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漢陽有什麼歷史事件

漢陽有什麼歷史事件

發布時間:2022-06-21 17:13:09

『壹』 武漢的近現代史,發生的重大事件

武漢近代歷史大事年表 1838年 9月 湖廣總督林則徐在武昌、漢口、漢陽查禁鴉片煙。 1853年 1月 太平軍攻佔武昌城。 1854年 6月 太平軍再占武昌城。 1855年 4月 太平軍三占武昌城。 1858年 6月 《中英天津條約》簽訂,規定漢口辟為通商口岸。 1861年 3月 英國在漢口設立租界。 1862年 1月 江漢關開關。 1864年 英國循道會在漢口開辦普愛醫院。 修築漢口城牆。 1868年 英國匯豐銀行漢口分行開業。 1871年10月 美國聖公會在武昌創辦文化書院。1904年改稱文華大學。 1873年 1月 輪船招商局在漢口設立分局。 1884年 4月 漢口、武昌、漢陽分別成立電報局。 9月 黃鶴樓毀於大火。 1889年 8月 蘆(溝橋)漢(口)鐵路開始築建。 1890年 2月 張之洞奏請建設湖北煉鐵廠和湖北槍炮廠。 3月 湖北織布局在武昌興建。 6月 兩湖書院興辦。 1893年 自強學堂在武昌創辦。 1894年10月 湖北紡紗局在武昌興辦。 湖北繅絲局在武昌興辦。 1895年 德國在漢口劃定租界。 1896年 俄國在漢口劃定租界。 法國在漢口劃定租界。 1897年 2月 漢口郵政總局成立,轄8個分局。 6月 湖北制麻局在武昌興辦。 本年 葉澄衷、宋煒臣合資興辦漢口燮昌火柴廠。 1898年 4月 張之洞撰成《勸學篇》,提倡「舊學為體,新學為用」。 本年 日本在漢口劃定租界。 1899年 設夏口廳,實行陽(漢陽)夏(漢口)分治。 1900年 8月 唐才常的漢口策劃自立軍起事失敗。 1902年 9月 布、紗、絲、麻四局招商承辦。 1903年 1月 留日湖北籍學生創辦《湖北學生界》雜志。 5月 吳祿貞邀集愛國知識青年在武昌花園山集會,從事愛國反清宣傳活動。 1904年 7月 呂大森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團體科學補習所。 8月 湖北省立圖書館在武昌成立。 1905年 漢口後湖長堤主幹堤建成,後稱張公堤。 1906年 3月 劉靜庵等在武昌建立革命團體日知會。 4月 蘆漢鐵路全線通車。 8月 漢鎮既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創辦。 1907年 8月 揚子江機器製造公司在漢口諶家磯創立。 本年 拆除漢口城牆。 1908年 2月 漢陽鐵廠、大冶鐵山和萍鄉煤礦,組成漢冶萍公司。 1909年 4月 孫武等在漢口設立革命組織共進會總機關。 1910年 武漢一批產品參加南洋賽會獲金獎和銀獎。 1911年 1月 蔣翊武等在武昌成立革命組織文學社。 9月 共進會與文學社聯合,成立起義指揮部。 10月 武昌起義。 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擔任軍政府都督。 《鄂州約法》頒布。 民軍與清軍展開陽夏之戰。 11月 黃興出任中華民國戰時總司令。 1912年 1月 夏口廳改制為夏口縣。 4月 孫中山抵武漢訪問。 9月 陳時在武昌創辦私立中華大學。 1913年 5月 江夏縣改名武昌縣。 8月 中華工程師會在漢口成立,會長詹天佑。 1917年 收回漢口德國租界。 1919年 漢口新市場(今民眾樂園)落成營業。 1920年 2月 惲代英等創辦利群書社。 《武漢星期評論》創刊。 3月 董必武等創辦私立武漢中學。 8月 包惠僧、董必武、陳潭秋等在武昌成立武漢共產黨組織 (即武漢共產主義小組)。 