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的選擇題該如何思考

歷史的選擇題該如何思考

發布時間:2022-06-25 21:04:50

❶ 歷史選擇題的方法與技巧

一、審題方法
能否認真審題,是做好選擇題的關鍵。隨著命題技術的進步,選擇題的立體感和動態遷移感愈來愈強,迷惑性越來越大。因其答案的唯一性,又不像材料解析題和問答題那樣具有一定伸縮性,一旦審題出現偏誤,就會導致全錯。認真審核,對選擇題尤其重要。 要根據選擇題的特點,採用立體式的審題方法,明確題意和要求。其具體要求是:

第一,明確題目結構。要仔細推敲題干,搞清題干中答題項、主幹語和條件限定語。答題項是指答案包括的內容和項目,主幹語是選項論述的直接對象,條件限定語是對回答內容的各方面限定。

「英屬北美13個殖民地的抗英斗爭,到18世紀末轉變為聯合一致的美國獨立戰爭。出現這一轉變主要是由於:
A.英國壓迫加劇,北美人民反英意識增強
B.北部幾個殖民地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
C.各殖民地間初步形成了統一市場
D.統一的美利堅民族開始形成
其中出現原因是答題項,主幹語是指「轉變」(即由分散的抗英斗爭到聯合一致的獨立戰爭),限定語有時間(17世紀到18世紀末)、地點(北美)、特點(分聯合一致)。

第二,搞清時空范圍。根據限定語,特別要注意提取隱性時間信息,明確時限。搞清歷史現象的橫向、縱向的歷史空間和階段特徵,明確題目的時間范圍和空間。

第三,搞清基本題型。選擇題也有自身特點,根據其特點,明確題目的基本類型,再結合平時的學習和掌握,根據各題型的答題方法進行「對號入座」的思考和把握。

第四,推敲備選項。對備選項要認真推敲。近年來,備選項的干擾性日益增強,需認真分析。通過比較,掌握知識之間的區別,明確選項與題乾的關系。

第五,明確理論觀點。選擇題大都滲透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諸如生產力觀點、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觀點、階級斗爭觀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以這些理論觀點為指導,再進行論證和分析。

