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尤溪縣團結鄉歷史多久

尤溪縣團結鄉歷史多久

發布時間:2022-01-31 13:29:48

A. 尤溪縣的行政區劃

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全縣面積3463平方千米轄9個鎮、6個鄉:城關鎮、梅仙鎮、西濱鎮、洋中鎮、新陽鎮、管前鎮、西城鎮、尤溪口鎮、坂面鎮、聯合鄉、湯川鄉、溪尾鄉、中仙鄉、台溪鄉、八字橋鄉。以及250個行政村、12居委會。縣人民政府駐城關鎮,以「尤溪八景」著稱。 尤溪縣行政區劃一覽鄉鎮名稱社區居委會/村委會面積 人口郵編城關鎮東街居委會、西街居委會、水南居委會、西門居委會、北門居委會、城東居委會、沈塔居委會、城關村、埔頭村、石路村、下村村、新洋村、騰洋村、星明村、園溪村、水東村。11800(公頃)55843(人)365100梅仙鎮九都居委會、梅仙村、梅營村、坪寨村、謝坑村、科第村、半山村、汶潭村、通演村、南洋村、經通村、源湖村、玉石村、小蕉村、蕉坑村、雙峰村、東頭村、東坪村、乾美村、丁地村、下保村、龍雲村、雲林村、丈際村。23945.12(公頃) 34599 (人)365101
365121 西濱鎮鱸江居委會、西洋村、三連村、下墩村、過溪村、雙洋村、西芹村、際後村、厚豐村、彩城村、科竹村、後坪村、樂洋村、演溪村、坂兜村、劉坂村、七里村、雍口村、華蘭村、七斗村、彭坑村、彩洋村。248(平方公里)24873(人)365103
365104 洋中鎮後樓村、康林村、龍洋村、聯洋村、洋邊村、水圳村、洋中村、梅峰村、際口村、際深村、桂峰村、天堂村、上塘村、坪坑村、浮洋村、官洋村、王宅村。369(平方公里)3.1(萬人)365106
365122 新陽鎮新興居委會、高士村、中洋村、夏陽村、坎里村、下橋村、文山村、池田村、上井村、林尾村、登山村、寶山村、龍益村、建新村、溪坂村、上地村、龍上村、南芹村、葛竹村、雙鯉村、中心村、大坋村、大建村、瓷廠村。253.62(平方公里)48960(人)365118
365119 管前鎮管前村、東上村、南華村、真地村、東坑村、皇山村、村尾村、林源村、鴨墓村、西溪口村、建設村、馬坪村、後壟村、洪村村、洪坑村、柳塘村、綠柳村、九曲村、雙山村、浯溪村。179(平方公里)25035(人)365116西城鎮城西居委會、安洲居委會、團結村、光林村、解建村、聯建村、上源村、七尺村、和平村、鄭庄村、新聯村、玉池村、後洋村、東村村、湆頭村、山連村、麻洋村、北宅村、新坑村、秀村村、文峰村、鳳元村、三山村。34666.88(公頃)43754(人)365114
365115
365127 尤溪口鎮尤墩居委會485.12(公頃)896(人)365105坂面鎮坂面村、下川村、蔣坑村、吾園村、大墘村、古跡村、仁厚村、青坑村、山面村、正山村、京口村、芹洋村、際頭村、大坪村、華園村、肖坂村、後坑村、街面村、厚祿坪村、山岩村、永坑村。429(平方公里)3.62(萬人)365113
365124
365128 聯合鄉聯東村、聯合村、聯南村、聯西村、東邊村、連雲村、雲山村、下雲村、嶺頭村、吉木村、惠州村、湖洋村。159(平方公里)2.14(萬人)365102湯川鄉山嶺村、溪坪村、山兜村、岳溪村、香林村、胡厝村、白際村、陽星村、溪濱村、珠建村、珠峰村、黃林村、湯三村、下井村、光明村、丘山村、赤墓村。312(平方公里)1.8(萬人)365108溪尾鄉湖山村、本洋村、莘田村、秀嶠村、長華村、溪尾村、九峰村、高山村、埔寧村、大寧村、綱紀村、棗坑村。14247.33(公頃)15378(人)365107中仙鄉中仙村、上仙村、玉溪村、華仙村、蘇峰村、嶺下村、雙溪口村、吉華村、安寧村、吉安村、華陽村、文井村、長門村、竹峰村、劍溪村、善鄰村、東華村、西華村、華口村。37524(平方公頃)39843(人)365109台溪鄉台溪村、洋頭村、洋尾村、莒洋村、書京村、蓋竹村、坑美村、丁岩村、後隔村、東山村、安陽村、山頭村、福廷坑村、桃坪村、上宅村、園兜村、西吉村、清溪村、象山村、玉澗村、沶坑村、鳳山村、大頭橋村、七官場村。227.4(平方公里)32025(人)365111
365112 八字橋鄉村頭村、洪田村、洪牌村、龍湖村、羅岩村、黃壟村、坑頭村、下畲村、後曲村、魯坑村。7839(公頃)12036(人)365117

