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地理科目 > 地理學會是干什麼的

地理學會是干什麼的

發布時間:2022-06-16 13:06:26

Ⅰ 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地理學會是什麼關系

兩者之間沒有關系,教育學會是教育方面的,地理學會是科研方面的,而且這些都是民間組織,沒有從屬關系,兩者可以進行聯絡協作

Ⅱ 國家地理學會的介紹

國家地理學會(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是一個於1888年1月27日在美國正式創立的非營利科學與教育組織。

Ⅲ 中國地理學會的組織章程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本會中文名稱為中國地理學會,英文譯名為:The Geographical Society of China,英文縮寫為:GSC。
第二條中國地理學會(以下簡稱本會)是由全國各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普通初高中及中等職業學校從事地理教學、科研的地理工作者,地理科學愛好者及相關人員自願組成並依法登記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學術性、公益性、非營利性的社會團體,是發展中國地理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第三條本會宗旨是:團結和組織廣大會員和全國地理工作者,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推動地理科學事業發展和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為中心,促進地理科學事業的繁榮和發展,促進地理科學技術的普及與推廣,促進公眾地理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促進地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地理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態文明服務,為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
本會活動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堅持民主辦會原則,充分發揚學術民主,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優良學風;大力弘揚「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風尚,積極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高舉愛國主義旗幟,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祖國統一。
第四條本會接受登記管理機關民政部和業務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第五條本會的住所設在北京市。
第二章 業務范圍
第六條本會的業務范圍
(一)組織和支持會員開展國內外地理學科及相關學科的學術交流,活躍學術思想,促進本學科發展,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
(二)編輯出版地理科技書刊;
(三)宣傳普及地理科學知識,傳播科學精神、思想和方法,推廣先進技術,提高國民的文化素質;
(四)對國家科技發展戰略、政策和經濟建設中涉及地理學科及相關學科範圍內的重大問題進行研討並提出政策建議;
(五)組織開展涉及地理學科及相關學科範圍內的科技咨詢和技術服務工作,接受委託進行涉及地理學科及相關學科範圍內的科技項目論證、科技成果評價、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定,受政府委託承辦或根據學科發展需要組織舉辦展覽;
(六)開展對會員和地理科技工作者涉及學科及相關學科範圍內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工作;
(七)舉辦為會員服務的事業和活動;
(八)反映會員的意見和呼聲,維護地理科技工作者的權益;
(九)發現舉薦優秀地理人才;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表彰優秀地理工作者,評選優秀地理論著、圖集。
(十)與本會業務有關的其他活動。
第三章 會員
第七條本會的會員種類有:個人會員和單位會員。個人會員分會為普通會員、資深會員、港澳台會員、海外會員、准會員。
第八條申請加入本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擁護本會的章程;
(二)有加入本會的意願;
(三)在本學科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
(四)普通會員:具有中級職稱(或相當技術職稱)的地理工作者,與本會專業有關的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員,在讀博士研究生。
(五)資深會員:年齡在60歲以上,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曾(現)任本會理事或分支機構的主任、副主任職務的教授、研究員(或相當技術職稱);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具有博導資格的教授、研究員;為我國地理科學事業的發展做出重要貢獻的著名地理學家。
(六)港澳台會員:居住在香港、澳門和台灣地區的永久居民,具有相當於中級職稱以上,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或與地理專業有關的科技工作者。
(七)海外會員:從事地理科學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學者,對我國友好並具有相當國內高級職稱的外國籍的地理科技工作者,以及長期在海外學習或工作具有相當於國內高級職稱的中國籍地理科技工作者。
(八)准會員:大學地理專業及與地理相關專業的在校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以及從事地理科研教學及管理工作的大學畢業生。
(九)單位會員:主要指省級地理學會,可以單位會員名義加入本會,也可以包括主要地理研究、教學單位。
本章程下述規定不適用於准會員、港澳台會員和海外會員。准會員、港澳台會員和海外會員的入會程序和權利義務,另行規定。
第九條會員入會的程序是:
(一)提交入會申請書;
(二)經理事會授權機構討論通過;
(三)個人會員入會,須有二名會員介紹或單位會員單位推薦,秘書處討論批准,頒發「個人會員證」;
(四)單位會員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批准,頒發「單位會員證」。
第十條會員享有下列權利:
(一)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對本會工作有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三)參加本會舉辦的學術活動和取得有關學術資料和服務的優先權;
(四)擁有平等發表學術觀點的權利;
(五)會員擁有退會自由。
第十一條會員履行下列義務:
(一)執行本會的決議;
(二)維護本會合法權益;
(三)完成本會交辦的工作;
(四)積極參加本會的有關活動;
(五)按規定繳納會費;
(六)向本會反映情況,提出有關建議。
第十二條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本會秘書處,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1年不履行義務,經本會秘書處提示後,仍不及時履行義務的,應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三條會員如有嚴重違反本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第四章 組織機構和負責人產生、罷免
第十四條本會的最高權力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每屆四年。因特殊情況需提前或延期換屆的,須由理事會表決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但延期換屆最長不超過一年。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必須有2/3以上的會員代表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會員代表半數以上表決通過方能生效。
第十五條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職權: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制定本會工作方針和任務;
(四)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五)制定和修改會費標准;
(六)決定終止事宜;
(七)決定其他重大事宜。
第十六條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閉會期間領導本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須有2/3以上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理事2/3以上通過方能生效。理事會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情況特殊時,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
理事會理事應通過充分醞釀、協商,採用無記名投票選舉產生。理事人選應是學術上有成就,學風正派,能參加實際工作的科學家、專家和中青年地理工作者以及熱心學會工作並從事有關學科組織管理工作的領導幹部。理事會組成要體現老、中、青梯隊結構。理事會成員每屆更新不少於三分之一。
曾任本會上一屆主要領導職務(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等)及專業(工作)委員會、分會主任職務的專家、學者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可聘請擔任學會下屆名譽理事。
