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湛江市廉江市青平一中,歷史多久有多少學生
只找到這個了
是不是啊?
❷ 湛江歷史屬廣西的嗎
湛江是廣東的一個市,但距離廣西北海比較近。好地方。
❸ 湛江有多久的歷史
據考證,今湛江轄地遠在4000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夏、商之間),就有人類居住。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今湛江轄地歸屬象郡。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以後,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至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直至清代;北部兩縣先後屬廣州、羅州、化州,至明清屬高州。1911年10月起,五縣先後屬廣東省高雷道、南路行政區、南區善後委員會公署、南區綏靖公署;民國25年(1936年)起,南部三縣先後屬廣東省第八 區、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吳川縣先後屬第七區、第十三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陸續解放湛江全境。此後,五縣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高雷區專員公署、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湛江地區與湛江市合並,五縣劃歸湛江市。
湛江市區歷史上屬遂溪、吳川兩縣。隋至唐初,郊區湖光鎮舊縣村曾先後為鐵耙縣、遂溪縣縣治;南寧景炎三年(1278年),寧帝禺即位於市區硇州島,升硇州為翔龍縣;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 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民國32年(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所佔,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民國34年(1945年)9月21日,由我國收回,以廣州灣范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轄市,並隸 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十四區行政督 察專員署;公署設於湛江。1949年12月19日,湛江解放仍為省轄市;1952年11月起,先後歸屬粵西區行政公署、湛江專區專員公署、湛江地區行政專員公署;1983年9月地區與市合並為湛江市,為省直轄市。現湛江市共轄二縣:遂溪縣、徐聞縣,四區: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坡頭區,代管三個縣級市:吳川市、廉江市、雷州市。
❹ 湛江日報的歷史
《湛江日報》,前身為1948年12月25日創刊的前粵桂邊人民解放軍的《人民報》。新中國成立後,《人民報》幾經變動、易名,直至1968年3月31日才正式定名《湛江日報》,對開四版,為湛江地區革命委員會的機關報。從1972年11月1日起,改出四開四版的《湛江報》,從1981年6月1日起,又改版為《湛江日報》。1983年9月地市合並後,《湛江日報》成為中共湛江市委機關報,並向全國公開發行。
1956年湛江市的《勞動報》復刊。1957年勞動報改名《湛江報》,為四開四版周三刊。
❺ 問問湛江的歷史
1898年3月,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西方資本主義瓜分中國的割地狂潮中,法國以「躉煤」為借口,要求清政府允租吳川縣屬的海灣小村坊」廣州灣」(今南三島內),然後肆意向東西兩邊的內地擴張,引起遂溪、吳川愛國官紳和人民群眾的堅決抵抗,這就是有名的廣州灣人民抗法斗爭,是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帝愛國斗爭的組成部分。「千家炮火千家血,一寸河山一寸金」。郭沫若的詩句,是這一偉大斗爭概括而形象的反映。