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浙江台州臨海有什麼人文古跡呢
今天要說的地方,在浙江台州。溫州以北,寧波以南,夾在浙江兩個“最富”的城市之間,台州卻有著“同根不同命”的身世。這里,在歷史上是個流放犯人的地方。
1
《舊唐書地理志》記載,詩人杜甫有一個朋友叫做鄭虔,被貶官之後,流放到了台州這個“不毛之地”。古人若有在天之靈,想必無論如何也料不到此地在千餘年之後會成為一個房價動輒數萬一平米、不可小覷的現代化濱海城市。台州人很能吃苦,這大抵也不是標榜美德來的,而是在過往的那些歲月中,這里有太多的“苦”需要吃。且看臨海的傳統美食糟羹便可知道了。舊時,物質實在匱乏,草根百姓食不果腹,只在過節時,方把各家能拿得出的食材均切碎了做成一鍋“糊糊”,奉為美味,成了台州的傳統名吃。
據說夏夜的靈湖廣場上會有百米的音樂噴泉,湖心島的燈光秀需盪舟過去才可以一觀。只可惜我的相機不給力,只好草草拍一張夜景,標記下地理位置,想著待到下次來時,再好好欣賞。
❷ 中國2020年六大考古新發現公布,它們都有何歷史背景
其實每一次對一個遺址進行考古發掘,而這個遺址所反映的都是這個遺址所處年代的社會情況。你看就像今年剛剛進行考古發掘的6個祭祀坑,這6個祭祀坑中發掘的文物定程度上就能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況以及人們是怎麼生活的,平時都喜歡干什麼。當時所用的器具都是怎麼樣的。是對一個遺址的考古發掘,不單單只是發現一些文物,而是根據這些文物來研究其背後的價值。
對遺址考古發掘,其實就是最那一段歷史的探尋,我們可以通過考古發掘出來的文物以及這個遺址,對當時的歷史背景進行研究。
❸ 台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1、台州亂彈
台州亂彈,起源於明末清初。1955年被國家文化部列為全國318個地方劇種之一。台州亂彈的唱腔以亂彈為主,兼唱崑曲、高腔、徽調、詞調、灘簧等。僅亂彈唱腔就有慢亂彈、緊亂彈、緊中慢、二煥、上字、和原、玉麒和三吊環等曲調。其舞台語言以中原語音結合「台州官話」,充滿民語鄉韻,通俗易懂,獨具特色。
2、黃沙獅子
這項傳統表演藝術的最大特點是把民間精湛武藝與傳統舞獅表演巧妙地結合起來,舞武一體。它不但能在地上翻滾嬉戲,又能在高台上表演各種風趣的動作。表演時,演員在八仙桌上翻飛的同時,還兼耍「過堂」、「桌上筋斗」、「下爬點」、「疊羅漢」「懸桌腳」、等等翻桌動作。
3、濟公傳說
濟公傳說,是以南宋禪宗高僧道濟的故事發展演變而來的一種民間口頭文學。主要分布於浙江省以天台為中心的區域,並由此輻射全國,影響世界。濟公傳說內容涉及降龍羅漢投胎的濟公出世傳說、神童李修元的濟公傳說和諸多濟公癲狂濟世、懲惡揚善、扶危濟困、戲謔降魔的傳說。
4、仙居無骨花燈
仙居無骨花燈,具有近1300年的歷史,它的技藝十分獨特,燈面圖案均由刀鑿針刺成孔,經過透光留影而成,特別是造型方法在中國花燈中獨樹一幟,通身不用一根骨架,由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紙質燈片折拼粘接而成;造型千變萬化,圖案豐富多姿。
5、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
天台山乾漆夾薴技藝,「乾漆夾薴」工藝是天台民間傳統的手工技藝。它是為各種製品外表裝飾和保護的一種獨特的技術。「乾漆夾薴」工藝是用原始生漆、薴麻等材料,通過層層包粘,進行反復打磨,塗商硃砂等各種輔助材料,再貼上金箔等,再經工藝處理後完成作品。
❹ 台州府城牆的文物遺存
銘文磚 台州府城牆從北宋慶歷五年(1045年)開始磚石包砌,後屢經修繕,直到清同治十年十一月最後一次大修。2014年,臨海文保所對台州府城牆的牆體銘文磚進行了系統的調查和傳拓工作。在該次調查中發現,散存在縣前街東北街口有部分城磚最早為宋代,各朝的城磚,長短不一,厚薄各異,種類繁多,都是手工壓模製成。而「台州府城磚」、「同治拾年十一月造」,字體模印在同一塊磚上,長33厘米、寬16厘米、厚9厘米,此磚均出北固山山上那一段城牆。
由於台州府城牆磚還分到各縣負責燒造,這些城磚上的文字,上萬塊手工城磚銘文,在反映宋至清政府組織民眾參與重大造城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的監管,也是為了留下當年參與監工的官員、普通百姓和工匠的姓名的痕跡。
台州府城牆靖越門至朝天門西南二面臨江2370米城牆體還保存百餘種明清時期的城磚。據調查發現,有嵌入靖越門大城門中「後所」城磚,長41厘米、寬20厘米、厚11.5厘米,據考為明代按軍事所城規劃設置,在臨海有「前所、後所」之分;「黃岩縣」、「天台縣南」、「天台」,等均按縣來分配任務修築城牆銘文磚;「甜瓜窯」、「若山窯」、「天王窯」、「吉祥窯」、「東浦窯」窯廠磚;「永保萬安」、「吉」、「魚雁沉」等吉語磚;「浮江」、「楊砂溪」、「東林」、「溪頭」和「三十三都」、「三十五都」、「二十二都」、「十二都」等產地磚;「周存福造」、「杜國才造」、「方有高造」、「陳道松造」、「王萬雲造」、「周思才造」等窯工磚。
