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姓查當過什麼官

歷史上姓查當過什麼官

發布時間:2022-06-19 14:40:47

① 來自於官職的姓氏有哪些

是官名也是姓氏
1、出自,是大禹的後代,以官職名為氏。堯為部落首領時,禹官至司空,其後代子孫有的以職官命姓,稱司空氏。
2、出自陶唐氏,是堯的後代,以官職名為氏。春秋時期,只有晉國設置有司空官,其他各諸侯國均未設此官。堯的後代隰叔及其孫仕痌,都曾在晉國任過司空,其後代子孫遂以祖上職官命姓,稱司空氏。「司空」這個官職,是從堯帝以來就設有的,但歷代的職務有所不同。如堯、舜、禹時代的司空,主管治理水土;西周時代的司空,主管建築工程,製造車服器械,監督手工業奴隸,為六卿之一;到漢成帝綏和元年改御史大夫為大司空,後去「大」字,稱司空,主管囚徒。在西周以前還未發現有人用「司空」這個官名作為姓。直到春秋時,晉國有個大夫叫士蒍,他擔任「司空」官職以後,其子孫始以官名為姓,世代相傳姓司空。

② 姓香的在清朝當過什麼官

香姓乃査氏之後裔,據考證香氏始祖為查銓録。

查銓録,諱世祿,字錫玄,官拜皇室光祿大夫,南宋末年元兵入侵,攜眷遠逃南雄(今天的廣東省韶關市)珠璣巷,遂卒。銓録長子查開祥,舉孝廉,號鈐轄,位及百臣,與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護主南下,扶端宗帝復宋於福州,不料端宗早崩,故又立趙昺為帝。元寇鐵騎長驅直入,福州陷落,查開祥即隨主入粵,無奈天不護宋,文天祥被捕就義、張世傑兵潰崖門(今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陸秀夫抱帝投海。剩下負傷的查開祥,自知大宋320年江山毀於一旦而無可挽回,遂解甲散兵隱居茶山(今廣東省東莞市),改查為香姓。

香氏定居南粵以來,以農耕為業,默默無聞七百年,直至民國後期,出了一位粵系儒將香翰屏。
香翰屏,生於1889年,23歲時入讀廣州法政學校,30歲入廣東護國軍第五軍軍官講武堂學習。39歲成為成為國民黨「鐵四軍」十二師師長,並逐漸成為掌有粵軍實權的粵系二號人物。後曾任廣州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黨第九集團軍總司令,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1946年正式退役。香翰屏還曾兼任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統率委員會主任委員,領導人民群眾抗日自衛、保家衛國。

③ 歷史上姓官的名人有哪些

官謙:明代長汀人,永樂年間任汝州知州,以恭謹慈愛著稱。當時,州內百姓有許多流亡在外的,他到任後,安撫百姓,借貸糧種,減免勞役,又拿出自己的俸祿修葺廟學。任職期滿離去後,吏民都很想念他。

官廉(1443~1484),字汝清,明萊州平度人。
官廉12歲時以優異成績進學並成為廩生,19歲中天順壬午科(1462年)鄉試第六名舉人,21歲成進士。初任工部主事,曾奉朝命到浙江督辦營建宮殿所需的木材,因處置得當而「公私稱平」。後改任戶部主事,專管監督北京糧倉,革除了不少積弊。
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直隸靜海縣貴戚侵奪民田百餘頃,官廉奉命前往按治。他不避權貴,依法將田地判歸百姓,以廉直而聞名。不久,又受命到直隸河間府賑濟水災飢民,他「多方籌劃,晨夜罔倦」,拯救了數萬災民的生命,回京時,沿途百姓多泣涕相送。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直隸景州、阜平一帶發生了皇莊侵奪民田百萬畝的嚴重事件。明廷命已升任戶部員外的官廉前往查處。管理皇莊的太監暗中派人告訴官廉,「如將田判給皇莊,必可高升。」官廉卻憤激地說:「以數萬百姓的生命換取一己之榮華富貴,誓所不為!」他堅持把田判歸百姓,並上章建議朝廷改革皇莊收租太高之弊。同事者都怕侵害了皇室利益會遭不測之禍,官廉卻慨然宣稱:「我是戶部官員,此案一切後果,全部由我承擔!」由於當時皇莊侵民已成嚴重問題,明廷終於批准了官廉的建議,致使京畿百姓甚受其益。

