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哪些詩歌包含了地理知識

哪些詩歌包含了地理知識

發布時間:2022-06-16 01:35:21

① 有哪些詩詞中的地理知識

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浩盪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

化作春泥更護花。

浩浩盪盪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2、菊花

唐元稹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一叢一叢的秋菊環繞著房屋,看起來好似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快落山了。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後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

3、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

夜月

唐-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

蟲聲新透綠窗紗。

夜靜更深,月光只照亮了人家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裡。北斗星傾斜了,南斗星也傾斜了。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了屋子裡來了。

4、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春夜洛城聞笛

唐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5、卧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陳與義)

襄邑道中

宋陳與義

飛花兩岸照船紅,

百里榆堤半日風。

卧看滿天雲不動,

不知雲與我俱東。

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也彷彿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雲 ,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雲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

② 蘊涵地理知識古詩詞

古詩詞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2018-08-06 2頁 陳晨
古詩詞中蘊含的地理知識

中國古代的詩歌可以說是浩如煙海,是中華文明的瑰寶,從文學的角度看,它們自然是表現了人生的各種悲歡離合,從地理學的角度,這些詩篇中,不乏描述地理現象、揭示地理規律的詩句。現將有關地理詩詞摘錄如下: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描述了我國夏季風不能到達西北地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表示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後降雪的天氣;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反映了對流雨降水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的特點;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說明山坡兩側向陽坡與背陽坡的光照及熱量的差異;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反映了我國南方熱量豐富,四季如春鮮果不斷;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表示四季更替,年年往復。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可以理解為對流水侵蝕地貌的描繪;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於秦塞通人煙」說明蜀道崎嶇,自古閉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寫佳句,反映出廬山的雄奇秀麗。

③ 《中國詩詞大會》中的地理常識,你知道多少

《中國詩詞大會》成了一檔全民節目,話題屢登熱搜榜,引發廣泛熱議。
古詩來源於生活,因此古詩中包含著豐富的生活中常見的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從古詩中不僅能學到很多的文學知識,還可以學到不少的地理知識。
1、 詩與天氣、氣候知識
王之渙《涼州詞》: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解析:詩中後兩句從字面意義上講就是:玉門關外的楊柳不青的原因是由於春風不度造成的,這里的春風當指夏季風。
「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
解析:溫帶大陸地性氣候條件早晚溫差大的真切實寫照舊;
「城市尚餘三伏熱,秋光先到野人家」一一
(宋、陸游)
解析:形象地說明城市熱島效應現象。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一一
(唐、劉禹錫)
解析:是四種降雨類型中對流雨的極好寫照。從詩句中或日常生活的感受,我們體會對流雨的特點是降水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等。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一
(唐、岑參)
解析:形象地說明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後降水或雪的天氣變化特徵。
王昌齡《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徵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解析:陰山是我國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也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地方,在陰山西北植被以草地為主,適宜發展畜牧業,生活著被稱為「胡」的少數民族。陰山東南部即漢族的主要聚居區,以種植業為主,也是古代所稱的「中原」。「不教胡馬度陰山」即遏止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解析:全詩短短四句,寫出了平原與山地氣候的差異。人間四月正是大地春歸,芳菲落盡的時候了,而在高山古寺之中,山寺桃花始盛開。這主要是山地海拔高導致氣候的垂直變化造成的。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於地面,因此離地面愈高的大氣受熱愈少,氣溫愈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溫度下降0.6度,由於平原和山地的相對高度較大,所以山頂的氣溫是山腳氣溫減去相對溫差,故山頂氣溫要遠低於山腳的氣溫。又如「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說明山坡兩側向陽坡與背陽坡的光照及熱量的差異。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解析:反映了我國南方氣候因受來自太平洋暖濕氣流影響山色如洗、一派生機的美景。
「北風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一一
(唐、岑參)
解析:描寫我國北方廣大地區入冬後的氣候狀況。
受字數限制,待續。