對學會有重要貢獻的著名專家、學者及關心、熱愛地理學並支持學會學術活動的企業家、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可聘請擔任學會特邀理事。
學會理事會聘請顧問,顧問由不再學會擔任職務的兩院(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和著名地理學家組成。
第十七條理事會的職權:
(一)執行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設立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制定本會的重要活動計劃;
(九)進行獎勵和表彰活動;
(十)領導本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十一)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二)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第十八條本會設立常務理事會。常務理事會人數不超過理事人數的1/3)。常務理事會由理事會選舉產生,在理事會閉會期間行使第十七條第一、三、五、六、七、八、九、十、十一項的職權,對理事會負責。
第十九條常務理事會每年召開二至四次會議;情況特殊的,也可採用通訊形式召開。常務理事會須有2/3以上常務理事出席方能召開,其決議須經到會常務理事2/3以上通過方能生效。
第二十條本會的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政治素質好;
(二)在本會業務領域內有較大影響;
(三)理事長、副理事長最高任職年齡不得超過70周歲,秘書長任職時年齡不超過62周歲,秘書長為專職;
(四)身體健康,能堅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過剝奪政治權利的刑事處罰的;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第二十一條本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候選人超過最高任職年齡規定的,須本會理事會提議,報業務主管單位和登記管理機關同意後方可選舉。
第二十二條本會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任期四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因特殊情況需延長任期的,須由理事會提出建議,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批准,經會員代表大會2/3以上會員代表表決通過後,方可任職
第二十三條理事長為本團體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代表本會簽署有關重要文件。
因特殊情況,受理事長委託,經理事會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並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同意後,可以由副理事長或秘書長擔任法定代表人。
本會法定代表人不兼任其他團體的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四條本會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常務理事會;
(二)檢查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決議的落實情況。
第二十五條本會秘書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辦事機構開展日常工作,組織實施年度工作計劃;
(二)協調各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開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書長以及各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主要負責人,交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決定;
(四)決定辦事機構、代表機構、實體機構專職工作人員的聘用;
(五)處理其他日常事務。
第五章辦事機構、分支機構和代表機構
第二十六條學會為辦事機構提供必要的人力、物資、經費支持,為專職工作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工作保障。
第二十七條本會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名稱前應當冠以中國地理學會的全稱,不能單獨冠以「中國」、「中華」、「全國」等字樣。分支機構、代表機構開展活動,應當使用全稱,英文譯名應當與中文名稱一致。
第二十八條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接受本會理事會的領導,不具有法人資格。
第二十九條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的設立應具備下列條件:
(一)有規范的名稱;
(二)有學術帶頭人和一定規模的專家學者群體;
(三)有符合章程所規定的業務范圍;
(四)能獨立開展相應的業務活動;
(五)有固定的住所;
(六)有合法和相對穩定的經費來源。
第三十條設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應經本會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審議通過,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後,向登記管理機關提出登記申請。經登記管理機關批准登記後,方可開展活動。
第三十一條分支機構、代表機構經批准登記後,確需刻制印章的,到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有關手續。
第三十二條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授權,分支機構可發展會員、收取會費。其發展的會員為本會會員,其收取的會費屬於本會所有。
第三十三條分支機構應當按照全國學會的規定按時換屆。其負責人任職年齡一般不得超過60周歲,連任不得超過兩屆。黨政機關副處級以上幹部兼任全國學會分支機構負責人的,應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報批。
第六章 資產管理、使用原則
第三十四條本會經費來源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準的業務范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第三十五條本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收取會員會費。本會開展評比、評選、表彰等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
第三十六條本會經費必須用於本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不得在會員中分配。
第三十七條本會建立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准確、完整。本會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任出納。會計人員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八條本會的資產管理必須執行國家規定的財務管理制度,接受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和財政部門的監督。資產來源屬於國家撥款或者社會捐贈、資助的,必須接受審計機關的監督,並將有關情況以適當方式向社會公布。本會的資產,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侵佔、私分和挪用。
第三十九條本會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接受社團登記管理機關和業務主管單位認可的審計單位進行的財務審計。
第四十條本會專職工作人員的工資和保險、福利待遇,參照國家事業單位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七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四十一條本會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後報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審議。
第四十二條本會修改的章程,須在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通過後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經其同意,報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後生效。
第八章 終止程序及終止後的財產處理
第四十三條本會完成宗旨或自行解散或由於分立、合並等原因需要注銷時,由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提出終止動議。經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並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經社團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後即為終止。
第四十四條本會終止前,須在業務主管單位及有關機關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善後事宜。清算期間,不開展清算以外的活動。剩餘財產在業務主管單位和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監督下,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用於發展與本會團體宗旨相關的事業。
第九章 附則
第四十五條本章程經2010年5月29日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六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本會理事會。
第四十七條本章程自社團登記管理機關核准之日起生效。

