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地理方向怎麼判斷東南西北,換個方向不就變了嗎
(1)常識,上北下南左西右東;(2)看指向標,箭頭所指方向是北方;(3)根據經緯網來判斷,每一條經線均指示南北方向,每一條緯線均指示東西方向.
東西南北方向是固定的,不管在我們居住的地球表面還是在地圖上.
⑵ 地理地圖方位怎麼看
看地圖時,應該把帶有指示北方N的指示箭頭朝上放置,這樣就是看圖指示口訣: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⑶ 經緯度的方向怎麼確認
地理中判斷經緯度的方向方法:經緯網圖上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1、南北方向看緯度,同為北緯,度數大的在北;同為南緯,度數大的在南;一北緯一南緯則北緯在北南緯在南。
2、東西方向看經度,同為東經,度數大的在東;同為西經,度數大的在西;一東經一西經則用劣弧定向,計算度數和,如果度數和小於180°,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如果度數和大於180°,東經在西、西經在東。
(3)地理怎麼看方位擴展閱讀:
判斷經緯度,可以參考的特殊的緯線:
1、0°緯線:即赤道,是最長的緯線,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2、30°緯線:低、中緯度的分界線。
3、60°緯線:中、高緯度的分界線。
4、90°緯線:即南北極點,北緯90°是北極點,南緯90°是南極點。
5、23.5°緯線:回歸線,是熱帶和溫帶的分界線,有無太陽直射現象的分界線。北緯23.5°是北回歸線,南緯 23.5°是南回歸線。
6、66.5°緯線:極圈,是溫帶和寒帶的分界線,有無極晝和極夜現象的分界線。北緯66.5°是北極圈,南緯66.5°是南極圈。
看清地球自轉的方向:地球是自西向東轉的,箭頭的方向是東,相反的方向是西。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⑷ 地理上的方位應該怎樣判斷
如果你處在北半球,那麼太陽升起的方向就是東方,它的繞行軌跡就是南方,落下的方向就是西方;若是南半球,恰好相反。
晚上,有星星的時候找到那個大大的勺子就能找到北方,然後面對它站立,你的右手為東左手為西。若沒有星星只有月亮,那麼有月亮的那一邊只可能是南方,根據農歷的日期,分出上弦月或是下弦月,就能分出是東南或是西南了。
最容易分辨的方法就是在中午看你的影子方向,有影子的方向就是北方
⑸ 求地理老師幫忙,怎樣能辨別分清東南西北的四個方向
一,在地圖上判斷方向 1、經緯網地圖,按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判斷 2、在有指向標地圖上,(指向標一般位於圖的右上角)箭頭所指為正北方。 3、以上兩種情況都沒有的,按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判斷二、如果有地理座標(至少兩地以上,比較東西南北) 按緯度判斷南北,比較簡單,略過按經度判斷東西,有三種情況,如果兩個地方都是東經,大度數在東,如果都是西經大度數在西,如果一個東經一個是西經,把兩都度數相加,小於180,則東經在東,西經在西。大於180,則反之。以上是高中地理判斷方向,如果生活中判斷還要其他方法。
⑹ 如何利用地理知識辨別方向
如果在生活中我們遇到方向問題,特別是在陌生的環境下,我們如何利用中學所學的地理知識來辨別方向呢?本人根據現已掌握的地理知識,小結了以下可靠的幾種方法。
一.利用指北針辨別
把指北針放平,看磁針N極所指的方向,來直接斷定北方是哪裡。這種方法局限性是:在磁鐵礦區、高壓電線下、雷雨時候可能會受到影響,產生錯誤顯示。
二.利用手錶辨別
在北半球,將時針對准太陽的方向,十二點刻度和時針之間的夾角的中線所對的方向就是正南,在南半球,將十二點刻度對准太陽的方向,十二點刻度和時針之間的夾角的中線所對的方向就是正南,一定要記住要用地方時!
