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如何區分真偽歷史劇

如何區分真偽歷史劇

發布時間:2022-06-18 06:19:07

⑴ 大家經常說歷史正劇,那什麼樣的劇才算正劇

根據公認的史書,史實拍的叫歷史正劇,而根據小說、演藝、野史拍的就不是咯。

⑵ 觀看一部歷史劇,分析其中真實與虛構的歷史成分(至少3點),寫一篇文章。

通過與正史有關資料的核實,筆者總結:電視劇《康熙王朝》主要有以下十一個方面背離了史實。一、劇中順治帝因董額妃之死而剃度出家。史實是順治帝最終並沒有出家,而很有可能是因患天花病而薨,駕崩地點是皇宮。①二、劇中康熙帝與蘇麻喇姑有戀情。史實是蘇麻喇姑是曉庄皇太後從「娘家」帶過「婆家」的貼身侍女,是康熙帝的祖母輩,是除曉庄皇太後外,對康熙帝一生事業最為扶持的一位女性。②三、劇中鎮南王尚可喜在康熙帝年間進京。史實是鎮南王進京是在順治帝初年,而在康熙年間,並無進京史料。③四、劇中平西王提出徹藩條件,費用需1億兩白銀,要蓋150萬間房子。史實是康熙年間的平均每年的稅收只有3、4千萬兩白銀。④因此,完全是無稽之談。五、劇中康熙帝曾微服逛妓院。史實是在清朝12位皇帝之中,只有同治帝逛過妓院,其他眾皇帝皆無此行為。⑤六、劇中康熙帝兒時陪讀是魏東亭,他是魏承謨之子。史實是康熙帝兒時陪讀是曹雪芹的爺爺,曹寅。⑥七、劇中康熙帝二十八年施琅替鄭經奪回金廈。史實是施琅在順治帝十三年即已降清,在康熙元年被封為福建水師提督,而金廈在康熙帝十九年即被大清收復。⑦八、劇中康熙帝三十二年收復台灣。歷史事實是,康熙帝二十二年施琅率軍收復台澎。⑧九、劇中清軍功陷台灣,鄭經自刎。史實是鄭經早死於康熙帝二十年正月,台灣由其次子鄭克爽降清。⑨十、劇中康熙帝把台澎合成一縣,命魏東亭去當縣令。史實是清在台設立一府三縣,由台灣府下轄台灣、鳳山、諸羅三縣。⑩十一、劇中康熙帝下密旨給姚啟聖,令施琅不得入台。史實是收復台灣後,施琅不僅入台接受鄭克爽投降,而且在台三個多月進行安撫。⑾通過以上幾點的分析,不難看出,電視劇《康熙王朝》無論從歷史人物、歷史背景,甚至從歷史事件等方面都存在著諸多差錯。因此,不得不引起歷史學家與傳媒業內人士的思考與反省。

⑶ 歷史劇的史實和虛構

談談歷史劇的史實與虛構

藝術真實應是歷史真實和文學虛構融為一體的真實

歷史劇主要有兩種真實,一種是歷史真實,一種是藝術真實。我認為歷史真實應包括歷史記載的真實、或歷史大框架的真實、或歷史大背景的真實、或歷史發展趨勢的真實,甚至是在特定條件下歷史可能性的真實。實際上這是很寬松的歷史真實,如果連這樣的「真實」都做不到的話,那就是存心不讓歷史劇真實,勢必滑到調侃的「戲說」的泥潭。藝術真實應是包括歷史真實和文學虛構為一體的真實,中間經過表演、音樂、舞美、燈光、服飾等手段的融入,使藝術真實比歷史真實成為更高氛圍的真實。文學虛構是藝術真實的重要組成部分,但要認識到沒有歷史根據的虛構就脫離了歷史劇的軌道,反之,沒有文學虛構的歷史就談不上是文藝作品,它們應當是「史詩的客觀原則和抒情詩的主觀原則這二者的統一」 黑格爾《美學》第3卷。歷史劇作家在尊重歷史的基礎上,才能張開虛構的翅膀飛翔。曹禺的話劇《王昭君》是根據歷史記載創作的歷史劇,昭君自願嫁給匈奴單於,一輩子不能回故鄉,再也見不到父母,並且還要克服社會上普遍歧視匈奴野蠻愚昧的思想障礙,昭君跨出這一步既艱難又果敢,那麼,她的心理依據和現實判斷是什麼,史缺有間。這個問題如果交待和描寫得不充分,觀眾則難以信服。於是曹禺在戲中就虛構一個孫美人的形象她19歲入宮,幕啟時已經60歲了。40多年過去,孫美人還沒有見到過皇帝。老皇帝已經駕崩,她也滿頭白發,但孫美人仍時刻盼望著皇帝的召見。忽然當朝皇帝漢元帝傳旨召見孫美人,她大喜過望,卻原來是死去的老皇帝給當朝皇帝托夢,說他在墳墓里孤獨寂寞,想念孫美人,要她伴駕,於是當朝皇帝賜死孫美人。這件事使王昭君受到強烈的刺激,她從孫美人的悲劇命運中看到漢宮的可怕和凄涼,於是毅然「請行」。觀眾對孫美人的形象是接受的,因為殉葬慘劇封建時代常有,尤其是宮廷,而紅顏一生不得見御也大量存在。可見孫美人的虛構不但為昭君遠嫁匈奴提供了合理的依據,也推動了劇情的發展。