1921年12月 中國共產黨武漢區執行委員會成立。 1922年 2月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江岸發生「二七」慘案。 1923年 5月 第一屆華中運動會在武昌舉行。 1924年 文華大學更名華中大學。 武昌大學成立。 1925年 3月 收回漢口俄國租界。 6月 武漢人民掀起聲援「五卅」運動。 1926年 1月 湖北農民協會在武昌成立。 9月 北伐軍佔領漢陽、漢口。 10月 北伐軍攻克武昌。 湖北省政務委員會主任鄧演達就職。 11月 《漢口民國日報》創刊。 12月 工人運動講習所開辦。 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暨國民政府委員臨時聯席會議在漢口成立。 1927年 1月 國民政府由廣州遷至武漢辦公。 武昌、漢陽、夏口三地為京兆區,定名武漢。 2月 中華全國總工會遷來武漢。 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開學。 國民政府收回漢口英租界。 國立武昌中山大學開學。 3月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開辦。 國民黨二屆三中全會在漢口召開。 4月 中國共產黨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武昌召開。 武漢國民政府第二次北伐。 5月 武漢軍民反擊夏斗寅叛變。 太平洋勞動大會在漢口召開。 7月 汪精衛集團在武漢叛變。 8月 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即「八七」會議。 本年 開始拆除武昌城牆。 1928年 9月 武昌中山大學改名為武漢大學。 本年 拆除漢陽城牆。 1929年 武漢市改稱武漢特別市。不久,武漢特別市改稱漢口特別市, 組成武昌市政委員會。 1930年 漢口特別市改為漢口市。 1931年 7月 長江、漢水大水,三鎮潰堤成災。 9月 武漢各界集會聲討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 1935年 1月 漢口市無線廣播電台開播。 12月 武漢學生積極參加「一二?九」愛國運動。 1936年 粵漢鐵路全線通車。 1937年 7月 「七七」事變發生,武漢各界人民集會聲援中國軍隊在華北的抗戰。 10月 八路軍武漢辦事處組建。中共中央長江局在武漢建立。 11月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行政院、監察院、外交部、財政部從 南京遷來武漢。 1938年 1月 《新華日報》創刊。 4月 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在武漢成立。 7月 第一屆國民參政會在武漢開幕。 武漢各界掀起救亡獻金運行。 8月 收回漢口日本租界。 10月 武漢淪陷。 1939年 日偽武漢特別市政府成立。 1940年 日偽武漢特別市改為漢口市。 1945年 9月 日本侵華軍第六方面軍在武漢投降。 10月 漢口市政府成立。 11月 收回漢口法國租界。 1946年 5月 國共《漢口協議》簽訂。 10月 武昌市政府成立。 1947年 6月 武漢大學發生「六一」慘案。 8月 漢口市改為漢口特別市。 11月 漢口被服總廠發生「一一?七」慘案。 1948年 本年夏到1949年5月,武漢各界愛國人士,積極參加 反對國民黨進行內戰,迎接解放的斗爭。 1949年5月16日 武漢解放。
望採納O(∩_∩)O謝謝