第六,明確與其它學科的關系。根據大文科的觀點,歷史往往與政治、地理。語文等學科聯系,要利用相關學科知識的互補性,作好答題的准備。

二、解題方法
審題是為答題服務的,在審好題的基礎上,還必須運用正確的解答方法。下面結合各類單項選擇題的特點和具體內容,對解題技巧介紹如下。
1.最佳選擇題
是單項選擇題中的基本題型,旨在考查對歷史知識理解掌握的准確性,考查辯證思維能力。特點是選項與題干隱含著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在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其它選項雖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夠全面或不合題意而不能成為最佳選項。題干求答項前後,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詞和形容詞。是選擇題中難度最大的類型。
例:前期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功績在於
A.確立了「民主」和「科學」的主導
B.批判了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潮
C.揭開了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新篇章
D.沉重打擊了封建正統思想的權威
解析:新文化運動前期,佔主導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項可以排除;反對儒家傳統道德是新文化運動的矛頭所向,而不是把矛頭主要指向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所以排除B項。C項迷惑性最大,因為揭開傳播馬克思主義新篇章是前期新文化運動的功績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績,排除C項。正是前期新文化運動,動搖了封建正統思想的統治地位,在社會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績,因此,最佳選項是D項。
答案:D
解題方法:先根據題干要求,確定好題目的邏輯思維關系,即論點與論據的關系。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確定住「最佳」標准,進行判斷。在此基礎上,運用優選法,逐個比較、分析備選項,找出最佳答案。謹防以偏概全的錯誤,或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2.因果選擇題
此類題目,旨在考查綜合分析、運用知識的能力。通常將歷史現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據題乾的指向列出相應的原因的或結果等。考查的角度有兩方面:第一種形式由結果推斷出原因,其結構是題干為果,備選項為因。第二種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結果或影響,其結構是題干為因,備選項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義後,列強由准備武裝干涉轉為「嚴守中立」,導致這一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
A.列強之間利益沖突,爭執不下
B.受到「門戶開放」政策的約束
C.革命形勢的發展超出列強的預料
D.袁世凱出任內閣總理大臣足以應付局面
解析:本題通過辛亥革命中列強調整對華政策的史實,考查分析歷史現象與現象間因果關系及辨別主要因素與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實,ABD項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題方法:此類題目主要著眼於歷史現象的背景、條件、結果、影響等方面的考查。要審清題意,明確因果關系,搞清命題意圖。同時注意區別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觀原因、客觀原因、內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顛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3.否定選擇題(逆向選擇題)
此類選擇題通常要求選出與史實不符的選項。其特點是題幹部分採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無」、「沒有」、「不正確」等詞語,所以要特別注意逆向思維。
例:中國共產黨七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爭取國家財政經濟狀況基本好轉的條件中,
不包括
A.沒收官僚資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調整工商業
D.節減國家機構經費
解析:本題主要從時間上進行判斷,沒收官僚資本是在解放戰爭中提出和解放以後人民政府實行的,發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由此可判斷A項是正確答案。
答案:A
解題方法:解答此類題可採用逆推法,即根據題意,首先找出與題目要求相符的三個備選項,剩下的備選項就是題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類題也可用正向思維或排除法。
4.推理選擇題
推理選擇題是指對這類選擇題可以通過推理達到解題目的。這類題目往往涉及一些規律性問題,考生通過對歷史規律的掌握,來分析具有同類性質的歷史現象。
例:在王安石新法推行過程中,最大的阻力來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農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國封建社會一系列自上而下變法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因為變法觸動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題就不難選出正確答案A。
答案:A
解題方法:解答這類題可採用推演法,通過必要的推理,來確定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推理時要掌握正確的指導思想,如歷史規律、邏輯關系等。因此,考生平時要注意歸納歷史現象,總結歷史規律並掌握運用。
5.排序選擇題
此類題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據題目要求,把歷史事實或歷史現象按一定的順序加以排列,如時間先後等,其形式有序號式或非序號式兩種。
例: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中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是(1)議會組建「新模範軍」(2)國王宣布討伐議會(3)克倫威爾建立獨裁統治(4)理一世被送上斷頭台
A.2143 B.4213 C3412 D1234
解析:如果考生能記住最先發生的是②國王宣布討伐議會,可以確定A
兩項可能正確,從而排除了BC兩項;然後,再分析A對兩項的差別,會發現最後的結束事件,A項是③克倫威爾建立獨裁統治,D項是④查理一世被送上台,據此,可用直接推斷法或排除法,選出正確答案A。
答案:A
解題方法:巧解此類題可以獲得事半功倍之效。採用首尾結合法,首先找出打頭的歷史事件的序號,找出備選項的代碼;再找出結束事件的序號,結合首尾序號,選擇備選項符合順序排列的那一個。若存在相同的備選項,則要比較他歷史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6.組合選擇題
此類題目是將同類選項按一定關系進行組合,通常在題於中列出三組或組以上的歷史事物,並冠之以數字序號;然後分解組成備選答案作為選項。也以構成否定形式,可據題意從選項中選出符合題於的應該否定的一個組合選項多項選擇題取消後,該類選擇題有增多的趨勢。
例:唐中期以後,藩鎮割據的特點是1藩鎮不向中央繳納賦稅2節度使自委派官吏3節度使死了,由兒子或部將繼任4藩鎮可鑄造貨幣
A1234 B.123 C234 D23
解析:如果考生能斷定④藩鎮可鑄造貨幣不符合題意,使可排除含④的備項A、C兩項。然後,比較B、D項,發現B、D項均含②③,即②的特點,最後只要能確定①符合題干要求,便可得出正確答案B項。
答案:B
解題方法:解答時可採用選基法或列式法。首先,選定一個絕對正確或絕對錯誤的答案為基點;然後,依此順藤摸瓜,選出答案。列式法是將所有選項的委字列豎式,四個選項都有的可確定,其他排除,從而縮小思考范圍;在此基礎上進行判斷。
7.比較選擇題
此類題是把具有可比性的歷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歷史現象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表現放在一起,通過分析、歸納、比較,找出其相同點或不同點。
例:《天朝田畝制度》和《資政新篇》中關於社會經濟的主張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異 C.完全一致 D.互為補充
解析:本題通過太平天國運動兩個重要文件有關社會經濟主張進行比較,考查對社會經濟主張的理解和評價。兩個文獻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質思想卻大相徑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卻是資本主義性質的。在對兩部文獻的社會經濟主張進行比較,作出客觀評價後,不難得出結論,既不能「互為補充」,也難以「大同小異」,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答案:A
解題方法:根據題干提供的條件,找出兩者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並結合所學知識進行綜合判斷。
8.材料選擇題
此類題目是材料解析題的客觀答法。多在題干中提供一則或數則材料,要求考生在讀懂材料的基礎上.透過材料發其現背後的歷史真實和要求,找出正確選項。
例:「我們讓奧地利和法國的這場戰爭僵持下去,然後我們出動全部兵力揮師南下。」說這句話的是
A.亞歷山大二世 B.加富爾 C.俾斯麥 D.尼古拉
解析:本材料選自1859年5月俾斯麥(時任普魯土駐彼得堡公使)寫給阿文斯勒伯爵的信。通過提取材料提供的奧、法及言論者的信息,再聯系當時的歷史及地理知識和所列人物,先判斷出法國與奧地利之間的戰爭,再據「南下」這一指示語而做出判斷
答案:C
解題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選擇題一般分三步進行:第一,通過看引文的出處和其它有關信息,確定材料所涉及的歷史背景。第二,讀通材料,弄清材料內容及相關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備選項的內涵及與題乾的關系,找出符合題目要求和歷史事實的備選項。
8. 概念選擇題
此類選擇題主要考查對歷史概念的准確理解和把握。其在題干中多提出一個基本概念,選項則多是對這一概念的闡釋或解釋。選項多是立足於對歷史概念內在規律和本質的把握。
例:鴉片戰爭前夕,清政府實行閉關政策的含義是
A.禁絕中國對外貿易 B.嚴格限制對外交往
C.一概排斥西方事物 D.封閉邊界固守疆域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對「閉關政策」這一概念內涵的理解。教材對這一概念並沒有予以明確闡釋,只能從鴉片戰爭前清政府與外國交往活動方面進行概括。從實際看,此時,中外交往是在一定范圍內進行的。所以A、C、D項都不符合當時的歷史實際。而「允許廣州一地對外貿易」的規定,與B項是相符合的。
答案:B
解題方法:解答此類題目,主要從歷史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等方面進行把握,通過對歷史概念的定量、定性分析,正確地界定歷史概念。同時,在平時要加強對歷史概念的學習,准確地理解歷史概念。

