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八年級歷史下冊如何輔導

八年級歷史下冊如何輔導

發布時間:2022-06-27 16:34:44

❶ 初二下冊歷史復習提綱

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要點

本冊知識概覽和學習要求

中國現代史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現代史的開端。

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進行了抗美援朝戰爭和土地改革運動等,鞏固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

從1953年開始,我國開始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和對農業、手工業與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逐步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到1956年,我國基本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進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初步奠定了現代化建設的物質文化基礎。但是,在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現了「大躍進」運動和人民公社化運動等急躁冒進的錯誤,甚至出現了「文化大革命」那樣全局性的、 長時間的嚴重錯誤。

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現了歷史性的偉大轉折,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逐步找到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鄧小平理論指導地位的確立,成為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在經濟建設、民主法制、科學技術、國防建設、民族團結、文化教育、對外交往各方面取得顯著成就。我國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國家日益繁榮富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一國兩制"由構想變為現實,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取得歷史性進展。

通過學習,了解中國現代史的重要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和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能夠閱讀基本的歷史文獻資料,學會社會調查的基本方法,能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釋歷史問題;了解我國的基本國情,認識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一個曲折漫長的過程,能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中體會到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重要性,堅定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1、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

(1)時間、地點、內容——見課本。

(2)第一屆政協會議制定的《共同綱領》在當時起到了的作用。

(3)第一屆政協會議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的原因:①《義勇軍進行曲》誕生於抗日戰爭時期,曾經激勵了無數中華兒女奮起抗日。②以這首歌曲為國歌,能夠時刻激勵中國人民居安思危,繼承傳統,奮發圖強。

2、開國大典:(時間、主要儀式)

3、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歷史意義和影響:

(1)是中國歷史的偉大轉折。(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歷史結束,開始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

(2)開辟了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歷史結束。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成為國家的主人。

(3)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爭取斗爭勝利的信心。

4、西藏和平解放:(1)時間:1951年。(2)歷史意義:標志著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5、抗美援朝:

(1)中國人民志願軍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原因:①美國侵略朝鮮,轟炸中國邊境城市,侵犯了中國主權,嚴重威脅著中國安全;②美國派太平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阻止中國人民解放台灣,公然干涉中國內政。③朝鮮民主主義共和國請求中國出兵援助,中朝唇齒相依,唇亡齒寒。

(2)抗美援朝勝利的原因:①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②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援;③志願軍和朝鮮人民的英勇奮斗。

(3)抗美援朝的歷史意義:鞏固了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權,為中國的經濟建設贏得了一個和平環境,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證明西方侵略者靠武力征服中國的時代過去了,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為保衛祖國而抵抗帝國主義者的決心和信心。

(4)抗美援朝中的英雄人物:黃繼光,邱少雲。①英雄們的主要事跡(見課本。)②為什麼稱志願軍為「最可愛的人」?——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表現出了高度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不畏艱險,英勇頑強,最終贏得了戰爭的勝利,為國家和民族贏得了榮譽。

6、土地改革:

(1)原因:①舊的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②新解放區的廣大農民迫切要求進行土地改革,獲得土地。

(2)影響:①徹底廢除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②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③使人民政權得到鞏固。④ 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使農業生產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建設准備了條件。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1、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

(1)背景:新中國成立後,經過三年的經濟恢復,國民經濟得到根本好轉,工業生產已經超過歷史最好水平。但我國的工業發展水平仍然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甚至不如印度。

(2)基本任務: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3)成就:到1957年底,各項經濟指標超額完成。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建成投產,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製造機床的工廠——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形成了以鞍山鋼鐵公司為中心的東北工業基地,沿海地區原有的工業基地得到了加強,華北和西北業建立了一批新的工業基地。

(4)意義和影響:使我國開始改變了工業落後的面貌,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

2、共和國第一部憲法: 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利屬於人民,它是我國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3、三大改造:

(1)三大改造的內容:對 、 、 的社會主義改造。

(2)三大改造的實質: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3)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建立農業生產合作社:

①原因:土地改革後,農業生產有了恢復和發展。但是我國農業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難以解決生產工具、資金和水利問題,難以抵禦自然災害,影響了農業生產發展,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

②效果:促進了農業產生的發展,使農業產量年年增高。

(4)三大改造的完成:①時間——1956年底。②意義——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公有制的任務,在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我國進入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我歷史很好,經常考滿分,有什麼不會的hi我

謝謝採納

❷ 怎樣在短時間內復習完八年級下歷史

話說我也是八下的學生,那個我認為學習歷史的你得對你的書本有一定的熟悉與認知不然在開考的時候翻書就會浪費很多時間,其次在家你除了多翻書之外還要對你以前曾做過的試卷、作業本、考卷做一定的復習,最起碼過目是要的,而且現在八下歷史考卷中問題一般都是靠自己分析的書上能直接抄的也不多所以你要對書中老師不曾細講的題目也要多留意你有助於你的思考與結合。最後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你的目標是70~80那麼照我這樣做3天就能達到,如果你的目標是80~90的話對課外要多疏通,如果你的目標是90以上的那麼請你認真聽課還剩沒幾天了做過的題目都要有十分徹底的了解。

倫家打字很辛苦的求支持啊!!!!!!

❸ 八年級下冊歷史重點考哪幾課,一定是要重點課,不要復習提綱

第一課:新中國的成立:開國大典和西藏的和平解放標志著大陸統一
第三課: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其標志是三大改造的完成
第四課: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和文化大革命都是社會主義道路探索中的重大失誤
第七課:偉大的歷史轉折。這課非常重要
第九課和十二課業很重要
其實沒課都有知識點,而這些知識點必須要求掌握,這幾課中的知識點更重要,考試的幾率最大。最容易考的是三大改造,三大失誤,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及十二課當中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我自己也在教這冊歷史,我說的這些八九不離十,多多支持!

❹ 新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匯總

《升級版人教版初中歷史八年級下冊.zip》網路網盤資源下載

鏈接: https://pan..com/s/1uhLHRO455lHBGtVT5HQtPA

?pwd=j6ii 提取碼: j6ii

6.0-1歷史初中2下__第6章•科技教育與文化_第7單元•社會生活.rmvb/5.0-1歷史初中2下__第5章•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rmvb/4.0-1歷史初中2下__第4章•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rmvb/3.9-1歷史初中2下__第3章第9節•改革開放.rmvb/3.8-1歷史初中2下__第3章第8節•偉大的歷史轉折.rmvb/3.10-1歷史初中2下__第3章第10節•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rmvb/2.7-1歷史初中2下__第2章第7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rmvb/2.7-1歷史初中2下__第2章第7節•(文化大革命)的十年(1).rmvb/2.6-1歷史初中2下__第2章第6節•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rmvb/2.4-1歷史初中2下__第2章第4節•工業化的起步_第5節•三大改造.rmvb/1.0-1歷史初中2下__第1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rmvb

❺ 怎樣學好初二歷史

一、學會使用好課本。

我們要對歷史課本,做一個大概的了解,首先了解課本的基本結構,我們要對,基本知識,部分,尤其是課本中大字部分進行精讀,著重掌握著一部分的內容,在課堂時,要把握重點,尤其是老師講的重點,哪些內容是要求一定要記住的,哪些是了解就可以的,只有把握重點,了解基礎才能夠在學習中做到有的放矢。

二、學會閱讀。
尤其是閱讀教材,在閱讀教材方面要學會快速閱讀教材,取得課堂上的主動權。在課堂上,要知道老師,講的層次性,針對性的問題。是啟發大家,什麼內容需要詳細的讀,反復的思考。在做歷史筆記時,要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圈點批註,給歷史名詞概念人物,所做的補充,要做一個大概的了解,重點知識部分要重點記錄。

