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哪個人物住太行山

歷史哪個人物住太行山

發布時間:2022-06-22 04:33:26

⑴ 太行山上的角色介紹

(以上內容來源 )

⑵ 山西的歷史人物有哪些

山西歷史名人

人 物 出生地 出生時間 簡 介
重耳 前697~前628 初因晉室內亂被迫流亡19年。62歲返晉,銳意改革,晉國實力大增。城濮之戰大敗楚軍後,會盟諸侯於踐土(今河南滎陽東北),為春秋五霸第二位霸主。
師曠 山西洪洞人 他生而無目,故自稱盲臣、瞑臣。為晉大夫,亦稱晉野。是當時著名的音樂家,以「師曠之聰」聞名於後世。他藝術造詣極高,民間附會出許多師曠秦樂的神異故事。
李悝 魏國人 前455~前395年 戰國法家之始祖。魏文侯時為相,在魏推行變法,創立封建法制,使魏成為戰國初期強國之一。所著《法經》成為秦以後法律的藍本。韓國人申不害,是法家「術」派始祖,慎到是「勢」派始祖,韓非子(韓國人)綜合三家集法家大成。
張儀 魏國人(今山西萬榮縣) ?~前310年 縱橫家,初期游說諸國,後入秦。曾以獻商於(今陝西商縣至河南內鄉一帶)之地六百里為誘餌,破壞齊楚聯盟,使秦乘機奪楚漢中(今陝西南部漢中盆地)之地。秦武王即位,入魏為相,不久病死。
荀況 趙國人 約前313~前238年 即荀子,儒家八派首領之一,主性惡說。曾在齊稷下(今山東臨淄西北)講學,三任祭酒。到燕遊歷,去秦考察政治,晚年任楚蘭陵(今山東蒼山縣蘭陵鎮)令,著書終老於此。李斯、韓非都是他的學生。其學術源於儒家,但又吸取各家之長,是先秦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
關羽 河東解州人 ?~219年 三國時蜀漢名將,受封漢壽亭侯。為劉備鎮守荊州,兵敗被殺。為人忠義,事跡為後人推崇神化,影響民俗至深。
裴松之 河東聞喜人 372~451年 著名史學家。劉宋時奉文帝命為《三國志》作注,一改過去作注偏重訓釋文義的傳統,重點在史實的增補與考訂。參考各家史籍140餘種,注文史料豐富,文字超過正文三倍,價值不亞於正文,開創了作注新例。另有《晉紀》行世。
王勃 絳州龍門人 650?~676年 初唐四傑之冠。在他27年的短暫生命中,遭遇坎坷,懷才不遇,但其即席所賦的《滕王閣序》歷代傳頌,「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詩句千百年一直膾炙人口。
武則天 並州文水人 624~705年 中國惟一的女皇帝。14歲入宮,初事唐太宗為才人。31歲時為高宗皇後,66歲時稱帝改唐建周。實際執政的近半個世紀中,農業和手工業都得到較大的發展,人口不斷增加,對祖國統一也做出了積極貢獻。是一位非常傑出的政治家。
王維 山西永濟人 701~761年 別號「詩佛」。唐開元進士,曾官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因對李林甫擅權不滿,過著半官半隱的生活。安史之亂後,避世隱居,拜佛念經。其作品主要是田園山水詩,大多吟詠隱士生活和佛教禪理。藝術上頗見功力,「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兼通音樂、繪畫。有《王右丞集》。
柳宗元 山西永濟人 773~819年 唐宋八大家之一,世稱柳河東。永貞革新時積極參與,失敗後貶永州司馬,後遷柳州刺史,故又稱柳柳州。曾提出「文以載道」、「輔物及時」,提倡文章為刷新政治、補救時弊服務,與韓愈同倡古文運動,並稱「韓柳」。他存世的400多篇散文,文筆生動,思想性強,說理透徹,有很高的成就,又工詩,風格清峭。學問廣博,儒、道、佛不研究,哲學上屬樸素唯物主義,有《天說》、《天對》等論著。
白居易 祖籍太原 772~846年 晚唐著名詩人。晚年寓居洛陽香山,號香山居士。其詩大多反映社會現實,在藝術上具有形象生動、純朴自然、通俗曉暢的獨特風格。與元稹同倡新樂府運動,並稱「元白」。其作品以組詩《新樂府》和《秦中吟》為代表,《長恨歌》和《琵琶行》為傳世名篇。
荊浩 五代後梁沁水人 唐末五代後 唐末五代山水畫第一人。後因隱居於太行山洪谷,自號洪穀子,過著隱士兼畫家的生活。他博通經史,精於儒學,又善書法,對美術理論造詣頗深,撰有《筆法記》和《山水訣》各一卷。一生進行了大量豐富的創作實踐,留下來很多作品,為歷代名家所嘆賞。著名的有《寒林圖》、《匡廬圖》等。
楊業 河曲一帶人 ?~986年 北宋抗遼名將。曾以輕兵擊敗遼十萬大軍於雁門,被遼軍譽為「楊無敵」。宋二次北伐時,任西路軍副統師,曾收復雲、應、寰、朔四州,後因東路軍兵敗,被迫撤退。由於統帥潘美指揮錯誤,他陷於孤軍作戰,重傷被俘,拒不降遼,絕食三日亡。其夫人及子孫在以後的抗遼戰爭中都立下赫赫戰功,後人把他們的事跡演義成故事、評書等,廣為傳唱。
司馬光 山西聞喜縣涑水鄉人 1019~1086年 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學家。因反對王安石變法,退居洛陽,奉命設居專事修史,邀集范圍禹、劉恕、劉侵入等主要助手,歷時19年書成,神宗賜名《資治通鑒》,為我國第一部分編年體通史。哲宗繼位後,入朝掌政,廢新法、復舊制,任相八個病死,封溫國公,謚文正。
