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類歷史上最害人的十大病毒是哪些
人類歷史上最厲害的十大病毒:
1、黑死病毒。14世紀鼠疫大流行,遍布於亞洲、歐洲、非洲北部,當時尚不知該病從何而來,而被稱為“黑死病”。其中歐洲是由蒙古大軍傳入的,且最為嚴重,流行了近3個世紀,造成2500萬人死亡,歐洲人口銳減三分之二。
2、天花病毒。天花是人類歷史上發病率最高、死者最多的傳染病,感染病毒的患者痊癒後多數都會留下疤痕,因此被稱為“天花”,18世紀死於天花的人數約為1.5億。不過在20世紀下半葉被人類徹底消滅,這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個被消滅的病毒。
9、馬爾堡病毒。該病毒最早出現在德國馬爾堡,會引起馬爾堡出血熱, 感染者會出現高燒,腹瀉,身體多處嚴重出血等症狀,通常病發後一周死亡,病死率較高。
10、 肝炎病毒。該病毒會引起肝炎,肝炎分為甲、乙、丙、丁、戊五類,目前全球有3.5-4億人感染該病毒,肝炎會發展成肝硬化、肝癌而導致人死亡。
今年正在流行的新冠病毒,目前已造成全球300多萬人感染,近20萬人死亡,而且疫情還在繼續,等疫情過後,它也許也能進入該榜單了。但願疫情早點過去。
❷ 人類歷史上曾出現過最駭人的十大病毒,究竟是什麼
我覺得病毒真的太多了,而且都挺恐怖的。我感覺歷史上出現過得最可怕的十大病毒有霍亂、鼠疫、天花、中東呼吸綜合征、非典、埃博拉病毒、甲型流感病毒、艾滋病毒、狂犬病病毒、肝炎病毒。
5.肝炎病毒
我覺得肝炎病毒恐怖在肝炎很慢性,不會讓你以下就怎麼樣,但是會一步步破壞你的身體。而且和肝炎患者一起吃飯就很容易被傳染。
❸ 目前僅有一種被「完全攻克」,這史上十大病毒究竟是哪些
光是病毒這個名字,讓人一聽就感到十分害怕,有些病毒治療相對比較容易,而有些病毒至今還沒有研究出真正治療它的方法。史上十大病毒:埃博拉、登單熱病毒、黃熱病、狂犬病、流行性感冒、輪狀病毒、乙肝、麻疹、天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到今天聽起來還是讓人聞風喪膽,它們都是非常難以治療的。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也就是HIV病毒,這種病毒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但它的殺傷力也是很大的,它的癌變過程是摧毀人類的免疫細胞,所以如果你患上這種病毒,幾乎是必死無疑。大家本就生活在一個充滿細菌的世界,如果沒有了免疫系統,其後果可想而知。天花病毒的感染性非常的強,一不小心患上這種病毒就容易得肺炎,甚至失明,好在這種病毒已經被消滅掉了。
所以我們應該多進行體育鍛煉,這樣才能更好地保護我們的身體。
❹ 世界上最恐怖的十大病毒
1.埃博拉病毒:作為安全等級最高的四級,死亡率高達90%,潛伏期大約3~4天,是當之無愧的病毒之首。
2.HIV病毒,別名艾滋病:病毒中最老奸巨猾的病毒,潛伏期大約6~8年,不易被發現,幾乎無法治癒。
3.SAES,別名非典、嚴重性呼吸綜合症:在2002年~2003年發生的肆虐全球的病毒,典型症狀有呼吸衰竭、發熱、腹瀉等症狀。
4.天花病毒:作為歷史上第一個傳染病,奪走了很多人的生命,雖然現在被消滅了,但在那時是絕症,典型症狀有全身長滿痘痘。
5.馬爾堡病毒:同為安全等級四級的病毒雖然不及埃博拉病毒,典型症狀有高燒、腹瀉、惡心等症狀,目前無疫苗。
6.登革熱:它是由蚊子傳播的病毒,典型症狀有關節疼痛、發熱、出血等症狀。
7.甲型H1N1流感病毒,別名豬流感:從2009年開始,全球大規模感染,死亡率極高,2010年才結束。
8.狂犬病:它是由被小貓小狗咬傷留下來的病毒,如果不及時打疫苗,嚴重的會死亡。
9.肝炎病毒
10.漢坦病毒:會出現肺水腫症狀,死亡率高達51.5~79%,嚴重者3~7日內死亡。
❺ 人類歷史上十大瘟疫有哪些哪種瘟疫殺死的人最多
黑死病、鼠疫、雅典瘟疫、流感、狂犬病、天花、登革熱病毒、埃博拉病毒、艾滋病
一、黑死病
黑死病是人類歷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
從1347至1353年,席捲整個歐羅巴的被稱之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奪走了2500萬歐洲人的性命,占當時歐洲總人口的1/3。它造成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
