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歷史中的認識題怎麼答

歷史中的認識題怎麼答

發布時間:2022-06-26 21:03:58

A. 如何回答歷史試題中的啟示類問題

近幾年高考中,啟示類問題頻頻出現,研究這類問題的特徵以及解答技巧,既是高考應試的需要,也是教育功能的展示,讓人們從中有所領悟。大致歸納為以下三類。一、由具體問題談對某一類問題的看法2006年全國Ⅰ卷37題(4)簡述從中華文明發展的歷史中得到的啟示。考生從歷史上各民族共同創造了中華文明,繼續發展仍需要各民族共同努力;中華文明的發展應保持自己的優秀傳統,廣泛吸收世界的優秀文化等,言之有理,即可賦分。2007年江蘇卷37題.讀材料一孔子聚徒講學、材料二古之取士皆本於學校(王安石《臨川集》)、材料三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初期,創辦新式學堂、派遣留學生、材料四拿破崙通過《教育基本法》:結合以上材料,你得到什麼啟示?這道題沒有給出明確答案,在選拔人才方面的經驗或啟示:人才是國家的寶貴財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完善和規范考試制度,有利於人才選拔;要用德才兼備敢言直諫者;任人唯親、姑息養奸危害嚴重;樹立尊重知識和人才觀念等。二、通過歷史知識對相關的現實問題作出認識或預測2007年江蘇卷29題,由漢、唐時期中日友好交往到19世紀60年代後,兩國開始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再到近......
(本文共計2頁)
[繼續閱讀本文]

B. 歷史題目中有關怎麼認識某某事物的答案也就是怎麼回答某些題目

可以理解為」用課本中學的知識和術語(主要是術語)解釋這件事「。
如果是歷史事件,寫些前因後果充數,然後要寫評價,用辯證法,這件事有好有壞,有進步的一面也有歷史局限性……
如果是名詞,就羅列這個東西的特點。

歷史簡答題就三種:「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
」認識某事物「= 是什麼+為什麼

C. 遇到歷史中題目上的 對此你有什麼認識『』認識『』,該如何去回答

當然是從歷史的本質開始回答,比如說發生了哪件歷史大事件,你就可以概括一下,在總結一下自己的想法,這樣基本可以拿到分了。希望可以幫到你。

D. 歷史認識類主觀題怎麼答題

首先要讀懂題目的主旨是什麼
需要用到哪些知識點
如果是發散型題目,是可以在已知的知識點基礎上,加上主觀對歷史事件分析。
簡單的一句話,平時系統化學習歷史,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把所學的知識點連貫起來,考試時候遇到主觀題才不會失分。

E. 高中歷史大題:請問如何回答大題的「啟示」「感想」「認識」啊思路…

好久沒做歷史題目了,但還是提點小意見,可能對你有幫助。先舉個例子說下:
回顧下列中華各民族上下五千年團結、融合、禦侮、奮斗的五個片段

(1)公元前221年,秦建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2)蒙古族建立元朝,迎來了民族融合的又一次高峰

(3)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開始了中華民族的百年屈辱史

(4)血肉築長城,八年抗戰取得勝利

(5)新中國建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共同繁榮

結合以上史實和所學知識,以「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眾志成城」為主題,談談你的認識。

答案得分點:第一個層次14分

從1、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不斷發展和鞏固,統一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的主流。

2、各民族團結一致,創造華夏燦爛文明,書寫民族輝煌歷史。

3、歷經磨難的中華民族,不屈不撓、團結抗爭,努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三個方面回答並附以簡要史實得滿分14分;

第二個層次12分,能從三個方面回答,未結合史實;

第三個層次10分,能從兩個方面回答,能結合史實;

第四個層次8分,能從兩個方面回答,未結合史實;

第五個層次6分,能從一個方面回答,結合史實;

第六個層次4分,能從一個方面回答,未結合史實;

第七個層次2分,僅復述所給材料的。
從上面的題目說,談認識,首先你要做到要結合材料回答,看清題目他讓你回答的點是什麼,就象上面說的是要結合三方面來講。先講材料,材料講了什麼,然後根據材料你知道什麼(答你所學的知識),你的想法。思路一定要開闊,有的時候寧可多寫,也不要少寫。因為多寫不會扣分,但是如果你的關鍵詞抓住了,你就能得分。

