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嘉善縣的烈士有哪些
嘉善縣革命烈士英名錄 1、范德金,男, 1927年出生,家住嘉善縣羅星鄉施王港村, 1948年10 月參加革命,中共黨員, 1952年1月在朝鮮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第64軍190師570團2連, 犧牲時職務是副班長。 2、姚勇常,曾用名:永昌,男, 1933年出生,家住嘉善縣楓南鄉長溇村, 1950年1月參加革命, 1953年8月入黨, 1956年11月在北京市昌北區台頭庄犧牲, 犧牲時所在單位解放軍6006部隊16支隊1分隊, 犧牲時職務是參謀,三等功一次。 3、黃玉林,男, 1958年出生,家住嘉善縣楓南鄉網埭村, 1976年3月參加革命,1976年7月追認黨員, 1976年7月在河北省洛陽市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在解放軍80512部隊50分隊, 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4、王春生,男, 1956年出生,家住嘉善縣俞匯鄉俞北村, 1976年3月參加革命,1977年4月入團,,1977年10月在河北省洛陽市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解放軍80512部隊, 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5、張在榮,男,1923年出生,家住嘉善縣俞匯鄉金星村, 1951年3月參加革命,1955年12月在福建省東山縣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解放軍1024部隊,犧牲時職務是炊事員。 6、戴根生, 男, 1917年出生,家住嘉善縣丁柵鎮丁柵村, 1949年參加革命, 1950年12月在朝鮮犧牲,犧牲時在單位是志願軍第39軍116師348團炮1連, 犧牲時職務是排級炮教員, 三等功一次。 7、章明祥,男,1933年出生,家住嘉善縣范涇鄉范涇村, 1951年8月參加革命,1957年1月入黨, 1963年12月在定海縣犧牲, 犧牲時所在單位解放軍6363部隊, 犧牲時職務是測繪員, 三等功二次。 8、袁伯善, 男, 1927年7月出生,家住嘉善縣里澤鄉沈項村, 1948年2月參加革命,1948年10月在遼寧省錦縣犧牲, 犧牲時所在單位是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23師68團1連,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9、 陸天根, 男, 1919, 嘉善縣陶庄鎮賀匯村, 1948.1, , 1948.10 , 遼寧省錦州, 東北野戰軍第8縱隊23師67團3營, 戰士, 曾用名:陸福根 10、周永林, 男, 1958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陶庄鎮金庫村, 1976年3月參加革命,1977年10月在河南省洛陽市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解放軍80512部隊, 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11、蔣愛仁,男, 1931年出生,家住嘉善縣天凝鎮蔣村, 1947年6月參加革命,1951年10月在朝鮮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第47軍139師416團2連,犧牲時職務是戰士,二等功一次。 12、鄒明甫,男,1937年出生,家住嘉善縣洪溪鄉盪灣村, 1959的3月參加革命,共青團員, 1961年7月在舟山縣嶴底村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解放軍9253部隊7小隊, 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三等功。 13、於金生,男, 1918年出生,家住嘉善縣洪溪鄉福善涇村, 1945參加革命,1946在江蘇省贛榆縣土城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新四軍第2師6旅, 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14、許品華, 男, 1935出生,家住嘉善縣干窯鎮干窯村, 1955年3月參加革命,預備黨員, 1957年11 月在福建省廈門市集養僑英鄉葉眉村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解放軍9062部隊6連, 犧牲時職務炮長。 15、陳漢良, 男, 1933出生,家住嘉善縣干窯鎮河東街, 1951年1月參加革命, 1951年10月在朝鮮金洞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中志願軍第67軍201師602團3連, 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16、錢增榮, 男, 1954年出生,家住嘉善縣西塘鎮金明村, 1973年1月參加革命,中共黨員, 1978年11月在河南省宜陽縣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解放軍87442部隊, 犧牲時職務是排長。 17、胡斌,男,1932年出生,家住嘉善縣西塘鎮四方匯47號, 1949年9月參加革命,1953年3月在朝鮮鐵原郡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第23軍67師200團政治處,犧牲時職務是文印員,四等功一次。 18、李霽,女,1932年出生,家住嘉善縣西塘鎮, 1949年9月參加革命,共青團員, 1953年4月在朝鮮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第23軍67師文工團,犧牲時職務是班長,三等功一次。 19、劉永才,男, 1936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魏塘鎮東門大街447號, 1956年3月參加革命, 1958年7月入黨,1962年8月在上海市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上海市公安總隊第2團1連,犧牲時職務副排長。 