B. 和平鎮的歷史沿革

漢先後為涪陵縣、永寧縣轄地,蜀漢為萬寧縣轄地。
隋開皇十九年(公元599年)置務川縣,為縣治地。
唐武德四年置務州(後改為思州、寧夷郡),為州治地。
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置沿河祐溪長官司,為長官司治地,司治在今黃木溝。
明初設場,場期為「二·七」,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有鋪民400多戶。
咸豐七年(公元1857年)思南府移治城東泗王廟。
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思南府還舊治,增設彈壓委員,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改設分治委員。
民國3年(1914年)置沿河縣,為縣治地。
民國5年(1916年)設中一、二區,民國15年(1926年)設一、二區。
民國27年(1938年)設和平聯保。
民國31年(1942年)設和平鎮、
民國32年(1943年)設直轄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設一區(城關)和和平鎮;
1953年設和平鎮和高穴(黑水鄉分出)、復興(黑獺鄉分出)、曾子、柏楊(沙子鄉分出)鄉。
1956年曾子、柏楊鄉合並為壩坨鄉。
1958年高穴、團結(復興鄉更名)、壩坨鄉改為公社。
1959年城關區改為城關公社,高穴、團結、壩坨鄉改為管理區。
1961年復改城關公社為區,高穴管理區並入聯橋管理區,壩坨、團結管理區並入黑獺管理區,並復改管理區為公社。
1963年高穴公社復從聯橋公社分出,團結、壩坨公社復從黑獺公社分出。
1967年和平鎮更名為紅旗鎮。
1984年城關區更名為祜溪區,紅旗鎮復名和平鎮,並升為區級鎮,高穴、團結、壩坨公社改為鄉。
1985年團結鄉紅星村和高穴鄉青虎、楓香溪村劃入和平鎮。
1993年撤祐溪區,高穴、團結、壩坨鄉並入和平鎮。
2009年調整為8個行政村和6個社區,原燎原村更為燎原社區屬社區管理辦。

C. 團結鎮的歷史沿革

吉洞坪這個古老集鎮在清朝時是商業發達的物資集散中心 ;
團結鎮民國時期稱吉峒鄉,解放後屬二區轄;
1956年撤區並鄉,建立團結鄉人民政府;
1958年為團結公社;
1982年恢復鄉制,仍沿用團結鄉人民政府;
1984年初撤社復鄉,同年10月改鄉建鎮。當時轄長新、漏那、永豐、半坡、雲盤、吉場、中寨、水田、太坪、漾水坪、上峨碧、老鴉塘、龍保、岩壩塘、楊家寨、下瓦水、馬道子17個行政村、新路、老街2個居委會。
1994年長新分村為長新、老王寨兩個村;
1999年中寨村分村為中寨、桐木寨兩個村;
2006年半坡、永豐並村為永豐村,新路、老街居委會合並為吉峒坪居委會。

D. 團結鄉的歷史沿革

唐武德元年(618年),在糖房壩撤難江縣設平桑縣,屬平桑郡管轄。貞觀六年(632年),廢平桑縣入難江縣,故糖房壩為古平桑縣縣治所在地。清代屬崇清鄉地,民國初年屬一區團練辦事處轄。川陝蘇區時,屬大黑灘一鄉蘇維埃。國民黨復辟後,劃入一區石礦聯保。1940年劃屬治城鎮。民國末年屬一指導區治城鎮第十六保。新中國成立後的1951年1月,劃歸第一區石礦鄉。1952年1月,撤石礦鄉五、六兩村歸團結鄉,因兩村同系一條河而冠名團結。1955年11月,旺蒼縣大德鄉人民村、和平村同劃團結鄉。1956年2月,又從南江城關區劃歸沙河區。1958年12月,橋壩五里管轄區部份地域劃屬團結。1959年9月成立團結人民公社。1984年3月改團結人民公社為團結鄉,設立團結鄉人民政府至今。現任團結鄉黨委書記吳菲,鄉長李述武。黨政內設機構設黨政辦、經濟發展辦、社會事務辦、安全穩定辦。

E. 三明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改革開放以來,三明旅遊業迅速發展。現已建成以"山、水、洞、林、石、古文化"為特色的旅遊風景區(點)58處。其中,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3個(泰寧金湖、永安桃源洞-石林、將樂玉華洞),國家4A級旅遊區4個(泰寧大金湖、永安桃源洞、梅列瑞雲山、三元格氏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將樂龍棲山),國家森林公園2個(泰寧貓兒山國家森林公園、三元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1個(泰寧大金湖),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個(泰寧尚書第明代建築群,三元萬壽岩,永安安貞堡),省級風景名勝區3個(梅列瑞雲山、沙縣七仙洞-淘金山、寧化天鵝洞群),省級自然保護區10個(三元格氏栲,三明蘿卜岩,永安天寶岩,泰寧峨眉峰,寧化牙梳山,建寧閩江源,尤溪九阜山,明溪均峰山,君子峰,大田大仙峰),省級森林公園2個(梅列金絲灣、將樂天階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3個(梅列正順廟,沙縣城隍廟,泰寧世德堂,將樂楊時墓,建寧白樓、天主教堂,尤溪南溪書院、季奎堡、孔時公大厝,清流狐狸洞,寧化伊秉綬墓、革命烈士紀念碑、黃慎墓),已推出"碧水丹山游、溶洞探奇游、漂流探險游、森林考察游、尋根謁祖游"等旅遊線路。"綠三角之旅"和"客家之旅"被列為省級三大聯合促銷線路。全市現有市、縣兩級旅遊局12個,旅遊質監所3家,旅遊監察大隊2家,旅遊培訓中心1家,並成立了旅遊協會。有飯店、賓館68家,星級飯店28家,有旅行社35家,旅遊汽車公司3家。三明交通方便,國道205線,316線、省道212線形成了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路,鷹廈鐵路橫貫市區,開通了"永安號"、"金湖號"專列、"三明號"三明←→廈門城際列車,京福高速公路三明段也在建設中。三明物產豐富,有竹、木、菇、閩筍、建蓮、金桔、天然寶石等,還有"汀州八大幹"的明溪肉脯干、寧化辣椒干、田鼠干在國內外久負盛名。三明旅遊已形成了一個能夠滿足旅遊者吃、住、行、游、購、娛需要的旅遊接待服務體系