整個工業文明是一個不間斷的連續的進程。隨著科技革命的推進,計算機、網路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據材料三並結合現實,分析網路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利弊?答案: 利: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進步;使人類生活、工作、學習、思維等方式改變;信息傳遞迅速,豐富了人們的生活。(答對兩點即得滿分)(4分) 這題是材料題,所以比較簡潔。從這題看,其實它就是讓你談談感想,只不過它說的更直接,讓你從利弊來講。答問題一定要全面,就是正反都要講到。如果是大題目,你要想他說從人類社會,我們可以想到對人類的經濟,生活等方面敘述。它上面講推動生產力的發展,那大問題的話,你可以詳細的說怎麼推動的,帶來哪些成果,然後在講第二點,在生活上怎麼樣,第三點在學習上怎麼樣等等

平時一定要多做題。做多了就有題感了。這很有道理,可以做寫有答案思路比較好的,參考他們是怎麼回答問題的。因為歷史題目,很多人做做選擇題還好,大問題就懶的答了。實在懶你可以在做題目時先想下自己要答什麼,用什麼思路,從哪幾個方面考慮,然後在參考答案。多練幾次就會比較熟悉的了。還有熟悉課本知識很重要,不然如何考慮全面,做起來得心應手?
下面在跟你列點做歷史題需要考慮的點:
對著一道大題,先要知道它問你的是什麼,希望你答的是哪些內容。尤其要注意時間段和關鍵詞。比如問評價李世民:可以答他做了什麼措施,社會狀況怎樣變化,後人對他的評價。要熟悉教材,問你一段時間和提到一些關鍵詞,要馬上反應到那時間發生什麼,與關鍵詞有聯系的人和事。多問幾個為什麼。
多做題,把答案寫下來,再多答案,看看答案是怎麼寫的,自己漏了什麼。經常這樣做,大題會答得好的
考試的時候,寫錯不會扣分的,是按照要點給分的!!
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
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

