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世界歷史上九月十一號發生了什麼
西班牙開始驅逐所有摩利斯科人,1972年--金庸宣布結束武俠小說創作。
❷ 歷史上農歷9月11日出生的名人
1524年——比埃爾·德·龍沙,法國詩人出生。(1585年逝世)
1816年——德國光學儀器製造商卡爾·蔡司 出生。
1862年——歐·亨利出生。
1877年——蘇聯全俄肅反委員會主席、十月革命武裝起義組織者之一捷爾任斯基出生。
1880年——中國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孔祥熙出生。
1885年——英國作家勞倫斯
1893年——中國近代數學先驅,著名數學家熊慶來出生。
1917年——菲律賓前總統馬科斯出生。
1945年——「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出生。
1958年——中國女演員肖雄出生。
1966年——台灣女演員江淑娜出生。
1973年——台灣男演員、歌手蘇有朋出生。
1976年——中國男演員趙陽出生
1977年——中國女歌唱家譚晶出生。
1983年——中國著名女演員江一燕出生。
1983年——台灣球員高天騏出生。
1984年——日本傑尼斯人氣偶像組合関ジャニ∞(關8)成員安田章大出生
1998年——香港童星王樹熹出生。
❸ 9月11日 在支票上大寫怎麼寫
9月11日在支票上大寫:零玖月壹拾壹日
支票數字、日期的填寫:
出票日期(大寫):數字必須大寫,大寫數字寫法:零、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
舉例:2007年8月5日:貳零零柒年捌月零伍日。
2006年2月13日:貳零零陸年零貳月壹拾叄日
1、年按照讀法直接用大寫書寫
2、壹月貳月前零字必寫,叄月至玖月前零字可寫可不寫。拾月至拾貳月必須寫成壹拾月、壹拾壹月、壹拾貳月(前面多寫了「零」字也認可,如零壹拾月)。
列如:1月要寫零一,1日也是這樣,比如,1月1日,就是:零壹月零壹日,11月11日,就是:壹拾壹月壹拾壹日。如果是10號20號的要寫零壹拾或零貳拾
3、壹日至玖日前零字必寫,拾日至拾玖日必須寫成壹拾日及壹拾X日(前面多寫了「零」字也認可,如零壹拾伍日)。
阿拉伯數字對應大寫表:
(3)九月十一日歷史怎麼寫擴展閱讀
大寫數字的來歷
《咬文嚼字》2004年第12期上刊登的侯嘉亮先生《大寫數字的來歷》一文是這樣說的:"為反貪樹廉,朱元璋還制定了懲治經濟犯罪的嚴格法令 並在財務管理上進行技術防範,實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把記載錢糧數字的漢字'一、二、三、四、五、六、七、 八、九、十、百、千'改為大寫,用'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條。"這就是說,用大寫數字記數,是起源於明太祖朱元璋。
漢字中的數字原本沒有大小寫之分。"大寫數字"實際上是"小寫數字"的10個同音別字,"大寫數字"原本另有其意,有一些沿用至今,另有一些在歷史的長河中被遺失、忘卻。
❹ 9月11日日期英語咋么寫
9月11日用英語表示為September 11th。
英語中日期用序數詞表示例:十月一日寫作:October 1,October 1st,1 October,1st October,(the)1st of October等,其中的October都可以寫成縮寫形式Oct。 讀作:October the first或the first of October。
若指在哪一年或哪一月,用介詞in;若具體到某一天,需用介詞on。例如:She was born on 2nd August, 1989。她在1989年8月2日出生。
英語中年份表達介紹
1、讀年份時一般分為兩個單位來讀,前兩個數為一個,後兩個數為一個:
1949讀作nineteen forty-nine或nineteen hundred and forty-nine
2、如果是三位數,先讀第一位,再把後兩個數合起來讀
253讀作two fifty-three或two hundred and fifty-three
3、另外2000讀作two thousand,1902讀作nineteen hundred and two或 nineteen o two
4、如果要使用year,year放在數詞之前
例如:in the year two fifty-three B.C在公元前253年
❺ 國慶節的由來與歷史故事
一. 什麼是「國慶節」:
「國慶節」,是由一個國家制定的,用來紀念該國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二. 「國慶節」一般以那一天、什麼日子定為「國慶節」:
「國慶節」,通常是這該國家的獨立日、或者是該國家憲法的簽署日、或者是該國家元首的誕辰日、又或是該國家其他具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周年紀念日,等。
三.其他國家的「國慶節」、以及不同稱呼:
(一)美國:在美國每年的7月4日,「國慶節」被稱為「獨立日」。原因是1776年7月4日,美國通過《獨立宣言》正式脫離英國殖民;
(二)印度:在印度每年的1月26日,「國慶節」被稱為「共和日」。原因是1950年1月26日,印度簽署憲法,宣布正式成立共和國;
(三)緬甸:獨立日,每年1月4日;
(四)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日,每年1月26日;
(五)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日,每年3月23日;
(六)尼泊爾:國慶日,每年5月28日;
(七)英國:伊麗莎白女王生日,每年6月11日;
(八)蒙古:人民革命紀念日,每年7月11日;
(九)越南:國慶日,每年9月2日;
(十)朝鮮:共和國成立日,每年9月9日;
(十一)日本:天皇誕辰,每年12月23日。
編輯搜圖
十一.「中國國慶節」福利與習俗:
(一)「中國國慶節」福利:高速公路免費
國家自2012年起,國慶期間的所有高速公路,都向向私家車免費通行。「國慶黃金周」高速公路免費成了各位車主最喜歡的福利,人們通常會利用國慶7天長假來游覽祖國的大好河山、或出行或回家。
(二)「中國國慶節」習俗:
每逢國慶佳節,全國各地、各企事業單位、各單位部門,都會掛起燈籠、橫幅、以及「歡度國慶」標語。用「歡度國慶」標語來慶祝國慶;普天同慶,用歡樂的氣氛來迎接國慶。
❻ 陰歷九月十—號歷史發生什麼
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西夏建立
1038年10月11日 (戊寅年九月十一)
1038年10月11日 (農歷九月十一),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西夏建立。 1038年10月11日,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西夏建立。 夏景宗,西夏開國皇帝(1038年1048年在位)。西夏王李德明之子。小字嵬理,更名為曩霄。稱帝前改唐宋所賜姓,為嵬名氏,自詡為青天子,即所謂兀卒。曾受宋封賞,為難定軍節度使,襲爵西平王。宋初黨項發展較快,社會各方面均較成熟,他適應發展需要,建立了黨項的國家夏國。在位時繼續對宋、吐蕃、回鶻作戰,連續奪得勝利,擴展、確立了夏的疆域。實行了許多利於夏發展的政策,倡導農業生產,注重手工業,尤其是鐵冶
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中英北京條約》
1860年10月24日 (庚申年九月十一)
1860年10月24日 (農歷九月十一),清政府與英國簽訂《中英北京條約》。 圖中的額爾金勛爵手持劫掠的中國珍寶,這在他此行所攫取的東西中顯然是微不足道的。 1860年10月24日,欽差大臣奕忻與英國全權代表額爾金簽訂《中英北京條約》。10月13日,英法侵略聯軍占據安定門,進佔北京。16日英法代表向清政府主持和議的代表恭親王奕忻提出賠償英法恤銀50萬兩在22日交付的要求。並規定23日交換《天津條約》批准書,訂續增條約。逃到熱河的咸豐帝下令只可委曲將就,以期保全大局。於是奕忻秉承旨意全盤接受英人條件,在北京簽訂了不平等條約。
梁啟超等在日本東京成立政聞社
1907年10月17日 (丁未年九月十一)
1907年10月17日 (農歷九月十一),梁啟超等在日本東京成立政聞社。 1907年10月17日,清末立憲派梁啟超等在日本東京成立政聞社,以配合清政府預備立憲。梁啟超等提出實行國會制度,建立責任政府;釐定法律,鞏固司法權之獨立;確立地方自治,正中央、地方之許可權;慎重外交,保持對等權利等四大政綱。創辦機關刊物《政論》,鼓吹君主立憲,以總務員、常務員主持日常工作。馬良任總務員。次年總部遷上海,積極聯絡國內各立憲團體,發起國會請願運動。不久,被清政府查禁。由於政聞社採取維護清朝統治的立場,故遭到革命黨人反對。
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