黑死病是由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細菌造成的,患了黑死病的人皮膚會出現很多黑色斑塊,故被人稱為“黑死病”。
二、鼠疫
中國雲南省一場重大鼠疫始於1855年,這場瘟疫單在中國和印度就完成了1200萬人的死亡。
八、登革熱病毒
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所致的急性傳染病,在20世紀,登革熱在世界范圍內發生的大流行中,患病人數高達數百萬。
九、艾滋病
艾滋病大家都知道,它破壞人的免疫系統,使人喪失抵抗病毒的能力。1981年美國首批報道了這樣的病例,隨後,美國和其他國家陸續發現了這種疾病。
十、埃博拉病毒
埃博拉病毒首批出現在烏干達,這種病毒通過接觸傳染,感染者出現高燒,肌肉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門有出血症狀,一般在24小時內死亡。
❻ 世界十大傳染性病毒,是哪十大病毒拜託各位大神
1: CIH CIH病毒1998年6月爆發於中國台灣,是公認的有史以來危險程度最高、破壞強度最大的病毒之一。 CIH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統的可執行文件,能夠駐留在計算機內存中,並據此繼續感染其他可執行文件。 CIH的危險之處在於,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蓋主機硬碟上的數據並導致硬碟失效。它還具備覆蓋主機BIOS晶元的能力,從而使計算機引導失敗。由於能夠感 染可執行文件,CIH更是借眾多軟體分銷商之力大行其道,其中就包括Activision游戲公司一款名為「原罪」(Sin)游戲的演示版。 CIH一些變種的觸發日期恰好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之日,因此它也被稱為切爾諾貝利病毒。但它不會感染Windows 2000/XP/NT等操作系統,如今,CIH已經不是什麼嚴重威脅了。 2: 梅利莎(Melissa) 1999年3月26日,星期五,W97M/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報紙的頭版。估計數字顯示,這個Word宏腳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 PC。病毒傳播速度之快令英特爾公司(Intel)、微軟公司(Microsoft,下稱微軟)、以及其他許多使用Outlook軟體的公司措手不及,為 了防止損害,他們被迫關閉整個電子郵件系統。 梅利莎通過微軟的Outlook電子郵件軟體,向用戶通訊簿名單中的50位聯系人發送郵件來傳播自身。 該郵件包含以下這句話:「這就是你請求的文檔,不要給別人看」,此外夾帶一個Word文檔附件。而單擊這個文件(成千上萬毫無疑慮的用戶都是這么做的),就會使病毒感染主機並且重復自我復制。 更加令人惱火的事情還在後頭——一旦被激活,病毒就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的台詞修改用戶的Word文檔。 3: 我愛你(ILOVEYOU) 又稱情書或愛蟲。它是一個Visual Basic腳本,設計精妙,還有令人難以抗拒的誘餌——愛的諾言。 2000年5月3日,「我愛你」蠕蟲病毒首次在香港被發現。 「我愛你」蠕蟲病毒病毒通過一封標題為「我愛你(ILOVEYOU)」、附件名稱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郵件進行傳輸。和梅利莎類似,病毒也向Microsoft Outlook通訊簿中的聯系人發送自身。 它還大肆復制自身覆蓋音樂和圖片文件。更可氣的是,它還會在受到感染的機器上搜索用戶的賬號和密碼,並發送給病毒作者。 由於當時菲律賓並無制裁編寫病毒程序的法律,「我愛你」病毒的作者因此逃過一劫。 4: 紅色代碼(Code Red) 「紅色代碼」是一種計算機蠕蟲病毒,能夠通過網路伺服器和互聯網進行傳播。2001年7月13日,紅色代碼從網路伺服器上傳播開來。它是專門針對運行微軟 互聯網信息服務軟體的網路伺服器來進行攻擊。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在此之前的六月中旬,微軟曾經發布了一個補丁,來修補這個漏洞。 