『貳』 英雄的武漢人舉義旗是指什麼歷史事件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發生於中國農歷辛亥年(清宣統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專制帝制、建立共和政體的全國性革命。狹義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農歷八月十九)夜武昌起義爆發,至1912年元旦孫中山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前後這一段時間中國所發生的革命事件。廣義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紀末(一般從1894年興中會成立開始,但也有學者認為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統治在中國出現的連場革命運動。
1911年夏天,湘、鄂、粵、川等省爆發保路運動,運動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榮縣獨立,成為全中國第一個脫離清王朝的政權。把保路運動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軍工程第八營的革命黨人打響了武昌起義的第一槍。漢陽、漢口的革命黨人分別於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佔漢陽和漢口。起義軍掌控武漢三鎮後,湖北軍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舉為都督,改國號為中華民國。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布脫離清政府宣布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發布退位詔書。至此,2132年的帝制歷史告終結。

『叄』 漢陽名勝古跡典故(有多少寫多少)

這里流傳著大禹治水、俞伯牙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關羽洗馬、李白夜遊的傳說,還有許多不可多得的名勝古跡和歷史地名:古琴台、歸元禪寺、鍾子期墓、禰衡墓、「琴斷口」、「陞官渡」
西漢時屬沙羨縣地。東漢末年在魯山(今龜山)北築卻月城。三國吳於魯山西南築魯山城,為江夏郡治。隋初為漢津縣地,後為漢陽縣地。唐武德四年(621 )在鳳棲山南築漢陽城。五代周為漢陽軍治,元、明、清為漢陽府治。1912年漢陽縣治。1926年漢陽城區屬漢口市。1929年屬武昌市。1930年仍入漢陽縣,後幾經變動。1949年漢陽縣城區與武昌市、漢口市合置武漢市。1952年改今名。

三國時的金戈鐵馬
《漢陽府志》中述道:「(漢陽)三國時為吳用武之地。」由於地處三國古戰場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漢陽仍留存著大量的三國遺跡和許多三國典故傳說。在龜山東麓有一洗馬口、洗馬洞,據傳是每次激戰之後,關羽為心愛的赤兔馬洗刷的地方。現鐵門關一帶稱洗馬長街,也是源於這一典故。在昔日的龜山上,還曾有藏馬洞和磨刀石,傳說是關羽當年屯兵在此藏馬磨刀的地方。在龜山東麓,有一魯肅墓,是魯肅之子魯淑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紀念其父為東吳立下的赫赫戰績。龜山上還有一禰衡墓,是從鸚鵡洲上移來。禰衡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和大名士,傳統劇目《擊鼓罵曹》就是根據禰衡不攀權勢,在筵席上當眾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編的。漢陽火車站旁的車站衡街,有個頗為特別的地名——頓甲嶺。據說,劉備去東吳迎娶孫夫人時路過這里,人困馬乏,他就隨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漢腔中,"頓"是"放"的意思,後人因此將這個小嶺稱為「頓甲嶺」。
高山流水覓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與樵夫鍾子期結為知己。在漢陽也留下了許多與此有關的地名。鍾子期葬於新農集左邊的馬鞍山下,附近有個上集賢村和下集賢村。傳說,鍾子期原是楚國貴族,他不願為官,與好友隱居山裡,結草為廬,以打魚、砍柴為生。由於他們都是有才的賢士,後人便將他們住過的這一片都稱為「集賢村」。鍾子期去世後,其族人移居現鍾家村人行天橋東側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鍾家村。俞伯牙當年斷了琴弦的地方,在漢水邊的一個小渡口,如今這里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琴斷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漢陽區永豐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帶,後人稱其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間,有人感於"知音"故事,在漢陽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築台,命名為「琴台」。現存琴台建築,由清嘉慶年間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這一地名。
歸元寺:是清順治十五年(1658)浙江僧人白光、主峰來此創建的。1983年被國務院確定為漢地全國重點佛教寺院。現為湖北省佛教協會和武漢市佛教協會的所在地。這里古樹參天,花木繁茂,泉清水綠,曲徑通幽,是「漢西一境」,取「歸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門」的佛偈而命名。歸元寺屬曹洞宗,又稱歸元禪寺,它與寶通寺、溪蓮寺、正覺寺今稱為武漢的四大叢林。
藏經閣里收藏的佛經有:清代《龍藏》一部,宋代影印本《磧砂藏》一部,清末民初上海印《頻伽藏》一部。另外還有兩件珍品:一是清光緒元年(1875),湖南衡山69歲老人李舜千書寫的「佛」字。「佛」字是在長寬不超過6寸的紙上,由《金剛經》和《心經》原文共5424個字組成。每個字只有芝麻大,肉眼分辨不清。用30倍放大鏡看,筆力挺秀,是書法珍品。另一件是武昌僧人妙榮和尚刺血調和金粉抄成的《華嚴經》和《法華經》,字體娟秀,堪稱精品。
羅漢堂,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咸豐二年(1852)毀於兵災,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建,1902年完成,至今有二百年歷史。民間有句諺語:上有寶光(成都),下有西園(蘇州),北有碧雲(北京),中有歸元(武漢)。是說這四個寺院的五百羅漢堂是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塑像的精華。
2008年7月15日歸元禪寺為落戶的一塊3.2噸巨型和田玉舉行了祈福開光儀式,同時也正式對遊人開放。這塊和田玉長2.41米, 寬1.75米,高0.83米,1994年在海拔4500米的昆侖山古河道中被發現,因山高坡陡,運下山就花了4年時間。為籽玉,即從內到外的成分都是玉。經過專家評估,價值8000萬~1億元。
雙面觀音菩薩聖像這尊高達21.8米的觀音雕像是用80噸青銅,歷時近一年鑄成的。雕像坐北朝南,分別由直徑達30米的圓形基座和長50米的方形底坐托墊,體現了佛教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基座及護欄全部由花崗岩雕鑿而成。市佛教協會負責人介紹,這尊雙面觀世音銅像高度目前為荊楚第一,雕鑿工藝精湛,人物刻畫細膩,線條流暢舒展,具有很高的藝術和鑒賞價值。

