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苗族吊腳樓建築歷史
按傳統,祖宗聖靈的神龕要設在二樓的中柱腳。苗族人民認為在吊腳樓里有祖先的聖靈日夜庇蔭,闔家方能興旺發達,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樓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裝。每間的窗欞子用木條拼成形狀不同的圖案。各間的房門均為獨扇,惟有堂屋大門為兩扇。富裕人家還在大門上刻有龍鳳浮雕。大門上方,兩頭安裝有兩個門當木雕,門當的另一頭成牛角,俗稱「射門錘」。 大多數吊腳樓在二樓地基外架上懸空的走廊,作為進大門的通道。堂屋外的懸空走廊,安裝有獨特的s形曲欄靠椅,苗語叫「嘎息」(ghab xil),民間有一美稱叫「美人靠」,這是因為姑娘們常在此挑花刺綉,向外展示風姿而得名。其實「嘎息」還用作一家人勞累過後休閑小憩、納涼觀景、講述傳承苗族神話和遷徙歷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涼台。 吊腳樓一般以三間四立帖或三間兩偏廈為基礎,一般分為三層,底層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欄圈,以及用來擱置農具雜物等東西。中層住人,正中間為堂屋,堂屋兩側的立帖要加柱,樓板加厚;因為這是家庭的主要活動空間,也是宴會賓客笙歌舞蹈的場所。有少數人家在正對大門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聖靈的神龕。神聖的家庭祭祖活動就在堂屋進行,一般情況下,左右側房作為卧室和客房。三樓多用半存放糧食和種子,是一家人的倉庫;如果人口多,也裝隔出住人的卧室。廚房安置在偏廈里。建築的空間分割組合,以祖宗聖靈神龕所在的房間為核心,再向外延伸輻射。家庭成員在這樣的空間組合下生活,無形中便被祖宗聖靈所在的堂屋的空間引力所凝聚,從而為家庭的團結增強了親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傳統宗教,在吊腳樓的民居建築上被充分完美的體現出來了。 編輯本段特點 苗族的吊腳樓通常建造在斜坡上,分兩層或三層。最上層很矮,只放糧食不住人。樓下堆放雜物或作牲口圈。兩層者則不蓋頂層。一般以竹編糊泥作牆,以草蓋頂。 在凱里苗族山寨,居住的是吊腳樓。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區,山高坡陡,平整、開挖地基極不容易,加上天氣陰雨多變,潮濕多霧,磚屋底層地氣很重,不宜起居。因而,苗族歷來依山抱水,構築一種通風性能好的乾爽的木樓,叫「吊腳樓」。 苗族的吊腳樓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個「廠」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裝上穿枋和橫梁,與土台平行。吊腳樓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佔地十二三個平方米。屋頂除少數用杉木皮蓋之外,大多蓋青瓦,平順嚴密,大方整齊。 吊腳樓一般以四排三間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還搭了一兩個「偏廈」。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樓,一般分三層,上層儲谷,中層住人,下層樓腳圍欄成圈,作堆放雜物或關養牲畜。