「紅色代碼」還被稱為Bady,設計者蓄意進行最大程度的破壞。被它感染後,遭受攻擊的主機所控制的網路站點上會顯示這樣的信息:「你好!歡迎光臨 www.worm.com !」。隨後,病毒便會主動尋找其他易受攻擊的主機進行感染。這個行為持續大約20天,之後它便對某些特定IP地址發起拒絕服務 (DoS)攻擊。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這個病毒感染了近40萬台伺服器,據估計多達100萬台計算機受到感染。 5: SQL Slammer SQL Slammer也被稱為「藍寶石」(Sapphire),2003年1月25日首次出現。它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蠕蟲病毒,給互聯網的流量造成了顯而易見的負 面影響。有意思的是,它的目標並非終端計算機用戶,而是伺服器。它是一個單包的、長度為376位元組的蠕蟲病毒,它隨機產生IP地址,並向這些IP地址發送 自身。如果某個IP地址恰好是一台運行著未打補丁的微軟SQL伺服器桌面引擎(SQL Server Desktop Engine)軟體的計算機,它也會迅速開始向隨機IP地址的主機開火,發射病毒。 正是運用這種效果顯著的傳播方式,SQL Slammer在十分鍾之內感染了7.5萬台計算機。龐大的數據流量令全球的路由器不堪重負,如此循環往復,更高的請求被發往更多的路由器,導致它們一個個被關閉。 6: 沖擊波(Blaster) 對於依賴計算機運行的商業領域而言,2003年夏天是一個艱難的時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IT人士在此期間受到了「沖擊波」和「霸王蟲」蠕蟲的雙面夾 擊。「沖擊波」(又稱「Lovsan」或「MSBlast」)首先發起攻擊。病毒最早於當年8月11日被檢測出來並迅速傳播,兩天之內就達到了攻擊頂峰。 病毒通過網路連接和網路流量傳播,利用了Windows 2000/XP的一個弱點進行攻擊,被激活以後,它會向計算機用戶展示一個惡意對話框,提示系統將關閉。在病毒的可執行文件MSBLAST.EXE代碼中 隱藏著這些信息:「桑(San),我只想說愛你!」以及「比爾?蓋茨(Bill Gates)你為什麼讓這種事情發生?別再斂財了,修補你的軟體吧!」 病毒還包含了可於4月15日向Windows升級網站(Windowsupdate.com)發起分布式DoS攻擊的代碼。但那時,「沖擊波」造成的損害已經過了高峰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7: 霸王蟲(Sobig.F) 「沖擊波」一走,「霸王蟲」蠕蟲便接踵而至,對企業和家庭計算機用戶而言,2003年8月可謂悲慘的一月。最具破壞力的變種是Sobig.F,它8月 19日開始迅速傳播,在最初的24小時之內,自身復制了100萬次,創下了歷史紀錄(後來被Mydoom病毒打破)。病毒偽裝在文件名看似無害的郵件附件 之中。被激活之後,這個蠕蟲便向用戶的本地文件類型中發現的電子郵件地址傳播自身。最終結果是造成互聯網流量激增。 2003年9月10日,病毒禁用了自身,從此不再成為威脅。為得到線索,找出Sobig.F病毒的始作俑者,微軟宣布懸賞25萬美元,但至今為止,這個作惡者也沒有被抓到。 8: Bagle Bagle是一個經典而復雜的蠕蟲病毒,2004年1月18日首次露面。這個惡意代碼採取傳統的機制——電子郵件附件感染用戶系統,然後徹查視窗(Windows)文件,尋找到電子郵件地址發送以復制自身。 Bagle(又稱Beagle)及其60~100個變種的真正危險在於,蠕蟲感染了一台計算機之後,便在其TCP埠開啟一個後門,遠程用戶和應用程序利 用這個後門得到受感染系統上的數據(包括金融和個人信息在內的任何數據)訪問許可權。據2005年4月,TechWeb.com的一篇文章稱,這種蠕蟲 「通常被那幫為了揚名而不惜一切手段的黑客們稱為『通過惡意軟體獲利運動』的始作俑者」。 Bagle.B變種被設計成在2004年1月28日之後停止傳播,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大量的其他變種繼續困擾用戶。 9: MyDoom 2004年1月26日幾個小時之間,MyDoom通過電子郵件在互聯網上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迅速傳播,頃刻之間全球都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沖擊波。