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寫歷史小論文
:造紙術是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成就,現已收為重慶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彭水的竹板橋造紙術通過代代相傳而延續至今,它是蔡倫古法造紙的再現,但這份遺產眼看就將要失傳。本文通過對該技術的實地調查和相關資料的收集,探究了該技術的文化價值和現實意義,分析了技術失傳的原因,並對此提出了保護與開發的措施。
關鍵詞:彭水;蔡倫造紙術;保護
彭水是一個位於重慶東南部的小縣城,而在彭水的深山裡的一個叫竹板橋的村落,還保留著一項最原始的民間工藝——蔡倫造紙術。
由於現代的文化正不斷地對古代文化進行猛烈的沖擊,使得不少的文化遺產面臨著滅絕的危險,彭水的蔡倫造紙術也不例外。所以,我們要加緊其保護的步伐,在結合當地的民族文化的基礎上,以找到一個同時具有保護和開發的方法。
一、蔡倫造紙術的歷史淵源
東漢時,農業發達,國力強盛。蔡倫於東漢元年發明了用植物造的纖維紙,起初蔡倫造紙的原料多為樹皮、破布、舊魚網、麻頭等造出的紙既輕便又美觀。105年蔡倫把這一重大發明上報了朝廷,受到嘉獎,並通令全國一律通用[1]P430。從那以後,紙張便以新的姿勢進入了社會文化生活中,並逐步在中國大地上傳播開來。社科論文到公元317年,晉文帝司馬睿遷都金陵(南京),隨即使造紙術從黃河流域傳到了長江流域和江南一帶[2]P591。
據竹板橋的造紙術傳承人劉開勝介紹:早在清朝康熙年間,為了避難,他的先祖劉國倫從江西舉家從江西西遷,在途經彭水縣朗溪鄉的竹板橋時,因看到這個大峽谷有山有水,山高竹茂,谷間河水清澈,兩岸竹林青翠,形成一條有長約10公里的綿延的竹海,於是決定紮根下來,世代繁衍,以祖籍相傳的造紙術為生,營造家園。從那以後,彭水竹板橋的蔡倫造紙就成了一個永恆的話題。到如今已有300年的歷史了。
二、蔡倫造紙術的社會文化價值
1、保留傳統文化的生產工藝
劉氏造紙術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老造紙術的傳統工藝,代代相傳,不斷改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是保留了當年蔡倫造紙的傳統72道工序而成紙的工藝。原始的造紙工序大致有打漿、調料、上漿准備、流送布漿、脫水成形、壓榨脫水、烘乾成紙、表面處理[3]P585。在竹板橋主要的工藝工藝流程有:取料(主料竹子,輔料石灰)、制料(浸泡,發酵)、制漿(碾碎,踩料,攪漿,制備樺葉)、成型(舀紙,榨乾,打光上色)、乾燥(揭張,晾曬)、包裝保管六大工序。二是發展了傳統的造紙法,自上世紀70年代起,改變了原始張型,從原來的每張30*50厘米逐漸改進為現在的規格,提高了產品的經濟價值。三是保留了傳統的文化藝術,在每年開始伐竹進廠前,要祭祀蔡倫、山王菩薩、土地菩薩,在春節、月半這樣的傳統節日里也要將他們與自己的祖先一同祭祀;在勞動的過程中產生的勞動號子、山歌,現今仍在傳唱;同時還保留著多種禁忌,加重了它的神秘感,增添了更多的魅力。據村中劉開勝介紹:以往蔡倫先師發明造紙時,他造出來的紙張極不均勻,結構性也不強,很容易被扯破,長期以來也沒有找到解決的辦法。有一個晚上觀音菩薩托夢給劉國倫,讓劉國倫在紙漿中加入樺液(樺葉碾碎)便能使紙張成型。事實果真如此,於是這技術便成了竹板橋人的「專利」。
Ⅱ 歷史論述題怎麼寫
做歷史論述題比其他的都簡單,從背景、政治、經濟、文化、民族、歷史意義。這是個套路,沒啥說的,還有就是要用辯證的思維去考慮,要有正反兩面,特別涉及評價時要小心。
1、選擇觀點,從題目提供的觀點中選出自己認為可以有力論證的觀點。
2、遴選史實,從所學的知識中搜尋和遴選可以例證觀點的史實。
3、表述成文,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論證有力。
Ⅲ 歷史論文要怎麼寫
歷史小論文寫作要領
一、立論。立論就是確定歷史小論文的中心論點。即作者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歌頌