『肆』 漢陽區的歷史沿革

漢陽,漢水之陽。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漢陽是在漢水之北的地區,漢陽與漢口連成一片。《明史》說,漢水一直是從龜山之南流入長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鸚鵡洲頭漢陽汽車渡口。漢水在郭茨口改道。
東漢末年建卻月城,隋朝起大名,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漢津縣。公元605年,隋煬帝把漢津縣改為漢陽縣,從這時開始,漢陽這一地名開始出現。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轄漢陽、漢川兩個縣。沔州州治設在漢陽縣(今武漢市漢陽區),並將漢陽縣以及沔州的行政機構都一起從蔡甸的臨嶂山下遷到龜山南麓的鳳凰山下。
漢陽城於唐代唐高祖神堯大聖光孝皇帝武德四年(公園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漢代,漢陽建了城。三國時劉表部
將黃祖在龜山北麓築了卻月城,後來被孫權擊破。於是劉表之子劉琦又在龜山南麓建了魯山城。「漢陽城」是有城牆的,還有東西南三個城門,1928年北伐戰爭時才被拆除。
解放後成立武漢市人民政府漢陽中心區政府,1950年11月改稱武漢市第六區人民政府。1952年8月稱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政府。1955年改為武漢市漢陽區人民委員會。1968年稱武漢市漢陽區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為武漢市漢陽區人民政府。漢陽區歷來轄月湖、晴川、建橋、鸚鵡、洲頭、翠微、五里墩、琴斷口、江漢二橋等9個街道辦事處和永豐、江堤兩個鄉人民政府,2005年經省政府和市政府批准,四新農場劃歸漢陽區管轄並設立四新管委會,轄區永豐、江堤兩個鄉撤銷,分別成立永豐街道辦事處和江堤街道辦事處。轄月湖、晴川、建橋、鸚鵡、洲頭、翠微、五里墩、琴斷口、江漢二橋、永豐、江堤等11個街道辦事處,四新管委會和一個經濟開發區。

『伍』 與武漢有關的近代歷史事件

武昌起義,武漢會戰,

『陸』 漢陽鐵廠反映了19世紀60年代哪一重大歷史事件,這個事件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事件:洋務運動
根本目的:挽救清政府的統治

『柒』 武漢漢陽最早有人的地方是哪裡,漢陽的歷史是怎麼樣的

從1800年前的東漢末年建卻月城,到1400年前的隋朝起大名,不久又建了城。比起武昌城早幾十年,比漢口更早。

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在沔州下置漢津縣。公元605年,隋煬帝把漢津縣改為漢陽縣,從這時開始,漢陽這一地名開始出現。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沔州下轄漢陽、漢川兩個縣。沔州州治設在漢陽縣(今武漢市漢陽區),並將漢陽縣以及沔州的行政機構都一起從蔡甸的臨嶂山下遷到龜山南麓的鳳凰山下。

漢陽,漢水之陽。山之南水之北謂之「陽」,漢陽應該是在漢水之北的地區--那不是漢口的地盤嗎?過去的漢陽確實與漢口練成一片。《明史》說,漢水一直是從龜山之南流入長江的,河口大致就在今天的鸚鵡洲頭漢陽汽車渡口。大約十五世紀初,漢水在郭茨口改道。河水的特點就是裁彎取直,這次漢水徑直向東流經龜山之北入長江,形成了今天的模樣。所以,今天的漢陽應該改稱為「漢陰」才是。但「漢陽城」叫順了口,沒有人去改口了。

