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上哪個黃帝最好

歷史上哪個黃帝最好

發布時間:2022-06-24 10:07:40

『壹』 歷史上最好的皇帝是誰

在現代有很多人將一些歷史人物進行了排行,有最厲害的皇帝排行榜,還有最有錢的皇帝排行榜等等,這也類型的有很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討論討論歷史上最好的皇帝是誰,我現在已知的有四位,那我們就來講講這四位皇帝吧。

最後一位是我們常常聽到的明太祖朱元璋,他的出身是一個貧困的家庭,沒有背景和學歷,完全屬於「三無」青年。但是朱元璋他知道底層百姓的艱苦,所以他登基後,就立刻處置貪官,加大經濟改革,減免賦稅,抓緊教育,重視人才。就正因為這樣他才能讓國家強大起來。這四位皇帝都做到了,為人民服務,這也就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實在是百姓之福

說完了在這幾個皇帝裡面我認為每個都是最好的。所以我覺得只要為人民著想就是好皇帝。

『貳』 歷史上哪一個皇帝最好

我認為是康熙,分析如下: 康熙(1654~1722),清聖祖玄燁,清入關後第二代皇帝。姓愛新覺羅氏。順治帝福臨第三子。母佟佳氏,漢軍都統佟圖賴之女。順治十一年(1654)三月十八生於景仁宮。十八年,福臨去世,以八歲孩稚繼承皇位。改次年為康熙元年(1662)。二年二月,生母去世,由祖母博爾濟特氏(孝庄文皇後)撫育。他自幼苦讀,好學不倦,身體強健,騎射嫻熟。十四歲親政,在位六十一年,一生勤奮治國,是清代頗有作為的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傑出的封建君主。 緩和階級矛盾,發展社會生產。清初由於長期戰亂,社會生產凋敝。順治年間獎勵墾荒,但收效甚微。玄燁十分注意恢復和發展生產,與民休養生息。下令停止清初圈地弊政。為招徠墾荒,修訂順治年間的墾荒定例,由原來最高限六年起科,改為「通計十年,方行起科」。又規定地方官能招徠墾荒者升,否則罷黜。實行「更名田」,將明藩王土地給與原種之人,改為民戶,承為世業,使耕種藩田的農民成為自耕農。實行蠲免政策,以鼓勵農業生產。蠲免的種類大體上有:免徵荒地田賦、災荒蠲免、普免錢糧等。玄燁在位期間,蠲免次數很多,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六年,先後將河南、直隸、湖北等九省田賦普免一周;五十年,又將全國各省錢糧分三年輪免一周。這在以往的歷史朝代是罕見的。五十一年二月,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將全國人丁稅固定下來,減輕了農民負擔。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全國墾田面積由順治末年的五億五千萬畝到康熙末年超過了八億畝,生產發展,階級矛盾得以緩和,人口迅速增長,出現了所謂的「康乾盛世」。 玄燁統治時期,中國成為疆域遼闊、統一繁盛的國家,封建的經濟文化得到發展,伸向中國的西方早期殖民勢力受到遏制,開始了封建社會新的相對穩定時期,具有歷史進步意義,應予充分肯定。玄燁的詩文,輯為御制詩文四集。

『叄』 口碑最好的古代皇帝是哪個為什麼

我國歷史上口碑最好的皇帝非宋仁宗趙禎莫屬,無論是儒家、法家、文臣、武將都對仁宗皇帝評價極高,就是敵對國遼國在宋仁宗駕崩後,也披麻戴孝,痛哭不已。「仁政」,一直是傳統政治的最高理想,宋仁宗之前,沒有一個帝王能以「仁」為謚號或冠以「仁」。盡管沒有多少人喜歡當戰爭的犧牲品,但人們總願意記住那些會打仗的皇帝,而忘卻仁宗這樣以「仁」治國的「仁主」。

宋仁宗是一代明君,他性情寬厚,不事奢華,還能夠約束自己,受到歷代歷史學家,政治家的稱贊。仁宗皇帝不光對人仁慈寬厚,身為九五至尊,但對自己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衣食非常簡朴,史書中記錄了他大量嚴於律己的故事。宋仁宗在位期間,社會經濟和科學文化都有所發展。乾隆皇帝說:平生最佩服的三個帝王,除了爺爺康熙和唐太宗,就是宋仁宗了。

『肆』 中國歷史上十位最傑出的皇帝

1、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前259年農歷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又名趙正(政)、秦政,或稱祖龍,秦莊襄王之子。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勝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

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皇帝」稱號的君主,所以自稱「始皇帝」。同時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管理國家大事。地方上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同時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溝通水系。