歷史劇應有對野史和民間傳說的包容和運用

正史與野史相比,當然正史要相對真實。但是作家為了達到自己的創作意圖,即使正史沒有記載的事件,也可以從野史中獲取素材。姚雪垠的歷史小說《李自成》,就描寫了李自成到谷城會見另一位農民起義軍領袖張獻忠的故事。作家的目的是要表現李自成全軍覆滅後仍然想方設法推動時局的發展,並從中展示李、張對當時形勢的觀察和判斷,以及二人水平的差別。於是作家便采自野史繪聲繪色的描寫正史不曾發生的「雙雄會」,讓讀者感知這二虎誰能最終奪取天下,同樣達到了「歷史真實」的效果。正史與民間傳說相比,也同樣更具有歷史真實性,但是,田漢在創作話劇《文成公主》時,翻閱和研究了大量的唐蕃史料,可是缺少文成公主入藏路上的思鄉情結,於是,田漢就擷取民間傳說入戲,描寫文成公主在西行途中進入玉樹邊境時,為抑制訣別故鄉的悲戚情懷,索性丟擲手中的日月寶鏡。日月寶鏡是文成公主臨行前父母贈給她的紀念品,文成公主一路上每每照鏡總是思念父母,眷戀長安。但是她為了遠嫁吐蕃,完成漢藏和睦的大業,必須克服兒女情長的困憂,於是下決心扔掉日月寶鏡,讓觀眾看到一個高瞻遠矚、顧全大局的可敬可愛的公主形象。觀眾之所以接受這個民間傳說為可信,正是因為一個皇室少女遠去她既陌生且又風俗迥異的吐蕃必會產生思念家鄉、思念父母的普遍的人之常情。大凡在歷史劇中,使觀眾動容並為之震憾之處,常常不在歷史真實的自身,而在藝術真實的呈現。

缺少合理的想像也就缺少「史味」「史趣」

藝術真實以文學虛構為其重要環節,而文學虛構又以想像為其主軸。這方面大致有三種情況一種是合理的想像,一種是不合理的想像,一種是原來想像合理後來又被否定。合理的想像如滇劇《瘦馬御史》,乾隆皇帝根據一身正氣的錢南園的彈劾,責成以宰相和珅為首的專案組赴山東調查巡撫國泰貪污案,錢也隨同勘察。國泰貪污的國庫銀將其中的一大筆賄賂給後台和珅,和珅為了庇佑國泰,也為了保護自己,登門拜訪錢南園。和珅愛畫,南園善畫,和珅為籠絡收買錢南園,要用5000兩銀買下錢的「瘦馬圖」,錢知其險惡用心而婉拒。盡管正史乃至野史均無此事記載,但這是古今貪官慣用的迂迴乖巧的類似手段之一,這個情節屬於劇作合理的想像。不合理的想像如電視連續劇《曹操與蔡文姬》的某些處理,按史載,曹操與文姬之父、大儒蔡伯喈是好朋友,曹操是文姬的長輩;文姬是大家閨秀,很有修養。但劇中卻渲染蔡文姬狂熱追求曹操,曹操也深愛蔡文姬,文姬為了愛,甘願做曹操的小妾,並且二人不時地熱烈狂吻。這純屬於脫離人物性格和人物關系的不合理的想像,嚴重的歪曲了曹操和蔡文姬的形象,並且在觀眾中造成誤導。原來屬於合理的想像後來又被推翻,以《史記·項羽本紀》所載的項軍進入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為例,唐代詩人杜牧據此發揮了合理的想像作《阿房宮賦》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杜牧推想秦宮室必包括阿房宮。其實,秦始皇和秦二世相繼修築阿房宮,只建了全部工程的微小部分前殿,實未成宮。最近,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的專家經過地層挖掘,發現阿房宮遺址並沒有火燒的痕跡,也沒有成為「焦土」 《江南時報》2004年11月21日《揭開阿房宮「身世」之謎當年未曾付之一炬》。因此,杜牧當日的合理想像今日就消失了。但不管想像的長期合理或當日合理,歷史劇的合理想像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一些歷史劇由於缺少合理的想像,也就缺少「史味」、「史趣」,藝術吸引力和感染力也就減弱了。

