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蘇軾是哪個時期的歷史人物

蘇軾是哪個時期的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2-06-17 23:45:13

『壹』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人

蘇軾 (北宋文學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台詩案」受誣陷被貶黃州任團練副使。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貳』 蘇軾是那個朝代的詩人

綜述:北宋中期。

蘇軾,是北宋時期的大文豪,在詩詞書畫方面都有極大的成就,其中詩的成就極為突出。

蘇軾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閱歷極為豐富。他善於從人生遭遇中總結經驗,也善於從客觀事物中見出規律。他喜愛登臨游覽,寫景自然靈動。劉克庄評價他的詩:有汗漫者,有典麗者,有麗縟者,有簡淡者翕張開闔,千變萬化。

蘇軾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蘇軾

『叄』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正如李志敏評價:「蘇軾是全才式的藝術巨匠。」

他不但力倡以詩為詞,改革唐五代以來彌漫詞壇的淫靡之風,而且在創作實踐中,全面繼承了前人詞作的題材范圍,豐富了詞作的題材范圍,豐富了詞作的思想內容,提高了詞作的文學地位。

(3)蘇軾是哪個時期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蘇軾代表作品有《題西林壁》、《飲湖上初晴後雨》、《惠崇春江晚景》、《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贈劉景文》等。

《題西林壁》宋代: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譯文:從正面、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山峰聳立,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我自身處在廬山之中。

『肆』 蘇軾是什麼朝代的人

蘇軾(1037-1101)
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山 (今四川眉山縣) 人。是北宋時詩壇成就卓越的大家,他既反對王安石比較急進的改革措施,也不同意司馬光盡廢新法,因而在新舊兩黨間均受排斥,仕途生涯十分坎坷。他是宋仁宗景佑三年生,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侍讀學士,禮部尚書。因譏諷朝政被貶任杭州通判;歷徙湖州、黃州、常州。哲宗嗣位,召至京師,任中樞舍人。後又與司馬光面爭新法「不可盡改」而出知杭州。後又因晰宗親政啟用新黨,蘇軾又被一貶再貶,之貶到海南,宋徽宗登基大赦天下,蘇軾北返時在常州逝世。當時為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享年六十六歲。高宗朝,賜太師,謚文忠。

他的思想出入儒道,雜染佛禪,既能關注朝政民生,保持獨立的見解,又能隨緣自適,達觀處世。宏博通達的學識才華和飽經憂患的人生體驗,也玉成了蘇軾詩歌體裁多樣,內容廣博,立意新奇,呈現出「吞五湖三江」的氣象。他的一生政治諷諭詩有深刻的現實意義。

蘇軾詩中數量最多,對後人影響也最大的是抒發人生感慨和歌詠自然景物的詩篇。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念奴嬌 赤壁懷古》」他寫的絕句《題西林壁》也以富與理趣著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總之,蘇軾的詩今存 2700 多首,有著豐富多彩的風格,或雄奇奔放,或富於理趣,或簡淡自然。他歲善於運用新奇形象的比喻來描繪景物,闡發哲理。尤其是長篇古詩大多博用比喻,聯想無窮,語言流暢,氣勢奔放。他還善於幽默曠達的筆調,隨時生發奇警新鮮的人生意趣,令人耳目一新。這都表現出宋詩重理趣,好議論的特徵。他的詩詞沖破了晚唐,五代以來詞為「艷科」的舊框框。他和南宋的辛棄疾行成詞壇的「蘇辛」豪放詞派。他的散文,書,畫等成就都很高。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資稟忠愛,議論英發,歷典州郡,所至皆有去思。其文章政事為天下所宗仰,蓋過歐陽修為文壇領袖。軾喜交遊,推獎後進不遺餘力,一時知名之士皆歸之如黃庭堅、秦觀、晁補之、張耒,號稱蘇門四學士。有東坡集行世。其詞集名東坡樂府,傳本甚多,王鵬運四印齋覆刻景元延佑本,朱氏強村叢書編年本俱佳。