④ 有關地理知識的詩句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溫帶大陸性氣候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快行冷鋒的影響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種春風有兩般。——不同坡向對植被的影響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垂直地帶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准靜止鋒的影響
誰揮鞭策驅四運,萬物興衰皆自然。 ——地球公轉
欲就麻姑買滄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地殼變動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季節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月相變化
百川東到海,何日復西歸。 ——水循環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現代通信技術的發展,使之成為現實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杜甫從長江三峽逆流而上,怎麼能到得了襄陽,然後到洛陽呢?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地域性
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地域性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水循環
莫問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數家新住處,昔日大江流 ——地殼變動

⑤ 含有地理一詞的詩句有哪些

1
[宋]
方回
《送滕玉霄張元朴管押地理書入都》
滕侯酒酣宇宙窄,長嘯詩成鬼神泣。
謫仙後身今李白,一錦宮袍猶未得。
張侯乃翁官鼎軸,芸香家藏百萬牘。
朝窗夜檠吟不足,政須天下書遍讀。
四海萬國天一家,東盡蟠木西流沙。
貢珍未貴貴圖籍,卉服颶風窮搗涯。
玉堂眾雋修國史,搜書北方遣名士。
若欲講知南地理,亦合南州起才子。
所以滕侯暨張侯,聯翩同作中原游。
夜靜長虹貫明月,春風穩送江天舟。
張侯富貴素所有,相門會見魯拜後。
滕侯遭遇夫豈偶,飄然掉臂奮空手。
金匱石室紬瑤編,大書特書筆如椽。
成就堯典禹貢篇,不數班固司馬遷。
《贈地理齊君龍吉》
積善出公侯,今於葬地求。
樊崇如叵測,郭璞殆徒謀。
折臂終難驗,控頤自可憂。
未拋金鎖甲,焉問土饅頭。
2
[宋]
釋文珦
《觀禹貢九州歷代帝王國都地理圖》
萬里江山幾廢興,覽圖直合拊吾膺。
三王二帝皆難問。兩漢六朝何所稱。
此日中原全拱北,異時深谷或為陵。
看來今古皆如夢,夢境虛無豈足憑。
3
[宋]
何夢桂
《唐昌地理王生求詩》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缽在心經。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兒孫振說鈴。