越是具有當代的思想高度,越能體認出歷史的深度;越是開掘出歷史的深度,才越具有時代的高度

再談談歷史劇的歷史與戲劇的關系。目前大致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認為歷史劇中的戲劇應當是歷史化的戲劇,戲劇要服從歷史的調控;一種意見認為歷史劇中的歷史應當是戲劇化的歷史,歷史要服從戲劇的安排。我認為這兩種意見都有道理,不能把它們對立起來甚至互為壁壘。歷史化的戲劇就是我稱之為的「嚴格意義的歷史劇」,戲劇化的歷史就是我稱之為的「非嚴格意義的歷史劇」,兩者都是歷史劇,不能認為只有嚴格意義的歷史劇才是歷史劇,而非嚴格意義的歷史劇就不是歷史劇。從古今歷史劇的創作實踐來看,非嚴格意義的歷史劇占絕大多數,可見歷史和戲劇的關系應以戲劇化而非歷史化為主。史學家和戲劇家的區別在於,史學家把歷史當作追求的目標,而戲劇家則把歷史當作表現的手段。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一旦進入到文藝作品中,就要受到假定性的規范。歷史真實是相對的,因為「舞台是幻覺的領域,過分的逼真就會變成不真實」 威廉·阿契爾《劇作法》。例如清康熙年間的清官於成龍,廉潔清正,身為總督已是封疆大吏,可是出差辦事常常便服自費雇驢車,自己掏腰包住小旅店,以節省公家開支。近由梁波等編劇、上海京劇院演出的京劇《廉吏於成龍》,就沒有採用這個情節,因為看似真實,但今天的觀眾用「現實感」來反觀「歷史感」而產生的思維很可能認為不真實,說不定以為劇作家在編造「廉潔」。任何一部歷史劇,一旦進入當代劇作家的創作視野,勢必受到當代意識的觀照,甚至是重塑。歷史劇作家是當代人,他們只能以當代的思想來感悟歷史,以當代的意識來透視歷史,因此,對於歷史劇作家來說,越是具有當代的思想高度,才能越體認出歷史的深度;越是開掘出歷史的深度,才能越具有時代的高度。

⑷ 歷史劇按什麼標准分

中國歷史題材電視劇分為電視歷史劇、電視歷史故事劇(正劇和戲說兩種)、電視神話神魔劇三個大類。
還可以從歷史劇的「言說」方式分為:1以歷史內在矛盾性為敘事動力--正說劇;以虛構的喜劇沖突性為為敘事動力--亞正說劇;後現代式無深度敘事--戲說劇。
手打。

⑸ 歷史劇、古裝劇和歷史題材影視劇有什麼差別還有虛構和戲說有什麼區別請具體些。最好舉實例。

歷史劇是以歷史背景為基礎,構造適當的細節問題的電視劇,比如老三國。
古裝劇是以過去的時間為大背景,可以借用歷史真實存在的人名,但是事件以非歷史為主,或者全部是不屬於歷史范圍的,比如各種宮廷劇。
歷史題材影視劇和歷史劇基本沒法區分。

虛構是在原來真實事件基礎上補充不違背真實的細節,比如我們知道歷史上真實情況是諸葛亮死於五丈原,我們可以編造他死前對魏延說什麼話,什麼表情,這叫虛構。
戲說是故意創造違背時代、違背常理的情節,用以引人發笑,比如說如果我們編造故事諸葛亮是個白痴,陰謀篡權,就是戲說

