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山東省萊蕪市屬於哪個市
山東省萊蕪區屬於濟南市。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地級萊蕪市,轄區劃歸濟南市,設立濟南市萊蕪區,為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為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鳳城,原為山東省原地級市(2019年1月正式撤銷),位於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北鄰濟南市章丘區,東臨淄博市博山區、沂源縣,南臨泰安市的新泰市,西鄰泰安市岱嶽區;地形為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總面積2246.21平方公里,原轄2個市轄區。
Ⅱ 萊蕪市屬於哪個省哪個市
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鳳城,為山東省原地級市,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地級萊蕪市,轄區劃歸濟南市;設立濟南市萊蕪區,為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為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位於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北鄰濟南市章丘區,東臨淄博市博山區、沂源縣,南臨泰安市的新泰市,西鄰泰安市岱嶽區;地形為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總面積2246.21平方公里,原轄2個市轄區。
(2)萊蕪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濟南,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省會、副省級市、特大城市、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是山東省政治、經濟、文化、科技、教育和金融中心,重要的交通樞紐。
截至2021年1月,全市下轄10個區、2個縣,總面積10244平方千米,建成區面積760.6平方千米。濟南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山東省中部、華北平原東南部邊緣。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北連首都經濟圈、南接長三角經濟圈,是環渤海經濟區和京滬經濟軸上的重要交匯點,也是環渤海地區和黃河中下游地區中心城市之一
網路-萊蕪
網路-濟南市
Ⅲ 萊蕪之前是哪個
萊蕪之前也是山東省的,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鋼城,為山東省原地級市2019年1月正式撤銷,並入了濟南市。
Ⅳ 萊蕪在古代到底是齊國還是魯國
萊蕪,春秋為牟國及齊國的嬴邑、平州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所以算是魯國和齊國各佔一部分土地。
Ⅳ 萊蕪縣的歷史沿革
萊蕪,春秋為牟國及齊嬴邑、平州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嬴、牟、萊蕪三縣同屬於泰山郡。東漢、三國魏、晉沿襲未變。隋代開皇十六年,復置牟城縣,大業初年又並入嬴縣,從此牟縣再未出現。
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消嬴縣,並入博平縣,從此嬴縣再未出現。元代、明代沿襲未變。清代屬泰安州。1915年屬濟南道。1925年屬泰安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
萊蕪名稱由來諸說,列下俟考:落石說。舊時傳說,今萊蕪城附近,從空中落下一塊石頭,莫測來源,按道家觀點謂此石來自於「無」,為此縣名萊蕪。
萊民播流此谷說。公元前567年(甲午,魯襄公六年,齊靈公十五年)十二月,齊侯滅萊(註:齊侯滅萊,遷萊於郳)。《水經注》引舊說雲:「齊靈公滅萊,萊民播流此谷,邑落荒蕪,故曰萊蕪」。山名取目說。《水經注·淄水》:「泰無、萊柞並山名也,郡縣取目焉,漢高祖置。」
萊、牟音轉說。王獻唐在《人與夷》中認為:萊蕪是萊族與牟族雜居而得名。古讀「牟」為重唇音,聲與「蕪」相似,轉寫為萊蕪,故曰萊蕪。
