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中考前十天如何快速提高歷史成績

中考前十天如何快速提高歷史成績

發布時間:2022-06-19 17:22:36

A. 中考歷史如何快速提高

今天給大家整理了中考歷史重要考點快速記憶,趕緊收藏吧!

八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鴉片戰爭:

(1)概況: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1842年,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中英《南京條約》。

(2)影響:中國喪失了完整獨立的主權,中國社會的自然經濟遭到破壞,開始從封建社會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鴉片戰爭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2.中英《南京條約》:

(1)主要內容: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 100萬銀元;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納稅款,必須經過雙方協議。

(2)地位: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3.第二次鴉片戰爭:

(1)概況:1856年—1860年,英法聯軍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簽訂《天津條約》《北京條約》等條約。

(2)影響: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進一步加深。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與民族危機的加劇

1.洋務運動:

(1)時間:19世紀60年代—90年代中期。

(2)領導人物: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奕䜣等。

(3)主要內容:

創辦企業

①「自強」——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求富」——民用工業:輪船招商局、開平煤礦、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軍事

①建立新式陸軍:組建新式洋槍隊,採用西式兵操練兵

②建立新式海軍:組建福建、廣東、南洋、北洋等海軍,成立海軍衙門

(4)地位: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近代化運動。

(5)作用:中國近代化的軍事工業、民用工業、交通運輸業等逐漸發展起來,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製作用。

(6)局限性:只學習西方技術,不改變政治制度。

2.戊戌變法:

(1)時間: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

(2)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

(3)主張:變法圖強,建立君主立憲制。

(4)影響:在思想文化方面產生了廣泛而持久的影響。

3.《辛丑條約》:

(1)概況:1901年,清政府與英、美、俄、日、法、德、意、奧、比、荷、西11國簽訂。

(2)主要內容:

賠款

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以海關稅、鹽稅等稅收作擔保

禁止反帝

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各種形式的反帝活動

毀炮駐兵

清政府拆毀大沽炮台,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從北京到山海關的鐵路沿線要地

劃使館界

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駐守,不準中國人居住

設外務部

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班列六部之前

(3)影響:清政府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第三單元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

辛亥革命:

(1)時間:1911年爆發。

(2)高潮:武昌起義。

(3)指導思想:三民主義。

(4)重要成果:成立中華民國;頒布《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5)意義: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宣告了中國兩千多年君主專制制度的終結。開創了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極大推動了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打開了中國進步潮流的閘門。

第四單元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1.新文化運動:

(1)開始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

(2)口號:「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

(3)代表人物:陳獨秀、胡適、魯迅、蔡元培。

(4)作用:動搖了封建道德禮教的統治地位,使中國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與科學的洗禮;為隨後爆發的五四運動起了思想宣傳和鋪墊的作用。

2.五四運動:

(1)導火索: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和會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特權全部轉讓給日本)。

(2)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

(3)意義: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3.中共一大:

(1)概況:1921年7月在上海秘密召開(後轉入浙江嘉興南湖遊船),參會人員有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

(2)意義: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4.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歷史意義:是中國歷史上開天闢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

第五單元 從國共合作到國共對立

1.北伐戰爭:1926年7月,國共合作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治,實現了全國統一。

2.紅軍長征:

(1)概況:1934年10月,紅軍長征開始。1936年紅軍三大主力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結束。

(2)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長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種子,鑄就了長征精神,打開了中國革命的新局面。

第六單元 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1.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軍發動。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標志著中國人民十四年抗戰的開始。

2.西安事變:

(1)概況: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楊虎城實行「兵諫」,逼蔣抗日。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等條件。

(2)影響: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揭開了國共兩黨由內戰到聯合抗日的序幕,成為扭轉時局的關鍵。從此,十年內戰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抗日戰爭的勝利:

(1)原因:中國人民巨大的民族覺醒、空前的民族團結和英勇的民族抗爭;中國共產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的支持。

(2)意義:①國內:是中國近代以來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為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實現徹底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礎;②國際: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維護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八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與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

「一五計劃」:

(1)時間:1953—1957年底。

(2)基本任務: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等。

(3)主要成就:鞍山鋼鐵公司無縫鋼管廠等三大工程、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和飛機製造廠;寶成、鷹廈等鐵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武漢長江大橋。

(4)意義:使我國開始改變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1.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2.中美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雙方正式簽署並發表《聯合公報》,兩國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建交。

九年級上冊

第五單元 走向近代

1.文藝復興:

(1)核心思想:人文主義。

(2)代表人物或作品:①《神曲》:但丁;②達·芬奇:《蒙娜麗莎》《最後的晚餐》等;③莎士比亞:《哈姆雷特》《羅密歐與朱麗葉》等。

(3)意義:促進了人們思想的大解放;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和發展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

2.新航路開辟:

(1)重大事件: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2)影響: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發展;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

第七單元 工業革命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工業革命:

(1)概況:18世紀60年代開始於英國。以瓦特改進蒸汽機為標志,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

(2)重要發明:①「珍妮機」: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②蒸汽機:瓦特改進,1785年投入使用;③鐵路: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④現代工廠制度:19世紀最終確立。

(3)工業化時代來臨的歷史意義:①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②為資本主義戰勝封建主義奠定了基礎;③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後的局面;④社會日益分裂為工業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兩大對立的階級;⑤農村人口大量流入城市,促進了城市化。

九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與資本主義制度的擴

1.亞歷山大二世廢除農奴制:1861年,亞歷山大二世頒布了廢除農奴制的法令。這次改革是俄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改革廢除了農奴制,推動俄國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

2.美國內戰:1861—1865年的美國內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維護了美國統一,廢除了奴隸制,清除了資本主義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以後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

3.明治維新: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開始實行改革。採取廢藩置縣、「殖產興業」「文明開化」等措施,使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

第二單元 第二次工業革命和近代科學文化

第二次工業革命:

(1)時間:19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

(2)領先國家:美國、德國。

(3)重要發明:①電的利用:耐用的白熾燈泡、發電機、電動機、電話、電報等問世,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②內燃機與汽車:19世紀80年代,德國人本茨製造出一輛由內燃機驅動的汽車;③飛機: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製成飛機。

(4)影響: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由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資本主義對外擴張增強。

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後初期的世界

1.第一次世界大戰

(1)時間:1914年—1918年。

(2)主要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3)影響:第一次世界大戰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改變了舊的國際關系,戰後形成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2.新經濟政策:1921年春開始實施,調動了生產者的積極性,迅速緩解了危機,鞏固了工農聯盟,促使國民經濟穩步發展。

3.社會主義工業化:1928—1937年,蘇聯先後完成了兩個五年計劃,優先發展重工業,使蘇聯由落後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兩個五年計劃完成後,蘇聯的工業總產值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第四單元 經濟大危機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

(1)時間:1939年全面爆發,1945年結束。

(2)主要戰場:歐洲西線戰場、北非戰場、歐洲東線戰場、太平洋戰場、東方主戰場。

(3)主要戰役:百團大戰、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日本偷襲珍珠港、諾曼底登陸、第三次長沙會戰等。

(4)影響: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法西斯主義和軍國主義通過戰爭稱霸世界的野心,徹底結束了列強通過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歷史,促進了世界殖民體系的瓦解,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共同發展產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第五單元 二戰後的世界變化

1.美蘇「冷戰」:1947年3月,美國杜魯門主義出台,冷戰開始;1947年,美國提出援助西歐的馬歇爾計劃;1949年,「北約」成立;1955年,「華約」成立,兩極格局形成。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冷戰結束。

2.歐洲聯合:1967年,歐洲共同體成立,促進了西歐國家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提高。1993年,歐洲聯盟成立,大大加快了歐洲一體化的進程,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的方向發展。

3.蘇聯解體: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使得兩極格局終結,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世界朝著多極化趨勢發展。

第六單元 走向和平發展的世界

1.聯合國:1945年10月成立,是人類構建世界和平的成果,也是影響最大國際組織。首要宗旨是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2.世界貿易組織:1995年1月1日成立,主要職能是制定和規范多邊貿易協定、組織貿易談判、解決貿易爭端等。

3.「冷戰」後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國家聯盟或國家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發揮重要作用,推動世界朝著多極化方向發展。

4.計算機網路: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

B. 怎樣提高中考歷史成績,考前三個月掌握復習技巧快速

1、不建議死記硬背。

大家都知道文科的科目基本都是需要背的,但是有的同學即使是背下來也不太理解,導致考試的時候答不上,所以我們在背歷史的時候,一定要理解記憶,分析裡面所講的內容,把各個部分的知識框架聯系起來,這樣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才能更加的歷史題目中做講的問題。

2、不可以本末倒置。

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不要只是把歷史學好,如果你的其他科目不好,那麼你在高考中也是沒有什麼用的,學習歷史其實是需要過程的,不要急於一時,沒有任何科目是速成的,我們在學習歷史的同時一定要把主科成績打好基礎。