20、徐河,男, 1925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魏塘鎮瓶山街13號, 1949年8月參加革命,1949年9月入團,1950年9月在嘉興縣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陸軍第23軍新華書店, 犧牲時職務是會計。 21、樂驥, 男, 1930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魏塘鎮曹家埭4號。1949年9月參加革命,1951年6月在嘉善縣干窯青龍庵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嘉善縣里澤鄉人民政府, 犧牲時職務是鄉長。 22、孫克孖,男,1926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魏塘鎮東門大街390號, 1945年參加革命,1945年入黨, 1952年5月在上海市盧灣區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上海市增產節約委員會老閘區分會,犧牲時職務是五反小隊長。 23、蘆惠法, 男, 1926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魏塘鎮東門大街203號, 1949年1月參加革命,志願軍, 通訊員, 1951年9在朝鮮失蹤,1962年4月按烈士處理。 24、楊守箴,男, 1933年出生,家住嘉善縣東門大街447號, 1949年10 月參加革命,1953年4月在朝鮮"三八"線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第23軍67師199團2營, 犧牲時職務是文書。 25、葉聰,曾用名:陸彩然,女, 1932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魏塘鎮,1949年9月參加革命,1950年入團,1954年在朝鮮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第23軍67師政治部,犧牲時職務是繕寫員會計。 26、盛阿貴, 男, 1909年出生,家住嘉善縣姚庄鄉姚南村, 1928參加革命,1928年入黨,,1931年4月在嘉善縣城南門,犧牲時所在單位是中共松江區委, 犧牲時職務是委員。 27、畢仁峰,男,1925年出生,家住山東省文登縣, 1944年11年參加革命,1946年入黨,1950年12月在朝鮮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第27軍81師243團, 犧牲時職務是副連長,外地轉入,由本縣填發證書。 28、申成保, 男, 1932年出生,家住江蘇省南通縣, 1949年5月參加革命, 1953年2月6月在朝鮮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志願軍步兵第69師205團3營9連, 犧牲時職務戰士, 外地轉入,由本縣填發證書。 29、劉根孝, 男, 1914年出生,家住江蘇省金壇縣,1944年6月參加革命,1953年6月在朝鮮江原道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志願軍第24軍後勤部管理科, 犧牲時職務是上士, 外地轉入,由本縣填發證書。 30、張濤,男,1928年出生,家住湖南省洞口縣, 1946年7月參加革命,1947年2月入黨,,1973年8月27日在上海市犧牲,犧牲時所單位是陸軍第69師後勤部衛生科,犧牲時職務是衛生科科長, 外地轉入,由本縣填發證書。 31、蘇源,男,1914年出生,家住廣西省天等縣, 1940年8月參加革命,1946年3月入黨,1972年11月在嘉興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解放軍32260部隊司令部, 犧牲時職務是副參謀長, 外地轉入,由本縣填發證書。 32、趙金海, 男, 1931年出生,家住富陽縣新桐鄉, 1951年2月參加革命, 1967年3月26日在嘉興運河農場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嘉興運河農場磚瓦廠, 犧牲時職務是辦事員, 外地轉入,由本縣填發證書。 33、王惠春, 男, 1937年12月出生,家住嘉興養魚場(祖籍紹興縣), 1954年8月參加革命,1960年4月28日在龍王橋水庫犧牲, 犧牲時所在單位是地方國營嘉興養魚場, 犧牲時職務技工, 1959年被評為廠先進生產者。 34、鄒滿根,男, 1919年出生,家住江蘇省無錫縣, 1944年參加革命,1944年在無錫錫東張涇橋犧牲,犧牲時所在單位新四軍蘇南地方部隊, 犧牲時職務是戰士, 外地轉入,由本縣填發證書。 35、卓蓓馳,男, 1975年出生,家住嘉善縣魏塘鎮, 1993年7月參加工作,2001年6月27日入黨, 2001年4月27日在鐵路上海站南一出口處犧牲, 犧牲時所在單位是上海南鐵路公安處巡警隊民警, 犧牲時職務是一級警員。
② 嘉善干窯東鼎名人府邸地址,怎麼樣
《東鼎名人府邸》
一、地理位置:項目地處長三角非常發達的地方,浙江省嘉善城北經濟開發區干窯,北靠西塘古鎮2公里南靠嘉善城區火車站2公里,未來地鐵九號線炮台口站就在家門口,嘉善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交界處,被譽浙江接軌上海「站」。
全市區域面積50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8萬,外來人口約42萬。作為全國縣域科學發展示範點,深入實施「融入上海、創新發展、生態立縣、民生優先」戰略,成為長三角地區被納入區域發展規劃的縣。
二、項目簡介:<東鼎名人府邸>總共20幢總高18層電梯房,總佔地94396平米,總共2334套,小區綠化率40%,面積43平米,63平米,74平米,85平米,98平米,戶戶全明,小戶型總價23萬起,單價4600起,均價5200左右,整個小區已經封頂,首次對外銷售,本項目由上海東鼎集團開發,小區配套5萬方商業綜合體,總高18層5星級酒店。
三、周邊配套:菜市場:干窯菜市場、超市:農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行工行、醫院:干窯鎮衛生院嘉善人民醫院、學校:干窯小學初級中學。
四、旅遊景區:景點之一西塘古鎮:有一千多年歷史,是國家四A級旅遊景點之一,每年的旅遊人數達到一千萬左右,逐年增長,雙休日來此旅遊的巴士有200多輛,由此可見嘉善的景旺人旺!