三、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做到愛善於思考和樂於思考。
愛思考,會思考,可以幫助我們獲得知識的源泉。在課堂上,我們要勤思考,培養多種思考能力。經常訓練自己的思考能力,可以使自己的邏輯思維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四、學會掌握,鞏固知識的技巧,也就是巧學。

做到及時鞏固訓練,尤其是在課後的,習題演練中,通過,練習,可以鞏固強化記憶,提高我們的分析能力。所學的知識,要及時復習,反復復習,編制記憶的規律,先快後慢,及時的復習鞏固,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掌握知識。在學習歷史時,要為自己建立一個詳細的知識網,規律性強,線索脈絡清晰,可以把握住歷史知識的綜合聯系,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學習歷史。

雖然大多數的同學覺得歷史枯燥,但星火教育王老師認為如果發現其中的樂趣,學習歷史會更加容易。初中生通過學習歷史,可以幫助我們了解過去,總結一些歷史經驗,有利於自己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樹立。

❻ 八年級下冊歷史復習提綱

歷史八年級下學期復習提綱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1、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建國任務,舉行的時間、地點、內容
時間地點: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會議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內容:(1)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會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以北平(北京)為首都,採用公元紀年;(3)決定在首都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2、開國大典:1949年10月1日
3、重點:新中國成立的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新中國的成立,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軍進駐西藏。
第2課最可愛的人
1、「最可愛的人」指誰?司令員、出兵時間、戰歌、精神?
最可愛的人指中國人民志願軍,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
2、戰斗英雄黃繼光、邱少雲
3、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在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而歸
第3課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地主、富農佔有大部分土地,殘酷剝削和壓迫農民,而農民去佔有極少的土地,他們受盡剝削,生活不得溫飽,這種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頒布時間、內容、結果、意義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它規定: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以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這使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第4課工業化起步
1、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年~1957年)的任務:主要是集中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相應地發展交通運輸業、輕工業、農業和商業;相應地培養建設人才
2、一五成就:基礎工業與新工業部門的建立;交通運輸業的成就;原有工業基地的加強和新基地的建立
1953年底,鞍山鋼鐵公司大型軋鋼廠等三大工程建成投產
1956年, 長春一汽生產出第一輛汽車;中國第一個飛機製造廠試製成功第一架噴氣式飛機;沈陽第一機床廠建成投產
1957年,武漢長江大橋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五四憲法的頒布: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憲法規定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這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也是我國有史以來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憲法
第5課三大改造
1、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農業、手工業採用合作化,工商業採用「公私合營」,對資本家佔有的生產資料實行贖買政策。
2、重點:三大改造的意義: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第6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1、1956年召開的八大確定的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
2、探索失誤的原因:黨中央發動的「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1961年春全面調整國民經濟
3、建設偉大成就:石油工業——王進喜,先進人物——兩彈元勛鄧稼先,縣委書記焦裕祿
第7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對文化大革命的態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場內亂,
2、劉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見民主法制被踐踏到何種程度。
3、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團的時間1971年9月 1976年10月
:偉大的轉折
1、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報》發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一文。
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內容包括:(1)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建立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2)把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建設上。(3)增選陳雲為中央政治局常委。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中央領導集體。
3、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1)新中國的一個偉大的轉折點。
(2)結束了1976年10月以來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
成為開創中國社會主義事業新時期的偉大起點。
4、四項基本原則包括: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1)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2)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3)堅持共產黨的領導 (4)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
5、四個現代化: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
6、家庭聯產承包制是指包干到戶、包產到戶的農業生產責任制。
7、家庭聯產承包制的意義:使生產者在勞動和經營方面獲得了相對的獨立性和自主權,把他們的責任、權利和義務緊密結合起來,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促進了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
8、1984年中共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
9、1980年,中共中央和國務院在廣東的深圳、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試辦經濟特區。1988年,海南島也成為了經濟特區。
10、1984年,我國對外開放了14個港口城市:大連、秦皇島、天津、煙台、青島、連雲港、南通、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廣州、湛江和北海。
11、政治協商制度的作用:發揮了人民當家作主和參與國家管理的權利,使民主有了保障。
12、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1979年以來,國家完善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選舉制度。、
13、1982年,憲法賦予公民廣泛的權利和自由。
14、1986年4月,全國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1979年7月,全國人大通過並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15、1985年,中小學開設了法制課。
16、在城市和農村設立居民委員會和村民委員會,是擴大基層民主的重要措施。
17、1987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
18、黨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領導和團結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見第四項),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業。概括說,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19、南方談話的「三個有利於」:(1)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2)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國力。(3)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0、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叫鄧小平理論。
21、鄧小平理論的意義:它是當代的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發展的新階段。
22、中共十四大的內容:確立了鄧小平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領導地位,提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目標。
23、如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答:「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❼ 怎麼背好政治歷史(初二下冊)

