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人文歷史 > 梁甫吟中高陽酒徒是哪個歷史人物

梁甫吟中高陽酒徒是哪個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2-06-28 00:15:59

1. 《梁父吟》究竟出自誰之手

梁父吟》又稱《梁甫吟》。梁甫,泰山下小山名。作者:李白 長嘯梁父吟,何日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入門不拜逞雄辨,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轉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況我輩當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 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觸關閽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樑父吟》又稱《梁甫吟》。梁甫,泰山下小山名。作者:李白 長嘯梁父吟,何日見陽春?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吐氣思經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入門不拜逞雄辨,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轉蓬。 狂客落拓尚如此,何況我輩當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 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觸關閽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父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雲感會起屠釣,大人臲阢當安之。 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父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雲感會起屠釣,大人臲阢當安之。
希望採納

2. 高陽酒徒的典故

君不見~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唐·李白《梁甫吟》
這句成語出自《史記·酈生陸賈列傳》:「初,沛公引兵過陳留,酈生(酈食(yi)其(ji))踵軍門上謁……使者出謝曰:『沛公敬謝先生,方以天下為事,未暇見儒人也,』酈生瞋目按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非儒人也。』」
秦末漢初時,陳留高陽鄉(今河南杞縣)有一個叫酈食其的人。他家境貧窮,又沒有職業,只好在鄉里做了里監門(相當於地保)。當劉邦率軍路過陳留的時候,酈食其碰見了一位老鄉,是劉邦手下的一個騎兵。他讓這個人向劉邦推薦自己,說可以幫助劉邦成就大事業。這個小兵真的向劉邦推薦酈食其,劉邦就讓酈食其到驛舍里去見面。
這天,酈食其來了。門衛進去通報說,酈食其來了,劉邦問:是個什麼樣的人?門衛回答:看他的舉止打扮,像個儒生。劉邦歷來對讀書人有一種偏見,曾經往讀書人的帽子里撒過尿。這次聽說酈食其是個儒生,便說:我正忙著天下大事,沒有時間見讀書人。門衛把劉邦的話傳給了酈食其。酈食其十分生氣,瞪著大眼,啪地一聲把劍撥出來:「回去,重新說,什麼讀書人,誰是讀書人,你說有一個高陽酒徒求見」
劉邦見酈食其非同一般之人,便召見了他。兩人邊喝酒邊攀談,談得挺投機。後來,酈食其設計攻克了陳留,為劉邦的軍隊解決了糧草供應,被劉邦封為廣野君。酈食其又將其弟酈商薦歸劉邦,被劉邦封為將軍。楚漢戰爭中,酈食其說齊王田廣歸漢,韓信乘機襲擊了齊國。齊王以為酈食其出賣了自己,便把他烹死了。
根據這個故事,後人將「高陽酒徒」引為成語,指好飲酒而狂放不羈的人。

3. 李白在詩歌《梁父吟》中用到哪些典故

李白《梁甫吟》詩能寶三載(744)作者離安作品作者通呂尚、驪食其等故事些神傳說表達遭受挫折憤懣及期盼明君知願望全詩縱橫跌宕變幻惝恍淋漓悲壯
原文 梁甫吟 嘯梁甫吟何見陽春君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釣渭濱寧羞白發照清水逢壯氣思經綸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賢虎變愚測頗似尋君見高陽酒徒起草揖山東隆準公入門拜逞雄辯兩輟洗趨風東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旋蓬狂客落魄尚何況壯士群雄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鼓帝旁投壺玉三笑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閶闔九門通額扣關閽者怒白照我精誠杞事憂傾猰貐磨牙競肉騶虞折草莖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卷愚者豪世見我輕鴻毛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費二桃吳楚弄兵劇孟亞夫咍爾徒勞梁甫吟聲悲張公兩龍劍神物合風雲起屠釣臲屼安[1]

