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廣州丨8丨醫院有多久歷史

廣州丨8丨醫院有多久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19 23:16:36

Ⅰ 廣州有多少年歷史

廣州有2000多年歷史了。

廣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從秦朝開始,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一直是華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和科教中心,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和興盛地。

廣州從3世紀30年代起成為海上絲綢之路的主港,唐宋時期成為中國第一大港,是世界著名的東方港市;明清時期是中國唯一的對外貿易大港,是世界上唯一2000多年長盛不衰的大港。

(1)廣州丨8丨醫院有多久歷史擴展閱讀

建制沿革

1、傳說廣州最早的地名為「楚庭」(或「楚亭」)。現在越秀山上的中山紀念碑下,尚有清人所建一座石牌坊,上面刻著「古之楚亭」四字。

2、秦朝,廣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在秦末漢初與唐末,廣州曾經兩次出現過割據的小國。

3、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在廣州地區設南海郡。 當時南海郡尉任囂在現中山四路舊倉巷附近修建城廓,稱為「任囂城」,廣州為郡治所在地。

4、漢武帝於公元前111年平定了南越國後,把原趙佗割據地區劃分為九郡(後縮為七郡),廣州仍稱南海郡,歸屬交趾部後稱交州, 南海郡行政范圍縮小。

5、晉代,廣州仍稱南海郡,為州治所在。但南海郡行政管轄范圍比漢代有所縮小, 已將東部梅縣、潮汕、惠陽等地區分出。

6、唐代,廣州稱為廣州都督府,是嶺南道的道治與都督府治所在地;廣州都督府行政界線南至寶安、中山,北至清遠, 西至四會。

7、公元970年,宋平南漢後,廢興王府仍稱為廣州(以後一直沿用廣州名稱),廣州為廣南東路路治地(簡稱廣東。廣東省之稱自此開始)。

8、解放前, 國民黨統治時,廣州定為市,仍為省會所在地。

Ⅱ 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的歷史沿革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簡稱廣醫二院) 於1982年12月正式掛牌,2004年8月成立廣州醫學院第二臨床學院。2013年6月醫院正式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二臨床學 院更名為廣州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

Ⅲ 越秀區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民國8年醫院建成開業,民國9~26年是鄺磐石醫院業務最旺的時期,廣州淪陷時期,鄺磐石醫院遷出,日本投降後,醫院遷回,並逐步修復。
1958年7月鄺磐石將醫院交東區人民政府接管,改為東區人民醫院。80年代以來,區人民醫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東山區規模較大的綜合性醫院和東山區醫療技術指導中心。
2005年10月區劃調整後更名為越秀區人民醫院。

Ⅳ 廣州歷史有多久

2000多年

廣州是廣東省省會,廣東省政治、經濟、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廣州地處廣東省東南部,珠江三角洲北緣,范圍為東經112度57分 — 114度3分,北緯22度26分 — 23度56分,瀕臨南海,毗鄰香港和澳門,是華南地區的交通通訊樞紐和貿易口岸,是中國的「南大門」。
人口廣州市轄八區和四個縣級市,總面積7434.4 平方公里,人口685多萬人,共設82個街道辦事處、78個鎮。市區平均每天有流動人口182多萬人。

地勢和氣候 廣州地勢東北高,西南低,北和東北部是山區,中部是丘陵和台地,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廣州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雨量充沛,四季常春。全市平均氣溫 20—22攝氏度,平均相對濕度77%,市區年降雨量為1600毫米以上。

自然資源:廣州目前已發現52個礦種,主要產地396處,其中大中型礦點17處。 廣州地區植物種類達數千種。野生動物約有210多種,其中獸類40多種、鳥類150多種、兩棲類的動物20多種。廣州水域面積7.44萬公頃,佔全市土地面積的10%,水資源總量81.29億立方米,可開發利用的水電資源達40.9萬千瓦。從化溫泉一帶有豐富的地下水,水溫攝氏50℃ — 70℃,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一年兩熟。經濟作物以甘蔗、花生、蔬菜、水果為主。廣州是「水果之鄉」,共有500多個品種,其中荔枝、香蕉、木瓜和菠蘿譽稱「嶺南四大佳果」。廣州的花卉和盆景也久負盛名,主要有白蘭、桂花、含笑、茉莉、米蘭、劍蘭、菊花、金桔150多個品種,分為觀花、觀葉和觀葉賞果三大類。

旅遊資源廣州山明水秀,風光旖旎,有豐富的旅遊資源,文化旅遊景點達數十處。1996年,廣州評選出十大旅遊美景,分別是:百粵冠祠(陳家祠)、雲台花園(白雲山風景名勝區)、五羊仙庭.鎮海樓(越秀公園、廣州博物館)、辛亥之光(中山紀念堂、黃花崗公園)、廣州世界大觀、蓮花曉晴(蓮花山旅遊區)、東方游.情中留(東方樂園)、西關商廊(廣州商業步行街)、六榕花塔(六榕寺)。近年,又陸續新建了一批公園 。

