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地理-兩極地區的問題
北極,自傳是逆時針。
0經線左邊是西,又經數向西增加,a在西邊所以是45w
同理b在45E。
又因為a在北回歸線,所以緯度是23°26′,b在北極圈,所以緯度是66°34′
所以a、b的地理坐標是a(23°26′N、45°W);b(66°34′N、45°E)。
關於坐標的判斷
1、看自傳:北逆難順
2、找特殊經線:0°東邊是東經西邊是西經,180°則相反
還不行你可以給我郵箱我把課件給你
㈡ 科學家們是如何找到兩極的位置,並確定地軸的位置的
1、通過推算地面物體影子的長度來判斷;
2、通過觀測星空,在北極點上,北極星應當位於正上方。
㈢ 怎樣找地理中的坐標點 跪求跪求 快要考試了 實在不知道地理中的那個點怎麼找
地理坐標是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均稱為子午面。子午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子午線或經線。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橢)圓,這就是經線圈。一條經線是一個半(橢)圓弧。所有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緯線。緯線是半徑不同的圓,其中半徑最大的緯線稱為赤道。在地球儀上,通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稱為0度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緯線指示東西方向,所有緯線長度不相等,緯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緯度;赤道緯度為零,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在地球儀上,經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叫地理坐標。例如: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40度和東經116度的交點附近,昆明位於北緯25度和東經103度的交點附近。緯度是地理坐標中的橫坐標,經度是縱坐標。
由地球橢球體上任一點M,引一垂直於點M地平線的直線,其與赤道面相交所構成的夾角稱地理緯度。以赤道為0°,向北、南兩極各以90°計算,向北稱北緯,向南稱南緯。M點經線面與起始經線面間的夾角稱為地理經度。以起始經線為0°,國際上統一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起始經線,向東、西各以180°計算,向東稱東經,向西稱西經。地球上或地圖上的點位表示為M(,λ)。在地圖上以內圖廓和經緯線網(或分度帶)形式表示。在>1∶10萬地形圖上,地理坐標網以圖廓形式表現,圖廓四角注記經緯度數值,內外圖廓間繪有分度帶。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和<1∶2O萬地形圖上,一般都直接繪有地理坐標網,並注有相應的經緯度數值。以此確定地區或地面點的地理位置。
[編輯本段]緯度與緯線
地球南北極的連線是地球自轉的軸線,即地軸。地軸的重點叫地心。通過地心並和地軸垂直的平面與地表相交而成的圓是赤道。赤道把地球分為北半球和南半球。所有與地軸垂直的面,都和地表相交而成圓,就是緯線,所有緯線都相互平行。赤道是最大的緯圈,由此向北挪南,緯圈半徑都有規律地減小。按下列公式很容易求出不同緯度上經度1度的弧長L L=111.2 * cosφ(km)
[編輯本段]經線與經度
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圓,這就是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包括兩條相差180度的經線,一條經線則只是一個半圓弧。所有經線都會在兩極交會,所有經線都呈南北方向,長度也彼此相等。由經線和危險構成的經緯網,是地理坐標的基礎。
地理坐標及其確定例析
用地理經度和地理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的球面坐標叫地理坐標。地理坐標是中學地理的重要內容,高考地理試題屢有涉及。因此掌握其確定方法非常必要,下面例析幾種常見的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的方法。
