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平崗在哪裡

歷史上平崗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2-06-23 08:17:25

1. 歷史人物的游歷故事

《陳平忍辱苦讀書》
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陸羽棄佛從文》
唐朝著名學者陸羽,從小是個孤兒,被智積禪師撫養長大。陸羽雖身在廟中,卻不願終日誦經念佛,而是喜歡吟讀詩書。陸羽執意下山求學,遭到了禪師的反對。禪師為了給陸羽出難題,同時也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學習沖茶。在鑽研茶藝的過程中,陸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僅學會了復雜的沖茶的技巧,更學會了不少讀書和做人的道理。當陸羽最終將一杯熱氣騰騰的苦丁茶端到禪師面前時,禪師終於答應了他下山讀書的要求。後來,陸羽撰寫了廣為流傳的《茶經》,把祖國的茶藝文化發揚光大!

《少年包拯學斷案》
包拯包青天,自幼聰穎,勤學好問,尤喜推理斷案,其家父與知縣交往密切,包拯從小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的斷案知識,尤其在焚廟殺僧一案中,包拯根據現場的蛛絲馬跡,剝繭抽絲,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後,又假扮閻王,審清事實真相,協助知縣緝拿兇手,為民除害。他努力學習律法刑理知識,為長大以後斷案如神,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識基礎。

《萬斯同閉門苦讀》
清朝初期的著名學者、史學家萬斯同參與編撰了我國重要史書《二十四史》。但萬斯同小的時候也是一個頑皮的孩子。萬斯同由於貪玩,在賓客們面前丟了面子,從而遭到了賓客們的批評。萬斯同惱怒之下,掀翻了賓客們的桌子,被父親關到了書屋裡。萬斯同從生氣、厭惡讀書,到閉門思過,並從《茶經》中受到啟發,開始用心讀書。轉眼一年多過去了,萬斯同在書屋中讀了很多書,父親原諒了兒子,而萬斯同也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萬斯同經過長期的勤學苦讀,終於成為一位通曉歷史遍覽群書的著名學者,並參與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編修工作。

《唐伯虎潛心學畫》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的時候在畫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掌握繪畫技藝很快,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這次使一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裡,一次吃飯,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一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文天祥少年正氣》
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時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幫助下才有機會讀書。一次,文天祥被有錢的同學誤會是小偷,他據理力爭,不許別人踐踏自己的尊嚴,終於證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過這件事,更加樹立了文天祥金榜題名的志向。

《葉天士拜師謙學》
葉天士自恃醫術高明,看不起同行薛雪。有一次,葉天士的母親病了,他束手無策,多虧薛雪不計前嫌,治好了他母親的病。從此,葉天士明白了天外有天,人上有人的道理。於是他尋訪天下名醫,虛心求教,終於成了真正的江南第一名醫。

《楊祿禪陳家溝學藝》
楊祿禪受到鄉里惡霸的欺負,他不甘心受辱。一個人離開了家,到陳家溝拜師學藝。拳師陳長興從不把拳法傳外人,楊祿禪也不例外。不過,楊祿禪的執著精神終於感動了陳長興,終於學到了拳法,懲治了惡霸,也開創了楊式太極拳。

《王獻之依缸習字》
王獻之,字子敬,是東晉大書法家書——聖王羲之的第七個兒子。他自己也是東晉著名的書法家。王獻之三四歲的時候,母親就教他背詩誦詩,到五六歲的時候,就能夠出口成章,順口吟出幾句詩來。和他的哥哥王凝之相比,越發顯得機警聰敏,而且還特別喜歡習字。王獻之家有一隻大水缸,本片的故事,正與這個大水缸密不可分!

《柳公權戒驕成名》
柳公權從小就顯示出在書法方面的過人天賦,他寫的字遠近聞名。他也因此有些驕傲。不過,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沒有手的老人,竟然發現老人用腳寫的字比用他手寫的還好。從此,他時時把「戒驕」記在心中,勤奮練字,虛心學習,終於成為一代書法大家。

《匡衡鑿壁偷光》
西漢時期,有一個特別有學問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時候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鑿通了鄰居文不識家的牆,借著偷來一縷燭光讀書,終於感動了鄰居文不識,在大家的幫助下,小匡衡學有所成。在漢元帝的時候,由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推薦,匡衡被封郎中,遷博士。

《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裡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終於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王十朋苦學書法》
王十朋從小聰穎過人,文思敏捷,可是書法卻不如人意。於是,他痛下決心,一定要練好書法。終於,寶印叔叔的指點下,他終於悟到了書法真諦,成為一名大書法家和文學家。

