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初中歷史綜合題具體答題思路和方法都有哪些
1、答題的文字表達方式
基本方法:文字表達一要字跡端正、排列整齊、疏密得當;二要文句通順、平實、語言准確;三要在形式上「三化」,即段落化,一問一段,簡明直觀;要點化,一個得分點一句話;序號化,不同的段和不同的句上標出不同的序號,做到條理分明,一目瞭然。
2、如何分析變法或改革成敗的原因
基本方法:注意四點: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3、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思路
基本方法:外顯比較式問答題的特點是比較的范圍具有確定性。解答時要認真審清比較對象比較項、限制條件,分析問答題要求與課本知識的關系,然後按設定的項目之間的邏輯關系。
4、內隱比較式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此類內隱式比較問答題,關鍵是根據題意,比較對象做具體分析,自己設法確定比較項。如果是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比較,比較項一般從背景、原因、過程、特點、結果、影響和性質等方面確定;如果是歷史人物,比較項一般從所處時代、所處階級、主要功績、局限性、歷史地位、影響評價等方面確定。
5、比較項的確定方法
基本方法:屬於歷史人物概念的可分為國籍、時代、稱謂、主要活動、評價等要素。屬於歷史事件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空間、主體、經過、意義等要素。屬於歷史現象概念的歷史在諸因素與歷史事件的諸因素基本相同,但要把經過改為主要內容或主要表現。屬於歷史制度概念的可分解為背景、時間、制定者、主要內容、評價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的知識可分解為革命任務、組織與領導、斗爭綱領、主力、方式、性質結果等因素。屬於歷史革命結果及影響的知識結構有包括進步性、局限性等。
6、分析經濟特徵型問答題的解題方法
基本方法:分析經濟特徵要注意三點:其一,從復雜的經濟現象中去揭示基本特徵;其二,分析其特徵形成的原因及影響;其三,揭示特徵語言要精闢,高度概括,要源於教材、高於教材。
7、歷史問答題表述中的歸納概括方法
基本方法:歸納和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是兩種不同的歷史思維能力。歸納指將眾多或零散的或反復出現的歷史史實,按其同類梳理,使之由繁雜到簡約、由紛亂到條理、有個性到共性的認識;概括是把具有相同屬性的歷史事物聯合起來,形成帶有規律性的、普遍性的道理。歸納是概括的前提。
8、開放性問答題的答題方法
基本方法:解答開放性問答題必須明確:重要的不是持何種觀點,而是能有理有據的論證自己的觀點,即論證是否符合邏輯,是否嚴密,材料與觀點是否統一,理由是否充足。因此,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確定觀點。其次,要通過對史實的概括提煉,來充分支持觀點,盡量少漏觀點支持點。第三,要做到史論結合,有論有據。第四,論述要全面,如該題在肯定積極作用的同時,要指出消極作用,切忌絕對化。
9、如何解答主觀題中「說明了什麼」類型的問題
基本方法:回答說明了什麼,實際上是考查把握歷史本質,揭示歷史發展規律的能力。回答是可以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1)這種斗爭的目的是什麼?有何進步或倒退的作用?(2)這種斗爭的失敗是一種歷史的必然還是一種偶然?(3)如果是偶然,說明斗爭的曲折復雜,而且要進一步創造條件;如果是必然則說明這種斗爭的根本無法實現,是空想。
10、論述題的解答和史論結合的方法:
基本方法:回答論述題一般有三個步驟。
第一、判斷是非,表明自己的餓觀點。
第二,列舉史實,說明自己的觀點。在這一步當中有注意將母觀點(即總的觀點)分解成若干個子觀點,用所掌握的史實進行論證。觀點的展開要有層次性,做到由表及裡,有淺入深,環環相扣,邏輯嚴密。而每個觀點都要有史實的支撐,做到史論嚴密結合。
第三,要適當小結,升華觀點。解題中的史論結合,主要是指要有適當的史實作為立論的基礎,要有鮮明的觀點作為立論的導向;堅持「從歷史中來,到歷史中去」的原則。「從歷史在中來」,就是從史實中提煉觀點,「到歷史中去」就是由觀點駕馭史實,做到觀點與史實的統一。建議報班學習一下,北京新東方中學全科教育的初中歷史課程就很不錯。
B. 中國歷史初一上冊論述題怎麼答
七年級的論述題從要求上看不會太高,不要面面俱到。七年級的同學答題的時候最多不超過200-300字。論述題要觀點清晰明了,分點論述層次要清晰一點一個內容。例如評述秦始皇的功過
先綜述秦始皇,在論其功績,最後指出其不足。
秦始皇是中國封建社會一位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其有大功亦有大過。
先說秦始皇的功績:1、秦始皇順應歷史潮流,滅六國統一了中國,結束了諸侯長期割據混戰的局面,符合廣大人民的願望;2、他建立了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鞏固了統一,促進了各地區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3、他通過統一戰爭,擴大了疆域,使秦朝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
再說其過:但是他又是統治殘暴的封建皇帝。他廣建宮殿陵墓,浪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影響了人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他還制定殘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焚書坑儒,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秦始皇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種子。
C. 如何做歷史論述題
步驟一:亮明觀點。用詞一定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正確、我認為……錯誤等。正確、錯誤之後一定要用明確的語句把你的觀點表述清楚。要對材料進行提練概括,盡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關鍵詞可以抄下來)