由於清政府懼外妥協,於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在法國脅迫下,簽訂了《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今湛江港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從此,廣州灣成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域。其范圍:南部由原遂溪縣屬的通明港起向北至新圩沿官路為界至志滿,轉向東北至赤坎以北、福建村以南分中為界向東出海面,橫過調順島北邊水面至吳川縣屬的兜離窩登岸,再向東至西炮台河面分中出海,距陸地3海裏海面起,向南沿硇洲島、東海島外海面直至通明港外3海裏海面止;陸地總面積518平方公里。首府初設於麻斜市;1911年廢麻斜市,行政首府遷西營市(今霞山),並設赤坎市。
民國32年(1943年)2月,日本侵略軍佔領廣州灣,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抗日戰爭勝利後,於民國34年(1945年)9月21日,我國同時從日法手中收回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定名為「湛江市」。1946年1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為省行轄市,並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市府仍設於西營;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第十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公署設於湛江。
❻ 回望歷史300年的作文
回望歷史,它的一點一滴滿滿的都是文化。我們都說,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們一直都在追究文化的內涵和存在。自然,也會有人問:「什麼是文化?」其實,文化在生活中,可是他們並沒有被國民很好的保護和傳承,反倒被人們破壞,曲解。
在我的老家,據一些年長的長輩介紹:「這里本都是一排排青色的瓦房,還有不少的碉樓。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些瓦房和碉樓大多都因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改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高樓大廈,只剩下為數不多的瓦房。」我不禁為此感嘆:那些建築了一百多年的青瓦房,竟保存至今,散發出一種特別的,迷人的美。可惜現在已經少之又少了。
湛江是粵西最大的城區,這個地方有著悠久的歷史—1899年,湛江被法國「租借」,名為「廣州灣」。1945年,抗戰勝利,廣州灣回歸,正是名為「湛江」。湛江這個城市的聞名,應該是從法國統治的那一段時期開始的。法國留給我們的文化和遺產和文化,也刻畫出我們湛江的發展歷程。
沿著現在湛江分局警察署走往東堤路,你會發現,原來這里舊殘的樓房作文https://www.zuowen8.com/正被拆除或改造。我們現在往那條路走,仍然會看見正搭梯子在裝修。而那些破舊的樓房,正是法國當年留給我們的遺產—法式騎樓。人們因創建衛生城市,把路面擴寬,整理;有些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慾。恐怕過不了多久,這些古老的文化,將會永遠的消失在湛江。
國人對待歷史就給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非但不保護,還要去傷害,破壞他們。這種行為還隨著國人,也給國外的建築帶去破壞。
去年,一位國人在國外旅遊時,在當地的一座有名的建築上,「光榮」地刻上了幾個大字:xxx,到處一游。這在國際上起了很大的反響,許多國家對這件事紛紛議論並譴責。認為我們中國人都是這樣不文明的人,可以隨意在一件物品上刻上自己的名字?這不僅是破壞了文化遺產,更是給我們中國蒙羞,讓其他人看不起我們。這樣真的好嗎?
我真心希望,大家以後不要再認為破壞這些寶貴而稀少的文化遺產了。我們都追求古風,而這些古派的建築在我們面前,卻要去破壞。讓我們好好地保護這些為數不多的建築了。讓我們能夠在這一草一木中,體會真正的文化!
❼ 湛江歷史文化多久
雷州「石狗」天下絕 湛江這個地方,一般人不一定很熟悉。但說到因多雷暴而得名的中國三大半島之一的雷州半島,則是海內外共知的,湛江市就位於雷州半島。這是一個特別的地理概念,因為這里是中國大陸陸地的最南端,堪稱「地之角」,歷史上一度被稱為「南蠻之地」,這樣的邊緣地帶,能有多深厚的文化?我有點懷疑。湛江的市容印象:一進湛江市區,四處都是美麗而修長的棕櫚科植物,那亞熱帶城市的優美風情處處呈現。我們住的海濱花園,到處都是鬱郁蔥蔥的奇花異樹,香氣撲鼻。而不遠處,就是優美的海港,空中彌漫的是海的氣息。走在林蔭小道上,花香鳥語夾雜著海浪的聲音,使整天工作在喧囂的北京、灰霧蒙罩著生活的我,心情是無比歡暢,愜意的很。湛江真好休閑!