關漢卿 山西解州人 生於金末,卒於元 傑出的戲劇家,元雜劇的奠基人。他長期生活在大都(今北京)下層人民中間,一生從事戲劇創作,而且有豐富的舞台經驗。比莎士比亞早兩個世紀,作品比莎氏多一倍。留傳下來的《救風塵》、《望江亭》、《拜月亭》、《魯齋郎》、《單刀會》都是膾炙人口的作品。1958年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
羅貫中 太原清徐人 約1330~約1440年 元末明初傑出的戲曲、小說作家。成年後離鄉外出漫遊,曾入張士誠幕府。一生創作了《三國志通俗演義》、《水滸全傳》、《隋唐兩朝全傳》、《殘唐五代史演傳》、《粉妝樓全傳》等長篇小說,《趙太祖龍虎風雲會》等劇本。他的小說作品,開拓和確立了中國古代白話長篇章回小說的新體制,使「小說」登上大雅之堂,成為與詩、詞、散文等雅文學形式並駕齊驅的重要一翼。
傅山 山西陽曲人 1607~1684年 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醫學家和書畫藝術家。明亡後,曾出家為道士,故以朱衣道人為號。一生為反清復明而斗爭,與顧炎武、屈大均等著名反清人士交往很深。康熙時受清廷禮遇,但他不為所動,表現了堅定的遺民氣節。學術思想不重視理學,獨辟蹊徑研究子學,是清之後研治諸子的開山祖。主張詩文應該「生於氣節」,以是否有利於國家和民族為衡量標准,其畫達到很高的藝術境界,書法更被時人尊為「清初第一寫家」;醫學造詣頗深,尤以婦科為最。
楊深秀 山西聞喜縣人 1849~1898年 清末戊戌變法六君子之一,光緒進士。博學多識。梁啟超稱他為「山西通儒」。為官剛正清廉。甲午之恥,促使他走上變法維新之路。發起關學會,以言官身份屢請變法。新法失敗的前夕拒絕出走,在獄中寫道:「久拼生死一毛輕,臣罪偏由積毀成」,「縲紲到今終不怒,未知誰復請長纓」,慷慨赴死。
渠本翹 祁縣城內人 1862~1919年 山西第一票商和最早的實業家。光緒進士,曾任內閣中書,後以外務部司員駐日本橫濱任領事一年。他目睹清政府日趨腐敗,對政界十分冷淡,把一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興辦實業和教育上。曾創辦山西省最早的民族工業雙福火柴公司(今平遙火柴廠的前身)。他還領導了山西人民收回礦權的斗爭,任保晉礦務公司第一任總經理。他創辦祁縣中學,曾任山西大學堂監督。民國以後,寓居天津,專門從事書畫收藏和著述,1919年病故。
趙樹理 山西沁水人 1906~1966年 貧農家庭。在省立第四師范學校讀書期間開始接觸「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並積極參加革命活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被捕。出獄後開始創作生涯。抗戰期間入黨,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從事抗日宣傳工作。毛主席《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後,他創作了小說《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及一些戲劇、曲藝作品,在實踐文學大眾化方向上影響深遠。「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趙樹理的創作和文學主張,指出了一條具有強烈民族特色的大眾化風格的道路,影響著一代文風,尤其在著名的「山葯蛋」流派中起著領軍作用。
高君宇 靜樂縣人 1896~1925年 中國共產黨早期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山西黨組織創始之一。曾參加中國共產黨「二大」、「三大」和國民黨「一大」,赴蘇聯參加了共產黨國際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和各民族革命團體代表大會,為建立革命統一戰線也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工作。終因積勞成疾,29歲時病逝。其女友石評梅(平定人,文學家)在其墓碑上鐫刻了高君宇生前自題像片的詩句:「我是寶劍,我是火花,我願生如閃電之輝光,我願死如慧星之迅忽」,形象地概括了高君宇光輝短暫的一生。
劉胡蘭 文水縣雲周西村人 1932~1947年 8歲時就為八路軍站崗放哨,13歲擔任村婦救會秘書,14歲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下從事地下工作。1947年劉胡蘭為救助群眾遭閻匪軍逮捕。在敵人威逼利誘目睹六位同志被殘酷屠殺時,給敵人以響亮的回答:「怕死不當共產黨員!」,最後在敵人的鍘刀下壯烈犧牲。毛澤東題辭:「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⑶ 太行山是否有什麼歷史名人停留