詞語注釋 ⑴嘯:吟唱 ⑵朝歌屠叟:指呂尚(即呂望、姜太公)《戰策·秦策三》:臣(范雎)聞始呂尚遇文王身漁父釣於渭陽濱耳《秦策五》:太公望齊逐夫朝歌廢屠《韓詩外傳》卷七:呂望行五十賣食棘津七十屠於朝歌九十乃師則遇文王《韓詩外傳》:太公望……屠牛朝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文王舉用封於齊 ⑶經綸:《易經·屯卦》:君經綸經綸:喻治理家 ⑷三千六百釣:指呂尚渭河邊垂釣十共三千六百風期:風度謀略 ⑸賢:指呂尚虎變:《易經·革卦》九五:虎變喻物行變化莫測驟志非所能料 ⑹高陽酒徒:西漢驪食其《史記·驪陸賈列傳》:驪食其者陳留高陽讀書家貧落魄衣食業監門吏縣賢豪敢役縣皆謂狂……沛公至高陽傳舍使召驪驪至入謁沛公倨床使兩洗足見驪驪入則揖拜驪嘗自稱高陽酒徒隆準:高鼻隆準公:指劉邦《史記·高祖本紀》:高祖隆準龍顏趨風:疾行風前迎接《史記·驪陸賈列傳》載:楚、漢滎陽、皋帶相持驪建議劉邦聯齊孤立項羽受命齊游說齊王田廣表示願所轄七十餘城歸漢 ⑺旋蓬:空飄旋蓬草狂客:指驪食其 ⑻攀龍:《漢書·光武帝紀》:耿純劉秀說:士夫所跟隨王南征北戰本希望攀龍鱗附鳳翼功名攀龍附鳳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業 ⑼雷公:傳說雷神砰訇:形容聲音宏 ⑽帝旁投壺玉:《神異經·東荒經》載:東王公與玉玩投壺游戲每投千二百支則笑笑流火閃耀即閃電三:早、午、晚倏爍:電光閃耀晦冥:昏暗兩句暗指皇帝整尋歡作樂權奸宦官弄權朝廷政令 ⑾閶闔:神門閽者:看守門《離騷》:吾令帝閽關兮倚閶闔望予兩句指唐玄宗昏庸道寵信奸佞使才能報門 ⑿杞事憂傾:《列·瑞》:杞憂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二句意謂皇帝理解我我杞憂自嘲意 ⒀猰貐:古代神種吃野獸比喻陰險凶惡物競肉:爭吃肉騶虞:古代神種仁獸白質黑紋傷畜踐踏草李白騶虞自比表示與奸同流合污 ⒁接:搏鬥飛揉、雕虎:比喻凶險焦原:傳說春秋莒塊約五十步圓石名叫焦原百丈深淵畏才敢站 ⒂智者二句:智者忍屈愚者知味驕橫世俗看起我 ⒃力排二句:《晏春秋》內篇卷二《諫》載:齊景公手公孫接、田疆、古冶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卻知禮義相晏嬰便向齊景公建議除掉建議景公用兩桃賞給功於三勇士爭功各自羞愧自殺李白用典意諷刺權相李林甫陷害韋堅、李邕、裴敦復等臣 ⒄吳楚句:漢景帝吳楚等七諸侯王起兵反漢景帝派周亞夫領兵討伐周河南見劇孟(著名俠士)高興說:吳楚叛漢卻用劇孟註定要失敗咍爾:譏笑 ⒅張公:指西晉張華據《晉書·張華傳》載:西晉豐城(今江西省豐城)縣令雷煥掘雙劍即古代名劍干莫邪雷干送給張華自留莫邪張華殺干失落雷煥死雷華佩帶著莫邪經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東)突劍腰間跳進水與早已水干合化作兩條蛟龍兩句用典意謂總自明君賞識 ⒆風雲:即風雲際古認雲龍風虎風雲際形容君臣相業:才幹□(左山右皃)屼:安指暫遇坎坷[2

