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背水一戰跟哪個歷史人物有關系

背水一戰跟哪個歷史人物有關系

發布時間:2022-06-21 07:58:26

① 背水一戰指的是哪個歷史人物

韓信呵「背水一戰」這則成語的意思是比喻決一死戰。背水:背向水,表示後無退路。公元前204年,漢王劉邦派大將韓信和張耳,率領漢軍去攻打趙國。趙王和趙軍統帥陳余,率領二十萬兵馬,集結在井陘(xíng)口,准備迎戰。趙國謀士李左車向陳余獻計說:「我有個主意,井陘口這個地方兩旁有山,道路狹窄,車馬很難通過。我們派三萬人抄後路截斷他們的糧車,你統率大軍正面阻擊漢軍,把城牆壘得高高的,不與漢軍交戰。這樣一來,漢軍前進不得,後退不能,又無糧草,成了瓮中之鱉。我看不出十天,我們就可以捉住韓信。但是,趙王沒有採納李左車的意見。韓信知道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採用,十分高興。他把兵馬集結在離井陘口三十餘里的地方。到了後半夜,韓信派兩千名輕騎兵,每人帶一面漢軍紅旗,從小路迂迴到趙營的側後方,埋伏起來。命令他們待趙軍傾巢而出時,襲入其大營,拔去趙軍旗幟,全部插上漢軍的紅旗。韓信又派一萬人馬作先頭部隊,沿著河岸擺開陣勢。陳余等人看見韓信把兵馬安置於背水之處,大笑他是傻瓜,不懂用兵,便率領趙兵全力迎戰。漢軍的二千輕兵見趙軍全營出動,只留下一個空營,立即闖進趙營,拔掉趙旗,換上漢旗。韓信則假裝敗退,向河岸陣地退去。趙軍追到漢軍靠河陣地,漢軍後無退路,個個背水拚命廝殺。而趙軍久戰不勝,士氣開始低落,又發現背後自己的軍營都插上了漢軍的旗幟,軍心頓時大亂,紛紛潰逃。漢軍乘機前後夾攻,大破趙軍。

② 背水一戰這個成語中的相關歷史人物

背水一戰 歷史上稱井陘之戰,相關的歷史人物是漢軍大將韓信和趙軍主帥陳餘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違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慌潛逃一鬨而散。

③ 背水一戰代表的歷史人物

韓信。背水一戰

解釋: 背靠江河作戰,沒有退路。形容不留後路,決一死戰。

這個成語來源於《史記.淮陰侯列傳》,信乃使萬人先行,出,背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

④ 與成語背水一戰相關的歷史人物是誰

背水一戰 歷史上稱井陘之戰,相關的歷史人物是漢軍大將韓信和趙軍主帥陳餘
漢高祖三年(前204年),漢軍和趙軍在井陘交戰,漢軍大將韓信利用趙軍主帥陳餘輕敵之心,擺下違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陣,鼓吹本軍將士奮勇作戰以求死裡逃生,並另調兩千輕騎趁隙奪取趙軍軍營並在軍營內插滿漢旗。趙軍想回營稍作歇息之餘驚見本營插滿漢軍旗幟,以為漢軍已經全部俘獲趙國的國王和將領們,大勢已去,於是軍隊大亂,紛紛落慌潛逃一鬨而散。

⑤ 背水一戰歷史人物是誰

中國歷史上能用背水一戰這種計謀取勝的,只有秦漢時期的韓信能夠做到取勝,在後世的朝代中,敢用背水一戰迎敵的將領都不多見,更別說用背水一戰取勝了。

背水一戰,簡單地說就是背靠水源,正面迎敵,使用這種計謀是沒有退路的,雖然目的是激發自己一方將士必死的奮戰之心,只有擊敗敵人,才能生存下來,如果擊不敗敵人,那麼自己一方不是被被敵人擊敗,就是被敵人趕到河中淹死,換句話說,背水一戰是一個險計,取勝的難度大。

所以說,背水一戰是一把雙刃劍,用不好會傷了自己,那麼韓信為何能用背水一戰這種計謀取勝,這是巧合,還是韓信的運氣實在太好?

韓信

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韓信做到了,可陳餘完全不了解韓信,落入了韓信一系列的計謀當中,可以這么說,井陘之戰的一系列計謀就是韓信量身為陳餘定做的,正是因為對陳餘的足夠了解,所以韓信敢用險招,敢用背水一戰,敢以劣勢兵力分兵迎戰,敢以自身作誘餌,並最終取得勝利。

同時,陳餘這個對手並不強,也是韓信最終能取勝的原因之一,如果李左車是主帥, 那麼韓信將無法取勝,這就是對比,所以韓信能取勝,其實還是有一點點運氣成分在內的,當然運氣比例很小。除此之外,陳餘也犯了一系列的錯誤,比如輕敵,面對韓信在河邊布陣根本就沒有考慮過為何如此?再比如情報工作極差,連韓信的2000伏兵都沒有發現。

⑥ 背水一戰的典故出自哪是哪個人物背水一戰的呢

中國的歷史非常久遠,自古以來也有很多歷史事件被記入相關書籍當做,我們現在用的很多成語其實都是有典故的,比如“草船借箭”就是出自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典故,而背水一戰的典故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說的是韓信的背水一戰,我們來具體看一看。

最終沒有辦法,想要有轉機,就只能所有的人都拚命,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全部的兵力拚盡全力戰斗,爆發出來的戰鬥力也是非常強大的,後面韓信就讓人設置好大將的旗幟和儀仗,然後直接出去,全力戰斗,這時候趙軍一開始敗退,後面回到大營大仙全部都是漢軍旗幟,隊伍立時大亂,這時韓信趁你病要你命,直接全部進攻,最後趙王被俘,韓信獲勝,這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戰了。

