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江南水鄉桃源鎮有多少年歷史了

江南水鄉桃源鎮有多少年歷史了

發布時間:2022-06-23 12:49:08

㈠ 吳江有哪幾個鎮

截至2019年7月,江蘇省吳江市一共有七個鎮,分別是:黎里鎮、盛澤鎮、七都鎮、桃源鎮、震澤鎮、平望鎮、同里鎮。

1、黎里鎮

黎里鎮隸屬蘇州市吳江區,東臨上海、西瀕太湖、南接浙江、北依蘇州,地處江蘇、浙江、上海兩省一市交匯的金三角腹地。

黎里鎮地處太湖平原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四季分明,日照適中,雨水充沛,氣候溫和濕潤。鎮面積258平方千米,下轄4個社區,22個行政村。

2、盛澤鎮

盛澤鎮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江蘇省的最南端,地處長江三角洲和太湖地區的中心地帶,南接浙江湖州、嘉興,北依蘇州,東臨上海,西瀕太湖。

盛澤鎮總面積150平方公里,其中城區建成面積45.98平方公里、規劃工業產業區60平方公里,下轄8個社區、35個行政村。

3、七都鎮

七都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蘇州市吳江區的西南端,古有「吳頭越尾」之稱。南臨滬蘇浙高速公路、318國道,西接蘇震桃一級公路,中有230省道橫貫全鎮,七都鎮已納入臨滬一小時經濟圈。

4、桃源鎮

桃源鎮,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隸屬於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吳江區最南部,由原銅羅、青雲和桃源三個小鎮合並而成,東、南、西三面分別與浙江的嘉興新塍、烏鎮和湖州南潯相連。

鎮域面積90.96平方公里,轄3個辦事處,3個社區居委會和28個行政村。

5、震澤鎮

震澤鎮松陵鎮隸屬於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位於吳江區西部,江浙交界處,北瀕太湖,東靠麻漾,南壤銅羅,西與浙江南潯接界。

震澤鎮先後被評為中國亞麻蠶絲被家紡名鎮 、中國蠶絲被之鄉 、國家衛生鎮 、全國環境優美鎮 、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等 。2015年4月,震澤鎮被列入國家建制鎮示範試點地區。

㈡ 江南小鎮具體在什麼位置

江南十大水鄉古鎮

十大水鄉古鎮之:周庄------神州第一水鄉(江蘇·蘇州) 毋庸置疑的首推周莊周庄名片 1 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預備清單 2 聯合國迪拜估計改善居住環境最佳範例獎 3 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傑出成就獎 4 世界最佳魅力水鄉 5 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 6 歐洲人最喜愛的中國十大景區之一 7 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8 全國環境優美鎮 9 中國旅遊知名品牌 10 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十大水鄉古鎮之:西塘-夢里的水鄉古鎮(浙江·嘉興) 西塘古鎮位於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嘉善位於江,浙,滬,二省一市交界處,這里離上海、蘇州、杭州都在100公里以內,交通方便,高速公路,320國道,滬杭鐵路穿境而過,乘坐汽車,火車均能到達。西塘在嘉善城區北10公里處,乘坐公交前往20分鍾就能到達。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歷史文化的古鎮。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是吳、越兩國的相交之地,故有「吳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稱。西塘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古鎮中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就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
十大水鄉古鎮之:同里-東方威尼斯(江蘇·蘇州) 同里鎮隸屬於江蘇省吳江市,位於太湖之畔,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數百處,「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歷來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素有「東方威尼斯」之譽,具有濃厚的自然和人文氣息。
十大水鄉古鎮之:烏鎮—最具文化氣息的水鄉古鎮(浙江·嘉興) 烏鎮地處江南六大古鎮的中心位置,位於桐鄉市(縣)北部,距市區17公里,地理坐標居於東經120度29分,北緯30度44分,海拔在3.5-7.0米之間,現境縱橫達7.4公里,總面積為32.8平方公里。東與民合、新生鄉相接,南與民興鄉、龍翔街道(爐頭鎮)毗連,西鄰湖州市郊區洪塘、三長鄉,北界江蘇省吳江縣桃源鎮,東南與濮院、龍翔街道等毗連,東北接嘉興市秀洲區
十大水鄉古鎮之:角(lu)直—----難記的名字,難忘的古鎮(江蘇·蘇州) 角直的特點是水多橋多,橋多而密,有一些橋是建於宋代、明代的橋梁,這里同周庄一樣也是很有江南水鄉特色的。
為了保護古角直鎮,鎮里規劃了四平方公里的保護區,保護古鎮的面貌,並在鎮外建了新鎮。
據《甫里志》載:角直原名為甫里,因鎮西有「甫里塘」而得名。後因鎮東有直港,通向六處,水流形有酷如「角」字,故改名為「角直」。又傳古代獨角神獸「角端」巡察神州大地路徑角直,見這里是一塊風水寶地,因此就長期落在角直,故而角直有史以來,沒有戰荒,沒有旱澇災害,人們年年豐衣足食。鎮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獨角怪獸「角端」的雕塑。傳說中,此獸可避邪鎮風,佑一方百姓。角直鎮為多水之鄉,北有陽澄湖,南有澱山湖、澄湖,西有金雞湖、獨墅湖,因而又有「五湖之?鋇拿爛??

