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多少年
自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滅亡明朝,明朝一共統治了276年。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明初在外蒙古邊境一帶設置四十餘個衛所為邊防前線,包括東勝衛、斡難河衛、開平衛、大寧衛等皆為明朝邊防重地,其走向大致為陰山、大青山、西拉木倫河一線。
永樂以後,由於天氣轉寒,農耕不濟,致使邊境逐漸南移。明中期,隨著蒙古復振,北方邊境再次內遷,並修建長城以防禦蒙古,在長城沿線設九邊重鎮加強防禦,長城也成為當時農耕區與游牧區的界線。
(1)明朝共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明代中後期,農產品呈現糧食生產的專業化、商業化趨勢。江南廣東一大片原來產糧區由於大半甚至八九成都用來生產棉花甘蔗等經濟作物而成為糧食進口區,其它一些地方則靠供給糧食成為商品糧食出口區。
長江三角洲一帶是當時桑、棉經濟作物和手工業最發達的地步,但是糧食有些地區不足,各區域之間經常調劑糧食。但整個區域仍有不足,須由湖北、江西、安徽運入,所謂「半仰食於江、楚、廬、安之栗」。
一般糧食作物的種植,主要有稻、麥、粟、梁、黍、菽等多種谷類;某些本來可以自給的區域,由於手工業的發展,非農業人口的劇增,或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使本地生產糧食不能滿足需求,因而每年需從外地輸入大量糧食。
不少土地主縉紳也逐步將資金投向工商業,「富者縮資而趨末」 ,以徽商、晉商、閩商、粵商等為名號的商幫亦逐漸形成,並在一定地區和行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農業人口轉為工商業者的數量急增。
2. 明朝多少年歷史
明朝歷史一共276年。
明朝一共276年歷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鄭時期(1662-1683年)的歷史。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從朱元璋稱帝開始,到崇禎自縊結束。
千秋偉業:
明帝國作為華夏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王朝,自然是有些不盡的輝煌。首先,從政治上來講,朱元璋在位時,驅除韃虜,恢復中華,使中華領土完全掌握在漢人手中,結束了蒙古族統治中原的局面。
3. 明朝一共多少年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所建的封建皇朝,公元1368年由朱元璋(即明太祖)建立。初定都南京,成祖(朱棣)時遷都北。京。
明朝初年國力比較強盛,在明朝前期極盛時,北控內蒙古,西到新疆東部,東北控制了女真地區,西南方管轄雲南、貴州,南方建立了交郡。明朝在少數民族地區實行羈縻衛所制度和土司、土官制度。後來國力逐漸衰落,尤其到了後期社會矛盾尖銳,甚至激起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但後來南明政權又延續了十多年,直到最後被清朝消滅。
4. 明朝一共有多少年
明朝有276年的歷史,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王朝。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該朝代始於朱元璋,亡於朱由檢。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倒數第二個王朝,其建立了內閣制度、特務機構、六科機構、五寺機構、法律制度等,該朝代重整了唐朝崩塌之後的東亞秩序,重臨東亞霸主之位。
明朝歷史: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 ,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 ,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
5. 明朝有多少年歷史多少個皇帝
明朝有276年歷史,有16個皇帝。
明朝(公元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承元朝、下啟清朝的朝代,是以漢族為主推翻蒙古族統治者而建立起來的漢族復興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朱元璋稱帝。後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攻佔大都(即北京),元順帝北逃,徹底結束蒙古在中原的統治。
明中期之後時常發生農民起事,崇禎時期朝政混亂與官員貪污昏庸;與後金的戰爭帶來大量遼餉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奪;以及因為小冰期氣候變冷,農業減產帶來全國性飢荒,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負擔。1627年,陝西澄城飢民暴動,拉開明末民變的序幕。
1644年李自成建國大順,三月,李自成率軍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關,最後攻克北京。崇禎在煤山自縊,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的歷史結束。
明朝16個皇帝:
明太祖(洪武)、明惠帝(建文)、明成祖(永樂)、明仁宗(洪熙)、明宣宗(宣德)、明英宗(正統)、明代宗(景泰)、明憲宗(成化)、明孝宗(弘治)、明武宗(正德)、明世宗(嘉靖)、明穆宗(隆慶)、明神宗(萬曆)、明光宗(泰昌)、明熹宗(天啟)、明思宗(崇禎)。
(5)明朝共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明朝立國之初,朱元璋廢除了延續千年的丞相制度,用鐵腕掃除開國功臣,嚴令後宮和宦官不可干政,將皇權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後來的繼任者沒有先祖的雄才大略和治國熱情,於是宦官開始出現在帝國的權力系統中。同時,內閣逐漸形成,票擬制度應運而生。帝國的權力逐漸從皇帝流向宦官和閣臣。
在科舉制度下,文官集團極易出現黨派爭權。宦官與皇帝的親密關系使其擁有染指最高權力的便利。因此,強勢的宦官或者強勢的閣臣,就充當了弱勢皇帝的權力代理人。而文官與宦官的矛盾雖然不可調和,但二者也有聯合的時候。
就這樣,三者之間錯綜復雜、不斷變化的關系,將大明王朝這部政權機器逐漸拖垮,最終走向不可避免的滅亡命運。
6. 明朝有多少年歷史
自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滅亡明朝,明朝一共統治了276年。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6)明朝共有多少年歷史擴展閱讀