其實學好歷史不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1)要你上課認真聽認真畫好老師講的一般上課時候歷史老師講課都非常生動有趣這樣子會促使你去聽他們所講的課自然的就記住了一大半了. 2)對老師一天所講的回家進行復習並且對重點強調的知識進行反復背誦. 3)不要忽視每課對相關內容的背誦雖然開始會覺得每天背下來過些天就忘記了等你,等你回頭在重新復習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以前背過的東西只要你重新在背一下就完全記住了並且不容易忘記而且在考試的做題的時候你會很容易的找到答案.這樣子也就容易得到高分了 其實歷史不是很難只要你用心一定會學好最後一點就是要樹立自己的信心要相信自己一定成功 地理: 怎樣學好地理 地理環境空間廣大,地理事物多種多樣,地理關系錯綜復雜。學習地理尤其要注意學習方法,只有掌握好學習方法,才能化難為易,學得扎實而靈活。 1、學會使用課本 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後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2、學會使用地圖 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 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3、重視地理觀察 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通過報刊、電視節目、圖片獲得地理信息,鍛煉我們的才智。 4、善於地理想像 觀察只能得到局部直觀,地圖只能提供位置直觀,想像才能使二者聯系起來,使你獲得地理環境的全面景觀,進而向你展示地理的未來。 5、要善於動腦 經常向自己提出問題,地理問題的一般思路是: ①學什麼?如黃河及其水文特徵。 ②在哪裡?如黃河流經的省區和流域范圍。 ③為什麼?如黃河的水文特徵是怎樣形成的。 ④有何利弊?如怎樣評價黃河對我國北部地區提供的有利條件和不利條件。 ⑤怎樣協調好人地關系?如怎樣使人類與黃河的關系協調起來,應當怎樣合理利用改造它。 6、要勤於動手 經常用手寫,動筆畫,動手製作學具,這不僅使你心靈,還能使你手巧。 方法對頭,事半功倍,你將越學越愛學。 學習政治不能死記硬背 高中政治的學習 說白了就是為了高考 那就可以從題型入手 選擇題最要用排除法 先讀題將題干關鍵字找出 再從選項中排除與題干不相關的 . 首先要排除這樣的思想,認為政治是副課,平時不怎麼認真學,到考試的時候突擊背誦就可以的思想;高中的政治到了大學,不管你是理科學生和是文科學生,作為基礎科目仍然要學習,所以要認真對待。其次政治的學習重在理解,也就是說,把基本原理、理論要理解,關鍵在於理論聯系實際,就是說對我們生活中的事情,多用我們已經學過的知識加以分析,哪怕只有那麼一點都行,這樣的集累與堅持,你的政治一定會提高。 把握三句話:以本為本,重視基礎,訓練能力。以本為本,就是要處理好教材與參考資料的關系,必須以教科書為學習的根本,盡可能地掌握教材,決不能離開教材看資料。重視基礎,就是要特別注意學習好教材上的基礎知識、主幹知識,根據考試大綱的考查內容,每一個知識點過關,老老實實在打好基礎;訓練能力,就要要認真仔細地完成每一次測試,在周測、月考、模擬考試中檢查知識不足,提高應試能力。 我是一名初一的學生,雖然我對政治涉足不深,但對於如何學好政治已經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 從入中學後所接觸到的政治看,我們目前所學的政治很簡單,幾乎都是強調人文素質和道德品質。我們出生時本只是一張白紙,而從小就接受了家庭道德教育。我們從6—7歲時又開始接觸老師的文化素質教育。這樣,我們就成了一張五彩斑斕的圖畫,絢麗多姿……其實我們身邊隨時都會接觸到政治,然而我們在考試時得分不高是因為我們把問題復雜化了,因而造成考試失誤,也就對政治失去了信心,失去了學習的樂趣。其實你不用擔心,考試時你只要以接受到的最真誠的道德知識加上書上的標准答題就行。當然,在此之上,我們也要多看新聞,了解一些國家政務,就一定會考到令自己滿意的成績。當你得到了這個成績,你就會重拾你的信心,對政治又是另一種看法了。 切記,我們現在的政治,只要你用心來探索,你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我沒時間整理,望你去粗取精,從中獲益. 長話短說,想學好初中語文,上課一定要記筆記,有時間就全部把筆記背下來,課外看一些初二、初三要求看的名著,即使看不明白也要大概知道說的是什麼。至於復習就起不了什麼作用。