⑹ 如何認識歷史題材影視劇中的「歷史」

關於歷史題材影視劇中的歷史
高二(7)班 陳悉兒
指導老師:鄭妙娟
一、前言
如今,有很多同學抱怨歷史課太呆板枯燥,想要通過看歷史影視劇來多方面增加歷史知識,以提高自己的歷史人文素養。可是,看歷史影視劇真的能夠學習到真實的歷史嗎?哪些歷史影視劇才是值得一看的呢?如今越來越多的穿越劇、古裝劇會不會對同學們產生一定的影響呢?伴隨著這些疑問,我展開了研究。本課題以歷史影視劇中的歷史為研究內容,通過互聯網、報刊、書籍收集相關資料。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娛樂生活越來越豐富,各種歷史影視劇也層出不窮,其中不乏一些為了商業利益,不惜扭曲歷史事實以迎合大眾口味的古裝劇,對同學們的歷史認知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我想通過通過這次研究,分析各種歷史影視劇中的歷史,了解真偽,探究歷史正劇與古裝劇之間的區別,同時也能增強自己的對歷史影視劇中的歷史的分辨能力,豐富歷史知識。希望通過這次研究,能夠使同學們正視歷史影視劇中的歷史,不要因過度迷戀劇中的情節而喪失分辨能力,同時我也希望一些歷史正劇能夠受到更多人關注,使更多人願意投身於創作更多更好的、能讓同學們在欣賞中學習的歷史正劇。
二、正文
溫州市第十五中學曾做過一個關於「電視劇類型」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最喜歡港台或大陸所拍的歷史題材影視劇」的佔50%;「您最喜歡的歷史題材影視劇類型」中「戲說歷史題材影視劇」與「符合歷史的嚴肅歷史電視劇」的分別佔48%和38%。這些數據表明,大中學生最喜歡觀看的是戲說歷史題材影視劇,但基本符合歷史的嚴肅的電視劇在大中學生中也有一定的市場。
對於歷史影視劇中歷史的真偽對大眾歷史認知的影響,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他們主要分為兩種。
一些人認為戲說歷史題材影視劇的泛濫會給同學們學習歷史帶來很多負面的影響,因為當下的歷史小說和影視劇創作根本不考慮歷史是否真實,大部分都是在導演和編劇主觀意圖的實現中塑造人物的「應有面目」。現在的歷史電視劇基本都歪曲歷史,如《還珠格格》、《鐵齒銅牙紀曉嵐》、《康熙微服私訪記》等都是胡編亂造。
另一些人卻認為對歷史影視劇中歷史的批評看起來理直氣壯,其實十分無聊。例如蘇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湯哲聲就提出:「歷史與文學聯姻,成為了歷史小說或者歷史劇,也就是『胡編亂造'了。文學的美學特徵之一就是虛構,追求的不是歷史的真實而是歷史的道理,判斷的不是歷史的趨向而是人性的善惡,探究的不是歷史生成的原因而是人性變化中的文化社會因素。如果去掉了虛構,文學也就不成文學。也許有些人說,文學的虛構是可以的,但是要有一個底線。那麼什麼是文學虛構的底線呢?這是一個無窮盡地彼此循環的問題。如果硬要在文學的虛構中強加其它價值標准,文學同樣也就不成為文學了。」
兩種觀點都很有道理,在我看來,歷史影視劇中歷史情節的真偽對大眾歷史認知的影響,和影視劇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情節需要有關。
有些影視劇真正要表達的只是一種思想情緒。例如前些日子席捲各個電視台的大型宮廷古裝劇《甄嬛傳》,它要表達的就是一種思想情緒:怎樣生存、怎樣奮斗。與之前熱播的中國影視劇《杜拉拉升職記》和韓國電視劇《大長今》一樣,《甄嬛傳》被稱作為「職場生存奮斗指南」,只不過電視劇將職場安排在後宮而已。它的超高收視率說明了當今眾多的人們在工作中不順利以及如何改變現狀、取得上位的心理需求。還有穿越劇《步步驚心》的情節設計映襯出的現實社會中的實際和令人心酸的自我總結,這就是當下那些流行的歷史小說和影視劇之所以盛行的社會心態。雖然《甄嬛傳》和《步步驚心》中的情節根本是違背歷史史實的胡編亂造,但它要表達的主題還是表現了當代精神和當代心態的。我們可以把它們當作一般影視劇看,但對其中的歷史描述還是得注意多加甄別。
還有一些影視劇中歷史扭曲嚴重的就需要多加註意了。如《美人心計》中的歷史和真相間就有很大的出入。歷史上劉恆的確有個慎夫人,而且相當受寵,慎夫人衣不曳地,十分節儉,慎兒在性格上也比較恬淡。而且梁王是竇太後的兒子不是慎兒的,電視劇中完全扭曲了這一事實,可能會給同學們一些誤導。
再往前推的話,也有很多不符合史實的影視劇,如一些清戲《康熙大帝》、《康熙王朝》等,還有如《貞觀長歌》、《漢武大帝》。
為了推廣歷史正劇,鼓勵同學們觀看歷史正劇,我整理出了一些比較符合歷史事實的歷史影視劇:
《孔子》、《屈原》、《東周列國》、《秦始皇》(亞視1986版)、《漢劉邦》、《司馬遷》、《王昭君》(1987版)、《漢宮飛燕》、《三國演義》、《隋唐演義》(1996版)、《貞觀之治》、《武則天》、《唐明皇》、《趙匡胤》、《楊家將》(1991版)、《包公》(1986版)、《賀蘭雪》、《蘇東坡》(1995版)、《成吉思汗》、《魂斷釣魚城》、《馬可波羅》、《海瑞》、《戚繼光》、《大明王朝1566》、《明宮三大案》、《袁崇煥》、《努爾哈赤》、《鄭成功》、《走向共和》
希望能給同學們學習歷史提供一些幫助。
三、結語
通過此次研究,我知道了許多歷史影視劇中的歷史錯誤,也發現了許多值得一看的歷史正劇。此次研究我也探究了影視劇中情節修改與它所要傳達主題之間的關系,明白了我們應該辯證地批判某一些歷史影視劇。
以歷史的真實的角度觀之,當下中國這些歷史小說和影視劇確實有歷史的誤導和方向跑偏的危險。如何改變這種傾向,打壓創作者是最笨拙的方法,關鍵是如何引導。安徽電視台一方面放映《甄嬛傳》,一方面開設講座,講明什麼是真實的清史和真實的清宮,這就是一個好辦法。文學的表現有文學的思路,歷史的引導有歷史的程式,符合學理的科學管理要比那些無聊的評論和權力的打壓平和得多,也有效得多。

