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運河地理意義回答什麼

運河地理意義回答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15 08:17:19

『壹』 歷史上京杭運河的主要作用是什麼,現在的京杭運河還有哪些作用可以開發

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大約2500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接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代,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在漫長的歲月里,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 京杭大運可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組成的,全程可分為七段:(1)通惠河;(2)北運河;(3)南運河;(4)魯運河;(5)中運河;(6)里運河;(7)江南運河。京杭大運可作為南北的交通大動脈,歷史上曾起過巨大作用。運河的通航,促進了沿岸城市的迅速發展。

地理位置: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達杭州,流經北京、河北、天津、山東、江蘇、浙江六個省市,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94公里。

目前,京杭運河的通航里程為1442千米,其中全年通航里程為877千米,主要分布在黃河以南的山東、江蘇和浙江三省。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

京杭大運河價值堪比長城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最早、里程最長的人工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嘉興的運河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京杭運河是中國南北水運的大動脈,從春秋戰國時代起,在過去不同歷史階段中,對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從19世紀起,由於南北海運的興起,以及後來津浦鐵路的通車,其作用逐漸降低。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隨著經濟建設發展的需要,對運河的許多河段進行了疏浚、加深或裁彎取直,並建立了不少新式船閘,還妥善解決了水源等工程問題。改造後,北起山東境內的梁濟運河,南止浙江境內的江南運河,全線約980千米均能通航,同時借用運河,發揮了灌溉、排洪、排澇、發電及旅遊等多方面的效益。正在興建中的「南水北調」東線工程,已確定利用運河為輸水路線,引長江水由運河輸送到華北缺水地區,以緩解該地區缺水問題。
怎麼評價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這件事?

八個字: 弊在當時 功在千秋

現在的歷史,為了樹立李世民的大唐盛世,把楊廣貶低了,以抬高李世民的大唐盛世。實際上,楊廣是個很有才華、頭腦精明的人。人們現在通常大肆說他殘暴好色,李世民殺他的弟弟,把他爹嚇的要死怎麼算?楊玉環共俸兩個大唐的皇帝怎麼說?

可以說,沒有楊廣的大運河等等措施,李世民哪裡那麼快的就來個盛世?清朝的皇帝各個勤政,也是到了康熙時代才有了盛世的。

在歷史上,大運河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軍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

當然,隋煬帝時期,開鑿大運河,徵調大量力役,給人民帶來了無比深重的災難。再加上勞民的遠征高麗等等,611年到614年,隋煬帝三次親征高麗,三次都均遭失敗,導致民不聊生,國內烽火頻起。最後被叛軍宇文化及於江都所殺。

隋煬帝楊廣(569年 - 618年3月11日,在位604年~617年)。隋朝的第二個皇帝,楊堅的次子。

楊廣一直在父親和母親獨孤皇後面前裝得很樸素,以討其歡心,終於令文帝廢長子楊勇。當楊堅病重時,他才露出真面目,對楊堅的寵妃不軌,最後東窗事發,殺掉楊堅。

他在位以後,開通大運河,擊潰吐谷渾、突厥、高句麗、契丹等國,闊疆五萬里,發明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才被廢,為中國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流經北京、天津、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四省二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1747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在歷史上,大運河曾是中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中國交通、經濟和文化的繁榮與發展都起過重要的作用。它自北而南穿過的華北平原、長江三角洲等都是物產富饒、經濟發達的地區。沿岸的北京、天津、德川、徐州、揚州、鎮江、常州、無錫、蘇州和杭州等眾多的城市,猶如一顆顆燦爛的明珠,鑲嵌在運河之濱。大運河是中國歷代勞動人民和工程技術專家改造自然的智慧和勞動的結晶,是中國燦爛的古代文化的又一象徵。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唯一南北走向的長河,它比蘇伊士運河長10倍,比巴拿馬運河長20倍。運河是利用許多天然河流、湖泊開鑿成的人工運河。因其水量的大部分從溝通的天然河道中得到補給,因此各段的流向很不一致。大運河各段之間高差懸殊,全線各段「三起三落」。新中國成立以後,國家制定了改造京杭運河的計劃,大運河的主要河段成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的重要通道。