3、學會觀察書本上的圖片。

高中的歷史書上的每個內容都是很重要的,很多的同學認為老師讓背的才是重點,其實歷史的整本書都是重點,歷史教材當中是有很多的圖片的,我們一定要去觀察圖片, 在結合本節課的內容,這樣在考試的時候圖片給你的時候,你就知道它講的是哪課的內容,這樣非常有利於我們答題。

4、書上的知識點盲區不要有。

我們在讀歷史教材的時候,經常有一些簡短的詞語,它可能是描述的一個事件,但是我們不知道,在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及時的去咨詢老師,歷史教材上的所有注釋都要記住,因為這在考試中也是非常的重要的,有很多的出題老師都會選擇很多的同學不太注意的地方出題。

5、學會駕馭歷史的大綱。

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一定要看歷史大綱,知道歷史每年都出來哪些題型,今年的題型有沒有什麼變化,然後把往年的高考歷史試卷拿出來做一下,看看自己欠缺的,及時的去改正,這對我們提高歷史成績是非常的有幫助的!

C. 怎樣短時間內提高歷史成績

成績看試卷,試卷看教科書,提高成績死記硬背教科書

D. 怎麼在中考還剩短短一周內快速提高政治和歷史分數

其實高中政治也不是很難,因為這是文科學的東西,主要就是靠背一些東西,對於政治,你只要想提高成績,只要記一些知識,你就可以提高,還是要下功夫的,你要是光憑想像還是不可以的,給你們說說提高高中政治的一些方法.

高中政治課本

總之,對於高中政治學習的方法還有很多,我給你們說的也希望你們可以採取,在答題的事後要注意答題的規律,對語言還要組織起來.

E. 怎樣快速提高歷史成績 初中(中考)

(一)抓教材,抓障礙,夯實基礎。
第一階段復習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因為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所掌握的知識往往是零碎的、不成體系的,所以全盤通讀歷史教材有助於整體掌握知識,還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視的環節或死角。另外,懂得的東西未必理解得深刻,讓學生帶著疑問去通讀,有助於深刻領會課本內容
(二)重歸納,抓專題,提升能力
第二階段歷史復習絕不是第一階段復習的簡單壓縮,而是一個知識點綜合、鞏固、完善和提高的過程,換句話說,第二階段復習時立足於第一階段復習的更高層次的復習。在這一階段的復習里,我們要完成各部分知識的條理、歸納、糅合,使各部分知識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力求達到基礎知識重點化,重點知識網路化,網路知識題型化,題型設計生活化;要以歷史思想、方法為主線,以學生的綜合訓練為主體,減少重復,突出重點,提高學生的實戰能力。在歷史的應用方面,注意歷史知識與生活熱點的聯系,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同時穿插專題復習(如圖表信息專題、對外關系專題、國家政策專題、社會生活專題、探索性專題等),另外向學生滲透題型設計生活化的意識,以此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多鞏固,精訓練,樹立信心
第三階段復習也就是平常所說的沖刺階段。在這一階段復習中,我們要抓住知識、能力的深化和鞏固,復習資料的組織以中考題及模擬題為主,不宜過多但要精選,爭取選用回扣教材,查漏補缺的模擬題進行強化訓練。同時,由於考前的學習較為緊張,往往有部分學生易焦慮、浮躁,導致學習效率下降,在此階段還應注意教育學生對自己的心態及時作出調整,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我們還要教會學生一些必備的應試技巧和方法,使學生有足夠的自信,以最佳的心態從容地面對考中考。因為第三階段主要是進行檢驗復習,所以在本階段要教會學生用「嘗試回憶記憶法」把前兩段復習過的內容想出來,強化記憶。回憶一旦進行不下去,立即看書或筆記,接續回憶線索。在回憶的基礎上,自選一到兩套回扣教材、查漏補缺的模擬試題,嚴格按考場要求進行自考,鞏固記憶效果,進入考試狀態。