三.立竿見影辨別
北半球,有太陽的時候,將一木棍垂直立於地上,在木棍影子的頂點放一個石子,等五分鍾後,再在影子頂點處放一個石子。把兩個石子連成一條直線,在這條直線上作一垂直平分線,這條平分線就是南北方向,背向太陽的是北方。
四.利用北極星識別
通常根據北斗七星尋找,它們位於北極星旁,不斷繞北極星旋轉。北斗七星是比較亮的星,形狀象一把勺子,將勺頭甲乙兩星連一直線並向勺口外方向延長約5倍處,有一個稍微暗一些的星,這就是北極星,既是北方所在。
五. 根據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進行辨別方向
1.從樹樁上看年輪,北面的間隔小而密,南面間隔大而疏。
2.獨立樹通常南面枝葉茂密,果實結的也多,樹皮光滑,北面枝葉少,果實少且樹皮粗糙。
3.冬季田埂、堤壩和建築物等,南面積雪融化快,北面慢。或看河岸溝邊,北岸坡緩,南岸陡。
4.山坡南面乾燥,青草茂密;北面則潮濕,易生青苔。
5.在沙漠中可利用一些沙生植物向東南方向傾斜的特點來判斷方向。另外,沙丘的迎風面(西北方向)坡度較緩,而背風面(東南方向)坡度較陡。
6.在丘陵地區,在北坡大部分都生長高大的喬木林,而陽坡則多生長低矮的灌木叢林。
要懂得更多的辨別方向的方法,還需要繼續學習地理的相關知識,並不斷地總結。興趣是學習的導師,生活中的地理格外有趣,如果我們常把書本的知識和生活中。
⑺ 怎麼樣來區分中國的地理方位
北方和南方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
北方(青藏高原)和西北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古長城,昆侖山,阿爾金山
青藏高原區和南方分界線是橫斷山脈東緣!
北方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烏鞘嶺以東、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黃海
包括東北三省、黃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以及甘肅省東南部和江蘇、安徽的北部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北
南方地區
位於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南部臨東海、南海
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市、自治區)
是我國季風氣候區的南部地區,1月0℃等溫線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南
西北地區
大體位於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包括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西北部
非季風氣候區,深居內陸,400毫米等降水量線以西
青藏地區
位於橫斷山以西,喜馬拉雅山以北,昆侖山和阿爾金山以南
包括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
是一個獨特的地理單元.海拔高,氣候寒冷
⑻ 地理怎麼判斷方向
地圖上方向的確定:
(1)一般定向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2)有指向標的地圖按照指向標定向。指向標指向北方,把北方放在指向上的方向,其他方向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定向。
(3)有經緯網地圖,按照經緯網定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⑼ 初一地理怎麼判斷方向
http://..com/question/8579249.html
這個網址裡面有關於經緯度如何判斷方位的方法與規律。如下:
規律:用經度比較東西方向,用緯度比較南北方向。
一般說來,南北方向比較簡單,北緯在北,南緯在南,北緯數值往北增大,南緯往南增大。本題中,兩點都在北緯30度,所以沒有南北的差,它們的方向是正東或正西方向。
再看經度。如果兩者同在東經或同在西經,就簡單了,東經的數值往東增大,西經的數值往西增大。如果一個在東經,一個在西經,兩者之和小於180度,則西經的那一個在西邊;如果兩者之和大於180度,那麼西經的那個就在東邊了。本題中,30度W與30度E兩者數值之和小於180度,則30度E在偏東方。
綜上,A在B點的正西方,B在A點的正東方。
2.其實最簡單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也比較常用。但要看是否是平面圖。
3.還有一點就是南北極點分別是地球上最南和最北的兩點,其他任何一點均分別在他們的北或南面。
⑽ 百度地圖上怎樣看東南西北
地圖的方位都是統一的,即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人類文明主要發源於北半球,用北極星定位。面向北方找北極星的時候,當然地圖上北方畫在上面,比較容易參照。
另外,生活在北半球,但古人卻不這樣認為,他們的意識里,中國是世界的中心,而中國的「中」就是這樣來的。他們白天看到的太陽無論東升西落,它始終都是在我們的南方,晚上夜觀星象,抬頭正對著象徵帝王的北斗七星,這樣,「上北下南」也符合一般百姓的生活習慣。
(10)地理怎麼看方位擴展閱讀:
上北下南地圖的雛形可以追溯到公元1世紀。
公元1世紀的世界貿易路線:亞歷山大港(ALEXANDRIA)連接了地中海和紅海、亞丁灣、印度洋、孟加拉灣和南中國海的海上貿易路線羅馬帝國時期,地中海內部以及和跨海域的海上貿易愈發繁榮。
地中海東部貨物集散地的亞歷山大港人因此獲取了豐富的歐亞大陸地理知識,為早期的地圖製作提供了必要信息。
天文學家和地理學家托勒密是其中的佼佼者。當時,他完成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著作《地理學》——收集了約8000個地方的經緯度,附有27幅地圖,描述了兩種地圖投影方法(將三維球面通過數學法則轉換為二維平面方法)——最後一點尤為重要,它決定了地圖的呈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