太行山形勢險峻,歷來被視為兵要之地。從春秋戰國直到明、清,兩千多年間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齊伐晉,入孟門、登太行。齊桓公曾懸車束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國攻伐韓國,在太行山「決羊腸之險」,一舉奪韓滎陽。公元前204年,劉邦被困於滎陽、成皋之間,他採納酈食其的建議,北扼飛狐之口,南守白馬(今河南滑縣東北)之津,終於轉危為安。

東漢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漢安帝為防外敵侵犯洛陽,下詔在太行南端36處要沖屯兵。曹操圍臨漳,袁尚輕易率軍東出太行,結果大敗於曹軍。晉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後燕慕容垂進伐西燕,屯軍於臨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進入,滅了西燕。隋末,李世民與竇建德相爭,李世民進據虎牢,使竇不能越過太行,李乘機佔領上黨,盡收河東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劉福通率起義軍越過太行,火燒上黨。元將察罕粘木兒塞井陘、杜太行,遏止起義軍向北發展。

抗日戰爭時期,河北、山西的八路軍一二九師在劉伯承、鄧小平的領導和指揮下,創建了太行區(晉冀豫邊區)。發軔於太行山的游擊戰,迅速發展到西起同薄、汾河,東至渤海,南靠黃河,北沿正太、滄石路的廣大地區,先後形成許多重要戰略區。

⑷ 太行山上的英雄人物及學習精神

在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在黨中央的領導下,朱德總司令率領八路軍主力部隊開赴抗日前線,與日寇浴血奮戰的英雄業績,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忘記英雄的民族更為可悲,讓我們永遠牢記英雄們的豐功偉績吧

⑸ 太行山的歷史

太行山,積淀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中華民族的祖先炎帝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開拓耕耘,繁衍生息,完成了人類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偉大變革,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給人類留下了極為珍貴的歷史遺產。

