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青島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

青島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

發布時間:2022-06-14 21:57:54

① 山東青島地理簡介

地理
位置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總面積為11282平方千米。其中,市區(市南、市北、李滄、嶗山、黃島、城陽等六區)為3293平方千米,即墨、膠州、平度、萊西等四市為7989平方千米。[5]
地貌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青島所處大地構造位置為新華夏隆起帶次級構造單元——膠南隆起區東北緣和膠萊凹陷區中南部。區內缺失整個古生界地層及部分中生界地層,但白堊系青山組火山岩層發育充分,在青島市出露十分廣泛。岩漿岩以元古代膠南期月季山式片麻狀花崗岩及中生代燕山晚期的艾山式花崗閃長岩和嶗山式花崗岩為主。市區全部坐落於該類花崗岩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良。本區構造以斷裂構造為主。自第三紀以來,區內以整體性較穩定的斷塊隆起為主,上升幅度一般不大。[5]
山脈
青島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從嶗頂向西、北綿延至青島市區。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平度境內諸山及萊西部分山峰均屬之)。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海拔724.9米)、鐵橛山(海拔595.1米)等組成的膠南山群。市區的山嶺有浮山(海拔384米)、太平山(海拔150米)、青島山(海拔128.5米)、北嶺山(海拔116.4米)、嘉定山(海拔112米)、信號山(海拔99米)、伏龍山(海拔86米)、貯水山(海拔80.6米)等。[5]
河流
青島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按照水系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
大沽河水系,包括主流及其支流,主要支流有小沽河、五沽河、流浩河和南膠萊河。大沽河是青島市最大的河流,發源於招遠市阜山,由北向南流入青島,經萊西、平度、即墨、膠州和城陽,至膠州南碼頭村入海。幹流全長179.9千米,流域面積6131.3平方千米(含南膠萊河流域1500平方千米),是膠東半島最大水系。大沽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6.61億立方米。該河20世紀70年代前,徑流季節性較強,夏季洪水暴漲,常年有水;之後,除汛期外,中、下游已斷流。
北膠萊河水系,包括主流北膠萊河及諸支流,在青島境內的主要支流有澤河、龍王河、現河和白沙河,總流域面積1914.0平方千米。北膠萊河發源於平度市萬家鎮姚家村分水嶺北麓,沿平度市與昌邑市邊界北去,於平度市新河鎮大苗家村出境流入萊州灣。幹流全長100千米,流域面積3978.6平方千米。該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2.5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為0.24千克/立方米。
沿海諸河系,指獨流入海的河流,較大者有白沙河、墨水河、王戈庄河、白馬河、吉利河、周疃河、洋河等。[5]
氣候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據1898年以來100餘年氣象資料查考,市區年平均氣溫12.7℃,極端高氣溫38.9℃(2002年7月15日),極端低氣溫-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5.3℃;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日數,年平均為11.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5℃的日數,年平均為22天。降水量年平均為662.1毫米,春、夏、秋、冬四季雨量分別佔全年降水量的17%、57%、21%、5%。年降水量最多為1272.7毫米(1911年),最少僅308.2毫米(1981年),降水的年變率為62%。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巴。年平均風速為5.2米/秒,以南東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青島海霧多、頻,年平均濃霧51.3天、輕霧108.2天。[5]
土壤
按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地分類系統,青島市土壤主要有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鹽土等5個土類。
棕壤,面積49.37萬公頃,占土壤總面積的59.8%。是青島市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土壤類型,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土壤發育程度受地形部位影響,由高到低依次分為棕壤性土、棕壤、潮棕壤等3個土屬。棕壤性土因地形部位高、坡度大、土層薄、侵蝕重、肥力低,多為林、牧業用;棕壤和潮棕壤是青島市主要糧食經濟作物種植土壤。
砂姜黑土,面積17.69萬公頃,占土壤總面積的21.42%。主要分布在萊西南部、平度西南部、即墨西北部、膠州北部淺平窪地上。該類土壤土層深厚,土質偏粘,表土輕壤至重壤,物理性狀較差,水氣熱狀況不夠協調,速效養分低。
潮土,面積14.49萬公頃,占土壤總面積的17.55%。主要分布在大沽河、五沽河、膠萊河下游的沿河平地。因距河道遠近不同,土壤質地、土體構型差異較大。近海地帶常受海鹽影響形成鹽化潮土,土壤肥力和利用方向差異較大。
褐土,面積6333.33公頃,占土壤總面積的0.77%。零星分布在平度、萊西、膠南的石灰岩殘丘中上部。
鹽土,面積3666.67公頃,占土壤總面積的0.44%。分布在各濱海低地和濱海灘地。[5]
海洋
海岸線:青島市海域面積約1.22萬平方千米,其中領海基線以內海域面積8405平方千米;海岸線(含所屬海島岸線)總長為816.98千米,其中大陸岸線710.9千米,大陸岸線佔山東省岸線的1/4強。海岸線曲折,岬灣相間。
海灣:面積大於0.5平方千米的海灣,自北而南分布著丁字灣、栲栳灣、鹽水灣(又稱橫門灣)、嶗山灣(又稱北灣)、小島灣、王哥庄灣、青山灣、腰島灣、太清宮口、流清河灣、嶗山口、沙子口灣、麥島灣、浮山灣、太平灣、匯泉灣、前海灣(又稱棧橋灣)、膠州灣、唐島灣、靈山灣、利根灣和古鎮口、齋堂灣、董家口灣、沐官島灣等;膠州灣內又有海西灣(包括小叉灣、薛家島灣)、黃島前灣、紅島灣、女姑口、滄口灣等49個海灣。
海島:青島市原有海島70個。1987年,把齋堂前島和齋堂後島以人工堤連接為齋堂島,千里岩劃歸海陽市;2006年,通過衛星遙感圖像分析與實地踏勘,確認3個未正式報告的海島(石島礁、大橋島、小橋島),而黃島和團島已失去海島屬性,不再列為海島。青島市現有海島69個。其中,水島、驢島、小青島、小麥島、團島鼻島、牛島和吉島是人工陸連島,只有62個島四面環海。69個海島總面積為13.82平方千米,岸線總長度為106.08千米。海島的面積大部分較小,只有田橫島和靈山島的面積大於l平方千米,其餘各島面積都在0.6平方千米以下。在69個海島中,只有10個海島有固定居民。
潮汐:青島屬正規半日潮港,每個太陰日(24小時48分)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平均潮差為2.8米左右,大潮差發生於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後2~3天。8月份潮位比1月份潮位一般高出0.5米。中國以青島驗潮站觀測的平均潮位作為「黃海平均海水面」,其高度在青島觀象山國家水準原點下72.289米。中國自1957年起,大陸國土的地物高程即以此為零點起算。[5]