經匯總,共有窯工7種、窯廠5種、吉語4種、產地12種、姓氏21種、紀年1種、紋式5種等各式模印磚銘,計有文字的有60種,歷代修築承傳信息內涵豐富。其中「府閔監造」、「太府…」銘文磚鑲嵌在朝天門瓮城南門外捍牆上,據考明崇禎十七年(1644年)任台州知府,四川人閔繼縉。清代最大城磚,長38厘米,寬19厘米,厚10.5厘米。
這些銘文磚為進一步研究台州府城牆的建築歷史和地理沿革、軍隊設置、燒造地點以及文字演變等問題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實物資料。
❺ 浙江的台州有什麼別名這些名稱有什麼歷史淵源
「天台」。
「天台」是古人最喜歡也是最常見的別稱之一。由於它與天台縣的縣名相同,因此,極易混淆,甚難辨別。
唐著名詩人劉禹錫在永貞元年(805)前後寫過一首詩,詩句中說:「聞道天台有遺愛,人將琪樹比甘棠。」意思是:聽說在天台治理有方,很受百姓愛戴,你辛勤王事,竟然不把仙界的玉樹當一回事,只在樹下辛勞理政。
天台立縣在三國吳初,最早叫作南始平縣(或叫始平縣),後改名始豐,又改為唐興,直到五代十國吳越天寶元年(908)才以「天台」名縣。劉禹錫寫這首詩時還沒有「天台」這個縣名。
詩中涉及的徐員外(徐裕),在這一年由台州刺史調任衢州刺史,所贈劉禹錫之物均屬台州土產。可知詩中的「天台」即為台州。
歷史淵源:台州之名,始於唐武德四年(621),「因天台山得名」。「台州」出現之後,古人在談到台州時,並不一定都以「台州」之名稱之,而經常以其它名詞來代稱。
(5)台州有什麼歷史文化遺址擴展閱讀
台州的著名景點
1、天台山風景名勝區
天台山以「佛宗道源」著稱於世的天台山是中國佛教第一個宗派天台宗的發祥地,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本山。重點景點有國清寺、石樑、赤城山、寒山湖、華頂峰等。
國清寺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也是日本、韓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在日韓和東南亞一帶擁有300多萬天台宗佛教徒。石樑飛瀑是浙江省十大名勝景點之一。
2、長嶼硐天景區
長嶼硐天景區面積16.18平方千米,是自南北朝以來的歷代採石遺址形成的石文化景觀。千百年來開鑿留下的28個硐群,1314個硐窟,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石壁長廊。擁有亞洲唯一的岩洞音樂廳,榮獲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巨大石碗和中國首個洞穴式石文化博物館。被譽為「天下第一硐」。
❻ 大溪古城是什麼朝代的
大溪東甌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台州市溫嶺市,是西漢時期的古城遺址。
2006年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進行發掘,大溪東甌古城遺址東西長約390米,南北寬約260米,面積約10萬平方米,是東甌國地域內發現的唯一城址。城內地層堆積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堆積包含物有青瓷瓶、壺、罐等文物;下層堆積包括板瓦、筒瓦、瓦當、斂口雙耳罐、原始瓷小碗、斂口缽等。
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❼ 浙江台州的臨海紫陽街有什麼歷史文化遺跡呢
每一個歷經千年的城市都有一座“中心老城”,而台州的“中心”,就是臨海。如果臨海這個名字你覺得很陌生,那麼下面這些名字一定很熟悉。
謝靈運、駱賓王、朱熹、徐霞客、朱自清、戚繼光、張伯端……這些如雷貫耳的大名,這些舉足輕重的歷史人物,都和臨海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分割的聯系。
千年台州府,滿街文化人。這座老城的遺跡非常多,論起景點和風光,它並不會輸給洛陽、西安、濟南、麗江那樣的千年古城;論起歷史參考,在華夏文明發展史上它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是一直以來,它那麼地低調和小眾,就像剛剛提到的那一群歷史人物的氣質,外表寡淡,內心濃郁。