F. 歷史問答題怎麼答怎麼分析題目

一、問答題的種類問答題按照題的性質和要求,可分為敘述、綜合、分析、比較、評述、材料式問答題等不同種類。1.敘述題: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或歷史人物活動的原因(或背景)、經過、意義(或性質、影響、作用、評價)按一定順序直接敘述出來。2.綜合題:將分散在不同章節、不同國度、不同歷史時期但又有某種聯系的歷史內容系統歸納,貫穿融會,進行表述,並得出適當結論。難度較大。3.分析題:將復雜的歷史事件、現象或內容分解成幾個方面:背景、原因、性質、特點、結果、意義、作用、經驗教訓等,揭示其本質並得出結論。如說明了什麼?有什麼啟示等等。4.比較題: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進行歸納,找出它們之間的可比點加以比較,求同析異,以加深對歷史事件本質的理解。這是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常用方法。5.評述題:先將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人物的活動,給以綜合歸納,概要敘述,再依據當時的具體條件,給予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評價歷史人物還要注意結合時代背景,實事求是地評述。可先敘後評或邊述邊評,夾敘夾議。6.材料式問答題:即材料解析題(含圖表、圖片)和問答題的融合,從形式上看它由兩部內容構成:一是材料;二是設問。近幾年高考主觀試題幾乎全部採用了這種形式。二、問答題的結構及其作用1.問答題的結構。任何一道題意明確、表述完整的問題都有四項基本構題成分,即: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求答項。選例並圖解如下:[例題]根據史實說明近、現代史上日本對中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的原因。中國各種主要政治勢力對兩次戰爭的態度如何?中國最終取得抗日戰爭勝利的原因是什麼?高考試題均由提示項、限定項、中心項和求答項構成。但在題文中有時有合理省略的情況,合理的省略無損於題意。2.問答題結構的作用。(1)提示項:限定解答的方式,包括考生答題的思維方式和表述方式。(2)限定項:指定解答的已知條件,例如:時間、空間、史實、觀點、引語等。(3)中心項:規定解答所依據的內容。中心項千變萬化,無一相同。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制度、人物、國際關系等各種知識領域。中心項是構題的核心部分,其他三項都從屬於中心項。(4)求答項:指定解答的「未知」項目。常見的求答詞語有原因、經過、結果、性質、特點、意義、影響、相同點、不同點等。還有「哪些」、「如何」、 「什麼」、「怎樣」、「為什麼」等,既是求答詞,又是提示詞。這四項結構共存於題目之中,它們出現的次數不一,先後位置多變。但四者互相依存,合理統一,共同發揮考查能力的作用。3.解問答題的讀、審、答(1)讀題:對題目要全讀、細讀、多讀,領會材料題意。(2)審題是解答問答題的至關重要的一步。在高考中有許多考生答題情況很不理想,究其原因,除了知識和思維能力上的缺陷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沒有審明題意和抓住思路,答題亂了套,甚至答非所問,即使掌握了充分的知識也起不了作用,如何審好題應注意以下幾點:考生臨試審題是科學知識和思維能力在短時間內綜合、靈活的運用。考生能不能很快了解題目要問什麼,要你回答什麼,能不能對試題進行深入地發掘,實際上也是一種信息處理能力。審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審要求。審題首先明確試題的具體要求,要學會分析試題的結構成分。一道完整的、題意明確的歷史問答題在一般情況下由提示語、限定語、主幹語(也叫中心項)、答項語四種成分構成。分析清楚試題的結構成分,就可完整准確把握題意。第二,深入發掘題意,突破重點難點。第三,審題型。審題時還應判定該題屬於何種題型。如前所述,歷史問答題大致分為敘述題、綜合題、分析題、比較題、評述題、材料式問答題五種題型。不同類型的試題,各有不同的特殊要求,答題形式和方法也不盡相同。因此,判定題型對加強答題的針對性是有幫助的。另外,一道試題如有幾問,那就要注意這幾問是否屬於同一題型。因為一道有幾問的試題,不同問屬於不同題型的情況並不鮮見。第四,審求答重點。試題的問法,提問的方式、角度不同,答題的重點也就不同。確定答題的重點,有利於詳略得當地組織材料,科學分配答題時間。(3)答案規范化。第一,觀點正確,史論結合:觀點正確,史論結合是解答問題最基本的要求。「史」是指具體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論」是指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概念或觀點。史論結合,就是初步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去分析史實,得出正確的評價或結論,做到材料(史實)和觀點相統一。敘述史實是答題的基礎,好比「畫龍」;簡要的分析、評論是答題的靈魂(即考生的立場和政治方向),猶如「點晴」。答題既要反對缺乏分析的材料堆砌,也要反對缺乏史實的泛泛空論。第二,敘事有序,論證有力:歷史問答題各種類型題雖然各有其特徵和能力考查的側重點,但解答時都離不開史實的敘述和對歷史問題的分析、評論、論證。敘述史實要有序,或按時間順序,或按空間順序,或按邏輯順序,切忌雜亂無章,顛三倒四。分析史實,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論證某種觀點正確與否,要抓住要點、切中要害,要言之成理、論證有力。第三,詳略得當,要點全面:試題要求的重點,應該多寫詳答,將各要點,諸要素交待清楚;非重點部分就須少寫略答,以繁中求簡,雜中取精。這就是要答題「要點化」。當試題涉及到很多時,答案的每個要點就要簡明扼要;試題要求的內容較少,答案則應相對比較詳細具體。第四,文字准確,條理清楚:有些考生答題時文字表達能力差,語無倫次,詞不達意,不會概括,羅羅嗦嗦寫了一大篇,不得要領,看不懂他究竟說什麼。有些考生採用「多答戰術」,不管與題意有關無關,讓閱卷老師去「揀破爛兒」。這都是不可取的。好的答案在表達上應力求文字准確、簡煉。這就要學會提煉和概括。另外,在答案編寫形式上,要根據題意和答案內容分段,每段之中的每個要點前面必須有數碼序號,做到「段落化、要點化、條理化、序號化」,以求層次清楚,使人一目瞭然。例1:鴉片戰爭後,中國在淪為半殖民地的同時也開始了近代化的歷程。概括指出在19世紀中葉至1919年的近代化歷程中,中國在政治制度、生產方式、社會階級構成以及教育、科技諸方面發生的重大變化。解析: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時間界定和要求回答的內容。時間是近代前期,內容是政治制度、生產方式、社會階級的構成及教育、科技五個方面。據此分析,這一時期的變化體現在:從政治制度方面看,表現為封建君主專制被推翻,建立起共和政體。從生產方式來看,從封建的生產方式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過渡;從階級結構來看,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出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產生。從教育來看,教育內容和方式都在發生變化,集中體現為新式學堂的出現。科技方面引進了西方先進科技。參考答案:(1)推翻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共和政體。(2)產生了近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3)產生了資產階級、工人階級等新的階級。(4)出現了新式學堂。(5)引進了西方先進科技。例2:中國近代化是指中國由傳統社會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歷史進程。對中國近代化演進層次的論述,史學界有多種觀點。一位著名史學家認為:中國近代化先後經歷鴉片戰爭後的「觀念轉變」、19世紀中後期的「器物變革」、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制度變革」三個時期,並沿著三個層面向縱深延伸。根據所學知識,結合以上觀點回答下列問題。(1)「觀念轉變」「器物變革」「制度變革」分別指什麼?(2)以上變革對中國社會各產生了什麼重要的積極影響?解析:本題從近代化的層次性立意,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問題和對史實的運用能力,解題時首先理解近代化的三個層次,其關鍵在於利用時間限制篩選事件,「鴉片戰爭後」的「觀念轉變」,應指新思想的萌發:19世紀中後期的「器物變革」,指洋務運動;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制度變革」涉及的事件較多,要考慮全面。第二問答題比較簡單,注意語言要簡煉,條理要清楚。參考答案:(1)「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萌發;洋務運動;戊戌變法、清末新政和預備立憲、辛亥革命。(2)影響:①向西方學習的新思想引導人們關注世界,邁出了向西方學習的第一步。②洋務運動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國經濟的擴張。③戊戌變法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於資本主義思想的傳播。清末新政對中國的近代化在客觀上起了一定作用,也使人們進一步認清了清政府的反動面貌。④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統治,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打擊了帝國主義,為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在打好基礎的前提下,發揮出自己的答題技巧,是取得好成績的重要途徑之一。技巧的運用要靠平時去練、去實踐。筆者淺談旨在說明考生如何把掌握的知識充分發揮出來,取得好的成績。
這樣可以么?