Ⅳ 學好地理以後能做什麼工作

[dì
lǐ]
地理
(學科名稱)
編輯
地理(Geography)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一詞最早見於中國《易經》。古代的地理學主要探索關於地球形狀、大小有關的測量方法,或對已知的地區和國家進行描述。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環境中各種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以及它們之間相互關系的學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基礎學科。
地理是一門關於生活在地球上的人與他所處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的學科.一般來講,地理所涉及的范圍包括人類生活的各種環境,也就是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自然環境包括大氣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土壤圈等圈層,由此就產生了地理的各個分支,例如氣候現象、水文現象以及水環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地貌、生物的分布以及生態現象,土壤的分布以及類型等等很多現象,除了這些以外,自然地理現象還關注於由於樣式、水文、植物、土壤相互作用的地表系統現象以及由於人類活動而產生的各種環境現象、氣候現象.因此我們把這樣的學科叫做自然地理.除了自然地理,人類具有社會性所以還包括各種人類社會現象與地理環境的關系,例如農業的分布、工業的分布、聚落的分布等等現象,尤其注重人類的經濟活動與環境的關系,但是關於這個方面的內容比較廣闊,涉及的范圍很多而且和其他的不好區分,姑且稱之為人文地理(包括經濟地理).人文地理有一個最突出的理念就是要實現人類的各種與環境的和諧統一,也就是可持續發展.

Ⅳ 中國地理學會的建設宗旨

以「促進地理學科之發展及普及」為宗旨。

Ⅵ 中國地理學會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嗎

中國地理學會的定義:中國地理學會是由全國廣大地理工作者自願組成的全國性、公益性、學術性的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發展地理科學事業的社會力量。
可見,該學會不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門。

Ⅶ 北京地理學會的北京地理學會概述

951年3月19日由理事長孫敬之向民政局申請立案批准,並發給登記證,成立時會員107人。1958年更名為北京地理學會。是經北京市社會團體管理辦公室核准注冊的社會團體法人。至今已滿55年,現任第十五屆理事會是2004年11月選舉產生。 北京地理學會涵蓋北京市、中央機關及高等院校中的地理教學和研究人員,現有會員1200多人。
目前本會設立專業委員會3個、分會1個、工作委員會4個,辦事機構為學會辦公室。

Ⅷ 國家地理學會的組織刊物

在創會9個月後,1888年的10月,該學會出版了第一期的《國家地理雜志》月刊(原名National Geographic Magazine,但之後簡化為National Geographic),是與地理知識相關的雜志產品之先驅,到今日已經發展成擁有諸多語版的國際性出版品。由於在經過幾次改版後,國家地理雜志的封面開始採用黃色外框的設計,從此之後「黃色方框」遂成為國家地理雜志與相關出版品的企業識別標志。
除了出版雜志推廣地理知識與資訊外,國家地理學會向來都非常熱衷於贊助一些國際性的地理探索或調查活動。而近年來為了進一步拓展傳播資訊的廣告,開始從平面的書籍進入多媒體的領域,開始製作地理知識相關的影片,與擁有專屬的有線電視頻道「國家地理頻道」。除此之外,國家地理學會每年都會舉辦針對四年級到八年級學童(相當於10歲至14歲)的全國性地理知識競賽,稱為「國家地理小蜜蜂」(National Geographic Bee),且具有非常高的水平,而全國(美國)等級的冠軍,可以得到高達25,000美元的獎學金。至於1993年起開始每兩年舉辦一次、原稱國際地理奧林匹亞(International Geographic Olympiad)競賽的國際級地理知識競賽則在2002年時改名為國家地理知識世界競賽(National Geographic World Championship),是世界上類似競賽中水平與規模最高的一個,台灣省亦於2005年起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之名義參賽。

閱讀全文

與地理學會是干什麼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