明代社會經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商業經濟在整個社會經濟中地位的提高。明中葉以後,國家對商稅的徵收,已成為財政收入的一個不可或缺的來源。
僅以鈔關為例, 1502年全國鈔關收入摺合白銀約八萬兩,在當年太倉收入中約佔百分之三左右;1597年達四十萬七千五百兩,約占太倉庫收入的十分之一左右,可見明朝商稅在國家財政中的比重與日俱增。
人數眾多的富商巨賈們憑著資本的雄厚,往往開有幾個或幾十個店鋪。當時全國各重要城市幾乎到處都有徽商的店鋪,如運河沿岸的城市臨清,徽商占從事工商業人數的90%。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明朝
7. 明朝多少年歷史
明朝276年歷史。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時期遷都北京。傳十六帝,共計276年。
明朝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加強,多民族國家也進一步統一和鞏固。明初廢丞相、設立廠衛特務機構,加強了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但同時也為中後期宦官專政埋下伏筆。明朝時期農民反封建斗爭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明朝貨幣政策
明朝實行中央集中的貨幣政策,貨幣鑄造、印製、發行、流通、管理均聽命朝廷,力求貨幣穩定,作為鞏固政權的重要手段。太祖定都金陵,仿元鈔法,以寶鈔為主幣,在全國推行。
因其鈔法措施不當,事與願違,只行了幾代就銷聲匿跡。多次禁民間用銀錠,但時禁時放,後來只好由官府帶頭將銀作貨幣。
中葉前,寶鈔已不用,形成銀錠、銅錢並行幣制,直到明亡。由於明朝政局和內外關系總處於緊張狀態,國內無法安定,其貨幣制度也未穩定過,最後天啟崇禎兩代內外交困,惡錢泛濫成災,引起惡性通貨膨脹。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明朝
8. 明朝有多少年
明朝有276年。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簡介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1420年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以應天府為陪都。
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
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隨後清朝擊敗大順、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紹武等諸政權。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覆滅。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奉明正朔的明鄭覆滅。
明代疆域囊括漢地,明初東北抵日本海、外興安嶺,後縮為遼河流域;北達陰山,後撤至明長城;西至新疆哈密,後退守嘉峪關;西南臨孟加拉灣,後折回約今雲南境;並在青藏地區設有羈縻衛所,還曾收復安南。
明代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繁榮,出現商業集鎮和資本主義萌芽,文化藝術呈現世俗化趨勢。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但大部分學者認為實際逾億,也有學者指出晚明人口接近兩億。
明朝是繼漢唐之後的黃金時期。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
明朝是中國歷史中上承蒙元,下啟滿清的一個封建王朝,同時也是一個最後一個漢人建立的封建王朝,王國歷經276年,共有十二世,傳十六位帝王,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到底都有那些皇帝。
9. 明朝多少年歷史
明朝有276年的歷史。
明朝歷史,包括明朝(1368—1644年)以及南明(1644—1662年)和明鄭時期(1662—1683年)的歷史。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趁勢崛起,1364年,建立西吳政權,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同年攻克大都推翻元朝。後採取一系列措施發展經濟,開創洪武之治。
明神宗中期,完成萬曆三大征。然而因國本之爭,逐漸疏於朝政,同時東林黨爭也帶來政治混亂,史稱萬曆怠政。明熹宗時,魏忠賢禍亂朝綱,到明思宗即位後由於政策失誤和天災不斷,明朝最終亡於農民軍建立的大順。
1661年,清兵三路攻入雲南,永曆帝流亡緬甸首都曼德勒,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莽達之弟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永曆帝最後被吳三桂以弓弦絞死,南明亡。
10. 明朝有多少年歷史
276年歷史。(1368年 ―1644年)
自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到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滅亡明朝,明朝一共統治了276年。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644年,明思宗自縊於北京煤山,明朝作為統一國家結束。隨後,清朝軍隊擊敗大順軍並入主中原。之後明朝宗室在南方重建大明,史稱南明,1662年永曆帝被殺,南明亡。1683年清軍佔領台灣,明鄭時期結束。
明朝建立
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正月四日,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即皇帝位,定國號為「大明」,建元洪武,立馬氏為皇後,朱標為太子,以李善長、徐達為左、右丞相,設官分職,封賞文武百官,開始了明王朝三百年的統治。
後又派徐達、常遇春率領大軍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為口號北伐殘元。從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二月,明軍與元軍在中原和西北廣大區域內進行的戰略決戰。
洪武元年,北伐大軍一路勢如破竹,直逼大都城下。元順帝見大勢已去,由居庸關逃往上都開平(內蒙古多倫西北)。元大都的陷落,標志著元朝統治的結束,但並不意味著明朝的統一。
元王朝在各地的殘存力量和元末起義中建立起來的諸多割據政權,都在威脅著明朝的統治。為此,明太祖稱帝後,在進行改革和建設的同時,秣馬厲兵,南征北戰,經過20年之久,於1388年最終實現統一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