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研學是什麼歷史

研學是什麼歷史

發布時間:2022-06-22 06:06:24

❶ 研學是什麼意思

研學即研究性學習,國際上統稱探究式學習Hands-onInquiryBasedLearning(HIBL),是指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基於學生原有的概念,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
研學旅行即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通過「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設計實施不同學段的研學課程,培養孩子科學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結合國際上「研究性學習」的先進理念、方法、模式,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研學是由學校統一組織,基於學生自身興趣,根據課本內容,從自然、地理、歷史、人文、科技、體驗六大類別選擇和確定研學主題,在動手做、做中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集體學習活動。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研學,不僅僅是學生的「專利」,構建學習型社會,各個階層、各類人群、各類人員都可以研學。如報道的企業開展的研學活動、作家研學活動、教師研學活動、黨員幹部紅色文化研學等。

❷ 研學教育是什麼

1,研學教育一般主要形成於中小學生當代新型教育概念。
研學教育原則上的基本概念是指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基於學生原有的概念,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即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通過「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設計實施不同學段的研學課程,培養孩子科學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2,在中小學生的教育課程中,研學教育一般以探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同時結合旅行的方式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研學教育基地、走進第二課堂。即研學教育以廣泛的社會資源為背景,強調與社會多層面、多維度的接觸與聯系,拓展學生學習的空間,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和生活體驗,是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程方式!同時,在中小學生的教育課程中,研學教育已列入中小學生學分管理體系,參加研學教育教育課程的學生將納入中小學生學分管理體系並計入2-3學分。
3,研學教育的意義
研學教育能夠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於質疑、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產生積極情感,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讓孩子愛上學習並自主學習。
研學教育能讓孩子們應用已有的知識與經驗,學習和掌握一些科學的研究方法,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並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新的知識。
研學教育能讓學生學會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獲取信息,學會整理與歸納信息,並恰當地利用信息,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學教育讓學生們在探究實踐的過程中學會與小組成員之間分享自己的經驗與見解,並學會合作完成問題的探究實驗。
研學教育能培養孩子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深入了解科學對於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與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會關注人類與環境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研學能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對知識做到學以致用,讓孩子在做中學、學中做,帶給孩子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讓孩子愛上學習!

❸ 中小學生研學是什麼意思

中小學生研學是研學旅行,是一種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途徑。它是將學校原有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的研究性學習與社會實踐活動有機結合,並以旅行體驗為載體,滿足新時代中小學生綜合素質發展需要的特色教育活動。
研學旅行主體利用地方文化資源開展考察學習,以增進對地方歷史文化的了解,感受社會發展,是綜合實踐育人的重要方式。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提升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❹ 研學是什麼意思

學:研學即研究性學習 ,國際上統稱 探究式學習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形式。

研學旅行繼承和發展了我國傳統游學、「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為素質教育的新內容和新方式。

學生基於自身興趣,在教師幫助指導下,從自然科學、社會和生活實踐中選擇和確定主題,在動手做、做中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集體學習活動。

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

研究性學習的起源

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教學的模式和標准起源於美國,1980年代美國把「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列為基礎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則之一,促進了美國科技創新的發展,被美國認為找到了一條成功的道路。

1995年"探究式學習"引進到法國叫「動手和面團」,2001年引進到中國簡稱「做中學」,就是讓學生在動腦、動手的實踐中利用學到知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式學習既是學習的目的,又是學習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出路。

❺ 研學旅行從何而來

當下的研學旅行發源於古時的游學。春秋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14 年,杏林設壇,修訂六經;唐代李白年少時即走出蜀地,26歲「仗劍出國,辭親遠游」,用3 年時間「南穹蒼梧,東涉溟海」。古人通過學習與游歷的融合,增加見識、鍛造堅韌意志、培養適應環境的能力,正如嚴復所說:「大抵少年能以旅遊觀覽山水名勝為樂,乃極佳事。因此中不但怡神遣日,且能增進許多閱歷學問,激發多少志氣,更無論太史公文得江山之助者矣。」

研學旅行即是指由學校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目前,我國研學旅行尚處於起步階段,關注度已逐年升溫。

❻ 什麼是研學

研學,即研究性學習。是指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基於學生原有的概念,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

研學旅行即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銜接的實踐性學習形式。

通過「教學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設計實施不同學段的研學課程,培養孩子科學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研學旅行本質:

教育活動,課程和線路的設計必須首先體現教育性。教育性原則的落實主要在課程目標的確定和課程內容的選擇與呈現上。課程目標的確定必須依據國家課程標准關於綜合實踐活動標准與研學旅行相關的規定,要結合研學旅行的具體資源的性質來科學地確定。

課程內容的選擇要有明確的教育主體,內容的呈現要能夠引領學生進行深度的思考和體驗,研究問題和作業的設置應該能夠引領學生對學習、參觀、游覽、體驗的旅行資源做更加系統和深入的分析和認識,對學生選定的研究課題提供相關的材料和思維啟發,幫助學生獲得研究成果,或者有助於學生獲得預期的情感體驗和價值態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學

❼ 什麼是研學

研學旅行是根據區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追溯我國歷史上關於研學旅行(一般指游學)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時期的孔子、明代的顧炎武、清代洋務運動代表人物張之洞等。可見游學思想是我國教育思想非常珍貴的部分。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國印發了《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此前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嘗試把研學旅行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來開展,而至2016年12月19日《教育部等11部門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發布後,關於研學旅行的討論和嘗試已經如雨後春筍般湧出。

❽ 中國傳統歷史的研學背景有哪些

中國傳統歷史的研究學背景有古代史研究和東西方歷史對比。

❾ 研學旅行的緣起

2013年2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的通知全國印發了《國民旅遊休閑綱要(2013—2020年)》,綱要中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設想。 此前我國許多地區都有嘗試把研學旅行作為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來開展。

❿ 研學的目的與意義是什麼

研學的目的:根據孩子的成長規律和特點,設計實施不同學段的研學課程,培養孩子科學思維方式和學習能力,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研學的意義:一是開展研學旅行,有利於促進學生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學生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引導學生主動適應社會,促進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深度融合,培養創新人才,推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二是學生能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及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並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間內在聯系的整體認識,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

研學的定義及特徵:是指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師和學生共同組成的學習環境中,基於學生原有的概念,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主動探究、主動學習的歸納式學習過程。

是由學校統一組織,基於學生自身興趣,根據課本內容,從自然、地理、歷史、人文、科技、體驗六大類別選擇和確定研學主題,在動手做、做中學的過程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集體學習活動。是研究性學習和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校外教育活動,是學校教育和校外教育銜接的創新教育形式,是教育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綜合實踐育人的有效途徑。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研學

閱讀全文

與研學是什麼歷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