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本原是什麼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本原是什麼

發布時間:2022-06-24 21:18:07

㈠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有什麼區別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聯系
1 、二者同屬辯證唯物主義的哲學范疇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辯證唯物主義是由辯證的唯物論和唯物的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三部分組成。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在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特別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的基礎上創立的。辯證唯物主義的誕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它克服了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機械唯物主義的不徹底性,真正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統一。
2、 二者相互滲透
在辯證唯物主義哲學中,唯物論是基礎,辯證法是核心,認識論是靈魂。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物論充滿了豐富的辯證法思想。如果只承認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而否認物質世界的運動、變化和發展,那麼這就是形而上學的唯物論。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區別
1 內涵不同
辯證唯物論是關世界的物質性學說、關於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學說,它採用辯證法的觀點研究世界的本質,所要說明的是世界的本質「是什麼」的問題。
唯物辯證法是關於自然界、人類社會以及人類思維領域發展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它在堅持唯物論觀點的基礎上,研究世界的運行狀況、形態和發展規律,進一步回答客觀世界究竟「怎麼樣」的問題。
2 二者所對應的哲學范疇不同
唯物論是與唯心論相對立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二者對立的根源在於對世界本原問題的不同回答。凡主張物質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物質第一性的觀點都是唯物論的觀點;反之,認為意識是世界的本原,世界上先有意識後有物質,意識決定物質,意識第一性的觀點則屬於唯心論。
辯證法是與形而上學相對立的世界觀,辯證法和形而上學對立的焦點在於對「世界究竟處於怎樣一種狀態」所做出的不同回答。其中,承認矛盾,堅持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問題的回答屬於辯證法;否認矛盾的存在,主張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看問題的回答則屬於形而上學。
3 二者的基本觀點不同
辯證唯物論的基本觀點是: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主張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同時,意識對物質有能動的反作用。承認世界是物質的,物質具有客觀實在性,這是整個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認為: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同時又是變化發展的,聯系和發展是辯證法的總特徵。而承認矛盾、運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這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核心,並由此揭示了萬事萬物發展所包含的三大規律——對立統一規律、質量互變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

4 方法論要求不同
辯證唯物論從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出發,要求我們想問題、辦事情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做到主觀和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要做到主觀符合客觀,就要防止主觀主義。

㈡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分別指的是什麼

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哲學理論,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歷史唯物主義:是關於人類社會發展普遍規律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歷史觀。

馬克思主義哲學即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而辯證唯物主義是由辯證的唯物論和唯物的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三部分組成。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在批判地繼承了人類文化的優秀成果,特別是在批判地吸收了黑格爾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的基礎上創立的。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亦稱唯物史觀,與歷史唯心主義相對。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解釋歷史事件發生的觀點:

「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它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它是由此產生的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也是這些階級互相博弈的結果。」

(2)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本原是什麼擴展閱讀:

唯物史觀為人們提供了正確認識社會現象和社會歷史發展規律的思想路線,它揭示了社會基本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一觀點提供了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論證資本主義社會產生、發展和滅亡的科學依據,從而糾正了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僅從抽象的理性原則出發遣責資本主義制度的缺陷;

它揭示了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糾正了空想社會義者寄希望於統治者發善心,以和平方式實現社會變革藍圖的幻想;

它揭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克服了空想社會主義者把無產階級僅僅看成一個受苦受難的階級,而把歷史進步和社會更替的希望寄託於少數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觀是社會主義從空想變成科學的基石。

㈢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稱,其前身是什麼

黑格爾的辯證法、費爾巴哈的唯物論、德國古典哲學。

馬克思主義是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產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和英、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而創立的嶄新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

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經接受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從1841年下半年起轉向L.A.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

他們吸取G.W.F.黑格爾哲學中辯證法的合理內核而擯棄其唯心主義,吸取費爾巴哈哲學中唯物主義而擯棄其形而上學和社會歷史問題上的唯心觀點,創立了辯證唯物主義哲學。

(3)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本原是什麼擴展閱讀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統稱,其前身是德國古典哲學。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的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物質是世界所發生的一切變化的基礎。運動是物質的存在形式,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物質不是精神的產物,精神只是運動著的物質的最高形式。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人們能夠認識並正確運用客觀規律。

辯證法的規律是從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歷史中抽引出來的,實質上可以歸結為以下 3個規律:從量轉化為質和質轉化為量的規律;對立的相互滲透的規律;否定之否定規律。辯證法是關於一切運動最普遍的規律的科學。運動的根源在於矛盾。