巍巍太行山,鑄造了中華民族剛烈強悍、無私無畏的民族性格。流傳在這里的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後羿射日等神話故事,反映了遠古人民與大自然頑強抗爭的拼搏精神,同時也造就了這里的人民剛烈強悍、無私無畏的民族性格。

⑹ 太行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人們都聽說過「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翻翻書本也能知道出自《山海經》、《淮南子》等典籍中。然而,這些神話傳說均出自於太行山上的長治一帶知道的人可就不多了。
居太行之巔的山西省東南部,地形之高,有與天為黨之稱,因此古稱上黨。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積淀著民族優秀文化的無盡內涵,從古至今我們的祖先就在這片土地上開荒創世。繁衍生息,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光輝的文化。從目前已發現的三處舊石器時代、一百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考察證明,早在一萬年前就有人類在此活動。因此太行山地區的長治一帶,是我國史前神話傳說的密集區域,其內容豐富、范圍廣闊,印證著這里的古老文明。專家學者根據珍貴的古典文學、文獻史料考證發現,華夏文明典籍中記載的「精衛填海」、「女媧補天」、「羿射九日」、「神農嘗百草」等神話故事均起源於我們雄奇狀美的太行山上,而且世代相傳,凝結並升華成了中華民族的不畏艱險,頑強拼搏為性格特徵的精神寫照。
古代傳說中的女媧就是在今長治縣上郝村天台山上,煉頑石補倉天、治洪水平烈火,免生靈於塗炭。反映了這位剛烈女性民族大無畏的浩壯氣概和先民對生存空間的熱烈情感,並體現了一種置個人安危於度外而為民造福的無私奉獻精神。而挽弓射九日,化枯焦為綠蔭,救黎民於水火的「後羿謝日」的地方則在屯留縣城西北30公里的老爺山上。後人把後羿尊為神,在山上立廟祭祀,並以每年農歷六月初六形成古廟會。中華民族的始祖炎帝神農氏在百穀山〔今長治老頂山〕「嘗百穀,制耒耜,教民耕種」,即所傳說的「神農嘗百草」實現了人類歷史上從游牧到定居、從漁獵到農耕的重大轉折。如今百穀山上遺有神農井、耒耜洞與百穀泉。而在長子境內的羊頭山上是神農遍嘗百草而得嘉禾之處。長治縣的黎嶺相傳是炎帝耆國的地方,在這里他奠定了中華民族始興與統一的基礎。炎帝女兒女娃也正是在長子的發鳩山上憤而化作精衛鳥,銜木石誓填東海,因此長子縣的發鳩山至今被傳為精衛填海故事發生的地方。
在中國悠久而燦爛的古代文化寶庫中,神話傳說可謂是一種神奇瑰麗的藝術奇葩,這些美麗動聽的神話故事,雖然反映了遠古時代先民對自然現象和社會生活的原始解釋和對美好理想的嚮往,並給後人留下極其深邃的精神啟迪。如果你對以上典故發源地有興趣或者持不同看法,不妨粗略考證一番,定讓你千回百轉而又落腳於太行山上。

⑺ 關於太行山的傳說有哪些

傳說在太行山腳下的一個村子裡,生長著大片大片的野生玫瑰,年年開花,生生不息。每逢春夏,漫山遍野,花香四溢,蜂蝶群舞,非常好看。村子裡的人們都說,是玫瑰仙子給他們帶來了福氣。

