識點 直到想不起來了 翻書 看漏掉了哪些知識點 記住 合上書 再次在腦海里過這個區域的知識點 依次重復 直到你可以在腦海里回顧起所有的知識點 然後重復記憶 不要硬著來 試著找他的樂趣 要知道 理科的東西 學好了 生活中貌似用處不大 地理學好了 以後可是樂趣無窮 畢了業你就知道了 所以 加油吧 小師弟
❸ 福建省的地理位置及優勢是怎樣的拜託各位大神
挺好的地理位置.沿海地區. 雖然暫時不夠發達,但隨著台海的穩定,等台海軍事不成主要的問題後,經濟就上去了. http://user.qzone.qq.com/271467406/infocenter
❹ 如何描述福建省地理位置特徵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❺ 福建的地理位置有什麼優勢
福建省的地理位置?
福建地處祖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度30分至28度22分,東經115度50分至120度40分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福建是中國著名僑鄉,旅居世界各地的閩籍華人華僑1088萬人。福建與台灣淵源流長,關系密切,台灣同胞中80%祖籍福建。福建居於中國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是中國距東南亞、西亞、東非和大洋洲最近的省份之一。
地理位置和自然狀況:
土地:陸地面積12.14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占陸域的80%,海域面積13.63萬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線總長6128公里,其中大陸線3324公里,居全國第二位。大小島嶼1546個,佔全國1/6,擁有廈門灣、福州灣、湄州灣、沙埕港、三都澳等眾多天然良港。
氣候:
福建地處亞熱帶,氣候溫和,雨量充沛。2004年平均氣溫15.3-21.9度,平均降雨量930-1843毫米,是全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福建地質構造復雜,礦產資源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118種(含亞礦種),其中能源礦產有無煙煤、地熱等2種,金屬礦產31種,非金屬礦產82種,水氣礦產1種.金、銀、鉛、鋅、錳、高嶺士、水泥石灰岩、花崗石材、明礬石、葉臘石、 硫等礦產儲量也較大。石英砂儲量、質量冠於全國。
生物資源:福建是全國重點林區之一,全省森林面積1億多畝,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樹木種類繁多,森林覆蓋率達62.96%,居全國首位。海洋資源十分豐富,有內陸養殖面積和可作業海洋漁場面積分別約1000平方公里和12.5萬平方公里。有魚類750多種,佔全國海洋魚類種數的一半。尤其是水產品資源種類繁多,現有品種佔世界50%以上,水產品總量居全國第三位,人均佔有量居全國第一位。
水資源:境內河流密布,水利資源豐富。全省擁有29個水系,663條河流,內河長度達13569公里,河網密度之大全國少見。水力理論蘊藏量1046萬千瓦,可裝機容量705萬千瓦,居華東之首。
旅遊資源: 全省人文薈萃,擁有十分豐富的旅遊資源,擁有一大批影響日益擴大的旅遊品牌,包括山與水完美結合、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武夷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素有海上花園、音樂島美譽的鼓浪嶼,情系海峽西岸、凝聚世界華人的湄州媽祖朝聖文化,多元文化相互融合、民俗風情獨具特色的泉州海上絲綢之路,世界獨一無二的山村民居建築福建土樓,著名的革命聖地上杭古田會址,福建古文化和海洋文化的搖籃曇石山文化遺址,天下絕景、宇宙之謎的寧的白水洋奇觀,泰寧世界地質公園,漳州火山公園等旅遊品牌和一大批風景名勝區。福建又是著名的老區、蘇區,閩西、閩東等是重要的革命根據地,當年中央蘇區有10個縣在福建,老區分布在62個縣(市)。
人口統計:福建省2004年年末全省常住人口為3511萬人
❻ 福建高二怎樣分科
根據個人學習成績和意願分科,實行新高考政策,自己組合。
福建,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南北最長為530千米,東西最寬為480千米。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縣)。省會為福州。福建的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山地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的森林覆蓋率達65.95%,居全國第一。福建的海岸線長度居全國第二位,海岸曲折,陸地海岸線長達3751.5千米。福建以侵蝕海岸為主,島嶼眾多,島嶼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現為全省第一大島。而且由於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和中國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依山傍海的特點也造就了福建豐富的旅遊資源;而且除了海壇島、鼓浪嶼、武夷山、泰寧、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等自然風光外,還有土樓、安平橋、三坊七巷等人文景觀。
