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步輦圖上圖反映的是漢藏民族之間哪一段歷史佳話
文成公主和藏王松贊干布聯姻的歷史事件
B. 步攆圖放映了什麼歷史體現了統治者怎樣的民族政策
《步輦圖》是以貞觀十五年(641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與文成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
民族融合的政策。
C. 四個圖片分別是什麼歷史事件
圖一的紅船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於1921年7月23日至31日在上海法租界貝勒路樹德里3號和浙江嘉興南湖的紅船上召開。圖二反映的歷史事件是長征,時間是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圖三反映的歷史事件是古田會議,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在福建古田召開了古田會議。圖四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中共七屆二中全會於1949年3月5日至13日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舉行。
D. 《步攆圖》講述的什麼故事
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現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步輦圖》是唐代畫家閻立本的作品,內容反映的是吐蕃(今西藏)王松贊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入藏的事。它是漢藏兄弟民族友好情誼的歷史見證。
E. 步攀圖簡介
閻立本 《步輦圖》以641年唐太宗派文成公主入藏,與吐蕃松贊干布聯婚的事件為背景,選擇了唐太宗在眾侍女的簇擁下端坐在步輦車上,接見松贊干布派來的迎親使者的場面加以繪畫,記錄下了這個歷史性的情節。畫家依靠神情舉止、容貌服飾,生動地刻畫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氣質。唐太宗的威嚴和睦,吐蕃使者的敬畏恭謙、禮儀官的肅穆、宮女們的顧盼,氣氛親切融洽,卻又嚴肅莊重。是一幅成功地描寫古代吐蕃民族地區與中原地區友好交往的歷史畫卷。
參考資料:http://www.hebgs.gov.cn/yw/yp/M_chazuo_2_photo_show.asp?PhotoID=400
回答者:竹依法郎 - 見習魔法師 二級 1-21 11:17
F. 步輦圖描繪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公元640年(貞觀十四年),吐蕃王松贊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祿東贊到長安通聘。《步輦圖》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現存畫作被認為是宋朝摹本。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絹本,設色,縱38.5厘米,橫129.6厘米。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步輦圖》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藏於故宮博物院。作品設色典雅絢麗,線條流暢圓勁,構圖錯落富有變化,為唐代繪畫的代表性作品。具有珍貴的歷史和藝術價值。
藝術價值
由於此圖經歷千餘年的傳承,如今所能見到的閻立本作品,尚無一幀能毫無爭議地確定它為閻立本所做,這幅傳為閻立本所做的《步輦圖》,對它是唐代閻立本所做還是唐代其他畫家的原創摹本,或為宋人波本有許多爭議。
而書畫鑒定界對《步輦圖》的討論認為《步輦圖》的繪制年代不晚於宋代,定其為宋人摹本。但不管是唐代、唐摹還是宋摹,作品的繪畫水平都是很高的。
G. 《步輦圖》有什麼歷史意義
《步輦圖》真實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的盛大場面,是表現盛唐時期各民族之間融洽友好氛圍的一部分。這幅畫卷說明了漢藏兩兄弟民族血肉相連的歷史真實面目,文成公主入吐蕃,增強了兩族人民的深厚感情。截止到2021年5月,在拉薩的布達拉宮里還保存著有關文成公主的精美壁畫和雕刻。
由於此圖經歷千餘年的傳承,如今所能見到的閻立本作品,尚無一幀能毫無爭議地確定它為閻立本所做,這幅傳為閻立本所做的《步輦圖》。
對它是唐代閻立本所做還是唐代其他畫家的原創摹本,或為宋人波本有許多爭議,而書畫鑒定界對《步輦圖》的討論認為《步輦圖》的繪制年代不晚於宋代,定其為宋人摹本。但不管是唐代、唐摹還是宋摹,作品的繪畫水平都是很高的。
筆法風格
從構圖的角度來講,這幅畫很明顯將所有人物分成兩組:以畫卷中軸線為界,左邊三個男士依次排開,井然有序,沒有任何裝飾,在規矩中略顯拘謹;
右邊以唐太宗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擁的仕女形象,以及裝飾物「兩把屏風扇」、「一展旌旗」、「步輦」等等,把人物的布局按照其功能自然分工成不同的角色,而且仕女衣帶飄飄和晁蓋的迎風招展都有意刻畫一種充滿了柔情、安詳、和善的情調。
左右這種對比,尤其是譯官謹小慎微、誠惶誠恐和仕女們神情自若、儀態萬方的表情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張一弛、一柔一剛,讓人的視覺得到了充分地享受。就像彈琴時的左手伴奏一樣,穩健而低沉;右手高音區炫音技巧的展示,華麗而不俗脫;一唱一和,和諧有序。
另外,只有典禮官一個人是紅袍在身,未免顯得孤零零的,仍然造不出喜慶的氣氛。於是作者巧妙地利用了晁蓋頂,和宮女服飾的配色,映襯出一團祥和、喜慶的氣氛。
H. 步輦圖描繪的是什麼歷史事件
《步輦圖》描繪的是以貞觀十五年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與公主聯姻的歷史事件為題材,描繪唐太宗接見來迎娶公主的吐蕃使臣祿東贊的情景。是唐朝畫家閻立本的名作之一,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公主入藏時,帶去了大批絲織品和典籍,還有許多樹木、果蔬的種籽,將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帶進了青藏高原,促進了藏族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吐蕃也派送了大批的貴族子弟到長安學習詩書,長安的婦女們也一度風行吐蕃人將臉塗紅的風俗,稱之為「吐蕃妝」。松贊干布和公主對加強漢藏兩族的聯系、團結,發展藏族的經濟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受到人們的敬仰,西藏拉薩布達拉宮內至今還保存著他倆的塑像。
I. 上圖這幅畫描繪的是哪一歷史事件這一事件發生在什麼世界
(1)珍珠港事件(或日軍偷襲珍珠港).
(2)標志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達到了最大規模,全世界絕大部分地區和人口都被捲入這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浩劫之中.
J. 閻立本畫的步旅途是根據哪一件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的
那叫步輦圖,是吐蕃使者來大唐迎親,唐太宗與其見面時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