F. 元陽縣的歷史沿革

元陽因地處紅河上游元江之南,故得此名。
西漢屬益州郡,東漢屬益州益州郡,三國蜀漢屬益州興古郡,兩晉及南朝梁屬寧州興古郡,北朝周屬南寧州。隋屬南寧州總管府。唐初屬嶺南道和蠻部,唐南詔國時屬通海都督。宋大理國時屬秀山郡。元屬臨安廣西元江宣慰司和泥路。
明清屬臨安府。明洪武十五年(1382),納樓茶甸第九副長官司轄「三江八里」(「三江」即紅河、藤條江、黑江,「八里」即永順里、樂善里、安正里、崇道里、敦厚里、復盛里、太和里、欽崇里),疆界東至交趾(越南),西至石屏雲台里,南至元江直隸州,北至臨安紙房鋪。洪武年間,設納更山土巡檢。疆界轄今上新城、小新街、逢春嶺、大坪區等地。萬曆四十二年(614)設宗瓦掌寨,疆界轄今多依樹、大瓦遮鄉一帶。清嘉慶十二年(1807),宗瓦掌寨分裂為宗哈、瓦遮、宗瓦三掌寨。明崇禎十二年(1639)設水塘掌寨,轄今五邦鄉水塘村。清順治十五年(1658)設五畝掌寨,轄今檳榔園、五畝、南沙、南沙新寨等四村,後又設五邦掌寨,轄今五邦、五邦新寨、沙仁溝等村。雍正年間,設稿吾土把總,轄今逢春嶺、大坪兩區及小新街區部分地區。雍正十三年(1735),設猛弄掌寨。乾隆二十年(1755),設馬龍掌寨。嘉慶二十四年(1819)納更土巡檢,稿吾土把總劃歸蒙自。光緒九年(1883年)納樓茶甸劃分為四土舍。長舍普衛本分管樂善里、永順里,兼管三猛地區;二舍普文禮分管崇道里、安正里;三舍普應元分管復盛里、敦厚里;四舍普應隆分管欽崇里、太和里。民國時期分屬建水、蒙自、個舊三縣。民國元年(1912年)納樓轄地敦厚里劃歸建水,為建水縣第九區。民國二年(1913)民國政府在紅河南岸土司地區推行保甲制,稿吾、納更劃歸個舊,為個舊縣外西區。將敦厚里等地劃歸建水縣南區。民國七年(1918),馬龍掌寨分為馬龍、六呼兩掌寨。民國十一年(1922),太和里改為建水縣第九區太和鄉;樂善里、永順里改為建水縣永樂鄉;五邦、水塘兩掌寨劃歸建水縣瑞雲鄉;宗瓦、瓦遮、宗哈、六呼、馬龍、五畝六掌寨劃歸建水縣六合鄉;猛弄掌寨改為建水縣猛弄鄉。
1950年1月,建立新民縣。1950年9月20日,改稱新民辦事處。1951年5月7日,接蒙自專員公署通知,經政務院批准,新民辦事處改為元陽縣。1954年屬紅河哈尼族自治區,1957年屬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縣人民政府駐地新街。
1950年1月28日,元陽縣設敦厚、永樂、團結、猛弄、筱石、納更、稿吾、和鄰等8個鄉,並代管三猛辦事處。同年3月,敦厚鄉改為樹稷區,筱石鄉改為筱石區,團結鄉改為團結區,和鄰鄉改為吉如區,納更鄉改為納更區,稿吾鄉改為稿吾區。保留永樂鄉和猛弄鄉。
1950年9月至1952年,元陽縣在區(鄉)之下設72個聯防,原猛弄鄉的外3里,永樂鄉的5個保相當於聯防一級機構,代行基層政權。
1951年,元陽縣設5鄉3鎮,即團結鄉、和鄰鄉、太和鄉、猛弄鄉、永樂鄉和敦厚鎮、納更鎮、稿吾鎮。
1952年,設4區2鄉,即稱一、二、三、四區和猛弄鄉、永樂鄉。同年,建立一區麻栗寨哈尼族自治鄉。1953年建立一區芭蕉嶺彝族自治鄉。1954年,建立一區萬漠傣族自治鄉。
1955年4月,三猛地區劃歸綠春辦事處。
1956年土改後設七個區,區名以駐地命名,一區稱新街區,二區稱牛角寨區,三區稱新城區,四區稱逢春嶺區,五區稱攀枝花區,六區稱黃草嶺區,七區稱馬街區。下設75個鄉,均以駐地命名。
1958年11月,在「公社化」運動中,以區為單位建立人民公社,鄉為管理區。1959年4月,區為聯社,鄉為公社。
1960年3月23日,小土龍鄉冷敦村劃歸個舊市。
1962年,調整體制,恢復區鄉。同年3月20日,逢春嶺區枯岔河鄉劃歸金平縣。
1964年,金平縣普龍寨、土地寨兩鄉劃歸元陽縣。
1970年,元陽縣7個區劃為13個人民公社,分別稱為朝陽、紅旗、東風、曙光、紅峰、勝利、新城、前進、躍進、衛東、小新街、逢春嶺、大坪人民公社。下設101個大隊。1971年,新劃28個大隊.元陽縣共設129個大隊。
1972年3月12日,公社名稱改以駐地命名。
1974年6月,由新街公社劃出南沙公社,由攀枝花公社劃出黃茅嶺公社。
1978年元陽縣轄新街、勝村、嘎娘、新城、小新街、逢春嶺、大坪、牛角寨、沙拉托、攀枝花、黃茅嶺、黃草嶺、俄扎、馬街、南沙15個人民公社,下設129個大隊。
1981年,由新街公社劃出城關大隊設城關鎮。元陽縣共設1個鎮,15個公社,128個大隊及兩個居民委員會。1982年底,增設黃草坪大隊。元陽縣共設129個大隊,兩個居民委員會。
1984年4月,設區建鄉,元陽縣共設15個區,129個鄉(其中牛角寨大隊改為區屬鎮)。1985年7月11日,新設龍塘鄉。元陽縣區以下共130個鄉,1個區屬鎮,兩個居民委員會。
1988年1月,開展區鄉體制改革,元陽縣設1鎮14鄉,121個村公所,12個辦事處。城關鎮與新街區合並為新街鎮,南沙區改建為南沙傣族鄉,鄉以下設村公所,鎮以下設辦事處。
1995年4月,元陽縣政治中心轉移南沙。1999年4月,撤銷南沙傣族鄉,設立南沙鎮。2000年9月,元陽縣實行「村改委」,鄉以下設村民委員會,鎮以下城區設居民委員會,農村設村民委員會。
2001年11月,設立南沙鎮呼山村委會。2002年9月,南沙鎮設南林、元檳2個社區,新街鎮設大田街、下節街2個社區。2005年12月,上新城鄉增設風口山村委會。
2005年,元陽縣共設2鎮13鄉,133個村委會,4個社區居委會。