❼ 福建的地理環境怎樣
福建的地理環境及氣候
地理環境
【地理】
福建位於我國東南沿海,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陸地平面形狀似一斜長方形,東西最大間距約480千米,南北最大間距約530千米。全省大部分屬中亞熱帶,閩東南屬南亞熱帶。全省土地總面積為12.4萬平方千米,海域面積達13.6萬平方千米。
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兩大山帶之間為互不貫通的河谷、盆地,東部沿海為丘陵、台地和濱海平原。
閩西大山帶以武夷山脈為主體,長約530千米,寬度不一,最寬處達百餘千米。北段以中低山為主,海拔大都在1200米以上;南段以低山丘陵為主,海拔一般為600~1000米。位於閩贛邊界的主峰黃崗山海拔2158米,是我國大陸東南部的最高峰。整個山帶,尤其是北段,山體兩坡明顯不對稱:西坡陡,多斷崖;東坡緩,層狀地貌發育。山間盆地和河谷盆地中有紅色砂岩和石灰岩分布,構成瑰麗的丹霞地貌和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
閩中大山帶由鷲峰山、戴雲山、博平嶺等山脈構成,長約550千米,以中低山為主。北段鷲峰山長百餘千米,寬60~100千米,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中段戴雲山為山帶的主體,長約300千米,寬60~180千米,海拔1200米以上的山峰連綿不絕,主峰戴雲山海拔1856米;南段博平嶺長約150千米,寬40~80千米,以低山丘陵為主,一般海拔700~900米。整個山帶兩坡不對稱:西坡較陡,多斷崖;東坡較緩,層狀地貌較發育。山地中有許多山間盆地。
東部沿海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閩江口以北以花崗岩高丘陵為主,多直逼海岸。戴雲山、博平嶺東延余脈遍布花崗岩丘陵。福清至詔安沿海廣泛分布紅土台地。濱海平原多為河口沖積海積平原,這些平原面積不大,且為丘陵所分割,呈不連續狀。閩東南沿海和海壇島等島嶼風積地貌發育。
陸地海岸線長達3000多千米,以侵蝕海岸為主,堆積海岸為次,岸線十分曲折。潮間帶灘塗面積約20萬公頃,底質以泥、泥沙或沙泥為主。港灣眾多,自北向南有沙埕港、三都澳、羅源灣、湄洲灣、廈門港和東山灣等6大深水港灣。島嶼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現為全省第一大島,原有的廈門島、東山島等島嶼已築有海堤與陸地相連而形成半島。
【氣候】
全年氣溫異常偏高,降水量異常偏多,氣象災害嚴重,氣候年景屬較差。冬季出現暖冬,部分縣(市)去秋今冬出現連旱;春雨季降水和暴雨過程頻發,雨季開始和結束時間均偏早,6月上旬中北部地區遭強降雨襲擊,閩江主要支流和幹流發生歷史少見的洪水,暴雨洪澇災害嚴重,建甌城區受淹,致使高考延期;夏季氣溫正常,熱帶氣旋活躍,災情嚴重;秋季氣溫顯著偏高,有夏秋旱。主要氣象災害是台風和暴雨洪澇,8個熱帶氣旋登陸或影響本省,其特點是影響早、個數多、強度強、災情重,其中有4個台風(或熱帶風暴)登陸或嚴重影響本省,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特別是第8號超強台風「桑美」8月10日在閩浙交界處沿海登陸,福鼎市沙埕港慘遭強風襲擊。據省防汛辦統計,全省直接經濟損失282.34億元。
降水。年降水量1523毫米(晉江)~2778毫米(寧德),閩北、閩南較多,閩中較少,大部分縣(市)年降水量偏多2~7成,部分縣(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澇災害和地質災害。全省平均年降水量2047.9毫米,偏多436.2毫米,比上年偏多231.5毫米,成為自1961年以來的第一位偏多年,屬異常偏多。冬季(12~2月)降水量151.8毫米,偏少41.8毫米,屬正常略偏少;早春季(3~4月)降水量379.3毫米,偏多15.9毫米,屬正常;雨季(5~6月)降水量773.5毫米,偏多281.1毫米,屬顯著偏多;夏季(7~9月)降水量565.6毫米,偏多108.9毫米,屬正常略偏多;秋季(10~11月)降水量134.2毫米,偏多28.6毫米,屬偏多。
氣溫。年平均氣溫15.7℃(壽寧)~22.4℃(漳州),大部分縣(市)年平均氣溫偏高0.5℃以上。全省年平均氣溫20.0℃,偏高0.8℃,比上年偏高0.4℃,是1961年以來的第四位偏高年。全省極端最低氣溫為-7.1℃,1月8日出現在壽寧縣;極端最高氣溫為40.0℃,7月5日出現在永泰縣。冬季平均氣溫11.6℃,偏高0.8℃,屬正常略偏高,為暖冬;早春季平均氣溫16.7℃,偏高0.5℃,屬正常;雨季平均氣溫24℃,接近常年,屬正常;夏季平均氣溫27.1℃,偏高0.2℃,屬正常;秋季氣溫20.8℃,偏高2.1℃,屬異常偏高,但秋寒偏早。