它還有一個 名稱叫做Norvarg,它傳播自身的方式極為迂迴曲折:它把自己偽裝成一封包含錯誤信息「郵件處理失敗」、看似電子郵件錯誤信息郵件的附件,單擊這個附 件,它就被傳播到了地址簿中的其他地址。MyDoom還試圖通過P2P軟體Kazaa用戶網路賬戶的共享文件夾來進行傳播。 這個復制進程相當成功,計算機安全專家估計,在受到感染的最初一個小時,每十封電子郵件就有一封攜帶病毒。MyDoom病毒程序自身設計成2004年2月12日以後停止傳播。 10: 震盪波(Sasser) 「震盪波」自2004年8月30日起開始傳播,其破壞能力之大令法國一些新聞機構不得不關閉了衛星通訊。它還導致德爾塔航空公司(Delta)取消了數個航班,全球范圍內的許多公司不得不關閉了系統。 與先前多數病毒不同的是,「震盪波」的傳播並非通過電子郵件,也不需要用戶的交互動作。 「震盪波」病毒是利用了未升級的Windows 2000/XP系統的一個安全漏洞。一旦成功復制,蠕蟲便主動掃描其他未受保護的系統並將自身傳播到那裡。受感染的系統會不斷發生崩潰和不穩定的情況。 「震盪波」是德國一名17歲的高中生編寫的,他在18歲生日那天釋放了這個病毒。由於編寫這些代碼的時候他還是個未成年人,德國一家法庭認定他從事計算機破壞活動,僅判了緩刑。 十種殺毒軟體 金獎: BitDefender 銀獎: Kaspersky 銅獎: F-Secure Anti-Virus 第四名: PC-cillin 第五名: ESET Nod32 第六名: McAfee VirusScan 第七名: Norton AntiVirus 第八名: AVG Anti-Virus 第九名: eTrust EZ Antivirus 第十名: Norman Virus Control
❼ 世界十大電腦病毒是什麼 請認真回答
《InformationWeek》評出了迄今為止破壞程度最為嚴重的十大病毒。 1. CIH CIH病毒1998年6月爆發於中國,是公認的有史以來危險程度最高、破壞強度最大的病毒之一。 CIH感染Windows 95/98/ME等操作系統的可執行文件,能夠駐留在計算機內存中,並據此繼續感染其他可執行文件。CIH的危險之處在於,一旦被激活,它可以覆蓋主機硬碟上的數據並導致硬碟失效。它還具備覆蓋主機BIOS晶元的能力,從而使計算機引導失敗。CIH一些變種的觸發日期恰好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發生之日,因此它也被稱為切爾諾貝利病毒。 2.梅利莎(Melissa) 1999年3月26日,星期五,梅利莎登上了全球各地報紙的頭版。這個Word宏腳本病毒感染了全球15%~20%的商用PC。病毒傳播速度之快令英特爾公司、微軟公司、以及其他許多使用Outlook的公司措手不及,為了防止損害,他們被迫關閉整個電子郵件系統。 梅利莎通過微軟的Outlook軟體,向用戶通訊簿名單中的50位聯系人發送郵件來傳播自身。該郵件包含以下這句話:「這就是你請求的文檔,不要給別人看」,此外夾帶一個Word文檔附件。而單擊這個文件,就會使病毒感染主機並且重復自我復制,一旦被激活,病毒就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的台詞修改用戶的Word文檔。 3 .我愛你(I LOVE YOU) 又稱情書或愛蟲,是一個VB腳本,2000年5月3日,「我愛你」蠕蟲病毒首次在香港被發現。「我愛你」蠕蟲病毒病毒通過一封標題為「我愛你(ILOVEYOU)」、附件名稱為「Love-Letter-For-You.TXT.vbs」的郵件進行傳輸。和梅利莎類似,病毒也向Outlook通訊簿中的聯系人發送自身。它還大肆復制自身覆蓋音樂和圖片文件。它還會在受到感染的機器上搜索用戶的賬號和密碼,並發送給病毒作者。由於當時菲律賓並無制裁編寫病毒程序的法律,「我愛你」病毒的作者因此逃過一劫。 4.紅色代碼(Code Red) 「紅色代碼」是一種蠕蟲病毒,能夠通過網路進行傳播。2001年7月13日,紅色代碼從網路伺服器上傳播開來。它是專門針對運行微軟互聯網信息服務軟體的網路伺服器來進行攻擊。「紅色代碼」還被稱為Bady,設計者蓄意進行最大程度的破壞。被它感染後,遭受攻擊的主機所控制的網路站點上會顯示這樣的信息:「你好!歡迎光臨 www.worm.com !」。隨後,病毒便會主動尋找其他易受攻擊的主機進行感染。