《王羲之吃墨》
被後人稱為「書聖」的王羲之,小的時候是一個呆頭呆腦的孩子,每天都帶著自己心愛的小鵝悠悠逛逛。王羲之每天刻苦練字,卻被老師衛夫人稱作是死字,王羲之很是苦惱,在小鵝的啟發下,王羲之在書房寫成了金光燦燦的「之」字,但卻誤將饅頭沾墨汁吃到了嘴裡,留下了王羲之吃墨的故事。

《范仲淹斷齏劃粥》
范仲淹從小家境貧寒,為了讀書,他省吃儉用。終於,他的勤奮好學感動了寺院長老,長老送他到南都學舍學習。范仲淹依然堅持簡朴的生活習慣,不接受富家子弟的饋贈,以磨礪自己的意志。經過刻苦攻讀,他終於成為了偉大的文學家。

司馬光是個貪玩貪睡的孩子,為此他沒少受先生的責罰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諄諄教誨下,他決心改掉貪睡的壞毛病,為了早早起床,他睡覺前喝了滿滿一肚子水,結果早上沒有被憋醒,卻尿了床,於是聰明的司馬光用園木頭作了一個警枕,早上一翻身,頭滑落在床板上,自然驚醒,從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讀書,堅持不懈,終於成為了一個學識淵博的,寫出了《資治通鑒》的大文豪。

《諸葛亮喂雞》
諸葛亮,字孔明,東漢三國時期徐州琅琊郡陽都縣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如果你看過《三國演義》,肯定不會忘記諸葛亮。至今,諸葛亮的智慧一直被後人所傳頌,許多人甚至把他當作了智慧的化身。可是你知道嗎,在諸葛亮的小時候,為了上學,發生過一些故事,好玩極了!

《岳飛學藝》
民族英雄岳飛生逢亂世,自幼家貧,在鄉鄰的資助下,拜陝西名師周桐習武學藝,期間,目睹山河破碎,百姓流離失所,萌發了學藝報國的志向,克服了驕傲自滿的情緒。寒暑冬夏,苦練不綴,在名師周桐的悉心指導下,終於練成了岳家搶,並率領王貴,湯顯等夥伴,加入到了抗金救國的愛國洪流中。

《厲歸真學畫虎》
五代畫虎名家歷歸真從小喜歡畫畫,尤其喜歡畫虎,但是由於沒有見過真的老虎,總把老虎畫成病貓,於是他決心進入深山老林,探訪真的老虎,經歷了千辛萬苦,在獵戶伯伯的幫助下,終於見到了真的老虎,通過大量的寫生臨摹,其的畫虎技法突飛猛進,筆下的老虎栩栩如生,幾可亂真。從此以後,他又用大半生的時間游歷了許多名山大川,見識了更多的飛禽猛獸,終於成為一代繪畫大師。

《沈括上山看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當讀到這句詩時,沈括的的眉頭凝成了一個結,「為什麼我們這里花都開敗了,山上的桃花才開始盛開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沈括約了幾個小夥伴上山實地考察一番,四月的山上,咋暖還寒,涼風襲來,凍得人瑟瑟發抖,沈括矛茅塞頓開,原來山上的溫度比山下要低很多,因此花季才來得比山下來得晚呀。憑借著這種求索精神和實證方法,長大以後的沈括寫出了《夢溪筆談》。

《徐霞客志在天下》
有一天,江邊發生了一件怪事,很多人在打撈落水的石獅,卻怎麼也找不著。這時,一個叫徐霞客的小孩說,只要溯江而上,就能找到石獅。果然石獅找到了,大家都贊譽這個聰穎的小孩。原來他就是長大後成為偉大地理學家、旅行家的徐霞客。

《皇甫謐浪子回頭》
皇甫謐,魏、晉年間人,是西晉著名的學者和醫學家。皇甫謐小的時候玩劣異常,被村子裡的人稱為小霸王,一次,他將同窗受氣包家的棗樹的樹皮鏟掉,使得棗樹枯萎,全村人看到他,都不理他了,在嬸嬸的教育下,皇甫謐終於浪子回頭,成為了一個有用的人。《司馬光警枕勵志》陳平西漢名相,少時家貧,與哥哥相依為命,為了秉承父命,光耀門庭,不事生產,閉門讀書,卻為大嫂所不容,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對一再羞辱,隱忍不發,隨著大嫂的變本加厲,終於忍無可忍,出走離家,欲浪跡天涯,被哥哥追回後,又不計前嫌,阻兄休嫂,在當地傳為美談。終有一老著,慕名前來,免費收徒授課,學成後,輔佐劉邦,成就了一番霸業。

夠用了吧!你自己挑選吧

2. 中國離越南最近的地方叫什麼

中國離越南最近的地方是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的憑祥市。

憑祥市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縣級市,由崇左市代管,地處中國南部,與越南諒山接壤,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憑祥市的西南兩面與越南涼山省交界,是廣西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規模最大的邊境口岸城市,是中國通往越南及東南亞最大和最便捷的陸路通道。

