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一地理:青海區位優勢(這是一個大題中的一小問)
青海區主要的區位優勢
①礦產和能源資源十分豐富。②林業,牧業和生物資源豐富。③地廣人稀④西部大開發的支持
①礦產和能源資源十分豐富。
光能資源
青海省蘊藏著極為豐富的光能資源,全省日光輻射在160~175大卡/平方厘米,柴達木地區年日照時數為3533.9小時,是著名的陽光地帶。
青海風能資源
青海省風能資源豐富,年平均風速總的地域分布趨勢是西北部大,東南部小,即柴達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連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風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達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風速最大的地方。青南高原東南部的河谷地帶及東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風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青南高原中、西部,柴達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圍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區,全年風能可用時間在5000小時以上。其中察爾汗風能可用時間達6131小時,是全省風能可用時間最多的地區。[9]
青海化石能源
主要分布在柴達木盆地西北部,共發現16個油田,6個氣田。石油資源量達12億多噸,已探明2.08億噸。
天然氣資源量2937億立方米,已探明663.29億立方米,是全國四大氣區之一。
按礦產種類的區域分布,大致有「北部煤,南部有色金屬,西部鹽類和油氣,中部有色金屬、貴金屬,東部非金屬」的特點;礦種上,有礦產種類多,共生伴生礦產多,小礦多,礦產地分布散,礦產資源儲量相對集中的特點。
②林業,牧業和生物資源豐富。
牧業資源
截至2011年,青海全省牧草地面積4034萬公頃,其中可利用面積3161萬公頃,分為9個草地類,7個草地亞類,28個草地組,173個草地型。在各類草原中,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類草場共2448萬公頃,佔全省草原總面積的60.9%,是青海天然草原的主體。在草原總面積中,可利用草場佔78.4%,其中夏秋草場1575萬公頃。在全省173個草地型中,以莎草科牧草為優勢品種的草地型有40個,面積為2091萬公頃,佔全省草地總面積的51.8%。據不完全統計,全省有維管束植物113科,564屬,2100種左右,可供動物採食的主要牧草約75種。全省可利用草原每年總產牧草約7980萬噸。2011年存欄大小牲畜2091.5萬頭只。主要牲畜品種有藏羊、蒙古羊、哈薩克羊、山羊、氂牛、黃牛、大通馬、河曲馬、柴達木馬、玉樹馬、驢、駱駝和豬等13個品種。
青海生物資源
藏羚羊
截至2011年,青海省陸棲脊椎動物就有270餘種,經濟獸類110種,鳥類294種,魚類40餘種。野生動植物中有許多是屬於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對象。
初步查明,全省內僅陸棲脊椎動物就達270多種,佔全國的12.5%,其中經濟獸類有110種,佔全國的25%,各種鳥類294種,佔全國的16.5%。
珍貴的稀有動物有:棕熊、雪豹、野氂牛、野駱駝、野驢、藏羚羊、白唇鹿、黑頸鶴、天鵝、雪雞、岩羊等。珍貴的皮毛獸有:水獺、旱獺、赤狐、猞猁、石貂、兔猻、香鼬等。
青海的野生植物約有2000多種,其中經濟植物1000餘種,葯用植物680餘種,名貴葯材50多種。主要有雪蓮、冬蟲夏草、甘草、秦艽、大黃、貝母、當歸、麻黃等。食用野生植物有蘑菇、蕨菜、發菜、地衣、枸杞等。
青海林業資源
青海大部分地域屬高原地帶,林木稀少,全省林地面積265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量3728多萬立方米。其中,有林地面積44.2萬公頃,佔全省總面積的0.61%;疏林地25萬公頃,佔0.3%;灌木林地172.7萬公頃,佔2.4%。2011年造林面積4.97萬公頃,封山育林面積88.75萬公頃,零星植樹1330萬株。主要林產品產量,花椒110噸、核桃285噸。村及村以下木材採伐1.5萬立方米,林業產值4.17億元。主要林區有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孟達林區,互助北山林區,麥秀林場,祁連山原始森林,瑪可河林區等。
③地廣人稀
2011年,青海省土地總面積71.75萬平方公里(0.7175億公頃),僅次於新疆、西藏、內蒙古三個自治區,居全國第四位;全省耕地面積54.27萬公頃,包括新開荒地、休閑地、輪歇地與草田輪作地以及寬度小於2米的溝、渠、路、田埂等,耕地面積佔全省土地面積的0.76%;可利用牧草地面積4033.33萬公頃,佔56.2%;林地面積266.67萬公頃,佔3.71%,園地面積0.74萬公頃;未利用地2766.67萬公頃。全省宜農待墾土地約60多萬公頃,主要分布在東部農業區和海南台地、柴達木盆地等地區。
至2014年末,青海省常住人口583.4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5.63萬人。按城鄉分,城鎮290.40萬人,佔49.78%,比上年末提高1.27個百分點;鄉村293.02萬人,佔50.22%。少數民族人口274.09萬人,佔46.98%。全年人口出生率14.67‰,比上年高0.51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18‰,與上年基本持平。全年人口自然增長率8.49‰,比上年高0.46個千分點。全省人戶分離的人口為102.34萬人,其中流動人口87.38萬
⑵ 這是那種花,花語什麼/
荷蘭菊又名紐約紫菀。為菊科,紫菀屬宿根花卉.須根較多,有地下走莖,莖叢生、多分枝,高60厘米至100厘米,葉呈線狀披針形,光滑,幼嫩時微呈紫色,在枝頂形成傘狀花序,花藍紫色,花期為10月。荷蘭菊為多年生草本。株高50—
100cm。葉片橢圓形,頭狀花序,單生,藍色。
花語:不畏艱苦。
⑶ 這是那種花,花語什麼/
東俄洛紫菀 學 名 Aster tongolensis Franch.