G. 大理雲龍縣團結鄉河東村著名人物有哪些

雲龍縣歷史人物:27人,其中「改土歸流」以前土司7人、明末1人、清代1人、民國17人、建國後1人。27人中,原屬外籍,後來落籍雲龍的7人,外籍1人,本籍19人。

段 保 四川人,流寓雲龍,入贅早氏土司,後征普顏篤有功,明洪武十七 (1384年)年封為雲龍土知州,設治1日州,其轄地沿元朝雲龍甸改設,世襲土司。

早 納 漕澗阿昌族首領,沐英南征金齒 (保山)時,率眾歸順,洪武間,授漕澗土千總,萬曆間,其後裔早陶遣子隨軍征何天恩,賜姓左。

字 忠 武定土司安慈次子,隨穎川侯傅友德平大理,洪武間,授箭桿場土巡檢。

李 智 鄧川人,洪武間,隨征佛光寨有功,授十二關士巡檢。

李 良 原為元末管軍百戶頭目,明朝南征時歸順,授順湯土巡檢。

楊 勝 原師井土官,明朝南征時歸順,授師井土巡檢。

楊 惠 劍川人,洪武間隨明軍南征,授上五井土巡檢。

董邦憲 太和人,明崇偵間來雲龍定居,捐資倡建"太和寺",冶鑄銅佛像,繼又倡修 雲龍通漾濞之大橋,名"雲龍橋"。

李玉樹 字桂樓,洱源人,杜文秀元帥府大翼長,清同治元年 (1862年)率師總鎮雲龍,建「飛龍橋」,1864年工程告竣,為雲龍縣境內橫跨瀾滄江的第一座鐵鏈橋。

楊式中 宇玉衡,寶豐人,武昌陸軍中學畢業後任連長,參加武昌起義,旋升營長,後隨楊增新赴新疆,任餉兵團團長、兼騎兵獨立團團長,1921年任伊犁鎮守使,在任歿。

楊承鐸 字宗澤,石門人,曾任貴州三合縣縣長、大理一中訓育主任。

楊武勛 字雪隱,天耳井人,雲南政法學校畢業,曾任東陸大學秘書、施甸縣縣長、中學校長。

楊迎道 字竹軒,寶豐人,雲南講武堂乙班畢業,辛亥革命時任警衛連長,繼任護國軍營長,駐粵滇軍第一師參謀長、中央直轄軍一五O團團長,參加北伐回滇後任補充第二大隊,十八團團長,威信、馬關縣長。

趙連城 舊州人,曾任駐粵滇軍十二團團長。

羅煥文 師里人,少年習射獵,百發百中,從軍後,曾任北伐軍第三軍營長、團長。

劉鰓麟 字古侯,天耳井人,雲南講武堂乙班畢業,曾在顧品珍部任團長,在密謀倒唐 (繼堯)時,事泄被害。

何世雄 字子侯,石門人,雲南講武堂畢業,任第三混成旅旅長,一OO師副師長兼昆明戒嚴司令、雲南造幣廠廠長。

何乃輔 字紹丞,石門人,曾任貴陽城防司令。

胡正昌 字耀州,湯澗人,雲南講武堂畢業,任近衛二團營長、西疇縣長,抗日戰爭時期,隨六十軍出征,任輜重團團長,在任病歿。

王祖羲 字翼軍,石門人,曾任麗江縣縣長。

李嘉策 字少丹,石門人,曾任永仁縣縣長。

馬浩川 字若湘,大井人,雲南教導團經理班畢業,曾任五十八軍二師軍需處長、保安二旅軍需處長。

張葉翠 字連庵,石門人,雲南講武堂畢業,曾任開封城防司令。

張德明 字建中,雲龍人,雲南講武堂畢業,曾任滇黔綏靖公署混成獨立旅護衛團團長、二四師二團團長。

左宗盛 原名左仁極,漕澗人,雲南教導團畢業,隨格桑澤仁(西康省主席)進藏,任少校文書科長,後返南京進蒙藏政治訓練班,畢業後,任國民黨中央蒙藏委員會委員、駐西康省特委、駐藏辦事處處長。

楊發春 字曉樓,石門人,畢業於保定軍校,後赴天津,與胡漢民等組織報館,宣傳革命,聞武昌舉義,與崔緝勛等密運汽油,擬燒中華門響應,事泄全被逮捕,除楊發春、崔緝勛倖免於難,餘五人皆被殺害。光復後,隨楊增新赴新疆,授步兵上校,繼任騎兵第19團團長兼哈密鎮守使,卒於任,追贈少將銜。

何文瞻 字昭然,石門人,師范畢業,曾任雲南省志館編輯,雲龍縣縣志局長,長於古體詩,又精中醫,在石門開 「德馨堂」葯室行醫。曾輯 《雲龍詩征》三卷,是書採集自清乾隆至近代雲龍人之能詩者,每卷後附錄並增以拾遺。