京杭大運河,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水利工程,開鑿於公元605~610年(隋煬帝大業六年)。由於中國東部地區,北起華北平原,南止杭嘉湖平原,平疇坦盪,沃野千里,數條東西走向的大河,給這一廣袤地域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時也割裂了南北交通,沒有一條南北向的天然河道溝通由西而東並列平行的幾條大河,聯結相互分隔的不同流域。這種情況在古代大大影響了各流域之間經濟、文化的交流和政治上的統一。因此,修鑿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就成為人們夢寐以求的奮斗目標。為將這一夢想變成現實,中華民族的祖先曾作過數千年的艱難探索。早在2500年前的春秋時代,當時割據一方的大大小小的諸侯國,競相修明內政,爭強稱霸,即開始鑿築多條人工運河。到了春秋末期,一條溝通長江下游與淮河下游的人工河道,在中國東部平原地區第一次出現了,這就是崛起於長江下游的吳國在公元前486年開鑿的邗溝。這條運河成為後來陸續開鑿的縱貫中國東部大平原的京杭運河的最早河段。公元589年,隋王朝結束了300多年的長期分裂局面,重新統一了全國。為了溝通國都長安與東南富庶地區的聯系,便於從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區轉運漕糧,以及加強北部邊防,隋朝全面規劃了運河建設,大規模開鑿了以洛陽、開封為中心,北起涿郡、南達杭州的運河網,習稱南北大運河。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開鑿最早、水道最長的人工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浙江的杭州。流經天津、河北、山東、江蘇和浙江四省一市,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五大水系,將五大水系連成統一的水運網。全長1794千米。

古代陸上運輸只有騾馬大車和肩扛人挑,運輸速度緩慢,運輸量又小,費用和消耗卻甚大。所以大宗貨物都盡量採用水路運輸。中國天然形成的大江大河大都是從西往東橫向流動的。但是在黃河流域歷經戰亂破壞,而長江流域得到開發以後,中國就逐漸形成了經濟文化中心在南方,而政治軍事中心在北方的局面。為保證南北兩大中心的聯系,保證南方的賦稅和物資能夠源源不斷的運往京城,開辟並維持一條縱貫南北的水路運輸干線,對於歷代朝廷就變得極其重要,明清兩代更在淮安府城專門設立漕運總督和下屬龐大的機構,負責漕運事宜。在海運和現代陸路交通興起以前,京杭大運河的貨物運輸量一般佔到全國的3/4。

問題,從西周說起(有什麼重大事件) 然後春秋戰國(哪些國家 還有4君子) 然後秦朝 頒布法令 再就是西漢大事記時 東漢個代皇帝名號……3國比較熟悉就不用了……西晉大事記時 東晉……然後16國(這個有點偏也不用了 有沒有比較重大的事件?) 再就是南北朝……主要是詩歌詞文化關於這個朝代。再就是 隋唐大事記時 唐朝各代皇帝 5代十國大事記……然後北宋南宋(這個我只知道楊家和岳飛……知道得有點少了 希望能補下) 元……明 ……也提一下 清就不用了 謝謝大家!
能答出來的肯定是老師級別的人物了 越詳細越好 最好是自己總結的 有關一些大事和朝代之間的變更聯結一定要帶到……還有首都跟對應現在的地點 一些比較基本的東西 真的蠻難記的 知道一點的說一點吧 我現在400多分還在手 能回答的出來的 我到時候會短消息給你分 謝謝你們……

身為一個中國人 首先得能牢記自己國家的興衰歷史 這個很重要 尤其是在現在很多人連秦什麼時候統一中國的時間都不知道……我這方面知道得也很少 中學學的一些都忘得差不多了……但基本年代還能記下來 我想帶動身邊的朋友 別哈韓哈日哈美了……懂外國名著外國歷史再多 如果不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 一切都白談
PS:我現在國外 也不太好買到這類型的書,老上網查也不好查 查不太全……而且最近老遇到那些對國外什麼名著什麼歷史特別了解的香蕉人 但我自己對於歷史也不是很詳細的了解 無力反駁他們……我今年20歲 象我這個年齡的人,很大一部分對歷史都是小白了……我想從個人改變 ……各位老師 希望能幫幫我 謝謝你們!!說得嚴重點 也算是為了我們這一代吧~!
問題補充:呵呵 謝謝大家了 我本意也並沒有想找到誰能全部說清楚 只是希望大家能把自己特別熟悉的那一部分陳述下就好了 自己很熟悉的 自然能說很清楚了 再次謝謝大家!!