② 山東青島的詳細介紹。復制的別來。

青島,世界性區域貿易中心,東北亞國際航運中心,國際濱海旅遊度假勝地,國際著名港口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位於山東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青島是副省級城市和全國5個計劃單列市之一。青島是我國舉辦大型賽事和國際盛會最多的大都市之一,2008年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和2009年濟南全運會分賽場均設於青島,2013、2014年連續兩屆世界盃帆船賽、2014年世界園藝博覽會也將在青島舉辦。

查看精彩圖冊中文名稱:青島外文名稱:QingDao TsingTao別名:島城行政區類別: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所屬地區:中國華東下轄地區:七個市轄區政府駐地:青島市香港中路11號電話區號:0532郵政區碼:266000地理位置:山東半島面積:市區1159平方公里人口:871.51萬(2011年)方言:青島話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五四廣場、八大關、棧橋、奧帆中心、嶗山等機場: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火車站:青島火車站車牌代碼:魯B、魯U市樹:雪松市花:耐冬,月季目錄
概況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 秦朝時期 西漢時期 西晉時期 唐朝時期 明朝時期 清朝時期 行政區劃 交通通信 青島之最 經濟社會 科技教育 城市文化 青島名人 旅遊觀光 軍事 商業街區與城市建設 青島美食 生活環境 青島奧運 展開 概況 地理位置 歷史沿革 西周時期 秦朝時期 西漢時期 西晉時期 唐朝時期 明朝時期 清朝時期 行政區劃 交通通信 青島之最 經濟社會 科技教育 城市文化 青島名人 旅遊觀光 軍事 商業街區與城市建設 青島美食 生活環境 青島奧運 展開 編輯本段概況青島市是國家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膠東半島的經濟中心城市、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膠南、即墨、膠州、平度、萊西為青島的5大衛星城。青島因名牌企業眾多,被譽為:「中國品牌之都」、「世界啤酒之城」。2008年青島成功舉辦第29屆奧運會帆船比賽成為奧運之城,被譽為「世界帆船之都」。2011年1月7日,國務院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規劃,青島市作為其核心區域和龍頭城市。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的咽喉部位,瀕臨黃海,環繞膠州灣,山海形勝,腹地廣闊。市中心位於東經120°19′,北緯36°04′。全市地形中,平原佔37.7%,盆地佔21.7%,丘陵佔25.1%,山地佔15.5%。東有嶗山山脈(巨峰1133米),西有珠山山脈(小珠山725米),北有大澤山脈(北峰頂737米),中為膠萊平原和盆地。青島市區坐落於花崗岩地質之上,建築地基條件優異。青島市共有河流224條,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大沽河是膠東半島最大的河流,幹流179.9公里,流域面積6131.3平方公里。年平均徑流量22.51億立方米(1956~1985)。即墨段河道寬280~320米,最大泄水量5474立方米每秒,建有地下水庫。萊西產芝水庫為膠東最大水庫,庫容4億立方米。膠南藏南陡崖子水庫是開發區等地的重要飲用水源地。 青島市區一角