科 屬 菊科 Compositae,Asteraceae、紫菀屬 Aster Linn.
拍攝地 青海大通東峽林場、瑪可河依浪溝
生 境 海拔3700-4300m的林緣、柏林下和田邊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14-42厘米。根狀莖細,常有匍匐枝。莖直立與蓮座狀葉叢生,不分枝或有一至數個分枝,有疏或密長毛。基部葉矩圓狀匙形或匙形,長4-12厘米,寬0.5-1.8厘米,頂端鈍或圓形,基部漸狹或急狹成具翅半抱莖的柄,全緣或上半部有淺齒;上部葉漸小,頂端稍尖;兩面被長粗毛。頭狀花序直徑3-5(-6.5)厘米;總苞半球形,寬0.8-1.2厘米;總苞片2-3層,近等長,頂端尖,上部草質,下部革質,有密粗毛;舌狀花30-60個,藍色或淺紅色;筒狀花黃色。
分 布 甘肅、四川、雲南、青海
紫菀花花語愛的象徵,優美
⑷ 大眾凌渡有什麼優缺點
優點:凌渡側身的線性勾勒出運動的剛性,前臉寬體的設計更顯霸氣,最酷炫的國產大眾車了,油耗低,1.8T綜合油耗7個左右,我上下班的路基本都過60的。車里非常安靜,隔音處理很好,車門很沉,很有質感,有些進口車的感覺了,哈哈~~。丹拿的音響,展現出很好的音質。
缺點:1.4T的話可能起步有小小肉,但是我的1.8T完全沒這個顧慮,^_^!
外觀:外觀是最滿意的地方了,有力的腰線,硬朗、霸氣外漏啊,往那一停,就有人指指點點,哈哈,路上也有回頭率,自我感覺良好.
內飾:內飾還是大眾化,不過氛圍燈,給渡仔增添不少好感,方向盤的質感也很好,按鈕的阻尼度剛剛好!內飾用多了,還是覺得很實用的!~
空間:家用絕對夠用,寬體轎跑魅力戰袍,前排位置無論是腿部還是頭部的位置,都非常地寬敞,後排坐三個人不會顯得擠。
配置:車子的配置還是比較可觀的。胎壓監測裝置用起來很讓人放心,車身穩定系統和牽引力控制這兩個配置也比較喜歡。定速巡航。最重要還是那個導航,很酷炫的感覺,後車影視非常清晰,還有前倒車雷達和後倒車雷達很靈敏,在導航那裡顯示的非常酷,哈哈~。
動力:動力隨叫隨到,只要肯踩油門,推背感,哇!真的很爽。超車的話SO EASY!朋友都說超車那麼簡單啊!我只能微微一笑,嘿嘿~
操控:方向盤高低是可調的,方向指向精準,懸掛有些偏硬,習慣的話路感會好些,過彎也很給力。座位很深,有種跑車的感覺,不過我180的個頭,還加了個腰靠,但引擎蓋幾乎看不到,車身4周的路面的情況基本靠感覺,車身本來就大,新手上手估計會很不習慣。車上的電子手剎和auto hold感覺很好用,省心了不少,剛開始起步老是油門給大,跟auto hold配合不好,估計剎車片和發動機都損傷不少,桑心啊。。。
油耗:油耗低,1.8T綜合油耗7個左右,我上下班的路基本都過60的,么么噠
舒適:油耗低,1.8T綜合油耗7個左右,我上下班的路基本都過60的。
⑸ 中國最美鄉三色班瑪,醉美冬天的青海湖,你去過嗎
很多人都不知道青海的三色班瑪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有人沒見過冬天的青海湖究竟是什麼樣,順便再給大家說一說門源崗什卡雪峰,美的讓人無法呼吸的地方!
原創聲明:本文由旅遊之後編輯小旅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親愛的愛旅遊的小夥伴,很高興今天給大家分享新一期的旅行趣聞,雖然你們不能跟小旅一起體驗旅行過程中激動和快樂,但是小旅會用最真實、最真情的感受,寫出更好的文章,讓你們一起來感受其中的樂趣;在合適的時間,到合適的地方去旅行,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小旅願陪你走完這一場!
1.班瑪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東南與四川省壤塘縣、阿壩縣、色達縣相連,東北與本州久治縣毗鄰,西北與本州達日縣接壤。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年平均氣溫32攝氏度,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境內的瑪可河、多可河兩大「姊妹河」平行貫穿全境。
平時遠眺,一片潔白,每當夕陽西下,晚霞輝映,山頂五彩繽紛,暮靄升騰,被稱為"龍峰夕照",是門源八大景之一。崗什卡雪峰海拔不高,是旅遊愛好者登山探險的理想場所,亦可作為登山、山地縱走的訓練基地。隨著我省登山探險旅遊知名度的不斷提高,它已經吸引了眾多的國內外登山探險旅遊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