景點之二姚庄桃花島:自然環境獨特,彷彿世外桃園,也是全國列為二十強歷史古鎮之一,桃花島內有賽馬場,出產的黃桃又大又甜。
景點之三:汾湖,優美的汾湖水域是陽澄湖的姊妹湖,有著同樣的水質,與嘉善的秀美渾然天成。
景點之四:大雲溫泉,12.79平方公里溫泉區域,區位分為十里水鄉生態河道,森林亞洲溫泉度假等組成,其中溫泉區位已設有碧雲花園,拳王農庄自駕車客戶提前預約報銷車費
售樓處熱線:400-0082-676。每天均有看房班車免費接送!
③ 嘉善縣共有幾個鎮分別叫什麼
嘉善縣共有6個鎮,分別叫西塘鎮,姚庄鎮,大雲鎮,陶庄鎮,干窯鎮,天凝鎮。
西塘鎮,隸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位於江浙滬三地交界處,古名斜塘,平川,東臨姚庄鎮,西靠天凝鎮、陶庄鎮,南接干窯鎮,北與蘆墟鎮毗鄰,距嘉善市區10公里,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3.61平方公里。
姚庄鎮位於素有「銀嘉善」之稱的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東北部,東與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相連,兩地邊界線長達8公里,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的第一站,東接上海80公里,西依杭州98公里,北靠蘇州90公里,總面積30.8平方公里。
大雲鎮位於浙江省北部,地處滬杭高速公路大雲出口處,320國道、省際一級公路縱橫交錯,東距上海虹橋機場68公里,西至杭州95公里,北靠蘇州92公里,南瀕東方大港乍浦港30公里。全鎮地域面積28.7平方公里。
陶庄鎮位於嘉善縣西北部,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的交界點。鎮域面積45.94平方公里,總人口3.6萬人,其中外來人口6000人,下轄9個行政村,2個社區,1個水產養殖。陶庄古名柳溪,歷史悠久燦爛,人文底蘊深厚。
干窯鎮地處浙北嘉善縣域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腹地,處於江、浙、滬交匯點。全鎮區域面積38平方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1個社區,人口4.3萬人(其中外來人口1.7萬人)。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時期多產「京磚」,瓦當文化燦爛,史稱「千窯之鎮」。
天凝鎮境內地勢平坦、水網如織,素有「魚米之鄉,水產明珠」之美譽。既有獨特的人文景觀——蔣村村兩棵樹齡達500餘年的古樹名木銀杏樹、被列為縣級文保單位始建於明初的圓通橋和縣級文保點的建於明代的廣安橋,還是北京故宮金鑾殿京磚的生產地。
(3)嘉善干窯有什麼歷史擴展閱讀:
嘉善縣特點:
1、嘉善縣位於北亞熱帶南緣的東亞季風區,四季分明、溫和濕潤、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宜於作物生長,地處沿海中緯度地帶,氣候變化明顯,具有春濕、夏熱、秋燥、冬冷的特點,主要的災害性天氣有暴雨、連陰雨、乾旱、寒潮、大雪、大霧、高溫和台風。
2、嘉善境內有歌斐頌巧克力小鎮,雲瀾灣國際度假區,吳鎮紀念館,西塘等風景名勝古跡。
3、嘉善特產有黃酒、荷葉粉蒸肉、六塔鱉、汾湖蟹、熏蛤蟆、西塘八珍糕、「錦雪」牌黃桃、干窯大米、「惠綠」牌蜜梨、「錦雪」牌蘑菇、楊廟雪菜、尚農甜瓜。
4、2018年12月,嘉善入選2018年全國投資潛力十強縣。2018年12月,榮獲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縣,全國縣域經濟投資潛力100強。2019年1月25日,入選2018年度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
5、嘉善境域輪廓呈田字形,地勢南高北低,平均高3.67米(吳淞標高)。
④ 誰知道嘉興各行政區的歷史文化包括它們各鄉鎮的歷史或各鄉鎮的特...