官姓宗祠四言通用聯

賚金興學
勘田辨誣
——佚名撰官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明代長汀人官謙,永樂年間任汝州知州,以恭謹慈愛著稱。當時,州內百姓有許多流亡在外的,他到任後,安撫百姓,借貸糧種,減免勞役,又拿出自己的俸祿修葺廟學。任職期滿離去後,吏民都很想念他。賚(Lài 音賴),謂賞賜,贈送。下聯典指明代平度人官廉,字汝清,由進士歷官戶部郎中,性情剛介。景州等處有萬頃民田,與東宮的莊田相接,被內侍(宦官)冒占,官廉受命去勘測、界定。內侍對他說:「如果把田劃歸我,我可以讓你當講官。」官廉答道:「用萬人的命去換個官,我不幹!」最後,把內侍佔領的田地都歸還給了農民

官宗禮少將

官宗禮(1911-1970),河南省新縣人。1928年底參加農民自衛軍。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方面軍第10師28團副班長、班長、排長、連長。參加了鄂豫皖根據地第一、二、三、四次反「圍剿」斗爭和商潢、潢光、蘇家埠等戰役,多次立功受獎。
1932年9月,隨紅四方面軍主力西征,途中經歷湖北棗陽、陝西漫川關戰斗,參加了反四川軍閥田頌堯對川陝革命根據地的「叄路圍攻」和毛浴鎮、通江戰斗。1933年7月,紅四方面軍進行整頓擴編,任10師28團2營副營長。10月紅四方面軍組織宣達戰役,紅10師28團與29團一個營由左路進攻敵人。戰斗發起後,28團迅速攻克鎮龍關,殲敵一個營,並殲反動民團300餘人。長征途中,任紅4軍衛生部總務科長,第12師參謀處管理科科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129師385旅770團供給處處長。先後參加了陽明堡夜襲戰、響堂鋪戰斗、「百團大戰」等。1941年初,調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第一分校供給處副處長。其後,受黨中央指派挺進敵後到達山東,擔任山東縱隊3旅供給處處長,清河軍區供給部部長,渤海軍區供給部部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渤海軍區後勤部部長,華東野戰軍渤海縱隊副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第9兵團後勤部副部長。先後參加了孟良崮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第9兵團後勤部部長,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後,任中國人民志願軍後勤司令部第4分部政治委員。回國後,任南京軍區後勤部副參謀長、副部長。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一級自由獨立勛章。1970年9月21日因病逝世,終年59歲。

官俊亭少將

官俊亭(1917-2003),安徽省潁上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4方面軍第10師29團排長,第12師36團副連長、連長。參加了第四、五次反「圍剿」和二萬五千里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區隊長,抗大第1分校隊長,八路軍山東縱隊第5旅13團營長,膠東軍區第5旅15團副團長、代團長。參加了夜襲陽明堡、廣陽戰斗、牙山保衛戰、反投降作戰等戰役戰斗。
解放戰爭時期,任膠東軍區第5師18團團長,華東野戰軍第9縱隊25師參謀長,煙台警備司令部副司令員,膠東軍區新6師參謀長,第三野戰軍第32軍94師參謀長。參加了孟良崮和解放青島等戰役戰斗。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軍94師副師長,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作戰,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7軍94師副師長,參加了第二、五次戰役、1951年夏、秋季防禦作戰和朝鮮東海岸反登陸防禦。回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20軍58師師長,第20軍副軍長、軍長,1978年到1982年任浙江省軍區司令員,1978年6月任浙江省委書記,後任南京軍區副參謀長等職。是第四、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3年1月11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④ 姓查最大的官是誰