[1] 海洋地理 青島市海域面積1.22萬平方公里;海岸線863公里,其中大陸海岸線730公里;海灣49處,較大的有膠州灣、膠南琅琊灣、鰲山灣、靈山灣、嶗山灣、丁字灣等。海島69個,面積最大的紅島(28平方公里)已經陸連為半島,膠南靈山島(海拔514米,面積7.7平方公里)是我國北方海拔最高的海島。 人口簡況 2011年底,全市戶籍總人口為766.36萬人,比上年(下同)增長0.36%。其中,市區277.09萬人,增長0.58%;五市489.27萬人,增長0.23%。全年新出生65793人,出生率8.6‰;死亡55537人,死亡率7.26‰;人口自然增長率1.34‰。 根據青島市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統計,全市除漢族外,有滿、回、朝鮮、壯、蒙古等50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總人數為33012人,佔全市總人口的0.44%。[2] 行政區劃 2010年底,轄市南、市北、四方、李滄、嶗山、黃島、城陽等七區和即墨、膠州、膠南、平度、萊西等五市(縣級)。[2] 氣候特點 青島市與日本東京處於相同緯度,氣候相似,屬於北溫帶季風區域,具有海洋性氣候特徵——空氣濕潤,溫度適中,四季分明,日溫差小,氣溫升降平緩。根據1898年以來的資料,青島年平均氣溫12.7℃。最高氣溫高於30℃的天數,年平均為11.4天;最低氣溫低於-5℃的天數,年平均為22天。年平均無霜期251天,比相鄰地區長一個月。 青島市降水量年平均為662.1毫米,年平均降雪日數只有10天。年平均氣壓為1008.6毫帕。年平均風速為5.2米/秒,以東南風為主導風向。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3%,7月份最高,為89%;12月份最低,為68%。 青島春季持續時間較長,氣溫回升緩慢;夏季較內陸推遲1個月到來,濕潤多雨,但無酷暑,7月平均溫度23度;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持續時間長;冬季較內陸推遲15-20天到來,氣溫低,但並無嚴寒,一月平均日最低氣溫-3℃。青島屬正規半日潮港,潮差為1.9~3.5米,大潮差發生於朔或望(上弦或下弦)日後2~3天。 資源礦產 青島市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各類礦產44種,已被開發利用的有27種。優勢礦產資源有石油、黃金、石墨、飾材花崗岩、飾材大理岩、透輝岩、滑石、沸石岩。黃金主要分布在平度、萊西,其中平度年黃金產量5.7噸,萊西山後金礦已成為山東黃金新的增長點。萊西石墨探明儲量687.11萬噸,在全國乃至世界范圍佔有重要地位。萊西南部和即墨北部的大型油田正在勘探。青島市區以及平度、膠南的花崗岩品級很高,天安門廣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就是選用市區浮山的石材。嶗山盛產黑水晶和海底綠玉。 地熱資源主要分布於即墨東部。青島的風能資源非常豐富。據測定有效風能密度為240.3瓦/平方米,有效風能年平均時間達6485小時。光能資源也較好,全年太陽輻射總量為120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550.7小時,日照百分率達58%。 青島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島老鸛草、青島薹草、膠州衛矛、青島百合。其中青島百合為世界獨有,列入國家稀有瀕危植物名錄。青島耐冬,是山茶科植物,花期長達半年之久,是青島市的市花。青島雪松為青島的市樹。嶗山綠茶,是江北綠茶的發源地,被譽為江北第一綠茶。 嶗山拳頭菜,屬鳳尾蕨科,為稀有山珍,產於巨峰東南坡的高海拔濱海地帶。膠州大白菜,南方稱為膠菜,是山東名產。平度大澤山葡萄,栽種歷史三百餘年,是我國東部品質最好的食用葡萄產地。嶗山奶山羊,是德國莎能羊與當地羊交配,歷時80多年固定的品種,年均產奶579公斤。曾作為禮物贈給泰國皇後。仙胎魚是青島特有的淡水魚類,生長於嶗山峽谷,海中越冬,明朝就作為貢品。西施舌主要分布於嶗山和膠南沿海。膠南的藍莓基地已經成為全國最大的基地。青島雜色蛤,二十世紀初從菲律賓引入,紅島和紅石崖的雜色蛤口感最佳。 特產 青島啤酒、嶗山石、嶗山綠茶、嶗山拳頭菜、膠南西施舌、膠南海青茶、膠州大白菜、膠州灣雜色蛤、紅島蛤蜊、大澤山葡萄、馬家溝芹菜、大黃埠西瓜、膠州里岔黑豬。[3]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青島位於山東省半島南端(北緯35°35'-37°09',東經119°30'-121°00')、黃海之濱。青島依山傍海,風光秀麗 青島市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氣候宜人,是一座獨具特色的海濱城市。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相接。