十大水鄉古鎮之:南潯-曾經最富庶的江南古鎮(浙江·湖州) 南潯位於湖州市南潯區城區以東,與江蘇省蘇州吳江市交界,北濱太湖,南望杭州,東達上海,在明清時代就是一個典型的江南水鄉名鎮和旅遊勝地。明萬曆年至清代中葉,蠶絲業和手工業、繅絲業的興起及商業的發展,為南潯經濟繁榮鼎盛時期。鎮上的巨富豪紳,幾乎都靠經營蠶絲業發跡,俗稱「四象」、「八牛」、「七十二隻金黃狗」。民間有「湖州一個城,不及南潯半個鎮」之說。南潯歷史上園林眾多,自南宋至清代鎮上大小園林達27處。以一鎮之地,而擁有五園,實江南所僅見。至今倖存的有嘉業堂藏書樓、劉氏小蓮庄、陳氏穎園和張氏適園。
十大水鄉古鎮之:木瀆-吳文化的聚寶盆(江蘇·蘇州) 木瀆是最洋氣的還有官網 http://www.mu.com.cn/乾隆曾經6次到達該處
十大水鄉古鎮之:朱家角-掩映在現代都市下的古鎮(上海) 朱家角古鎮旅遊區位於上海西郊澱山湖畔,自古以來萬商雲集,百業興旺,素有「江南明珠」之稱,是上海四大文化名鎮之一。
十大水鄉古鎮之:光福—香雪海的故鄉(江蘇·蘇州) 光福鎮位於蘇州城西28公里的太湖之濱的鄧尉山麓,是一座嵌入太湖的半島,是一個體驗太湖風情與農家生活的好去處。太湖的一個島嶼,自然風光不錯,屬於原生態。主要從事漁業,農業。
十大水鄉古鎮之:安昌-感受紹興民俗的最佳場所(浙江·紹興)這是一個具有千年歷史的水鄉古鎮,更是紹興師爺的薈萃之地,明清老街依河而建,傳統的店鋪作坊,姿態各異的拱橋,石樑,古老凝重的石門以及幽深僻靜的弄堂,使安昌素有「碧水貫街千萬居,彩虹跨河十七橋」的美譽。安昌古鎮是紹興有名的四大古鎮之一,是浙江省第一批公布的歷史文化名鎮。位於浙江省紹興縣境內西北端,與杭州的蕭山相接,南靠柯橋,北鄰杭甬高速公路。始建於北宋時期,後因戰亂,多次焚毀,又於明清時期重建,其建築風格傳承了典型的江南水鄉特色,一依帶水,古樸典雅,其特產安昌臘腸、扯白糖遠近聞名,具有水鄉風情的水上婚禮也是別具特色。是紹興師爺的故鄉。最有特色的是安昌的小橋。每年的臘月風情節吸引了大量遊人