跨斷九龍行地脈,踏翻八卦撼天星。
靈犀一點無傳訣,莫向山頭泥鬼靈。
《贈地理錢季實》
神仙地理無多訣,未用尋龍先看峽。
次看峽內有明堂,外峽內堂垣氣結。
交結深時垣氣牢,交結淺時垣氣洩。
回看遠障起星峰,認得星峰是祖宗。
祖宗派下分嫡庶,庶是旁枝嫡正龍。
足趾未曾登絕頂,如何辨認嫡庶蹤。
庶是旁枝為外從,嫡子必居堂奧中。
此是大法論嫡庶,未是窮源尋極致。
眼前大法既能明,更看嫡枝辨臧否。
譬如人家有嫡兒,或賢或否不易知。
賢者起家不肖敗,嫡枝還更有妍媸。
到此須是牢著眼,切莫泥取嫡謂奇。
龍到成形方結穴,若不成形總虛設。
傾欹破碎縮腫粗,雜亂擺竄瘦死絕。
凡屬此類不勞看,認得正龍成愧拙。
認形既真穴亦真,真形真穴自天成。
左右必有真纏護,真案真朝無異情。
地真氣象自然別,山必綢繆水回折。
蔥蔥鬱郁日回環,入眼精神俱煥發。
設從流派問源頭,定是祖宗真骨血。
雖然龍真穴自真,或隱或顯多誤人。
正結人人能識得,不識偏頗閃側情。
地有怪穴無怪局,認局方知穴法精。
毫釐之繆隔千里,萬水千山差一指。
橫斜直曲跬步間,撼動山川泣神鬼。
一山入脈百山隨,尺寸高低認玄秘。
穴真節節自相符,若不相符穴是虛。
龍真穴假禍福異,誤殺世人徒信書。
眼力不在書紙上,泥書空畫葫蘆樣。
掃除萬卷總虛談,收入靈犀一點間。
《唐昌地理王生求詩》
千古青囊破六丁,太原衣缽在心經。
天教文字留心印,世有兒孫振說鈴。
跨斷九龍行地脈,踏翻八卦撼天星。
靈犀一點無傳訣,莫向山頭泥鬼靈。
4
[宋]
馬廷鸞
《贈地理李生》
昆侖宇宙一株石,拄地撐天日夜浮。
萬古青山青未了,西風斜日黯凝眸。
5
[宋]
楊萬里
《送楊山人善談相及地理》
相人何似相山難,慚媿渠儂眼不寒。
木末涼風無半點,如何又欲跨歸鞍。
6
[元]
郯韶
《送地理劉漢章》
劉也東甌士,能探郭璞書。
曰陰曰陽處,某水某丘余。
壞隧飛金雁,陰房葬玉魚。
荒唐千古事,吾欲問何如。
7
[明]
虞堪
《自畫山居圖歌贈宜春朱隱君地理專門》
朱侯有隱居,乃在宜春間。
東游久未已,浩盪忘其還。
山川神氣具在眼,窮幽賾隱知何限。
黃河之源出昆侖,千里萬里盤旋屈折支天根。
自從開辟分九州,大噫嘑生氣浮。
綿延直接無盡頭,奔澎不息入海流。
海門限水回蛟蜃,碣石排風駐馬牛。
從此山川極甌粵,秦王之石禹王穴。
朱侯朝覽赤城霞,暮看山陰雪。
山陰溪中釣魚者,舊廬亦在青城下。
胸中丘壑渾天成,手把風雲目揮灑。
窅靄外,鴻濛前,來龍起伏頃刻真宛然。
長松古檜亦偃蹇,不似草草生風煙。
朱侯長相見,談笑共刮目。
脫屨白石上,滄浪歌濯足。
愛山之癖奈侯酷,聊以尋幽畫茅屋。
青山隔溪轉,白雲就檐宿。
不短掛猿藤,頗長棲鳳竹。
畫成送侯當早歸,越來溪傍花正飛。
春山蕨長薺菜肥,何待滿樹風雨鉤簹啼。
朱侯,朱侯,此別勿嘆惜,一飯勸君當努力。
但將雞犬深入雲,莫管桃花盡狼藉。
此畫掛向草屋壁,讀書萬卷守勿失。
從教門前泥潦三尺深,深掩柴門莫輕出。
8
[宋]
黎廷瑞
《贈地理方生》
桑田還變海,深谷或為陵。
物化全難料,山經果可憑。
小溪春綠繞,新樹午陰層。
且了登臨事,風煙擁瘦藤。
9
[宋]
王炎
《贈地理游曉山》
仙人白鶴渺煙霞,野日昏昏噪暮鴉。
城外土饅同此味,牆頭濁酒且須賒。
堪輿信有玄通理,造物能私富貴家。
宜爾何公微意在,石盤流水映桃花。
10
[明]
甘瑾
《贈地理者》
囊中一卷郭氏書,眼底山川興不孤。
兩袂風塵誰故舊,一筇煙雨自江湖。
銅駝陌上人長笑,金粟堆前鳥自呼。
見說五陵佳麗氣,天荒地老不能蕪。