華僑之鄉廣州是我國著名的華僑之鄉,是華僑最多的大城市。據統計,全市有海外鄉親135萬人,其中華僑、外籍華人52萬人,主要分布在世界116個國家和地區,還有港澳同胞83萬人,歸僑、僑眷、港澳同胞親屬100多萬人。廣大的華僑、外籍華人、港澳同胞一向熱心支持祖國的家鄉的建設,特別是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他們積極發揮橋梁作用,為廣州開拓國際市場,推進與世界各地的經濟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他們還熱心幫助家鄉公益事業,興建了一批學校、醫院、敬老院、托兒所、幼兒園等。1998年,21位對我市兩個文明建設和對外交往作出突出貢獻的華僑、華人、港澳同胞和外國友好人士被授予第九批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至此,廣州市榮譽市民共有161位。

1999年,廣州市按照增創發展新優勢,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總體思路,緊密圍繞"三個確保"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開拓進取,加強管理,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政策措施,宏觀經濟運行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經濟運行質量有所提高,主要經濟指標的預期目標如期實現。城市面貌"一年一小變"成功實現,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國國民經濟適度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1999年廣州市國內生產總值206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2.84億元,增長9.7%;第二產業增加值920.71億元,增加14.7%;第三產業增加值1049.82億元,增加11.9%;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5%,44.62%和50.8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3.04萬元,增長11.7%,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3668美元,在全國十大城市中居於前列。按增長值計算的全社會勞動生產率45732元/人,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

各項改革繼續推進。1999年,廣州市研究制定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企業領導體制改革、企業分配製度改革等國與企業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法。繼續完善輕工與二輕、廣鋼與冶金集團的重組工作;樂華彩電、萬寶冰箱等一批企業通過重組轉制,煥發了生機。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制改組工作取得新進展。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養老、失業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工傷,生育保險工作不斷發展。金融、投融資、住房、價格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勞動就業保持平穩。 據市勞動部門統計,1999年末廣州地區企業下崗職工2.54萬人,佔全市職工總數的1.35%;登記失業人數6.4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3%。全年已分流安置下崗職工0.57萬人再就業,,安置失業轉就業11.61萬人。

市場物價降幅逐步收窄。1999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5%、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下降3.2%,降幅分別比上年收窄0.8個和0.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3.8%、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下降4.6%,降幅分別比上年收窄1.5個和0.8個百分點。

廣州的經濟
1999年,廣州市按照增創發展新優勢,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建設現代化中心城市的總體思路,緊密圍繞"三個確保"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開拓進取,加強管理,採取了一系列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的政策措施,宏觀經濟運行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的良好態勢,經濟運行質量有所提高,主要經濟指標的預期目標如期實現。城市面貌"一年一小變"成功實現,各項社會事業蓬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

國國民經濟適度快速增長。據初步統計,1999年廣州市國內生產總值2063.37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2.84億元,增長9.7%;第二產業增加值920.71億元,增加14.7%;第三產業增加值1049.82億元,增加11.9%;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4.5%,44.62%和50.88%。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3.04萬元,增長11.7%,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達到3668美元,在全國十大城市中居於前列。按增長值計算的全社會勞動生產率45732元/人,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9.7%。

各項改革繼續推進。1999年,廣州市研究制定了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企業領導體制改革、企業分配製度改革等國與企業改革的具體實施方法。繼續完善輕工與二輕、廣鋼與冶金集團的重組工作;樂華彩電、萬寶冰箱等一批企業通過重組轉制,煥發了生機。股份制改革和公司制改組工作取得新進展。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完善,養老、失業保險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工傷,生育保險工作不斷發展。金融、投融資、住房、價格等各項改革穩步推進。

勞動就業保持平穩。 據市勞動部門統計,1999年末廣州地區企業下崗職工2.54萬人,佔全市職工總數的1.35%;登記失業人數6.46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2.53%。全年已分流安置下崗職工0.57萬人再就業,,安置失業轉就業11.61萬人。

市場物價降幅逐步收窄。1999年城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1.5%、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下降3.2%,降幅分別比上年收窄0.8個和0.5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下降3.8%、商品零售價格總水平下降4.6%,降幅分別比上年收窄1.5個和0.8個百分點。

Ⅳ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1921年11月,我院的前身——市立傳染病醫院在小北象崗頂前清兩王廟故址成立;
1935年建新院於盤福路,並於1936年1月1日改名為市立隔離醫院;
1945年10月1日恢復市立傳染病院;
1949年傳染病院並入方便醫院;
1951年12月市政府接管華英醫院後,在華英醫院基礎上,將方便醫院等醫院的傳染科劃入,組建成廣州市立傳染病醫院;
1955年又改名為廣州市傳染病醫院,伴隨著中國歷史的風風雨雨;
1969年我院更名為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
1973年改名為廣州市傳染病醫院沿用至1994年7月,
1994年8月我院又恢復為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沿用至今。
2002年8月成立肝病醫院。