這個行為持續大約20天,之後它便對某些特定IP地址發起拒絕服務攻擊。在短短不到一周的時間內,這個病毒感染了近40萬台伺服器,據估計多達100萬台計算機受到感染。 5 .SQL Slammer SQL Slammer也被稱為「藍寶石」,2003年1月25日首次出現。它是一個非同尋常的蠕蟲病毒,給互聯網的流量造成了顯而易見的負面影響。它的目標並非終端計算機用戶,而是伺服器。它是一個單包的、長度為376位元組的蠕蟲病毒,它隨機產生IP地址,並向這些IP地址發送自身。如果某個IP地址恰好是一台運行著未打補丁的微軟SQL伺服器桌面引擎軟體的計算機,它會迅速開始向隨機IP地址的主機發射病毒。正是運用這種效果顯著的傳播方式,SQL Slammer在十分鍾之內感染了7.5萬台計算機。龐大的數據流量令全球的路由器不堪重負,導致它們一個個被關閉。 6.沖擊波(Blaster) 對於依賴計算機運行的商業領域而言,2003年夏天是一個艱難的時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IT人士在此期間受到了「沖擊波」和「霸王蟲」蠕蟲的雙面夾擊。「沖擊波」首先發起攻擊。病毒最早於當年8月11日被檢測出來並迅速傳播,兩天之內就達到了攻擊頂峰。病毒通過網路連接和網路流量傳播,利用了Windows 2000/XP的一個弱點進行攻擊,被激活以後,它會向計算機用戶展示一個惡意對話框,提示系統將關閉。在病毒的可執行文件中隱藏著這些信息:「桑,我只想說愛你!」以及「比爾?蓋茨,你為什麼讓這種事情發生?別再斂財了,修補你的軟體吧!」 病毒還包含了可於4月15日向Windows升級網站發起分布式DoS攻擊的代碼。但那時,「沖擊波」造成的損害已經過了高峰期,基本上得到了控制。 7 .霸王蟲(Sobig.F) 「沖擊波」一走,「霸王蟲」蠕蟲便接踵而至,對企業和家庭計算機用戶而言,2003年8月可謂悲慘的一月。最具破壞力的變種是Sobig.F,它8月19日開始迅速傳播,在最初的24小時之內,自身復制了100萬次,創下了歷史紀錄(後來被Mydoom病毒打破)。病毒偽裝在文件名看似無害的郵件附件之中。被激活之後,這個蠕蟲便向用戶的本地文件類型中發現的電子郵件地址傳播自身。最終結果是造成互聯網流量激增。 2003年9月10日,病毒禁用了自身,從此不再成為威脅。為得到線索,找出Sobig.F病毒的始作俑者,微軟宣布懸賞25萬美元,但至今為止,這個作惡者也沒有被抓到。 8.Bagle Bagle是一個經典而復雜的蠕蟲病毒,2004年1月18日首次露面。這個惡意代碼採取傳統的機制——電子郵件附件感染用戶系統,然後徹查視窗文件,尋找到電子郵件地址發送以復制自身。 Bagle及其60~100個變種的真正危險在於,蠕蟲感染了一台計算機之後,便在其TCP埠開啟一個後門,遠程用戶和應用程序利用這個後門得到受感染系統上的數據(包括金融和個人信息在內的任何數據)訪問許可權。Bagle.B變種被設計成在2004年1月28日之後停止傳播,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有大量的其他變種繼續困擾用戶。 9.MyDoom 2004年1月26日幾個小時之間,MyDoom通過電子郵件在互聯網上以史無前例的速度迅速傳播,頃刻之間全球都能感受到它所帶來的沖擊波。它還有一個名稱叫做Norvarg,它傳播自身的方式極為迂迴曲折:它把自己偽裝成一封包含錯誤信息「郵件處理失敗」、看似電子郵件錯誤信息郵件的附件,單擊這個附件,它就被傳播到了地址簿中的其他地址。MyDoom還試圖通過P2P軟體Kazaa用戶網路賬戶的共享文件夾來進行傳播。 這個復制進程相當成功,計算機安全專家估計,在受到感染的最初一個小時,每十封電子郵件就有一封攜帶病毒。MyDoom病毒程序自身設計成2004年2月12日以後停止傳播。 10.震盪波(Sasser) 「震盪波」自2004年8月30日起開始傳播,其破壞能力之大令法國一些新聞機構不得不關閉了衛星通訊。它還導致德爾塔航空公司(Delta)取消了數個航班,全球范圍內的許多公司不得不關閉了系統。「震盪波」的傳播並非通過電子郵件,也不需要用戶的交互動作。「震盪波」病毒是利用了未升級的Windows 2000/XP系統的一個安全漏洞。一旦成功復制,蠕蟲便主動掃描其他未受保護的系統並將自身傳播到那裡。受感染的系統會不斷發生崩潰和不穩定的情況。 「震盪波」是德國一名高中生編寫的,他在18歲生日那天釋放了這個病毒。由於編寫這些代碼的時候他還是個未成年人,德國一家法庭認定他從事計算機破壞活動,僅判了緩刑。
麻煩採納,謝謝!