⑥ 關於地理的詩詞

與地理有關的古詩詞
一、與地理感性知識有關的古詩詞歸納及解釋 (一) 古詩詞中的地名
1、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山峽,思君不見下渝州——唐•李白《峨眉山月歌》
此詩出自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詩中「平羌」即青農江,在峨眉山東北;「清溪」即清溪驛,在峨眉山附近;「渝州」指重慶。 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岳》
此詩詞出自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描繪的是我國泰山自然旅遊風景區。 3、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詩中的「陽關」指今甘肅敦煌西南。
4、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唐•李白《將進酒》
此詩句出自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此句詩中的「天上」是指巴顏喀拉山,「海」是指渤海。
(二)古詩詞中的地理演變
1、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此詩出自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它描寫了春天的到來。春天到來,氣溫回升,萬物復甦,春鶯和燕子等動物開始出來活動。這些跡象告訴我們季節已經演變到春季。
2、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宋•辛棄疾《西江月》
此詩出自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它描寫了天氣的變化:剛才天空還是月明星稀,天外還有七八個星,但到了山前卻下起了雨。 (三)古詩詞中的地理景觀
1、枯滕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元·馬致遠《天凈沙·秋思》
此曲出自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曲中的「枯滕老樹」和「小橋流水」分別是對西部乾燥景觀和江南濕潤地區景觀的對比寫照。 2、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唐·杜甫《望岳》
此詩出自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說明泰山是齊魯大地上最高的山。 3、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唐·杜甫《望岳》
此詩詞出自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它揭示了泰山地勢高。 4、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唐·王維《使至塞上》
此詩出自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它描述了塔里木盆地內沙漠漫漫的景色。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游山西村》
此詩出自八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它反映的是我國的南方低山丘陵地形。 6、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唐·李白《月下獨酌》
此詩出自九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此詩描述的是滿月。滿月為農歷十五、六的月相,此時月亮位於太陽以東180°,升落時間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見,形狀像個玉盤。
7、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
此詞出自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它描寫的是下蛾眉月(殘月)。下蛾眉月是農歷廿五、六的月相,此時,月亮位於太陽以西約45°,日出前出現於東南方低空,僅在黎明前2-3小時內可見,形狀像「C」字形。由「曉風殘月」知,早晨看到殘月,即下蛾眉月。
8、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唐·李白《蜀道難》
此詩句出自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它說明了蜀道崎嶇,自古閉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四)古詩詞中的地理分布
1、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宋·趙師秀《有約》
此詩出自七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它描寫了我國江淮地區的梅雨天氣。其降雨類型屬於:鋒面雨,由准靜止鋒形成。
2、橘生淮南為橘,生淮北為枳——《淮南子》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杜牧《過華清宮》
此組詩分別出自初中語文第三冊第六單元及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它們都反映了農業生產的地域性。
二、與地理理性知識有關的古詩詞歸納及解釋 (一)古詩詞中的地理特徵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它反映了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後降水(雪)的天氣變化特徵。
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此詩描寫的是我國北方地區入冬早的氣候狀況,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氣候特徵。
3、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⑦ 包含地理知識的唐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王維《使至塞上》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奔流到海不復還。
——李白《將進酒》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王之渙《登鸛雀樓》
關於黃河的詩
浪淘沙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風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銀河去,
同到牽牛織女家。

黃河詩歌
【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
崔曙

吾友東南美,昔聞登此樓。人隨川上逝,書向壁中留。
嚴子好真隱,謝公耽遠游。清風初作頌,暇日復銷憂。
時與文字古,跡將山水幽。已孤蒼生望,空見黃河流。
流落年將晚,悲涼物已秋。天高不可問,掩泣赴行舟。

《渡黃河詩》
河流迅且濁。
湯湯不可陵。
檜檝難為榜。
松舟才自勝。
空庭偃舊木。
荒疇余故塍。
不覩人行跡。
但見狐兔興。
寄言河上老。
此水何當澄。

黃河鉤沉
從青藏高原
一個名不見傳的小土丘開始
拉長
泛黃之水
將先人粗糙的石器
和炎黃的嗚咽
深埋
匯成一聲吶喊拓展生命的異域
黃地毯
沿渤海灣
向龍宮延伸
會有一天
東海龍往
攜嬌美的龍女
踏地毯而來
月老下
和著雄渾的《船夫謠》
共飲一杯清冷的月光
和酒
與黃皮膚黑頭發的
攀親
俗語、諺語:

跳進黃河洗不清、黃河富寧夏,最富是吳忠、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天下黃河富寧夏、不到黃河心不死,不見棺材淚不流。

成語:

砥柱中流、海晏河清、河清海晏、河山帶礪、黃河水清、礪山帶河、鯉魚跳龍門、俟河之清、中流砥柱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願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王維的「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鼓角清雄占雲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闈,雲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民謠:
黃河滾滾波浪翻,牛皮筏子當輪船
九曲黃河十八灣,寧夏起身到潼關,萬里風光誰第一?還數磧口金銀山
信天游:
黃河船夫曲
你曉得天下黃河幾十幾道灣哎? 幾十幾道灣上,幾十幾只船哎?
幾十幾只船上,幾十幾根竿哎? 幾十幾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我曉得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哎, 九十九道灣上,九十九隻船哎,
九十九隻船上,九十九根竿哎, 九十九個那艄公嗬呦來把船來搬。