憑祥境內有中國九大名關之一的友誼關,轄區內浦寨商貿城、弄懷邊貿點是中越邊境線上最大的邊貿點。 憑祥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科普示範市」等稱號,被譽為「中國紅木之都」、「中國東盟紅木傢具之最」。

(2)歷史上平崗在哪裡擴展閱讀:

憑祥市的旅遊資源:

憑祥是中越邊關旅遊勝地,憑祥市名勝古跡眾多,境內有氣勢雄偉的中國九大名關之一友誼關;有神奇秀美白玉洞;有中法戰爭古戰場遺址平崗嶺地下長城、金雞山古炮台、大連城和大清國萬人墳;有孫中山唯一親自領導和指揮並親手拉響反清第一炮的鎮南關起義古炮台等歷史人文景觀;有世界第二大亞熱帶珍稀植物園。

1.大清國萬人墳

萬人墳,位於友誼關北200米處,為中法戰爭遺址。1885年,中法戰爭期間,馮子材等人率清軍抗擊法國侵略軍,抗法戰爭期間為國捐軀的大多清軍將士遺體被收集後埋葬於此。由於人數眾多,故稱「萬人墳」。該墳為廣西壯族自治區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2.平崗嶺地下長城

平崗嶺地下長城始建於1889年,是清末廣西邊防提督蘇元春督辦廣西邊防軍務時所修建的軍事防禦體系,它依據中越界河-平而河的地形環境,在平崗嶺上建造了南北兩個炮台,分別安有德國克虜伯大炮各一門,小炮數門。

3.友誼關

友誼關關樓是景區的核心景點,友誼關設於漢代,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中國九大名關中唯一的邊關,素有「中國南大門」之稱。關樓名「友誼關」為陳毅元帥親筆題寫,整座關雄偉壯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 憑祥

3. 歷史上黃埔軍校幾次易址

黃埔軍校大部分建築物於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毀。1965年,做了一次較大修繕,基本恢復原貌。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國家文物局批復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積10,600平方米,耗資2000餘萬元,復原了孫中山、廖仲愷、周恩來及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各部的辦公室和課室、師生的飯堂、寢室等,但由於趕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質量隱患。2005年,又投入1400多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將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和「不趕工期」兩大原則。 1995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2000年,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有軍校正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思亭等十幾處建築。 黃埔軍校大門原貌黃埔軍校大門風格非常朴實,中央上方橫匾上「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是清末譚延闓所書。校門於196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重新修建。在二門門口掛著一副對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二門右側牆壁上,掛著蔣介石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軍校大門綵樓兩旁原掛有一副對聯:「陞官發財,請住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為「革命都來」。孫中山逝世後改為總理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黃埔軍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迴廊相通的樓房。軍校創辦時在原陸軍小學堂祠堂式大門前面增建歐陸式大門。中山故居即「史跡陳列室」,原為清朝廣東海關黃埔分關的舊址,稱為學海樓。磚瓦混凝土混合結構兩層,建築面積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其中陳列有伴隨聶榮臻數十年的皮箱、自己裝了輪子的椅子、墨鏡、墨盒,解放軍中唯一外籍將軍洪水使用過的手紡毛毯,抗日遠征軍名將鄭洞國的私章等珍貴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贈。 位於孫中山故居西的學生俱樂部是歐式紅色建築,禮堂講台中央和兩側分別懸掛孫中山像、總理遺訓、國民黨黨旗、中華民國國旗和林則徐焚鴉片、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犯天津、沙基慘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畫;禮堂懸掛廖仲愷、朱執信、史堅如等名人像。黃埔軍校當年的「清黨」便是在俱樂部舉行。俱樂部西側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塢改建。 東征烈士墓園坐落在軍校西南的平岡,是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為紀念因討伐陳炯明等叛軍而陣亡將士修建的,安葬有國共兩黨516位烈士遺體,面積5萬多平方米,1926年6月落成。墓園前有1928年修建的東征陣亡烈士紀念坊,是一座凱旋門式建築,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1936年在墓園正門增建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和碼頭,有小黃花崗之稱。紀念坊後由墓道、墓冢、紀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構成長數百米的中軸線,墓冢東側有蔡光舉烈士墓,西側有17位出身軍校的將校墓。墓園於1984年修繕,1991年新建了「東征史跡陳列室」。北伐紀念碑矗立在長洲島平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崗石碑,為紀念北伐陣亡的軍校生建立的。由軍校代校務何遂撰寫的碑文「平岡之石齒齒兮,黃埔之水淙淙;屹豐碑以萬世兮,將以垂紀於無窮」。碑的正面刻「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出身北伐陣亡紀念碑」,碑座的東、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陣亡的獨立團第一營營長曹淵等353位黃埔軍校學生的名字。但由於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大部分共產黨員陣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記。 黃埔軍校後山的八卦山頂建有孫總理紀念碑,碑頂塑有孫總理銅像。1928年孫總理紀念碑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座高40米,孫中山先生銅像高達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當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資,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場鑄造。碑的正面為「孫中山紀念碑」六個隸書大字,背面為總理像,東面為總理遺訓,西面為總理開學訓詞。從山底到山頂的階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裝飾,表面鑲有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