『貳』 京杭大運河作為中國的重要河流,它的意義是什麼

京杭大運河對中國南北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發展與交流,特別是對沿線地區工農業經濟的發展起了巨大作用。

元代會通河和通惠河開通後,京杭運河完成,明代進行了大規模整修,建立了完善的漕運管理制度,600年間,運河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南北交通要道,商運繁盛,運河兩岸興起數十座商業城鎮,對古代經濟的貢獻無法估量。

大運河的開掘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促進了中原文化和南方文化相融合,並且方便南糧北運。漕運之便,澤被沿運河兩岸,不少城市因之而興,積淀了深厚獨特的歷史文化底蘊。

京杭大運河顯示了中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

(2)運河地理意義回答什麼擴展閱讀:

京杭大運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長、工程最大的古代運河,也是最古老的運河之一,與長城、坎兒井並稱為中國古代的三項偉大工程,並且使用至今,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中國文化地位的象徵之一。

大運河南起餘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經今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市,貫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全長約1797公里。

春秋吳國為伐齊國而開鑿,隋朝大幅度擴修並貫通至都城洛陽且連涿郡,元朝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至北京。開鑿到現在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2002年,大運河被納入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大運河項目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46個世界遺產項目。

『叄』 說出舊蘇伊士運河的地理意義

舊蘇伊士運河的地理意義:
開鑿歷史可能遠至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辛努塞爾特三世(Senusret
III,其名字即為「蘇伊士」一詞的來源)為了通過陸行平底船進行直接貿易,下令挖掘了一條「東西方向」的運河,連接紅海與尼羅河。一些證據顯示這條運河的存在至少持續到公元前13世紀的拉美西斯二世時期,隨後運河被荒廢。

『肆』 運河地理意義/修建原因

修建原因:
古時修建原因:加強政治統治,還有就是貢皇帝遊玩方便。
現實原因1、交通原因:加強地區聯系2、經濟原因:促進區內經濟發展

意義:促進區內經濟發展,加強地區聯系,對運河經過地區的地理環境產生影響,如:增加水資源流量,形成一個小的氣候調節系統,對所經地區氣溫、適度、生物分布等均能產生影響。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伍』 京杭大運河有什麼意義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工程,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珍貴物質和精神財富,是活著的、流動的重要人類遺產。大運河肇始於春秋時期,形成於隋代,發展於唐宋,京杭大運河建於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歷史,而秦始皇(嬴政)在嘉興境內開鑿的一條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後的江南運河走向。據《越絕書》記載,秦始皇從嘉興「治陵水道,到錢塘越地,通浙江」。大約2500年前,吳王夫差挖邗溝,開通了連接長江和淮河的運河,並修築了邗城,運河及運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們今天所說的大運河開掘於春秋時期,完成於隋朝,繁榮於唐宋,取直於元代,疏通於明清(從公元前486年始鑿,至公元1293年全線通航),前後共持續了1779年。在漫長的歲月里,主要經歷三次較大的興修過程。到了隋朝,隋煬帝動用幾百萬人,開鑿貫通了大運河,這為以後國家的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隋代開始全線貫通,經唐宋發展,最終在元代成為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貫通南北的交通大動脈。

代人工天河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條「黃金水道」。價值堪比長城是世界上開鑿最早、最長的一條人工河道,是蘇伊士運河的16倍,巴拿馬運河的33倍。

申報世界遺產

2006年3月58位政協委員聯合向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提案,呼籲從戰略高度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這58位委員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蘇、河北等大運河沿岸六省市的現任政協主席及原政協主席,也有國家文物局的前後兩任局長——張文彬和單霽翔。舒乙、王鐵城等知名人士也紛紛簽名。

第一提案人劉楓委員說,大運河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被譽為「古代文化長廊」「古代科技庫」「名勝博物館」「民俗陳列室」,其歷史遺存是研究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方面的絕好實物資料,是中國悠久歷史文明的最好見證。站在保護人類文明的高度看,大運河不僅在中國是獨一無二的,對人類歷史發展的作用也為世界所公認。大運河水系綿延數千里,縱貫南北,構成獨特的自然風情,孕育出濃郁的線形文化景觀,如果再加上還未被很好發掘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就更加豐富。