㈢ 江南水鄉是我國著名的

1.周庄
位於上海、蘇州、杭州之間。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唐風孑遺,宋水依依,煙雨江南,碧玉周庄。千年歷史滄桑和濃郁吳地文化孕育的周庄,以其靈秀的水鄉風貌,獨特的人文景觀,質朴的民俗風情,成為東方文化的瑰寶。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傑出代表的周庄,成為吳地文化的搖籃,江南水鄉的典範,曾獲得眾多殊榮。
2.丹巴藏寨
丹巴縣位於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東部旁,與道孚、康定縣和阿壩州小金、金川縣接壤,這里居住著以藏族為主的15個民族共5.7萬餘人。丹巴縣是是革什扎河、氂牛河、大小金川河的源頭,素有「岩巔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稱。這里山巒連綿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無邊無際,當地藏民族把這種特徵括為「山頂積雪皚皚,山腰樹林蔥蔥,山腳海子粼粼」。是一個深藏於橫斷山脈中鮮為人知的世外桃源,壯麗迷人的風光、無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靜如詩的鄉土民居、獨具一格的古石碉樓、多姿多彩的風情,驚現出丹巴的神奇和美麗。
3.黃姚古鎮
位於廣西昭平縣,是一個有九百多年歷史文化的明清古鎮,還是一個有900多年歷史的文化古鎮,素有「夢境家園」之稱。黃姚鎮發祥於宋代,宋將楊文廣率部到昭平平亂,路經此地,得知當地黃姚兩姓人居多,給小鎮起了一個名字「黃姚」,這個地名一用就是千年。黃姚是廣西第一古鎮,有著近千年厚重的文化積淀。古鎮相當精緻,精緻得宛如江南小鎮般典雅清幽,古樸摯淳。黃姚還是個充滿詩意的地方,每一外景點都不需刻意尋找,沿著石板路慢慢走,也許在無意間你就可能會發現一些令你驚喜的東西。
4.江西婺源
山明水秀,松竹連綿,飛檐翹角的古民居蜿蜒於青山綠水,或依山,隱現於古樹青林之間;或傍水,倒映於溪池清泉之上;與層層梯田、繚繞雲霧相映成趣,如詩如畫。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兩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紅和滿山的紅楓葉猶如一簇簇火苗爭奇斗艷。置身於這樣的景色之中,讓你感覺到心曠神怡和留連忘返。這里民風純朴,文風鼎盛,名勝古跡遍布全縣。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築,有田園牧歌式的氛圍和景色。整個兒就是一幅未乾的水粉畫,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處處都散落著可以謀殺膠卷的美。
5.浙江烏鎮
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古風猶存的東、西、南、北四條老街呈「十」字交叉,構成雙棋盤式河街平行、水陸相鄰的古鎮格局。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築,街道兩旁保存有大量的明清建築,輔以河上石橋,體現了小橋、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鎮風韻。鎮東的立志書院是茅盾少年時的讀書處,現辟為茅盾紀念館。鎮上的西柵老街是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築群之一。此外,還有修真觀戲台、雙橋風情、梁苑勝跡、唐代銀杏等眾多景點,當地有:賀歲拜年、元宵走橋、清明踏青、立夏稱人、端午吃粽、分龍彩雨、天貺曬蟲、中元河燈、中秋賞月、重九登高、冬至祀祖、臘月小更等習俗。
6.同里古鎮
隸屬於江蘇省吳江市,位於太湖之畔,距蘇州市18公里,距上海80公里,江南六大著名水鄉之一,自宋代建鎮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鎮區內始建於明清兩代的花園、寺觀、宅第和名人故居有數百處,「川」字形的15條小河分隔成七個小島,而49座古橋又將其連成一體,歷來以「小橋、流水、人家」著稱,素有「東方威尼斯」之譽,具有濃厚的自然和人文氣息。
2005年被中央電視台評為「2005中國魅力名鎮前10佳」。《同里志》記載,五湖環境於外,一鎮包涵於中。鎮中家家臨水,戶戶通舟。同里鎮有「三多」,名人多,明清建築多,水、橋多。