不過幾天行走下來,我發現湛江不但是休閑的城市,更是人文歷史悠久的地方。雷州西湖「十賢」祠,雷州石狗,遂縣醒獅,海上絲綢之路——漢徐聞古港遺址,等湛江獨特的歷史人文與民間文化,一時漫溢在我的腦海,「文明之光輝耀千秋,偏遠之地鍾靈毓秀」,用這句話來概述我對湛江的感受,很恰當。
西湖「十賢」人文重
史載,「秦朝時期湛江轄地歸屬象郡。唐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改名雷州,統管雷州半島三縣。」當時,居住在雷州半島的主要是百越族,文化生態還是原始的俚僚文化,故有「南蠻之地」稱謂。這種地方,人跡罕至,地處中原文化圈的人士是不願意來的,不過這邊遠之地常被朝廷用來流放不聽話的臣子。書上說,僅唐宋兩代,被貶謫到湛江或在湛江逗留的名人就不下20人。寇準、李綱、蘇軾、蘇轍、秦觀、湯顯祖等名臣賢相和大文豪們先後接踵而至。
在雷州的著名景點之一西湖,我們瞻仰到保存很好的這些先賢的遺跡。杭州有西湖,為何此處也叫西湖?正詫異間,聽當地文化局同志介紹,雷州西湖原名羅湖,始建於北宋,自從大文豪蘇軾兄弟在此醉游之後,羅湖更名為西湖。
當年蘇軾被貶謫期間,曾兩次在雷州逗留,一是被貶途中,一是赦歸途中。在被貶海南途經雷州時,與謫居當地的胞弟蘇轍邂逅。為消除謫居悲苦,他們常遊玩羅湖。後蒙赦歸,又特意在雷州逗留,常在羅湖吟詩會友。不長的時間內,他在此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詞篇章及寶貴的墨跡,而在與鄉人的接觸中,蘇公無意中又成了中原先進文化的傳播者,為當地的文明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於是後來的雷州人為了紀念蘇公,遂易羅湖名為「西湖」,並於明嘉靖年間在西湖公園內為蘇軾專門修建了蘇公亭,亭前有一蘇軾石像,昂首挺立,雙眸眺望北方,表現出他身在偏地,仍翹首中原的愛國情懷。
西湖北側有宋園,內有十賢祠,是雷州人為紀念宋代丞相寇準、學士蘇軾、侍郎蘇轍、正字秦觀、樞密王岩叟、正言任伯雨、丞相李綱、趙鼎以及參政李光、編修胡詮等十位先賢修建的。這「十賢」可謂是「賢」中的代表人物,其人品高尚,正氣凜然,學識淵博,政績卓越,而不是阿諛奉承,為五斗米而折腰之輩。把他們列為「十賢」是反映雷州民眾的意願。入祠內,右側一方大型石刻《雷州十賢堂記》首先映入眼裡,這是奉祀過宋代「十賢」的故址,它始建於宋咸淳十年(1274年)。祠中,還有一方較小的《十賢堂記》石碑,是屢經刀兵浩劫倖存的珍貴文物,碑文由南宋名相文天祥揮淚撰寫。據說原稿收藏在「十賢」之一秦觀後裔處,直到500多年後的清嘉慶九年(18O4年)才由廣東學使、狀元姚文田書寫刻石,人們喻此碑銘為《正氣歌》的姐妹篇。
宋園內還有寇公祠,據載,一代名相寇準終老雷州,他一生的最後18個月都在雷州度過。寇準是北宋著名政治家,一度任北宋真宗時宰相,自宋乾興元年(1022年)貶雷州當個小小司戶,不到兩年,就於天聖元年與世長辭了。雷州,成為他在人生的道路上最後的歸宿點。寇準在雷州的職位雖然不高,但勤政愛民,積極傳播中原文化。後來他的遺體運回西京安葬,而雷州人深感他的忠義,為了緬懷他,於是在他寄居過的寓所「西館」立祠奉祀。宋紹興五年(1135年)宋高宗又賜「族忠祠」匾額,至今猶在。「寇公祠」內幾幅圖畫也記載了他在雷州的業績:修建真武堂,教書傳藝,使鄉民的子孫也能讀書;講授天文地理,破除歪理邪說;傳授先進生產技術,促進經濟發展;傳播中原文化,向當地人傳授中州音,促進了當地人與中原的交流。
可以說,古代官吏的流放史,其實也是一部先進的中原文明在中國四處傳播的文明進化史。先賢們個人命運的悲劇,卻成為湛江的福音。他們的努力使這片洪荒之地,成了鍾靈毓秀的沃土。「十賢」雖早已作古,西湖公園內的古跡也歷經千百年滄桑,時興時衰,但先賢的文化遺留卻一直潤養著後人,成為今日雷州半島最精粹的文化之重要成份。今日的雷州,已經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廣州西部唯一的一座。
雷州「石狗」天下絕
湛江不僅擁有如此深厚的歷史人文,當地的各種民間文化也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雷州石狗就堪稱「天下一絕」。在雷州,所到之處,無論是博物館、村口、古道、巷口、門口、水口或古墓祠前,都能看到一尊尊或坐、或蹲、或伏的石狗雕像,可以說,只要有建築、有門的地方就有石狗雕像。我們知道,忠實的狗雖常被用來看家護院,但守護神以石獅最為常見,以石狗取代的少見,然而在雷州,清一色的石狗駐守門戶,實在罕見。
