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漢語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漢語距今有3000多年的歷史。
上古漢語存在於周朝前期和中期(公元前11到前7世紀),文字記錄有青銅器上的刻銘、《詩經》、歷史書書經以及部分《易經》。
據《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記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可見周朝建立時期就開始實行文字的統一。
春秋初期,見於記載的諸侯國還有170多個。至戰國時期,形成「七雄」,「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敘》)。
先秦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稱為「雅言」的共同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
秦朝建立後,進一步規范了文字,以小篆作為正式官方文字。
B. 外國都有多少年的歷史
美國有242歷史
美國從1776年開始誕生!有242年歷史,美國1776年7月4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告美利堅合眾國成立,至今已經有242年了,美國源自於1776年脫離英國統治的北美殖民地,13州的殖民地代表一同發表了《美國獨立宣言》,在經歷艱苦的獨立戰爭後,於1783年與英國簽訂了《巴黎條約》,從此受到世界各國的承認。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在費城正式通過《獨立宣言》,宣告美國誕生。
18世紀中葉,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與英國之間,已有了裂痕。隨著殖民地的不斷擴張,逐漸使他們意識到事態發展的嚴重性,從而萌生獨立的念頭。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反英國殖民者傾銷。
1774年,來自13州的代表聚集在費城,召開第一次大陸會議,希望能與英國和平解決問題。然而英王卻堅持殖民地必須無條件臣服於英王,並接受處分。1775年,在馬薩諸塞州列剋星頓點燃戰火,北美獨立戰爭爆發。
1776年5月,在費城召開第二次大陸會議,堅定了戰爭與獨立的決心,並於7月4日簽署著名的《獨立宣言》。以此為契機,《獨立宣言》被認為是美國建立的開端,此日(7月4日)亦被美國作為國慶日。
1778年2月,本傑明·富蘭克林成功說服了波旁王朝,使得法、美簽訂軍事同盟條約,法國正式承認美國。法國、西班牙、荷蘭相繼參戰。
1781年,約克鎮戰役大捷,美軍贏得決定性的勝利。此後除了海上尚有幾次交戰和陸上的零星戰斗外,北美大陸戰事已基本停止。
1787年,在費城舉行聯邦會議,會中華盛頓被推為主席。會議決定國家政府有稅收、鑄造貨幣、調整商業、宣戰及締結條約的權力,同時採取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原則,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機構互相制衡。
1812~1815年,英國再度入侵剛成立的美國,史稱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戰後美國各州更加團結。
美國獨立後積極進行領土擴展,美國領土逐漸由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北部、南部經濟沿著不同方向發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 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進行的戰爭,又稱美國內戰。最終是北方領導的資產階級獲勝統一全國。
1865年開始了重建時期,逐步廢除奴隸制,1877年,南部進行民主重建,制訂了民主的進步法令,標志著民主重建的結束。
後來美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經實力大增,兩次世界大戰奠定了美國在資本主義世界中霸主的地位。冷戰開始後和蘇聯平分天下。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但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年美國經濟情況仍較平穩。
進入90年代,美國計算機產業發展迅速,並帶動全球的高科技信息產業,開拓了新一代的產業革命。
C. 泰國有多少年的歷史
泰王國
1932年6月建立君主立憲制政體。1939年5月改名泰國。1941-1945年被日本侵佔。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恢復暹羅國名。1949年又再改稱為泰王國。
D. 我國的翻譯事業有多少年的歷史
我國的翻譯事業有約兩千年的歷史。早在西漢哀帝時代,有個名叫伊存的人到中國口傳一些簡短的佛經經句,但還談不上佛經的翻譯。佛經的翻譯是在東漢桓帝建和二年(公元一四八年)開始的,譯者是安世高。安世高是波斯人,譯了《安般守意經》等三十多部佛經。
四夷館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為培養翻譯人員而設立的專門機構。主要負責翻譯朝貢國家往來文書,並教習周邊民族、國家的語言文字。四夷館在永樂五年(1407)初設時,分為韃靼、女真、西番、西天、回回、百夷、高昌、緬甸等八館,後正德六年(1511)增設八百館;萬曆七年(1579)增設暹羅館,計為十館。
《華夷譯語》是四夷館十館為教習諸番語言文字而編撰的,諸番語言和漢語對譯教科書。
以上是正規的翻譯機構,也是有文字可尋的所謂「正史」。但是翻譯,早在秦以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雖然我沒有找到翻譯機構存在的證據,但是中原文字是由秦始皇統一為小篆的,不難想像在此之前諸國應該是各用己文。在這種情況下有翻譯機構很正常才對。
中國最早的佛經翻譯基地是草堂寺 。草堂寺位於西安市戶縣,是後秦時從西域來中原的高僧鳩摩羅什譯經之地,在當時後秦皇帝姚萇所建的皇家園林逍遙園內。寺建於弘始三年(公元401年),據傳當時鳩摩羅什所居譯經之屋為一以草苫頂之草堂,故名草堂寺。
瞎寫了很多,希望能用得上