麻煩採納,謝謝!

❽ 八年級下冊歷史必背知識點有哪些

一、第一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

1、時間地點:1949年9月在北平舉行。

2、主要任務:籌備建國,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正式成立作好了充分的准備。

3、內容:

①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作用)

②選舉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舉毛澤東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③決定以五星紅旗為國旗,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以北京為首都;

④採用公元紀年;

⑤決定在首都廣場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紀念碑。

二、開國大典: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① (國內意義)開辟了中國歷史新紀元。從此,中國結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歷史,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成為國家的主人。

② (國際意義)壯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會主義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壓迫民族和被壓迫人民爭取解放的斗爭。

3、如何理解「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中國從此擺脫了被壓迫、被奴役的命運,獲得了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人民從此政治上當家作主,經濟上成為生產資料的主人,國家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將不斷提高。

三、西藏和平解放:

1、時間:1951年

2、西藏首席談判代表:阿沛·阿旺晉美

3、意義:祖國大陸獲得了統一,各族人民實現了大團結。

四、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1、原因:

(1)美國的侵略活動嚴重威脅了中國的安全:

(2)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請求中國政府派兵援助。

2、時間:1950年10月~1953年7月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4、經過與結果:1950年10月,以彭德懷為司令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前線,同朝鮮軍民一起抗擊美國侵略者。在朝鮮戰場上中國軍隊五戰五捷,把美國侵略軍趕回到「三八線」。1953年7月美國被迫在停戰協定上簽字,中國人民志願軍凱旋而歸。

5、英雄人物的事跡:

①黃繼光,捨身堵槍口,掩護戰友奪回陣地。

②邱少雲,為保證潛伏部隊安全,嚴守紀律,烈火燒身,紋絲不動。

6、勝利原因:

①抗美援朝戰爭是正義的、反侵略戰爭,得到全國人民的大力支持;

②黨的英明決策和正確指揮;

③志願軍和朝鮮軍民的英勇戰斗。

7、抗美援朝意義:

保衛了中國國家安全,贏得了安定的國內建設環境,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威望,維護了亞洲與世界和平。

8、值得人們學習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精神(「最可愛的人」的原因)

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國際主義精神

五、土地改革

1、背景(原因):封建的剝削土地制度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新中國成立後,新解放區的農民迫切要求獲得土地。