住人的一層,旁有木梯與樓上層和下層相接,該層設有走廊通道,約1米寬。堂屋是迎客間,兩側各間則隔為二三小間為卧室或廚房。房間寬敞明亮,門窗左右對稱。有的苗家還在側間設有火坑,冬天就在這燒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門,門是兩扇,兩邊各有一窗。中堂的前檐下,都裝有靠背欄桿,稱「美人靠」。 吊腳樓是苗族傳統建築,是中國南方特有的古老建築形式,樓上住人,樓下架空,被現代建築學家認為是最佳的生態建築形式。吊腳樓是苗鄉的建築一絕,它依山傍水,鱗次櫛(zhì)比,層疊而上。 吊腳樓的形成有歷史的原因,也有自然的原因。據建築學家說,苗族吊腳樓是干欄式建築在山地條件下富有特色的創造,屬於歇山式穿斗挑梁木架干欄式樓房。從歷史來看,苗族的建築文化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肇(zhào)始於環太湖地區苗族祖先蚩(chī)尤所在的九黎部落集團,他們參與了環太湖地區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創造。河姆渡文化和良渚(zhǔ)文化的考古發現證實了苗族先民的民居就是干欄式建築。 這些充滿了苗族藝術意象的吊腳木樓,給苗族人民艱辛的生活提供了永恆的生命激情。 修建吊腳木樓的地基必須是把斜坡挖成上下兩層;每層進深各為6尺多,各層面積約100平方米。上下兩層相差約4尺多,層與層之間的山壁和外層山體用石頭砌成保坎。建房時,將前排落地房柱擱置在下層地基上,最外層不落地房柱與上層外伸出地基的樓板持平,形成懸空吊腳,上下地基之間的空間就成為吊腳樓的底層,這就是所謂的「天平地不平」的吊腳樓特點。吊腳樓採用穿斗式結構,每排房柱5 至7根不等,在柱子之間用瓜或枋穿連,組成牢固的網路結構。中柱一定要用楓木,因為楓樹是苗族的生命圖騰樹,是象徵祖先靈魂的聖樹。 按傳統,祖宗聖靈的神龕要設在二樓的中柱腳。苗族人民認為在吊腳樓里有祖先的聖靈日夜庇蔭,闔家方能興旺發達,人人皆可健康平安。樓的板壁用刨光的杉木板封裝。每間的窗欞子用木條拼成形狀不同的圖案。各間的房門均為獨扇,惟有堂屋大門為兩扇。富裕人家還在大門上刻有龍鳳浮雕。大門上方,兩頭安裝有兩個門當木雕,門當的另一頭成牛角,俗稱「射門錘」。 大多數吊腳樓在二樓地基外架上懸空的走廊,作為進大門的通道。堂屋外的懸空走廊,安裝有獨特的s形曲欄靠椅,苗語叫「嘎息」(ghab xil),民間有一美稱叫「美人靠」,這是因為姑娘們常在此挑花刺綉,向外展示風姿而得名。其實「嘎息」還用作一家人勞累過後休閑小憩、納涼觀景、講述傳承苗族神話和遷徙歷史,以及演唱《苗族古歌》、「嘎百福歌」的多功能涼台。 吊腳樓一般以三間四立帖或三間兩偏廈為基礎,一般分為三層,底層都用作家畜和家禽的欄圈,以及用來擱置農具雜物等東西。中層住人,正中間為堂屋,堂屋兩側的立帖要加柱,樓板加厚;因為這是家庭的主要活動空間,也是宴會賓客笙歌舞蹈的場所。有少數人家在正對大門的板壁上安放有祖宗聖靈的神龕。神聖的家庭祭祖活動就在堂屋進行,一般情況下,左右側房作為卧室和客房。三樓多用半存放糧食和種子,是一家人的倉庫;如果人口多,也裝隔出住人的卧室。廚房安置在偏廈里。建築的空間分割組合,以祖宗聖靈神龕所在的房間為核心,再向外延伸輻射。家庭成員在這樣的空間組合下生活,無形中便被祖宗聖靈所在的堂屋的空間引力所凝聚,從而為家庭的團結增強了親和力。祖先崇拜的苗族傳統宗教,在吊腳樓的民居建築上被充分完美的體現出來了。 