滿意請採納

4. 平崗山在哪裡

在江西省

5. 南京古平崗有什麼歷史

任何一個地方都有歷史,有的地方歷史比較有名,有的地方默默無名,南京6朝古都,有歷史,南京古平崗是明朝報時的地方

6. 平崗鎮的歷史文化

平崗鎮是個既古老而又年輕的鄉鎮。一千多年前,這里屢遭水患。人們築土為崗,擇高而居,因崗闊頂平,故稱平崗。鎮內有殷商古文化遺址、有農夫扶犁救劉秀的犁崗、有唐代建築無憂寺舊跡及現存的三層無擾寺塔。明代有李氏「雙鳳齊鳴」,清代有劉氏「一門雙璧」,革命戰爭時期有苗氏「父子三傑」,是睢、杞、太革命根據地之一。

7. 發生在望江縣的著名歷史典故

李白游歷望江太陽山的傳說

詩仙李白一生喜好游覽觀賞名山勝水,其芳蹤仙跡遍布華夏神州大地。

而地處皖西南邊陲的望江縣(古稱雷陽)境內的太陽山(今屬涼泉鄉,又稱「值雪山」),便曾經有幸留下了李白的不朽的足跡。

據明代《一統志》記載:「值雪山(即「太陽山」)在安慶府望江縣西北十八里外,上有平崗,相傳唐朝李白游此山值雪,故名」。

由此可以證明:當年,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巡遊至皖西南時,曾一度慕名到古雷陽境內登覽游太陽山。

最奇巧的是李白游覽觀賞古雷陽太陽山的那天,正值沿江一帶,天降大雪,使得太陽山也同整個的皖西南大地一樣,呈現出一派冰雕玉砌、銀妝素裹、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壯美影色。

是日之夜,詩聖李白便投宿借住在太陽山中的一庄戶人家的農舍里與主人圍爐而坐,把盞小斟,飲酒吟詩,共話桑麻……隨後,又因為大雪所阻,加上好客的主人家一再盛情挽留,於是李白便在太陽山中的這戶農戶家中逗留客住了多日,其時,詩聖李白每天都坐在避風向陽的山坡上,讀書吟詩,觀賞雪景,遠眺山川……

後來,當地的人民為永久紀念和緬懷詩聖李白,便在李白游歷、逗留太陽山期間,曾每天讀書吟詩的地方,特地建蓋起一座「太白書堂」,並將其作為當地的書塾學堂」,專供太陽山一帶的農家子弟們在此破蒙讀書,開啟民智與教化民眾……其外,還將「太陽山」改名為「值雪山」並載入史冊。當年的「太白書堂」。

後不知毀於何朝何代已無從查考。

今殘跡遺址尚存,隨著當地歷史人文和旅遊資源的開發利用,重建修復「太白書堂」善舉一定會盡快變成現實。

「值雪山太白書堂」古今名揚大江南北。如《江南通志》中亦載:

「太白書堂,在安慶府望江縣,唐李白為避安史之亂,曾於此讀書,遺址尚存」。

自唐以降,遠近眾多的騷人墨客皆紛紛來此尋蹤覓跡,洗吊緬懷李白的詩魂,並留下許多感懷的詩文。

其中流傳甚廣的是清代鄧義的《太白台在邑值雪山》一詩,詩文曰:

「昔年避世隱書台,遺址於今沒蒿萊,古樹半林斜日桂,春風幾度野花開。

神隨鯨去何曾見,月照詩魂不再來。白山青山今猶在,登臨空惜謫仙才」。

昔年「太白書堂」無處覓,唯有巍巍太陽山依舊在……
望江縣歷史沿革

一、沿 革

據汪洋遺址出土文物考證,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縣境內就有人類活動。

夏、商屬揚州地域,西周時屬舒國,春秋時前屬吳,後屬越,秦時屬九江郡,西漢時屬淮南國,東漢、三國、西晉時均屬廬江郡。

東晉隆安至元興年間(397—404)置大雷戍。義熙元年(405)始設新冶縣,屬豫州晉熙郡。清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志》載:「皖出鐵,有鐵官。今懷西望北有古冶跡,武昌口有煉成墩,漳湖之表有煉成畈……椅子、磨叉間有坑礦,縣名新冶,職此之由也。」