王昌齡的「白花垣上望京師,黃河水流無盡時。窮秋曠野行人絕,馬首東來知是誰」、「黃河渡頭歸問津,離家幾日茱萸新」。
杜甫《黃河二首》黃河北岸海西軍,椎鼓鳴鍾天下聞。鐵馬長鳴不知數,胡人高鼻動成群。 黃河南岸是吾蜀,欲須供給家無粟。願驅眾庶戴君王,混一車書棄金玉。
賀敬之《三門峽--梳妝台》:「望三門,三門開,黃河東去不回來」、「責令李白改詩句,黃河之水手中來!」。
元代詩人薩都剌《過古黃河堤》:「古來黃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變通津,滄海化為塵。」
唐代劉禹錫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李白「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吼萬里觸龍門」、「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暗天」「西嶽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且探虎穴向沙漠,鳴鞭走馬凌黃河」。
王維的「獨樹臨關門,黃河向天外」。
李商隱的「土花漠碧雲茫茫,黃河欲盡天蒼黃」。
白居易的「黃河水白黃雲秋,行人河邊相對愁」。
宋代丘崈《黃河清》鼓角清雄占雲祲。喜邊塵、今度還靜。一線乍添,長覺皇州日永。樓外崇牙影轉,擁千騎、歡聲萬井。太平官府人初見,夢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闈,雲章粲、鳳鸞飛動相映。寶帶萬釘,與作今朝佳慶。勛業如斯得也,況整頓、江淮大定。這回恰好,歸朝去、共調金鼎。
柳中庸《徵人怨》歲歲金河復玉關, 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 萬里黃河繞黑山。

⑧ 關於地理知識的詩句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描述了我國夏季風不能到達西北地區;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表示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後降雪的天氣;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反映了對流雨降水強度大、范圍小、歷時短的特點;

「南枝向暖北枝寒,一樣春風有兩般」說明山坡兩側向陽坡與背陽坡的光照及熱量的差異;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桔楊梅次第新」反映了我國南方熱量豐富,四季如春鮮果不斷;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表示四季更替,年年往復。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可以理解為對流水侵蝕地貌的描繪;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爾來四萬八千歲,不於秦塞通人煙」說明蜀道崎嶇,自古閉塞的四川盆地地貌;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正是典型的山地地形的描寫佳句,反映出廬山的雄奇秀麗。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影射了上弦月;

「去年元夜日,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枝頭,人約黃昏後」 影射了滿月;

「尋章摘句老雕蟲,曉月當簾掛玉弓,不見年年遼海上,文章何處哭秋風」 影射了殘月;

「月皎驚鳥棲不定,更漏將闌牽金井,喚起兩眸清炯炯,淚花落枕紅棉冷」 影射了滿月;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影射了娥眉月。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來形容廬山腳下已是芳菲落盡、大地春歸,而山上的大林寺才桃花盛開,可見山下的氣溫比山上高。

⑨ 含有地理知識的詩句

1、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 -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它反映了冷鋒過境時先刮風後降水(雪)的
天氣變化特徵。
2、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一-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此詩出自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此詩描寫的是我國北方地區入冬早的氣候狀
況,反映了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氣候特徵。
3、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輪台九月風夜吼,一川碎石大如
斗,隨風滿地石亂走---唐●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此詞出自九年級下冊「課外古詩詞背誦」。它反映了新疆地區的氣候特徵:
新疆在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以西,屬於非季風
區,夏季風影響不到這里,因而這里雨水稀少,沙漠廣布、山麓礫石到處可見。
但這里臨近冬季風的源地,受冬季風影響很大。九月的輪台,狂風在夜間呼嘯著,
飛沙走石,風力作用十分強烈。
4、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一-唐.李白 《夢游天姥吟留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一一南唐●李煜《虞美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一北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這三組詞都出自高中語文第三冊第二單元。這些詞都說明我國西高東低的地
形。正因為我國地形總體.上西高東低,所以大部分河流都由西向東流。
5、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一一唐●李白《將進酒》
此詩句出自高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它既說明了黃河的流向,也揭示了我
國西高東低的地勢特點。

⑩ 描寫地理知識的詩詞歌賦

1.題西林壁(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2.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4、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5、 梅子黃時日日晴,小溪汛盡卻山行.

閱讀全文

與哪些詩歌包含了地理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