譯文梁甫吟啊梁甫吟自諸葛亮唱響少志士吟頌期盼著事業春知道周朝居住棘津姜太公七十歲清晨即起邊屠牛邊唱歌做番事業辭別故鄉安邊渭水河邊用直鉤釣十魚清澈河水映照著白發刺痛風雲際候文王拜師候氣東海勢比泰山治略套套別看我現普通機臨貓變虎知道秦末漢初居住高陽酒鬼儷食其六十歲草莽身見劉邦硬跪拜做揖算給足面陣雄辯折服讓劉邦立即停止洗腳馬放棄美按摩改洗耳恭聽看憑三寸爛舌攻齊七十二座城市劉邦項羽玩象呼啦圈轉啊轉看看落泊知識雲霧散干番何況我身強力壯智勇雙全我胸治略我必須家擔憂我想見皇皇干呢鼓聲敲震響皇宮貴妃做投壺游戲忙忙臉牙齒笑燦爛宮牆外已經危機四起安祿山准備反叛些事情皇知道周圍卻容許我警告責怪我打擾雅興說我杞事擔憂傾塌白啊整烏雲蒙蔽著啊照我忠誠憂腸現各軍閥官僚同吃野獸--猰貐陰險殘暴我卻騶虞猛虎羞與合流目前形勢危險同焦原--周圍深淵高千丈圓才幾十米我卻象姜太公儷食其斡旋處置游刃余別看力拔山外表我要除卻需要兩三桃知道晏嬰殺公孫接、田疆古冶等三故事其關鍵要利用間矛盾別硬碰硬亂整我探安祿山虛實手根本沒象劇孟智謀士匹夫根本事梁甫吟啊梁甫吟事重啊聲音悲古名劍--干莫邪候相合呢候敵我候才與皇風雲際呢候平安事等待吧安等待等待機

兩句:嘯梁甫吟何見陽春嘯比高歌更凄厲激越情抒發詩單刀直入顯示詩情極平靜全詩定情基調宋玉《九辯》恐溘死見乎陽春句故見陽春埋沒重用、壓抑施展抱負意思詩句全由發接著連用兩組君見提兩歷史故事說西周呂望(即姜太公)期埋沒民間五十歲棘津販七十歲朝歌屠夫八十歲垂釣於渭水濱釣十(每釣十共三千六百釣)才遇文王遂展平志說秦末酈食其劉邦原作平儒看起位自稱高陽酒徒儒僅憑雄辯使劉邦改變態度說服齊王率七十二城降漢楚漢相爭風雲物詩引用兩歷史故事實際寄寓著自理想與抱負:賢虎變愚測頗似平狂客落魄尚何況壯士群雄相信自期淪落毫作詩前途著堅定信念所聲調高亢昂揚語言節奏較爽利明快間雖曾換韻都押平聲韻語氣舒展平坦自我欲攀龍見明主句起詩樂觀陷入痛苦加改用仄聲韻語氣拗怒急促更使猶陣凄風急雨劈面打段寫象屈原《離騷》詩使自置身於惝恍迷離、奇幻變神境界通描寫奇特遭遇反映現實受看求見明主依附著夭矯飛龍凶惡雷公擂起鼓用震耳欲聾鼓聲恐嚇想求見位明主顧同班寵作投壺游戲高興笑閃現耀眼電光惱怒使昏暗風雨交加盡管詩顧切額叩關冒死求見料竟觸怒守衛門閽者段描寫詩情表現強烈象浩盪江水寬廣河床突進入峽谷險灘旋渦四起奔騰湍急抑止詩遭遇實際現實遭遇藉助於幻設神境界盡情傾訴胸忿懣與平自白照吾精誠十二句另作段段詩通各種典故或明或暗抒寫內憂慮痛苦並激烈抨擊現實合理現象:皇能體察我家片精誠反說我杞憂權奸象惡獸猰?磨牙厲齒殘害民詩理想則仁政治自信足夠才能勇氣整頓乾坤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飛猱、右手搏雕虎勇士雖置身於危險焦原仍苦詩意象宕起馬重重跌現實庸碌輩趾高氣揚真才能反能收起自聰明才智世我看輕鴻毛古代齊三力能排山勇士相晏設計害死見才能往往受猜疑明明劇孟能摒棄用家前途真堪設想段行文顯著特點句排列突破規要求意思連貫手接飛猱兩句應接寫力排南山兩句智者卷兩句應接寫吳楚弄兵兩句詩卻故意作錯落排列避免平鋪直敘詩股洶涌情激流至波三折迂盤旋勢更顯恣肆奇橫筆力雄健段語氣節奏隨著情發展跌宕起伏忽急促忽舒展忽押平聲韻忽換仄聲韻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韻極盡變化能事段梁甫吟聲悲直接呼應篇首兩句語氣沉痛悲愴突詩筆鋒折張公兩龍劍四句仍信百倍答何見陽春設問詩確信干、莫邪二劍久沒塵土我同明主阻隔終合既做屠夫釣徒呂望仍能際風雲建立功勛自應該安俟命等待風雲飽經挫折詩雖沉浸迷惘痛苦卻仍用各種辦自我慰藉始終沒放棄理想追求