與韓國、日本隔海相望。全市總面積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102平方公里。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陷,其中,山地約占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青島地區歷史悠久,著名文化遺址有:岳石文化遺址(平度大澤山鎮東岳石村,距今3500~4000年)、北阡遺址(即墨金口鎮北阡村,距今7000年)、三里河文化遺址(膠州城南三里河村,距今5000年)、琅琊台文化遺址;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另外,李滄區古城頂遺址,距今也有3000年歷史。 西周時期青島境內建立了夷國(今藍村)、莒國(都城計斤,今膠州)等諸侯國。東周時期,即墨(今平度古峴鎮)為齊國第二大都市,東部統治中心,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公元前468年,越王勾踐北上遷都琅琊(今膠南琅琊鎮)。 秦朝時期天下分為三十六郡,琅琊郡的郡治琅琊、膠東郡的郡治即墨均位於今青島境內。琅琊(膠南)還是秦朝唯一沿海的郡治。秦始皇曾三臨琅琊(膠南琅琊台),命徐福率船隊從琅琊起航采仙葯。 西漢時期設膠東國,定都即墨,漢武帝即位前被封為膠東王,即位後封其弟劉寄為膠東王,歷代膠東王墓所在的平度六曲山古墓群,是山東省現存規模最大的王陵。漢武帝三臨不其城(今城陽區),「祀神人於交門宮」,並在女姑山設明堂祭海。西漢琅琊郡皋虞縣(今即墨溫泉鎮)人王吉任博士諫大夫,開創琅琊王氏顯貴的先河,王吉祖孫墓所在的即墨溫泉皋虞,被奉為琅琊王氏祖庭。東漢,鄭玄在不其縣創立康成書院。 西晉時期不其城(今城陽區)成為長廣郡的郡治,法顯印度求經回國,於嶗山登陸,由長廣郡太守李嶷接入不其城翻譯佛經;南北朝時,不其城為東青州的州治。 唐朝時期密州板橋鎮(膠州)成為著名貿易港口,設立了北方唯一的市舶司(海關),宋朝更是與廣州、泉州、明州並稱為四大市舶司。 明朝時期設立鰲山衛、靈山衛(膠南靈山衛鎮),鰲山衛轄浮山所(今市南區東)、雄崖所(即墨豐城鎮),靈山衛轄夏河所(膠南琅琊鎮)、王徐寨所。許鋌奏請青島口、滄口、金口鎮等港通商獲准,使即墨富甲一方。 清朝時期膠州為山東三大直隸州之一,平度州為散州,隸屬於萊州府。 1891年6月14日,登州鎮總兵府(當時山東共設三鎮總兵)從蓬萊遷到青島,為青島建置的開始。 1897年11月,德國以「巨野教案」為借口派兵佔領青島。康有為藉此上書光緒,引發戊戌變法。 青島歐式建築群
[1]1898年3月,簽署《膠澳租界條約》。11月,宣布青島為自由港。 1899年,租借地命名為青島市,設青島、鮑島、李村等區。大港碼頭、膠濟鐵路相繼開工。 1911年,清朝二品以上大員七十多人以及恭親王等人移居青島。1913年發動癸丑復辟失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青島成為亞洲唯一戰場,11月,日英聯軍佔領青島。 1919年,巴黎和會將青島租界主權讓給日本,成為「五四運動」導火索。 1922年12月,中國收回青島,設膠澳商埠督辦公署(後改膠澳商埠局),下轄青島市,直屬北洋政府。 1929年7月,國民政府接收青島,設青島特別市,直轄於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沈鴻烈以東北海軍司令兼任青島市長,1932年正式擔任青島市長,主政六年,抓教育、建學校、定規劃、興建設、促民生、斗日寇,奠定了青島發展的堅實基礎。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佔青島。 1939年,即墨、膠州劃歸青島市管轄,統籌規劃建設。 1945年9月,國民黨政府接收青島,仍為特別市,直轄於民國政府。 1949年6月2日,解放軍攻佔青島。青島改為山東省轄市,轄市南、市北、台東、台西、四滄、浮山、李村7市區和嶗山郊區。 1978年,膠縣、膠南縣、即墨縣劃歸青島,同時設立黃島區。 1983年10月,平度縣、萊西縣劃歸青島。 1984年5月4日,青島市成為全國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同年,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 1987~1990年,青島市郊五縣先後改為縣級市;1988年,嶗山縣恢復為嶗山區。 