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理解新中國70年最根本的成就是創立、堅持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中國在過去70年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源於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決心和執行力,源於中國人民堅持不懈的奮斗和努力。中國政府善於制定長遠目標和科學規劃,並與時俱進地不斷調整政策以更好地適應新形勢。如今,中國經濟正轉向高質量發展。在生活水平得到極大提升的同時,中國人民變得越來越自信,對國家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感更加強烈。大家一如既往的勤勞和奮進,對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充滿了信心和干勁。
⑵ 結合黨的百年歷史,如何理解新中國最大的歷史成就,就是探索、開創、堅持、發展
一般老百姓根本答不出來你這么復雜的問題,那是磚家叫獸們研究的課題。
⑶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哪些歷史性成就這些成就說明什麼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說明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1、全面確立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全面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這不僅鞏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成果,而且為當代中國爾後的一切發展、進步創造了政治前提、奠定了制度基礎。
2、全面建設社會主義
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從「一五」計劃時期開始,國家以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工程、694個大中型建設項目為中心,進行了大規模投資,逐步建成了一批門類比較齊全的基礎工業項目。
3、「復興號」領跑世界,開啟中國高鐵新時速
說到讓世界驚嘆的中國成就,那肯定少不了中國的「復興號」高鐵。2017年9月「復興號」首次運行後,「350公里每小時」這一世界列車第一時速,就登上了各國媒體的新聞版面。如今,中國高鐵正憑借實力在世界贏得廣泛聲譽。
4、中國超算天河一號成績斐然
首台千萬億次超算「天河一號」,運算1小時相當於13億人同時計算340年以上;有關專家認為,「天河一號」的誕生,是我國戰略高技術和大型基礎科技裝備研製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創新成果,實現了我國自主研製超級計算機能力從百萬億次到千萬億次的跨越。
5、港珠澳大橋落成通車,成為一項革命性創舉
中國一項革命性創舉就是港珠澳大橋落成,這項秉持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工程項目把香港、澳門和珠海緊密聯系在一起,大大縮短了往返三地的路程時間。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從設計到建設完工歷時14年,它集橋、島、隧於一體,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
⑷ 如何理解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變革
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作出這個重大政治判斷,是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所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和發生的歷史性變革的必然結果,是我國社會主要矛盾運動的必然結果,也是黨團結帶領人民開創光明未來的必然要求。這個新時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而不是別的什麼新時代。深刻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內涵和特徵,有利於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力量,在新的起點上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第一,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後、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從歷史脈絡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所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和前赴後繼的事業,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黨領導人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極大地激發了中國人民的創造力,使社會主義在中國展現出強大生命力。
第二,這個新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從實踐主題來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庄嚴承諾。到新中國誕生100年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則標志著中國在100年內走完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現代化路程,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必然要求和歷史任務。
第三,這個新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從人民性來看,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是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在新時代的具體體現。新時代不僅要國家富強,而且要人民幸福,在解決人民「從無到有」的需求之後,注重解決「從有到優」的需求,朝著創造美好生活、共同富裕的目標前進。
第四,這個新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從民族性來看,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歷史性變革,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在新時代,凝聚起全體中華兒女共築中國夢的力量,中華民族必將以更加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第五,這個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從世界性來看,中國夢與世界各國人民祈和平、求發展的夢是相通的,實現中國夢也離不開世界和平發展的國際環境,世界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第二大經濟體,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新時代的中國既有責任、也有能力為人類繁榮與進步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⑸ 新中國最大的歷史成就是什麼
文學成就:偉大的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文明開發最早的古老民族之一。光輝燦爛的中國文學歷史之悠久,種類之繁多,形式之豐盈,都可以與世界上任何一個文學大國的文學相媲美。
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收集了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詩歌。它反映社會生活的廣泛性和深刻性,它的賦、比、興的藝術表現手法,更為無數的外國學人所稱道。
(5)如何理解新中國最大歷史成就擴展閱讀
中國近幾十來的閱兵不少,這一-次閱兵尤其主題突出,態度鮮明,寓意清晰。在建國70周年之際閱兵,更能夠向全世界展示我們對於國際秩序、戰爭和平的鮮明立場。所以,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閱兵儀式。最讓我感慨的是,我們今天的強大與榮耀來之不易!
自戰爭以來,我們曾經連續900年世界第一的祖國母親慘遭列強蹂躪,受盡了屈辱。無數先烈前仆後繼,共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百折不撓,屢敗屢戰,直至抗戰勝利才盡雪前恥,取得徹底勝利;直至新中國成立,中國人民才真正站了起來,不再受列強欺凌! .