4. 「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胃濱」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姜子牙(姜太公)
君不見,朝歌屠叟辭棘津,八十西來釣渭濱。
寧羞白發照清水,逢時壯氣思經綸。
廣張三千六百釣,風期暗與文王親。
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尋常人。
君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揖山東隆準公。
入門不拜逞雄辯,兩女輟洗來趨風。
東下齊城七十二,指揮楚漢如旋蓬。
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
我欲攀龍見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
帝旁投壺多玉女,三時大笑開電光,倏爍晦冥起風雨。
閶闔九門不可通,以額扣關閽者怒。
白日不照我精誠,杞國無事憂天傾。
猰貐磨牙競人肉,騶虞不折生草莖。
手接飛猱搏雕虎,側足焦原未言苦。
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見我輕鴻毛。
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
吳楚弄兵無劇孟,亞夫咍爾為徒勞。
梁甫吟,聲正悲。
張公兩龍劍,神物合有時。
風雲感會起屠釣,大人臲屼當安之。

5. 「朝歌屠叟辭棘津」和「高陽酒徒起草」中提到了哪些歷史人物

超哥徒手瓷肌筋,這就是講的是商場里邊的故事,這是商朝宰相每天起來努力工作的結果。

6. 嗜酒者喜歡自稱為「高陽酒徒」,「高陽」指的是

在河北保定市。
戰國時為燕之高陽邑。西漢置高陽縣(治在今縣境舊城村)。以邑名縣,故稱高陽,據應劭注《漢書》雲:「在高河之陽」,即水之北為陽。明洪武三年(1370)因水患,縣治西遷於今治。

1997年,高陽縣面積487平方千米,人口29.6萬,轄3個鎮、6個鄉:高陽鎮、西演鎮、龐口鎮、邢家南鄉、龍化鄉、晉庄鄉、小王果庄鄉、蒲口鄉、龐家佐鄉。縣政府駐高陽鎮。
2000年,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308850人,其中:高陽鎮59039人、龐口鎮44277人、西演鎮43459人、邢家南鄉33987人、晉庄鄉30239人、蒲口鄉22157人、小王果庄鄉26306人、龍化鄉27300人、龐家佐鄉22076人。

7. 諸葛亮吟唱的《梁甫吟》內容是什麼

《梁甫吟》

三國:諸葛亮

步出齊門城,遙望盪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有為此謀,相國齊晏子。

譯文:

緩步走出臨淄城的城門,遙望蕭瑟死寂的盪陰里。那裡有三座墳墓緊相連,形狀大小都非常的相似。請問這里是誰家的墓地,田開疆、古冶子和公孫氏。

他們的力氣能推倒南山,又能截斷系大地的繩子。不料他們一朝遭到讒言,兩個小桃竟殺死三勇士。誰能夠設想出這個奇計?他就是齊國的宰相晏子。

(7)梁甫吟中高陽酒徒是哪個歷史人物擴展閱讀:

詩的前四句,先從位於齊城(今山東淄博)東南盪陰里(一名陰陽里)之三壯士冢寫起。「步出齊城門,遙望盪陰里。」「步出」與「遙望」相呼應,人未到而兩眼視野先到,表明了對三墳之專注。「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這是已經來到冢前,看清了三墳相連,形狀相似。

這三墳相似,也象徵著三位勇士之相似,皆勇力超人,皆有功於君,皆使氣好勝,皆被讒不悟。接下去六句轉而寫墳中三人的遭遇。「問是誰家墓」,明知故問,是為了突出所詠對象。答曰:「田疆古冶子」,這是以兩人之名代三人之名,其中包括公孫接。