何 鈞 字少傑,石門人,曾任陸軍第12師副團長,1949年任雲龍縣自衛總隊長,同年7月經「邊縱」派回雲龍從事地下活動的楊霖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董澤,字雨蒼,寶豐人,白族,生於清光緒戊子(1888)年。從1922~1927年,董澤先後任雲南教育司長、財政司長,並於1927年籌建修通昆明至祿豐段公路,成為雲南省第一條公路;1948年資助創立雲龍縣第一所農業職業學校,該校於1952年並入雲南省農業學校。曾擔任雲南東陸大學(即雲南大學)校長 。

H. 尤溪縣團結鎮郵編是多少

郵編查詢
365199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團結巷
365114 福建省三明市尤溪縣西城鎮團結村

I. 仁壽縣歷史變革

仁壽縣位於四川成都市南部,現屬眉山市,居中國第六大縣,是四川第一大縣。建縣於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89年),面積2606平方公里,人口162萬。在這片熱土上,誕生了後唐詩人孫光憲,文武雙全的宋宰相虞允文,「東方梵高」石魯、著名畫家馮建吳兄弟和新中國地質事業奠基人之一黃汲清院士,歷代人才輩出,教育興旺發達。

中文名稱: 仁壽縣
外文名稱: renshou County
行政區類別: 縣
所屬地區: 中國四川
下轄地區: 文林、富加、汪洋等22鎮38鄉
政府駐地: 文林鎮
電話區號: 028
郵政區碼: 620500
地理位置: 四川成都中南部
面積: 2606.36平方公里
人口: 162萬
方言: 四川方言
著名景點: 樂山大佛、黑龍灘等。
車牌代碼: 川Z
區劃代碼: 511421