編輯本段民居特色 苗族多居住在山區,山高林密,就地取材修築民居,黃土牆黑瓦房和古香古色的吊腳樓便成為苗族民居的主要式樣;苗族的一些上層首領也修築磚石徹的帶風火牆壁的四合院落,寬敞而幽深;苗族一些貧寒的人家也築簡陋的竹樓,低矮的石板屋和樹皮蓋頂的茅屋。但苗寨的主體部分仍是黑瓦房,吊腳落。 黑瓦房通常分五柱四掛、或四柱三掛。木製結構,兩側用竹子編封外糊泥牆。木板房上蓋小青瓦,樑柱板壁全用桐油反復塗抹,風吹日曬,烏黑發亮。屋前砌有青石板小坪,擱有農具,風車等,屋前後栽有鳳尾竹,楓香樹或芭蕉林。進門跨過「虎口」是堂屋。正中埋有「龍寶」,堂上供有「家先」(祖先牌位);左側廂房築有青石火塘,供炒菜煮飯,右側廂房擺放傢具;左右廂房靠後都擺有兩張大床,外用青色藍色土布大蚊帳罩住。帳內設有壁櫃;主人家凡值錢的東西多藏在大蚊帳內。 苗家的吊腳樓飛檐翹角,三面有走廊,懸出木質欄桿。欄桿雕有萬字格、喜字格、亞字格等象徵吉祥如意的圖案。懸柱有八棱形、四方形、下垂底端、常雕綉球、金瓜等形體。吊腳樓通常分兩層,上下鋪樓板,壁板油漆發光。樓上擇通風向陽處開窗。窗欞花形千姿百態,有雙鳳朝陽,喜鵲鬧海、獅子滾球等。吊腳樓的下層多作貯藏糧食的谷倉或擺放傢具農具。樓上則為主人居室或客房。樓外長廊為婦女們綉花、挑紗、織綿、打花帶、晾紗、晾衣的場所,和土家吊腳樓不同,苗家吊腳樓上樓的梯子一般設在屋內,而不像土家吊腳樓設在屋外。 不論是黑瓦房,或是吊腳樓,苗族民居照例少不了青石火塘。火塘上懸有杭桿,掛滿了薰黑的臘肉、野味。火塘中間立有生鐵鑄的三角架。每當夜暮降臨。勞作歸來的苗人圍著火塘煮飯炒菜,跳動的火苗映紅一張張憨朴和善的笑臉。好一幅溫馨、寧靜的田園風光圖。如遇親朋好友來坊串門,圍火塘飲酒放歌,唱一曲古老、煽情的山村野調,更是趣味無窮。 苗族民居落成,通常要舉行傳統的「接龍」儀式消災祈福。這是這個古老的民族對黃河故土的眷戀和嚮往。 苗家的接龍可分為大型的村寨接龍和家庭接龍。兩種活動僅是規模大小有別,其過程基本相同。 「接龍」多在黎明時分進行,儀典隆重而熱鬧,新居的堂屋燃滿燈燭,鋪開大竹簟,擺好紅、黃、黑、白、青五匹彩布、五色紙,閃亮的銀飾,花綠的苗裝……正堂遍插彩旗,旗下擺有「龍粑」酒肉等祭品。庄嚴的祭台上擺有一隻小花豬,一隻小黑豬和一隻大白公雞。 祭祀開始時,身著大紅袍的苗巫一手舞銅鈴,一手舞柳巾,繞祭壇狂跳,嘴裡念念有詞。充當「龍女」的女主人則著盛裝,佩戴各種銀飾靜坐一旁。苗巫從龍的始祖唱到龍子龍孫,虔誠地代主人向龍神祈禱…… 祭龍儀式完畢後,眾人便抬著女主人,扯起五彩布,跟著苗巫去小溪或水井邊接龍。走的線路一般是東方道上去西方道上歸。因為按照苗家的習俗;接龍只接東方的青龍,西方的百龍,或北方的黑龍,而南方的赤龍和中方的黃龍這兩條龍是不接的,這古老的禁忌深印著歷史的沉重烙印,使人不禁聯想起遠古發生在中原蚩尤與炎帝、黃帝那場爭奪土地的戰爭。 苗巫在水井或溪流、河谷取回一壺「龍水」交盛裝的女主人提回家,眾人吹吹打打,一路遍插五彩旗,簇擁相隨。女主人一路叩拜回到新居,男主人遠遠點燃鞭炮,地銃相迎。 苗巫提「龍水」繞屋行走三周,再跪拜「安龍」。安龍須用上好的瓷碗兩只;一隻盛滿龍水,內放銀粉硃砂在下,一隻覆蓋在上,深埋於正堂的地穴中,然後掩土,再用一青園珠石封牢。這樣就算把「龍」接回了家裡,便可保佑家庭消災去邪,年年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龍寶」是苗家的命根子,是苗家的禁地,朋友,入鄉隨俗,進苗家做客,您可得千萬小心別拿腳去采那聖潔的「龍寶」,否則會惹主人家生氣的。
② 土家吊腳樓的起源
吊腳樓源於古代的干欄式建築,是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區普遍使用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質文化現象,猶如一部凝固的古歌,多層次、多側面、多角 度地反映出土家族的歷史發展、文化心態和創造才能。除具有自身的實用功能外,還具有一定的審美特徵。