今天的漢陽城於唐代621年才建立。但更早的漢代,漢陽已經建了城。三國時劉表部將黃祖在龜山北麓築了卻月城,後來被孫權擊破。於是劉表之子劉琦又在龜山南麓建了魯山城。「漢陽城」是有城牆的,還有東西南三個城門,1928年北伐戰爭時才被拆除。這個范圍就是漢陽大道之南,攔江路以北,南城巷-北城路以東直到江邊的城區。漢陽大道時開辟龜山與鳳凰山(鳳棲山)之間谷地上的,攔江路是建立在原來隔開鸚鵡洲的長江夾河上的。
老漢陽城的中心是一個大十字,東西向大路今天叫顯正街,南北向大路今天叫陽新路。顯正街出西門(鳳山門)和西大街相接,西大街又接漢陽縣進京的官道,今天的五里墩、七里廟、十里鋪都是官道上歇息的地方。鳳山門直到1952年才被拆除。
歷史人文 步出南門(南紀門),踏上今天的攔江路,這條路沿長江邊劃出一個大弧線,一直到白沙洲大橋的西橋頭。它本來就是古時長江的夾河道,將東面的鸚鵡洲隔開。由於河床的不斷擺動,凸凹岸也不斷變化,今天的鸚鵡洲已不是古時的鸚鵡洲。三國時擊鼓罵曹、作《鸚鵡賦》的禰衡,遇害之鸚鵡洲已不知所蹤;唐朝崔顥寫下「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詩句里的鸚鵡洲也沉入江底幾百年了。如今隔開鸚鵡洲的夾河水路被填平,鸚鵡洲與河岸相連,洲不成其為洲,僅剩地名,只有攔江路的形狀可以看到沙洲的范圍。

有因李白留詩而聞名地郎官湖。當年李白在漢陽遇故人張謂,便約上當地太守、縣令一並泛舟湖上飲酒作樂。張謂當時任尚書郎,李白舉杯說,此湖就叫「郎官湖」吧。還作《泛郎官湖》詩一首:「張公多逸興,共泛城南隅。當時秋月好,不減武昌都。四座醉清光,為喜古來無。郎官愛此水,因號郎官湖。風流若未泯,名與此山俱。」但這個郎官湖的遺跡一直是個迷,歷史記載郎官湖在漢陽城南,舊稱南湖。但到明朝時已經湮沒,今天的太平巷(舊稱郎官巷)、太白巷一帶大約就是湖址所在。

三國金戈鐵馬

漢陽區
《漢陽府志》中述道:「(漢陽)三國時為吳用武之地。」由於地處三國古戰場的中心位置,目前在漢陽仍留存著大量的三國遺跡和許多三國典故傳說。在龜山東麓有一洗馬口、洗馬洞,據傳是每次激戰之後,關羽為赤兔馬洗刷的地方。現鐵門關一帶稱洗馬長街,也是源於這一典故。在昔日的龜山上,還曾有藏馬洞和磨刀石,傳說是關羽當年屯兵在此藏馬磨刀的地方。在龜山東麓,有一魯肅墓,是魯肅之子魯淑為其父建的衣冠冢,以紀念其父為東吳立下的赫赫戰績。龜山上還有一禰衡墓,是從鸚鵡洲上移來。禰衡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和大名士,傳統劇目《擊鼓罵曹》就是根據禰衡不攀權勢,在筵席上當眾羞辱曹操的故事改編的。漢陽火車站旁的車站衡街,有個頗為特別的地名——頓甲嶺。據說,劉備去東吳迎娶孫夫人時路過這里,人困馬乏,他就隨手解下身上的盔甲稍作休息。在漢腔中,"頓"是"放"的意思,後人因此將這個小嶺稱為「頓甲嶺」。
高山流水覓知音
一曲高山流水,使士大夫俞伯牙與樵夫鍾子期結為知己。在漢陽也留下了許多與此有關的地名。鍾子期葬於新農集左邊的馬鞍山下,附近有個上集賢村和下集賢村。傳說,鍾子期原是楚國貴族,他不願為官,與好友隱居山裡,結草為廬,以打魚、砍柴為生。由於他們都是有才的賢士,後人便將他們住過的這一片都稱為「集賢村」。鍾子期去世後,其族人移居現鍾家村人行天橋東側的一小山丘上,形成村落,名鍾家村。俞伯牙當年斷了琴弦的地方,在漢水邊的一個小渡口,如今這里擁有一個美麗的名字——琴斷口。而伯牙摔琴之地,在漢陽區永豐仙山村的仙女山—平塘渡一帶,後人稱其為碎琴山。到了北宋年間,有人感於「知音」故事,在漢陽城北面出城二里的土丘上築台,命名為「琴台」。現存琴台建築,由清嘉慶年間湖廣總督畢沅主持重建。自此也留下了「古琴台」這一地名。