目錄

基本概況
行政區劃
基礎設施
自然地理地質構造
自然資源
歷史沿革建縣
2000年
2004年
2005年
風土人情簡介
抬工們為啥要喊「號子」呢?
仁壽名人(部分)
經濟概況工業
農業
人民生活
對外開放
風景名勝奎星閣
雙石牌坊
仁壽牛角寨大佛
樂山大佛
牛角寨
龍泉山麓
黑龍灘旅遊風景區
氣候特點
交通環境基本概況
行政區劃
基礎設施
自然地理 地質構造
自然資源
歷史沿革 建縣
2000年
2004年
2005年
風土人情 簡介
抬工們為啥要喊「號子」呢?
仁壽名人(部分)
經濟概況 工業
農業
人民生活
對外開放
風景名勝 奎星閣
雙石牌坊
仁壽牛角寨大佛
樂山大佛
牛角寨
龍泉山麓
黑龍灘旅遊風景區
氣候特點交通環境展開 編輯本段基本概況
仁壽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仁壽資源豐富,煤炭儲量300億Kg,膨潤土儲量10億Kg,還有豐富的 仁壽縣
石灰石和生物資源,均有工業開發價值。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黑龍灘被譽為「西南第一海」、「成都後花園」,23.6K㎡的湖面鑲嵌著85個島嶼,龍岩、淡水現字天下一絕。牛角寨大佛號稱樂山大佛之父,1569尊石刻造像分布於全山,集儒、道、佛於一體的佛龕更是世界瑰寶。左青龍、右白虎的南宋虞宰相之墓保護完好,禾嘉中華溶洞群深達30Km,鍾乳石千奇百怪,岔洞妙趣橫生。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仁壽縣(Renshou Xian )地處成都平原經濟圈核心層,位於成都、樂山、眉山旅遊干線上。 縣人民政府駐文林鎮 仁壽縣
2005年,仁壽縣轄22個鎮(文林、富加、汪洋、越溪.龍正 鍾祥、視高、禾加 文宮、龍馬、北斗、彰加、高家、滿井、祿加、清水、始建、慈航、中農、寶飛、方家、楊柳、黑龍灘、大化)、40個鄉(寶馬、天峨、元通、曲江、興盛、里仁、中崗、向家、龍橋、兆嘉、景賢、虞丞、雙堡、新店、鳳陵、識經、促進、城堰、鴨池、謝安、河口、板橋、塗家、洪峰、四公、松峰、古佛、板燕、觀寺、鰲陵、珠嘉、曹家、合興、石嘴、藕塘、玉龍、青崗、農旺)。
編輯本段基礎設施
仁壽北距成都85Km,成都南大門,公路縱橫交錯。縱有213國道,北接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南通樂山、自貢;橫有106省道,西接成昆線、成樂高速、成雅高速,東連成渝鐵路、成渝高速;成自瀘赤高速公路,從北到南貫穿全境;還有直通簡陽、資陽、資中和威遠的省縣路網,四通八達。 城鎮設施齊全。縣城面積24K㎡,自來水日供能力8萬噸,天然氣日供能力10萬立方米。通天梯、百樂湖、飛泉山、三大廣場和乾隆時期的奎星閣,展現出縣級名城英姿。 通訊便捷,供電可靠。國際電話、國際傳真、行動電話和intel網全部開通。程式控制交換機5萬門,行動電話1萬門,小靈通、數據通信和IC卡用戶已過2萬。有220KV變電站1座、110 枇杷
KV變電站3座、35KV變電站9座,眉、樂雙電源供電,可靠率99.6%。 工業基礎初具規模,食品、紡織、建材、采礦和輕化工產業發展迅速。 「三高農業」成效顯著,被農業部評為「中國枇杷之鄉」,枇杷、豐水梨等優質水果和羔羊暢銷北京、香港,出口新加坡、美國。 仁壽縣堅持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為投資者提供「一站式」服務,「漏斗式」管理。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如河南雙匯、峨電股份、中國農資、川紡集團、露莎皮革、全興集團、金鵝紡織、維韻電訊等入縣落戶。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地質構造
仁壽縣境內地質構造單元處於川西台陷龍泉褶皺車與川中台拱、威遠穹隆的接合部位。龍泉山自東北向西南斜貫縣境西北部,背斜以西基底屬川西台陷熊坡——鹽井溝雁行帶,東南廣大地域屬川中台拱、南端為威遠穹隆構造。 地貌 仁壽縣境地貌以丘陵為主,境內地勢西北高東部低。 越溪河發源於仁壽縣,流經榮縣、宜賓縣,是岷江一大支流,全長300餘公里。 仁壽縣地表水沿龍泉山脈東西分流,椰江、越溪河與龍水河、通江河、清水河匯入岷、沱二江。流域面積2222平方公里,總長28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9.89億立方米。1972 學校
年在龍泉山西麓建成的省內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黑龍灘水庫,可蓄水3.6億立方米,解決仁壽縣城區及大部分區鄉鎮生產生活用水,控灌仁壽、井研、簡陽三縣田土7.07萬公頃。
自然資源
仁壽自然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19.96%。野生動物100餘種,野生植物130餘種,中草葯種類達558餘種。空氣質量和水質量均達國家Ⅱ級標准。地表水沿龍泉山脈東西分流,椰江、越溪河與龍水河、通江河、清水河匯入岷、沱二江。流域面積2222平方公里,總長282公里。年平均徑流量9.89億立方米。1972年在龍泉山西麓建成的省內第一座大型引蓄灌溉工程黑龍灘水庫,可蓄水3.6億立方米,解決仁壽縣城區及大部分區鄉鎮生產生活用水,控灌仁壽、井研、簡陽三縣田土7.07萬公頃。 全縣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石灰石、膨潤土、頁岩等。煤炭儲量約1億噸,主要分布於汪洋、祿加兩區;膨潤土儲量1000萬噸,分布於大十、兆加一帶;石灰石、頁岩儲量豐富,石灰石主要分布在禾加、汪洋、祿加一帶,頁岩儲量遍布於全縣各區鄉。已探明並利用石英砂5000萬噸,粘土礦約300萬噸,開發潛力巨大。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建縣
仁壽建縣於隋開皇十八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仁壽在秦屬武陽縣。隋開皇十三年(593)改普寧名仁壽縣,為陵州治。因梁為懷仁郡地,命名仁壽,寓意吉祥,又取仁義長壽之意。唐天寶元年(742)改陵州為仁壽郡。北宋熙寧五年(1072)廢陵州為陵井監轄仁壽縣。南宋乾道六年(1170)屬隆州。明洪武六年(1373)分仁壽縣復置井研縣。清雍正五年(1727)縣由成都府改隸屬川南道資州。民國元年(1912)縣屬成都府,1913年改屬下川南道,1914年下川南道改稱永寧道,1924年廢道直屬四川省政府,1935改屬省第二督察區。1950年屬川南行政區內江專區,1958年改屬樂山專區,1985年屬省轄樂山市,1997年劃歸新成立的眉山地區管轄。現屬眉山市。 1997年以前,仁壽縣轄20個鎮、93個鄉:文林鎮、龍馬鎮、鍾祥鎮、文宮鎮、黑龍潭鎮、楊柳鎮、禾加鎮、中祥鎮、始建鎮、滿井鎮、彰加鎮、鋼鐵鎮、富家鎮、祿加鎮、寶飛鎮、慈航鎮、北斗鎮、汪洋鎮、清水鎮、大化鎮;方加鄉、青石鄉、團結鄉、曹家鄉、建新鄉、清泉鄉、光相鄉、默澤鄉、分水鄉、河口鄉、雙保鄉、石盤鄉、新店鄉、龍江鄉、金雞鄉、元通鄉、向家鄉、鳳梧鄉、馬安 仁壽縣
鄉、中農鄉、板橋鄉、龍橋鄉、曲江鄉、中崗鄉、古建鄉、鍾祥鄉、正興鄉、萬壽鄉、洪峰鄉、金鳳鄉、雙勝鄉、龍正鄉、兆加鄉、元正鄉、謝山鄉、合興鄉、景賢鄉、高家鄉、中壩鄉、敖陵鄉、三峨鄉、觀寺鄉、千合鄉、松林鄉、古佛鄉、府君鄉、興盛鄉、板燕鄉、視高鄉、里仁鄉、鏵爐鄉、促進鄉、勤樂鄉、鐵牛鄉、月橋鄉、騎虎鄉、金耀鄉、甘泉鄉、城堰鄉、龍鳳鄉、謝安鄉、鴨池鄉、寶石鄉、花房鄉、藕塘鄉、石嘴鄉、農旺鄉、齊加鄉、五福鄉、玉龍鄉、寶馬鄉、青崗鄉、花瓷鄉、珠嘉鄉、三溪鄉、蜂蜜鄉、於丞鄉、塗家鄉、大洪鄉、四公鄉、大草鄉、松峰鄉、永寧鄉、碗廠鄉、大聯鄉、復合鄉、白鳳鄉、天峨鄉、鶴鳴鄉、識經鄉、鳳陵鄉、鶴立鄉、天明鄉。
2000年
仁壽縣轄23個鎮、87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398462人,其中: 文林鎮 112740、 大化鎮 19977、 文官鎮 35657、 高家鎮 20136 、富加鎮 33450、 汪洋鎮 38060 、鍾祥鎮 26220 、始建鎮 25681 、彰加鎮 20285 、慈航鎮 16927、 龍正鎮 24005 、北斗鎮 17988 、禾加鎮 26254 、中農鎮 15114 、祿加鎮 16100 、寶飛鎮 19498 、龍馬鎮 25230、 方加鎮 29434 、清水鎮 26653 、鋼鐵鎮 12948 、滿井鎮 16575 、黑龍灘鎮 13432、 楊柳鎮 23310 、於丞鄉 6994、 寶馬鄉 15959 、花瓷鄉 9428 、青崗鄉 13618 、三溪鄉 9883、 珠嘉鄉 15169、 蜂蜜鄉15304、 松林鄉7606、 府君鄉7238 、古佛鄉13339 、板燕鄉12767 、觀寺鄉12926 、三峨鄉9936、 中壩鄉3812 、鰲陵鄉6285、 千合鄉5133 、花房鄉8487、 五福鄉11802 、石嘴鄉11758 、藕塘鄉 11361 、齊家鄉 10893 、農旺鄉 9813 、玉龍鄉 13747 、大洪鄉 9998 、塗加鄉 7059、 大革鄉 6950 、四公鄉 9053 、永寧鄉 7346 、松峰鄉 7623 、大聯鄉 5410、 碗廠鄉 9976 、建新鄉 9070 、合興鄉 9641 、清泉鄉 6924 、青石鄉 8253、 曹家鄉 8947 、謝山鄉 4404 、鐵牛鄉 6944 、騎虎鄉 9480 、促進鄉 9667、 鏵爐鄉 7647 、勤樂鄉 6974 、月橋鄉 7377 、正興鄉 7260、 洪峰鄉 5117 、萬壽鄉 4206 、古建鄉 5058、 寶石鄉 7088、 龍鳳鄉 9538 、金耀鄉 6509、 甘泉鄉 5205 、鴨池鄉 7613、 謝安鄉 7638 、城堰鄉 5089、 雙堡鄉 15561、 石盤鄉 7606 、新店鄉 8679 、馬鞍鄉 7246 、河口鄉 12225、 板橋鄉 10583 、天峨鄉 8126 、識經鄉 7641 、鳳陵鄉 8074 、鶴鳴鄉 12033 、天明鄉 9082、 鶴立鄉 8503 、復合鄉 10578、 白鳳鄉 6179 、元通鄉 18022 、向家鄉 12775 、龍江鄉 6400 、中崗鄉 10707、 龍橋鄉 10148、 曲江鄉 8603 、金雞鄉 7430 、鳳梧鄉 11638 、里仁鄉 14977 、興盛鄉 13002、 視高鄉 9667、 團結鄉 3252、 雙勝鄉 5787 、兆加鄉 8409、 景賢鄉 10200、 金風鄉 4260、 元正鄉 7098、 光相鄉 9779、 分水鄉 6196。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侗族、瑤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滿族、納西族、布依族、白族、壯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2004年