7.西塘古鎮
位於嘉興市嘉善縣,距嘉善縣城11公里,歷史悠久,與其它水鄉古鎮最大的不同在於臨河的街道都有廊棚,總長近千米,像頤和園的長廊一樣。西塘素以橋多、弄多、廊棚多而聞名。民風淳厚,櫓聲悠揚,到處洋溢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特有的人文積淀。西塘古鎮是一個專家研究「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聖地;藝術家描繪「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基地;遊客品味「江南水鄉民俗文化」的凈地,它以特有的文化氣質,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西塘是古典的,也是現代的;西塘是我們的,也是大家的;西塘是江南的,更是世界的。

8.喀納斯湖畔古村落圖瓦村
夕照中,圖瓦村裡那些帶有尖頂的、頗具瑞士風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絲絲溫暖的金黃色光芒。小屋旁邊的松樹三三兩兩地散布著,全都高大筆直。村中的白樺樹,一棵一棵散落在松樹中間,因枝幹雪白而很顯眼,再加上蓬勃的樹冠,似一把把大傘。村的背後,就是中俄邊境上的友誼峰,西伯利亞的風從友誼峰吹過來,隨著地勢降低,驟然變暖,便孕育出了這片濃密的山林。圖瓦村是個長條狀的村子,由於木頭小屋方方正正,村莊看上去也顯得有稜有角。村中的小路向村子四周的松林延伸,一進入松林便了無痕跡。放眼望去,四周的山脈像是一雙大手,將這個村莊呵護在掌心。
9.赤坎古鎮
位於江門市轄下的開平市中部,距開平中心城區12公里,有350多年歷史,是一座具有濃郁嶺南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鎮,還是著名的僑鄉。境內保留有大量的華僑建築,中西合璧。古鎮沿潭江而建,南岸是鄉村,北岸是市鎮,清一色的騎樓,龐大的洋樓群。赤坎的玩法便是閑游浪盪,在老街上體驗似乎尚停留於上個世紀80年代的生活。古鎮上也有碉樓,而遠近聞名的關族和司徒氏圖書館、堤西路的騎樓建築群更是僑鄉一絕,已被省政府定為文物保護單位。
10.長汀縣
閩、粵、贛三省的邊陲要沖,客家首府,福建新石器文化發祥地之一,海峽西岸經濟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著名的革命老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國際友人路易·艾黎譽為「中國最美麗的山城之一」,融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於一體。
作為汀州附郭的長汀,是客家人最具有代表性的聚居地之一。汀州被眾多客家鄉賢譽為「客家的發祥地」、「客家首府」。據學者考證,從東漢末年開始,成千上萬中原漢人為躲避戰亂、災荒,紛紛南遷,幾經跋涉來到閩西汀州地域,客居於崇山峻嶺之中,在這「世外桃源」的境地里繁衍生息,開拓創業,漸漸造就了中國漢民族中一支獨特的民系——客家。

㈣ 桃源竹朗的由來

桃源原名桃園,是明末引用唐詩「桃花園里可耕田」而得名。清朝道光年 桃源鎮
間,閩南人移居桃源舊街,稱「世外桃源」,故改為名桃源。宋、元朝劃為龍岩府桃源巡檢司,明朝屬漳平縣聚賢里。明嘉靖十四年大田置縣後始屬大田縣管轄,清代隸屬永春州大田四區聚賢里。民國始稱桃源鄉,民國九年改為桃源鎮。解放後屬第二區,1957年撤區並鄉成立桃源鎮,1958年與上京鄉合並成立桃源公社,1961年又與上京公開各立公社,1984年改為桃源鄉,1992年10月改為桃源鎮。名勝古跡有遠近聞名的十里五花橋、武陵仙境十八處、廣湯的東岳廟、桃源的春安廟、蘭玉的三峰寺、黃山頭的祖源殿、東坂的安良堡、鄭氏「十八戶」大祖祠、分水格的革命烈士墓及東坂畲族風情。