萊蕪,春秋為牟國及齊嬴邑、平州邑地。牟國屬於魯國的附庸國,故址在今城東10千米的辛庄鎮趙家泉村;故址在今淄川東南21、5千米的口頭鄉城子庄。嬴、牟、萊蕪三縣同屬於泰山郡。北魏時嬴縣治所向東遷移至今南文字村。同時撤消設在淄川的萊蕪縣,其區域北部劃入設在淄川的貝丘縣,南部分別劃入嬴縣與牟縣。北齊天寶七年,撤消牟縣,並入博平縣。
隋代開皇十六年,復置牟城縣,大業初年又並入嬴縣,從此牟縣再未出現。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撤銷嬴縣,並入博平縣。唐長安四年(公元704年),於北魏嬴縣故城(今南文字村)復置萊蕪縣。從此,萊蕪縣治所開始設在今萊蕪市境內。元和十五年又將萊蕪縣並入乾封縣,太和元年復置萊蕪縣,治所仍在南文字村,屬兗州魯郡。宋初屬兗州魯郡,繼屬襲慶府魯郡。金代,廢除設在今萊城的主管冶煉的萊蕪監,於大定十二年將設在南文字村的萊蕪縣南遷至萊蕪監舊址,屬泰安州。清代屬泰安州。
1915年屬濟南道。1925年屬泰安道。1928年直屬山東省。1937年後歷屬第十二行政督察區、第十五行政督察區。1939年8月,萊蕪縣民主政府成立,屬七縣行政聯合辦事處。1940年3月,屬泰山專署。
1945年9月恢復原建制,屬泰山專署。建國後,歷屬泰安專區、濟南市、泰安地區。
1983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萊蕪縣,改設省轄縣級市,由泰安市代管。1990年8月,設立萊蕪市鋼城辦事處(副縣級),為萊蕪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萊蕪市、新泰市和沂源縣的部分鄉鎮歸其管轄。
Ⅵ 萊蕪是什麼地方
萊蕪,原來是山東省地級市(2019年1月正式撤銷),現在是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
萊蕪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山之東沂蒙山之西,萊蕪北靠泰山余脈,南依徂徠山脈,東面是魯山、沂山,是個北、東、南三面環山的半圓形盆地,我們稱之為泰萊平原。
獨特的地理環境決定萊蕪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著名的齊魯 「長勺之戰」就發生在這里,還有解放戰爭時期的「萊蕪戰役」。
(6)萊蕪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萊蕪於西漢時正式得名,其後幾經變遷,後因鐵礦資源而聞名,宋金時期就成為山東冶煉中心。明朝之後,其地理、經濟地位受到格外重視,先後隸屬於泰安州、濟南道、泰安道,1928年就成為省級直轄的城市。
萊蕪於1983年撤縣設市,是省級直轄,由泰安代管;1992年正式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在這個過程中,萊蕪能成為山東最小的地級市,最主要原因是:延續了其山東、全國冶煉中心的特殊地位,這就是人們現在常說的「以鋼立市」。
萊蕪20世紀60年代是中國重要的冶鐵中心,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並且是「中國生薑之鄉」和「中國黃金蜜桃之鄉」。
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設立濟南市鋼城區,以原萊蕪市鋼城區的行政區域為鋼城區的行政區域。
Ⅶ 山東省萊蕪未歸濟南之前隸屬哪個市
山東省萊蕪市劃歸濟南前,是一個地級市,由泰安市代管。2019年1月劃歸濟南市管轄。
Ⅷ 萊蕪以前叫什麼
Ⅸ 戰國時期萊蕪市屬於齊魯哪個國家
現在的萊蕪大部分區域在魯國境內!以萊蕪北部山區齊長城為界!
Ⅹ 萊蕪屬於哪個市
萊蕪原來是地級市,現在已經撤銷建制屬於濟南市。
萊蕪為山東省原地級市(2019年1月正式撤銷),位於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北鄰濟南市章丘區,東臨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臨泰安市所轄的新泰市,西鄰泰安市岱嶽區。
地形為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總面積2246.21平方公里,原轄2個市轄區;2017年常住人口137.6萬人。
(10)萊蕪歷史上屬於哪裡擴展閱讀
萊蕪風景名勝:
1,龍山風景區
龍山風景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東北茶業口鎮境內,總面積240萬平方米。龍山因其獨特的自然形態而得名。
2,雪野旅遊區
雪野旅遊區位於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雪野鎮,距濟南市萊蕪區城區20公里,距濟南中心城區46公里,北與濟南市章丘區接壤,東與淄博交界,西與泰安為鄰,總面積223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