❷ 高一歷史選擇題有哪些答題技巧

選擇題是一個極具考察學生能力,考察學生嚴謹思維的題,容不得學生半點疏忽.因此審題的過程顯得尤為重要,能否正確審題是做好選擇題的關鍵所在.可以說審題的過程就是做題的過程.
那麼該如何審題呢?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有哪些方法呢?這里筆者根據多年經驗,結合實踐,便不揣淺陋,淺談如何審題,希望能對大家做選擇題有所幫助.
1、領會主題引導材料:
不難發現,現在的選擇題,不管是單個的還是成組的,在呈現問題之前都有一個引導材料.也就是我們通常理解為的背景材料.很多同學都不是很關注這個引導材料,為了節省時間直接去看問題,這其實犯了一個大忌,更是一個不好的習慣,引導材料與選擇題構成了一個相對獨立的有機整體,引導材料是對題目主旨的引導,讓學生通過理解引導材料確定答題范圍、思維和著手點.試題也是受引導材料所呈現的主題調控的.主題對駕馭材料和選擇答案有著極強的提示作用.所以要充分重視對引導材料的解讀,明確它的時限、范圍及所考查的主旨等.
2、仔細推敲題干;
仔細推敲題干就是弄明白題乾的內容,找出題干中的關鍵詞,弄清楚問題是什麼?一定要把問題看清楚,很多同學考試過後後悔不已,明明能做對的題,就是因為沒有仔細看題目中的問題,往往一個字詞沒有理解或者沒有在意,導致作出錯誤的選擇.推敲理解題干,主要注意主幹語、條件限定語,並且結合選項來理解,往往選項對題目的理解有很大的引導作用.
3、聯系知識;
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再認再現、理解、運用.因此,在審題時,一定要聯系相關知識,一是為了對備選項進行篩選,二是為了更准確理解材料的意思.選擇題的立意來源於書本,但高於書本,這就是考察學生通過聯系知識、理解知識的能力.
4、限定時空范圍;
任何歷史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條件限定語就是對選擇項在時間、程度、空間等方面的限定.因此需要根據限定語,注意提取隱性時間信息,明確時限.搞清歷史現象在歷史空間和階段的特徵,明確題目的時間范圍和空間.在歷史試題中強調時序概念的題目很多,因此時間概念的判斷在審題時至關重要.時間可以是具體的數字年代,如1992年或20世紀90年代,這是比較明確的時間概念;也可能是某個歷史時期,如抗日戰爭時期,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還可能是通過重大歷史事件來界定的,如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新航路開辟後,後兩種情況審題時需要向數字年代作一定的轉化,使時間概念更加明確.通過時間往往也能知道空間,通過空間也能獲得時間.
5、辨析備選項;
辨析備選項,就是審清備選項中哪些是干擾項.備選項的干擾性主要表現在:史實或觀點正確,但與題干時間不符;史實或觀點正確,但與題干不是同類知識(如題干要求選擇的是經濟方面的,但備選項是政治方面的);史實或觀點錯誤(張冠李戴、不符合實際、以偏賅全、絕對化);前面正確後面錯誤(不看完題絕對出錯);與題干基本符合,但不是最佳選項(需要進一步結合限制性條件並從多方面比較,確定最佳選項).
6、明確理論觀點;
選擇題大都滲透著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觀點、階級斗爭觀點、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答題時應以這些理論觀點為指導,再進行論證和分析.
以上就是做選擇題的方法,當然有些選擇題並不完全需要這六個方面的思考,對於拿不準的題,最好從以上幾個步驟著手選出正確答案.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❸ 如何提高高考歷史選擇題正確率