「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緊承上句,盛贊三人勇力絕倫。排南山,推倒南山(齊城南之牛山)。絕地紀,語出《莊子·說劍篇》:「此劍上決浮雲,下絕地紀。」這里指折斷地脈。這樣的勇士,結局卻又如何呢?「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一朝,既言時間之速,也表明此陰謀之輕易得行。「讒言」二字,傾向性極明,既是對三士的同情、惋惜,也是對主謀者的有力譴責。二句寫得斬截有力,使入感到毛骨悚然。二桃,比起三個力能推倒南山、折斷地紀的勇士來,那真是太渺小了,太微不足道了。

然而竟能實現殺掉三士的目的。詩句所構成的這一巨大反差,足以使人驚心動魄。詩至此,似可結又實未結,因為還留下一個疑問,這就是「誰能為此謀」?答曰「國相齊晏子」。結尾再一次用問答句式,波瀾突起,把做國相的晏子指名道姓地點出來。

二句看似客觀敘述,不著議論,不含感情,實則皮里陽秋,有深意在。一問,意在提醒讀者注意設此不尋常之謀的人,一答,指名道姓交代出為謀之人。

「國相」,字面上是點明其身份,實際上是譴責這個居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肩負溝通上下、協調文武之責的「國相」,人當以至此。這樣的行為與「國相」的地位、氣度、職責該是多麼的不相稱。

「齊晏子」,是直點其名,意在立此存照,永遠展出示眾,使人們知道,這個善機變、巧謀劃的「名相」,竟干出了這樣的事。關於此詩作意,一般皆取前引朱乾的說法,但也有人持相反的看法,認為朝有悍臣武夫,宰相不能制,就應該有晏嬰這樣的能臣。

從詩的主題和語言看,這首古辭當是出於文人之手。在漢樂府詩作中,此詩顯得樸拙了一些,但結構還是比較嚴謹的,詩從望盪陰里、見三墳寫起,轉到寫墳中人被讒言遭殺害的悲慘事件,再轉到揭出設此毒計之人。層層推進,語語相銜。