桃源鎮歷史文化悠久,鍾靈敏秀,人傑地靈。距今6000多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發掘於境內廣福村。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境內仙南、西亭一帶大興土木建造行宮、開掘隱藏戰船的港灣72條;東漢時期與司馬相如相提並論的傑出辭賦家忌早已蜚聲華夏文壇;元朝兵部侍郎戴敬本曾棄職隱居於此,留下了」問津桃花何處去,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千古名聊,桃源鎮也因此而命名。

王老吉涼茶」劑型也不斷推陳出新,20世紀60年代中期,製成涼茶精,1988年又濃縮成沖劑,飲用更為方便。 竹朗金龍鶴山市最負盛名的舞龍要數桃源鎮竹朗的金龍。竹朗的舞龍習俗相傳已有200多年。竹朗的金龍以龍頭到龍尾都用金黃色飾物,故稱「...

㈤ 桃源鎮的名人

李錦泉
大學教授。桃源鎮宿坳村人。小學畢業於沙坪鎮小,在鶴山一中念初中,高中就讀於華師附中,1960年8月畢業於中山大學物理系,分配到上海交通大學,後遷西安交通大學任教。1984年至1993年,任西安交通大學物理系副主任。1987年獲西安交通大學研究生教育榮譽證書,1993年10月獲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發表論文20多篇,其教學改革成果和教材編寫曾獲陝西省和國家教委獎勵。
施義鎏
總工程師,科技工作者。桃源鎮竹朗人。1959年在鶴山一中高中畢業,考入暨南大學化學系,就讀5年後留校任教,並從事化工儀表,化工工程及化工機械設計等方面的研究。1982年至1986年間,連續獲省、市科技成果獎6項,並將研製成功的系列熱分析儀、聯檢儀,在暨大儀器廠投入生產,推向市場。1987年調進暨南大學科技服務公司,為科研項目主持人,肩負對外科技開發、科技咨詢及科技轉讓服務。1991年以其膠粘劑新技術成果作價150萬,與珠海東區房地產公司合作,由珠海方面直接注資150萬,創辦廣州天河萬大科技實業公司(生產系列膠粘劑),並兼任總工程師工作。
李國榮
桃源甘棠犁逕嘴人。全國勞動模範。李國榮雞苗孵化場創辦人。一向居家務農,1982年始,為創業致富,鑽研孵化技術,並向銀行貸款2萬元,辦起了簡陋雞場,因經營得法,到1995年規模逐漸壯大,評為鶴山農業種養大戶。到1999年底該場擴展佔地2.2公頃,建築欄舍總面積15000平方米,有19台電腦自動孵化機,年孵化量480萬羽,父母代種雞5萬羽,產值600萬元,純利200萬元,種雞暢銷全國各地。他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向家鄉農民傳授技術,使當地雞苗場雞苗成活率達99%以上;為本村道路硬底化捐資12萬元;多次資助甘棠小學改善辦學條件,極受大家贊譽。

㈥ 關於江南水鄉桃源小鎮的資料,急。加十分

http://tieba..com/f?kz=388842762其中還有圖片等
桃源鎮,又稱桃花源,位於蘇州吳江西南部地區,是江蘇省最南端嵌入浙江北部形似等腰三角形的地帶,南面與浙江桐鄉市烏鎮隔河相望,東面則與浙江嘉興市秀州區毗鄰,西面則與浙江湖州市南潯區南潯鎮接壤,地理位置十分獨特,歷史上曾是2省(江蘇、浙江)3府(蘇州、湖州、嘉興)4縣(吳江、震澤、烏程、由拳)錯壤之地。全鎮周邊界線總長56.5公里,其中與浙江的交界線達32公里,鎮域總面積90.61平方公里。