一、用經緯網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1:下圖中甲、乙的地理坐標各是
A.甲(70°E、20°S),乙(110°W、40°S) B.甲(70°E、20°S),乙(110°W、40°N)
C.甲(70°W、20°N),乙(110°E、40°S) D.甲(70°W、20°S),乙(110°E、40°N)
解析:從選項看,經緯度數都是相同的,所以只需判斷出南北緯和東西經即可。根據「南大南緯,東大東經」的規律,甲圖中緯度向南增大為南緯,經度向西增大的為西經;乙圖中緯度向北增大為北緯,經度向東增大為東經。因此該題正確答案為D。
二、利用光照圖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2:某同學在北半球P地利用日影測當地的經緯度,當P地豎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時,北京時間正好是14時40分,P地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交角為70°,該日全球的晝夜狀況如圖(圖中陰影部分表示黑夜),P地的地理坐標為
A.120°E,43°26』N B.80°E,40°N
C.160°E,50°N D.80°E,23°26』N
解析:當P地豎直的竹竿影子朝正北時,該地地方時為12時,與北京時間14時40分相差2時40分,可知P地的經度為80°E;又從該日全球的晝夜狀況圖可知,該日太陽直射20°N, 而P地太陽光線與地平面之間的交角為70°,說明P地的正午太陽高度為70°,根據P地和20°N的正午太陽高度差等於兩地緯度差可計算出P地的緯度是0°或40°N,所以該題選擇B。
三、物體的影子和正午太陽高度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3:夏至日北京時間下午1時整,我國某中學地理興趣小組在某地觀測到旗桿的影長最短,並測得太陽光線與地平面的夾角約為73.5°。該地的地理坐標是
A.7°56′N 105°E B.39°56′N 135°E
C.39°56′N 105°E D.79°56′N 135°E
解析:由於當地觀測到旗桿的影子最短,應是當地正午時分,即地方時12點整。結合此時北京時間是13時,可以推算出該地的經度是105°E。而該地緯度可以通過當時正午時太陽光線與地面的夾角為73.5°,算出當地的緯度是39°56′N。
四、利用北極星的高度和北京時間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4:某天文興趣小組在M地用量角器測得北極星的高度(如下圖所示)。次日,當太陽位於M地的正南方時,收音機里傳出「現在是北京時間14點整」。那麼,M地的地理坐標是
A.36°34′N,90°E B.60°N,150°E
C.30°N, 90°E D.53°26′N,150°E
解析:先根據北極星的地平高度,求得當地緯度是北緯30°(只有在北半球才可以見到北極星,且北極星的高度等於當地的地理緯度);再根據當太陽位於M地正南方時(當地地方時12點),北京時間為14點,計算出該地經度為90°E。
五、利用正午太陽高度和北京時間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5:某校地學小組外出考察,如右圖所示。在a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時,用量角器測當地的地理緯度,此時學生手錶指針為18時20分(北京時間)。a地的地理坐標為
A.21°E、36°34′S B.25°E、53°26′N
C.21°E、53°26′S D.25°E、36°34′N
解析:根據a地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時,可知a地地方時為12點,北京時間18時20分,計算出該地經度為25°E。再根據此時a地正午太陽高度為60°,可計算出a地的緯度是6°34′S 或53°26′N,選項里沒有6°34′S,所以選擇B。
六、利用地理界線確定某點的地理坐標
例6:某地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以南是北溫帶,該地的地理坐標是
A.23.5°S,180° B.66.5°N,160°E
C.23.5°N,160°E D.66.5°S,20°W
解析:160°E以東是西半球,以西是東半球;66.5°N以北有極晝極夜現象,以南是北溫帶。所以該地的地理坐標是66.5°N,160°E。
