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長城歷史上作用是什麼意思

長城歷史上作用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2022-06-25 01:01:55

『壹』 中國萬里長城其作用是什麼

作用:在戰國時期,為了抵禦北方外族的入侵,當時與外族有交界的諸侯國都修築長城,目的很明顯,就是個防禦工事。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

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1)長城歷史上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軍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事前防禦。需要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

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

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貳』 長城在歷史的作用

1、邊帶發展

自秦漢至明清,長城沿線的許多關口成為農、牧兩大經濟、文化系統民族交易的場所或中心,有的逐漸發展成為長城沿線的重要城鎮。

長城既保證了農業經濟、文化與畜牧業經濟、文化的正常發展,又為二者的交流和相互補充提供了場所和方便;

又起著調解兩種經濟,使農、牧業經濟朝著主輔相互配合的方向發展的重要作用。因此,長城不單純是曾起過將兩種經濟、文化分割開來的作用,還曾擔負著將兩種經濟、文化緊緊系在一起的重任。

秦漢之時,累計投入的兵民有近千萬之眾。秦始皇在修築長城的同時,即著手加強邊境地區的開發建設,揭開了屯田戍邊、開發邊區的序幕。

漢代由於修築長城的時間較長,曾有多人提出移民實邊的建議,這些建議先後被漢政府採納接受並組織實施。

移民和戍守長城的軍人一起,開墾荒地進行農耕,不但加速了邊區的經濟開發,節省了政府的大量軍費開支,而且大大減少了長途運輸之苦,並將華夏文化遠播四方。

2、民族融合

在文化方面,長城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上也起了重要作用。長城的修建和戍守,長城區域的爭戰,反而促使了中國古代漢族和十幾個少數民族進行了廣泛的融合。

漢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南匈奴歸漢,實現了中原農業區的華夏漢族與北方畜牧民族的匯合,這便是中華民族的形成之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在內蒙古陰山一帶漢代城堡遺址的考古發現,說明漢與匈奴的和平往來,並沒有完全被萬里長城和軍事堡壘所遮斷。

唐代,唐太宗大破突厥軍後,使數十萬降眾居住在邊境長城沿線一帶,設置六個都督府,任命突厥人為都督。突厥人接受了漢族先進的經濟和文化,進一步加速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金元時期,雁門關外由起初的「不植桑榆不種麻」,到後來的「生民何處不桑麻」,正反映了這一歷史的規律。明在長城沿線開放「馬市」,表現了漢蒙互相依存、漸趨融合的密切關系。清政府採取懷柔政策,進一步促進了長城一帶的民族大融合。

3、軍事作用

長城是世界古代史上最偉大的軍事防禦工程,它並非簡單孤立的一線城牆,而是由點到線、由線到面,把長城沿線的隘口、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連接成一張嚴密的網,形成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軍堡、關城和軍事重鎮這個體系具有戰斗、指揮、觀察、通訊、隱蔽等多種功能,並配置有長駐軍隊的點線結合防禦工程整體。

長城所體現出的軍事防禦思想,在軍事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長城的產生和發展和中國古代的整個軍事發展同步前進,對於研究古代軍事作戰思想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秦皇漢武,包括明初,無不是在主動出擊、軍事上取得壓倒優勢時修建長城的。這說明,修築長城既是一種積極防禦,又是積蓄力量、繼續進取的謀略。

修築長城,是針對西北邊地軍情所採取的積極措施,是化被動為主動事前防禦。需要強調的是,長城的防禦作用不是一般人以為的「不被攻陷」;

其真正的用處在於——入侵者或許能集中力量偶爾攻破一兩個關口、闖入內地,但只要整段長城還駐守有強勁的軍隊,入侵者就始終面臨被阻擊、伏擊而無法回家的危險;

尤其是,長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個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騎兵縱然破關而入,但只能對內地實施騷擾,而他們的後勤根本無法通過關口輸送進來,故而無法在內地立足、從而動搖中華帝國的根基。癬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這是長城存在的根本意義。

(2)長城歷史上作用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明長城修建目的

修築明長城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禦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統治者的騷擾。明朝自始至終對北方防務的建設非常重視。

長城、關隘、墩堡的修築工程,在明朝的 270多年中幾乎沒有中斷過,逐步形成了「九邊」分區防守,分段管理和修築長城的制度。

據《明史?兵志》記載,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州三鎮,而太原總兵治偏頭,三邊治府駐固原,亦稱二鎮,是為「九邊」。

明長城對於明朝政權的鞏固,北部地區農牧業生產的安定,國家的安全都起了積極的作用。在防務布局上採取列鎮屯兵,分區防守。在修築工程上採取分區、分片、分段包修。如1952年在居庸關、八達嶺城牆上發現的明萬曆十年(1582)的石碑上就記載著長城的包修辦法。

