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在歷史上被其他民族統治的歷史有多久
山西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古老而燦爛的華夏文明,是「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備受關注的地區。
山西簡稱「晉」,源於西周時代的晉國。據《史記·晉世家》及有關史書記載,在山西翼城、曲沃一帶,商代時有一個小方國叫「唐國」,傳說是帝堯後裔的一支。被西周滅亡後,周成王戲剪桐葉為圭,封其母弟叔虞於唐,史稱「唐叔虞」。
歷史發展到距今大約5000年左右,又有堯、舜、禹先後在河東地區建都,據我國的考古學權威人士研究考證,"中國」之名就起源於堯、舜、禹建都的古河東地區。這樣,"華夏"、「中國」,這些古老的名稱,就成為山西古代文明的象徵。
Ⅱ 山西的歷史由來是什麼
山西省,省會太原市,位於中國華北地區,東邊是河北省,西邊是陝西省,南邊是河南省,北部是內蒙古,山西地區總面積15.67萬平方千米,佔中國總面積的1.6%,常住人口3729.22萬人。2019年,山西省地區生產總值(GDP)是17026.68億元,位居全國省份21位。
山西地圖簡圖
北魏統一黃河流域,結束了北方四分五裂的局面,山西為北魏領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為東魏、西魏,山西絕大部分為東魏領地,南部余部為西魏領地。後來,北齊取代了東魏,北周取代了西魏。公元577年,北周滅北齊,山西地區為北周領地。
隋朝建立後,起初在地方取消了郡一級建制,在要沖諸州設總管府,以州刺史兼總管,統領鄰近數州。山西境內並州、代州、隰州、朔州設總管府。後來又改州為郡,地方實行郡縣兩級制。山西及周邊河北、內蒙古一帶為太原郡、定襄郡、馬邑郡、雁門郡、婁煩郡、西河郡、離石郡、上黨郡、長平郡、臨汾郡、龍泉郡、文城郡、河東郡、正平郡分轄。
隋煬帝以李淵為山西河東道慰撫大使,山西的名稱就是來源於此。唐高祖李淵在太原起兵,建立了大唐王朝。五代十國時期,劉崇在太原稱帝,建立北漢政權。
公元979年,北宋滅亡北漢後,設立河東路,公元1044年,遼國在山西地區北部設立西京道。金國統治山西時期,為河東、西京兩路,1128年,河東路分為河東南路、河東北路。
元朝時期,將全國劃為11個行省,山西、山東、河東為元朝腹地,屬中書省。
明朝時期,公元1368年,山西地區為山西行中書省,公元1376年,改為山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管轄太原、大同、平陽、澤州、潞安、汾州六府,遼、沁二直隸州。其時,山西等處按察司分設冀寧、冀南、冀北、河東四道,兼察諸府、州,是為省設道的開始。
山西省旅遊地圖
清朝時期,山西地區為山西省,明朝和清朝時期,山西的商人發展非常迅速,被稱為晉商,也是中國歷史上三大商幫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山西的票號。
民國時期,山西地區為晉系軍閥首領閻錫山的管轄地區。
1949年4月,山西地區全省解放。
截至2020年,山西省共管轄11個地級市,市轄區25個、縣級市11個、縣81個。省會太原市,其他城市分別是:大同市、朔州市、忻州市、陽泉市、呂梁市、晉中市、長治市、晉城市、臨汾市、運城市。
Ⅲ 山西有多少年歷史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古城,2003年迎來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輝煌慶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與全國任何一個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蘇州、開封、洛陽在內,都毫不遜色。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贊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歷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太原積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龍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家傳為世界之最;始建於北齊、毀於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與巴米揚和樂山大佛相媲美!此外還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剎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宮純陽宮、多福寺等文物古跡。
Ⅳ 山西老陳醋有多少年的歷史
山西老陳醋是中國四大名醋之一,它的生產已有3000年余年的歷史,全山西大大小小的醋生產企業也有1000多家。號稱中國四大名醋之一的山西老陳醋以其綿、酸、香、甜、醇的獨特風味和悠久的釀造歷史熏在國內排名位居鎮江醋、保寧醋和福建紅曲醋之前,著稱於世。
Ⅳ 山西電有多少年的歷史