③ 土家族吊腳樓的資料
主要是用木材和石板。
從前的吊腳樓一般以茅草或杉樹皮蓋頂,也有用石板蓋頂的,現在,鄂西的吊腳樓大多用泥瓦鋪蓋。吊腳樓的建造是土家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第一步要備齊木料,土家人稱「伐青山」,一般選椿樹或紫樹,椿、紫因諧音「春」、「子」而吉祥,意為春常大,子孫旺;第二步是加工大梁及柱料,稱為「架大碼」,在樑上還要畫上八卦、太極圖、荷花蓮籽等圖案;第三道工序叫「排扇」,即把加工好的樑柱接上榫頭,排成木扇;第四步是「立屋豎柱」,主人選黃道吉日,請眾鄉鄰幫忙,上樑前要祭梁,然後眾人齊心協力將一排排木扇豎起,這時,鞭炮齊鳴,左鄰右舍送禮物祝賀。立屋豎柱之後便是釘椽角、蓋瓦、裝板壁。富裕人家還要在屋頂上裝飾向天飛檐,在廊洞下雕龍畫鳳,裝飾陽台木欄。
建築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 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腳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這類吊腳樓比「欄桿」較成功地擺脫了原始性,具有較高的文化層次,被稱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房屋結構:
依山的吊腳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關牲口或用來堆放雜物。房屋規模一般人家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結構者,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得里里外外都塗上桐油又干凈又亮堂。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里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桿,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④ 土家族吊腳樓的來歷和特點!
吊腳樓源於古代的干欄式建築,是鄂、湘、渝、黔土家族地區普遍使用的一種民居建築形式,距今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它作為一種特殊的物質文化現象,猶如一部凝固的古歌,多層次、多側面、多角
土家族吊腳樓特點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
依山的吊腳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里里外外都塗上了桐油,既干凈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⑤ 土家族吊腳樓來歷
土家族吊腳樓的來源是因歷代朝廷對土家族實行屯兵鎮壓政策,把土家人趕進了深山老林,其生存條件十分惡劣,《舊唐書》說:「土氣多瘴癘,山有毒草及沙蛩蝮蛇,人並樓居,登梯而上,是為干欄。」加上少田少地,土家人只好在懸崖陡坡上修吊腳樓。