1986年,青島市成為計劃單列市,賦予省級經濟管理許可權。 1992年,設立國家級青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青島保稅區。 1994年,青島市區劃調整為七區五市:市南區、市北區、四方區、李滄區、嶗山區、城陽區、黃島區七個市轄區和即墨市、膠州市、膠南市、平度市、萊西市五個縣級市。 2003年,設立國家級青島出口加工區。 2004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園區。 2006年,設立國家級青島西海岸出口加工區。 2008年設立國家級青島保稅物流港區。 2011年1月,國家批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規劃,青島作為其核心城市、龍頭城市。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青島市域面積11282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471平方公里。青島市人民政府駐市南區。區號:0532,郵政編碼:266000,車牌號:魯B、魯U。 青島市下轄7區5市: 區域面積人口郵編市南區30平方公里54.48萬266071市北區29平方公里55.82萬266011四方區35平方公里46.25萬266031李滄區98平方公里51.24萬266021嶗山區389平方公里37.95萬266100城陽區553平方公里73.72萬266109黃島區277平方公里52.42萬266500膠州市1210平方公里84.31萬266300即墨市1727平方公里117.72萬266200平度市3166平方公里135.74萬266700膠南市1846平方公里86.84萬266400萊西市1522平方公里75.02萬266600編輯本段交通通信公路交通 青島市公路通車里程達16181.46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02公里,一級公路1025公里(2010年),均居副省級城市首位。境內主要高速公路有:青蘭高速(G22)、青銀高速(G20)、青新高速(G2011)、榮烏高速(G18)、瀋海高速(G15)等。2011年,青島膠州灣大橋、膠州灣海底隧道、青島濱海大道。 鐵路交通 青島火車站——距海岸線僅300米
[1]青島火車站日始發列車47對,其中高鐵6對,動車20對。黃島站是主管華東地區鐵路交通的濟南鐵路局轄區內接卸量最大的貨運站。境內鐵路主要有膠濟客運專線、膠濟鐵路、膠黃鐵路、藍煙鐵路、膠新鐵路。在建的有青島北站、青太客運專線、董家口疏港鐵路、青榮城際鐵路、青連鐵路(電氣化復線鐵路,國鐵1級)、海青鐵路。 青島港 青島港萬噸級以上泊位達68個,2010年完成港口吞吐量(不含地方港務局)3.50億噸,居全國第三位;外貿貨物吞吐量2.5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201萬標箱,均居北方港口首位。新開發的董家口港區,設計2020年吞吐能力3.7億噸,在建的40萬噸級礦石泊位和50萬噸級原油泊位均為世界最大同類泊位。 國際機場 青島流亭國際機場為4E級機場,2010年航空旅客吞吐量1110萬人次,佔全省49.75%,貨郵吞吐量16.37萬噸。已開通直航東京、紐約、名古屋、大阪、福岡、首爾、釜山、仁川、大邱、法蘭克福、新加坡、曼谷、香港、澳門、台灣等國際(地區)航線。青島新機場正在選址論證之中。 機場交通:機場1線 機場—海天大酒店(701路公交巴士) 自機場出發 1.首末車時間:首發車時間為第一個國內航班抵達後,末班車時間為最末航班抵達後,期間客流高峰時滿客即發,平時隨航班動態發車; 2.運行線路:機場、308國道、福州路、香港中路、海天大酒店; 3.經停站點:流亭機場、汽車北站、天泰城、東李村、海爾路、雙山、洪山坡小區(福州路)、廣電大廈、海洋地質所、25中、浮山所、世貿中心、海天大酒店; 4.車型:桂林大宇豪華大巴; 5.票價:每位20元; 註:機場701路公交巴士發車間隔是根據機場春夏季、秋冬季航班機場制定。 地鐵、公交車、計程車 青島地鐵3號線是山東省第一條地鐵線路,全長25公里,車站22座,已於2010年進入全面施工,預計2014年建成通車,日輸送客流將達到23.5萬人次。 2010年,青島主城區共有公交線路209條,運營公交車4664輛。2011年7月,開通海底隧道公交車線路8條。主城區共有計程車9639輛,標准車型主要為桑塔納3000和捷達奧運之星(起步費9元,公里運價1.40元),豪華車型主要為帕薩特和紅旗(起步費12元,公里運價1.90元)。 海底隧道、跨海大橋、膠州灣輪渡 膠州灣海底隧道,是世界第三長的海底隧道,也是我國最長的海底隧道,2011年6月30日正式開通。隧道全長7.8公里,海底部分3.95公里。該隧道位於膠州灣灣口,連接團島和薛家島,雙向6車道。單次通行費用為30元。可乘坐隧道1、2、3、4、5、6、7、8路公交,6分鍾即可從青島老城區到達黃島區。 膠州灣跨海大橋