仁壽縣轄23個鎮(文林、富加、汪洋、龍正、鍾祥、鋼鐵、禾加、文宮、龍馬、北斗、彰加、高家、滿井、祿加、清水、始建、慈航、中農、寶飛、方家、楊柳、黑龍灘、大化)、87個鄉(寶馬、花瓷、大洪、建新、月橋、正興、金耀、天峨、元通、團結、曲江、金雞、視高、興盛、里仁、中崗、龍江、向家、鳳梧、龍橋、雙勝、元正、兆嘉、景賢、金鳳、虞丞、雙堡、石盤、新店、馬鞍、鳳陵、鶴立、鶴鳴、識經、白鳳、促進、鏵爐、勤樂、天明、復合、甘泉、城堰、鴨池、寶石、謝安、龍鳳、河口、板橋、塗家、大革、萬壽、光相、洪峰、古建、分水、四公、永寧、松峰、大聯、碗廠、鐵牛、騎虎、松林、府君、古佛、板燕、觀寺、三峨、中壩、鰲陵、千合、蜂密、三溪、珠嘉、青石、清泉、曹家、謝山、合興、五福、花房、石嘴、藕塘、齊家、玉龍、青崗、農旺)。
2005年
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川府民政[2005]11號)批復同意仁壽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 一、原由眉山市批准設置的仁壽縣陵陽、文宮、富加、汪洋、鍾祥、彰加、龍正、北斗、禾加、祿加、滿井、龍馬、清水13個工委及其它中間機構應予以撤銷。 二、仁壽縣撤銷蜂蜜、花瓷、三溪、松林、府君、中壩、千合、三峨、龍江、鳳梧、金雞、金耀、龍鳳、甘泉、寶石、馬鞍、石盤、天明、鶴鳴、鶴立、復合、白鳳、騎虎、鐵牛、鏵爐、勤樂、月橋、大洪、碗廠、大革、永寧、大聯、青石、建新、清泉、謝山、雙勝、元正、金鳳、花房、五福、齊家、正興、萬壽、古建、分水、光相、團結、視高等49個鄉和楊柳鎮。 三、仁壽縣擴大38個鄉鎮的行政區域。 將蜂蜜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文林鎮,鎮政府駐文林鎮金馬路一段52號。 將花瓷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寶馬鄉,鄉政府駐 仁壽縣
寶馬場。 將三溪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珠嘉鄉,鄉政府駐珠嘉場。 將松林鄉、府君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大化鎮,鎮政府駐大花市。 將中壩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高家鎮,鎮政府駐高家場。 將千合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鰲陵鄉,鄉政府駐鰲陵場。 將三峨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觀寺鄉,鄉政府駐觀寺場。 將龍江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中崗鄉,鄉政府駐中崗場。 將鳳梧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龍橋鄉,鄉政府駐龍橋場。 將金雞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曲江鄉,鄉政府駐曲江場。 將金耀鄉、龍鳳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北斗鎮,鎮政府駐北斗場。 將甘泉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城堰鄉,鄉政府駐城堰場。 將寶石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謝安鄉,鄉政府駐謝安場。 將馬鞍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中農鎮,鎮政府駐中農場。 將石盤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新店鄉,鄉政府駐新店場。 將天明鄉、鶴鳴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祿加鎮,鎮政府駐祿加場。 將鶴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寶飛鎮,鎮政府駐寶飛場。 將復合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天峨鄉,鄉政府駐天峨場。 將白鳳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識經鄉,鄉政府駐識經場。 將騎虎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鳳陵鄉,鄉政府駐鳳陵場。 將鐵牛鄉、鏵爐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彰加鎮,鎮政府駐磨子場。 將勤樂鄉、月橋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慈航鎮,鎮政府駐慈航場。 將大洪鄉、碗廠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汪洋鎮,鎮政府駐汪洋場。 將大革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塗家鄉,鄉政府駐塗家場。 將永寧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四公鄉,鄉政府駐四公場。 將大聯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松峰鄉,鄉政府駐松峰場。 將青石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鍾祥鎮,鎮政府駐鍾祥場。 將建新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始建鎮,鎮政府駐始建場。 將清泉鄉、謝山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曹家鄉,鄉政府駐曹家場。 將雙勝鄉、元正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滿井鎮,鎮政府駐滿井場。 將金鳳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景賢鄉,鄉政府駐五賢坳。 將花房鄉、五福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富加鎮,鎮政府駐富加場。 將齊家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農旺鄉,鄉政府駐蘇家灘。 將正興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龍正鎮,鎮政府駐龍駒場。 將萬壽鄉、古建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洪峰鄉,鄉政府駐洪峰場。 將分水鄉、光相鄉、楊柳鎮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黑龍潭鎮,並將黑龍潭鎮更名為黑龍灘鎮,鎮政府駐水庫大壩。 將團結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清水鎮,鎮政府駐清水場。 將視高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鋼鐵鎮,鋼鐵鎮更名為視高鎮,鎮政府駐地由老君場遷移到視高場。 5月12日,眉山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仁壽縣調整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眉府函[2005]27號)批復內容基本與川府民政[2005]13號相同,不同的是:「原由市上批准設置的陵陽、……清水13個區工委及你縣設置的黑龍灘風景區管理委員會予以撤銷。……將蜂蜜鄉所屬的行政區域並入文林鎮,鎮政府駐文林鎮金馬路一段52號,同時增掛文林街道辦事處牌子。……」(……表示兩個文件相同內容) 仁壽縣轄22個鎮(文林、富加、汪洋、龍正、鍾祥、視高、禾加、文宮、龍馬、北斗、彰加、高家、滿井、祿加、清水、始建、慈航、中農、寶飛、方家、楊柳、黑龍灘、大化)、38個鄉(寶馬、天峨、元通、曲江、興盛、里仁、中崗、向家、龍橋、兆嘉、景賢、虞丞、雙堡、新店、鳳陵、識經、