❽ 十大病毒
1、埃博拉病毒
西尼羅河病毒屬於黃病毒科,人和動物都有可能會被感染,主要傳播途徑是蚊蟲叮咬。最早是在1937年西尼羅地區的一名婦女血液中發現的,所以得名西尼羅河病毒。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埃博拉病毒、網路-HIV病毒、網路-SARS病毒、網路-天花病毒、網路-狂犬病毒、網路-馬爾堡病毒、網路-甲型H1N1流感病毒、網路-漢坦病毒、網路-西尼羅病毒、網路-登革熱病毒
❾ 世界十大病毒排行(殺傷力。傳播),,不是電腦病毒,,,我知道的伊波拉不知道排第幾
世界十大病毒排行榜:
NO.1史上最危險的病毒:埃博拉病毒1976年在非洲中部出現,目前尚不知從何而來。埃博拉病毒能使人體內臟破碎,感染者每個毛孔都會往外滲血。高90%的被感染者死亡。
NO.2史上最危險的病毒:天花病毒天花(Smallpox)是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種烈性傳染病,也是到目前為止,在世界范圍被人類消滅的第一個傳染病。感染天花病毒後的潛伏期平均約為12天(7-17天)。
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包括:高燒、疲累、頭疼及背痛。2-3天後,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布在臉部、手臂和腿部。在發疹的初期,還會有淡紅色的塊狀面積伴隨疹子而出現。病灶在幾天之後開始化膿,直到第2個星期開始結痂。接下來的3-4周慢慢發展成疥癬,然後慢慢剝落。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無葯可治,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NO.3史上最危險的病毒:艾滋病
艾滋病是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 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NO.4史上最危險的病毒:脊髓灰質炎骨髓灰質炎,也稱為小兒麻痹症,自1916年以來已造成超過10000人死亡。小兒麻痹症是一種嚴重的病毒感染,是通過嘴或是肛門傳播的。
盡管有9/10的感染者沒有表現出由病毒引發的症狀,一旦病毒進入血液循環,有些人被感染的症狀就表現出來了。當病毒會進入人體的神經系統後,就會破壞我們的運動神經元,引發嚴重的弛緩性麻痹。
NO.5史上最危險的病毒:拉沙熱病毒
拉沙熱是由一種沙粒病毒引起的,醫生們最早在20世紀50年代注意到該病毒。一旦染上這種病毒,人的內臟會大出血,血壓急劇下降,腦部受損。每7個感染者中有1人死亡。
NO.6史上最危險的病毒:登革熱病毒
這是熱帶地區的一種地方病。通過蚊子叮咬傳播,會出現內臟大出血。高達50%的感染者死亡
登革熱病毒是小型黃病毒,屬於黃熱病毒屬,能引起登革熱急性傳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登革熱病毒能夠引起一系列臨床症狀,包括有生命危險的失血性休克綜合征和較少見的伴有肝衰與腦病的急性肝炎。感染登革熱病毒輕則突然發熱、劇烈肌肉疼痛、骨關節痛,重則廣泛出血、迅速休克
NO.7史上最危險的病毒:馬秋波病毒
一種沙粒病毒,1962年首次在玻利維亞發現,該病毒由老鼠攜帶。染病初期表現為發燒,然後鼻子和牙齦開始出血,胃腸內出血,30%的感染者死亡。
這是一種沙粒病毒。1962年首次在玻利維亞發現,該病毒由老鼠攜帶。染病初期表現為發燒,然後鼻子和牙齦開始出血,胃腸內出血,30%的感染者會死亡。病毒體積小但威力大。
一個健康細胞的細胞核中攜帶著遺傳物質——基因,病毒攻擊的目標正是這些基因。病毒將自己的DNA注入細胞基因中,使它們復制更多的病毒。病毒侵入細胞的方式非常復雜,但病毒是一種寄生生物,一旦這些新製造出來的病毒離開宿主,它們就必須盡快找到新的宿主,否則就會滅絕。
NO.8史上最危險的病毒:西班牙流感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全球有3700萬人在戰爭中喪生,數百萬士兵開始返回家鄉。這時一種新型疾病出現了,有些人稱之為西班牙流感,或者世紀大流感和1918流感。這場災難在幾個月內帶走了2000萬人的生命。在一年的時間內,流感繼續蔓延,死亡人數十分驚人。估計全球范圍內有5000萬到1億人死於此疫。這場流感被認為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瘟疫。西班牙流感與我們現在每年都會遇到的常見流感不同。那是一種新型流感病毒,被稱為H1N1禽流感病毒。