E. 學大教育有多少年的歷史
9年歷史了。
學大教育成立於2001 年,是一家結合了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信息技術,專注於中國教育服務領域的高科技教育機構,學大教育率先通過互聯網實現了教育資源的自動匹配,並潛心研究和開發了一套業內首創、行之有效的全新的教育模式—— 個性化輔導系統(PPTS)。科技助力教育,學大教育依託PPTS 系統平台,創新個性化教育輔導模式,深受學生和家長的好評,已經通過設在全國35 個城市的140 余家個性化學習中心累計輔導了30多萬中小學生,幫助他們實現了考上理想中學和大學的夢想,被中央電視台形象地贊譽為「 現代私塾」。
F. 漢語距今有多少年的歷史
漢語,又稱中文、漢文,其他名稱有國文、國語、華文、華語、唐文、中國語,還有唐話、中國話等俗稱。漢語屬於漢藏語系分析語,有聲調。漢語的文字系統漢字是一種意音文字,表意的同時也具一定的表音功能。漢語包含書面語以及口語兩部分。
漢語是一個語族,包括了七大方言,意思是漢族所說的語言,世界上遍布七大方言的使用者,其中普通話和粵語是世界上通行范圍比較廣的兩種漢族語言。漢語屬漢藏語系,而普通話是這個語系裡的通用語言。影響范圍除了中國大陸、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以外,漢語還分布在新加坡共和國、馬來西亞等國。會說普通話的人大約有14億(3000萬人作為第二語言)。普通話是聯合國承認中國官方的工作語言之一。漢族的通用語是近幾百年來以北方官話為基礎,東北官話為輔助逐漸形成的。它以北京語音為標准音,卻又不等同於北京話,是摒棄了北京語音中的一些土音而形成的。漢族的通用語在中國大陸稱為普通話,在台灣稱為國語,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稱為華語。學術上是指各漢族地方語言的統稱,有時亦會專指普通話,另外還有國語、華語、普語和北語、胡普等稱呼都是指普通話。毫無疑問,普通話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一種語言,世界上大約有1/7的人使用普通話作為日常交流語。而古漢語也曾對其周邊國家的語言文字產生過重要影響。例如日語、朝鮮語、越南語中都保留有大量的古漢語借詞以及古漢語書寫體系文字。普通話是一種規范過的中國方言。
從目前我們能看到的最早的成批的文字資料——商朝甲骨文字算起,漢字已有3000年的歷史。由於甲骨文字已經是相當成熟的文字體系,我們可以推斷漢字的發生一定遠在3000年以前。漢字的發展可以劃分為兩個大階段。從甲骨文到小篆是一個階段;從秦漢時代的隸書以下是另一個階段。前者屬於古文字的范疇,後者屬於近代文字的范疇。大體說來,從隸書到今天使用的現代漢字形體上沒有太大的變化。從漢字跟漢語的關系看,漢字是一種語素文字。從漢字本身的構造看,漢字是由表意、表音的偏旁(形旁、聲旁)和既不表意也不表音的記號組成的文字體系。漢字起源於圖畫。在漢字產生的早期階段,象形字的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的意義直接發生聯系。雖然每個字也都有自己固定的讀音,但是字形本身不是表音的符號,跟拼音文字的字母的性質不同。象形字的讀音是它所代表的語素轉嫁給它的。隨著字形的演變,象形字變得越來越不象形。結果是字形跟它所代表的語素在意義上也失去了原有的聯系。這個時候,字形本身既不表音,也不表義,變成了抽象的記號。如果漢語里所有的語素都是由這種既不表音也不表義的記號代表的,那麼漢字可以說是一種純記號文字。不過事實並非如此。漢字有獨體字與合體字的區別。只有獨體字才是純粹的記號文字。合體字是由獨體字組合造成的。從構造上說,合體字比獨體字高一個層次。因為組成合體字的獨體字本身雖然也是記號,可是當它作為合體字的組成成分時,它是以有音有義的「字」的身份參加的。合體字可以分成以下3類:形聲字、合體會意字、簡化漢字。
漢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語言之一,是至今通用語言時間最長的語言之一。漢語的歷史演變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漢語的書寫系統——漢字,非表音文字,不能如表音文字那樣直接知道同一個字歷史上的發音。幸運的是,在漢字(特別是形聲字)、詩歌的韻律以及對外國人名的翻譯中可以找到有效的信息。
問題回答——漢語如果是從上古時期算起的話,已經有5000年左右了,但早期沒有統一的文字,直到秦始皇統一天下,進一步規范了文字,以小篆作為正式官方文字時,才算真正出現統一的語言,在這之前被稱為上古漢語,漢朝以後的語言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漢語,這之後到宋朝前期被稱為中古漢語或古代漢語,在之後便是近現代漢語了~
你想寫作文的話,最好從漢語的發展歷史:主要包括從上古時期到近現代的發展歷程,期間發生的各種重大事件,像倉頡造字、始皇統一文字、近代發明拼音等等,還可以引經據典——相傳黃帝時中原有「萬國」,夏朝時還有三千國,周初分封八百諸侯,而「五方之民,言語不通」(《禮記·王制》)。
據《禮記·中庸》第二十八章記載:「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可見周朝建立時期就開始實行語言文字的統一。
春秋初期,見於記載的諸侯國還有170多個。至戰國時期,形成「七雄」,「諸侯力政,不統於王,……言語異聲,文字異形」(《說文解字·敘》)。
先秦諸子百家在著作中使用被稱為「雅言」的共同語。「子所雅言,《詩》、《書》、執禮,皆雅言也。」(《論語·述而》)
然後講講漢語的多樣性,主要從各地的方言入手,由淺入深,由各種方言所代表的地方文化也是世界文明史上無比寶貴的精神財富...............
再講講漢語的包容性,對周邊各個國家,無數民族的深遠影響,直接或間接的衍生出各種各樣文化.............
仔細想一想,就不難發現,漢語作為我們偉大的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包含的歷史意義和本身所具有的神韻是無比「強悍」的,祝你成功。
G. 京師大學堂有多少年歷史
京師大學堂創辦於1898年,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遂被改名為北京大學,所以京師大學堂到現今應誕生114年了。
H. 昂立教育有多少年的歷史
昂立教育始於1984年在上海交大成立的一個大學生勤工助學科技中心
距今有3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