早先土司王嚴禁土民蓋瓦,只許蓋杉皮、茅草,叫「只許買馬,不準蓋瓦」。一直到清代雍正十三年「改土歸流」後才興蓋瓦。一般為橫排四扇三間,三柱六騎或五柱六騎,中間為堂屋,供歷代祖先神龕,是家族祭祀的核心。
根據地形,樓分半截吊、半邊吊、雙手推車兩翼吊、吊鑰匙頭、曲尺吊、臨水吊、跨峽過澗吊,富足人家雕梁畫棟,檐角高翹,石級盤繞,大有空中樓閣的詩畫之意境。
(5)土家吊腳樓的歷史有多久擴展閱讀:
吊腳樓的特點:
結構:一般人家房屋規模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為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為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
4排扇3間屋的結構是: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吊腳樓還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優雅的「絲檐」和寬綽的「走欄」使吊腳樓自成一格。
土家族愛群居,住吊腳樓。所建房屋多為木結構,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懸空,木欄扶手,走馬轉角,古色古笆,院後有竹篁,青石板鋪路,刨木板裝屋,松明照亮,一直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寧靜生活。
⑥ 土家族吊腳樓起源於那個時代
土家族吊腳樓的起源有多種傳說,一說是土家祖先因家鄉遭了水災才遷到鄂西來,在惡劣的自然條件下,平地而居時常遭到猛獸、毒蛇和蜈蚣的侵襲,於是就攀到大樹上搭架造屋,這種建造空中住屋的辦法後來就發展成現在的吊腳樓。此外,還有張天王憐惜土家族人,借龍王殿宇幫助仿造吊腳樓的神話傳說。吊腳樓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土家族建築注重龍脈,除具備依勢而建和人神共處的神化現象外,還有著十分突出的空間宇宙化觀念。土家族吊腳樓依山向上順勢而建,在其主觀上與宇宙變得更接近,更親密,從而使房屋、人與宇宙渾然一體,密不可分,內涵格外深遠。
⑦ 土家族民居和吊腳樓哪個歷史久
土家族
⑧ 土家吊腳樓的傳說
詳細傳說:
吊腳樓,是土家人所喜愛的住宅。它一頭立在平壩上,和側面的廂房連接;一頭吊在坎下,自成兩層樓房。上層住人,下層設牲畜欄圈。上層的三方大都有欄桿、扶手、陽台,敞亮干凈,既可在裡面挑花綉朵,讀書寫字,又可晾曬衣被。在土家族,關於吊腳樓的傳說也很多。
相傳很早的時候,湘西一帶的土家人搭起一些茅草屋居住,砍草犁地,在燒荒之後的土地上種莊稼。這一帶古木參天,荒山老林里有很多虎豹豺狼,蛇和蜈蚣到處爬。由於人們懼怕野獸,就燒起大火,還在火堆里埋竹節燃燒,野牲口看到明晃晃的大火,嚇得不敢靠近,然而蛇蟲螞蟻卻不是很在乎這些,常往屋裡鑽。有個老年人想出一個主意,他喊一些後生砍樹條子,像扎木排一樣,在草棚子旁邊的樹上綁起架子,鋪上野竹子和細樹條,再墊一層樹葉和茅草,頂上支起茅草頂篷躲雨水。人睡在樹半腰上,蛇蟲螞蟻就不大容易爬上去。但是,放在地上的食物被蟲子爬過後,人吃了又嘔又瀉。這個老年人又想了個辦法,叫後生把一塊塊大岩板拉上樹,放平,再墊上一層黃泥,然後在上面支鍋弄飯,這樣糧食就不會讓蟲子爬了。
老年人的辦法很快從一個地方傳到另一個地方,人們都照這個辦法去做,在大樹半腰間搭起大大小小的茅草棚,住在上面,腳是吊在半空的,民間就叫它為「吊腳樓」。
很久以前,土家人的祖先居住在山洞中或大樹下,靠狩獵、捕魚為生。
天上的張天王看見土家人世代住山洞和大樹下,生活很苦,就打算去東海龍王那裡借一座殿宇來送給土家人。