G. 【歷史】歷史大題中,如何回答啟示和認識

啟示是從材料中體現的對我們做事的建議,認識是對材料本質和表象的看法。
比如:羅斯福新政
認識是這次新政創立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雖然建立在維護資本主義基礎上,但還是一定程度促進美國經濟發展,緩和矛盾。
啟示是我國以後在經濟方面不能過於依賴市場自己調節,也要充分發揮政府作用。
【這是我自己總結的,其實還有一個方法,如果在考場上,你實在不放心,時間又足夠,可以把對材料的看法,和從中體味出的對我們有利的道理等等你覺得有關的都寫上去,寫多了,老師總不會扣分吧,這樣就有雙保險~我就經常這樣,效果不錯,寫這么多答案,總會寫到點重點吧~】

H. 歷史 關於認識類的題該怎麼回答

當然是先說最重要的,最明白的,然後逐步說出那些不容易懂得,分析各個事例,得出最重要的作為最終結論

I. 歷史考試遇到認識類的題目怎樣回答

認識類題型,要抓住以下幾點:一是材料中有哪些重要點;二是將重點分類,劃成統一的幾部分,彼此不重復;三依據部分答題,注意分值,一般兩分一點;四是上升到理論的角度;五是注意,重點中的好的要繼續發展,不好的要改革出新。

J. 高中歷史大題談認識如何回答

認識其實可以深刻也很淺顯,但放到應試教育中無非三個點。
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
是什麼是對歷史人物、事件、時代做一個定義,往往是中立的或者是唯物史觀下的一個描述。
為什麼是指最終導致和使其發生的條件、背景或者其它因素,是對這些因素的描述以及它們在這段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和如何起到作用的回答
怎麼樣是對一個事物具有主觀性和道德性質的一個評價,往往是論是非對錯,一道認識題大致如此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中的認識題怎麼答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