南朝陳天嘉年間(560—566)升新冶縣為大雷郡,屬江州。

隋開皇十一年(591)改大雷郡為義鄉縣,屬熙州。乾隆三十三年《望江縣志》載:「陳、隋間,縣有義士助國平時難,隋文帝旌為義鄉。」開皇十八年(598)改義鄉縣為望江縣,屬同安郡。縣城東南的寶塔河一帶曾是長江故道,登城中缽盂山,可一覽江流之勝,故名望江。

唐武德四年(621)改望江縣為高州,屬舒州同安郡。武德七年改高州為智州,屬淮南道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廢智州復望江縣,屬淮南道盛唐郡嚴州。

北宋至道初(995—997)望江屬淮南路舒州。政和五年(1115)屬淮西路德慶軍。

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望江屬淮西路安慶軍。慶元元年(1195)屬淮西路安慶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府為路,望江屬蘄黃宣司安慶路,至元二十三年(1266)廢司置省,望江屬河南江北行省安慶路。

明洪武初望江屬南京寧江府,洪武六年(1373)屬南京安慶府。

清順治二年(1645)望江屬江南省安慶府。雍正三年(1725),江南省析為安徽省和江蘇省,望江屬安徽省安慶府。

民國元年裁府,望江直屬安徽省。民國3年,屬安徽省安慶道。民國17年廢道,屬安徽省。民國21年屬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34年屬安徽省安慶專員公署。

1949年3月28日望江解放,屬皖北行政公署安慶署。1952年皖南、皖北行署並為省,望江屬安徽省安慶專署。1968年改安慶專署為安慶地區革命委員會。1977年改稱安慶行政公署。1988年地市合並,望江縣均屬安慶市人民政府管轄。

二、縣 境

望江,地處長江下游北岸,安徽西南邊緣。東南與東至、彭澤兩縣隔江相望,西南與宿松共泊湖為鄰,西北枕大、小茗山與太湖接壤,北依皖水與懷寧交界。地理座標為東經115°34ˊ—116°55ˊ、北緯30°03ˊ—30°26ˊ之間。東西最大長度54公里,南北最大寬度43公里,總面積1357.37平方公里。