2、時間:1950年

3、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

4、實施:1950年冬開始,在新解放區開始分期分批進行土地改革,沒收地主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地主也獲得應得的一份,自食其力。

5、結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三億多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獲得了土地。

6、土地改革完成的意義

①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被消滅;廣大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鞏固了人民政權。

②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准備了條件。

❾ 八年級歷史下冊復習資料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為了開辟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廉價的工業原料.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貿易逆差.
2.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煙,進行暗訪密查,緝拿煙販,收繳鴉片.6月在虎門海灘銷毀鴉片,這是中國人民禁煙斗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對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斗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3.1840-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爆發.鴉片戰爭以後,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4.1856-1860年,英法聯軍為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佔領北京後,火燒圓明園.
5.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前後,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結合第8頁表格和第9頁圖掌握)
6.1851-1864年太平天國運動,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為推翻清朝統治,派軍隊北伐和西征.
7.左宗棠作為欽差大臣,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新疆.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8.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清政府失敗後,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
9.1900年春,義和團運動矛頭直指帝國主義侵略勢力.
10.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學生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1.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師夷長技"的洋務運動,前期以"自強"為口號,採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後期以"求富"為口號,開辦了一些民用工業,如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從70-80年代籌建了南海,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1862年創辦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
12.評價洋務運動(第30頁內容,重點掌握)
13.1895年春,康有為領導的"公車上書"揭開了變法維新的序幕.
14.1898年6月到9月,光緒帝發布了一系列變法令,內容( P33):要求從政治,經濟,軍事,教育,思想五個方面掌握.
15.1894年,孫中山組織了革命團體興中會.1905年,他建立統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當總理,通過了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綱領,它的成立,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創辦的機關刊物《民報》,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
16.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袁世凱竊取,沒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務.
17.1915年,陳獨秀等知識分子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旗幟,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掀起新文化運動.以四提倡四反對為主要內容,向尊孔復古逆流進行攻擊,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解放潮流.
18.1918年,李大釗發表了《庶民的勝利》和《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文章,進行宣傳馬克思主義.
19.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對東西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影響到後來.
20.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舉行示威,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要求,遭到北洋軍閥政府的鎮壓.6月初,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斗爭,工人階級起了巨大的作用,結果政府被迫釋放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初步的勝利.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21.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的中共一大通過了黨的綱領,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
22.1922年中共二大,確定黨的民主革命綱領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建立民主共和國.這是在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
23.1924年創辦的黃埔軍校由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培養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
24.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北伐,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的統治,統一全國;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主要戰場:湖南,湖北;主要戰役:汀泗橋,賀勝橋;在兩湖戰場消滅了吳佩孚主力;出師不到半年,北伐軍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25.1927年4月,蔣介石叛變革命,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它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壓人民革命運動.