⑺ 正劇的與歷史劇區別

有些所謂的評論家說:『歷史正劇』雲雲。那末,正劇一定就是歷史劇么?未必。歷史劇,或者說『歷史題材的劇』,同『正劇』的概念實際並不完全相同。
歷史正劇創作要有歷史主義的態度、情節合乎情理,但這還不夠,必須盡可能地對要表現的那段歷史故事做到主要事實符合史籍記載,細節、人物等可以有虛構和加工。否則就不是歷史劇,頂多算正劇(即悲喜劇)。
正規的歷史劇的故事情節必須像古典名著《三國志演義》、《殘唐五代史傳》《皇明英烈傳》《東西漢演義》、《檮杌閑評》、《唐書志傳》、《大宋中興演義》、《於少保萃忠傳》、《南明演義》諸書那樣,重大事件基本符合史實。譬如:馮夢龍《新列國志傳》(東周列國志),去除了《列國志傳》的神話和荒誕不經的描寫;清遠道人《東漢演義》不同於原來的《東漢12帝演義》,故事基本符合《後漢書》等古籍記載。
現代以後的作品,譬如:《星星草》、《李自成》、《少年天子》等歷史小說,假如根據這些歷史文學改編影視,如果基本符合原作者在書中的描寫,也應算作歷史正劇。《諸葛亮》、《大唐名相》等劇就是很精彩、很有歷史感、發人深思的古裝歷史劇.
歷史小說可以歷史為背景,但情節必須真實,虛構成分必須在當時條件下有可能發生。時下有些電視劇自詡歷史正劇,但是,卻是在以某某朝代為歷史背景,大量虛構人物和故事,並非嚴格意義上的歷史劇。有的恐怕連正劇也稱不上。