三、縣 治

縣治設城關鎮。宋末兵亂,因縣治地當兵沖,遷治於江南的香口(今東至縣境)。元初,縣尹張魯瞻任期內遷回。

民國28年2月20日(農歷正月初二),日本侵略軍佔領縣城,縣治遷至長嶺鋪。5月20日因日機襲擊又遷至南西鄉金氏宗祠,民國29年遷泉塘寺,民國30年遷鷓鴣山前的金氏宗祠,民國32年11月再遷老鴉灘的吳氏宗祠,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遷回,至今,縣治一直穩定未變。
望江歷史名人
沈鎬,與戴名世齊名的康熙四才子之一,安慶望江沈沖人氏沈鎬,字師昌,號新周,出生於明清鼎革年代(1649——1726),今望江縣沈沖鄉嘉濱老屋。童年時代,他天資聰穎,讀書十分勤奮,鄉人譽其讀書有過目不忘之資質,後因家境每況愈下,加之其父在其16歲那年遽然去世,致使少年沈鎬一度伴隨其仁慈善良的嬸娘背井離鄉,四處飄泊。傳說其曾路過江西瓷都景德鎮,被一瓷器店老闆發現並賞識,請其為之畫「碗花」(即在瓷器上畫上花、草、蟲、魚的圖案),不負少年才子之名的沈鎬,當仁不讓,當即以精湛的畫技,藝驚四座,在當地一時傳為佳話。
何芷刀,揚州何園主人,安慶望江人氏
方 用 :字希才,號茗谷,開宗公長子。開宗公命曰:「朱子學在金華,汝往師之。」用遂從許白雲游,以理學著。與揭傒斯、朱公遷、歐陽玄以羽翼斯文相砥礪,時稱許門四傑。元統癸酉(公元 1333 年)魁於鄉。授陳州學正。著有《先儒宗旨》、《四書叢說》、《茗谷叢說》諸書。邑、都、通三志俱載《理學傳》。子人三,以詩禮世其家。
方 黝 :字國華,用公次子。少習儒,有雄傑才,多智略。膂力過人,同儕角力,莫不憚方公子,盡懾伏,甘出其下。元末盜起,淮西當南北兵沖,境土蹂躪。鄉人畢銀與公起義,立寨於茗山,戰屢破賊,境賴以全。明太祖戰陳友諒於鄱陽,公與銀舉眾歸太祖。太祖克南昌,授公江西南昌府都司。及南昌指揮康泰反,公奮不顧身,率眾為前鋒,擊破泰。敘功進南昌衛指揮僉事,子孫世襲。洪武十三年,布政使司沈本立匾其門曰:「世執金吾」。
何祚庥 男,1927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揚州,原籍安徽望江。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物理系。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科學與社會研究中心兼職教授、科學技術哲學專業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院理論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理論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副理事長,中國無神論學會副理事長,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早期從事粒子理論、原子彈和氫彈理論的研究。近年來,對偽科學、邪教的口誅筆伐以及對經濟、社會問題以獨特的視角觀察得出的結論使之近來成為「曝光率」頗高的新聞人物。由於他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兩方面的傑出成就,被稱為「兩棲院士」。
倪模(1750—1825年),字迂存,號韭瓶,又號預掄,安徽望江人,為乾、嘉時期著名錢幣學家和圖書校勘家。世居大雷岸(今望江縣雷池鄉),以耕讀為業。自幼酷愛讀書,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入縣學,四十四年(1779年)中舉,嘉慶四年(1799年)欽賜進士,就任鳳陽府學教授,期滿後仍歸大雷岸,著書耕讀,直至終老,享年75歲。
王瑞字良璧,望江人,明朝中期大臣。成化五年進士。授吏科給事中。嘗於文華殿抗言內寵滋甚,詞氣鯁直。帝震怒,同列戰栗,瑞無懼色。十五年疏請天下進表官各陳地方利病,帝惡其紛擾,杖之。湖廣、江西撫、按官以所部災傷盜起,請免有司朝覲。瑞等言:「歲侵民困,由有司不職,正當加罪,乃為請留。正官既留,則人才進退,何由審辨?是朝覲、考察兩大典,皆從此廢壞矣。」帝然其言,即命吏部禁之。進都給事中,言:「三載黜陟,朝廷大典。今布、按二司賢否,由撫、按牒報,其餘由布、按評覆。任情毀譽,多至失真。舉劾謬者,請連坐。」十九年冬,瑞以傳奉冗員淆亂仕路,率同官奏曰:「祖宗設官有定員,初無幸進之路,近始有納粟冠帶之制,然止榮其身,不任以職。今幸門大開,鬻販如市。恩典內降,遍及吏胥。武階蔭襲,下逮白丁。或選期未至,超越官資;或外任雜流,驟遷京職。以至廝養賤夫、市井童稚,皆得攀援。妄竊名器,逾濫至此,有識寒心。伏睹英廟復辟,景泰幸用者卒皆罷斥。陛下臨御,天順冒功者一切革除。乞斷自宸衷,悉皆斥汰,以存國體。」御史寶應張稷等亦言:「比來末流賤伎妄廁公卿,屠狗販繒濫居清要。文職有未識一丁,武階亦未挾一矢。白徒驟貴,間歲頻遷,或父子並坐一堂,或兄弟分踞各署。甚有軍匠逃匿,易姓進身;官吏犯贓,隱罪希寵。一日而數十人得官,一署而數百人寄俸。自古以來,有如是之政令否也?」帝得疏,意頗動。居三日,貶李孜省、凌中等四人秩,奪黃謙、錢通等九人官。人心快之。明年正月,太監尚銘罷斥,而其黨李榮、蕭敬等猶用事。瑞等復奏劾之,不從。瑞居諫垣十餘年,遷湖廣右參議,謝病歸,卒。
檀萃〔清〕(約公元一七七五年前後在世)字不詳,號默齋,安徽望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前後在世。幼不敏。年二十,始知力學,博極群書,以淵雅稱。乾隆二十六年(公元一七六一年)進士。選授貴州青溪知縣,丁父憂歸。服闋,補雲南祿勸縣知縣。興學勸農,政聲大著。以清正不阿,罣吏議罷官。後主雲南五華書院,多從之學。萃詩恣肄汪洋,近體尤為錘煉。所著有《滇南文集》、《漢南詩話》、《滇海虞衡志》、《楚庭稗珠錄》、《儷藻外集》、《逸周詩注》、《穆天子傳注》、《大戴禮註疏》,又有《武定州》、《祿勸縣》、《番禺縣》各志,及《書法》十卷,均《清史列傳》並傳於世。
羅世謙,男,1943年3月生,安徽望江人,1973年12月入黨,1966年9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工程師。歷任上海 無線電二十一廠副廠長;上海市儀表局企業管理處副處長,局黨委副書記;上海市外經貿工作黨委書記;上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部長;上海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2001年4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2001年7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黨校校長。2001年9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黨校校長。2002年3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06年12月至2007年5月任上海市委副書記。中共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中央紀委委員。