26.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領導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治的第一槍.
27.1927年9月,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進攻敵人力量較為薄弱的農村,建立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南昌起義,秋收起義等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的開始.
28.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在未能粉碎敵人第五次"圍剿"後被迫進行戰略轉移,進行長征.
29.1935年1月,黨中央召開遵義會議,會議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0.長征途中,渡過金沙江跳出敵人的包圍,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宣告長征勝利結束.長征的勝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幹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31.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時,蔣介石要求駐守東北的張學良實行不抵抗政策,使東北三省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不到半年時間全部淪於敵手.全國人民反對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要求停止內戰,抵抗日本的侵略.東北人民和部分東北軍部隊,組織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的侵略.中共派楊靖宇組織東北游擊隊,開展抗日游擊戰爭.中國人民的局部抗戰開始.
32.九一八事變後,中共提出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張學良,楊虎城接受了中共主張,為了逼蔣抗日,1936月12月12日,發動"西安事變".事變發生後,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的利益出發,主張和平解決.從此,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33.1937年日軍向盧溝橋中國守軍發動進攻,製造七七事變,中國人民的全國性抗日戰爭從此爆發.在事變中,佟麟閣,趙登禹先後為國捐軀.平津相繼陷落,這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
34.1937年12月,日軍佔領南京,製造了南京大屠殺,在六周時間內,屠殺中國居民達三十萬人以上.
35.在全面抗戰期間,中共領導的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這是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為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1940年8月在彭德懷指揮下組織了百團大戰,這是抗戰中,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國民黨軍隊在1938年春取得台兒庄大捷.
36.抗戰勝利前夕,1945年4月,在延安召開中共七大,大會主要討論奪取抗戰勝利和勝利後中國將走什麼道路的重要問題.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放手發動發動群眾,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的中國.
37.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標志著抗日戰爭的最後勝利.
38.在抗戰勝利後,蔣介石在美國的支持下陰謀發動反共反人民的內戰,為了進一步贏得准備內戰的時間,也為了欺騙人民,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1945年8月到10月,為了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毛澤東在周恩來,王洛飛的陪同下,同國民黨進行談判,最後達成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
39.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進攻,標志全面內戰爆發.
40.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軍挺進大別山威脅南京和武漢.標志戰略反攻的開始.
41.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發動了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淮海戰役的勝利,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陳毅曾說,淮海戰役是人民群眾用小車推出來的),1949年初,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戰役的勝利,使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掌握P98圖)三大戰役的勝利,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了,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42.1949年4月23日,解放軍佔領南京,標志統紿中國22年的國民黨政權的垮台.
43.狀元實業家張謇,在《馬關條約》簽訂後,中華民族面臨嚴重民族危機情況下,提出"實業救國"的口號,創辦了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同時興辦學校和開展慈善事業.一戰期間企業由於帝國主義放鬆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獲得進一步的發展,但大戰結束後被吞並.
44.中文報紙中最著名的是1872年在上海創辦的《申報》.1897年在上海創辦的商務印書館是近代中國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機構.
45.1909年,由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張鐵路是中國人自行設計和施工的第一條鐵路
46.揭開制鹼奧秘的侯德榜撰寫了《制鹼》一書,他的制鹼法被命名為"侯氏制鹼法".
47.近代開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中代表人物有魏源和嚴復.魏源他編成《海國圖志》一書,系統介紹了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並說明編寫的目的是"師夷長技以制夷".嚴復是戊戌變法時期的啟蒙思想家,他翻譯了《天演論》,闡述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世道必進,後勝於今"的進步觀點.
48.戊戌變法期間,創辦了京師大學堂,這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國家建立的最高學府.
49.1905年清政府宣布廢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舉制度.
50.魯迅代表作有《狂人日記》,《孔乙已》等;徐悲鴻代表作有《愚公移山》等;被稱為人民音樂家的聶耳的代表作是《義勇軍進行曲》,冼星海的代表作是《黃河大合唱》.