1913年10月10日 (癸丑年九月十一)
1913年10月10日 (農歷九月十一),袁世凱就任正式大總統。 袁世凱在北京就任正式大總統後與各國使節合影 1913年10月10日,袁世凱宣誓就任中華民國正式大總統。 為攫取大總統的職位,袁世凱費盡心機。8月5日, (www.Lssdjt.com) 他指使黎元洪、馮國璋、段祺瑞等19省區軍事長官通電主張先選總統,後制憲法。進步黨為討好袁世凱,竭力捧場; (歷史上的今天80351.com) 國民黨也不敢抗命。9月5日,參、眾兩院決議通過先選總統案。10月4日,憲法會議趕制出《大總統選舉法》。
❼ 歷史上的九月和十月每日發生的歷史事件
9月1日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1965年,西藏自治區成立
·1974年,第七屆亞洲運動會開幕
·1985年,「泰坦尼克號」殘骸被發現(圖)
·1996年,京九鐵路建成通車
9月2日
·1905年,清廷廢除科舉制
·1937年,「奧運之父」顧拜旦病逝於日內瓦
·1945年,日本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圖)
·1958年,中央電視台正式開播
·1972年,第一屆亞洲乒乓球錦標賽在北京開幕
9月3日
·1791年,法國議會通過憲法成為君主立憲國
·1943年,義大利向盟國投降
·1966年,傅雷夫婦自殺
·1977年,世界棒球王王貞治打破紀錄(圖)
·2004年,別斯蘭人質危機
9月4日
·1781年,美國第三大城洛杉磯建城(圖)
·1907年,挪威鋼琴演奏家、作曲家格里格逝世
·1958年,中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發表
·1995年,第四屆世界婦女大會開幕
·1998年,《漢語大詞典》光碟問世
9月5日
·1937年,最大一次納粹集會在紐倫堡舉行
·1939年,美國政府聲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中立
·1973年,天空實驗室2號宇航員觀察和研究太陽耀斑
·1987年,首屆中國藝術節開幕
·1997年,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逝世
9月6日
·公元前776年,世界上最早記錄的日食(圖)
·1522年,麥哲倫率領18名生還者環球航行歸來
·1978年,埃以簽訂《戴維營協議》
·1968年,史瓦濟蘭正式獨立,但仍為英聯邦成員國
·1984年,韓國總統全斗煥歷史性訪問日本
9月7日
·1689年, 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
·1822年,巴西宣布從葡萄牙獨立
·1901年,《辛丑條約》簽訂
·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華盛頓舉行第一次會議
·1988年,中國首次發射氣象衛星(圖)
9月8日,白露
·1926年,德國獲准加入國際聯盟
·1966年,第一個國際掃盲日
·1987年,中國第一次拍賣土地
·1993年,馬家軍狂掃世界記錄(圖)
·1995年,張愛玲逝世
9月9日
·1828年,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誕生
·1945年,侵華日軍投降儀式在南京舉行
·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
·1976年,毛澤東逝世
·1985年,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評選揭曉(圖)
9月10日,中國教師節
·1846年,伊萊亞斯·豪在美國獲得縫紉機專利權
·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
·1985年,中國第一個教師節
·1988年,吉爾伯特颶風肆虐中美洲(圖)
·1996年,《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誕生
9月11日
·1862年,美國著名短篇小說作家歐·亨利誕生
·1969年,日本恐怖組織「赤軍」成立
·1972年,金庸結束武俠小說創作
·1986年,中國第一個野戰集團軍建成
·2001年,美國遭受恐怖襲擊(圖)
9月12日
·1919年,蔡元培重回北京大學
·1956年,張國榮出生
