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原始人使用的石器有哪些
打制石器: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三種,有形狀的砸器、石斧、石片等。
磨製石器:種類比較多了,甚至有了青銅器的雛形,有斧、錛、鏟、刀、鐮、鏃、矛頭等器形等。
與人類化石一起,出土了石器、骨角器和穿孔飾物,並發現了中國迄今所知最早的埋葬。地質時代為晚更新世末,據放射性碳素斷代,年代為境和在當地的情景相似。
從已發現的人類化石來看,人類的演化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1、南方古猿階段。已發現的南方古猿生存於440萬年前到100萬年前。
2、能人階段。前200萬-前175萬年。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東非的坦尚尼亞和肯亞陸續發現的。
3、直立人階段。直立人在分類上屬於人屬直立人種,簡稱直立人,俗稱猿人。
4、智人階段。智人一般又分為早期智人(遠古智人)和晚期智人(現代人)。 根據目前發現的人類化石證據,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類。
Ⅱ 遠古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用石器做裝飾的
距今1萬至7000年前,桂林的甑皮岩人用小塊石頭穿孔作為胸飾佩帶。同時,在甑皮岩墓葬中還發現帶有宗教色彩的紅色赤鐵礦粉末,並以此作為崇拜物灑在女性臀部上;一些男性死者身旁擺放有鵝卵石和青石板。
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遺存有選料和加工具有相當水準的玉玦、玉環、玉璜等各種玉器。
這些遺物充分證明,在舊石器時代晚期,原始人除了個人使用的簡陋勞動工具和貼身裝飾品外,還利用石頭製造出了生產用品、裝飾品和祭器。
Ⅲ 中國歷史地圖演變過程是什麼
公元3世紀西晉裴秀用「制圖六體」繪成的《禹貢地域圖》,是見於記載的最早的中國歷史地圖。它是一部普通歷史地圖集,表示從傳說中的大禹時代至西晉初年的歷史地理概貌。
一地圖演變史
(1)人類使用地圖的歷史大約有3000年。除石器、刀具等工具外,地圖也是早期人類探索世界時發明的一種工具。彷彿有某種巧合,現存最古老的地圖,其形狀和大小與現在的蘋果手機非常類似。
(2)這份地圖很概括,把古巴比倫描繪成圓環形狀,處在地圖中心位置,國土被幼發拉底河一分為二,外圍被海洋環繞。地圖細節不多,大部分地方沒有名字,少數地區才有命名,如亞述。地圖的真正作用,不是用來導航出行,而是讓地圖持有者(帝國皇帝)認識整個世界。
二地圖
(1)地圖(Map)是按照一定的法則,有選擇地以二維或多維形式與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現象的圖形或圖像,它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符號系統、文字注記,並能用地圖概括原則,科學地反映出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系。
(2)地圖是按照一定法則,有選擇地以二維(2D)或多維形式(3D)與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Earth)(或其它星球)若干現象的圖形或圖像,它具有嚴格的數學基礎、符號系統、文字注記,並能用地圖概括原則,科學地反映出自然和社會經濟現象的分布特徵及其相互關系。
Ⅳ 中國古人類分布地圖
1、元謀人
因發現地點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崗上,定名為「元謀直立人」,俗稱「元謀人」。「元謀」一詞出自傣語,意為「駿馬」。
元謀人牙齒化石是1965年「五一」節在雲南元謀縣上那蚌村發現的,元謀縣被譽為「元謀人的故鄉」。1976年根據古地磁學方法測定,生活年代約為170萬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過前後十萬年(也有學者認為其年代不應超過73萬年,即可能為距今60萬至50萬年或更晚一些)。
在約在170萬年以前,雲南元謀一帶,榛莽叢生,森森鬱郁,是一片亞熱帶的草原和森林,先有枝角鹿、爪蹄獸等第3紀殘存的動物在這里生存繁衍。再往後推移一段時間,則是桑氏鬣狗、雲南馬、山西軸鹿等早更新世的動物出現在這片草原和森林。
它們大多數都是食草類野獸。為了生活下去,元謀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獵它們。根據出土的兩枚牙齒、石器、炭屑,以及其後在同一地點的同一層位中,發掘出少量石製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動物化石,證明他們是能製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類。
2、藍田人
因1964年發現於陝西省藍田縣公王嶺,故命名為「藍田人」。藍田人的生活年代,本來認為是距今約69萬年前到95萬年前,但是1987年重新測定後認為是距今約70萬年前到115萬年前。