詩中兩用問答句式,都處在詩的關鍵處,既起醒目作用,又使文氣免於平實。語言雖質朴而少文彩,但句句簡潔,文雅而不艱澀,明白而不淺俗,可見是經過一番錘煉之功的。

8. 12、《梁父吟》中「高陽酒徒」是哪個歷史人物 (5分) A、伊尹 B、酈食其 C、姜

《梁父吟》中「高陽酒徒」是(B、酈食其)歷史人物。

高陽酒徒

秦末年代,謀士酈食其去追隨劉邦時對自己的稱呼。偏正式,作賓語。現用以代指指嗜酒而放盪不羈的人。語出《史記·酈生陸賈列傳》

9. 李白在詩歌《梁父吟》中用到了哪些典故

1.《梁甫吟》:亦作《梁父吟》,樂府相和歌辭楚調曲有諸葛亮《梁父吟》.《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雲:「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自比管、樂,時人莫之許」.然李勉《琴說》曰:「《梁甫吟》,曾子撰」.蔡邕《琴頌》:「梁甫悲吟,周公越裳".梁甫:又名梁父,山名,在泰山下.」
2.長嘯:吟唱.
3.朝歌屠叟:指呂尚(即呂望、姜太公).《戰國策·秦策三》:"臣(范雎)聞始時呂尚之遇文王也,身為漁父而釣於渭陽之濱耳".又《秦策五》:"太公望,齊之逐夫,朝歌之廢屠".《韓詩外傳》卷七:"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津,年七十屠於朝歌,九十乃為天子師,則遇文王也".又《韓詩外傳》:"太公望……屠牛朝歌,賃於棘津,釣於磻溪,文王舉而用之,封於齊".
4.經綸:《易經·屯卦》:"君子以經綸".經綸:喻治理國家.
5.三千六百釣:指呂尚在渭河邊垂釣十年,共三千六百日.風期:風度和謀略.
6.大賢:指呂尚.虎變:《易經·革卦》九五:"大人虎變."喻大人物行為變化莫測,驟然得志,非常人所能料.
7.高陽酒徒:西漢人驪食其.《史記·驪生陸賈列傳》:"驪生食其者,陳留高陽人也.好讀書,家貧落魄,無以為衣食業,為里監門吏.然縣中賢豪不敢役,縣中皆謂之狂生.……沛公至高陽傳舍,使人召驪生.驪生至,入謁,沛公方倨床使兩女子洗足,而見驪生.驪生入,則長揖不拜."驪生嘗自稱高陽酒徒.隆準:高鼻子.隆準公:指劉邦.《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趨風:疾行如風前來迎接.《史記·驪生陸賈列傳》載:楚、漢在滎陽、成皋一帶相持,驪生建議劉邦聯齊孤立項羽.他受命到齊國游說,齊王田廣表示願以所轄七十餘城歸漢.
8.旋蓬:在空中飄旋的蓬草.狂客:指驪食其.
9.攀龍:《後漢書·光武帝紀》:耿純對劉秀說:「天下士大夫所以跟隨大王南征北戰,本來是希望攀龍鱗,附鳳翼,以成就功名」.後人因以攀龍附鳳比喻依附帝王建立功業.
10.雷公:傳說中的雷神.砰訇:形容聲音宏大.
11.帝旁投壺多玉女:《神異經·東荒經》載:東王公常與一玉女玩投壺的游戲,每次投一千二百支,不中則天為之笑.天笑時,流火閃耀,即為閃電.三時:早、午、晚.倏爍:電光閃耀.晦冥:昏暗.這兩句暗指皇帝整天尋歡作樂,權奸和宦官弄權,朝廷政令無常.
12.閶闔:神話中的天門.閽者:看守天門的人.《離騷》「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這兩句指唐玄宗昏庸無道,寵信奸佞,使有才能的人報國無門.
13.杞國無事憂天傾:《列子·天瑞》:「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二句意謂皇帝不理解我,還以為我是杞人憂天.此自嘲之意.
14.猰貐:古代神話中一種吃人的野獸.這里比喻陰險凶惡的人物.競人肉:爭吃入肉.騶虞:古代神話中一種仁獸,白質黑紋,不傷人畜,不踐踏生草.這里李白以騶虞自比,表示不與奸人同流合污.
15.接:搏鬥.飛揉、雕虎:比喻凶險之人.焦原:傳說春秋時莒國有一塊約五十步方圓的大石,名叫焦原,下有百丈深淵,只有無畏的人才敢站上去.
16.智者二句:智者可忍一時之屈,而愚者只知一味驕橫.世俗人看不起我.