查 升:清代書法家,字仲葦(1650-1707),號聲山,浙江省海寧人。康熙進士,曾在朝廷任職。著有《淡遠堂集》等。
查文徽:南唐休寧人。侍後主李煜,官至樞密副使。討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時候立了大功,於是升遷為建州留侯。當時,吳越的軍隊占據了福州,文徽於是帶領著他的軍隊攻克了福州。入城以後,他安撫百姓,但是不幸被陷在埋伏之中,被俘虜。後來被遣送回去,改任了工部尚書。文徽的三代都是做官的,他的兒子元方是建州的觀察判官,他的孫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龍圖閣侍制。
查伊璜:明清之交查氏名人。在《聊齋志異》與《觚勝雪蓮》中記載有關於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與吳六奇將軍的神交。在《鹿鼎記》中,被金庸發展成一段生動、有趣的情節。蒲留仙稱伊璜先生「厚施而不問其名,真俠烈古丈夫哉!」《觚勝》中稱其為「才華豐艷,而風情瀟灑。常謂滿眼悠悠,不堪酬對;海內奇傑,非從塵埃中物色,未可得也。」從這些記述中,可以想見查伊璜的風采。
查士標:清代著名的書畫家。安徽休寧人,長期居住在揚州,擅長畫山水,與孫逸、汪雲端、僧弘仁等書畫家一起被稱為「海陽四家」。他的書法超妙入神,藝舟雙楫》將他的行書列入佳品之上。
查慎行:清代詩人,名嗣璉(1650-1727),字夏重,浙江海寧人。詩學宋人,多抒發行旅之情,善用白描手法。有《敬業堂集》。
查光佛:名能,又字競生,湖北省人。清光緒三十三年考入武昌文普通學堂。加入中國同盟會。還沒有畢業就剪去長辮加入了第四十一標當兵。後請了長假走出軍營,居住在蛇山的蘄春學社。宣統元年,長沙搶米風暴發生,鄂軍進入湖北鎮壓。查光佛於是與劉復基等人計劃乘機舉行起義,事情敗露了,沒有成功。宣統三年的武昌起義的第二天,被任命為都督府秘書。陽夏戰爭的時候,他在漢陽總司令部任職。民國元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聘任他為稽查委員、同盟會鄂支部交際會會長;同年2月份被聘任為鄂省教育部副部長,五月去職。民國二年二次起義失敗以後加入中華革命黨,任職湖北討袁軍總司令秘書長及駐漢口特派員。民國九年任護法軍政府總裁機要秘書。民國十一年任廣州大本營秘書。民國十五年任江漢宣撫使參議。民國十八年任《中央日報》總編輯。民國十九年任中國國民黨漢口市黨部宣傳部部長。民國二十年任中央黨史編撰委員會編撰兼秘書。民國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六日在江蘇常州病勢。終年47歲。存世的著作有《武漢陽秋》。
查夷平:又名鎮湖,號埠西。江西省修水人。早年加入中華革命黨。畢業於煙台海軍學校、廣東海軍學校、廣東航空學校。曾任歐亞航空公司主任秘書,滇黔鐵路督辦署材料處處長,中央航空公司副經理。1949年11月,在香港參與組織中央、中國航空公司起義。後來擔任中國民用航空業務處處長、民航總局顧問。他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人,曾經在長沙、蘇州、上海等地從事琴學活動,組織了今虞琴社。曾經擔任過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古琴研究會會長。為第一、二、三、四屆全國人大代表。1976年8月去世,終年81歲,編有《存見古琴曲譜集覽》等。
查良鏞:筆名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荊勛賢」。當代著名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社會活動家,《香港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金庸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譽為武俠小說作家的「泰山北斗」,更有金迷們尊稱其為「金大俠」或「查大俠」。
查良錚:筆名穆旦(1918—1977),著名愛國主義詩人、翻譯家。出生於天津,祖籍浙江省海寧市袁花鎮。曾用筆名梁真,與著名作家金庸(查良鏞)為同族的叔伯兄弟,皆屬「良」字輩。20世紀80年代之後,許多現代文學專家推其為現代詩歌第一人。
穆旦於20世紀40年代出版了《探險者》、《穆旦詩集》(1939~1945)、《旗》三部詩集,將西歐現代主義和中國傳統詩歌結合起來,詩風富於象徵寓意和心靈思辨,是「九葉詩派」的代表詩人。1941年12月穆旦所作的《贊美》入選人民教育出版社版本語文教科書。