J. 廣安有多少年的歷史

這里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有記載的文明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巴蜀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春秋時期,這里屬巴國領地。

公元前11世紀,聚居在湖北武落鍾離山的巴人西遷川東,建立以地緣為紐帶的部落聯盟,取得各部族間的統帥地位,建立巴國,定都江州(重慶)。巴人的一支板楯蠻族沿嘉陵江、渠江水道向上游拓展。在茫荒的江河兩岸,勤勞勇敢的板楯蠻逐水而居,過著漁獵、農耕的原始生活,最早開發了廣安這一片熱土。
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年從宕渠分出部分地域置始安縣,治所在始安城,屬北宕渠郡。明帝武成元年(公元559年)北宕渠郡改為流江郡,縣屬流江郡。
隋文帝開皇十一年(公元591年),以治所始安城即古zong(宗下一貝字)城,改名為zong(宗下一貝字)城縣。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分出部分地域另置豐樂縣後,復名始安。八年(公元605年)廢豐樂縣,其地復入。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始安縣為渠江縣。
宋太祖開寶二年(公元969年),於渠江縣境秀屏山(亦稱翠屏山、銀頂山)下的濃洄鎮置軍,取「廣土安輯」之意,命名為廣安軍。廣安一名,遂由此始。理宗淳佑三年(公元1243年)蒙古兵入川,軍治所遷至大良城。寶佑六年(公元1258年)至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大良城兩度被蒙古兵佔領又兩度為宋軍收復。咸淳二年收復後,改廣安軍為寧西軍。恭帝德佑元年(公元1276年),治所遷回濃洄鎮。元世祖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寧西軍及其轄地為元所據。十五年(公元1278年),縣改隸順慶府。二十年(公元1283年)順慶府升為順慶路,置廣安府。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明太祖將其納入版圖,同年改名為廣安州。
清初,州境先後為張獻忠、李自成、姚黃(姚天動、黃龍)及明將甘良臣等部佔領,順治四年(公元1647年)歸入清版圖,但因州城尚為人所據,治所設來蘇寨。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遷竹山寨。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遷至濃洄鎮,領有岳池、鄰水、渠縣、大竹四縣。嘉慶年間推行道府制,州屬北道順慶府。
宣統三年十月一日(公元1911年11月21日),蜀北民軍佔領州城,宣布廣安州脫離清政府,並由蜀北軍政府直轄。
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7月,蜀北軍政府撤銷。明道廢府,州直屬於省。次年恢復道制,廣安州改為廣安縣,隸屬川東道。三年,川東道改為嘉陵道,縣為其所轄。八年至十二年,四川軍閥紛爭,廣安縣先後為黔軍、陝軍、江防軍所據,十三年至二十四年,又先後為羅澤洲、楊森所轄。
二十四年川政統一後,屬四川省察專員公署設於大竹的第十行政督察區,至三十八年十二月八日未變。
1949年12月9日廣安解放後,隸屬川東人民行政公署大竹專員公署。
1953年3月大竹專員公署撤銷,改屬南充專員公署。
1968年9月南充專區改為南充地區,縣隨之改屬。
1993年7月廣安地區成立,廣安縣隸屬廣安地區。
1998年11月廣安地區改廣安市,廣安縣改縣設區。

閱讀全文

與尤溪縣團結鄉歷史多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00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369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15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07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45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366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256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668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346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987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20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45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657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818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09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299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03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384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49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