·1959年,前蘇聯發射「月球二號」火箭(圖)
·1980年,「小巨人」姚明出生
·2005年,香港迪士尼樂園開幕
9月13日
·1819年,德國鋼琴家舒曼出生
·1971年,林彪外逃在蒙古溫都爾汗墜機身亡
·1986年,中國女排榮獲五連冠(圖)
·1993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簽署和平協議
·1995年,「863」太平洋科考隊回到北京
9月14日,世界清潔地球日
·1812年,拿破崙率法軍進入莫斯科
·1849年,「生理學之父」巴甫洛夫誕生(圖)
·1959年,中國第一台每秒鍾運算一萬次的計算機試製成功
·196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成立
·1996年,波黑舉行戰後首次選舉
9月15日
·1916年,坦克在一戰中首次使用(圖)
·1954年,全國人大一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
·1959年,美蘇戴維營會議
·1991年,最大的一顆人造衛星進入太空
·1993年,世界第一斜拉橋--楊浦大橋建成
9月16日,國際臭氧層保護日
·1810年,墨西哥宣布獨立
·1859年,袁世凱誕生
·1957年,國畫大師齊白石在北京病逝
·1965年,天文學家發現池谷-關彗星(圖)
·1989年,敦煌月牙泉重現風采
9月17日
·1965年,中國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胰島素
·1982年,北京電視製片廠在北京成立
·1988年,第24屆漢城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圖)
·1991年,白鹿洞書院首次發現清代試卷
·1994年,美國科學家走出「生物圈2號」
9月18日,國際和平日
·1709年,英國詩人及評論家塞·約翰遜誕生
·1922年,匈牙利被接納加入國際聯盟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
·1947年,美國中央情報局成立(圖)
·1987年,美蘇就銷毀兩國中程核導彈達成協議
9月19日
·1911年,英國作家戈爾丁出生
·1956年,埃及收回對蘇伊士運河的主權
·1983年,東加勒比海的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聯邦宣告獨立(圖)
·1988年,庄泳為中國奪得首枚奧運游泳獎牌
·1991年,「冰人奧茨」在德國被發現
9月20日,國際愛牙日
·1946年,法國舉行首屆戛納電影節
·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誕生(圖)
·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實施
·1981年,中國一箭三星發射成功
·1994年,國際《核安全公約》簽署
9月21日
·1802年,拿破崙吞並皮埃蒙特
·1866年,法國細菌學家、病理學家夏爾斯·尼科爾誕生
·1900年,中國飛機設計師馮如第一次試飛成功
·1926年,荷蘭物理學家昂內斯首次發現物理超導性
·2003年,伽利略號太空船任務結束,撞向木星墜毀(圖)
9月22日
·1981年,高速火車在法國首次露面
·1983年,朱建華以2.38米破男子跳高世界紀錄
·1986年,英國給一個兩月半男嬰移植心肺成功
·1988年,首次橫穿歐亞大陸的「東方快車」抵達北京
·1994年,國際考古學家小組發現最早人類化石(圖)
9月23日,秋分
·1846年,法國天文學家伽勒發現海王星(圖)
·1913年,人類第一次飛越地中海
·1949年,蘇聯研製成功原子彈
·1969年,中國成功地進行了首次地下核試驗
·1970年,「山葯蛋派」鼻祖趙樹理逝世
9月24日
·1852年,法國人吉法爾製造的用蒸汽機推進的飛船試飛成功
·1898年,澳大利亞病理學家弗羅里誕生(圖)
·1909年,中國設計的第一條鐵路通車
·1959年,坐落於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建成
·1994年,美國首次提取出恐龍基因材料
9月25日,中秋節
·1513年,西班牙人瓦斯科·努涅斯·巴爾波發現太平洋
·1866年,美國遺傳學家摩爾根出生
·1924年,杭州雷峰塔倒坍(圖)
·1952年,中國第一部自製三千瓦水輪發電機試製成功
·1959年,中國發現大慶油田
9月26日