更多:
http://ke..com/view/359451.htm#3

⑤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姓氏做過皇帝的

做過皇帝的姓氏有(按照時間順序,其中包括所有稱過帝的皇帝,包括割據勢力):嬴,羋, 劉,趙,王,公孫,曹,孫,司馬,李,石,冉,慕容,張,段,苻,姚 ,馮,乞伏,赫連,呂,禿發,沮渠,桓,蕭,陳,侯,拓跋,元,高,宇文,楊,武,安,史,黃,勸,朱,郭,柴,錢,馬,孟,鄭,耶律,完顏,儂,大,蒲鮮,韓,徐,明,愛新覺羅,吳,袁。共55個姓做過皇帝。

表單為開國皇帝(或改姓)及朝代時間
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 嬴姓
楚 前206年-前205年 熊心 義帝 羋姓
西漢 前202年-9年 劉邦
南越 前183年-前179年 趙佗
新朝 9年-23年 王莽
玄漢 23年-25年 劉玄
赤眉漢 25年-27年 劉盆子
成家 25年-36年 公孫述
東漢 25年-220年 劉秀
曹魏 220年-266年 曹丕
蜀漢 221年-263年 劉備
孫吳 229年-280年 孫權
西晉 266年-316年 司馬焱
東晉 318年-420年 司馬睿
成漢 306年-347年 李雄
漢趙 308年-328年 劉淵
後趙 330年-334年 349年-351年 石勒
冉魏 350年-352年 冉閔
前燕 352年-370年 慕容俊
前涼 354年-355年 張祚
後燕 386年-400年 慕容垂,蘭汗
南燕 400年-410年 慕容德
西燕 385年-394年 慕容沖 段隨
前秦 351年-357年 385年-394年 苻健
後秦 386年-399年 416年-417年 姚萇
北燕 409年—436年 馮跋
西秦 385年—431年 乞伏國仁
夏 418年-431年 赫連勃勃 原姓劉,改姓赫連
後涼 386年—403年 呂光
南涼 397年—414年 禿發烏孤
北涼 397年—460年 沮渠蒙遜
桓楚 403年-404年 桓玄
劉宋 420年-479年 劉裕
南齊 479年-502年 蕭道成
南梁 502年-557年 蕭衍
南陳 557年-589年 陳霸先
西梁 555年-587年 蕭察
侯漢 551年-552年 侯景
北魏 398年-534年 拓跋圭 元宏
東魏 534年-550年 元善見
西魏 535年-556年 元寶炬
北齊 550年-577年 高洋
北周 559年-581年 宇文毓
隋朝 581年-619年 楊堅
許 618年-619年 宇文化及
鄭 619年-621年 王世充
唐朝 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李淵
武周 690年-705年 武瞾
大燕 756年-763年 安祿山 史思明
大齊 881年-884年 黃巢
大封民 859年-902年 勸世隆
後梁 907年-923年 朱溫
後唐 923年-936年 李存勖
後晉 936年-946年 石敬瑭
後漢 947年-950年 劉知遠
後周 951年-960年 郭威 柴榮
吳越 904年—978年 錢鏐
南楚 897年—951年 馬殷
北漢 951年-979年 劉崇
燕 911年-913年 劉守光
吳 927年-937年 楊溥
南唐 937年-958年 李昪
南漢 917年-971年 劉岩
前蜀 907年-925年 王建
後蜀 934年-965年 孟知祥
閩 933年-945年 王延鈞
大長和 902年-927年 鄭買嗣
大天興 927年-929年 趙善政
大義寧 929年-937年 楊干真
北宋 960年-1127年 趙匡胤
南宋 1127年-1279年 趙構
遼 916年-1125年 耶律阿保機
西夏 1038年-1227年 元昊
金 1115年-1234年 完顏阿骨打
北遼 1122年-1123年 耶律淳
西遼 1134年-1211年 耶律大石
大理國 937年-1094年 1096年-1253年 段思平
大中國 1094年-1096年 高升泰
天南 1049年-1053年 儂智高
興遼 1029年-1030年 大延琳
大渤海 1116年 高永昌
奚 1123年 回離保,蕭姓
大楚 1127年 張邦昌
劉齊 1130年-1137年 劉豫
東夏 1215年-1234年 蒲鮮萬奴
元朝 1271年-1368年或1402年 忽必烈 無姓,孛兒只斤氏
韓宋 1355年-1366年 韓林兒
天完 1351年-1360年 徐壽輝
陳漢 1360年-1364年 陳友諒
明夏 1362年-1371年 明玉珍
明朝 1368年-1644年 朱元璋
南明 1644年-1662年 朱由嵩
大順 1644年-1645年 李自成
大西 1644年-1646年 張獻忠
清朝 1636年-1912年 皇太極 姓愛新覺羅
吳周 1678年-1681年 吳三桂
中華帝國 1915年-1916年 袁世凱
滿洲國 1934年-1945年 溥儀