[1]膠州灣大橋:全長41.58公里,為世界第一跨海長橋。大橋為雙向六車道,設計行車時速80公里,橋梁寬35米。主橋長28公里,其中海上段25公里,是青蘭高速(G22)的起點段。大橋將「青島—紅島—黃島」三島有機的聯系在一起。單次全程通行費用為50元。 膠州灣輪渡:青島輪渡船體較大,下層停汽車,上層為乘客坐席。主要有四川路輪渡站到黃島、薛家島兩條線路,每10分鍾發船一班。另外,小港快船客運站、平安小港高速船客運站、八大峽客運站、銀海大世界客運站均有發往黃島的客船,但班次相對較少。 輸油管道、直流輸電 黃島-東營輸油管道1974年投產,1986年建成復線;黃島-濰坊輸油管道於2011年完工。世界首條66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寧夏銀川至山東青島直流輸電工程於2010年完工,每年向青島輸電400萬千瓦。 海底光纜、郵政通訊 青島是中美、中韓兩條國際海底光纜的中國登陸地。2010年完成郵電業務總量217.95億元,全市互聯網用戶達188.3萬戶,使用時長達1473.62億分鍾,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262.11萬戶;全市行動電話949.98萬戶。 編輯本段青島之最 青島奧帆中心——第29屆奧運會帆船賽場
[1]中國大陸海岸線最高點——青島嶗山,海拔1133米。 中國最古老的天文台——青島膠南琅琊台(公元前5世紀)。 中國有歷史記載的最早一次海戰——齊吳琅琊海戰。 中國歷史上最早作為行政中心的沿海城市——琅琊(膠南)。 中國現存最古老的長城——齊長城,起點安陵邑(膠南靈山衛)。 世界第一次使用火葯的海戰——宋金唐島之戰,被英國收錄為《影響人類最重大的100次戰役》。 世界第一條海運河——元朝開鑿的膠萊運河,是世界上第一條溝通不同海域、用於海運的運河。 中國最早有自行車的城市——十九世紀末,自行車引入青島,1903年形成規模。「腳踏車」一詞源於青島。 中國最早有汽車的城市——十九世紀末,德國汽車引入青島,成為中國最早行駛汽車的城市,並頒發了首個汽車牌照。 中國最早的公路——青島台柳路1904年竣工,是中國第一條公路,第一條汽車路,第一條柏油路。 中國最早的汽車站——1910年館陶路汽車站竣工,開通墨蘭堡房和沙子口的長途車,是中國首個汽車站。 中國最早的現代城市排水系統——青島市1897年的規劃,就確立了雨、污分離的現代城市排水管網。 中國最早的機器采礦——1887年,蠍子山金礦從美國購入中國首台采礦機,開創中國機器采礦的先河。 新中國第一台火車頭——1952年,青島四方機車廠製造了新中國第一台火車頭。後來又生產了中國第一台液力傳動內燃機車、中國第一列雙層客車、中國第一批出口機車、中國第一批動車組。 中國最早的萬噸船塢——1905年1.6萬噸級船塢竣工,是中國第一座萬噸級船塢、當時亞洲第一大船塢。 中國知名度最高的啤酒——青島啤酒,1903年建廠,1906年即在慕尼黑國際博覽會上獲得啤酒類金牌。 中國最早的礦泉水——1905年青島刺蝟井礦泉水源地被發現,生產出了中國第一瓶礦泉水—愛樂闊(ALAC)健康水,並出口歐洲。 亞洲最早的海洋館——1930年,中國海洋研究所在青島成立,附屬青島水族館開工,於1932年2月建成。 中國最早的海洋高等學府——中國海洋大學,建立於1924年,始稱私立青島大學,後經歷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山東海洋學院、青島海洋大學,現為中國海洋大學。 中國人建造的第一座天文觀測室——青島觀象台,成立於1898年,為遠東三大天文台之一。1924年開創中國時間服務先河,1925年開創中國太陽黑子研究,1926年代表中國參加首次國際經度測量,1931年中國人建造的第一座觀測室在青島觀象台竣工,1932年中國第一架天文照相望遠鏡在青島觀象台安裝。 膠州灣跨海大橋——紅島海上立交