2、漢武帝:劉徹

劉徹(公元前156年7月14日-公元前87年3月29日),即漢武帝,西漢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戰略家。漢武帝十六歲時登基,開創察舉制選拔人才。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解決王國勢力,並將鹽鐵和鑄幣權收歸中央。

漢武帝時期攘夷拓土,國威遠揚,東並朝鮮,南吞百越,西征大宛,北破匈奴,奠定了漢地的基本范圍,開創了漢武盛世的局面。後元二年(公元前87年),漢武帝崩於五柞宮,享年70歲,謚號孝武皇帝,廟號世宗,葬於茂陵。

3、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生於武功之別館(今陝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淵和竇皇後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軍事家、詩人。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自己的兄長太子李建成、四弟齊王李元吉及二人諸子,被立為太子。不久唐高祖李淵退位,李世民即位,改元貞觀。

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駕崩於含風殿,享年五十二歲,在位二十三年,廟號太宗,葬於昭陵。

4、隋文帝:楊堅

楊堅(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即隋文帝(581年-604年在位),漢族,隋朝開國皇帝,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大定元年(581年),楊堅受北周靜帝禪讓為帝,改元開皇。楊堅在位期間,軍事上攻滅陳國,成功地統一了嚴重分裂數百年的中國,擊破突厥。

被尊為「聖人可汗」;內政方面,開創先進的選官制度,發展文化經濟,使得中國成為盛世之國。開皇年間,隋朝疆域遼闊,人口達到700餘萬戶,是中國農耕文明的輝煌時期。楊堅在大寶殿駕崩,在位23年,終年64歲,廟號高祖,謚號文皇帝,葬於泰陵。

5、漢文帝:劉恆

劉恆(前203年—前157年),即漢文帝(前180年—前157年在位),漢高祖劉邦第四子,母薄姬,漢惠帝劉盈之弟,西漢第五位皇帝。漢文帝即位後,勵精圖治,興修水利,衣著樸素,廢除肉刑,使漢朝進入強盛安定的時期。

劉恆登基後三月後(景帝前元元年正月)立劉啟為皇太子,元年三月立竇漪房為皇後。漢文帝與其子漢景帝統治時期被合稱為文景之治。第二年,即文帝後元七年(前157年),劉恆去世。

6、孛兒只斤·鐵木真(成吉思汗)

孛兒只斤·鐵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國可汗,尊號「成吉思汗」,Ghinggis Khan,意為「擁有海洋四方「。世界史上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難河上游地區,取名鐵木真。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國,此後多次發動對外征服戰爭,征服地域西達中亞、東歐的黑海海濱。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時候去世,之後被密葬。1265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廟號為太祖。

7、明太祖:朱元璋

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即明太祖(1368年—1398年在位),字國瑞,原名重八,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在位期間對各個方面都進行了改革,政治上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分掌權力。

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嚴懲貪官和不法勛貴;軍事上實施衛所制度,北伐殘元。經過洪武朝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謚號高皇帝,葬明孝陵。

8、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康熙)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西藏方面尊稱為「文殊皇帝」,是順治帝第三子,母親為孝康章皇後佟佳氏。康熙帝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康熙帝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局面,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農歷十一月十三日崩於暢春園,終年68歲。廟號聖祖,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葬於景陵,傳位於第四子胤禛。

9、武則天(武周)

武則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本名珝,後改名曌(zhào),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天授元年(690年),武則天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稱「神都」,建立武周。武則天在位前後,肆殺唐宗室,興起「酷吏政治」。

但她「明察善斷」,多權略,能用人,所以使得賢才輩出。又獎勵農桑,改革吏治,重視選拔人材。神龍元年(705年),武則天病篤,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擁立唐中宗復辟,迫使其退位,史稱「神龍革命」。同年十一月,武則天於上陽宮崩逝,年八十二。

10、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於洛陽夾馬營(今河南洛陽瀍河區東關)。五代至北宋初年軍事家、武術家,宋朝開國皇帝(960年2月4日—976年11月14日在位)。

護聖都指揮使趙弘殷(宋宣祖)之子,母為杜氏(昭憲太後)。趙匡胤在位期間,依據宰相趙普的「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策略,致力於統一全國,先後滅亡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等南方割據政權,完成了全國大部的統一。開寶九年(976年),趙匡胤逝世,享年五十歲。