❽ [高考] 請問地理怎麼在短時間提高阿至少提高到65分,有沒有針對於福建省的高考地理復習資料啊
我是文科生哦!自己覺得地理學的還不錯,我認為做地理題,最重要的是細心!細節決定成敗!當然平時也要多做題總結經驗啊!一定要保證錯過的題不能再錯,地理是往往做會一道就會做一類!大題現在我發現就是兩個字「全面」!不管聯系大不大,只要是那一區域的,是地理常識就寫吧!從經緯度、地形、氣候、風帶、植被類型、降水量及時間空間分布特點……總之吧!能有多全就多全!祝你好運!
❾ 關於福建的地理知識和介紹
1、位置境域
福建地處中國東南部、東海之濱,陸域介於北緯23°33′至28°20′、東經115°50′至120°40′之間,東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橫貫武夷山脈與江西省交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連接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與台灣隔海相望,是中國大陸重要的出海口,也是中國與世界交往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2、地形地貌
福建境內峰嶺聳峙,丘陵連綿,河谷、盆地穿插其間,山地、丘陵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地勢總體上西北高東南低,橫斷面略呈馬鞍形。因受新華夏構造的控制,在西部和中部形成北(北)東向斜貫全省的閩西大山帶和閩中大山帶。
3、氣候
福建靠近北回歸線,受季風環流和地形的影響,形成暖熱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氣候,熱量豐富,全省70%的區域≥10℃的積溫在5000-7600℃之間,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7-21℃,平均降雨量1400-2000毫米,是中國雨量最豐富的省份之一。
4、水系
福建水系密布,河流眾多,河網密度達0.1公里/平方公里。全省河流除交溪(賽江)發源於浙江,汀江流入廣東外,其餘都發源於境內,並在本省入海,流域面積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有683條,其中流域面積在5000平方公里以上的主要河流有閩江、九龍江、晉江、交溪、汀江5條。
福建,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福建省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底,福建省下轄9個省轄市,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
(9)福建高中地理如何擴展閱讀:
福建的自然資源:
1、土地
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數據,2010年全省土地總面積1239.34萬公頃,其中:農用地面積1095.55萬公頃,建設用地面積72.92萬公頃,未利用地面積70.87萬公頃。農用地中,耕地面積133.85萬公頃。
2、海洋
陸地海岸線長達3752千米,居全國第二;海岸線曲折率1:7.01,居全國第一位。曲折的海岸線形成大小港灣125個,其中深水港灣22處,可建5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東山灣、廈門灣、湄洲灣、興化灣、羅源灣、三沙灣、沙埕港等7個,重要的海港有福州港、廈門港、泉州港等。
3、森林
福建的森林覆蓋率為65.95%,居全國首位。擁有1.15億畝的森林面積,全國六大林區之一。有的已辟為自然保護區,如三明莘口格氏栲保護區、建甌萬木林保護區、福建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及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福建林區可分為中西部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和東部亞熱帶季風雨林區。
4、礦產
福建省屬於環太平洋成礦帶中的重要成礦區之一,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截至2001年底,福建省已發現礦種118種,主要礦產有鐵、錳、銅、鉛鋅、鎢、鉬、鈮鉭、金、銀、無煙煤、石灰岩、螢石、葉蠟石、石英砂、高嶺土、飾面用花崗岩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福建
❿ 福建生物地理中考對升高中重要嗎
當然重要了,我們這里是初中上高中總分1050分,語數英各150分,其它的各100分,生物地理中考分數是有進檔案的,初二考,升高中時分數會加進去的,算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