蘇軾詩選

念奴嬌 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

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伍』 蘇軾是什麼朝代的

蘇軾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

元豐二年(1079),因「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哲宗後,高太後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

元祐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後,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五,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高宗時贈太師,謚文忠。

(5)蘇軾是哪個時期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蘇軾與其父蘇洵(1009~1066)、其弟蘇轍(1039~1112)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是唐宋八大家中的三位,宋仁宗嘉定初年,蘇洵和蘇軾、蘇轍父子三人都到了東京(今河南開封市)。由於歐陽修的賞識和推譽,他們的文章很快著名於世。士大夫爭相傳誦,一時學者競相仿效。

三蘇之中,蘇洵和蘇轍主要以散文著稱;蘇洵的文章寫的很有氣勢,他的代表作有《六國論》,蘇軾則不但在散文創作上成果甚豐,而且在詩、詞、書、畫等各個領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蘇軾留下的詞有著《水調歌頭》、《江城子》、《浣溪沙》、《蝶戀花》這一些,散文有《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等等。這些都是給了後世很深的影響的一些文學作品。

『陸』 蘇軾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詩人蘇軾是宋朝的人物。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柒』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

蘇軾是宋代的文學家,他的文章寫得非常好,對後代之人有著重大的影響。

本文章只說一下蘇軾小的時候就學會了寫文章的觀察與體會,以此作為對他的評價吧。

蘇軾十歲的那年,有一天,他看見父親蘇洵寫文章,便天真地問父親寫文章的秘訣。

父親看著眼前的這個還很小的兒子,對他說,你要想知道秘訣的話,我就告你:「仔細關察,認真體會,在文字里選擇適當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

小蘇軾看著父親,對這幾句話似乎沒有聽懂。

在一個春天的夜晚,風輕輕的吹著搖曳的細柳,溶溶的月色,映照著淡淡的梅花,父親指著這美好的夜景,對兒子說:「你看,輕風細柳,淡月梅花。你能不能根據自己平日的觀察和體會,在這兩句話中各加上一個字,讓這兩個句子更加切合實景。″

小蘇軾觀察著實景,仔細的思考了一會便說:「前面的一句加上一個"搖″字,後面的一句加上一個「映」字,使這兩句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行嗎?″

蘇洵搖了搖頭說:"句子是通順的,但是太平淡,缺乏韻味,再仔細的想一想,有什麼比這兩個更好的字呢?″

小蘇軾想了一會兒,把這兩個字改為「舞″和「隱″,吟道:「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父親聽了微微的點了點頭,說:「有點意思了,但還是顯得嫌平了些。″

蘇軾用盡腦子也想不出還有哪兩個字更合適,就問:「爹爹,你說用兩個什麼字好呢?″

父親對小兒子蘇軾說:「自己去想,學習文化可不能偷懶啊!″

蘇軾想啊,看啊,他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獨自一人走出家門,來到了院子里。

這個夜間真美,月光透過絲絲垂柳的枝條照在地上,一陣輕風吹過,將月亮的影子篩碎了。

此時此刻,他想像園中皎潔的月光,照到盛開的梅花上,花朵在溶溶的月光中漸漸地淡了下去,花色與月色融為一體,消失了。

就在這時,有兩個字飛速的跳到了他的腦中,他隨口吟道:「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

這個"扶″字楊柳的輕盈體態與春風的情意,把景和物寫活了。

這個"失″字寫出了梅花和月色溶在一起,分不清楚是花色還是月色,把詩的最高境界烘託了出來。

就這樣,經過長期的觀察和訓練,蘇軾終於成為他所生活年代的大散文學家。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熱愛文學創作的人應該向蘇軾學習。養成一個經常性的注意觀察身邊的一切事與物,以便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過和沒有寫出來的文章。