·1953年,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徐悲鴻逝世(圖)
·1958年,陳鏡開打破舉重挺舉世界紀錄
·1985年,前蘇聯首次在太空飛行中替換宇航員
·1937年,錢塘江大橋的鐵路橋通車
·1991年,美國啟用「生物圈2號」實驗室
9月27日,世界旅遊日
·1540年,「耶穌會」作為一個僧團,正式為教皇批准
·1949年,五星紅旗定為中國國旗(圖)
·1973年,蘇聯發射的載有兩人的宇宙飛船進入地球軌道
·1980年,世界旅遊日
·1981年,泰國自製火箭試驗成功
9月28日,孔子誕辰
·1979年,中國第一條光導纖維通訊線路進行試驗
·1982年,中國第一條復線電氣化鐵路石太線通車
·1983年, sl-4運載火箭爆炸
·1992年,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合成兩種新核素
·1993年,中國人類基因組研究啟動(圖)
9月29日
·1902年,美國百老匯第一個劇場開始營業
·1915年,中文打字機獲發明專利
·1915年,西奧多·N·維爾進行首次橫貫大陸的無線電電話通話
·1959年,中國建成第一座天文館(圖)
·1987年,龍羊峽水電站首台機組並網發電
9月30日,世界海事日
·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逝世(圖)
·1604年,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在巨蛇星座發現一顆新星
·1787年,美國船隻「哥倫比亞」號首次進行環球航行
·1941年,莫斯科保衛戰開始
·1949年,人民英雄紀念碑奠基
10月1日,國慶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圖)
·1951年,中國第一套特種郵票《國徽》郵票開始發行
·1960年,奈及利亞獲得完全獨立
·1964年,世界首條高速鐵路東海道新干線通車
·1979年,巴拿馬收回對巴拿馬運河的主權
10月2日
·1924年,國際聯盟簽訂《日內瓦議定書》
·1925年,英國科學家貝爾德製成世界上第一個電視雛型
·1951年,全國第一次婦女兒童福利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
·1979年,第一部修訂的大型綜合性辭典《辭海》
·1994年,第十二屆亞運會在廣島開幕(圖)
10月3日
·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在北京建校
·1952年,英國在澳大利亞沿海附近試驗第一顆原子彈
·1971年,蘇聯不載人的宇宙飛船進入月球軌道
·1977年,數學家陳景潤發表了在數論研究中取得世界領先的成果
·1990年,分裂了45年的東西兩德重新統一(圖)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
·1910年,葡萄牙成立共和國
·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市大崩盤
·1947年,人類完成首次超音速飛行
·1957年,蘇聯發射第一顆人造衛星「衛星一號」(圖)
·1991年,南極環保議定書通過
10月5日
·1900年,女作家冰心誕生
·1931年,克萊德·潘伯恩和休·赫斯登完成橫越太平洋不著陸飛行
·1956年,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正式成立
·1957年,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公路新藏公路建成
·1984年,美國太空梭「挑戰者」號從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圖)
10月6日,老人節
·1950年,世界最長的輸油管道竣工
·1956年,薩賓宣布試驗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
·1958年,美國核潛艇「海狼」號在水下航行兩個月,創當時世界紀錄(圖)
·1986年,中國北極村漠河首次通航直升機
·1995年,天文學家發現太陽系外第一顆行星
10月7日
·1864年,沙俄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中俄勘分西北界約記》