據說,當年武則天當上女皇以後,僅統治人間還不滿足,她還想統治天地萬物。

有一天,武則天突發奇想,傳旨要百花在某日辰時開放。當時正值隆冬季節,北風呼號,雪花飄飄。聖旨一到,百花仙子個個面露難色,不知如何是好,唯有牡丹仙子拒不受命。

第二天辰時,就是武則天指定的開花時辰。眼見時辰馬上就要到了,平日里和牡丹仙子最要好的玫瑰仙子相勸說:「武則天雖為人君,但天意難違,還是從命吧!」

但是,牡丹仙子仍不從命。相勸之中,不知不覺已過了半個時辰。

女皇武則天率群臣前來觀看,見百花相繼開放,非常滿意。但她細看之時,卻發現百花叢中仍有兩種花未開,不禁有些惱火。身邊的侍女告訴她,這兩朵花是牡丹和玫瑰。

武則天大怒,傳詔將牡丹連根拔起,煙熏火燒,逐出京城,發配洛陽。她本想把玫瑰仙子一同發落,但又一想,自己養容駐顏要用玫瑰泡茶,每日洗浴要用玫瑰泡澡,隨身衣物要用玫瑰薰香,便又傳一旨:玫瑰仙子未按時辰開花,鞭打20下。

玫瑰仙子被打得遍體鱗傷,但她見牡丹仙子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就不顧自己渾身傷痛,執意要護送牡丹仙子去洛陽。洛陽人早已知道牡丹仙子一身傲骨,爭相用紙包了牡丹根莖回去栽種。玫瑰仙子見人們這樣喜歡牡丹仙子,便放心地告辭了。

在返回京城的途中,玫瑰仙子俯首向大地望去,見太行山鬱郁蔥蔥,山腳下有一村落炊煙裊裊,阡陌縱橫。她心想,我私自外出,已犯天條,回去必定受難,不如在此生根,為百姓造福。

於是,玫瑰仙子就在村旁生出了一叢叢的玫瑰,當地村民用玫瑰花當茶飲,養容駐顏。由於是私藏民間,玫瑰仙子雖花香色艷卻不敢聲張,只是默默無聞地為一方百姓奉獻著自己。

雲霧繚繞的太行山

⑻ 太行山有哪些歷史傳說

愚公移山的傳說
太行 、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於漢陰,可乎?」雜然相許。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寒暑易節,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帝感其誠,命誇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⑼ 太行山上的耿富貴是誰

太行山上的耿富貴是董濤。

太行山大型實景演出《太行山》,秉承大型實景演出《井岡山》的紅色題材創作風格和經驗,以抗日戰爭為背景,表現八路軍和太行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日斗爭。《太行山》不僅擁有便利的交通和秀麗的自然風光,更對愛國主義和傳統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寫意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太行山演員介紹角色介紹:

毛澤東(唐國強飾) :中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指示,太原一失,標志著華北正規戰基本結束,游擊戰爭階段開始,八路軍將成為全山西遊擊戰爭之主體。毛澤東提出可以讓一步來爭取合作,但蔣介石如果一意孤行,八路軍將奮力反擊。

劉伯承(張再新飾):八路軍第129師師長,和政治委員鄧小平一起,率部奮戰在太行山上。指揮部隊先後進行了夜襲陽明堡。

設伏七亘村以及長生口、神頭嶺、響堂鋪、晉東南反「九路圍攻」、冀南反十一路「掃盪」、百團大戰中的正太榆遼等一系列著名戰役戰斗,給侵華日軍以沉重打擊,創建了晉冀魯豫抗日根據地

鄧小平(楊俊勇飾):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委員,與師長劉伯承一起在太行山區開辟晉冀豫邊區抗日根據地。

9月至11月,參加在延安召開的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全會確定,要不斷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並重申黨的獨立自主地放手組織人民抗日武裝斗爭的方針。在會上作關於地方工作的報告。

周恩來(劉勁飾):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中共中央代表和南方局書記,並任國民黨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長期在駐國民黨政府所在地武漢、重慶進行黨的工作和統一戰線工作。

⑽ 山西歷史人物

山西帝王列表

春秋霸主 晉文公重耳
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
簡襄功烈 趙簡子
簡襄功烈 趙襄子
鮮卑驕子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漢國皇帝 劉 淵
漢國皇帝 劉 聰
前趙皇帝 劉 曜
後趙皇帝 石 勒
後趙皇帝 石 虎
後唐太祖 李克用
後唐庄宗 李存勖
後唐明宗 李嗣源
後晉高祖 石敬瑭
後晉出帝 石重貴
後漢高祖 劉知遠
北漢皇帝 劉 崇
北漢末帝 劉繼元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 武則天
歷史名人