F. 中考歷史如何快速提高

歷史知識點不僅多而且瑣碎,但作為歷史學科的基礎,考生們往往會選擇死記硬背的方式,與歷史課本「搏鬥」。這種方法不見得有錯,但的確不利於科學記憶以及興趣的培養。今天 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不用死記硬背也能提高歷史基礎的方式。
1.緊抓史綱,明確知識框架
史綱就是主幹知識線索,即那些反映歷史發展趨勢,可以按照縱向或橫向線索加以整合的知識點集合。對史綱的梳理在二輪復習就已經完成,由於這些知識點是考查的核心內容,因此有必要再次進行系統的梳理,進一步提煉重點,明確知識線索體現的歷史發展趨勢和本質特徵。
譬如,按照縱向線索,我們可以梳理出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趨勢、古今中外政治制度的創新、中外經濟政策的調整、民本思想及其實踐、人文主義思想 的發展、古今中外民主與法制的發展、中國現代化歷程等若干線索。以世界市場的形成和經濟全球化趨勢這一線索為例,可以將必修二的第二單元、第三單元、第四 單元、第八單元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
通過梳理,進一步明確近代以來世界市場的發展趨勢有:經濟交流范圍不斷擴大、交流程度不斷加深,並且逐漸形成制度化、 體系化的世界市場。
再如,按照橫向線索梳理重要的社會轉型期。明清之際的中國與世界、第一次工業革命下的中國、辛亥革命時期的中國、1949年至1956年的新中國等都可以從社會轉型的角度進行梳理。梳理時,一定要明確其經濟、政治、思想的階段特徵,並理解它們之間的聯系。
2.落實史實,查補細節知識
史實是歷史學習的基礎,基本史實的識記和理解是 的關鍵。因此,考生需要在這十幾天內對《考試大綱》明確的知識點進一步落實。根據近年 的統計分析,下列知識點是常考考點,需要強化復習:
必修一:分封制與宗法制、皇帝制度、郡縣制、行省制、三省六部制、選官制度、兩次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抗日 戰爭、新中國的民主與法制建設、新中國的外交、古希臘民主政治、羅馬法、英國君主立憲制、美國聯邦共和制、兩極格局的形成、世界多極化趨勢。
必修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古代中國的商業、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近代中國物質生活習俗的變遷、20世紀50年代至70年 代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探索與失誤、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新航路開辟、兩次工業革命、羅斯福新政、新經濟政策、斯大林模式、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 成、世界經濟的全球化。
必修三:百家爭鳴、董仲舒的新儒學與儒學成為正統、明清之際活躍的儒學、維新思想、新文化運動、三民主義的形成與發展、西方人文主義的起源、文藝復興、啟蒙運動、近代以來西方自然科學的發展。
在進一步落實基本史實的基礎上,學生可以再次認真閱讀五本教材。一方面,查漏補缺,復習主幹知識之外的枝節知識;另一面,在閱讀中,學生可以進一步明確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即三本必修之間的聯系,必修與選修、選修與選修之間的聯系,做到復習無盲點。
3.強化史法,提升應試技巧
在將基本知識點和主幹知識線索高效復習一遍甚至多遍的基礎上,學生還需要調整心態,認真整理、分析以前做過的典型試題及前幾年的 。

G. 如何快速提高歷史成績

要精神高度集中,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條件,學習的時候就應該全神貫注。你可以通過以下4個方面來提高成績:
1首先要給自己制定一個學習計劃,這樣你才能有一個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比如說,你想考一個什麼樣的高中,是普通高中,還是重點高中,你要拼盡全力去爭取,不辜負青春的夢想,用這剩下的時光拼一把。
2然後按照這個計劃努力奮斗,給自己做一個錯題本,把自己考試做錯的題摘抄上去或者是中考必考的題型摘抄上去,然後再把對應的知識點寫上去,增強記憶,最後給自己一個總結,記住要保證每一科都有一個錯題本,然後每次到大考的時候拿出來看一看,這樣你的成績可以提升許多。
3隨後就是復習時不要離開課本,中考都是以課本為基礎的,平時多做一些基礎的題,不要在考試的時候因為這些基礎題而失分,記住,上課時一定不要走神,要跟著老師的節奏走。每天晚上不要睡太晚,熬太多時間寫作業,還不如第二天有個好精神去認真聽講,所以這個切記。
4在家裡的時候,你要養成一個回到家就寫作業的好習慣,不要拖拉,因為每一段的時間都有該做的事,做題的時候,你要學會對空氣講題,如果你能講出來,那就證明你這道題已經會了。我還記得在我讀初二的過程,我注意力差,上課記不住,導致各科的學習成績也很糟糕。偶然我在網路下了開發大腦的"尼古拉特斯拉訓練",學習之後,才改造了我的不好景況。我的記憶力比之前好了,上課學習也不再犯困,我的各科成績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我的分享應該可以給你帶來幫助,願你能心想事成,未來一片光明!