桃源鎮歷史悠久。據境內廣福村無字圩古文化遺址考證,早在6000多年前,已有先民在這里繁衍生息,在這塊土地上有吳越征戰時留下的「吳王離宮」、「集賢館」、「戰船港」等遺址。西漢初,與司馬相如、枚乘齊名的嚴忌,死後葬於現銅羅東的楓潭之中,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沒於水,崇禎四年(1631年)重築,故銅羅又稱「嚴墓」。此外,桃源鎮內還有元末明初沈萬三老家沈庄村及沈庄漾、陶墩、天亮浜等相關的很多故事。

元末兵部侍郎戴敬本曾棄職隱居於此,並留下了「問津桃花何處去,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名聯,桃源也因此而得名。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中間是桃源。「地接湖濱游笠澤,境疑世外隱桃源。」「問訊進漁家,欲訪桃源扶杖過;津梁鄰古寺,閑來竹里聽鍾聲。」桃源方言溫婉柔和,通用吳地官話。

世外桃源,桃花源景色秀美,才子佳人出桃源。也有自古「桃源出美女」一說,自古蘇州出美女,蘇州佳麗數桃源,古代桃源美女有:謝秋水,宋阿紫,沙九畹,白牡丹等等, 乾隆《四庫存全書》載:「前宮、後宮、西宮在吳江縣桃源沈張湖(即今桃源沈庄漾)之西,皆吳王夫差離宮也,今村名猶存,沿其舊」。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吳江縣續志》有「十五都去縣治西南一百一十里,雷村、歜村、竹里、章奧、西宮、算墟;十六都去縣治西南一百二十里;新陳、集賢、前宮、後宮」的確切記載,這里所說前宮、後宮、西宮的建造地點,在今桃源鎮後村和西亭一帶。

桃源之地,春秋時為吳越爭戰接壤之地,先屬吳,後屬越。戰國時屬楚。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國平定楚國江南地區,置會稽郡,郡治吳(今蘇州),領26縣(其中包括吳縣、烏程縣、由奉縣)。二十六年,秦滅6國,分全國為36郡,會稽郡不變,桃源之地屬之。自此至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吳江置縣。
《吳江縣志》吳江之地古屬吳,秦王政(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置會稽郡,始設吳縣,由拳縣(三國吳稱嘉興)。自此至後梁開平二年(908年),吳江之地南屬嘉興,北隸吳縣」。照此說法,桃源列入「南屬嘉興」(由拳縣)范圍。清乾隆十二年(1742年)《吳江縣志》和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震澤縣志》等志書就吳江置縣時的記載:「梁開平三年,吳越王錢繆割吳縣南地置吳江縣,《吳越備史》,按《嘉興府志》亦載此事,而又雲分嘉興之北境與焉。潘檉章《松陵獻集》雲,嚴墓舊屬秀州,則嚴墓以南地當即嘉興北境分入吳江者也,今與秀水縣接界」。這一說法與新編《吳江縣志》「南屬嘉興」的記述基本相符,這是桃源之地的「嚴墓及其以南之地」自秦至唐初屬嘉興(由拳縣)的記載。但還有平望以西、以南之地(包括桃源之地)在吳江置縣前歸屬烏程縣的說法: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盧熊的《蘇州府志》稱:「平望驛在縣南四十五里、唐屬吳興郡。開元(713—741年)末始隸蘇州吳縣,西至潯溪(即南潯)五十餘里,與烏程分界」。按《吳興統記》:「開元二十八年蘇州耆老百姓恥州境深遠,請於刺史吳從眾,割太湖洞庭之三鄉與吳興換焉」。又雲「官河從平望驛北矣,縣界南二里二百五十步,南至嘉興縣界長二十六里,淤淀歲久,轉運俱難。元和五年,湖州刺史范傳正奉敕厘開,又拔入蘇州」。清乾隆時《吳江縣志》、《震澤縣志》也有如此記載:「自秦至唐初、松陵地屬吳縣,平望地屬烏程,開元末吳乃割太湖洞庭三鄉易烏程之平望,而平望亦屬吳。」從上述志書記載分析,平望驛以西、以南地,在劃歸吳縣前,屬烏程縣,其中,平望官河以西至潯溪五十餘里在開元末(740年)始隸蘇州吳縣;平望驛站以南地則在湖州刺史范傳正疏通運河後(810年)拔入蘇州。其它志書,包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震澤鎮志》以及《歸安縣志· 地域》。在確定平望驛以西、以南地「自秦至唐初屬烏程」的同時,在清·同治《湖州府志》的記載中:「晉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分烏程東鄉置東遷縣,東遷縣的東境至平望官河(即今江南老運河),北境則有東西兩洞庭山並獲塘直北諸溇港,南境直至新市、烏鎮、雙林、璉市、含山,西境在湖州府城東二十八里,至隋文帝開皇九年(589年),東遷重新並入烏程」。根據東遷縣境的「東境直至平望官河,南境直至烏鎮」的記載,桃源之地包括在內,這是桃源自秦至唐初屬烏程的記載,在開元末,平望易地後,桃源歸屬吳縣。據《烏鎮志》載,「始皇帝統一中國,廢分封,建郡縣,鎮屬會稽郡,裂車溪(今烏鎮市河)之間,西屬烏程,東屬由拳,烏青始析」。「明宣德五年,青鎮屬嘉興府桐鄉縣,烏鎮仍屬烏程縣隸湖州府,至清不變」。「民國19年(1930年),縣以下設區,青鎮屬桐鄉縣青爐區,烏鎮屬吳興縣第四區」,直到「1950年5月,烏青兩鎮始合並,烏鎮屬桐鄉縣,隸嘉興專區」。這些記述,一方面說明設在車溪兩岸的烏、青兩鎮自秦到新中國成立2170多年間始終兩縣分治。二是烏、青二鎮是以自然界限——河流(車溪)為界線來劃分。