據說雷州石狗的起源,約在殷周年代,從黃河中下游南遷的俚、僚、瑤、僮等少數民族是聚居在雷州較早的先民,由於文明程度與生產力的落後,雷州先民需要依託某物種作為圖騰祈求庇護,而當時的瑤族信奉「狗」當始祖,「石狗」成為圖騰標志,直至後來瑤漢同化,也一直沿襲下來,雷州石狗於是成為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
在雷州石狗陳列館,我們看到了從民間徵集到的200多隻不同年代的石狗,造型千姿百態,風格各異。由於長久受風雨剝蝕,它們或是灰暗色,或呈青黛色,但依然栩栩如生。據館長介紹,目前發現最早的石狗是先秦時期的。自秦漢始,各個朝代的石狗都有出土。
據說,雷州境內現存有1.5萬至2.5萬只古石狗,被稱為散布民間的「雷州兵馬俑」。雷州石狗不僅數量多,而且類別多,有地域型,時代型與時代的地域型;有原始類,抽象類,具象類,人格化類;有文象武象之分。不同時代的石狗各具特色,特徵鮮明,從簡單到粗獷、古樸典雅到雍容華貴,造型的演變與發展,反映了一個時代雷州的社會文明與人們對德福的崇尚。譬如秦時石狗,輪廓粗獷,方方圓圓,反映出當時人們認同天圓地方說。漢朝石狗,及其簡約,十分抽象,表明人們對自然的敬畏。
雷州石狗是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對於這一份厚重的民間文化遺產,雷州市委、市政府以及各級文化部門都高度重視,積極做好各項保護工作,不僅廣為徵集遺落民間的石狗,還組織專家研究整理相關文獻,使石狗文化在雷州大放異彩。2004年,雷州石狗被列入第一批中國民族民間保護工程18個試點項目中。目前,一座大型的石狗園林展示館正在修建之中。屆時,世界各地的遊客來到湛江,就可以觀賞到完整的雷州石狗文化。
遂溪「醒獅」驚世界
看完雷州石狗後,我們驅車前往湛江市徐聞縣——祖國大陸的真正最南端,前去一睹佐證了「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的漢徐聞古港遺址。途徑遂溪縣,有幸觀賞到名揚海內外的「遂溪醒獅」表演。
說起遂溪縣民間醒獅表演活動,那可真是歷史悠久。早從明、清開始,就形成了習俗,後在民間廣為傳承,不斷被創新繁榮,加上近年來,政府大力發展民間醒獅文化,醒獅藝術於是成為當地獨具特色的民間藝術品牌。2003年12月,遂溪被中國民間文藝協會命名為「中國醒獅之鄉」。
據介紹,目前當地民間醒獅團已發展到255個,參加表演的超過1萬人。其中尤以文車、許屋、龍灣、等醒獅團的水平最高。我們觀賞的正是文車醒獅團的高樁獅表演。
文車醒獅屬南獅,其造型身披麟甲,色彩五彩繽紛。表演時突出喜、怒、疑、驚、睡、醒等感情變化。鑼鼓聲中,驕陽下,只見一頭懶洋洋的獅子,始是伏地打盹,繼而隨著鼓點做出各種姿態。不久獅子醒來,開始出洞,窺測方向,突然間,鼓聲急促起來,面對10多米高的梅花樁,「醒獅」一躍而起、探樁、上樁、飛樁、采青、回樁……,實在是驚險刺激、扣人心弦;那獅子在高樁上,還隨著鼓點的輕、重、緩、急,做出千姿百態的動作與喜、怒、哀、樂的表情,把醒獅的神態表現的淋漓盡致、栩栩如生。舞獅能到如此境地,黃飛鴻再世也不過如此!
我在旁看的是眼花繚亂,膽戰心驚,這個高樁表演,無論從藝術、套路及難度上,都可用「新、高、難、險」四個字來描繪。中山大學教授黃偉宗曾用「民族之魂在醒獅,醒獅之鄉在遂溪」來評價遂溪醒獅藝術,雖說有點爭議,但「遂溪醒獅」實在堪稱一絕!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應該有「遂溪醒獅」表演項目,讓世界都驚喜一把。
海上絲綢源徐聞
接下來的一路,一直沉浸在「遂溪醒獅」的驚險里,我不斷觀看著自己拍攝下來的表演場面,直到徐聞。徐聞的點燈樓角,是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這里還有馳名中外的漢代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徐聞古港。於是好奇心重新轉移。
不過,在徐聞感受最深的,是這里的乾旱。我們到徐聞的時候,正感上徐聞遭遇百年未見的大旱,已經整整245天沒下過雨,地上早就龜裂的可以掉進一頭大象。當地有句俗語:「徐聞十年九旱」,水是這里最稀缺的資源,連我們住在縣政府的招待所里都不能供應水。如此炎熱的夏天,一路風塵僕僕,本想安頓後能先沖個涼,結果滴水沒有,感受可想而知。最後大家跑到外面的賓館開房,輪流沖涼,成為湛江之行中難忘的一幕插曲。
當時我們還不知道這里的旱情,難免有點怨言,第二天,了解到情況後,頓時釋然,不由轉而為徐聞的旱情憂心。回來後,看報道說,徐聞終於下了透雨,旱情得到緩解,心裡還暗暗高興。