什麼,批判什麼。或對某一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表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考慮中心論
點時應注意:
1.立論的科學性
所謂立論的科學性就是作者的觀點和搜集的資料信息要有理論根據和事實依據。即作
者的觀點要符合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要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有利於社
會主義事業,講述的史實要有依據或明確的出處,不可以想當然,更不應該憑空臆造。
只有這樣的立論才有價值。
2.立論的前衛性
立論的前衛性就是超前意識。
立論要新,就是要寫沒有人寫過或很少有人寫過的題材。
這就要求學生對近幾年的學術動態應該有大致的了解,以免撞車,還有人雲亦雲之嫌。
3.立論的指導性
立論的指導性又稱立論的實用性。論文出來是給別人看的,作品要能給讀者以啟迪,
對讀者有所幫助、有所鼓舞、有所收獲。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
「古為今用,洋為中用
」這就是論文的價值。如果有人反其道而行之,去歌頌義和團運動的盲目排外,或者為反
面人物歌功頌德,這類文章即使寫得再好,也是不可取的。
二、命題論文的中心論點決定以後,給論文定一個新穎、明確、有吸引力的題目,用
來表達文章主題是十分重要的。從某種意義上說,論文的命題比論文寫作更難。
1.題目要新
在重視科學性的前提下,論文命題要新,要有創意,切忌平淡無奇,要力爭做到語不驚人死不休。
2.題目要奇
命題要奇,不是指搞文字游戲或故弄玄虛,而是要用科學的態度,實事求是的態度為
自己的論文命題,以達到文章能引人入勝的效果。
3.題目要小
歷史論文題,宜小不宜大。特別是剛剛學習寫作的中學生更是不要選大題目,選大題
目的結果不是大而空,就是大而亂。想把文章寫得面面俱到,卻往往因為自身能力和水平限制會一面都不到。
三、布局
1.開頭、結尾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論文開頭十分重要,第一段應該力求開門見山,直接接觸
主題,明確地提出自己的觀點,贊成什麼,反對什麼。最好還要有點懸念,引起讀者的
注意和追求。結尾要提綱挈領,發人深思,餘味無窮。所以有些有經驗的作者在論文的
開頭和結尾上是很下功夫的。
2.編寫提綱
論文寫作提綱是文章的設計方案。首先提出論點(包括總論點和分論點),然後提出
論據。論據包括歷史史實、名人名家論述。最後是明確的結論。至於有幾個分論點,引
用哪些論據,先寫什麼,後寫什麼,一般視作者自身習慣而定。如果有必要,或文章篇
幅較長,也可以加上小標題,以求取得一目瞭然的效果。
四、定稿
歷史小論文的寫作,包括起草、修改、定稿三個步驟。
起草就是寫初稿,要深思熟慮,一氣呵成。修改時,要對史料、觀點、語言一一檢查,
以提高文章的質量。還可以徵求老師和同學的意見,對文章加以補充,最後定稿。
Ⅳ 如何做歷史論述題
步驟一:亮明觀點。用詞一定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正確、我認為……錯誤等。正確、錯誤之後一定要用明確的語句把你的觀點表述清楚。要對材料進行提練概括,盡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關鍵詞可以抄下來)
步驟二:用史實來論證這個觀點。史實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生活。
思路二:內因、外因。
思路三:國際因素、國內因素。
思路四:與該事件有關聯的多個主體(國家或組織)等。
思路五:以時間為線索選取史實論證。
不同的問題適用不同的思路,在審題時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寫答案,千萬不能想一句寫一句。史實與觀點要緊密結合,要准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表述要准確,層次要清晰。