科學家們懷疑這種病毒是一戰前從美國中西部地區的鳥類傳染給人類的。後來在西班牙造成800萬人死亡,這次流感因此被稱為「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圍內,大部分人類對這種病毒完全沒有抵抗力,正如同 1550年阿茲特克人面對天花時的困境。大規模的運輸部隊和補給部隊使病毒向其他地區的傳播更為快速。
NO.9史上最危險的病毒:黑死病車上堆滿屍體,木板上擺滿死去的家人,貴族和農民齊聲哀號,希望進入天堂得到解脫。這就是黑死病,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黑死病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流行性傳染病。1348年的歐洲,有一半人死於黑死病。
當時,中國和印度也有不少人因此而死。黑死病沿著戰爭和貿易的路線不斷傳,沿途的城市和鄉村完全毀滅,全球的政治、經濟受到致命性打擊。黑死病長久以來都被認為是流行性鼠疫,通過老鼠身上的跳蚤和空氣進行傳播。
但最近的研究對此提出質疑。一些科學家認為黑死病可能是類似於伊波拉病毒的一種出血性病毒。科學家正在研究疑似鼠疫受害者的遺骨,希望發現一些遺傳證據來證實這一理論。
NO.10史上最危險的病毒:瘧疾
瘧疾並不是什麼新型傳染病。最早關於瘧疾的記載出現在4000年前,當時的希臘人就記述了瘧疾的破壞性影響。最早關於蚊子傳染疾病的說法出現於古印度和中國的醫書上。即使是現在,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很多疾病跟蚊子有關。瘧疾一般是由蚊子和人類身體上的虐原蟲微生物引起的。當受感染的蚊子停留在人類皮膚上開始吸血時,瘧原蟲微生物就會進入人體。一旦進入血液,就會在血紅細胞內生長並最終摧毀紅細胞。症狀有輕有重,典型症狀是發燒。發冷,出汗,頭痛和肌肉痛。
瘧疾是瘧原蟲寄生於人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經瘧蚊叮咬或輸入帶瘧原蟲者的血液而感染。不同的瘧原蟲分別引起間日瘧、三日瘧、惡性瘧及卵圓瘧。本病主要表現為周期性規律發作,全身發冷、發熱、多汗,長期多次發作後,可引起貧血和脾腫大。瘧疾流行於102個國家和地區,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有20億人口居住在流行區,特別是在非洲、東南亞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國家,惡性瘧死亡率極高。本世紀30年代,瘧疾幾乎遍及全國。經過多年的努力,發病率大大下降,至1992年全國發病人數降至7萬。
❿ 全球十大病毒
1、埃博拉病毒:埃博拉病毒是一種能引起人類和其他靈長類動物產生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在非洲爆發,毒性非常大,其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熱(EBHF)是當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熱,可以通過身體接觸傳染。感染者症狀包括惡心、嘔吐、腹瀉、膚色改變、全身酸痛、體內出血、體外出血、發燒等,死亡率在50%--90%之間,致死原因主要為中風、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發性器官衰竭。病毒潛伏期可達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到10天。
2、甲型流感病毒:H1N1最為致命,它就屬於甲型流感病毒,症狀是發燒、咳嗽,非常容易傳染,毒性大,發病率很高。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發生變異,甲型流感病毒的亞型則被人們稱為「禽流感」,病毒基因變異後能夠感染人類,感染後的症狀主要表現為高熱、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數伴有嚴重的肺炎,嚴重者心、腎等多種臟器衰竭導致死亡,病死率很高。此病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損傷和眼結膜等多種途徑傳播,人員和車輛往來是傳播本病的重要因素。甲型流感病毒中至今發現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有:甲型H1N1、H5N1、H7N1、H7N2、H7N3、H7N7、H7N9、H9N2和H10N8。其中H1、H5、H7亞型為高致病性。