矛盾雙方只存在於它們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聯系之中。人們要認識物質世界的運動規律,必須通過實踐,人應該在實踐中證明自己思維的真理性。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個別人的認識又是有限的,這個矛盾要在無窮無盡的、連綿不斷的世代中解決。

㈣ 什麼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dialectical materialism )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它是唯物主義的高級形式。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是在於它的物質性」。(《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83頁)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促使事物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的規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認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運動京戲化在人腦中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既唯物地又是辯證地解決了人的認識的內容、來源和發展過程的問題。它認為物質可以變成精神,精神可以變成物質,而這種主觀和客觀辯證統一的實現都必須通過實踐。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認識來源於實踐,又轉過來為實踐服務。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循環往復,以至無窮,這就是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能動地改造世界的無限發展的過程。因此,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辯證唯物主義是無產階級的世界觀、就座,是無產階級政黨中戰略和策略的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和主大革命人民科學地認識世界和革命地改造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

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

歷史唯物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科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

概念描述

歷史唯物主義為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創立。他們稱它為「唯物主義歷史理論」或「唯物主義歷史觀」。恩格斯1892年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一書英文版導言中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 列寧稱歷史唯物主義為 「科學的社會學」,「唯一的科學的歷史觀」和「社會科學的唯一科學方法即唯物主義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則把它歪曲為經濟唯物論。

歷史觀是人們對於社會歷史的根本見解。在歷史唯物主義誕生以前,人們總是從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種隱秘的理性,即從某種精神因素出發去解釋歷史事件,說明歷史的發展。其結果不是曲解人類史,就是完全撇開人類史。資產階級歷史觀用「人」的觀點解釋歷史,比起中世紀用神的意志說明歷史的神學觀點是一個重大進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種抽象的人,即脫離歷史發展條件和具體社會關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學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虛的「自我意識」。從這種抽象的人出發,必然把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歸結為人類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這仍然是用非歷史因素、人們想像和思考出來的東西去解釋歷史,因而不可能正確地認識歷史以及歷史研究的對象。

歷史唯物主義用以觀察社會歷史的方法與以前一切歷史理論不同。它承認歷史的主體是人,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但歷史唯物主義所說的人不是處在某種幻想的與世隔絕和離群索居狀態的抽象的人,而是處於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展過程中的現實的活生生的人。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現實的人無非是一定社會關系的人格化,他們所有的性質和活動始終取決於自己所處的物質生活條件。只有從那些使人們成為現在這種樣子的周圍物質生活條件去考察人及其活動,才能站在現實歷史的基礎上描繪出人類發展的真實過程。歷史唯物主義考察問題的方法明確規定,它的研究對象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以社會生活某一局部領域、某一個別方面為對象的各門具體社會科學不同,它著眼於從總體上、全局上研究社會的一般的結構和一般的發展規律。它的任務就是為各門具體的社會科學提供歷史觀和方法論的理論基礎。

㈤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在哪

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區別:
1、辯證唯物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即現代唯物主義)是卡爾·馬克思、弗里德里希·馮·恩格斯批判地吸取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機械唯物論的'基本內核',在總結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思維科學的基礎上創立的一套系統科學的邏輯理論思維形式。
辯證唯物主義(辯證唯物論)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哲學理論,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產生於19世紀40年代。它是唯物主義的高級形式。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在本質上是物質的。恩格斯說:"世界的真正的統一性是在於它的物質性"。(《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83頁)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意識是高度發展的物質--人腦的機能,是客觀物質世界在人腦中的反映。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世界是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規律運動、變化和發展的,"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它揭示了事物發展的根本原因在於事物內部的矛盾性。事物矛盾雙方又統一又斗爭,促使事物不斷地由低級向高級發展。因此,事物的矛盾規律,即對立統一的規律,是物質世界運動、變化和發展的最根本的規律。
2、歷史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是哲學中關於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的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的社會歷史觀和認識、改造社會的一般方法論,亦稱唯物史觀。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述這一科學的社會歷史觀:"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被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

㈥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是什麼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精神和物質的關系問題。它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究竟誰是第一性,誰是第二性的問題。是物質決定精神,還是精神決定物質。第二方面思維和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人們的思維能否認識現實世界?我們的感覺、表象和概念能否正確地反映客觀現實?如何解決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研究解決其它哲學問題的前提和基礎。

2、在物質和精神的關系問題上,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出,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是辯證的關系。一方面認為,物質決定精神。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垢產物,是社會的產物,是人的大腦的機能和屬性;意識是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堅持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現點,從而和唯心主義劃清了界線。另一方面還認為,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精神對物質的反映是能動的,意識在一定條件下,能夠反過來對物質發展進程起巨大的作用。即人能在社會實踐中能動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閱讀全文

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本原是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