步驟三:結論。用理論來論證這個觀點或寫總結性語言或評價性升華。(這個結論一定要結合這道題目的內容寫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課所學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課上所學原理為思路、為依據,用歷史的語言來表達。)
Ⅳ 歷史最後一題論述題觀點怎麼寫
論述題相當於一篇小論文,如康熙政績這論述題,論點是康熙是一位偉大的君主,論據:一,平三藩,鏟除內患;二,誅噶爾丹,平定新疆;三,收復台灣,實現統一;四,攤丁入畝,減輕民負;五,重用漢人,四海歸心。
通過充分的論據,完美地闡明觀點。
Ⅵ 入門者怎樣寫歷史論文
首先確立自己的論據。
其次找尋論證,支持自己的論據,也就是一些歷史資料,不過資料要詳實,不能是一些野史和流傳,因為這樣沒有說服力。
再次就是引證,結合資料,進行擴展泳衣達到再次證明論據的基礎。
最後就是結論,重申自己的論點。
歷史就是一部書,歷史就是一條河,歷史就是過去發生真是存在不能隨意修改的事實。
Ⅶ 大學歷史論文怎麼寫
一、歷史論文寫作三要素
1、論點(觀點):觀點應明確、清楚?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證據要准確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實。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
A:論證過程邏輯要清楚、嚴密,經得住推敲,做到證據與觀點之間的無縫連接。
B:論證過程應有「歷史味」,用學科語言,做到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切忌大白話和空發議論,或簡單的羅列史實。?
C:表述成文,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D:語言精煉,歷史論文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
二、歷史論文寫作技巧。
(一)引言(研究對象和目的)
利用本部分為研究和問題設置背景。某些讀者可能不會很快理解你研究的意義,因此,應使用通俗的語言和清晰的條理將讀者引導到主要問題/研究目的上來。
寫作指南:
1、闡述研究的基本原理;
2、闡述本研究如何為本領域做出重要貢獻或增進知識;
3、清晰地描述研究問題;
4、闡述研究所依據的論文框架;
5、提供研究嘗試探討和解決的問題背景,應引用其它研究支持你的論據;
6、概述相關主題的知識現狀,根據需要引用相應的研究;
7、不要回顧所有相關主題的已發表研究。
(二)研究方法(你做過的工作)
本部分是研究的主幹。完美研究的主要標準是其必須具有可復制性。也就是說,其他研究者按照你論文中詳細介紹的方法可重新獲得相同的結果。
寫作指南:
1、提供關於所有方法、技術和儀器的完整詳細的信息;
2、介紹問卷、調查或其它數據採集方法;
3、提供或引用可支持分析方法和手段有效性及可靠性的研究;
4、介紹分析方法及選擇這些方法的理由;
5、不能為了避免對方法的冗長描述而省略重要的詳細信息。
(三)研究結果(你的發現成果)
本部分應提供研究數據和結果的所有詳細信息。應首先突出最主要的研究成果,然後再過渡到次要成果。應該使讀者在閱讀本部分時可很快地了解你的研究結果。
寫作指南:
1、充分利用圖表直觀清晰地展現你的研究結果;
2、提供實際數據,而不只是概括性說明;
3、在文中闡述主要研究成果;
4、在文中突出非常規或令人吃驚的研究結果;
5、對研究結果進行解釋,而不是簡單地介紹統計數據;
(四)討論(研究成果的意義)
良好的討論部分可將特定結果延伸到更一般性的結論,這些結論與引言中介紹的一般背景相配合,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篇論文的影響。因此,應牢記討論部分與引言部分的「相互呼應」。
寫作指南:
1、開頭闡述你的假定是否得到支持;
2、闡釋研究結果:研究結果的意義是什麼?