『伍』 中國古代哪幾個皇帝最厲害

1.秦始皇

2.漢武帝

秦皇畫皮,漢武鑄骨,二人鑄就中華民族現有的意識形態,奠定兩千多年中國的制度與文化,其影響深遠遠超時代。

3.唐太宗

文治武功集於一身,帝制王朝中個人能力最強者,唐太宗以前,堯舜禹為帝王垂範,太宗以後,聖人乃有楷模。

4.明太祖

開局一個碗的傳奇皇帝。驅除撻虜,恢復中原,再造華夏,居功甚偉。文有洪武之治,武則建立明朝。

5.隋文帝

第二華夏的締造者,結束五胡亂華三百年來的亂局。建立三省六部制、科舉制,對後世影響深遠。

6.漢高帝

帝制王朝第一布衣天子,僅僅七年就廓清寰宇。其知人善任,堪稱歷代之最。

7.漢光武帝

名為光復漢業,實則以布衣之身把天下從頭到尾又打了一遍。光武中興號稱「風化最美,儒學最盛」的時代。

8.宋太祖

結束五代十國的一代雄主。可惜天不假年,死得太早,要是多活十年,宋朝未必不能收復燕雲十六州。

9.明成祖

文治武功俱稱的一代雄主。五次親征蒙古,遣鄭和六下西洋,修永樂大典等等,功業遠超歷代守成君王。

10. 元世祖

武功浩盛,文治不足,元開國帝王。

『陸』 中國歷史上哪個皇帝最好

唐太宗,李世民最有作為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 )在位23年(627-649)民族英雄,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中國歷史上偉大的軍事家,卓越的政治家,著名的理論家,書法家和詩人,千古一帝,中國最有作為的皇帝之一,並開創了我國歷史上經濟最繁榮、國力最強大的大唐帝國。 太宗皇帝在唐朝建立中出生入死,運籌帷幄,在李衛公答對中對其軍事思想給予了詳細介紹。 即位後,統一中國,抗擊外來侵略,同時執行夷漢一家的政策,是歷史上民族關系最為良好的時期,在促進民族團結和融合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一位偉大的民族英雄! 在位二十三年,在位期間國泰民安,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繁榮,軍事力量強大。後人稱他在貞觀年間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豐功偉績】 1、他不拘一格(敵人、窮人、壞人)的用人,對人材的使用及領導達到了極高的境遇; 2、他獨具慧眼,看到了個人力量的不足,充分認識到君王如石、良臣如匠,方有美玉問世,對大臣的各項進步之言豁達的予以採納; 3、不獨斷專行、初步確立了三權分立、互相監督的政治管理制度,規定法令甚至包括自己(影響國家政策的那一部份)旨意需門下省審查副署後方可生效發布,保證了政策的可行性、及時發現並糾正/杜絕了不良政策對國家及人民的違害與影響; 4、認識到人命至重、不可妄殺的法政政策,規定死刑需三復奏(外地五復奏)復審批准後方可行刑,這就不難認人們想起貞觀四年(630年---中國的豐年)全國叛死刑才29人、貞觀六年(632年)全國死刑犯290人,太宗審查時令全部290人回家團年、待來年秋收後回來復刑,結果290人均准時到來、無一人逃亡(現在有人說那是太宗廣布法網,那290人是跑不掉才回來受死的,我說這人真是不動腦子,想想那時的法網嚴還是現在的法網嚴,那現在逃獄是不是100%呢,那又是為什麼呢!!!)。 5、太宗朝武功之盛,除太高麗戰爭上沒有取得戰略勝利外都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突厥、吐谷渾、高昌、安西四鎮、漠北薛延陀等),這與當時的國力、軍隊戰鬥力、整體戰略、用人選將與配合默契、過程協調一致等重要因素是分不開的,因此在中華歷史上的名將名相中,貞觀朝佔有相當的比例,在中華軍事史上,貞觀朝的戰例也多被引用; 6、氣吞天下的「天可汗」氣質,李世民多次以少嚇多,經典之役就是在渭水單騎嚇退突厥10萬精騎,就對比宋真宗在寇準一在堅持和請求下才免強在大軍護衛下到達澶州南城,而又要戰戰兢兢的馬上要回去是何等的天壤之別啊! 7、胸懷大局、四海一統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太宗朝的民族和外交政策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四海之內只要知道中國的均努力內附,以唐為榮,樂不思蜀,他們不但同唐人一樣可以自由自在的生存,還可以做官,著名的少數民族將領阿史那社爾、執思失力、契畢何力乃至後世的高仙芝、李光弼等都為唐朝做出了傑出貢獻,在他們身上正好反映出李世民民族政策的光輝,現在的唐人、唐人街也正時那時繁榮富強、威甲四海、文禮之邦的生動寫照; 8、完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學校、重視教育活動、普及官吏選聘、當時的國子學、太學之盛、地方也有不少學校,如此才不難想起當時的教化呢,同時當時的科舉也規范化、考選公平,以進士科最為傑出,如此才有太宗見新科進士魚貫而出,喜言「天下英雄、入朕彀夷」,唐朝的教育及科舉為政治上提供優秀人才同文化精髓---唐詩及經濟發展做出傑出貢獻; 9、工書法、富文詞,太宗皇帝個人修養及天賦極高,在書法同文詞上也頗有名氣,在他大力宏揚和鼓勵支持下,才有唐代書法、文學、藝術之盛; 10、倡導廉政、節儉、樸素、重視農田水利,太宗朝在廉政建設方面是相當成功的,他並沒有像朱元璋一樣嚴懲貪官污吏,而是建立一個廉潔奉公、遵紀守法的中央領導班子、重視地方長官選舉,當時朝廷中不少卿相家境貧困,溫彥博、戴胄、於志寧、魏徵、張玄素等等,再加上良好風氣的宣傳和行政監督,及時預防了官員犯錯,因此當時的官員相當奉公守法、廉潔自律;太宗皇帝也比較注意節儉,不濫用民力、注意與民休息,當時社會形成了一種樸素求實的作風;太宗皇帝也相當重視農業,京官外巡迴京太宗先問及此事,因太子冠禮與農時違背而更改; 11、由於社會安定,商業經濟得到發展,全國新興了許多商業城市,城市業有相當的發展,廣州、杭州、揚州、成都、江陵、涼州等城市經濟發展相當迅猛,長安同洛陽作為世界經濟大都會就不言而喻了,這為封建經濟登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2、對玄裝佛學的支持同西遊的肯定,打通並維護河西走廊----絲綢之路及東聯新羅、日本,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與經濟發展,文成公主下嫁吐蕃,使吐蕃從奴隸制社會邁入封建主義社會,開發並促進了西藏的發展; 綜上所述,唐太宗李世民不愧為我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書法家、卓越的領袖、影響中華乃至世界進程的傑出人物,他為中華民族同人民做出了傑出貢獻,留下了輝耀千古的豐功偉業及精神財富,因此受到人們的崇敬;也正如築東陽先生所說「他是繼孔子之後中國數一數二的偉人」。