③ 當一次小導游介紹一下青島 介紹一下概況再選一兩個反映家鄉的特點來寫 注意用導游語

寫作思路:習慣用語+概括介紹+重點講解+結束語

示例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歡迎諸位來青島參觀游覽。我是大家這次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張。

青島地處中國華東地區,,位於中日韓自貿區的前沿地帶,是山東省經濟中心、國家重要的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先行區、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海上體育運動基地。

青島海區港灣眾多,岸線曲折,灘塗廣闊,水質肥沃,是多種水生物繁衍生息的場所;膠州灣、嶗山灣及丁字灣口水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異樣菌量比大陸架區或大洋區高出數倍乃至數千倍。

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尤其是膠州灣一帶泥沙底質岸段,是發展貝類、藻類養殖的優良海區。該海區的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經濟無脊椎動物、潮間帶藻類等資源也很豐富。

下面的時間,請大家自己游覽觀光。提醒大家千萬要注意安全,不要獨自一人行走,要三五成群結伴而行,另外請不要隨地亂扔垃圾,做一個文明遊客,為我們的世界遺產增添光彩!祝大家玩得開心,玩得盡興。再見!

結束語(旅遊完結時)

各位朋友,咱們的行程馬上就要結束了。大家的熱情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希望我的服務能夠給大家留下一絲美好的回憶。

(3)青島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擴展閱讀

導游詞功能

1、導游詞的宗旨是通過對旅遊景觀繪聲繪色地講解、指點、評說,幫助旅遊者欣賞景觀,以達到游覽的最佳效果。

2、傳統文化知識即向遊客介紹有關旅遊勝地的歷史典故、地理風貌、風土人情、傳說故事、民族習俗、古跡名勝、風景特色,使遊客增長知識。

3、通過語言藝術和技巧,給遊客勾畫出一幅幅立體的圖畫,構成生動的視覺形象,把旅遊者引入一種特定的意境,從而達到陶冶情操的目的。

④ 分析武漢、青島地理位置

武漢位於中國的中部地區,地理位置東經113°41』~ 115°05』,北緯29°58』~ 31°22』。 東西距最大為134公里,南北距最大為155公里。武漢處於江漢平原東部,東與黃岡市的團風縣、鄂州市的華容區、梁子湖區、黃石市的大冶市接壤,南與咸寧市的嘉魚、咸寧市區相連,西與荊州市的洪湖市、仙桃省轄市、漢川毗鄰,北與孝感市的孝南區、孝昌縣、大悟縣、黃岡市的紅安縣、麻城市相接,形似一隻自西向東的彩蝶。長江與其最大的支流漢水交匯於此,將武漢分為漢口、漢陽以及武昌等三部分,俗稱武漢三鎮。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丘陵為輔,且市內湖泊塘堰眾多。武漢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譽,現有湖泊147個,水域總面積2187平方公里,佔全市國土面積的1/4強。在中國經濟地理中,武漢處於優越的中心位置。水、陸交通十分發達,自古就有「九省通衢」的美稱。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島地區歷經滄桑,有著豐富的文化旅遊景觀,根據景觀的空間分布和文化內涵,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四大區域,即:西部舊城區(西方近代城市風貌),東部新區(現代化國際城市風貌),市區腹地(膠東民俗文化風貌),郊區(歷代文物古跡風貌).到青島來游覽,即可享受宜人的氣候和優美的風光.又可在觀賞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晶中產生深層次的思索和啟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 1992年,青島市重新調整了城市規劃總體布局,實施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移的戰略. 新區距老市區中心約6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經過7年多的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區已經在市區東部拔地而起.新區現總建築面積383萬平方米.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北緯35。 35'~37。 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102平方公里,所轄膠州、即墨、平度、膠南、萊西5市9552平方公里。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陷,其中,山地約占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全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入基岩砂礫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全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可以說,整個青島市區就是嶗山支脈向北 部的延伸。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等組成的膠南山群。 青島的大陸海岸線長730.64公里,加上所屬海島的岸線,全市海岸線總長862.64公里。現有海島69個,總面積為21.1平方公里,岸線總長132公里。這些海島絕大多數距離大陸不超過20公里,最遠的千里岩島,距陸地約64公里。在這69個海島中,只有10個海島有固定居民
記得採納啊

⑤ 青島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島地區歷經滄桑,有著豐富的文化旅遊景觀,根據景觀的空間分布和文化內涵,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四大區域,即:西部舊城區(西方近代城市風貌),東部新區(現代化國際城市風貌),市區腹地(膠東民俗文化風貌),郊區(歷代文物古跡風貌).到青島來游覽,即可享受宜人的氣候和優美的風光.又可在觀賞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晶中產生深層次的思索和啟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
1992年,青島市重新調整了城市規劃總體布局,實施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移的戰略.
新區距老市區中心約6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經過7年多的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區已經在市區東部拔地而起.新區現總建築面積383萬平方米.