「如果將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價值、文化內涵和對中國歷史發展的貢獻相加,在某種程度上說可以與長城媲美。」兩位權威專家——1985年呼籲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的鄭孝燮、羅哲文如此預測,「我們堅信,京杭大運河『申遺』的成功率非常大。」

「大運河和長城在遺產名錄上應該是姊妹篇。」劉楓委員提醒說,但是必須看到,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功能逐步衰弱,真實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壞。如果不注意啟動有如「申遺」這樣重大的、為各地重視的保護工作,她的歷史文化、遺跡和自然風光等,將不可避免地退化並迅速消亡,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

京杭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工作絕不是某個地方和部門的事。政協委員們建議,應從戰略高度,立即啟動對京杭大運河的搶救性保護工作,成立由相關部委、有關專家、沿岸政府參加並鼎力支持的研究機構,摸清大運河「家底」,盡快制定大運河整體保護規劃,並在適當時候申報世界遺產項目。

京杭大運河顯示了我國古代水利航運工程技術領先於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鎮,積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蘊,凝聚了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諸多領域的龐大信息。大運河與長城同是中華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徵。保護好京杭大運河,對於傳承人類文明,促進社會和諧發展,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運河的傳統運輸功能已經改變,河道、沿河風貌和人民生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當前又面臨著城市現代化、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嚴重挑戰。如果再不加強保護,大運河的歷史文化遺存、風光景物和自然生態環境就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真實性和完整性就會不復存在,這將是中華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損失。對大運河進行搶救性保護、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到了緊要關頭。

呼籲

━━喚起公眾對大運河重要地位和多重價值的社會認知度,進一步增強各級政府的保護意識,總結和宣傳各地在保護與發掘運河深厚歷史文化內涵方面的經驗,動員全社會力量參與大運河的保護與申遺工作,延續運河文脈,傳承運河文明。

━━從國家戰略高度,建立統一協調機構,制定大運河保護的法律法規,統籌保護與發展規劃,調動各方力量,實施有效保護,科學合理利用,造福子孫後代。

━━按照《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的要求,重視並啟動京杭大運河申遺工作,以創新的思路,正確處理自然遺產、文化遺產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關系,正確處理保護、利用與發展的關系,切實把申遺的過程變成加強大運河保護與管理的過程。

━━盡快成立由相關部委、有關專家、沿線城市參加並全力支持的研究機構,收集資料,摸清家底,以嚴肅的科學態度,開展調查研究和價值評估工作,向有關部門提出可行性建議。

━━貫徹科學發展觀,在大運河沿線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實施過程中,更加註重大運河的整體風貌,確保沿線文物得到有效保護,合理利用資源,維護生態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使古老的運河重新煥發青春與活力。

為了更好保護京杭大運河及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國將「開鑿」「數字京航大運河」

2007年5月初在京召開的全國社會發展科技會議提出,我國將在「十一五」期間實施數字京杭大運河專項。

根據國家文物局發布的《文化遺產保護科學和技術發展「十一五」規劃》,我國專家將在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制定京杭大運河住處採集標准,系統開展調查評估工作,利用全球定位系統(GPS)等技術手段建立京杭大運河文化遺產綜合信息系統。

《規劃》介紹,這一系統能將京杭大運河的文字、圖片、地圖、遙感圖像等非空間數據在同一地理參考坐標系下進行統一管理,實現通過文字和圖形進行統一管理,實現通過文字和圖形進行雙向查詢、檢索並對圖象進行瀏覽、查詢、分析和制圖,形成基礎信息資料庫,為實施京杭大運河的保護、研究、展示、管理和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陸』 蘇伊士運河的地理意義是什麼

蘇伊士運河是亞洲與非洲間的分界線,同時也是亞非與歐洲間最直接的水上通道

100多年前,馬克思就把蘇伊士運河稱之為「東方偉大的航道」。蘇伊士運河建成後,大大縮短了從亞洲各港口到歐洲去的航程,大致可縮短8000-10000千米以上。它溝通了紅海與地中海,使大西洋經地中海和蘇伊士運河與印度洋和太平洋連接起來,是一條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的國際航運水道