⑦ 背水一戰和那個歷史人物有關

漢將軍韓信。
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漢將軍韓信率軍攻趙,穿出井陘口,命令將士背靠大河擺開陣勢,與敵人交戰。韓信以前臨大敵,後無退路的處境來堅定將士拚死求勝的決心,結果大破趙軍。 「背水一戰」比喻處於絕境之中,為求生路而決一死戰。

⑧ 背水一戰與項羽有關嗎

背水一戰與項羽無關,背水一戰指的是韓信。

楚漢相爭時,韓信率軍在井陘口與趙軍對峙。駐守在井陘口的是趙軍大將陳余,他手下的謀士李左車分析了當時的形勢,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後勤供給,韓信沒有後援,一定會敗走。

但是陳余自以為有兵力上的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韓信得知這一情況,親自率領隊伍在距井陘口三十餘里的地方安營扎賽。盡管已經是深夜了,但他仍然在部署第二天的作戰方案。他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成一字陣勢引誘趙軍。

韓信的故事:

秦朝末年,楚漢相爭。一次,韓信將1500名將士與楚王大將李鋒交戰。苦戰一場,楚軍不敵,敗退回營,漢軍也死傷四五百人,於是韓信整頓兵馬也返回大本營。當行至一山坡,忽有後軍來報,說有楚軍騎兵追來。只見遠方塵土飛揚,殺聲震天。

漢軍本來已十分疲憊,這時隊伍大嘩。韓信兵馬到坡頂,見來敵不足五百騎,便急速點兵迎敵。他命令士兵3人一排,結果多出2名。

接著命令士兵5人一排,結果多出3名;他又命令士兵7人一排,結果又多出2名。韓信馬上向將士們宣布:我軍有1073名勇士,敵人不足五百,我們居高臨下,以眾擊寡,一定能打敗敵人。

漢軍本來就信服自己的統帥,這一來更相信韓信是「神仙下凡」、「神機妙算」。於是士氣大振。一時間旌旗搖動,鼓聲喧天,漢軍步步進逼,楚軍亂作一團。交戰不久,楚軍大敗而逃。

⑨ 背水一戰相關人物是誰

背水一戰的相關人物是(韓信)
背水一戰,漢語成語,拼音是bèi shuǐ yī zhàn,意思是背後臨近河水擺陣;或布下的陣勢。後來指處於絕境之中,為求出路而決一死戰。
出自《史記·淮陰侯列傳》。
成語故事:
楚漢相爭的時候,劉邦命手下大將韓信領兵攻打趙國。趙王帶了二十萬大軍在太行山的井陘關迎擊。
當時,韓信只帶了一萬二千人馬。為了打敗趙軍,他將一萬人駐扎在河邊列了一個背水陣。另外派兩千輕騎潛伏在趙軍軍營周圍。交戰後,趙營二十萬大軍向河邊的一萬漢軍殺來。漢軍面臨大敵,後無退路,只能拚死奮戰。這時潛伏的那兩千士兵乘虛攻進趙營。趙軍遭到前後夾擊,很快被韓信打敗。 戰後有人問韓信:「背水列陣乃兵家大忌,將軍為何明知故犯?」韓信笑著說:「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也是兵書上有記載的呀。」

⑩ 背水一戰和哪個著名的歷史人物有關

水陳。...軍皆殊死戰,不可敗。
韓信,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他是漢王劉邦手下的大將。為了打敗項羽,奪取天下,他為劉邦定計,先攻取了關中,然後東渡黃河,打敗並俘虜了背叛劉邦、聽命於項羽的魏王豹,接著往東攻打趙王歇。
韓信的部隊要通過一道極狹的山口,叫井陘口。趙王手下的謀士李左軍主張一面堵住井陘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斷漢軍的輜重糧草,韓信的遠征部隊沒有後援,就一定會敗走;但大將陳余不聽,仗著兵力優勢,堅持要與漢軍正面作戰。
韓信了解到這一情況,非常高興。他命令部隊在離井陘三十里的地方安營,到了半夜,讓將士們吃些點心,告訴他們打了勝仗再吃飽飯。隨後,他派出兩千輕騎從小路隱蔽前進,要他們在趙軍離開營地後迅速沖入趙軍營地,換上漢軍旗號;又派一萬軍隊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陣勢來引誘趙軍。
到了天明,韓信率軍發動進攻,雙方展開激戰。不一會,漢軍假意敗回水邊陣地,趙軍全部離開營地,前來追擊。這時,韓信命令主力部隊出擊,背水結陣的士兵因為沒有退路,也回身猛撲敵軍。趙軍無法取勝,正要回營,忽然營中已插遍了漢軍旗幟,於是四散奔逃。漢軍乘勝追擊,打了一個大勝仗。
在慶祝勝利的時候,將領們問韓信:「兵法上說,列陣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臨水澤,現在您讓我們背靠水排陣,還說打敗趙軍再飽飽地吃一頓,我們當時不相信,然而竟然取勝了,這是一種什麼策略呢?」
韓信笑著說:「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們沒有注意到罷了。兵法上不是說『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嗎?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麼能讓他們拚命呢!」
這個故事演化出成語「背水一戰」,多用於軍事行動,也可用於比哺有「決戰」性質的行動 。

閱讀全文

與背水一戰跟哪個歷史人物有關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