歷史該如何復習?

1.心理狀態穩定是正常發揮的關鍵
其實這個不僅對於歷史有用,其他也是如此了.但是歷史考試中一定么心裡保持號哦.因為我高考那次好像真的比較緊張的說啦..有的地方真的是一下子想不起來,短路.所以如果真的心理狀態不穩定,其結果則必發揮失常。
所以要學會自我調節,注意幾點
①通過考前練兵,(摸擬考試)了解並盡快適應准高考型的試題,緩解考試緊張症。
②查缺補漏,完善知識點的不足,增強應考自信心。
③吃好,睡好,身體好是健康心理二大前提,切忌打"消耗戰",同時不斷告誡自己"往前看,(高考過後)實現目標需努力,往回看(中考會考)難關能過要自信"。
2.爭取全面拿分,切忌輕易放棄任何部分。
3.抓總體櫃架結構,切忌撿芝麻丟西瓜。
最後一個月鞏固提高,應該從櫃架結構入手,准確抓住主要線索及階段特徵,再對應基礎史實,如重要事件、人物及評價問題。這樣由大及小,宏觀與微觀相結合,如中國古代史,從縱向(按時間)抓住六大階段--先秦、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橫向抓住四個方面--政治、經濟、文化、民族關系和對外關系,這樣構成網路體系,並准確掌握基本史實,總之,抓線索,突出重點,帶動整體。
4.應考時抓審題,站史實,注意史論結合。
審題是做題的前題和關鍵,歷史知識內容厭雜,但題目設計都有針對性:時間、空間、程度不同,相應內容也會有所變化,審題時要仔細抓住每個關鍵詞,再確定落筆的角度,材料題要有針對性地審查是否將有效信息,抓信了,抓全了。問答題則要按設問結構分層解答,切忌從頭到尾"一段論",否則會失"踩分點"。
最後注意:回讀考綱、回讀課本、回讀歷史地圖、回讀錯題,記信,只要穩定心理正常發揮就不會出現成績滑坡,所以以穩為准,爭取穩中提高。
自始至終抓好「三個著力點」
著力點一:狠抓歷史基礎知識,准確掌握重要的史實、概念和結論,理清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內在聯系,形成學科內容的主幹系統和知識網路:
1.准確記憶基本史實,力求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使知識網路化。
2.理解重要的歷史概念和結論,這是形成歷史思維能力的基本途徑。
3.理解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階段特徵和發展過程,從宏觀角度去認識歷史。
4.強化專題史復習,融會貫通,形成知識主幹。
呵呵,其實歷史真的比較容易復習,但是問題在於很多時候不容易拿高分,但是很多時候也拿不了低分.所以看大家平時復習的功力咯...

中國歷史(八年級 上)
速 記

第一單元 侵略與反抗
第一課 鴉片戰爭
英國為開辟市場,走私鴉片危害廣。
民族英雄林則徐,虎門銷煙為國強。
一八四零鴉戰起,《南京條約》喪權益。
賠款通商又割地,半殖半封近代史。
第二課 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戰爭
英法起禍端,火燒圓明園。
沙俄割領土,一百五十萬。
南有太平軍,反清抗洋兵。
奇兵殺華爾,千古留美名。
第三課 收復新疆
俄英垂延爭新疆,入侵稱汗阿古柏。
海塞並重左宗棠,先北後南好策略。
新疆收復回祖國,治理西北行省設。
第四課 甲午中日戰爭
一八九四甲午戰,割地賠款喪主權。
世昌殉國黃海間,開設工廠增口岸。
北洋艦隊全軍沒,大大加深殖民地。
《馬關條約》被迫簽,民族危機險空前。
第五課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八國聯軍侵滿清,北京二度被佔領。
賠巨款,派駐兵,辛丑年裡淚盈盈。
嚴禁人民反列強,清朝變成洋人庭。
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課 洋務運動
內憂外患陷困境,地主階級忙自救。
19世紀60至90,師夷長技辦洋務。
自強求富為口號,奕忻曾李又左張。
軍事民用和學堂,富國強兵未達到。
資本主義得發展,啟動中國近代化。
第七課 戊戌變法
公車上書給皇帝,維新變法運動起。
《中外紀聞》強學會,康梁奔走救危機。
光緒詔書要變革,救亡圖強改現狀。
維新百日終失敗,愛國憂民精神揚。
第八課 辛亥革命
孫中山建同盟,三民主義作指導。
興民族,爭民權,改開土地為民生。
武昌起義震華夏,辛亥革命創民國。
推翻清朝帝制結,民主共和入民心。
第九課 新文化運動
《青年雜志》運動搞。
「民主科學」搖大旗,陳李胡魯作代表。
十月革命送曙光,馬克思主義響中國。
新文化運動載史冊,人們思想大解放

❿ 如何學好八年級歷史課

怎樣學好八年級歷史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

閱讀全文

與八年級歷史下冊如何輔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