⑥ 青島的地理位置是什麼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為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
島地區歷經滄桑,有著豐富的文化旅遊景觀,根據景觀的空間分布和文化內涵,可分為各具特色的四大區域,即:西部舊城區(西方近代城市風貌),東部新區(現代化國際城市風貌),市區腹地(膠東民俗文化風貌),郊區(歷代文物古跡風貌).到青島來游覽,即可享受宜人的氣候和優美的風光.又可在觀賞中外文化碰撞交融的結晶中產生深層次的思索和啟迪,因而具有很高的旅遊美學價值.
1992年,青島市重新調整了城市規劃總體布局,實施城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移的戰略.
新區距老市區中心約6公里,面積1.5平方公里.經過7年多的建設,一個現代化的新城區已經在市區東部拔地而起.新區現總建築面積383萬平方米.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北緯35。 35'~37。 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區1102平方公里,所轄膠州、即墨、平度、膠南、萊西5市9552平方公里。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陷,其中,山地約占總面積的15.5%,丘陵佔25.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全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入基岩砂礫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全市大體有3個山系。東南是嶗山山脈,山勢陡峻,主峰海拔1132.7米。可以說,整個青島市區就是嶗山支脈向北
部的延伸。北部為大澤山,海拔736.7米。南部為大珠山海拔486.4米、小珠山等組成的膠南山群。

青島的大陸海岸線長730.64公里,加上所屬海島的岸線,全市海岸線總長862.64公里。現有海島69個,總面積為21.1平方公里,岸線總長132公里。這些海島絕大多數距離大陸不超過20公里,最遠的千里岩島,距陸地約64公里。在這69個海島中,只有10個海島有固定居民

⑦ 青島地圖的地理位置

青島市地處山東半島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

在地圖中的位置:

⑧ 青島(位置,地形,氣候,河流,自然資源特徵)自然地理小論文

青島,別稱「島城」、「琴島」、舊稱「膠澳」,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沿海,膠東半島東部,東、南瀕臨黃海,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擁有一個國家級新區(青島西海岸新區)。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淺海海底則有水下淺灘、現代水下三角洲及海沖蝕平原等。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
青島市共有大小河流224條,均為季風區雨源型,多為獨立入海的山溪性小河。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較大河流33條,按照水系分為大沽河、北膠萊河以及沿海諸河流三大水系。
水生物資源
膠州灣、嶗山灣及丁字灣口水域營養鹽含量高,補充源充足,異樣菌量比大陸架區或大洋區高出數倍乃至數千倍,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尤其是膠州灣一帶泥沙底質岸段,是發展貝類、藻類養殖的優良海區。該海區的浮游生物、底棲生物、經濟無脊椎動物、潮間帶藻類等資源也很豐富。[4]

動植物資源
青島特有的四大珍稀植物:青島老鸛草、青島薹草、膠州衛矛、青島百合。[6]
青島地區植物種類豐富繁茂,是同緯度地區植物種類最多、組成植被建群種最多的地區。有植物資源種類152科654屬1237種與變種(不含溫室栽培種及花卉栽培類型)。原生木本植物區系共有66科136屬332種,分別佔山東省木本植物區系科、屬、種總數的93%、84%和80.2%。

⑨ 青島氣候特點是什麼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空氣濕潤,雨量充沛,溫度適中,四季分明。

春季氣溫回升緩慢,較內陸遲1個月;夏季濕熱多雨,但無酷暑;秋季天高氣爽,降水少,蒸發強;冬季風大溫低,持續時間較長。

市區年平均氣溫12.7℃,極端高氣溫38.9℃(2002年7月15日),極端低氣溫-16.9℃(1931年1月10日)。全年8月份最熱,平均氣溫25.3℃;1月份最冷,平均氣溫-0.5℃。日最高氣溫高於30℃的日數,年平均為11.4天;日最低氣溫低於-5℃的日數,年平均為22天。

青島地理位置

青島地處山東半島東南部,位於東經119°30′~121°00′、北緯35°35′~37°09′,東、南瀕臨黃海,東北與煙台市毗鄰,西與濰坊市相連,西南與日照市接壤;總面積為11282平方千米。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青島市海岸分為岬灣相間的山基岩岸、山地港灣泥質粉砂岸及基岩砂礫質海岸等3種基本類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青島

⑩ 青島的地形、氣候等自然環境特點

地形地貌:

青島為海濱丘陵城市,地勢東高西低,南北兩側隆起,中間低凹。其中,山地約占青島市總面積(下同)的15.5%,丘陵佔2.1%,平原佔37.7%,窪地佔21.7%。

氣候特點:

青島地處北溫帶季風區域,屬溫帶季風氣候。市區由於海洋環境的直接調節,受來自洋面上的東南季風及海流、水團的影響,故又具有顯著的海洋性氣候特點。

(10)青島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擴展閱讀:

主要成就:

青島是2008北京奧運會和第13屆殘奧會帆船比賽舉辦城市,是中國帆船之都,亞洲最佳航海城,世界啤酒之城、聯合國「電影之都」、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被譽為「東方瑞士」歐韻之都、「中國品牌之都」稱號。

青島是國際海洋科研教育中心,駐有山東大學(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等高校26所。引進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29所高校。青島的異域建築種類繁多,被稱作「萬國建築博覽會」。八大關建築群榮膺「中國最美城區」稱號。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

閱讀全文

與青島地理位置特徵怎麼描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