H. 歷史成績怎麼提高

一、熟讀課本

歷史對課本已有知識的把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視。所以,要與針鋒相對,課本是法寶。

1、抓住書本框架,背熟目錄和小標題。因為每一本歷史書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規律編排的。我們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知識的整體,背熟目錄才能准確把握歷史發展的線索,建立知識點之間的深入聯系,為知識的遷移和運用奠定基礎。考場答題時,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觀概括,盡量避免因遺漏觀點而失分。

2、不放過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還有批註,插圖及其說明等。還要適度涉及未列入綱的內容。因為試題"超綱"現象常有發生,比如今年廣西歷史選擇題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無策。

3、注重整理筆記,抄錄書里。很多同學沒有單獨的歷史筆記本,而是把筆記抄到書里,方便和課本知識緊密聯系。有的同學還會把幾本參考資料的延伸知識或者精闢見解都抄錄在書中,翻閱課本時也會一起復習。這樣在考試中你的歷史語言表達會更加完善和專業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廣,進而得分更高。

4、分專題總結。這個在第二輪復習中老師也會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總結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會議之類的。這樣不僅可以讓讀書看書更加有趣,還可以提高歸納總結能力。

二、歷史答題技巧:

1、把歷史事件,人物,觀念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放到當時的大背景來分析,不能主觀認為。

2、善於利用材料。今年廣西中歷史材料題其實只要把那段很長的材料分點概括出來就可以拿到滿分了。

3、術語運用准確,不羅嗦。很多同學答歷史題輕易犯羅嗦的毛病。後來老師告訴我,歷史標准答案中很少有敘述性的,都是下定義式的。所以答題要簡練而到點,才能節省時間,並且讓閱卷人更加"傾心",從而提高得分。

(8)中考前十天如何快速提高歷史成績擴展閱讀:

學習歷史的方法: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定要設法培養自己對歷史的興趣。

2、縱橫比較法。比方說孔子是生活在公元前551-479,那麼誰和他是同時代的人,他們在各自的領域做了什麼?又比如說華佗,他是醫學家,生活在東漢末年,那麼在別的朝代,各有哪些醫學家,他們有什麼成就。列一個表格,以免遺漏。意思就是要突破書上課程設置的限制,系統地分析,對每個朝代、每個領域做個總結。

3、把學歷史當成看故事。經常看一些歷史方面的書或者電視劇,並且翻出課本對照看一看有哪些人物,他們有什麼成就等。

4、腦子里放電影。當你閑下來的時候,比方說睡覺前、睡醒後、散步時,想一想課本上的內容,看看能想起什麼,知識點都弄懂沒有?沒記住的,沒懂的,趕緊看一下。到了第二天,再放電影,這樣你記不住的,不懂的就會越來越少。

5、區分重點和主次。要把書中的每一點內容都記下來是不可能。比如要看某個人的生卒年,因為要知道他跟誰是同時代的人,他是哪個朝代的人,但是如果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就不要記這些,只要看了就行了,因為考試很少考到某個人的生卒年。相反,如果記住了某個人的生卒年,而不去比較他跟誰是同時代的人,那麼純粹的記住是沒意義的。

6、多看多列年代紀事表。這主要是幫助記住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

7、筆記很重要。記筆記是增強記憶的手段,也是對知識的提煉,便於復習。同時建議提前預習,這樣在聽課的時候就會比較明了。

8、適當作息。已經頭量腦漲,就不要再背了你可以到處走走,邊走還可以邊放放電影。

9、自己當當老師。設想自己如果是老師,會怎樣去上這堂課,怎樣去總結知識點。

10、及時做練習題。趁熱打鐵,當節的題目要馬上做。

11、多看《百家講壇》類的節目,可以在娛樂中學歷史,何樂而不為。

12、向身邊的人學習。我們身邊有不少人是歷史通,多跟他們接觸,耳濡目染,受益匪淺。

I. 中考怎樣快速提升歷史成績

無須死記硬背,你只要放開心態在歷史上。它是個靈活的東西,死記是不能有效地,你的成績在60-70分了那就堅持每天抽出一點時間去閱讀歷史,用心在那十分鍾或二十分鍾去把要點記住,對於中國古代史與中國近代史不要放到一起閱讀與背記,要分配好一切時間,不能混在一起,否則你會腦子混亂,這樣對你沒有益處。謝謝,我的分解就是如此!

閱讀全文

與中考前十天如何快速提高歷史成績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