藍田人在1963年中國陝西省藍田縣陳家窩村附近被發現,化石為一30多歲女性的頭骨。1963年7月,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調查隊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在藍田縣城西北約10公里的泄湖鎮陳家窩發現了一老年女性下頜骨化石。
第二年5月,在公王嶺地層中發現一個基本保存完整的中年女性頭骨化石。經對此頭骨化石進行室內修復,復原出一完整的猿人頭骨化石。原研究者把陳家窩的下頜骨和公王嶺的頭骨歸到一起,命名為「藍田中國猿人」,簡稱「藍田猿人」或「藍田人」。
3、北京人
北京人又稱北京猿人,簡稱「北京人」,科學命名為「北京直立人」又稱「中國猿人北京種」,是生活在更新世(歷史學為舊石器時代)的直立人。化石遺存於1927年在中國北京市西南的周口店龍骨山發現。
北京人手腳分工明顯,能夠製造和使用工具。但還是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徵。
4、和縣人
中國的直立人化石 ,1980~1981年發現於安徽和縣陶店鎮汪家山北坡的龍潭洞。包括1個近乎完整的頭蓋骨、2塊頭骨碎片、1塊下頜骨碎片和9枚單個牙齒。頭蓋骨屬一青年男性個體,有許多特徵和北京人相似,但又具有若干較北京人進步的特徵。
這表明和縣人是直立人中的進步類型,可能與北京人中的較晚者相當。和縣人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鈾系法的測年結果為距今19萬~15萬年,熱釋光法(見考古年代學)測得的年代在距今20萬年以內。伴生的動物化石屬於南北混合的動物組合。
5、馬壩人
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屬早期智人。1958年發現於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馬壩鎮獅子山石灰岩溶洞中。
馬壩人,距今12.95萬年至13.5萬年,是介於中國猿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種古人類型,屬早期智人,是直立人轉變為早期智人的重要代表。馬壩人屬於中國東南地區舊石器時代中期的人類化石,也是迄今為止廣東省唯一的古人類。
6、長陽人
長陽人化石在1956年發現於湖北省長陽縣西南下鍾家灣村一個稱為「龍洞」的石灰岩洞穴中,由賈蘭坡教授命名為「長陽人」。長陽人化石近於現代人的特徵較多,沒有北京猿人那麼原始。
「長陽人」是中國長江以南最早發現的遠古人類之一。「長陽人」不僅具有現代人的特徵,而且也有一定程度的原始特徵。距今年代不少於19.5萬年,為「更新世中期的後期」古人類化石,遲於馬壩人、早於丁村人。
7、丁村人
丁村人是發現於中國山西襄汾縣丁村的早期智人化石,距今二十多萬年,屬於晚更新世早期的舊石器時代遺存。
丁村遺跡在山西省襄汾縣南約5公里的丁村南的同蒲鐵路兩側。1953年,建築工人發現了石器和脊椎動物化石。1954年大規模發掘時發現了三枚人類的牙齒化石,為同一個體的10餘歲小孩的門齒2枚,臼齒1枚,1976年9月在丁村人牙齒化石出土的同一地點的砂礫層中,又發現一個小孩右頂骨化石。
8、金牛山人
「金牛山原始人頭骨」的考古發現,被列為「1984年「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科技」之一。
金牛山遺址位於大石橋市西南8公里,長大鐵路線東側,東距渤海灣20公里,是一座由震旦紀的白雲質大理岩、石灰岩和雲母片岩夾菱鎂礦等多種岩石組成的孤立山丘,為中國東北地區最早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金牛山海拔69.3米,面積為0.308平方公里。
金牛山人居住的洞穴遺址,位於山的東南部,已發現的劍齒虎,腫骨鹿、大河狸等中、更新世動物群化石分析表明,該洞穴主要堆積時代距現在30—40萬年間。該遺址出土的古人類遺骨化石較北京周口店猿人化石更加完整。從頭骨壁的厚度小於北京猿人而大於現代人這一點判斷,金牛山人是猿人與智人的過渡類型。
(4)歷史題圖1是什麼石器遠古人用擴展閱讀:
古人類化石
長期以來,世界范圍內的遠古人類化石十分稀少。根據地層、動物群的研究和科學測定,「金牛山人」生存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28萬年左右。「金牛山人」的頭骨化石十分完整,初步觀察,它既有原始的特徵,也有一些接近智人的進步特徵,而且腦量大於同時期的猿人。
「金牛山人」化石的發現填補了這一時期人類發展的空白,為對猿人體質特徵及體質演化發展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這項重大的發現被列為本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項目之一。
廣東英德發現萬年前古人類化石。在青塘遺址黃門岩1號洞地點發現的墓葬地層關系清晰,葬式為較明確的「蹲踞葬」。人骨共存碳樣經加速器質譜(AMS)測定,年代距今13500年左右,時代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是廣東乃至嶺南發現年代最早的墓葬,表明距今1萬多年前,嶺南古人類已具有明確的生死觀念和有意識的埋葬行為。