⑻ 歷史劇和真實歷史

《尋秦記》
1、歷史上沒有項少龍這個人物,更不是項羽的父親。項少龍是電視劇與小說中虛構出來的。 2、電視劇里真的嬴政死了,後來的秦始皇是趙盤假扮的。歷史上根本不存在趙盤這個人的。 3、電視劇里戰國四公子之一信陵君的人格與品德被嚴重歪曲了,歷史上真正的信陵君是四公子之首,素有賢名。司馬遷的《史記》中對其他三公子的評價都不高,唯獨對信陵君大加贊賞。 4、《尋秦記》中有燕國(14人):(燕王喜,樂毅,燕昭王,劇辛,荊軻,粟腹,徐夷亂,徐夷則,燕闖,燕軍,尤之,閻獨,鄧甲,冷亭)。其中後八位(徐夷亂,徐夷則,燕闖,燕軍,尤之,閻獨,鄧甲,冷亭)是虛構的人物,其餘的人物均是歷史上有頭有臉的人,多為燕國名將,還有個龐暖也是名將。 5、歷史上嬴政的母親叫做趙姬,而不是朱姬。 6、在真實的歷史中,嫪毐的兩個兒子是被裝在袋子里扔下懸崖的,而不是吊在宮中廣場被撻死的。
《漢武大帝》
南宮公主未和親 《史記 卷四十九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元朔六年(註:前123年),侯申坐尚南宮公主,不敬,國除。 唐朝司馬貞的《史記索隱》對這一段的注釋為:「南宮公主,景帝女。初,南宮侯張坐尚之,有罪,後張侯耏申尚之也。」說明南宮公主先嫁給南宮侯張坐,後嫁給耏申。 這里史記說的很清楚,時間人物都很確切,而編劇撰寫的劇情的根據卻是宋朝的史料,相隔千年之久,與今人猜度何異?實在是有欠說服力。 竇嬰之遺詔僅九字 劇中說,景帝給竇嬰的遺詔了不得,可以讓他作周勃,誅呂後,護幼主。歷史上竇嬰拿出的遺詔很簡單,九個字:「事有不便,以便宜論上。」無非就是一個便宜奏事權,當不了免死金牌。他拿出來還不如不拿,白被誣了矯詔罪。 伊稚邪與於單並非兄弟,比霍去病晚死 《漢武大帝》中,衛青部以飛將軍李廣為誘餌,引出伊稚斜主力,予以重創,李廣陣亡,伊稚斜中箭死,達至全劇之高潮,亦暗合伊稚斜亂箭謀弒父親而遭報應說。而《漢書》載:「單於聞之,遠其輜重,以精兵待於幕北。與漢大將軍接戰一日,會暮,大風起,漢兵縱左右翼圍單於。單於自度戰不能與漢兵,遂獨與壯騎數百潰漢圍西北遁走。漢兵夜追之不得,行捕斬首虜凡萬九千級,北至顏山趙信城而還。單於之走,其兵往往與漢軍相亂而隨單於。單於久不與其大眾相得,右谷蠡王以為單於死,乃自立為單於。真單於復得其眾,右谷蠡乃去號,復其故位。」可見,伊稚斜此戰並沒有死。伊稚斜之死尚晚於天才將領霍去病。其在位共13年,死於公元前114年,死後兒子烏維立為單於。 中行說無緣為伊稚邪出謀劃策 作為我們歷史上第一個漢奸的中行說,是我們漢文帝給老上單於和親時的一個宦官,但中行說不願意到匈奴去,漢強使之。中行說就:「必我行也,為漢患者。」中行說在走的時候就告訴過漢文帝,但漢文帝依然讓他去了,所以他也就真的背叛了漢朝,成為匈奴的三朝老臣,但是他只侍奉過老上單於和君臣單於,在伊稚斜即位後沒幾年就病死了,所以說,不可能給伊稚斜出謀劃策.見《史記.匈奴列傳》。 金日磾不是王子是太子 劇中的金日磾本來就叫金日磾,這是錯的,他的金姓是漢武帝親自賜的,是因獲得了休屠王祭天金人。而休屠王就是他的父親。 漢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朝廷派遣驃騎將軍霍去病,將萬騎,出隴西,過焉支山千餘里,切斷匈奴右臂,執渾邪王子,繳獲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夏天,經居延及小月氏攻祁連山渾邪、休屠二王,使他們遭到慘重打擊。同年秋,匈奴單於因渾邪王屢為漢軍所破,傷亡數萬,怒不可遏,欲召誅渾邪王。渾邪王便說服休屠王共同降漢。而休屠王因其部損失不大,估計單於不會殺他,後又中途反悔,渾邪王便殺了休屠王,其眾四萬餘人降漢。漢武帝封渾邪王為列侯。日磾因父親被殺,無所依歸,便和母親閼氏、弟弟倫隨渾邪王降漢,被安置在黃門署養的馬,時年僅十四歲。 劇中將他變成了伊稚邪庶出的弟弟,還有了漢人的母親,身份完全改變了. "戲弄匈使"實為曹操事跡 讀過《三國演義》的觀眾自然知道這是曹操的故事,該故事原始狀態如下:「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世說新語·容止》)不過這也只是傳說,唐朝劉知己曾辯其偽。 李廣並非戰死 李廣並非戰死,而是自殺身亡,也並非是衛帥派其為前將軍時戰死,而是出擊匈奴,遂迷路,悔恨而自殺,見《史記.李廣列傳》,《漢書·李廣轉》,等等。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非司馬遷所說 劇中司馬遷為劉徹解釋天象,見五星連珠,說出了這句話。 