我們參觀了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漢徐聞古港遺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中國出口船舶「自日南障塞,徐聞合浦開航」,這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記載。而史料上的「徐聞」,據考證就是今天的徐聞。在漢徐聞古港遺址一帶,挖掘出大量漢代遺址,包括漢磚、瓦片、萬歲瓦當、漢代私印等,專家通過考古、考察遺址和文物及多學科的論證,一致認為徐聞是漢代海上「絲綢之路」最早始發港之一。據說,在那裡,現在還隨處可以挖掘到漢磚漢瓦。因為已沒有多少考古價值,當地政府准備將此作為一個旅遊項目來開發,外地遊客自己去挖掘漢磚漢瓦,挖到都可以帶走,讓人怦然心動。
由於時間的原因,沒有能踏上祖國大陸最南端的點燈樓角,也沒有能一睹那中國大陸架面積最大、保護最完整的珊瑚礁群,這是很遺憾的事。也許,這是美麗的湛江要給我們留點白,喚起我們終生的牽掛。有機會,一定要再去徐聞,感觸那大陸最南端的歷史文化。
❽ 湛江的歷史沿革
據出土文物考證,湛江轄地遠在新石器時代晚期(約4000年前夏、商之間)便有了人煙。 遂溪縣鯉魚墩貝丘遺址是距今7000—8000年前新石器時代的人類居住遺址,是雷州半島最早有人類居住的地方。
秦皇統一中國後,湛江轄地歸屬象郡。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南部徐聞、海康、遂溪三縣屬交趾部徐聞縣;北部吳川、廉江兩縣分屬交趾部高涼縣和合浦縣。 以後,南部三縣先後屬交州、合州、南合州、東合州。
至唐貞觀八年(634年),改東合州為雷州,直至清代,屬雷州府,北部兩縣先後屬廣州、羅州、化州,至明清屬高州府。
清光緒二十五年十月(1899年11月)法國脅迫中國政府簽訂《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雷州府的遂溪、高州府的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的麻斜海灣劃為法國租界,統稱「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聯邦范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安南總督管轄。法國殖民當局又根據最早進入廣州灣的法軍軍艦「白瓦特」(Bayard,又譯「白雅特」)號,將廣州灣城命名為「白瓦特城」(Fort Bayard)。
民國32年(1943年)2月,復為日本侵略軍佔領,曾建立極為短暫的日偽政權。
1945年8月18日,中法簽訂《交收廣州灣租界地專約》,經歷法國和日本47年管理的廣州灣重新回歸中國。從這一年起,廣州灣正式改名為湛江市 。
1946年2月15日成立湛江市政府,隸屬廣東省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7年(1948年)3月改隸屬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民國38年(1949年)5月,改隸十四區行政督 察專員署。 1899年,晚清政府與法國簽署《廣州灣租借專條》,廣州灣,被強租法國。中國現代著名詩人、學者聞一多先生寫下了名篇《七子之歌》(澳門、香港、台灣、威海衛、 廣州灣、 九龍、 旅順大連等七處「失地」),其中第五章便是「廣州灣」湛江。
湛江市區歷史上屬遂溪、吳川兩縣。隋至唐初,郊區湖光鎮舊縣村曾先後為鐵耙縣、遂溪縣縣治;南宋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昺即位於市區硇洲島,升硇洲為翔龍縣;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置椹川巡檢司。
1899年,法國強租當時名曰「廣州灣」(今湛江市區),對外貿易盛極一時。
1943年,日軍侵略者從法國人手中接管「廣州灣」,到45年日本投降後,民國政府於當年9月21日光復廣州灣,以原范圍劃設市治,因史上曾屬椹川縣,境內東海島曾設椹川巡檢司,古「椹川」亦有稱為「湛川」,故定名「湛江」市。
❾ 湛江廣州灣的歷史
我聽老人說的,我們那當時駐扎了5個法國兵,整天躲在燈塔里不大出來, 怕被暗算,可見法國人的關系沒你說的那樣好哈。
40年代的時候日本人來了,然後和法國「一起管理」,最後解放後法國還給中國。
你為什麼會認為法國人統治湛江會發達,你看看科西嘉吧就是法國人佔了,很窮哦,很多人都搬家了。
❿ 湛江市𥒚洲島的先民入住歷史多久了
湛江市星洲島的鮮明入駐已經30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