此前,廣東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僅見牙齒或頭骨化石,距今1萬年以前保存比較完整的人體骨架尚屬首見,為舊石器時代晚期嶺南古人類體質特徵研究、華南地區晚期智人DNA測序與基因研究、東亞與東南亞地區古人類演化與遷徙、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食譜與古病理研究等提供了重要新材料。
Ⅳ 最早使用石器的是什麼人類
最早使用石器的是北京猿人,北京猿人是生活在遠古北京周口店,會使用天然火,打制工具(石器),人類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種自然力的能力,兩端器出自砸擊法的石片,兩端的打擊的痕跡,為北京人文化的典型遺物。
北京人在白天製造工具,採摘果實,獵取野獸,到晚上返回龍骨山的山洞裡,邊烤火邊休息,邊用簡單的語言加上手勢交談。 北京猿人用下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上肢與現代人的雙手相似,捕食野獸。
北京人遺址是世界上出土古人類遺骨·化石和用火遺跡最豐富的遺址。北京人是世界上內涵最豐富,資料最齊全的直立人。先後發現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和一些其他部位的化石,還有大量的石器和石片,共十萬件以上。
(5)歷史題圖1是什麼石器遠古人用擴展閱讀
在舊石器時代製作石器最原始的辦法,是把一塊石頭加以敲擊或碰擊使之形成刃口,即成石器。打制切割用的帶有薄刃的石器,則有一定的方法和步驟:先從石塊上打下所需要的石片,再把打下的石片加以修整而成石器。
初期,石器是用石錘敲擊修整的,邊緣不太平齊。到了中期,使用木棒或骨棒修整,邊緣比較平整了。及至後期,修整技術進一步提高,創造了壓製法。壓制的工具主要是骨、角或硬木。用壓製法修整出來的石器已經比較精細。
到新石器時代,石器製造技術有了很大進步。首先,對石料的選擇、切割、磨製、鑽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選定後,先打製成石器的雛形,然後把刃部或整個表面放在礪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這就成了磨製石器。
Ⅵ 在古代時期,人們是根據什麼把地圖繪制出來的
古代地圖的發展——古代地圖的發展歷史具有東、西方各不相同的特點。
據記載:中國的黃帝同蚩尤打仗使用過地圖。夏禹時期,大禹鑄造九鼎圖。周代的《周禮》中曾有」天下地圖」、」土地地圖」等記載,可見當時已有了用於生產和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地圖。自從黃河流域產生了農業,黃河的中下游平原便是古代東方的文化搖籃,可以說,中國地圖的發展出於農業生活與戰爭的需要。春秋時代,出於農田水利和軍事工程所需,出現了以數學計算的新方法。雖然當時的地圖沒有流傳下來,但不難想像,地圖已被廣泛應用了。例如,孔子看到了從事土地測量和戶口統計人員,就在車上向他們打招呼以表敬意;荊柯為謀刺秦王,假借呈獻地圖之名義求見。這說明當時的地圖已是統治者手中的重要工具。據記載,中國古代已有土地圖、行政圖、軍事交通圖、天下大勢圖以及礦山、墓地分布圖等。現在所能見到的中國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的古地圖是1973年在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三幅圖,它們於公元前168年入墓的,分別是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圖。圖中包括的范圍與湖南、廣東、廣西三省相仿,內容和表示法與現代地圖大致相同。這些地圖在地圖發展史上享有極高聲譽。
西方地圖的發展,比較確定的是在古埃及尼羅河沿岸開始有農業時,春季的河水泛濫淹沒了農田,沖毀了田塊邊界。為重新確定土地,便產生了具有數學意義的、用圖形表示土地輪廊和數量的地圖。古希臘、羅馬時代,因手工業的發達使地圖的發展從農業轉向海上貿易和軍事戰爭,他們學習了埃及的幾何學與地理知識,編制出具有大、小比例尺寸,大范圍、精確的航海圖和世界地圖。
在古代地圖科學史上,有兩位世界公認的地圖學家。一位是希臘的托勒密(公元90—168年),他曾研究了怎樣在平面上描繪地球球面的問題,提出了兩種世界地圖的畫法,一種是把經緯線繪成簡單扇形,一種是繪成球形,叫做地圖投影學。這是很重要的基礎,也是早期西方對地圖學最主要的貢獻之一。托勒密在他的著作《地理學指南》中論述了地球的形狀、大小、經緯度的測定方法,並選定經過大西洋中的費羅島的子午線。這一方法一直沿用到1884年。他是第一個用普通圓錐投影繪製成世界地圖的人,他的作品在古代西方地圖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稱之為地圖科學的奠基人。另外一位是中國西晉的裴秀(公元224—271年),他編制了《禹貢地域莆》和《地形方丈圖》,前者為歷史地圖,後者為簡縮的晉國地圖。他提出的」制圖六體」: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即地圖繪制上的比例尺、方位、距離等方面的原則,奠定了中國古代制圖的理論基礎。他採用的計里畫方法長期影響著中國古代地圖繪制的格局,受到了後世著名的地理學家的尊重。
據上述,中國古代的地圖繪制無論是實踐和理論,並不遜色於西方,而且有獨於西方的概念,應當發堀整理,而不應妄自菲薄,自辱於洋人.