『捌』 蘇東坡是哪個朝代的人

蘇東坡是宋朝的人。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間進士。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
評價: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葯、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從文學史的范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當然,這種範式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範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這種範式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蘇軾在當時文壇上享有巨大的聲譽,他繼承了歐陽修的精神,十分重視發現和培養文學人才。當時就有許多青年作家眾星拱月似的圍繞在他周圍,其中成就較大的有黃庭堅、張耒、晁錯之、秦觀四人,合稱「蘇門四學士」。再加上陳師道和李廌,又合稱「蘇門六君子」。此外,李格非、李之儀、唐庚、張舜民、孔平仲、賀鑄等人,也都直接或間接地受到蘇軾影響。由於蘇軾的成就包括各種文學樣式,他本人的創作又沒有固定不變的規范可循,所以蘇門的作家在創作上各具面目。黃庭堅、陳師道長於詩,秦觀長於詞,李廌以古文名世,張、晁則詩文並擅。同時,他們的藝術風貌也各具個性,例如黃詩生新,陳詩樸拙,風格都不類蘇詩,後來黃、陳還另外開宗立派。
蘇軾的作品在當時就馳名遐邇,在遼國、高麗等地都廣受歡迎。北宋末年,朝廷一度禁止蘇軾作品的流傳,但是禁愈嚴而傳愈廣。到了南宋黨禁解弛,蘇軾的集子又以多種版本廣為流傳,以後歷代翻刻不絕。

『玖』 蘇軾是哪個朝代的人

北宋

蘇軾(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謚號文忠,享年66歲。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贈太師,追謚號「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漢族,是父親蘇洵的第五個兒子,是北宋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散文家、詩人、詞人,豪放派詞人代表。嘉佑二年(1057)與弟轍同登進士。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熙寧二年(1069),父喪守制期滿還朝,為判官告院。與王安石政見不合,反對推行新法,自請外任,出為杭州通判。遷知密州(今山東諸城),移知徐州。元豐二年(1079),罹「烏台詩案」,責授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簽書公文。哲宗立,高太後臨朝,被復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東蓬萊);4個月後,遷為禮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知禮部貢舉。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後改知潁州,知揚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親政,被遠貶惠州(今廣東惠陽),再貶儋州(今海南儋縣)。徽宗即位,遇赦北歸,建中靖國元年(1101)卒於常州(今屬江蘇),年六十六,葬於汝州郟城縣(今河南郟縣)。他與他的父親蘇洵(1009~1066)、弟弟蘇轍(1039~1112) 皆以文學名世,世稱「三蘇」;與漢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齊名。「三蘇」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時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稱,即唐代的韓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蘇洵是蘇軾.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王安石、曾鞏。 (分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樂府 》等。在政治上屬以司馬光為領袖的舊黨。

『拾』 詩人蘇軾是什麼朝代的人

詩人蘇軾是宋朝的人物。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冠道人。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謚號文忠,復追贈太師。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10)蘇軾是哪個時期的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蘇軾詞風豪放,將詞「詩化」,筆力雄健,個性鮮明,展現出作者曠達、爽朗的個性,多豪情壯語,意氣昂揚,感情奔放,想像豐富奇特。體裁和音律上,蘇軾不喜剪裁以就聲律,詞的文學生命重於音樂的生命。蘇詞作品往往有序,闡明詞的內容,或作詞的原委、時間、地點,事實分明。

蘇詞中常常表現對人生的思考。這種對人生命運的理性思考,增強了詞境的哲理意蘊。蘇軾雖然深切地感到人生如夢,但並未因此而否定人生,而是力求自我超脫,始終保持著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由於蘇軾自小受道教的啟蒙教育,他的一生對道教情有獨鍾,常穿道袍,游訪道士。如《放鶴亭記》對道人張天驥大加贊賞,而《後赤壁賦》又以道人入夢結尾。在他被貶時,仍給許多道觀、道堂撰文,於是有了《眾妙堂記》、《觀妙堂記》、《莊子祠堂記》等等美文。

在《眾妙堂記》文中他講述了夢中見到自己的小學老師張易簡道長並深受教誨之事,可見道教對其影響之深。

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賞識,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贊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復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閱讀全文

與蘇軾是哪個時期的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