磐龍纏爐 手打整理,歡迎追問

⑥ 官姓的歷史名人

官謙
福建長汀人,明代官吏。永樂中知汝州,招撫流民有方。秩滿,吏民思慕不已。
官賢
山東平度人,明代官吏。曾任溫州府推官。博學多才,喜吟詠,善畫,工草書。
官一夔
山東平度人,明代官吏。正德五年舉人,歷官衛輝府同知,政尚寬惠。有《環山亭集》。
官榮
福建沙縣人, 明代官吏。天順八年進士,選兵科給事中,有直聲。為冊封琉球正使,還,進都給事中。
官廉
山東平度人,明代官吏。天順六年山東鄉試第一,八年舉進士。歷官戶部郎中,內侍冒占景州等處民田數萬頃,內侍以在皇帝面前為其美言為餌求廉,被其拒絕,盡奪內侍之田歸於民。
官寅
福建順昌人,明代學者。嘉靖間由貢生教授嘉興,後學深受其益。代理平湖縣事,清介不染。有《枝言缶聲集》。
官應震
湖廣黃岡(今屬湖北)人,明代官吏。萬曆進士,歷戶科給事中,為楚黨魁首,與齊、浙三黨鼎峙,務以攻東林排異己為事,官終太常少卿。其次子撫極出身拔貢,任平越知府時因襲擒苗帥藍二有功,而擢升太僕寺卿。
官希稷
福建光澤人,明代官吏。萬曆間以恩貢為嘉興府通判,能為民興利除害。歲飢,發粟賑民,全活甚眾。
官秉忠
榆林衛(今屬陝西)人,明代將領。萬曆中起世蔭,歷固原參將、甘肅副總兵、延綏總兵官,破套寇、援遼東,名噪一時。
官惟賢
明末將領。歷守備、參將,崇禎元年升為山海北路副總兵,三年後與清軍戰,死於遵化。
官保
清滿洲正黃旗人。乾隆間以副都統及工部侍郎,兩赴西藏辦事。官終理藩院、刑、禮、戶、吏諸部尚書,協辦大學士。
官獻瑤
福建安溪人,清代學者。乾隆四年進士,歷任三禮館纂修、編修,廣西、陝甘等地學政,司經局洗馬等官。篤好經學,乃蔡世遠、方苞之高足,著有《讀易偶記》、《尚書偶記》、《春秋傳習錄》、《石溪文集》。
官崇
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代學者。乾隆四十四年舉人,治古文,著有《志齋文鈔》。
官文
清漢軍正白旗人。咸豐間任湖廣總督,做事無遠見,卻能放權於巡撫胡林翼以御太平軍。後入滿洲正白旗,封一等果威伯,以後又歷任直隸總督、內大臣等職。
官宗禮
官宗禮(1911-1970),河南省新縣人。1928年底參加農民自衛軍。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榮獲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二級國旗勛章、一級自由獨立勛章。1970年9月21日因病逝世,終年59歲。
官俊亭
官俊亭(1917-2003),安徽省潁上縣人。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55年被授予大校軍銜,1964年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88年7月被中央軍委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2003年1月11日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86歲。
其他官姓名人有政治家官保加、官卻、官健平,愛國民主人士官文森,國民黨將領官其慎,農學家官春雲,金屬專家官達高,高分子專家官文超,化工專家官知義,醫學家官大威、官宜彬、官超雲、官勝利,經濟學家官希浩、官清,哲學家官鳴,書法家官江明,畫家官其格,電影技術專家官質斌,影視演員官晶華,體育攝影記者官天一,攝影師官家良等。