關羽、狄仁傑、裴度、衛青、霍去病、裴秀、羅貫中、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柳宗元、元好問、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傅山等。
史前(3人):堯、舜、禹
先秦(26人):傅說、叔虞、晉武公、荀息、重耳(晉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趙盾、董狐、程嬰、韓厥、士丐、魏絳(魏莊子)、師曠、羊舌肸、董安於、尹鐸、趙鞅、智伯、豫讓、趙毋恤、猗頓、屍佼、荀況(荀子)、趙雍
漢魏(15人):衛青、霍去病、班婕妤、溫序、郭泰、郭大、衛覬、王烈、關羽、賈逵、毋丘儉、樂詳、王昶、王沈、裴秀、貂蟬
兩晉十六國(22人):賈充、孫楚、王渾、王濟、裴頠、賈南風、郭璞、鄧攸、溫嶠、魯勝、衛鑠(衛夫人)、孫盛、孫綽、郭澄之、慧遠、法顯、劉淵、劉聰、劉曜、石勒、石虎、慕容永
南北朝(18人):周續之、裴松之、王玄謨、裴駰、柳惲、裴子野、王僧辯、拓跋珪、拓跋燾、拓跋宏、王慧龍、王遵業、爾朱榮、賀拔岳、曇鸞、高歡、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讓之、唐邕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舉、柳biàn(四聲){字型:上「巧」下「言」}、裴蘊、裴寂、劉武周、王劭、裴矩、溫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績、尉遲恭、王方翼、王勃、窺基、裴行儉、薛仁貴、裴炎、武承嗣、狄仁傑、武則天、武三思、宋之問、薛稷、薛曜、薛訥、張守珪、王之渙、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維、王昌齡、薛嵩、王縉、盧綸、呂溫、柳宗元、白行簡、王播、王涯、裴度、張彥遠、呂岩、柳冕、溫庭筠、聶夷中、唐彥謙、司空圖
五代(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荊浩、郭崇韜、李存勖、安重誨、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劉知遠、劉崇、劉承鈞、李筠、毋昭裔
宋遼(32人):王全斌、黨進、王溥、刑抱朴、楊業、楊弘信、劉繼元、呼延贊、畢士安『文彥博、郭若虛、楊延昭、楊文廣、高克明、狄青、孫復、劉羲叟、司馬池、 司馬康、王掘、王居正、王詵、王彥、馬遠一家、蕭照、趙鼎、楊存中
金元(41人):胥持國、郝天挺、胥鼎、高汝礪、楊雲翼、陳規、雷淵、馮廷登、馮妙真、孫威、宋德芳、劉祁、劉郁、元好問、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張存惠、張德輝、陳賡、郝經、薛景石、許國禎、許扆、關漢卿、姚天福、孫拱、白樸、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劉致、喬吉、賈魯、呂思誠、石俊寶、薩都刺、鄧光祖
明朝(29人):高巍、侯琎、羅貫中、薛瑄、常倫、韓文、陳卿、喬宇、王瓊、李瀚、周鈇、任環、楊博、孔天胤、王崇古、張四維、王國光、褚鈇、劉東星、王家屏、張養蒙、麻貴、張銓、曹於汴、張鳳翼、孫傳庭、韓爌、鮑承先、張慎言
清朝(48人):白胤謙、賈漢復、程康莊、朱之俊、傅山、於成龍、於准、戴廷栻、閻若璩、吳雯、吳琠、張泰交、范鄗鼎、陳廷敬、田從典、李毓秀、裴幰度、劉璋、任舉、孫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鑒、宋在詩、張佩芳、康基田、祁韻士、李鑾宣、安清翹、張敦仁、曹順、栗毓美、祁貢、仝卜年、張穆、李鎔經、祁世長、楊尚文、徐繼畲、喬松年

閱讀全文

與歷史哪個人物住太行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