提高選擇題准確性有效途徑
1.反復讀熟教材,落實教材

很多同學做完題後大發感慨,歷史花時間很多,也看了不少書,但就是做不出題目。但要提醒大家的是看了書不等於熟悉了教材,我們一定要腳踏實地落實教材。那麼怎樣才能落實教材呢?

我認為有兩種方法:一是結構法,即抓住課文的主題,然後系統、細化落實教材內容,比如人教版必修《「百家爭鳴」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主題是「百家爭鳴」的形成,按照結構,本課講了三個問題「百家爭鳴」出現的背景,「百家爭鳴」的代表及主張和「百家爭鳴」的影響,然後逐步細化知識即可。

二是比照法,即同類事物一般有相同的影響因素,比如在人教版必修中,我們學習了「百家爭鳴」這是思想方面的內容,我們講了它的背景,我們是從政治、經濟、階級階層、思想四個方面講述的,那麼我們再學習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啟蒙運動的背景時,我們就可以比照著從四個方面去學、去思考。這樣能夠使我們知識掌握既系統又細化到位。

❹ 如何做好高考歷史選擇題

如何做好歷史選擇題已經成為一個迫在眉睫的問題。 一、明確所考能力,做到心中有數 從這幾年的高考試題及考試大綱來看,高考主要考查的能力有:對知識的再認、再現、理解、分析、比較、歸納、辨析等。其中對主幹知識的考查是重中之重;考查方式也從機械式照搬教材內容,發展到考查考生對歷史內涵的靈活運用。 二、學好基礎知識,明白不變的道理 基礎知識也就是教材和考試大綱要求必須掌握的知識,掌握好基礎知識,是做好選擇題的前提。只有了解了題目所涉及的考綱內容,才能更深入地挖掘其深層的東西。如一個事件發生的背景、過程、結果、意義、影響以及與其他事件的對比等。因此,這就需要我們熟讀教材,按照目錄默想某一節知識內容,尋找前後知識的聯系點,構建知識體系,然後再做一些試題鞏固。 三、認真審題,解題成功的關鍵 1.判斷題型,想好策略,從容應付。 一般來說,選擇題的類型主要有:肯定和否定式選擇題,直接和間接選擇題,最佳選擇題,組合選擇題,排列選擇題,因果關系選擇題,比較異同選擇題,材料選擇題,邏輯推理選擇題等。各種選擇題都有自己的特點,掌握其各自特點,是解題的關鍵。(1)組合、排列選擇題,這種題只要肯定了其中的一個,就可以否定一些答案了。(2)材料選擇題的解答是建立在考生對材料提供的信息,和教材相關知識深入理解相結合的基礎上。(3)最佳選擇題,需要判斷到底哪一個是最明確的答案,有時還需要運用上層建築與經濟基礎、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現象與本質等理論來分析。(4)對於否定式和間接選擇題,必須頭腦清醒,換位思考,排除以前形成的思維定式的干擾。(5)比較選擇題,要建立在對兩個或多個事件理解到位的基礎上。(6)邏輯推理選擇題,看出題目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就可以推出結果了。 2.領會題意,抓住關鍵詞。 選擇題由題乾和備選項兩部分構成,做題時首先要看題乾和備選項中哪些相符合,其次要仔細推敲題干中的文字表述,明確題干中的時空范圍、選擇方向和關鍵性限制詞,明辨是非,小心行事。如果在做題過程中,粗心大意,就有可能「一招錯全盤皆輸」。 四、仔細檢查,規范塗卡 避免因沒有塗寫或塗錯機讀卡,造成的失分。同時也要注意機讀卡的橫豎、前後順序,不要出現錯位的現象。下筆的力度也要達到應有的要求。

❺ 怎樣做到歷史選擇題全對呢

選文科的同學一般都會糾結歷史的選擇題該怎麼樣才能夠拿高分,選擇題高分者得天下,那我們該怎麼做歷史選擇題呢?做歷史選擇題的時候,我們要問問自己五個問題,如果每個問題都是肯定的回答,那麼正確率自然就高。

5 .價值取向對不對?