⑦ 歷史上有哪位姓查的偉人

姓查的偉人有查 升,查文徽,查士標等等。
查 升,清代書法家,字仲葦(1650-1707),號聲山,浙江省海寧人。康熙進士,曾在朝廷任職。著有《淡遠堂集》等。
查文徽,南唐休寧人。侍後主李煜,官至樞密副使。討伐平建州王延政的時候立了大功,於是升遷為建州留侯。當時,吳越的軍隊占據了福州,文徽於是帶領著他的軍隊攻克了福州。入城以後,他安撫百姓,但是不幸被陷在埋伏之中,被俘虜。後來被遣送回去,改任了工部尚書。文徽的三代都是做官的,他的兒子元方是建州的觀察判官,他的孫子查道,是宋真宗的龍圖閣侍制。好查伊璜明清之交查氏名人。在《聊齋志異》與《觚勝雪蓮》中記載有關於查伊璜的故事,大致是他與吳六奇將軍的神交。在《鹿鼎記》中,被金庸發展成一段生動、有趣的情節。蒲留仙稱伊璜先生「厚施而不問其名,真俠烈古丈夫哉!」《觚勝》中稱其為「才華豐艷,而風情瀟灑。常謂滿眼悠悠,不堪酬對;海內奇傑,非從塵埃中物色,未可得也。」從這些記述中,可以想見查伊璜的風采。
查士標,清代著名的書畫家。安徽休寧人,長期居住在揚州,擅長畫山水,與孫逸、汪雲端、僧弘仁等書畫家一起被稱為「海陽四家」。他的書法超妙入神,藝舟雙楫》將他的行書列入佳品之上。

⑧ 歷史都有哪些姓氏的人當上過皇帝

我們現在已經有了很多年歷史了,差不多有將近四千多年的歷史可以稱之為古代。在古代歷史上有很多的朝代,並且我國也有百家姓的稱謂,估計如果是現在的話恐怕會更多,而在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會有人當上皇帝,那到底有多少姓氏的人當上過歷史上的皇帝呢?

所以整體來看的話,歷史上存在當過皇帝的姓氏有嬴、劉、王、曹、孫、司馬、符、拓跋、慕容、宇文、高、蕭、陳、楊、李、朱、石、錢、柴、孟、馬、愛新覺羅、袁。這幾個姓氏。