張天王到了東海龍宮,見到龍王就說了借殿宇的事。龍王心想:我的殿宇又大又重,量你也搬不動。於是就答應了。
張天王來到一座吊腳三柱二騎(即三根柱子落地,兩根柱子懸空)的殿宇前,用手輕輕一提,就把殿宇提起來了。龍王一見,後悔不該答應。只好勉強地說:「用後還回來。」張天王說:「7天就還回來。」
張天王提著殿宇來到土家山寨,叫土家族人仿造了一座三柱二騎的吊腳樓房。
7天過去了,龍王就來找張天王要殿宇。張天王說:「你要,我還你。」提起殿宇順手一丟,就把殿宇丟在一條河邊,橫擱在河的兩岸。「你自己去搬吧!」龍王自知搬不動,只好氣沖沖地回龍宮去了。從此以後,每逢雨水季節,龍王都要發怒漲洪水,想讓水將河上的殿宇沖掉,使人們在漲水季節不能從殿宇中過河。於是人們又在橋下安上斬龍刀,龍王再也不敢直闖殿宇了,從此,人們不但有了房住,而且過河也方便了。
相傳很早以前,有一戶土家農民,夫婦倆拉扯著兩個孩子。每天丈夫勞動歸來,總是把蓑衣、斗笠放在階沿上。不料一天早晨,蓑衣和斗笠卻被拉到了牆旮旯里,原來是狗在上面睡覺過夜。為了避免再出這種事,他們就找來了一根大竹篙,用葛藤綁在階沿外邊的柱頭上,用來掛蓑衣和斗笠。
一次,妻子坐在屋檐底下織麻補衣,兩個孩子老纏她,使她做不成活路,她只好找了幾節木杠,幾塊木板,就著掛蓑衣和斗笠的竹篙搭成了一個平台。她坐在上邊,繼續織麻補衣,再也不怕孩子吵鬧了。
人們見這樣很好,便進一步把平台發展成住房,就成了吊腳樓。
⑨ 土家的吊腳樓簡介
土家族吊腳樓——吊腳樓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場所,吊腳樓半為陸地,半為水。多依山就勢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龍,右白虎」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前朱雀,後玄武」為最佳屋場,後來講究朝向,或坐西向東,或坐東向西
一般人家房屋規模為一棟4排扇3間屋或6排扇5間屋,中等人家為5柱2騎、5柱4騎,大戶人家則為7柱4騎、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間屋的結構是:中間為堂屋,左右兩邊稱為饒間,作居住、做飯之用。饒間以中柱為界分為兩半,前面作火炕,後面作卧室。吊腳樓上有繞樓的曲廊,曲廊還配有欄桿
最基本的特點是正屋建在實地上,廂房除一邊靠在實地和正房相連,其餘三邊皆懸空,靠柱子支撐。吊腳樓有很多好處,高懸地面既通風乾燥,又能防毒蛇、野獸,樓板下還可放雜物。
依山的吊腳樓,在平地上用木柱撐起分上下兩層,節約土地,造價較廉;上層通風、乾燥、防潮,是居室;下層是豬牛欄圈或用來堆放雜物。
有的吊腳樓為三層建築,除了屋頂蓋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鑿眼,柱與柱之間用大小不一的杉木斜穿直套連在一起,盡管不用一個鐵釘也十分堅固。房子四周還有吊樓,樓檐翹角上翻如展翼欲飛。房子四壁用杉木板開槽密鑲,講究的里里外外都塗上了桐油,既干凈又亮堂。
底層不宜住人,是用來飼養家禽,放置農具和重物的。
第二層是飲食起居的地方,內設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內。卧室的外面是堂屋,那裡設有火塘,一家人就圍著火塘吃飯,這里寬敞方便。由於有窗,所以明亮,光線充足通風也好,家人多在此做手工活和休息,也是接待客人的地方。堂屋的另一側有一道與其相連的寬寬的走廊,廊外設有半人高的欄桿,內有一大排長凳,家人常居於此休息,節日期間媽媽也是在此打扮女兒。