其實文科類的試卷,都有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引導在的。和主流價值觀相悖的選項也是不能選的。一般都是要宣揚正能量的。

❻ 歷史選擇題的做法高中

主要還是你自己要熟悉那些知識點,但你知識點如果熟悉的話,做學習起來就會很熟悉。

❼ 歷史選擇題怎麼提高正確率

、抓住時空概念

歷史學科中,最重要的就是時間點和空間點。鎖定時空能讓考生快速排除史實錯誤的選項。當然,首要還是考生能夠記清中外大事年表。史實抓不準,什麼都沒用。

二、抓住關鍵點

在題干關鍵部分劃下劃線是很好的抓重點方法,抓住中心思想,抓住出題人意圖,題目就解了一半。問政治,就排除經濟方面選項。問文化,就排除經濟方面選項。問A與B的關系,直接排除A與C的關系的選項。

三、抓住所問對象

題干問的是目的,選項給的是影響/背景/結果等等等,都可以直接排除。目的類選項標志為:為了;影響類選項標志為:有利於;背景類和結果類選項一般都是教材有的史實。


圖片來源網路

四、教材與材料

當材料與教材提供史實不符,怎麼辦?答案是:材料為主。歷史學科雖然是以教材為基礎,但當題干所給材料與教材觀點相悖時,一定要選擇材料

五、最佳選項

最佳選項類問題向來是得分率較低的題目,可能四個選項都對,但是期中一個最好。這時候一定要停下來認真分析,找出本質問題而非表象。當你實在做不出來的時候,所謂「根本原因找經濟」,選生產力,80%對。

六、程度問題

太絕對化的選項一般可以直接排除,列如帶「一定」「所有」之類的字眼的時候都不必入選,但還是要結合問題具體分析,關鍵還是鎖定材料。

❽ 歷史選擇題怎麼提高

在做歷史選擇題的時候想要提高歷史選擇題的正確率,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學習方法,聽課只做為學習的一部分,並且在聽課的時候要加入自己的思考,將自己不會的內容及時問老師,然後在課下的時候及時做題加以練習,對於出現問題的歷史選擇題,先自己分析錯誤原因,然後如果還是存在問題,及時請教老師或者歷史比較好的同學。第二個要改變的就是歷史的做題習慣,在做歷史試題的時候首先要學會限時做題,在規定的時間去做題,然後對於不會的試題標記出來,課下的時候回歸書本再次復習,並且在做歷史選擇題的時候可以利用一定的技巧,比如排除法對比法等等提高歷史選擇題的正確率。

❾ 高考文綜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有哪些

1文綜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一

最近原則:與平常知道的相關原理最接近的選項為正確

1.歷史選擇題考根本目的:統治者所採取的某項政策,根本上都是為了鞏固統治和維護統治基礎。

2.以時間為突破口對應重要歷史事件相關知識

3.歷史選擇題題干中給的時間不是我們所熟悉的,此時可以考慮所給時間最接近我們熟悉的時間及對應事件。

4.考查對外政策出發點:一個國家對外政策的出發點是國家利益。

2文綜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二

1、歷史選擇題題干要三看:一看時間、空間,界定答題范圍;二看否定、肯定,確定答題方向;三看關鍵詞語,有沒有專有名詞、歷史概念。明確內涵外延。

2、被選項要三思:認真思考每一個被選項:是否符合歷史史實、時代特徵;是否符合題干要求;是否與題干有必然的邏輯聯系。

3文綜歷史選擇題答題技巧三

1、直選法,根據所學知識,直接確定不符合歷史史實和邏輯關系的選項。

2、排除法,通過排除符合史實和邏輯關系的選項,剩下的就是符合題意的選項。

3、推理法,若不能確定某個選項時,可以先假設此選項正確,然後再根據所學歷史知識進行推理,分析其結論是否符合史實和邏輯關系。

其實對於文科綜合來說,無論是地理、政治或者歷史,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能力,如果學生把握不住考題的點,那麼是無法選擇正確的選項的。當然,在進一步提升歷史等文綜的成績之前,一定要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才能全面的分析題目和選項。

閱讀全文

與歷史的選擇題該如何思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