嘉興市
簡稱 禾、嘉、本
別稱 魚米之鄉、絲綢之府
舊稱 嘉禾、禾城、秀州、本邦、本邦、本府
地名出處 原名嘉禾避皇帝諱。
南湖區 建設街道、南湖街道、新興街道、新嘉街道、解放街道、東柵街道、城南街道
新豐鎮、鳳橋鎮、余新鎮、大橋鎮、七星鎮
秀洲區 新城街道、嘉北街道、塘匯街道
王江涇鎮、王店鎮、新塍鎮、洪合鎮、油車港鎮
海鹽縣行政區劃
鎮:武原街道 | 沈盪鎮 | 通元鎮 | 澉浦鎮 | 秦山街道 | 西塘橋街道 | 元通街道| 於城鎮 | 百步鎮
海寧市行政區劃
街道:硤石街道 | 海洲街道 | 海昌街道 | 馬橋街道
鎮:許村鎮 | 長安鎮 | 鹽官鎮 | 斜橋鎮 | 袁花鎮 | 丁橋鎮 | 黃灣鎮 | 周王廟鎮
嘉善縣行政區劃
街道:魏塘街道 | 羅星街道 | 惠民街道
鎮:陶庄鎮 | 天凝鎮 | 西塘鎮 | 干窯鎮 | 大雲鎮 | 姚庄鎮
桐鄉市行政區劃
街道:梧桐街道 | 鳳鳴街道 | 龍翔街道
鎮:濮院鎮 | 屠甸鎮 | 高橋鎮 | 河山鎮 | 烏鎮鎮 | 石門鎮 | 大麻鎮 | 崇福鎮 | 洲泉鎮
平湖市行政區劃
街道:當湖街道 | 鍾埭街道 | 曹橋街道
鎮:乍浦鎮 | 新埭鎮 | 新倉鎮 | 全塘鎮 | 黃姑鎮 | 廣陳鎮 | 林埭鎮
⑤ 京磚的歷史淵源
在民間,人們樂於對皇帝處理政務的金鑾殿展開想像,說金鑾殿的地面都是用金磚鋪成的。從字面意思和絕大多數人的理解來講,顯然,這金磚就是用金子製成的磚。其實,此金磚並非金子製成的磚,而是來自干窯的京磚。在《金磚墁地》中,對此有專門記載:「京磚,是專為皇宮燒制的細料方磚,顆粒細膩,質地密實,敲之作金石之聲,稱『金磚』。又因磚運北京的京倉,供皇宮專用,被稱之『京磚』後逐漸走向民間富戶。」關於「金磚」名稱的由來,還另有一種說法:在明代,京磚的價格非常昂貴,一塊磚要賣50兩銀子,遠遠不是一般富庶家庭能夠消費得起的,因而人們用「金磚」來代指它。當時,漢族民間有所謂「一兩黃金一塊磚」的說法,「金磚」即由此而得名。
浙江省嘉善縣干窯鎮是歷史上有名的「窯鄉」,其出產的京磚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特型磚,每塊價格高達一兩黃金,有「金磚」之說,歷史上專用於鋪設故宮和皇室園林的地面。
⑥ 嘉善干窯歷史上出過那些名人
製作糕點的名人 【消逝的特產——人物雲片糕】干窯黃永昌茶食店,民國9年(1920)創辦。店主黃永濟得其祖傳,獨家生產人物雲片糕,令人嘆為糕中精品。其配料及製作方法獨特,刀工講究,其糕片薄如紙張。在每一糕片上都以各色糖瓜嵌出「和合三仙」、「劉海要金錢」和「百年好合」、「福壽雙全」等圖畫及字句,色彩鮮艷,人物亦維妙維肖,神態各異,生動逼真。鄉里用此糕來作定親、結婚、壽辰等喜慶禮品,放上「討口彩」(即吉祥語言)的人物雲片以示敬頌之情。別處無法仿製,遠銷江蘇、上海、北京各地,名聞一時。民國30年(1941),黃永昌茶食店歇業,因後繼無人,製作工藝從此失傳。
⑦ 嘉善縣的歷史文化
「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中的主要品種之一,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由七種不同曲調組成,這七種曲調,既可單獨演唱,也可以「田歌班」的形式數曲聯唱。曲調極富江南水鄉特色。歌詞多用「吳音俚語,諧音雙關」。歌詞的這種所謂「吳格」,與明代馮夢龍編的吳地《山歌》有直接傳承關系,與《樂府詩集》(宋人郭茂倩編)中的南朝「吳聲歌曲」也有明顯的血緣關系。因此,嘉善田歌也是江南「吳歌」的重要組成部分。 明萬曆《嘉善縣志》載:「磚瓦出張涇匯者曰東窯,出幹家窯者為北窯。」2003年編印的《嘉善縣地名志》說:干窯在「清咸豐十年(1860)後,窯業迅速發展。民國時期,窯業鼎盛」。「明清時期窯業興盛,多產『京磚』,瓦當文化燦爛,史稱『千窯之鎮』。」 干窯瓦當遠銷全國各地,北京皇宮、杭州知味館、山東曲阜等都使用過干窯瓦當。