陳新民 冶金過程物理化學家。安徽望江人。1935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5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博士學位。中南工業大學教授。1945年曾在美國從事鋼中氫含量的影響因素的研究,並考察美國工廠技術管理方面的情況。1952年赴長沙籌建中南礦冶學院,任第一任院長。長期致力於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特別是熱力學和動力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對我國冶金過程物理化學的學術發展做出了貢獻。
倪文蔚 <<?-1890>>字豹岑.豹臣,安徽望江雷港人,清朝河南巡撫,清朝四大藏書家倪模.2甲10名進士,散館改主事,歷任廣東開桂陳許道,廣東按察使,廣西布政使,廣西巡撫,廣東巡撫,河南巡撫,署東河河道總督,生平為學治古今尚書,著有<<兩疆勉齋詩文集>>,<<禹貢說>>。
廖西嵐 安徽望江人。中共黨員。1989年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1965年應征入伍,歷任戰士、打字員、書記員、新聞幹事、文化幹事、軍史采編組成員,《解放軍文藝》編輯部編輯、副主任,副編審。較長時間撰寫軍事人物傳記。1972年開始發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胡什山烈士,安徽省望江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38師112團1營2連戰士,1950年8月1日犧牲。軍魂,也算一個
檀馨,安徽望江人 當代著名園林規劃設計專家。曾任北京市古建園林設計院副院長,現任北京創新景觀園林設計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其作品包括與美籍建築大師貝聿銘合作的香山飯店庭院設計及華夏名亭園、天華園、北京植物園、明皇城根遺址公園、元大都城垣遺址公園和菖蒲河公園等設計,多次獲得國家大獎
茅院生 1972年4月生,安徽望江人。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管理學博士後,1996年獲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法學博士。現任法律出版社學術分社社長,兼任《中國法律》雜志社(香港)總編輯,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等職。大學期間曾任西南政法大學校學生會主席。工作以來曾任法律出版社市場銷售部主任、中國法律圖書公司總經理、董事長。先後被評為全國百優大學生、全國優秀學生幹部、司法部直屬機關優秀黨員、司法部直屬機關傑出青年、全國優秀團干、中央國家機關優秀青年。曾在《中國法學》、《法學家》、《法律科學》等法學核心期刊及《新聞出版報》、《中國圖書商報》等出版業專業報刊發表法學及管理學文章十餘篇
彭毅,男,安徽望江人 1962年出生,漢族,中共黨員,武漢大學工商管理專業畢業,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高級工程師。歷任中南建築設計院珠海分院經理、設計事務所所長、深圳分院副院長(主持工作)、財務處處長,武漢高技術創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武漢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副總經濟師、副總經理兼總經濟師、財務負責人,武漢凱迪藍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中國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現任中國中煤能源集團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黨委常委
望江名勝地理
武昌湖 位於望江縣高士鎮,昔為武昌鄉,安(慶)九(江)公路穿湖而過,為古雷池遺跡的一部分,景區水域面積達102.5平方公里,距城區6公里,水生資源極為豐富,武昌魚蟹馳名中外;湖光旖旎,勝景八處,曰:猴潭映月、龍堪溫泉、磨丫白石、渡口紅蓮、赤湖浴日、正堂碑碣、「雙節」陵園等。天高氣爽,登樓遠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詩情畫意令人叫絕。「十五」規劃興建湖濱度假村和水上樂園(包括遊艇碼頭、沙灘浴場、釣魚台、兒童樂場、水上運動館等)。
香茗山 位於望江縣麥元鄉和鴉灘鎮之間,南起麥元分畝嶺,北抵鴉灘褒隱寺水庫,全長10餘公里,早在漢朝就有名氣,西漢南昌府梅福曾隱居此山;唐李白、羅隱,明解縉,清翁傅等駐足留連,留下膾炙人口的詩篇;元末朱元璋、劉伯溫,明末史可法,清代太平軍石達開曾在此征戰和紮寨。昔有悟法寺、果老道場、寨林庵、朝陽庵、貴烈祠、保悟樓、三聖殿、彌陀庵、鳳樓庵、褒隱寺和古塔,有的保存完好,有的在修葺。有大茗、二茗、三茗等峰(主峰489米),蓮花峰形似並蒂蓮花,聳秀郁蔥。明解縉詩贊曰:「山崖殷竇簇硃砂,香茗叢生蓓蕾芽。采葯道人何處去,洞雲深鎖碧桃花。」山上奇石林立、石洞幽深、葯圃天然、茂林修竹、清泉可口,此間品茗嘗果,聆聽優美傳說,心曠神怡,迷而忘返;山下晶瑩水庫,古塔相伴,盪舟游弋,別有情趣。
雷池位於望江縣雷池鄉,在望江縣城東南10公里處,緊靠長江北岸,面積100平方公里,入江處為雷港。因古雷水自湖北黃梅縣界東流至此,積而成池,故名雷池,亦名大雷池。東晉時置大雷戌,為江防要地。咸和二年(327年)歷陽(今和縣)鎮將蘇峻聯合壽春(今壽縣)鎮將祖約叛亂,向京都建康(含南京)進攻,忠於朝廷的江州刺史溫嶠慾火速統兵去保衛建康。在建康掌管中央政權的庚亮得知後,擔心當時手握重兵的荊州刺史陶侃乘虛而入,因此在《報溫嶠書》中說:「吾憂西陲,過於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思叫溫坐鎮原防,不要越雷池而東。後來用以表示不可逾越的一定范圍。「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成語,即源於此。明天啟間(1621-1627年)雷池口為大量流沙所塞,雷水改道從望江縣華陽鎮流入長江。
文廟 又名孔廟,位於望江縣城中心,為一宮殿式古建築。據《望江縣志》記載:文廟始建於宋仁年間。 大成殿高10多米, 面積300多平方米, 24根大柱組成方形結構,四周圍廊,重檐翅角,鐵馬空懸, 迎風作響, 其形奪目,其聲悅耳。廟後有很多附屬建築物:前方左右為東西兩廡,前有戟門,戟門東為土地祠,西為王幼學祠,前首為欞星門,石柱組成石牌坊,上書 「 麟風騰祥」,左為聖城,右為賢關,入口處中間有石橋,名狀元橋,兩側有泮池,過橋可見一方高大紅牆書有「宮牆萬仞」 4個遒勁大字,中上方書「聖旨」2字。廟後為啟聖祠, 東為禮門, 西為義路, 後為明倫堂。 文廟歷盡滄桑,幾經修建。因遭日寇燒毀,僅存文廟主體——大成殿,現經省級批准並拔款修葺,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8. 撫松縣的歷史文化