山西汾酒是我國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工藝精湛,源遠流長,素以入口綿、落口甜、飲後余香、回味悠長特色而著稱,在國內外消費者中享有較高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忠誠度。歷史上,汾酒曾經過了三次輝煌:汾酒有著4000年左右的悠久歷史,1500年前的南北朝時期,汾酒作為宮廷御酒受到北齊武成帝的極力推崇,被載入廿四史,使汾酒一舉成名;晚唐時期,大詩人杜牧一首《清明》詩吟出千古絕唱:「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汾酒的二次成名;1915年,汾酒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榮獲甲等金質大獎章,為國爭光,成為中國釀酒行業的佼佼者。
汾酒地位:汾酒,瀘州老窖,茅台是我國三大名酒
Ⅵ 山西平遙古城有多少年的歷史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雲南麗江、安徽歙縣並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古城位於中國北部山西省的中部,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明代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迄今為止,它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公元1368~1911年)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堪稱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平遙地處汾河東岸、太原盆地的西南端,與另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祁縣相毗鄰。同蒲鐵路、大運高速公路縱貫縣境。經濟以農業為主,主產糧食、棉花,特產牛肉、推光漆器等。其中牛肉名聲頗大,有「平遙牛肉太谷餅」的民歌歌詞。
平遙曾是清代晚期中國的金融中心,並有中國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縣城格局。
春秋時屬晉國,戰國屬趙國。秦置平陶縣,漢置中都縣,為宗親代王的都城。北魏改名為平遙縣。清代晚期,總部設在平遙的票號就有二十多家,佔全國的一半以上,更被稱「古代中國華爾街」。其中規模最大的是創建於清道光年間、以「匯通天下」而聞名於世的中國第一座票號「日升昌」。
平遙目前基本保存了明清時期的縣城原型,有「龜」城之稱。街道格局為「土」字形,建築布局則遵從八卦的方位,體現了明清時的城市規劃理念和形制分布。城內外有各類遺址、古建築300多處,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民宅近4000座,街道商鋪都體現歷史原貌,被稱作研究中國古代城市的活樣本。
平遙城牆建於明洪武三年,現存有6座城門瓮城、4座角樓和72座敵樓。其中南門城牆段於2004年倒塌,除此以外的其餘大部分都至今安好,是中國現存規模較大、歷史較早、保存較完整的古城牆之一,亦是世界遺產平遙
Ⅶ 山西省大同市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1964年恢復大同縣、懷仁縣,屬大同市管轄,1965年二縣劃歸雁北專署管轄。1970年4月,大同市劃歸雁北地區革命委員會領導。1972年3月,大同市復為山西省轄市。大同市轄有四區,即:城區、礦區、南郊區、新榮區;雁北地區轄有十三縣
Ⅷ 山西運城有多少年的歷史
運城市歷史悠久,是中華民族的最早發祥地之一。距今約180萬年前,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生息。
運城,位於山西省西南端,秦晉豫黃河金三角,是山西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古稱河東,是三國蜀漢名將關羽的故鄉。全市轄1區2市10縣、133個鄉鎮街道、3338個行政村。運城市因「鹽運之城」而得名,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接壤,東峙中條山和晉城市毗鄰,西、南與陝西省渭南市、河南省三門峽市隔黃河相望,是2006年CCTV十佳魅力城市。
Ⅸ 太原有多久的歷史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古城,2003年迎來了她建城2500周年的輝煌慶典(公元前497—2003年)。以其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太原很大很大,與全國任何一個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蘇州、開封、洛陽在內,都毫不遜色。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贊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歷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太原積淀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如「晉祠」園林,稱得上是華夏文化的一顆璀璨明珠;建於明代的永祚寺,「凌霄雙塔」是我國雙塔建築的傑出代表;龍山石窟是我國最大的道教石窟,被專家傳為世界之最;始建於北齊、毀於元末明初的蒙山大佛,堪與巴米揚大佛和樂山大佛相媲美!此外還有隋末唐初建造的佛教名剎崇善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道教寺宮純陽宮、多福寺等文物古跡。