⑹ 從新中國成立取得了哪些歷史成就 說明什麼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成就說明了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的歷史昭示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中國共產黨是領導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的核心力量。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歷史性成就: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從新中國成立到現在,中國人民沿著社會主義道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艱苦奮斗,在各個方面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第一,從爭取經濟獨立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六十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艱苦奮斗,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使經濟文化極度落後的舊中國變成了一個初步繁榮的社會主義新中國。現在國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顯著提高,人民生活總體達到小康水平。 1956年,隨著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社會主義的基本經濟制度在中國全面地建立起來。這是中國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最主要標志。它為中國全面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基礎,開辟了道路。
第二,從贏得政治獨立到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60年來,在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制度、贏得政治獨立的基礎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社會主義基本政治制度得到確立、堅持和進一步完善。在此期間取得了很多歷史性成就。
祖國統一大業的推進:繼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之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先後成立,中華民族實現了空前的團結和統一。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鄧小平提出了「一國兩制」構想,為和平時期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指明了出路。1997、1999先後對香港、澳門恢復行使主權。加強同台灣的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促進雙方人員往來。
第三,從發展新民主主義文化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方針指引下積極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推動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和促進社會全面進步:2003年10月十六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明確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和任務: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大力建設創新型國家;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緊接著又提出了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第四、從打破封鎖到全方位對外開放。新中國從成立之日起,就為打破西方國家封鎖、發展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為國內和平建設,做了不懈的努力,同時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就。
國際地位的提高與國際環境的改善:新中國從建立之日起,就把堅持獨立自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事業作為對外工作的目標。隨著中美關系的正常化,1972年出現了西方國家對華建交的熱潮,中國外交格局發生重大變化。
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鄧小平在倡導改革的同時,推動對外開放形成了嶄新的局面。中國逐步形成了「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在引進外資、先進技術和設備以及提高出口創匯能力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尤其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更是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
第五、國防和軍隊建設邁出新步伐。60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決捍衛祖國領土完整和主權,在實現國防現代化的進程中取得了自行研製和成功發射「兩彈一星」、載人航天飛船等一個個舉世矚目的成就。
⑺ 怎樣理解過去一百年中國共產取得的偉大成就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⑻ 論述新時代我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及看法
寫作點撥:可從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方面來寫有哪些成就,例文如下:
綜合國力邁上新台階。創新和改善宏觀調控,經濟實力持續躍升,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2013—2017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1%,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經濟總量穩居世界第二位;城鎮新增就業66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保持在年均上漲1.9%的較低水平。
轉型升級取得新成效。主動引導和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轉型升級成效明顯。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服務業現價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1.6%。
2013—2017年,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1.7%,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達到12.7%。5年來,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5.9個百分點。新的區域增長極、增長帶逐步形成,對全國發展的支撐帶動作用日益突出。
新動能成長實現新突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商事制度改革推動新主體快速增加,各類市場主體總量5年增加70%以上。
2017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規模躍居世界第二位,一批具有標志性意義的重大科技成果涌現,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發明專利擁有量超過百萬件的國家。新模式、新業態方興未艾。我國創新指數名列全球第二十二位,在中等收入國家中排名首位。
對外開放形成新格局。以共建「一帶一路」為重點構建對外開放新格局,共贏多贏的合作新局面正在形成。2017年,我國貨物進出口規模有望重回世界首位,服務進出口規模繼續位居世界前列。雙向投資達到新水平,吸收外資質量提高。一批重大工程和國際產能合作項目落地。
深入參與全球治理,話語權不斷提升。美麗中國建設邁出新步伐。打響污染防治攻堅戰,著力改善生態環境,美麗中國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5年來,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0.9%,主要污染物減排效果顯著。2017年完成造林面積736萬公頃,全國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5.6萬平方公里,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20.8%。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城市空氣狀況趨於好轉。
人民群眾獲得感不斷增強。持續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群眾更多分享到改革發展成果。5年來,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實際增長7.4%,快於經濟增速。
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下降0.17。農村貧困人口減少6853萬,貧困發生率由10.2%下降到3.1%。社會保障覆蓋面持續擴大,織就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保障網。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奠定了物質基礎、提供了社會條件。
也可參考以下內容:
百姓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遷,我國人民實現了由貧窮到溫飽、再由溫飽到總體上小康的歷史性跨越。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人民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主人,國家的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行使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的權力。
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新中國成立,開辟了中國各民族關系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時代。
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作為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載入了憲法和法律,各族人民真正成了國家的主人,祖國和平統一大業邁出重大步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有效實施,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公民有序政治參與不斷擴大。
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滿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公民道德建設、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全面推進,文化事業生機盎然,人們精神世界日益豐富,全民族文明素質明顯提高,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顯著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