同樣以河流為界,桃源與原屬由拳縣的青鎮接界及與原屬烏程縣的烏鎮接界,這二部分土地中間也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就是紫荇塘,紫荇塘的南端接通現烏鎮的市河---車溪。「嚴墓以南地」,我們可以把它看作以嚴墓市河為界,西通大德塘,東接三官盪、嚴墓塘一線以南的地區,它最為明顯的界限是:東邊以爛溪塘為界,與浙江交界(即與過去屬於由拳縣的青鎮和秀水縣接界),它的西面以紫荇塘為界,這塊區域加上嚴墓市河北面的過去稱為嚴墓鎮北街的鎮區,即為過去由拳縣屬地。

再從其它一些地方去考證: 1、地處桃源鎮西北方向的陶墩村假字圩,有1條從光船灣到夏沙斗、南北長約400米的分省墐,墐東為江蘇地界,墐西為浙江省湖州市(即過去烏程縣)地界,形成了二省同治一圩及腳踏二省的景觀;2、同樣地處鎮西的梵香村,在拑字圩上有一個叫張孟斗的小村莊,現居住著5戶浙江籍農戶和8戶江蘇籍農戶,且不同省籍的農戶交錯相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長期以來接受兩省分治;3、梵香村的北扇圩與浙江省農村也僅一兜相隔,兜口土地接壤;4、地處鎮西南的廣福村北曠圩,與浙江湖州市的三民鄉興隆村同治一圩;5、原青雲鎮漾西村(現梵香村)還有8戶農戶,在1958年5月14日劃入浙江省吳興縣(現湖州市);6、橫涇港以南烏鎮正是過去東遷縣境「南直至烏鎮」的屬地。桃源過去與烏程縣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據宋《吳地後集》載,「後梁開平三年,吳江建縣,轄五鄉」,桃源屬澄源鄉轄。「宋置七鄉,景德三年,有四鄉」,桃源仍屬澄源鄉轄。直至明弘治元年(1488年),吳江全縣分6鄉,桃源領五都(十三都、十四都、十五都、十六都、和十七都,其中包括附近的浙江部分地區和南麻部分地區)。(現在吳江境內有七都和八都)。清雍正四年(1726年)吳江分縣,桃源屬震澤縣轄。清宣統二年(1910年),推行區域自治,桃源屬震澤縣嚴墓鎮轄。民國元年(1912年),吳江、震澤二縣合並,下設市鄉,桃源屬嚴墓市轄。民國18年(1929年)調整區劃,縣以下設區,桃源屬嚴墓區轄。直至解放後的1957年10月全縣撤區並鄉,桃源之地劃分為桃源、青雲、銅羅3個鄉,後又撤鄉建鎮,至今又合並成桃源鎮。
素以「服裝釀酒苗木名鎮」著稱的吳江市桃源鎮,位於江蘇省南大門,江、浙、滬二省一市交匯的金三角腹地,鎮南和鎮西分別緊連歷史文化名鎮烏鎮和南潯鎮,桃源鎮域面積90.6平方公里,鎮域內公路四通八達,鎮北與318國道和滬蘇浙高速公路相接,鎮南與320國道和申嘉湖高速公路以及滬杭高速公路相連,鎮東與蘇嘉高速公路貫通,從鎮區到蘇州、杭州、上海均在一個多小時,交通便捷,人脈暢達,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幾年來,三業經濟持續高速發展,桃源鎮已成為蘇杭天堂走廊上的一顆燦爛明珠。