⑨ 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姓氏出過皇帝

做過皇帝的姓氏有(按照時間順序,其中包括所有稱過王的,包括割據勢力):嬴,羋,劉,趙,王,公孫,曹,孫,司馬,李,石,冉,慕容,張,段,苻,姚,馮,乞伏,赫連,呂,禿發,沮渠,桓,蕭,陳,侯,拓跋,元,高,宇文,楊,武,安,史,黃,勸,朱,郭,柴,錢,馬,孟,鄭,耶律,完顏,儂,大,蒲鮮,韓,徐,明,愛新覺羅,吳,袁。共55個姓做過皇帝。
表單為開國皇帝(或改姓)及朝代時間
秦朝 前221年-前206年 秦始皇 嬴姓
楚 前206年-前205年 熊心 義帝 羋姓
西漢 前202年-9年 劉邦
南越 前183年-前179年 趙佗
新朝 9年-23年 王莽
玄漢 23年-25年 劉玄
赤眉漢 25年-27年 劉盆子
成家 25年-36年 公孫述
東漢 25年-220年 劉秀
曹魏 220年-266年 曹丕
蜀漢 221年-263年 劉備
孫吳 229年-280年 孫權
西晉 266年-316年 司馬焱
東晉 318年-420年 司馬睿
成漢 306年-347年 李雄
漢趙 308年-328年 劉淵
後趙 330年-334年 349年-351年 石勒
冉魏 350年-352年 冉閔
前燕 352年-370年 慕容俊
前涼 354年-355年 張祚
後燕 386年-400年 慕容垂,蘭汗
南燕 400年-410年 慕容德
西燕 385年-394年 慕容沖 段隨
前秦 351年-357年 385年-394年 苻健
後秦 386年-399年 416年-417年 姚萇
北燕 409年—436年 馮跋
西秦 385年—431年 乞伏國仁
夏 418年-431年 赫連勃勃 原姓劉,改姓赫連
後涼 386年—403年 呂光
南涼 397年—414年 禿發烏孤
北涼 397年—460年 沮渠蒙遜
桓楚 403年-404年 桓玄
劉宋 420年-479年 劉裕
南齊 479年-502年 蕭道成
南梁 502年-557年 蕭衍
南陳 557年-589年 陳霸先
西梁 555年-587年 蕭察
侯漢 551年-552年 侯景
北魏 398年-534年 拓跋圭 元宏
東魏 534年-550年 元善見
西魏 535年-556年 元寶炬
北齊 550年-577年 高洋
北周 559年-581年 宇文毓
隋朝 581年-619年 楊堅
許 618年-619年 宇文化及
鄭 619年-621年 王世充
唐朝 618年-690年 705年-907年 李淵
武周 690年-705年 武瞾
大燕 756年-763年 安祿山 史思明
大齊 881年-884年 黃巢
大封民 859年-902年 勸世隆
後梁 907年-923年 朱溫
後唐 923年-936年 李存勖
後晉 936年-946年 石敬瑭
後漢 947年-950年 劉知遠
後周 951年-960年 郭威 柴榮
吳越 904年—978年 錢鏐
南楚 897年—951年 馬殷
北漢 951年-979年 劉崇
燕 911年-913年 劉守光
吳 927年-937年 楊溥
南唐 937年-958年 李昪
南漢 917年-971年 劉岩
前蜀 907年-925年 王建
後蜀 934年-965年 孟知祥
閩 933年-945年 王延鈞
大長和 902年-927年 鄭買嗣
大天興 927年-929年 趙善政
大義寧 929年-937年 楊干真
北宋 960年-1127年 趙匡胤
南宋 1127年-1279年 趙構
遼 916年-1125年 耶律阿保機
西夏 1038年-1227年 元昊
金 1115年-1234年 完顏阿骨打
北遼 1122年-1123年 耶律淳
西遼 1134年-1211年 耶律大石
大理國 937年-1094年 1096年-1253年 段思平
大中國 1094年-1096年 高升泰
天南 1049年-1053年 儂智高
興遼 1029年-1030年 大延琳
大渤海 1116年 高永昌
奚 1123年 回離保,蕭姓
大楚 1127年 張邦昌
劉齊 1130年-1137年 劉豫
東夏 1215年-1234年 蒲鮮萬奴
元朝 1271年-1368年或1402年 忽必烈 無姓,孛兒只斤氏
韓宋 1355年-1366年 韓林兒
天完 1351年-1360年 徐壽輝
陳漢 1360年-1364年 陳友諒
明夏 1362年-1371年 明玉珍
明朝 1368年-1644年 朱元璋
南明 1644年-1662年 朱由嵩
大順 1644年-1645年 李自成
大西 1644年-1646年 張獻忠
清朝 1636年-1912年 皇太極 姓愛新覺羅
吳周 1678年-1681年 吳三桂
中華帝國 1915年-1916年 袁世凱
滿洲國 1934年-1945年 溥儀

⑩ 從古至今姓任的當的最大的官是什麼官

始祖任不齊吧,子的「七十二賢」中排名第十七位。任不齊被後來的唐太宗李世民在貞觀八年(公元634年)追封為任城伯,宋真宗趙恆在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為當陽侯。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姓查當過什麼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