3、艾滋病:HIV是一種能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的病毒。它把人體免疫系統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作為主要攻擊目標,大量破壞該細胞,使人體喪失免疫功能。因此,人體易於感染各種疾病,並可發生惡性腫瘤,病死率較高。HIV在人體內的潛伏期平均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沒有任何症狀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4、天花病毒:感染天花病毒後的潛伏期平均約為12天(7-17天),主要通過灰塵和唾沫進行傳播。感染後的初期症狀包括:高燒、疲累、頭疼、心跳加速及背痛。2-3天後,會有典型的天花紅疹,明顯地分布在臉部、手臂和腿部。在發疹的初期,還會有淡紅色的塊狀面積伴隨疹子而出現。病灶在幾天之後開始化膿,直到第2個星期開始結痂。接下來的3-4周慢慢發展成疥癬,然後慢慢剝落。天花是感染痘病毒引起的,患者在痊癒後臉上會留有麻子,「天花」由此得名。
5、狂犬病毒:在潛伏期和發病期間並不出現病毒血症,狂犬病的發病過程可分為3個階段(局部組織內繁殖期、侵入中樞神經期、向各器官擴散期)。傳播方式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和粘膜感染、經呼吸道感染、經消化道感染、先天性感染。這種病一旦發作死亡率100%,所以現在有寵物的家庭一定要給寵物按時做檢查。
6、肝炎病毒:肝炎病毒是指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體。人類肝炎病毒有甲型(HAV)、乙型(HBV)、丙型(HCV)、丁型(HDV)和戊型(HEV)病毒之分。最常見的是乙型肝炎,除了甲型和戊型病毒為通過腸道感染外,其他類型病毒均通過密切接觸、血液和注射方式傳播。
7、登革熱病毒:主要通過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等媒介昆蟲傳播,引起登革熱以及發病率和死亡率很高的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在我國,對登革熱的描述可以追溯到晉朝,而在西方,從16世紀開始就有了明確的登革熱病例。與其他傳染病不同的是,登革熱不能直接從一位感染者傳染給他人,而是搭乘一種叫做埃及伊蚊的蚊子大范圍肆虐,其中孩子最容易被感染,一般發生在雨季。
8、SARS冠狀病毒:SARS是一種起病急、傳播快、病死率高的傳染病,被傳染的病人多數都與患者直接或間接接觸,或生活在流行區內。臨床上表現為缺氧、紫紺、38℃以上高熱、呼吸加速或呼吸窘迫綜合征、氣促等,X片表現為肺部不同程度改變。兒童感染率較高,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很少波及下呼吸道。還可引起嬰兒和新生兒急性腸胃炎。
9、馬爾堡病毒:馬爾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有關,亦是同樣源自非洲烏干達及肯亞一帶,為人類和其他靈長類的共通疾病。病毒是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但病毒終極來源不明。馬爾堡病毒可以透過體液,包括血液、排泄物、唾液及嘔吐物傳播。對於這種具高度傳染能力,而同時致命的疾病,沒有任何疫苗或醫治的方法。病患者病狀為發高燒,腹瀉、嘔吐,身體各孔穴嚴重出血。通常病發後一周死亡,病發死亡率為25%~100%。
10、西尼羅河病毒:鳥是該病毒的貯存宿主,目前已查明有70多種鳥與傳播該病毒有關,其中有些鳥的死亡率很高,如烏鴉、喜鵲等。病人和隱性感染者亦應該是該病毒的傳染源,但還未得到證實。血清學檢查提示,在一次流行中,有很多隱性感染者但只是有輕微症狀或無症狀。傳播途徑是蚊子和鳥,蚊子自感染鳥類吸取含有病毒的血液後,病毒在蚊體內經過10~14天便存在於蚊子的唾腺中,可以經由叮咬其他動物或人類而傳播病毒,病毒進入動物或人的血液後,會透過血腦屏障進入腦內,引發腦炎,人類、家禽與鳥類之間無法直接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