17.力排二句:《晏子春秋》內篇卷二《諫》下載:齊景公手下有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三勇士,皆力能搏虎,卻不知禮義.相國晏嬰便向齊景公建議除掉他們.他建議景公用兩只桃子賞給有功之人.於是三勇士爭功,然後又各自羞愧自殺.諸葛亮《梁父吟》?quot;步出齊城門,遙望盪陰里.里中有三墳,累累正相似.問是誰家墳?田疆古冶子.力能排南山,文能絕地紀.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李白用此典意在諷刺當時權相李林甫陷害韋堅、李邕、裴敦復等大臣.
18.吳楚句:漢景帝時,吳楚等七國諸侯王起兵反漢.景帝派大將周亞夫領兵討伐.周到河南見到劇孟(著名俠士),高興地說:吳楚叛漢,卻不用劇孟,註定要失敗.咍爾:譏笑.
19.張公:指西晉張華.據《晉書·張華傳》載:西晉時豐城(今江西省豐城)縣令雷煥掘地得雙劍,即古代名劍干將和莫邪.雷把干將送給張華,自己留下莫邪.後來張華被殺,干將失落.雷煥死後,他的兒子雷華有一天佩帶著莫邪經過延平律(今福建南平市東),突然,劍從腰間跳進水中,與早已在水中的干將會合,化作兩條蛟龍.這兩句用典,意謂總有一天自己會得到明君賞識.
20.風雲感會:即風雲際會.古人認為雲從龍,風從虎,常以風雲際會形容君臣相得,成就大業.大人:有才乾的人.*倪屼:不安.此指暫遇坎坷.
這首詩可能是天寶三載(744)李白離開長安時的作品.作者通過呂尚、驪食其等的故事和一些神話傳說,表達遭受挫折的憤懣以及期盼明君知己的願望.全詩縱橫跌宕,變幻惝恍,淋漓悲壯.葛立方《韻語陽秋》卷十一:「首言釣叟遇文王,又言酒徒遇高祖,卒自嘆己之不遇」.清方東樹《昭昧詹言》卷十二:「此是大詩,意脈明白而段落迷離莫辨」.曾國藩《求闕齋讀書錄》:"太白此詩則抱才而專俟際會之時".吳生《古今詩范》卷九:「雄奇俊偉,韓公所謂光焰萬丈者也.通體設喻,所以錯落而雄深.」也有批評家認為「篇法不甚穩密」「辭意錯亂而無序」.
【賞析】
《梁甫吟》是古代用作葬歌的一支民間曲調,音調悲切凄苦.古辭今已不傳,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收有諸葛亮所作一首,寫春秋時齊相晏子「二桃殺三士」事,通過對死者的傷悼,譴責讒言害賢的陰謀.李白這首也有「力排南山三壯士,齊相殺之費二桃」之句,顯然是襲用了諸葛亮那首的立意.詩大概寫在李白「賜金放還」,剛離開長安之後.詩中抒寫遭受挫折以後的痛苦和對理想的期待,氣勢奔放,感情熾熱,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開頭兩句:「長嘯梁甫吟,何時見陽春?」「長嘯」是比高歌更為凄厲激越的感情抒發.詩一上來就單刀直入,顯示詩人此時心情極不平靜,為全詩定下了感情的基調.宋玉《九辯》中有「恐溘死而不得見乎陽春」之句,故「見陽春」有從埋沒中得到重用、從壓抑中得以施展抱負的意思.以下詩句,全是由此生發.
接著,連用兩組「君不見」提出兩個歷史故事.一是說西周呂望(即姜太公)長期埋沒民間,五十歲在棘津當小販,七十歲在朝歌當屠夫,八十歲時還垂釣於渭水之濱,釣了十年(每天一釣,十年共三千六百釣),才得遇文王,遂展平生之志.一是說秦末的酈食其,劉邦原把他當作一個平常儒生,看不起他,但這位自稱「高陽酒徒」的儒生,不僅憑雄辯使劉邦改變了態度,以後還說服齊王率七十二城降漢,成為楚漢相爭中的風雲人物.詩人引用這兩個歷史故事,實際上寄寓著自己的理想與抱負:「大賢虎變愚不測,當年頗似平常人」,「狂客落魄尚如此,何況壯士當群雄」.他不相信自己會長期淪落,毫無作為.詩人對前途有著堅定的信念,所以這里聲調高亢昂揚,語言節奏也較爽利明快,中間雖曾換過一次韻,但都押平聲韻,語氣還是舒展平坦的.
自「我欲攀龍見明主」句起,詩人一下子從樂觀陷入了痛苦.加上改用了仄聲韻,語氣拗怒急促,更使人感到猶如一陣凄風急雨劈面打來.這一段寫法上很象屈原的《離騷》,詩人使自己置身於惝恍迷離、奇幻多變的神話境界中,通過描寫奇特的遭遇來反映對現實生活的感受.你看,他為了求見「明主」,依附著夭矯的飛龍來到天上.可是,凶惡的雷公擂起天鼓,用震耳欲聾的鼓聲來恐嚇他,他想求見的那位「明主」,也只顧同一班女寵作投壺的游戲.他們高興得大笑時天上閃現出耀眼的電光,一時惱怒又使天地昏暗,風雨交加.盡管如此,詩人還是不顧一切以額叩關,冒死求見.不料竟觸怒了守衛天門的閽者.在這段描寫中,詩人的感情表現得那麼強烈,就象浩盪江水從寬廣的河床突然進入峽谷險灘一樣,旋渦四起,奔騰湍急,不可抑止.詩人在天國的遭遇,實際上就是在現實生活中的遭遇,他藉助於幻設的神話境界,盡情傾訴了胸中的忿懣與不平.