步驟二:用史實來論證這個觀點。史實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生活。
思路二:內因、外因。
思路三:國際因素、國內因素。
思路四:與該事件有關聯的多個主體(國家或組織)等。
思路五:以時間為線索選取史實論證。
不同的問題適用不同的思路,在審題時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寫答案,千萬不能想一句寫一句。史實與觀點要緊密結合,要准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表述要准確,層次要清晰。
步驟三:結論。用理論來論證這個觀點或寫總結性語言或評價性升華。(這個結論一定要結合這道題目的內容寫出,一般不要照搬政治課所學的原理,但要以政治課上所學原理為思路、為依據,用歷史的語言來表達。)
D. 怎麼答歷史大題初中
初中歷史論述題思路:
一、論歷史事件的原因:可以回答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3、主觀原因 4、客觀原因
二、論歷史事件的影響:可以回答
1、積極影響 2、消極影響
舉例:科舉制的積極影響:有利於選拔人才。消極影響:僅憑半天左右的考試,試題比較局限,考察不夠完善。
E. 歷史論述題怎麼寫
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述自己的主要觀點,或論述問題總結性語言。然後逐條闡述觀點看法,原因結果等等,通過事實,證明某一種結論。
F. 歷史論述題格式是怎麼樣的
歷史論述題格式:
一是看當時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改革或變法是否符合歷史潮流和趨勢。
二看改革的政策與措施是否正確,是否得以有效貫徹。
三看新舊勢力的力量對比。
四看改革者的素質如何。
主觀原因:事件發起、參與者內在經濟、政治、思想諸方面因素。
客觀原因:自然、社會環境、外在各方面經濟、政治、思想因素等。
歷史論述題答題技巧
1、亮明觀點。
用詞一定要確定。比如我認為……正確、我認為……錯誤等。
正確、錯誤之後一定要用明確的語句把你的觀點表述清楚。要對材料進行提煉概括,盡量不要照抄材料原文。(關鍵詞可以抄下來)
2、用事實來論證這個觀點。
史實要注意多角度分析。
思路一:政治、經濟、文化、外交、社會生活。
思路二:內因、外因。
思路三:國際因素、國內因素。
思路四:與該事件有關聯的多個主體(國家或組織)等。
思路五:以時間為線索選取史實論證。
不同的問題適用不同的思路,在審題時一定要先整出思路再寫答案,千萬不能想一句寫一句。史實與觀點要緊密結合,要准確運用所學的知識,表述要准確,層次要清晰。
G. 初中歷史論述題怎麼結合實際
你是否,提起歷史這門科目就煩惱?你是否,看到歷史綜合題無從下手?你是否,渴望解決這一切問題?如果是,就跟老師一起來學習歷史考試綜合題的解題技巧吧!
綜合題是一種考查學生理解能力、歸納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的綜合考查題型。很多學生在此部分失分嚴重,大家一定要仔細學習以下的方法哦!
綜合題的類型
1.文字型綜合題
這是綜合題中的傳統題型。一般都是選擇書上的引文或學生比較熟悉的文章,這類題目一般是問得直接明了,考生較好回答。這種類型的綜合題旨在考查閱讀材料並尋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
2.圖表型綜合題
圖表型綜合題是以數字表格或圖像(線) 變化為信息載體,通過一定的數量關系來反映事物的數量特徵、變化規律及內在聯系。
它不僅融閱讀、判斷、理解及闡釋本質和內在聯系為一體,而且因其材料精煉、內涵豐富、信息含量大而閱讀量小等特有優勢,成為考試中測試綜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主要有單純表格型、單純圖片型和文、圖、表混合型綜合題等形式。變化性、對比性和直觀性是歷史圖表材料承載信息最顯著的特點。
因此,解決這類綜合題的關鍵是通過圖表材料所呈現出的數字或線段的變化,來確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要先讀設問部分,帶著問題再去分析表格,有意識地去觀察分析材料。通過觀察發現現象之間的聯系,再分析原因然後組織答案。
H. 歷史論述題怎麼答
歷史論述題怎麼答:如果只是問方法,第一步,歷史問題還是要厚積薄發,多看看歷史。看多了就會有些自己的理解,到時候就答歷史題目的時候就只恨篇幅太少。第二步,就是要精簡答案,要知道那些是重點,歷史問題無外乎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這些要全。要公平公正的給予歷史評價。最好是背一些固定常見的歷史評價。
I. 初中歷史論述題格式
第一步寫對題目的大概認識,兩句話即可,相當於對答案的引導語
然後開始分條寫答案,總結。一定要注意行文排版,卷面整潔
例如:
題中主要介紹了……通過題目,我們可以……
(1)主要觀點一(一句話)。對此觀點的分析
(2)主要觀點二(一句話)。對此觀點的分析
(3)主要觀點三(一句話)。對此觀點的分析
綜上所述,……
注意:分條一般不少於三條,不多於6條。
時間緊張的話,爭取多寫幾條主要觀點,分析可減少,但一定要寫上一兩句
分析也不要多寫,評分主要看主要觀點,後面的分析只要有關鍵點即可
J. 初中歷史材料論述題怎麼提煉觀點
看懂題目,注意關鍵詞
(1)看清有幾問,謹防粗心漏答。
(2)答題有何要求
▲如「依據材料」,則是在材料中找答案即使與所學知識不符也要按照材料回答; ▲如「結合所學知識」,則是以材料做引子用教材中的語言作答;
▲如「不得引用原文」,請自己組織概括答案;
▲如「有何變化」,即從什麼變成什麼或「不同」,則要前後對比;
▲如有「反映什麼」或「含義」,那就是就材料表面意思回答;
▲如問「啟示」,就要注意聯系現實,並且一定要圍繞主題來回答。
如:看到「實事求是」,就想到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看到「仁」就想到「和諧社會」。
▲還有時間、空間的限制等等,如某一時間段、某一國家……(在問中劃出來)
▲如對某種觀點的認識,就要先肯定(或否定)再說出自己的論據。 如「評價」(或影響),要注意一分為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全面分析。既要分析其積極作用,也要分析其消極影響。既要分析其內部情況,也要分析其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