在紫陽街上逛了一圈,發現這里住著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氣質。好比古董和文物,雖已不再“實用”,但極具收藏價值——收藏古董可以升值,而收藏一次紫陽街的旅行,可以將臨海的縮影,攬入懷中。
紫陽街是什麼街
紫陽街,這個名字來自北宋一個叫張伯端的人,他在臨海任職時,紫陽街還不叫紫陽街。後來張伯端去了陝西省的紫陽縣修煉,從此,這位南宗道教的始祖人物便有了一個名號:“紫陽真人”。張紫陽游歷四方之後,晚年回到台州,紫陽街這個名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經過不斷摸索、調整、改進之後,他們家海苔餅的生意越做越好,成為了整條街上海苔餅賣得最好的一家店。紫陽街上經常有外國的朋友光顧,所以管老闆的生意也做到了美國、荷蘭和日本等海外國家,外國的朋友一買就是幾百個,打包郵寄過去。盡管生意已經做大了,但是他依然保持著一個小餅賣一塊五的價格。因為在他的客人中還有很多的學生。在節假日的時候,離家的遊子回到家鄉,會把他的店裡三層外三層地包圍起來,供不應求,是那時候常見的場景。
海苔餅,是臨海人從小吃到大的東西,主料是海苔做成香香甜甜的泥,然後裹上酥酥脆脆的麵粉,烘烤成一個不大不小的小餅,是紫陽古街上銷售最好的一種小吃,也是紫陽街上必嘗的美食。
❽ 台州有哪些名勝古跡
台州山奇水秀,風光旖旎,具有較高的旅遊經濟開發價值。臨海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天台山系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李白「龍樓鳳闕不肯住,飛騰直欲天台去」的詩句,道出了天台山的誘人之美。天台山既是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和日本、韓國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又是中國道教南宗的本山。作為天台山十大勝景之一的「石樑飛瀑」,為浙江省十大名勝景點。台州還有3 個省級風景區:以火山岩地貌為特色,有「地質公園」之稱,又因保存完好的戚繼光抗倭古城而聞名於世的臨海桃渚風景區;以人工採石形成的洞窟為特色的溫嶺長嶼硐天景區及仙居自然風景區。「台州地闊海溟溟,雲水長和島嶼青」,這是唐朝詩聖杜甫對台州海上風光的寫照。台州海濱景色十分宜人。溫嶺石塘漁村,建築風格十分獨特。大陳島風景名勝與文化古跡相映,風情萬種。玉環大鹿山島不僅是中國唯一在海上的國家級森林公園,為回歸大自然的人們所鍾愛,而且還是一個藝術家獨運匠心,遍島創作「大地岩雕」的藝術之島。兩島猶如兩塊碧玉鑲嵌在萬頃東海之中
❾ 台州有那些名勝古跡
台州名勝古跡有神仙居、天台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台州府城牆、長嶼硐天、蛇蟠島、方山、凝真宮等,具體介紹以下幾處名勝古跡:
1、神仙居
神仙居,位於浙江省台州市仙居縣白塔鎮及淡竹鄉境內,古代名山,又名韋羌山,國家5A級景區。山上留有清朝乾隆年間縣令何樹萼題「煙霞第一城」,意雲蒸霞蔚之仙居,景色秀美,天下第一。
2、天台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天台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坐落於浙江省東中部天台縣境內的天台山,是中國浙江省東部名山。天台山屬仙霞嶺分支,呈西南-東北走向,平均海拔500米以上,主峰華頂山海拔1098米。天台山地處寧波、紹興、金華、溫州四市的交接地帶。素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享譽海內外。
3、台州府城牆
台州府城牆,又稱江南長城、江南八達嶺,全長6000餘米,現存5000餘米,東起攬勝門,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煙霞閣,於山岩陡峭間直抵靈江東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勢,俯視大江,尤以北部最峻。
4、長嶼硐天
長嶼硐天位於長三角地區南翼,浙江台州灣南隅溫嶺市東北。長嶼硐天風景區,系北雁盪山余脈,山巒海拔在150米左右,屬低山丘陵。長嶼因風巒蜿蜒起伏,猶如海上一座狹長的島嶼而得名。
5、蛇蟠島
蛇蟠島,台州第二大島,自宋始,島上因長期採石而留下姿態各異的1300多個奇異洞穴,故稱「千洞島」。自明清以來,即是旅遊避暑聖地,在30年代曾是電影《漁光曲》外景拍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