《嘉善縣志》中記載,中國國產的第一張平瓦就產於浙江嘉善干窯鎮。 明末江南,地方鄉紳發起以濟貧為目的同善會,常年舉行救賑貧民的活動。同善會創始於無錫高攀龍,而作為高攀龍弟子的陳龍正創建的嘉善同善會則最為成功,最具代表性。
崇禎十四年(1641年),在同善會、千金會的基礎上,陳龍正建立了同善會館,作為經辦善業的常設機構和公所。同善會館是江南最早興起的民辦性慈善組織,在中國民間慈善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據統計,自宋朝以來被《中國美術家大辭典》、《中國書畫家大辭典》收錄的畫家和書法家就達170多名。他們留下的大量書畫作品,構成了嘉善歷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觀。
據《故宮博物院藏寶錄》、《故宮便覽》等資料記載,北京故宮現藏嘉善籍名畫家的字畫真跡有元代「四大家」之一吳鎮的《蘆花寒雁圖》軸、《漁父圖》軸、《竹石圖》軸和《草書心經》卷,以及與他同時代的另一位大畫家盛懋的《秋江待渡圖》軸、《松石圖》軸等。另外,明代畫家姚綬、清代初年畫家項聖謨(旅居嘉善)等也均有書畫作品被收藏。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共有5處,分別是干窯窯墩,大往遺址,錢氏船塢,魏塘葉宅,西塘古建築群。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吳鎮墓。
⑧ 嘉善干窯三仙路有沒有搬遷規劃
具體沒有發布。
2022年2月24日發布嘉善干窯打造高品質的嘉善北部新城重要板塊。從2016年到2021年,站在時間的軸線上觀察,一處處時間與空間交集的輝煌坐標,見證著嘉善干窯鎮這方甜蜜熱土波瀾壯闊的歷史航程。
干窯鎮積極打造集人工智慧,機器人產業基地,工業園區,科研校區,旅遊景區於一體的機器人創業創新產業園。2021年共騰退低散亂污企業114家,騰退土地570畝,無論是完成度還是騰退面積,居列全縣前列。
⑨ 嘉善有多少個鎮
截至2019年,嘉善下轄6個鎮,分別是西塘鎮,姚庄鎮,大雲鎮,陶庄鎮,干窯鎮,天凝鎮。具體介紹如下:
1、西塘鎮
西塘鎮,隸屬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位於江浙滬三地交界處,古名斜塘,平川,東臨姚庄鎮,西靠天凝鎮、陶庄鎮,南接干窯鎮,北與蘆墟鎮毗鄰,中心地理位置坐標為東經120°53′,北緯30°56′,距嘉善市區10公里,全鎮行政區域面積83.61平方公里。
2、姚庄鎮
姚庄鎮位於素有「銀嘉善」之稱的浙江省嘉興市嘉善縣東北部,東與上海市金山區楓涇鎮相連,兩地邊界線長達8公里,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的第一站,東接上海80公里,西依杭州98公里,北靠蘇州90公里,總面積30.8平方公里。
3、大雲鎮
大雲鎮位於浙江省北部,地處滬杭高速公路大雲出口處,320國道、省際一級公路縱橫交錯,東距上海虹橋機場68公里,西至杭州95公里,北靠蘇州92公里,南瀕東方大港乍浦港30公里。
4、陶庄鎮
陶庄鎮位於嘉善縣西北部,地處江、浙、滬兩省一市的交界點。鎮域面積45.94平方公里。陶庄古名柳溪,歷史悠久燦爛,人文底蘊深厚。為明朝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的祖居地,鎮區形成於南宋年間,素有「溪中十八鎮,柳溪第一鎮」之美譽。
5、干窯鎮
干窯鎮地處浙北嘉善縣域中部,位於長江三角洲腹地,處於江、浙、滬交匯點。全鎮區域面積38平方公里,文化底蘊深厚,明清時期多產「京磚」,瓦當文化燦爛,史稱「千窯之鎮」。