南崗遺址位於仙人橋鎮大青川村小南溝南崗頂端脊樑上,遺址南北為200米,東西為100米。1965年5月,採集到石斧、石刀石磨棒和陶片,經過分析認定該遺址是原始社會時期的一處文化遺存,大約年代當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南山口遺址位於新屯子鎮新屯子村東南鄉道旁的平崗頂端,俗稱「南山口」。遺址已辟為耕地,在東西100米,南北40米范圍內,採集到紅褐、黑褐陶兩種遺物,還徵集到石刀一把。初步分析認定,該遺址為原始社會的一處文化遺存,其年代約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里陽溝遺址位於抽水鄉抽水村東南1.5公里處的里陽溝北山南坡,東西70米,南北40米,遺址表面散布著極少量的陶器殘片。還徵集到石斧一把,經分析認定為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高麗山遺址位於松郊鄉久才村東高麗山山根處。1960年,採集到石斧、石鋤等大量遺物,據遺物分析,該遺址年代應為新石器時代。
平安遺址位於興參鎮西南4公里處,東西600米,南北500米。1960年以來,在該遺址處採集到石鏃等遺物,從遺物分析認定,該遺址年代當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小南溝遺址位於仙人橋鎮大青川村小南溝北坡耕地中,東西長50米,南北寬70米。採集到石斧、石錛、石球和黑褐色夾粗砂陶片等遺物,經分析認定該遺址上限為新石器時代晚期,下限為高句麗時期早期。
中心街遺址位於松郊鄉中心街村東北100米處。1984年,在遺址座落處發現較多的石器、骨器、陶片等遺物,從出土文物分析,該遺址為青銅時期的文化遺址。
羊洞遺址位於東崗鎮西江村西南1公里處漫江右岸的二級階地上,東西100米,南北6米,遺址表面散布著較多的石斧、陶片、銅、鐵器殘片遺物。從遺物分析,該遺址大約年代為高句麗時期。

9. 歷史上一場戰役因馬夫沒吃到羊肉賭氣駕車闖入敵營導致失敗的是什麼戰役

鄭國與宋國之間的一場戰爭。
戰爭經過:春秋戰國時期,鄭國與宋國之間常常有戰爭發生。有一次,鄭國又准備出兵攻打宋國,於是宋國派出大元帥華元為主將,率領軍隊迎戰敵人。在兩軍交戰前夕,華元為了鼓舞士氣,於是下令宰殺牛羊,准備好好犒賞將士們。由於公務繁忙,華元一時大意忘了分給他的馬夫一份。馬夫於是懷恨在心:我沒有吃到酒肉,你也別想把仗打勝。
後來,在兩軍交戰時,馬夫對華元說:「分發羊肉你忘了我,今天你就要為此付出代價。」說完,他就把戰車趕到鄭軍陣地中,華元就這樣輕輕鬆鬆地被鄭軍活捉了。而宋國軍隊也因為失去了主帥,亂了陣腳,因而被鄭國打敗了。後來,這個馬夫也因出賣了自己的主帥,被鄭國處死。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平崗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