㈣ 怎麼看地理坐標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東西半球分界線以20°W,160°E的經線圈劃分,20°W向東到160°E為東半球,20°W向西到160°E為西半球。
地理坐標,就是用經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的球面坐標。在大地測量學中,對於地理坐標系統中的經緯度有三種提法:天文經緯度、大地經緯度和地心經緯度。
子午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經線或子午線。國際上統一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起始經線(0°),也叫本初子午線。從起始經線開始,向東、西各以180°計算,向東稱東經,向西稱西經。
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橢)圓,這就是經線圈,每個經線圈都包括兩條相差180度的經線。所有經線都在兩極交會,呈南北方向,長度也彼此相等。經差1°在赤道上的緯線長約111km。
所有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緯線。赤道緯度為零,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向北向南各分90°。緯度不同的緯線長度不相等。經差1°的緯線弧長為111cosB(km),式中B為緯度。
㈤ 關於地理兩極的知識
真誠期待您的採納!謝謝。
內容
由於地球是繞著自轉軸旋轉的,所以兩極是地球表面上唯一的兩個不動點。它又是地球上所有經線輻合匯集的地方。從北極或南極到赤道間的經線距離都是相等的。人們通過長期的觀測發現,地球上真正的兩個極點並不是一直不動的,而是在不斷緩慢地移動著。這種地極的移動,稱為「極移」。極移的范圍很小,雖則只有籃球場那麼大,但它對地球經緯度的精度卻有不小的影響。因為地極是地理坐標的基本點,不弄清它的准確位置,要准確地測出任何一個地點的經緯度是不可能的。此外,科學家還發現,極移與大地震可能有聯系,因為極移會引起地球內部大規模的物質遷移,從而誘發大地震。
在兩極地區,經常出現「極晝」和「極夜」現象。
雖然兩極地區有半年時間為白晝,但真正能到達兩極地區增加熱量的光線卻少得可憐,因此 兩極地區仍然是終年冰天雪地,寒冷異常。在南極地區,甚至有-94.5℃的低溫。在如此酷冷的自然條件下,沒有一棵樹一株草能天然生存。甚至像金屬、橡膠之類東西也會被凍得像玻璃那樣易脆易碎。但奇怪的是,大批企鵝卻能在南極這塊「世界寒極」上安居樂業。
兩個極地
南極地區是地球上最冷的地區,即使在暖季(每年11月到次年3月)也非常嚴寒。南極地區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大部分地方覆蓋著很厚的冰層,冰層平均厚度2000多米。冰山是南極大陸附近海面顯著的自然景象,它是南極大陸冰川下滑崩裂入海形成的。據統計,南極大陸周圍海洋上的冰山大約有1萬多立方千米,這是人類可以利用的巨大水庫。
除嚴寒之外,南極地區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降水量為55毫米,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不足5毫米;年平均風速為17~18/秒,最大風速可達100米/秒。
北極雖不像南極那麼寒冷,大部分區也是終年冰封。1月份的平均氣溫介於-20~40度之間,8月份的平均氣溫也只有-8度。北極區的降水量普遍比南極地區高得多,一般年降水量介於100~250毫米之間。北極地區的風速遠不及南極地區,北冰洋沿岸的平均風速僅為10米/秒。
㈥ 地理圖怎麼看經緯度
1、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東西方向延伸的是經線,南北方向延伸的是緯線。
3、緯度中,越向北越大,表示北緯,越向南越大,表示南緯。
4、經度中,越向東越大,表示東經,越向西越大,表示西經。
5、結論:A為南緯40度,西經40度 ;B為北緯40度,東經40度;C為北緯10度,西經170度;D為南緯10度,東經170度。
㈦ 兩極地區怎樣判斷方向
如圖:南極地區做順時針的東西方向指向標,可見東西方向看A在B的西方;又從圖中可知B點的緯度比A點的緯度高,在南半球緯度越高的越偏南方向,可見南北方向看A在B的北方,綜合起來A點在B的西北方。
地球的北極和南極地區經緯網是呈圓環形狀出現的,對學生來說理解起來非常有難度。
一、根據地球自轉方向確定南北兩極