近代工業的發祥地
漢陽是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20世紀初繪制的武漢市地圖,可以看到龜山到赫山一帶分布著漢陽鐵廠、湖北槍炮廠、鋼葯廠等大型工廠。張之洞曾經在這片土地上指點江山。1893年,時任湖廣總督的張之洞一手創建了漢陽鐵廠。1908年,漢陽鐵廠、大冶鐵礦、江西萍鄉煤礦三大企業合並,成立漢冶萍煤鐵廠礦股份公司,鋼鐵產量多年來一直佔全國百分之百,出口亞美諸國。1894年,張之洞籌辦的湖北槍炮廠即後來的漢陽兵工廠建成。這兩大企業奠定了武漢的工業都市地位。如今它們早已不存,但我們仍能依稀找到一些遺跡。1951年在原鐵廠遺址上建起了武漢國棉一廠。現今的漢陽鋼廠所在地也是鋼葯廠的舊址。漢陽鋼廠還新築了兩個仿製的漢陽鐵廠和兵工廠大門。

『捌』 武漢漢陽曾經發生過什麼嗎

漢陽事件這部42萬字的全紀實文本,記錄了1957年發生於湖北省漢陽縣第一中學的震驚中外的」漢陽一中事件「的全過程,是一部充滿了荒謬和血淚的真實記錄。

『玖』 漢陽曾有什麼貢獻

漢陽是武漢城市起源之地,江漢朝宗於南岸嘴,武漢長江大橋橫跨漢陽龜山與武昌蛇山之間。漢陽是知音文化發源地,高山流水的典故便發生於此,境內有古琴台、晴川閣、歸元禪寺等人文景觀。漢陽也是中國近代工業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上有漢陽鐵廠、漢陽兵工廠等洋務企業,「漢陽造」享譽海內外。

『拾』 漢陽造傳奇的故事背景

張之洞,一個歷史的奇人,是他等人改變了中國不振的局面!
百餘年前,龜山腳下誕生的湖北槍炮廠,被視為中國工業文明發祥的標志。張之洞的青睞,讓漢陽迅速成長為中國最早的重工業要地。
1891年8月至1893年10月,時任兩廣總督的張之洞,在漢陽創辦了漢陽鐵廠(漢冶萍公司),拉開了「漢陽造」的序幕。
1894年—1895年,張之洞斥巨資建立的湖北槍炮廠,包括:炮架、炮彈、槍彈三廠。1904年,湖北槍炮廠改名為「湖北兵工廠」。
1895年至1908年的14年間,湖北兵工廠共造步馬快槍11萬余支,槍彈4000萬余發,炮985尊,炮彈98萬余發,其產品七九步槍被稱為「漢陽造」,為軍工產品名牌。一直到抗日戰爭,中國士兵還在使用「漢陽造」。1908年,湖北兵工廠改名為「漢陽兵工廠」。
漢陽鐵廠作為湖北和武漢工業基地的主幹,除漢陽兵工廠以外,還帶動了武漢紡織工業的快速發展。形成了湖北工業的基礎。「漢陽造」從此名震中華、家喻戶曉。漢冶萍公司和「漢陽造」成為迄今為止我國最具影響力的工業遺產。

閱讀全文

與漢陽有什麼歷史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