實際上這是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中的彩錦護臂上的話。其中,「中國」兩個字和現在的意義也不相同,指的是中原地區。 而尼雅遺址屬於東漢到魏晉時期。編導們把這句話提前到漢武帝時期,當然自有用意 被擋在細柳軍營門外的是漢文帝 「周亞夫軍細柳」這個故事曾經入選過中學語文課本,觀眾當不陌生。從史記記載來看,被擋在細柳軍營門外的是漢文帝,而不是他的兒子漢景帝。 匈奴人與"昆侖神"無緣 劇中匈奴人時不時張開雙手,仰天呼喚"昆侖神",好像天人感應似的,其實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他們崇拜的是太陽和月亮。司馬遷記載:單於在早晨走出營地,去拜初升的太陽,傍晚拜月亮。 《漢書卷》有如下記載: 贊曰:「《禹本紀》言河出昆侖,昆侖高二千五百里余,日月所相避隱為光明也。自張騫使大夏之後,窮河原,惡睹所謂昆侖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經》所有,放哉!」 這里的河指黃河,昆侖應指黃河發源地一帶。 可見當時所謂的昆侖在西域。而匈奴與西域距離很遠,道路也非常難走。漢宣帝時匈奴進攻西域烏孫國,去時近10萬,回來時幾千人,不是被烏孫兵打敗的,是路上遇到了沙暴。 關於劉陵 史書上的劉陵就三十字,《史記 淮南衡山列傳》:淮南王有女陵,慧,有口辯。王愛陵,常多予金錢,為中詗長安,約結上左右。 本劇中劉陵的種種出軌事跡都是虛構想像的 伊稚斜是君臣單於的弟弟。於單是投降漢朝病死的,不是戰死的。
《康熙王朝》
1.電視劇里,說是清兵攻破明宮,歷史正確是李自成起義滅明。錯的有點離譜 2.董鄂妃其實是『旗人』 《康熙帝國》第二集,順治寵愛的董鄂妃患天花,佟妃恨恨地對孝庄太後說:『一個漢女』把皇上迷得七暈八素的。其實,董鄂妃是漢女(董小宛)是民間傳言,早被史學界否定的。 3.孝庄太後不能用謚號自稱的。 孝庄太後知道順治出家心思已定不可挽回後的一段獨白,其中說到「我孝庄……」。這里是錯誤的。 孝庄太後本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爾沁部貝勒塞桑的女兒,十三歲的時候嫁給皇太極,崇德元年被封為永福宮庄妃。她於康熙二十六年12月25日病逝,康熙給祖母上尊謚:孝庄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聖文皇後。 孝庄文皇後是這位太後死後的謚號,謚號是死者的哀榮,也是對她一生的評價,孝庄太後自己不可能用謚號來自稱。 4.電視劇里,康熙說:「前面這條道500年前鐵木真從此攻進北京城,使大宋王朝只剩半壁江山……」歷史上:北宋是金給滅的! 5.歷史上的周培公是個小角色,他只是清軍里的一個幕僚。 (周培公長於計謀,曾因功授七品官。圖海統領大軍進至潼關時,他上《平涼策》,因此被招為幕僚。清軍攻下平涼咽喉虎山墩後,堅不可摧的平涼城已置於清軍炮火之下。這時,在王輔臣部下任總兵官的黃九疇及布政使龔榮遇得知自己的同鄉周培公在圖海大將軍帳下做幕僚,於是願做內應,勸降王輔臣。圖海最終沒費一槍一彈降服王輔臣。) 但劇中說周培公得到重用,任撫遠大將軍,有兵力20餘萬等等,是假的。 6.歷史上容妃是乾隆的妃子,即傳說中的香妃。康熙帝只有榮妃,既固倫榮憲公主的母親。藍齊兒即固倫榮憲公主(皇三女,二公主),康熙帝的掌上明珠,最疼愛的女兒,但沒有嫁給葛爾丹,嫁的是比公主大3歲的蒙古部落貴族王子烏爾袞。 7.孝庄的死亡時間是錯誤的 歷史上,孝庄死時,康熙侍奉在旁,而劇中則是康熙在外征戰,不符歷史。 8.蘇麻喇姑的身世以及與康熙的關系的錯誤 歷史上,蘇麻喇姑是孝庄皇後的貼身侍女,她從小服侍的應該是孝庄而不是康熙,如果是孝庄的貼身侍女,那麼年齡必定與孝庄相仿,孝庄是康熙的祖母,那麼,蘇麻喇姑也必定是康熙祖母輩的人,又怎會與康熙有感情呢。這與歷史不符。 9.蘇麻喇姑死亡時間的錯誤。 史上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孝庄病逝,而蘇麻喇姑死於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而劇中則表現為:「孝庄病逝後,蘇麻喇姑隨即圓寂,」這與歷史不符。 10.。 「明珠」即「納蘭明珠」,納蘭明珠是清康熙年間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後來卻因為朋黨的罪名被罷黜職位,後雖官復原級,卻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後鬱郁而死。