3、將研究結果與以前的研究結果聯系起來,例如:你的研究結果是否支持或違背以前的研究結果;
4、闡述你的研究如何增進原有的知識;
5、必須介紹研究結果的所有其它可能存在的解釋;
6、介紹研究的局限性;
7、不能只是簡單地復述研究結果;
8、不能推導出無數據支持的結論。
(五)結論(你的研究收獲)
在本部分中,將在在讀者閱讀本部分時,應該已經了解了你的工作及研究結果。讀者應該能夠了解你得出結論的過程和理由。
寫作指南:
1、介紹你從研究中獲得的啟示;
2、確保結論與研究問題和描述的研究問題直接相關;
3、詳細介紹研究的更一般性意義;
4、闡述研究的未來具體前景,以增進從研究中獲得知識或回答研究未解決的問題;
5、不得誇大研究或「以偏概全」,亦即將研究成果擴展到研究實際不支持的建議或結論;
6、不能簡單地總結研究成果。
以上就是「歷史論文怎麼寫」的全部內容,希望能解答大家的問題。
Ⅷ 如何寫高中歷史小論文
歷史小論文,集論述、論證和評析於一體,作為一種訓練題型,能較全面地考查《考試說明》中規定的各項能力,具有高效率地幫助學生加強思維訓練的重要作用。
(一)如何寫好歷史小論文?
1、具備歷史小論文的三要素
(1)論點(觀點):觀點應明確、清楚
(2)論據(證明觀點的證據):證據要准確求真。要選擇能證明論點的典型史實。
(3)論證(用證據證明觀點的過程):
A.論證過程邏輯要清楚、嚴密,經得住推敲,做到證據與觀點之間的無縫連接。
B.論證過程應有「歷史味」,用學科語言,做到言必有據,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切忌大白話和空發議論,或簡單的羅列史實。
2.表述成文: 不能像問答題一樣,應以文章的形式來呈現
3.語言精煉:
歷史小論文一般都有字數限制,應抓住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題意圖的基礎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動筆,以保證語言精煉,切中要害。
(二) 解題技巧
1、瀏覽材料,找關鍵詞,明確觀點。很多學生,在提煉觀點時沒有根據題意,導致跑題而失分,十分可惜。由於題干中的觀點並不全面,我們不能完全獲悉,因此,就必須要閱讀材料,找出關鍵詞。何為「關鍵詞」?那就是材料中的主體或者是圍繞的中心,它反映了材料的主要意思和要旨。
一般而言,要把題干中的問題帶到材料中去閱讀,如2010年中的「歷史前提」其實就是講資本主義有萌芽到發展的條件或者是原因,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是講西方崛起到底是自身發展的結果還是受外部影響或者是內外相組合的產物。當然,如果材料太長,我們還要學會分層處理,關鍵詞一般應該是出現的頻率比較高的字眼。找出關鍵詞,明確觀點,也就完成了該題的第一步。
2、聯系知識,羅列論據,安排結構。一般來講,高考試題中的小論文題的材料不會是生僻冷門的,應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內容,換言之,是我們學生比較有話寫之類題目。要不然,就失去了考查的意義,也不利於高考的選拔。
如2010年的「歷史前提」,我們就要聯繫世界近代史的有關知識,運用我們分析問題的一般方法(唯物史觀),從經濟、政治、思想等角度去尋找史實。比如經濟上,我們就可以想到新航路開辟以來,西歐各國的殖民擴張加速了資本原始積累;或者是英國的圈地運動提供了自由勞動力和資金等。同時,我們還應該深入下去,就是能不能聯系中國的情況,恰好中國就是反面例子,正反結合就可以加深對這個問題的論述。
3、下筆成文,講究格式,史論結合。所謂「萬事開頭難」,寫論文也不例外,因此一定要下定決心,寫好開頭。有些學生寫的開頭很長,但觀點始終沒有明確,有點含含糊糊的味道,這是不行的。其實開頭不要寫得太多,就是開門見山,觀點是什麼就寫什麼。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寫「西方崛起是西方自身發展和外來文明共同作用的結果。」