第三層透風乾燥,十分寬敞,除作居室外,還隔出小間用作儲糧和存物
吊腳樓的形式多種多樣,其類型有以下幾種:
單吊式,這是最普遍的一種形式,有人稱之為"一頭吊"或"鑰匙頭"。它的特點是,只正屋一邊的廂房伸出懸空,下面用木柱相撐。
雙吊式,又稱為"雙頭吊"或"撮箕口",它是單吊式的發展,即在正房的兩頭皆有吊出的廂房。單吊式和雙吊式並不以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主要看經濟條件和家庭需要而定,單吊式和雙吊式常常共處一地。
四合水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又是在雙吊式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的特點是,將正屋兩頭廂房吊腳樓部分的上部連成一體,形成一個四合院。兩廂房的樓下即為大門,這種四合院進大門後還必須上幾步石階,才能進到正屋。
二屋吊式,這種形式是在單吊和雙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即在一般吊腳樓上再加一層。單吊雙吊均適用。平地起吊式,這種形式的吊腳樓也是在單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單吊、雙吊皆有。它的主要特徵是,建在平壩中,按地形本不需要吊腳,卻偏偏將廂房抬起,用木柱支撐。支撐用木柱所落地面和正屋地面平齊,使廂房高於正屋
⑩ 吊腳樓最早出現時期
詩意建築--吊腳樓
在長江、嘉陵江交匯處和沿岸,綻放著一朵獨特的鄉土建築奇葩——重慶吊腳樓。
自古以來,重慶就是巴人的聚居之地,在世代與自然的斗爭中,巴人背倚山川,逐水而居,從陡坡峭壁上攀崖築屋。據東漢時期的《華陽國志》載:重慶「地所勢剛險」,「皆重屋景居」,說明吊腳樓古已有之,歷史悠久。
吊腳樓屬於欄式建築,完全依山就勢,遠遠看去,它們有的層層出挑,有的高低錯落,輕健而不失雄偉,順勢而上,起伏迭宕,於綠影婆娑中傲山視水,盡享大自然的思澤。
建造吊腳樓時,依地形立以木樁,上置樓板為屋基,將前半間房屋托起,後半間則鑿崖為坪。構駕採用較小的杉木,直接在柱頭上接承檁椽,密栽成排架。其間開槽接隼,穿枋插木,牆壁圍以木板,石板,或用竹笆抹以泥灰。房屋構架簡單、開間靈活、形無定式,隨意的建築符號,秀盈著樸素,自然的意味,線條輪廊含蓄而秀美。
隨坡就勢的吊腳樓群,形成奇妙的線性道路空間,逼仄幽深,恍若迷津,徜徉其間,步移景異,風情萬種。小巷裡邊,看似盡頭,拐過去,卻是柳暗花明,又是一番天地。
吊腳樓的下部架空成虛,上部圍成實體,按古代風水美學理論,空為陰,實為陽,虛則柔,實則剛,這就使之形成虛實結合,陰陽一體,剛柔相濟的建築形式。於是,吊腳樓在自然山水間土生土長,展情地鋪陳在坡壁之上。層層疊疊,連綿成片,不佔陰濕之氣,盡享燦爛陽光,生機盎然。
重慶吊腳樓沒有遵循官式建築的營造法則,不受形制的框框約束,無「堂屋」「廂房」主次之分,跟坡靠坎,依曲而行,功能上滿足使用要求,構造上滿足牢固之需,空間緊湊,開合隨意,分割自然,布局靈活,尺度宜人,在「道法自然」中千變萬化,形成多樣化風格。
吊腳樓源於鄉土,原本原色,不施朱顏,雖粗獷而不失纖巧,貌拙樸而不失輕盈,素凈大方,端莊淡雅。建築用料就地取材,建造時保持了原生態的地貌和植被環境,這就使得它們像一行行優美的抒情小詩,被隨意地散落在山水之間,閃爍著人與建築、建築與自然和諧與統一的光彩。
詩意地棲居,是現代居住理念的最高境界,那麼,鄉土建築吊腳樓就是這種追求的一個佳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