Ⅹ 山西的歷史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第一批)、平遙(第二批)、祁縣、新絳、代縣(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山西省靈石縣靜升鎮(第一批)、山西省臨縣磧口鎮 (第二批)、山西省襄汾縣汾城鎮 (第三批)、山西省平定縣娘子關鎮 (第三批)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山西省臨縣磧口鎮西灣村(第一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 (第二批)、山西省介休市龍鳳鎮 張壁村 (第二批)、山西省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 (第二批)、山西省平遙縣岳壁鄉梁村 (第三批)、山西省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 (第三批)、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第三批)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五台山、恆山、黃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五老峰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交城龐泉溝、寧武蘆芽山、陽城莽河、五鹿山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五台山、壺關太行山大峽谷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歷史名人
關羽、狄仁傑、裴度、衛青、霍去病、裴秀、羅貫中、王勃、王之渙、王維、王昌齡、柳宗元、元好問、關漢卿、白樸、鄭光祖、傅山等。
史前(3人):堯、舜、禹
先秦(26人):傅說、叔虞、晉武公、荀息、重耳(晉文公)、狐偃、介子推、祁奚、趙盾、董狐、程嬰、韓厥、士丐、魏絳(魏莊子)、師曠、羊舌肸、董安於、尹鐸、趙鞅、智伯、豫讓、趙毋恤、猗頓、屍佼、荀況(荀子)、趙雍
漢魏(15人):衛青、霍去病、班婕妤、溫序、郭泰、郭大、衛覬、王烈、關羽、賈逵、毋丘儉、樂詳、王昶、王沈、裴秀、貂蟬
兩晉十六國(22人):賈充、孫楚、王渾、王濟、裴頠、賈南風、郭璞、鄧攸、溫嶠、魯勝、衛鑠(衛夫人)、孫盛、孫綽、郭澄之、慧遠、法顯、劉淵、劉聰、劉曜、石勒、石虎、慕容永
南北朝(18人):周續之、裴松之、王玄謨、裴駰、柳惲、裴子野、王僧辯、拓跋珪、拓跋燾、拓跋宏、王慧龍、王遵業、爾朱榮、賀拔岳、曇鸞、高歡、高洋、斛律光、王峻、裴讓之、唐邕
隋唐(57人):薛道衡、王通、薛世雄、薛舉、柳biàn(四聲){字型:上「巧」下「言」}、裴蘊、裴寂、劉武周、王劭、裴矩、溫大雅、王珪、裴世清、武士彟、王績、尉遲恭、王方翼、王勃、窺基、裴行儉、薛仁貴、裴炎、武承嗣、狄仁傑、武則天、武三思、宋之問、薛稷、薛曜、薛訥、張守珪、王之渙、裴耀卿、王翰、王鉷、封常清、王維、王昌齡、薛嵩、王縉、盧綸、呂溫、柳宗元、白行簡、王播、王涯、裴度、張彥遠、呂岩、柳冕、溫庭筠、聶夷中、唐彥謙、司空圖
五代(15人):李克用、李存孝、荊浩、郭崇韜、李存勖、安重誨、李嗣源、史匡翰、石敬瑭、武漳、劉知遠、劉崇、劉承鈞、李筠、毋昭裔
宋遼(32人):王全斌、黨進、王溥、刑抱朴、楊業、楊弘信、劉繼元、呼延贊、畢士安『文彥博、郭若虛、楊延昭、楊文廣、高克明、狄青、孫復、劉羲叟、司馬池、 司馬康、王掘、王居正、王詵、王彥、馬遠一家、蕭照、趙鼎、楊存中
金元(41人):胥持國、郝天挺、胥鼎、高汝礪、楊雲翼、陳規、雷淵、馮廷登、馮妙真、孫威、宋德芳、劉祁、劉郁、元好問、段克己、段成己、麻革、李俊民、張存惠、張德輝、陳賡、郝經、薛景石、許國禎、許扆、關漢卿、姚天福、孫拱、白樸、溥光、高克恭、察罕、同恕、劉致、喬吉、賈魯、呂思誠、石俊寶、薩都刺、鄧光祖
明朝(29人):高巍、侯琎、羅貫中、薛瑄、常倫、韓文、陳卿、喬宇、王瓊、李瀚、周鈇、任環、楊博、孔天胤、王崇古、張四維、王國光、褚鈇、劉東星、王家屏、張養蒙、麻貴、張銓、曹於汴、張鳳翼、孫傳庭、韓爌、鮑承先、張慎言
清朝(48人):白胤謙、賈漢復、程康莊、朱之俊、傅山、於成龍、於准、戴廷栻、閻若璩、吳雯、吳琠、張泰交、范鄗鼎、陳廷敬、田從典、李毓秀、裴幰度、劉璋、任舉、孫嘉淦、宋廷魁、徐昆、宋鑒、宋在詩、張佩芳、康基田、祁韻士、李鑾宣、安清翹、張敦仁、曹順、栗毓美、祁貢、仝卜年、張穆、李鎔經、祁世長、楊尚文、徐繼畲、喬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