同時,一定要講究格式。在高考評分中對論文的結構是要計分的,這就要求考生應該在論文中分段,突出結構。如2011年的「西方崛起」,就至少三段,第一段是觀點,第二段是外因,第三段是內因,最好還有個總結。如果單列政治、經濟、思想原因的話,最好也將它分開寫,這樣顯得有層次結構。
另外,史論結合要求學生史中有論,論從史出。一定要使用歷史學科語言,切忌口頭語。單純的史實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論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如2010年的「歷史前提」政治方面時,就不能只說資產階級革命,而應該表述為「資產階級革命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道路」等。
論文總體結構為:總——分——總。具體工作就是圍繞(論點),確立分論點,選擇論據和預設的結論。
Ⅸ 寫歷史論文技巧和方法步驟
編寫提綱的步驟
(一)確定論文提要,再加進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論文提要是內容提綱的雛型。一般教科書、教學參考書都有反映全書內容的提要,以便讀者一翻提要就知道書的大概內容。我們寫論文也需要先寫出論文提要。在執筆前把論文的題目和大標題、小標題列出來,再把選用的材料插進去,就形成了論文內容的提要。很多作者的經驗是:選好關鍵詞。
(二)初定各部分的比例。要根據論文的內容考慮篇幅的長短,文章的各個部分,大體上要寫多少字,確定各部分的比例關系。以此來突出主要部分,弱化次要部分。這樣便於資料的配備和安排,寫作才能有計劃。
(三)編寫提綱。論文提綱可分為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兩種。簡單提綱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論文的要點,如何展開則不涉及。這種提綱雖然簡單,但由於它是經過深思熟慮構成的,寫作時能順利進行。沒有這種准備,邊想邊寫很難順利地寫下去。詳細提綱甚至可以把各個部分的主要例證都勾勒出來。
上面所說的簡單提綱和詳細提綱都是論文的骨架和要點,選擇哪一種,要根據作者的需要。如果考慮周到,調查詳細,用簡單提綱問題不是很大;但如果考慮粗疏,調查不周,則必須用詳細提綱,否則,很難寫出高質量的論文。總之,在動手撰寫論文之前擬好提綱,寫起來就會方便得多。
編寫提綱的具體方法
第一,編寫論文提綱有兩種方法:一是標題式寫法。即用簡要的文字寫成標題,把這部分的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簡明扼要,一目瞭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論文提綱一般不宜採用這種方法編寫。二是句子式寫法。即以一個能表達完整意思的句子形式把該部分內容概括出來。這種寫法具體而明確,別人看了也能明了,但費時費力。學生論文提綱編寫要交予指導教師閱讀,所以,要求採用第二種編寫方法。至於作者採用何種方法,可以根據作者的寫作習慣而定。
第二,編寫提綱的一般順序:1!先擬標題;2"寫出總論點;3#考慮全篇總的安排:從幾個方面,以什麼順序來論述總論點,這是論文結構的骨架;4$大的項目安排妥當之後,再逐個考慮每個項目的下位論點,直到每段的關鍵詞;5%依次考慮各個段的安排,把准備使用的材料按順序編碼,以便寫作時使用。
第三,提綱寫好後,還要進行反復的推敲和修改。一是推敲題目是否恰當,是否合適;二是推敲提綱各部分的關照,當詳必詳,當略則略;三是推敲各層次、段落之間的聯系是否緊密,過渡是否自然;最後,再進行客觀總體布局的檢查,對每一層次中的論述秩序進行「微調」、增刪而最後把總體提綱確定下來,就可以按圖索驥,鋪展成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