Ⅵ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的歷史沿革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成立於1899年,1954年更名至今。
1995年通過國家級愛嬰醫院評估,取得「愛嬰醫院」稱號;
1996年被市編辦定為市副局級單位;
1997年通過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教學醫院的評估,被廣州市政府確定為廣州醫學院附屬市一人民醫院;
2001年底被定為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第一批定點醫療機構;
2003年批准掛牌為廣州市臨床重症救治中心。

Ⅶ 廣州軍區總醫院的歷史沿革

廣州軍區總醫院始醫院於1933年正式成立,1936年,改名為廣東陸軍總醫院。1937年,醫院又增加了一個部分:就是國民黨國防軍醫學校第一分校。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黨回廣州接收日偽醫院,在總醫院原舊址上重新組建了國民政府軍政部廣州陸軍總醫院。1947年,醫院又改稱為國軍聯勤總部廣州總醫院。1949年,再次更名為國民政府國防部軍醫署陸海空第二總醫院。1949年10月14日廣州解放,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接管了醫院。

Ⅷ 廣州市腦科醫院的歷史沿革

廣州市腦科醫院最初的名字叫「惠愛醫癲院」,或「惠愛醫院」,為了紀念其創辦人嘉約翰醫生(Dr.J.G.Kerr),在嘉約翰死後向國外報道時,曾改名為「克爾氏醫院」(JohnKerr』sHospital),它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2月28日,由美國基督教長老會創辦,開業的第一天只收了兩個病人,以後不斷增加,當年住院病人增加到11人,1904年底達到63人,1909年底有217人,1915年底有507人,以後直到1927年3月1日由市政府接辦,收容的病人都保持在500人以上。當時院內的醫生最多時有四人,少時只有兩人。另有護士長一人,護士一人,護理員十七人(相當於護工),加上其他職工共約七十人,後期職工總數超過一百人。
1927年,因經費困難及工人罷工,醫院業務停頓,醫院董事會無力支持,自動申請當時的市府接辦。在此一年以前,市府已在市區創建一間「復性醫院」,1927年3月1日又接辦惠愛醫院。分別將兩院改名為市立第一、第二神經病院,一院核定收容病人260名,有醫生一至二名;二院核定收容病人400名,有醫生二名。
1935年6月,當時的廣州市政府決定收購惠愛醫院原有全部物業,包括二院及培英中學初中部。同年12月26日,將第一神經病院撤銷,兩院合並改組,將一院病人、公物移歸二院接收,並易名為市立精神病療養院,留醫名額定為800名,醫生編制為4人,男女護長各1人,男女看護32人,全院醫、護、職、工、警、夫編制共86人。佔地面積四十餘市畝,與解放初期的佔地面積基本相同,此為解放前精神病院最興旺的時期。
1937年7月抗戰爆發,1938年10月廣州淪陷。國民黨廣州市政府在匆忙撤退前,將精神病院委託廣州天主教教會代管。天主教教會派了三名加拿大等國的修女主管全院工作,沒有專職醫生,只有男女護士十餘人,工友、更夫十餘人。天主教代管了七年有餘,直到抗戰勝利。在此期間,經費來源接近斷絕,僅靠少量捐款及病人自費,勉強維持,非常困難,職工生活也十分艱苦,病人死亡很多,留醫病人銳減,從800多人,一直降到抗戰勝利時僅存六十餘人。由於抗戰期間的記錄盪然無存,現在無法作較詳細的敘述。
1946年初,國民黨廣州市政府正式將醫院收回自辦。1946年暫定收容精神病人為300人,1948年4月,住院病人曾達到380人,1949年9月將近解放時,又降至近300人。當時除院長、醫務主任外,有醫生4人,男女護士十餘人,全院職工共六十餘人。1949年10月,廣州解放了,同年12月市軍管會派人接管了精神病院。

Ⅸ 廣州八院介紹

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東風院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627號、嘉禾院區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華英路8號,嘉禾院區佔地200畝。始建於1921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於一體的傳染病專科醫院,是國家肝病艾滋病臨床葯物試驗基地,衛生部艾滋病臨床醫師培訓基地,是廣州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是中山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廣東葯學院等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是廣東省艾滋病診療質量控制中心,也是廣東省廣州市醫保定點單位。

Ⅹ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一八醫院的發展歷程

溫州解放軍118醫院的前身為華中軍區國際和平醫院。
1946年2月,改為華中軍區第一後方醫院四大隊第九室。
1947年8月,改為華東軍區第三後方醫院第三分院二所。
1949年2月,改為九兵團19醫院二隊。
1950年10月,成建制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四分部19醫院二隊。
1951年7月,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四分部33兵站醫院。
1953年12月,改為中國人民志願軍2309醫院。
1955年1月,改為浙江省軍區領導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七預備醫院。
1962年1月,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七野戰醫院。
1963年8月17日,該醫院改稱中國人民溫州解放軍118醫院。

閱讀全文

與廣州丨8丨醫院有多久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