自「白日不照吾精誠」以下十二句又另作一段,在這段中,詩人通過各種典故或明或暗地抒寫了內心的憂慮和痛苦,並激烈地抨擊了現實生活中的不合理現象:上皇不能體察我對國家的一片精誠,反說我是「杞人憂天」.權奸們象惡獸猰那樣磨牙厲齒殘害人民,而詩人的理想則是以仁政治天下.他自信有足夠的才能和勇氣去整頓乾坤,就象古代能用左手接飛猱、右手搏雕虎的勇士那樣,雖置身於危險的焦原仍不以為苦.詩意象是宕起,可是馬上又重重地跌了下來.在現實的生活中,只有庸碌之輩可以趾高氣揚,真有才能的人反而只能收起自己的聰明才智,世人就把我看得輕如鴻毛.古代齊國三個力能排山的勇士被相國晏子設計害死,可見有才能的人往往受到猜疑.明明有劇孟這樣的能人而摒棄不用,國家的前途真是不堪設想了.這一段行文的顯著特點是句子的排列突破了常規.如果要求意思連貫,那麼「手接飛猱」兩句之後,應接寫「力排南山」兩句,「智者可卷」兩句之後,應接寫「吳楚弄兵」兩句.可是詩人卻故意把它們作上下錯落的排列,避免了平鋪直敘.詩人那股洶涌而來的感情激流,至此一波三折,成迂迴盤旋之勢,更顯得恣肆奇橫,筆力雄健.這段的語氣節奏也隨著感情發展而跌宕起伏,忽而急促,忽而舒展,忽而押平聲韻,忽而換仄聲韻,短短十二句竟三易其韻,極盡變化之能事.
最後一段開頭,「梁甫吟,聲正悲」,直接呼應篇首兩句,語氣沉痛而悲愴.突然,詩人又筆鋒一折,「張公兩龍劍」以下四句仍是信心百倍地回答了「何時見陽春」這一設問.詩人確信,正如干將、莫邪二劍不會久沒塵土,我同「明主」一時為小人阻隔,終當有會合之時.既然做過屠夫和釣徒的呂望最後仍能際會風雲,建立功勛,那自己也就應該安時俟命,等待風雲感會的一天到來.飽經挫折的詩人雖然沉浸在迷惘和痛苦之中,卻仍在用各種辦法自我慰藉,始終沒有放棄對理想的追求.
寫長篇歌行最忌呆滯平板,這首詩最大的藝術特色正在於布局奇特,變化莫測.它通篇用典,但表現手法卻不時變換.呂望和酈食其兩個故事是正面描寫,起「以古為鑒」的作用,接著藉助於種種神話故事,寄寓自己的痛苦遭遇,第三段則把幾個不相連屬的典故交織在一起,正如清人沈德潛說的「後半拉雜使事,而不見其跡」,因而詩的意境顯得奇幻多姿,錯落有致:它時而和風麗日,春意盎然,時而濁浪翻滾,險象紛呈;時而語淺意深,明白如話,時而杳冥惝恍,深不可測.加上語言節奏的不斷變化起伏,詩人強烈而又復雜的思想感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閱讀全文

與梁甫吟中高陽酒徒是哪個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ord中化學式的數字怎麼打出來 瀏覽:746
乙酸乙酯化學式怎麼算 瀏覽:1411
沈陽初中的數學是什麼版本的 瀏覽:1363
華為手機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瀏覽:105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鋁化學方程式怎麼配平 瀏覽:894
數學c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瀏覽: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補 瀏覽:1312
360瀏覽器歷史在哪裡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712
數學奧數卡怎麼辦 瀏覽: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麼 瀏覽:1035
win7如何刪除電腦文件瀏覽歷史 瀏覽:1063
大學物理實驗干什麼用的到 瀏覽:1494
二年級上冊數學框框怎麼填 瀏覽: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學怎麼樣 瀏覽:1255
ige電化學發光偏高怎麼辦 瀏覽:1345
學而思初中英語和語文怎麼樣 瀏覽:1666
下列哪個水飛薊素化學結構 瀏覽:1430
化學理學哪些專業好 瀏覽:1493
數學中的棱的意思是什麼 瀏覽: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