Ⅶ 中國境內所有原始人類遺址及名稱的地圖(要求全)
我國也就是中國是世界上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
其中著名的有雲南元謀人遺址、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北京人遺址、陝西藍田人遺址等。而貴州開陽的打兒窩崖廈古人類遺址,也是近年來發現的比較重要的古人類遺址之一。
1.元謀人
(1)我國境內已確定的最早人類。(2)生活時間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3)是在雲南省元謀縣境內發現的。
2.北京人
(1)生活在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2)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裡發現的。(3)主要特徵:會製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
3.山頂洞人
(1)距今約一萬八千年。(2)與北京人生活地區相同。(3)主要特徵:外形同現代人基本相同;懂得磨製和鑽孔技術;懂得人工取火;進入氏族公社時期。
Ⅷ 1石器是什麼石器的市場價值是
石器是指以岩石為原料製作的工具,它是人類最初的主要生產工具,盛行於人類歷史的初期階段。從人類出現直到青銅器出現前,共經歷了二三百萬年,屬於原始社會時期。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又可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也有人將新、舊石器時代之間列出一個過渡的中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使用打制石器,這種石器利用石塊打擊而成的石核或打下的石片,加工成一定形狀的石器。種類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狀器等。新石器時代盛行磨製石器,這種石器先用石材打成或琢成適當形狀,然後在礪石上研磨加工而成。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斧、鑿、刀、鐮、犁、矛、鏃等。精磨的石器有的可呈鏡面狀。齊家文化等新石器時代末期文化,能見少數刀、鑿、鏡子等紅銅器。夏商迤後,人類社會進入了階級社會,但夏商,甚至更晚的一段時期內,石器仍作為重要工具使用。囿於礦體的開采、溶煉、鑄鍛等技術水平,當時的金屬工具、武器,不少還是承襲磨製石器形制發展而成的,石器中的斧、錛、鏟、刀、鐮、鏃、矛頭等器形,不但是青銅器的祖型,甚至影響到鐵器。值得注意的是,金屬器產生以後,某些磨製石器又直接因襲青銅器的形制,如鉞、戈、劍、斧等。 公司力致搭建古玩古董(瓷器、玉器、字畫、紫砂壺、田黃、佛像、銅鏡、古錢幣、傢具、漆器、牙雕、木雕、珠寶、翡翠、奇石、名酒等)鑒定拍賣交易平台。
Ⅸ 原始人類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還是木器
我國最早地原始人元謀人用木器追打野獸,從北京人開始,進入了石器時代,原始人開始製造更先進地打制石器,山頂洞人製造了比打制石器好的磨製石器,並且開始懂得愛美,死後要埋葬,生活時要帶飾物,直到公元前5000~7000年,出現了和姆度和半坡族,這時候便進入了原始社會時期,邁進了我國歷史發展的重要一步。謝謝
Ⅹ 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使用什麼a打制石器b磨製石器c青銅器d鐵器
A.打制石器
舊石器是指主要通過打制的方式生產的石器,使用舊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但新石器時代,也普遍使用打造的舊石器。這是因為打造石器比較容易,且省時間。
舊石器時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見石器)為標志的人類物質文化發展階段。地質時代屬於上新世晚期更新世,從距今約250萬年前開始,延續到距今1萬年左右止。其時期劃分一般採用三分法,即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大體上分別相當於人類體質進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階段、早期智人階段、晚期智人階段.舊石器時代的文化在世界范圍內分布廣泛。由於地域和時代不同,以及發展的不平衡性,各地區的文化面貌存在著相當大的差異。另外除人類外,巨猿使用的石器也被劃分在舊石器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