桃源鎮歷史文化悠久,鍾靈敏秀,人傑地靈,有「自古才子佳人出桃源」的美譽。距今6000多年的馬家浜文化遺址發掘於境內廣福村。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曾在境內仙南、西亭一帶大興土木建造行宮、開掘隱藏戰船的港灣72條;東漢時期與司馬相如相提並論的傑出辭賦家忌早已蜚聲華夏文壇;元朝兵部侍郎戴敬本曾棄職隱居於此,留下了」問津桃花何處去,為有源頭活水來」的千古名聊,桃源鎮也因此而命名。桃源鎮內還有元末明初沈萬三老家沈庄村及沈庄漾。

改革開放以來,桃源鎮充分發揮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優勢,工業經濟已形成了紡織服裝、精細化工、容器包裝、新型建材四大支柱產業。服裝和紡織是桃源的支柱產業,始創於20世紀70年代,發展至今全鎮擁有100多家服裝生產企業。釀酒是桃源古老的傳統產業,全鎮擁有頗具規模的酒廠近40家,年產黃酒10萬余噸,佔全國黃酒總銷售量的十分之一,成為全國黃酒第二大集中生產基地。苗木生產是桃源特色產業,起步於20世紀60年代,隨著」綠色產業」和」生態經濟」的凸現,目前全鎮種植面積3萬余畝,種植品種100餘種,連綿成片的苗木培育基地在華東平原堪稱絕無僅有,形成了江南水鄉巨大而獨特的天然「氧吧」,成為裝點大都市的綠色源泉。桃源鎮特色產業的逐步做強,帶動了工業群體迅猛崛起,電子、電纜、皮件、箱包、機械、化工、仿古工藝等生產行業優勢明顯,產品暢銷國內,遠銷美國、日本、歐洲、東南亞等國家及港澳地區,身手客戶歡迎。全鎮擁有注冊6億元,總資產達100多億元的「東方國際集團」,年生產能力達12000噸的中國最大的縫紉紗線生產基地「春宇紡織」,年生產22萬噸實用酒精,生產規模全國排名第二的「恆祥酒精」等大中型企業。

「地接湖濱游笠澤,境疑世外隱桃源」。悠久的歷史文化造就了桃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優越的投資環境贏得了海內外創業者的青睞,誠信好客的桃源人一貫秉承「親商、安商、富商」的宗旨,熱忱歡迎海內外朋友前來考察合作,投資興業,攜手共創燦爛的錦綉前程。

閱讀全文

與江南水鄉桃源鎮有多少年歷史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