其子納蘭性德為「清代第一詞人」。 11.鄭經死於1681年,此時台灣並沒有被清廷收復,1683年向清朝投降的是他的兒子鄭克塽。而劇中安排鄭經自殺於清軍克台之日,違背歷史事實。 12、噶爾丹不是被胤褆殺死的,歷史上的噶爾丹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殺 13、清兵與噶爾丹交戰時,噶爾丹是以駱駝來組成「駝城」來與清軍交戰的,而該劇中沒有 14、順治皇帝並沒有出家當和尚,而是死於天花 15、康熙舉辦千叟宴,時間為康熙六十年,此時明珠,索額圖已不在人世,而劇中明珠,索額圖均參加,不合歷史邏輯。 16、《康熙帝國》第七集,孝庄說:「前天夜裡,聖祖託了個夢,說是陵寢不穩……」;第十五集,明珠說:「皇上,大清律乃聖祖所定,雖當今皇上也應遵守……」實際上清聖祖就是康熙的廟號,所以這兩處情節很荒謬。 17、皇後並不是名赫舍里, 赫舍里是她的姓,她的名是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電視她只生了一個兒子就難產死了,這是錯的,歷史上她生了兩個兒子, 第一個是承祜,可惜這個兒子4歲的時候得病死了,後來才生胤 礽 ,胤礽並不是一出生就叫胤礽,而是叫保成 18、惠妃和慧妃的區別 惠妃:聖祖惠妃,納喇氏(就是那拉氏),郎中索爾和女,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三子承慶(殤)。十一年生皇長子(排序五子)胤禔。 慧妃:慧妃,博爾錦吉特氏(?——1670),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郁錫之女,幼年被選進宮,尚未冊封,於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為慧妃。 電視劇中是生皇長子(排序五子)胤禔的妃子,就應該是惠妃,而不是慧妃。 19、電視里慧妃被封為皇貴妃,這是錯的,歷史上她最高等級就是妃 20、電視里自從皇後死了後康熙沒有立別的女人當皇後,這是錯的,歷史上皇後赫舍里氏死了後,康熙還立了兩個皇後,分別是: 孝昭仁皇後鈕祜祿氏 (?——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皇後,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謚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後。 孝懿仁皇後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冊為皇後,次日即去世。謚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後。 21、戲里孝庄說康熙的生母是「博爾濟吉特氏女人」,而其實孝康皇後是佟佳氏 22、喀爾喀出了個寶日龍梅公主?估計編劇壓根兒不知道喀爾喀在哪兒,內部是什麼設置,跟清朝什麼關系 23、噶爾丹居然敢隻身進北京,還那麼年輕,太抬舉他了 24、康熙三次親征准噶爾,是打擊、剿滅、肅清的過程,並未失敗過。 25、皇帝軍前帶著妃子,把康熙當成齊後主還是隋煬帝了 26、康熙死在朝堂上也真是個奇聞 27、最後竟斷語「千古一帝」,估計康熙活著也不敢這么自稱 28,明珠找康熙:昨天晚上,福建尚可喜、廣東耿精忠的摺子...... 說反了,鎮守廣東的是尚可喜,鎮守福建的耿精忠 29 尚之信來到平涼城樓前,喊道:聽著!鎮南王尚之信拜會大帥,快快開門...... 他尚之信什麼時候成為鎮南王了?鎮南王是耿精忠,尚之信是平南王 30,在明朝廢除了丞相,康熙身邊的明珠和索額圖被稱為名相和索相,實質上應是輔政大臣。 31,皇宮中乾清宮中高懸的「正大光明」匾額,明明是順治皇帝親自題寫的,可是在《康熙王朝》中 卻 成了康熙皇帝的手筆……。 32,康熙皇帝曾下旨,讓西方傳教士(如,雷孝思、白晉、杜德美等)到全國各地測繪地形,並繪 制 了《皇朝全圖》,但在《康熙王朝》中,它卻成了「周培公」的作品,這是與史不符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區分真偽歷史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