明長城的九鎮(九邊) 明朝為了便於對長城全線的防務管理和修築,將全線分為九鎮。委派總兵(亦稱鎮守)官統轄,亦稱之為九邊重鎮。

明代九邊防務就是個篩子,防守兵力過於分散,女真或蒙古入寇只要上萬規模,就沒啥用處了。到了嘉靖時期只剩下燒荒搗巢趕馬與防明人的用處了。

『叄』 萬里長城在歷史上起什麼作用現在又有什麼價值

長城是古代中國在不同時期為抵禦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而修築的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現存的長城遺跡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全長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寬4至5米。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偉大的奇跡,是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它與天安門,兵馬俑一起被世人視為中國的象徵。
自清代起,長城逐漸失去防禦工事的作用。由於長年飽受風雨侵襲以及人為破壞,部分城牆已毀壞,但其中幾段保存得很好,是當今世界上的游覽勝地。所有到北京去的人都以游覽萬里長城為快,「不到長城非好漢」這句是出自毛主席之手。

『肆』 長城的作用是什麼

說起長城的功能,人們只說是防禦工事,這是不全面的。

『伍』 秦始皇建造的長城在歷史上都發揮了哪些作用

長城可以說是秦始皇在位時期修建的非常宏觀的一座建築,當然這座建築也在歷史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那麼長城在歷史上都發揮了什麼作用呢?

1、阻擋了匈奴的侵略

秦朝時期,匈奴可以說是非常的猖獗,大肆的燒殺搶虐秦國的平民,對秦國造成了很大的創傷,雖然秦始皇也出兵平反過匈奴,但由於匈奴非常熟悉地形,所以出兵征繳也不是很理想,後來秦始皇在大臣們的建議下修建了長城,自從長城修建完善以後,可以說很好地阻擋了匈奴們的進攻,更加的確保了秦國平民百姓的生命安全。

4,促進了漠北與中原的貿易往來

長城的修建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漠北與中原的貿易往來 ,這也是秦始皇最希望看到的東西,畢竟有了貿易自然而言就會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這也是秦始皇修建長城的最主要原因。

大多數的人都批判秦始皇在長城的修建上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長城對於我國古代的經濟發展和安榮穩定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拋開負面的評論,我認為長城的修建是非常正確的選擇,如果沒有長城的修建,可能就不會有我國古代文明的發展。

『陸』 中國的萬里長城在歷史上所發揮的作用是怎樣的

古有萬里長城,今有長城好漢,我們常常在攀爬長城的時候感慨道:“不到長城非好漢”。萬里長城成了中國一張閃亮的歷史名片,也成為我國古代輝煌成就的見證者。古人不惜一切代價修建長城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三、經濟大發展

從秦漢開始,長城周邊的關口的農、牧兩大經濟取得長期繁榮的發展,同時也成為了許多民族進行貿易交易的場所,長城周邊甚至一度成為當時最為富有的地區,吸引眾多民族前往進行經濟交流,也是的許多民族的人民長居於此,使得周邊的城鎮逐漸發展起來,甚至成為當時頗有名望的重要城鎮。因此長城周邊地區也成為了經濟交流的一大核心地區。長城的修建不禁可以促進文化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保證了農牧兩大古代主要產業經濟的發展,為國家經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撐。使得人們在富餘之時更加註重文化教育的發展,為國家的文化事業提供穩定堅實的基礎。

長城是我國古代的一大奇跡,因此我們應當珍惜和保護好古人就給我們的歷史文化遺產。

『柒』 古代長城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儼狁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禦。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各自的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最早建築的是公元前7世紀的“楚方城”,其後齊、韓、魏、趙、燕、秦、中山等大小諸侯國家都相繼修築了“諸侯互防長城”,用以自衛。

在戰國,為了防止游牧部落進攻農耕文明,北秦趙燕修建了長城,並在一定距離內建立了烽火台,當敵人第一次入侵時,點燃烽火,發送情報,並以迅疾的馬匹發送軍事情報,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軍事戰略。為了抵禦匈奴,秦始皇派孟田將軍,連接秦、趙、澤塔摩羯座長城的北部,後來被稱為中國的長城。在後來的朝代,長城被修復和建造。長城逐漸成為防禦游牧民族入侵的重要農業文明軍事設施,也成為農業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分界線。長城,由城牆和燈塔組成,作為一個防禦系統,有效地阻擋敵人的攻擊,並盡可能快地發出軍事信息。

『捌』 古代長城的主要作用是什麼呢

長城是最主要的功能是防禦。

最初的長城,是春秋戰國時期各個諸侯國之間建立的防禦系統。《史記·楚世家》載:“齊宣王乘山嶺之上,築長城,東至海,西至濟州,千餘里,以備楚。”就記載在齊國也曾經修建長城,至今這段齊長城依然保存的比較完整。其他諸侯國也曾經修建長城防禦周邊國家的入侵。

長城,由牆體和烽燧組成,既可以作為防禦系統,有效阻擋敵人的進攻,又可以以烽火為信號,以最快的速度將軍事情報傳遞出去。

第三方面社會穩定的作用,長城的修建有效的阻止了游牧民族入侵對中原百姓的掠奪,保證了社會的穩定,為農業經濟以及人口的生存與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使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定,促進了國力的增長。

這也就是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萬里長城在古代時期的作用。

閱讀全文

與長城歷史上作用是什麼意思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