『柒』 中國古代哪個皇帝最厲害

當然是秦始皇,秦始皇號稱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兼並了六國,結束了戰國割據的局面,統一了中國。他覺得自己的功績比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稱號,應該用一個更加尊貴的稱號才配得上他的功績,就決定採用了「皇帝」的稱號。他是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嬴政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中國統一的第一位皇帝,秦莊襄王之子,十三歲即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秦始皇建立皇帝制度,中央實施三公九卿,地方廢除分封制,代以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為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開創了新局面,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了深遠影響,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他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歷史功績:

1.確立了中央集權的體制;

2.統一文字,使其成為一個民族的基礎,並延用至今;

3.廢分封,立郡縣,成為以後中國統一後管理的標准模式,歷時數千年之久;

4.統一貨幣和度量衡,在商業上大大便利國內交流;

5.車同軌,道同距,修建秦直道大大便利國內交通;

6.修建靈渠,加強了對珠江流域的控制,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

7.修建長城,抵禦北方胡族侵略的重要防線,長城長期成為國界;

8.開拓疆土,南征南越,將福建、浙江、兩廣納入中國版圖。

9.北擊匈奴,奪回河套地區,並使該地區永遠成為中國的版圖。至此奠定了中國統一多民族中央集權國家的基本格局。

10.修建鄭國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300餘里,改造了鹽鹼地4萬余頃,使土地貧瘠的關中地區迅速富庶起來。

『捌』 中國歷史上命運最好、結局最好的皇帝是誰呢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大概有五百個左右,那皇帝當中最幸運的是誰呢?這恐怕得首推乾隆爺了。

這最幸運的皇帝,首先得含著金鑰匙出生,皇位來的容易,父輩留下了個盛世國家,國力強盛(隨便敗家)。然後在位期間得掌大權,身體健康,一生沒有太大疾病,晚年還得愉快。說到這大家可能就感覺到了,符合要求還真不多,而乾隆爺絕對是代表啊!

慢慢的年紀大了,哎我這身體咋那麼健康呢?大臣最近老說我貪戀權利,不願立儲,這可咋辦啊。有了我就說「其實啊不是我貪戀權利,這樣吧,我要干這皇帝干到我爺爺康熙那麼久我就退位」。哎我這身體是真的好啊,都八十多了,馬上就要干過我爺爺了。

算了退位吧,兒子都死的差不多了,就選老十五吧,我還能管幾年事,當太上皇去了。

隨後活到了八十九,在睡夢中去世,這皇帝當的是真的爽啊!

嘉慶皇帝:「哎!我這命咋那麼苦啊!國庫都被那敗家子老爹給敗完了,得了我去把和珅家給抄了吧,聽說那貨有好多錢」。

和珅:「我咋那麼倒霉啊!」。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哪個黃帝最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