這條運河允許歐洲與亞洲之間的南北雙向水運,而不必繞過非洲南端的風暴角(好望角),大大節省了航程。從英國的倫敦港或法國的馬賽港到印度的孟買港作一次航行,經蘇伊士運河比繞好望角可分別縮短全航程的43%和56%。沙烏地阿拉伯吉達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間繞好望角的距離是11771英里,而經蘇伊士運河的距離僅1698英里,節約86%的距離。

在蘇伊士運河開通之前,有時人們通過從船上卸下貨物通過陸運的方法在地中海和紅海之間實現運輸。與繞道非洲好望角相比;從最低部位貫通蘇伊士地峽,連接地中海和紅海。沿途利用大、小苦湖等原已乾涸的湖沼和窪地作為航道。

從塞得港至陶菲克港長161千米,連同伸入地中海、紅海河段總長173千米。河面寬160-200米,河底寬60-100米,可通行吃水11.6米、滿載6.5萬噸或空載15萬噸的海輪。通過時間平均為15小時。

(6)運河地理意義回答什麼擴展閱讀:

蘇伊士運河的概況

明渠路線

蘇伊士運河是條無閘明渠,其全線基本為直,但也有8個主要彎道。運河自北向南貫穿四個湖泊:曼札拉湖(Lake Manzala)、提姆薩赫湖(Lake Timsah)、大苦湖(Great Bitter Lake)、小苦湖(Little Bitter Lake)。兩端分別連接北部地中海畔的塞得港和南部紅海邊的蘇伊士城。

河道里程

從航路浮標至塞得港燈塔:19.5千米;從等候區域到南入口:8.5千米;從塞得港到伊斯梅利亞:78.5千米;從伊斯梅利亞到陶菲克港:83.75千米;提速區的長度:78.00千米。

『柒』 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有什麼實際地理意義

巴拿馬運河位於巴拿馬共和國中部,是溝通大西洋與太平洋的重要航運水道,它的開通大大縮短了兩洋之間的航程,與蘇伊士運河同樣具有世界戰略意義。

巴拿馬運河全長81.3公里,寬152―304米。早在1826年,就曾有人提出開鑿巴拿馬運河的設想。1881年,法國運河公司首先獲得巴拿馬運河的開鑿權,但由於自然條件惡劣,工程於1889年被迫中斷。1903年,美國通過不平等的海―布諾―瓦里亞條約,取得了單獨開鑿和永久使用佔領並控制巴拿馬運河和運河區的權利。1904年開始動工。1914年巴拿馬運河通航。1977年美國與巴拿馬簽署歸還運河主權協議。1999年底運河回歸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是19世紀最偉大的工程之一。它是船閘式運河,有船閘6座,可通過4萬至5萬噸的海輪。船隻通過時,需經三級船閘逐級提高或降低水位,方能從一個水面進入另一個水面,如此壯觀景象,是巴拿馬運河獨有的。

巴拿馬運河極大地促進了世界海運業的發展。目前,佔全球貿易運輸量5%的貨物通過該運河被送往世界各地。據巴方有關人士說,巴拿馬運河的使用情況已經達到了容量的94%,並將在3年內達到飽和。面對日益繁忙的世界海運,有近百年歷史的巴拿馬運河已不堪重負,擴建可以說是早晚之事。

『捌』 地理事物海峽,運河,山脈的意義

海峽:可能是湖泊 海洋 領土的分界限~
運河:可能是溝通兩湖的通道~縮短某兩地的航行距離,可能是國家分界線~
山脈:可能是河流的分水嶺 國家的分界線,氣候的分界線,植被的分界限~
好象怪怪的~在說拉明天~睡覺先~

『玖』 運河建設的意義高考地理

1.加強南北交通和交流,鞏固中央政府對全國的統治。
2.加強對江南地區的經濟建設。
3.文化交融,中原文化南方文化相融合。
4.方便南糧北運。
5.有利於中央對南方的控制。

『拾』 京杭大運河修建的地理意義

溝通了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基礎,是南糧北運的重要通道

閱讀全文

與運河地理意義回答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