6、天凝鎮
天凝鎮位於浙江省嘉善縣西北部,地處杭嘉湖平原,滬杭蘇腹地,屬長江三角洲黃金地帶,東距國際大都市上海90公里,西至浙江省會杭州110公里,北往蘇南重鎮蘇州85公里,南瀕東方大港乍浦港40公里。
⑩ 嘉善有什麼景點
嘉善旅遊景點介紹
浙江省嘉善縣,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東南側,地處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浙江省東北部、江浙滬兩省一市交會處,境域輪廓呈田字形,東鄰上海市青浦、金山兩區,南連平湖市、嘉興市南湖區,西接嘉興市秀洲區,北靠江蘇省吳江市和上海市青浦區。是浙江省接軌上海第一站,總面積507.68平方公里,轄6鎮3街道,分別為西塘,姚庄,陶庄,天凝,干窯,大雲,魏塘街道,羅星街道,惠民街道。
嘉善境內境內水網交織,物產豐饒。民風淳樸,六千年前已有先人在此生息,素以魚米之鄉、絲綢之府、文化之邦名揚天下。嘉善,環境優美、經濟發達,是國家首批沿海對外開放縣(市)和「全國農村綜合實力百強縣(市)」之一。
嘉善交通
嘉善有著優越的交通條件,滬杭鐵路,滬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灣跨海大橋北連接線,亭楓高速連接線,320國道,都穿境而過,建設中的滬杭客運專線又稱滬杭高鐵設嘉善南站,預計2010年10月開通,跨海大橋北連續線二期,將於2012年開工建設,屆時嘉善將成為長三角的交通節點,區位優勢將更為顯著,與上海,蘇州,杭州,寧波,周邊4大城市的互動將更為便利。
嘉善旅遊
西塘 汾湖 梅花庵
西塘,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之一,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預備清單。
早在唐開元年間,西塘就有了村落,宋時聚成村裡,元末統稱斜塘,明代建成市鎮。老鎮區內至今保存完好的25萬平方米明清建築群,規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鄉風貌形成了西塘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臨水而築,1平方公里的老鎮區內有27座石橋、122條古弄和千餘米長的廊棚,擁有西園、種福堂、石皮弄、根雕館、紐扣博物館、聖堂、七老爺廟、倪天增祖居等景點近20處。西塘已成為中國影視拍攝基地之一。相繼有《碟中諜3》《我的青春誰做主》《別愛我》《像霧像風又像風》等在此取景。西塘成為全國熱門的旅遊目的地。
汾湖,位於浙江省嘉善縣陶庄鎮於江蘇省吳江市交界處,東西長6公里,南北長3公里,總面積9700畝,古稱分湖,是春秋戰國時期的吳越分界湖。宋元時期,汾湖已成為江南有名的風景勝地。元代的大畫家吳鎮、盛懋等曾來過汾湖,湖邊的青青蘆葦,水村茅屋,清風悠然的自然風光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著名書法家趙孟?的《分湖水村圖》是國寶級文物。元代大文豪楊維楨曾留下《游分湖記》,從游記中後人可以領略七百年前的汾湖風光。
梅花庵.位於嘉善縣魏塘街道,佔地面積2987平方米,建築面積1658平方米,是江南著名的文化旅遊地,主要古跡和景點有:梅花庵、吳鎮墓、梅花亭、八竹碑、草書心經碑以及吳鎮陳列室等。吳鎮的作品典型地體現了中國古代文人畫所特有的文化品質,開創了文人畫的新紀元,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和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