地球每天自西向東自轉,這就形成在北極上空看地球呈逆時針旋轉,在南極上空看地球呈順時針旋轉,因此概況為「北逆南順」。
教學這部分知識時,可以運用實物地球儀進行,讓學生模擬地球的自轉,進行觀察,俯視看北極為逆時針,仰視看南極為順時針。
再引導學生做手勢:用右手大拇指朝上四指彎曲模擬地球自轉,北極地區判定方向就是從上往下看是逆時針,南極地區就是從下往上看是順時針,簡單形象學生好記。這種直觀教學法,可以大大降低理解起來的難度。
二、根據地形特徵確定南北極地區
我們學過《海洋和陸地的發布》,知道在北極點附近是一片海洋,在南極點附近是一片陸地,北極周圍的大陸是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南極點附近陸地形狀像一隻駱駝,正面對著這只駱駝,觀察大洋的發布。
我們可以總結為:「背上馱著大西洋,尾巴對著印度洋,腳下踩著廣闊的太平洋。」利用順口溜識記兩極地區的海陸分布。
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大洲的形狀和大洋的相對位置,很好地突破了難點。一隻駱駝的稱謂,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非常樂於接受並積極嘗試。
三、如何看兩極地區的經緯度
經緯網在兩極地區形狀發生了變化,緯線變成同心圓,外圈度數低,內圈度數高,圓點為90°,一般最外圈為赤道0°,圓心為90°。極點為N,則同心圓為北緯度,極點為S,同心圓為南緯度。
在兩極地區經線變為直線,也就是同心圓的一根根半徑。面對北極點(N)的同心圓半徑,找到0°經線,面向北極點(北極指北),0°經線的左側為西,右側為東;面對南極點(S),左側為西,右側為東。
可能不理解,教給學生在南極地區如何找北。因為在南極點周圍它的前後左右都指北,即從南極點S出發的同心圓半徑箭頭都為指北方向。
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採用邊教邊畫地圖非常重要,也可以結合直觀的實物地球儀,觀察兩極附近經緯線的變化,模擬地球自轉進行觀察。
在兩極地區區別方向是可利用身體,面向地圖中的N,左手為西,右手為東,以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
㈧ 如何看地理坐標
地理坐標是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點位置的球面坐標。地理坐標系以地軸為極軸,所有通過地球南北極的平面,均稱為子午面。子午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子午線或經線。所有通過地軸的平面,都和地球表面相交而成為(橢)圓,這就是經線圈。一條經線是一個半(橢)圓弧。所有垂直於地軸的平面與地球橢球面的交線,稱為緯線。緯線是半徑不同的圓,其中半徑最大的緯線稱為赤道。在地球儀上,通過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原址的那條經線稱為0度經線,也叫本初子午線。在地球儀上,同赤道平行的線叫緯線,緯線指示 地理坐標
東西方向,所有緯線長度不相等,緯線標注的度數就是緯度;赤道緯度為零,赤道以北為北緯,以南為南緯。在地球儀上,經緯線相互交織構成經緯網,用經度、緯度表示地面上點的位置叫地理坐標。例如:我國首都北京位於北緯40度和東經116度的交點附近,昆明位於北緯25度和東經103度的交點附近。緯度是地理坐標中的橫坐標,經度是縱坐標。 由地球橢球體上任一點M,引一垂直於點M地平線的直線,其與赤道面相交所構成的夾角稱地理緯度。以赤道為0°,向北、南兩極各以90°計算,向北稱北緯,向南稱南緯。M點經線面與起始經線面間的夾角稱為地理經度。以起始經線為0°,國際上統一規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威治天文台的經線為起始經線,向東、西各以180°計算,向東稱東經,向西稱西經。地球上或地圖上的點位表示為M(,λ)。在地圖上以內圖廓和經緯線網(或分度帶)形式表示。在>1∶10萬地形圖上,地理坐標網以圖廓形式表現,圖廓四角注記經緯度數值,內外圖廓間繪有分度帶。在小比例尺地圖上和<1∶2O萬地形圖上,一般都直接繪有地理坐標網,並注有相應的經緯度數值。以此確定地區或地面點的地理位置
㈨ 兩極地區的經緯位置
北極地區位於北緯66度34分至北緯90度之間,南極地區位於南緯66度34分至南緯90度之間。
北極點在北緯90度,南極點在南緯90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