·1885年,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誕辰(圖)
·1886年,西班牙廢除古巴的奴隸制
·1936年,三大主力紅軍勝利會師,長征結束
·1985年,美國太空梭結束四天的首次升空飛行
10月8日
·1957年,中國第一個天然石油基地「玉門油礦」基本建成
·1985年,中國第一座太陽能光電站建成
·1990年,千年前應州大地震遺址被發現
·1995年,中國首條電子異地出版系統開通
·1998年,哈勃發現迄今最遙遠的星系(圖)
10月9日,寒露
·1931年,美國發明家托馬斯·愛迪生逝世
·1948年,丘吉爾提出三環外交
·1985年,河西走廊出土兩萬多枚漢簡
·1986年,前蘇聯科學家揭開龍卷風的奧秘(圖)
·1993年,火焰山腹地發現千年干屍
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
·1868年,古巴宣布成立
·1892年,南斯拉夫作家安德里奇出生(圖)
·1932年,第聶伯列寧水電站舉行輸電儀式
·1964年,第十八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日本東京舉行
·1977年,兩名蘇聯宇航員遇到困難返回地球
10月11日
·1922年,台灣縱貫鐵路之海岸線全線通車
·1962年,第二次梵蒂岡大會開幕
·1975年,美國艾森豪號航空母艦完工下水(圖)
·1986年,中國成功地回收了一顆科學衛星
·2002年,中國國際航空公司成立
10月12日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1968年,赤道幾內亞共和國獨立日
·1968年,第十九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墨西哥城舉行
·1969年,蘇聯發射載有三人的「聯盟七號」宇宙飛船
·2005年,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船成功發射(圖)
10月13日,國際教師節
·1937年,新四軍建軍
·1962年,巴拿馬運河大橋建成(圖)
·1949年,中國少年先鋒建隊紀念日
·1989年,世界最大銅佛在香港圓頂
·1997年,超音速的噴氣式汽車試車成功
10月14日,國際標准日
·1890年,艾森豪威爾出生(圖)
·1933年,德國宣布退出國際聯盟及日內瓦會議
·1992年,中國宣布《伯爾尼公約》正式生效
·1994年,秦始皇兵馬俑二號坑開放
·1994年,阿拉法特佩雷斯拉賓分享諾貝爾和平獎
10月15日,國際盲人節
·1844年,德國哲學家尼采誕辰
·1917年,北京大學開始實行選科制
·1947年,世界第一次超音速飛機,噴氣式飛機試飛
·1993年,世界最長光纜縱貫神州
·2003年,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圖)
10月16日,世界糧食日
·1888年,美國現代戲劇奠基人尤金·奧尼爾誕生
·1925年,第一屆羅加諾會議在倫敦舉行
·1964年,中國首次核試驗成功
·1979年,義大利廣場附近的周恩來紀念碑揭幕
·1981年,世界糧食日(圖)
10月17日,世界消除貧困日
·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首次發現電磁感應現象
·1849年,波蘭著名鋼琴演奏家、作曲家肖邦病逝(圖)
·1952年,中國第一個大海港「塘沽新港」一期竣工
·1965年,世界上最重的報紙《紐約時報》出版
·1979年,中蘇兩國關系第一輪談判在莫斯科舉行
10月18日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圖)
·1922年,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正式創立
·1954年,德州儀器公司發布第一台晶體管收音機
·1967年,可載人飛船把儀器投放到金星表面
·1977年,美國艾森豪號航空母艦開始服役
10月19日,重陽節
·1936年,魯迅在上海病逝
·1965年,中國尼泊爾正式直接通郵
·1987年,黑色星期一世界股市狂跌
·1996年,中國第一艘熱氣飛艇首飛成功
·1998年,人類首次徒步穿越世界最大峽谷(圖)
10月20日
·1626年,皇太極在沈陽登基
·1853年,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1923年,《中國青年》創刊
·1966年,希伯來文小說家阿格農獲諾貝爾獎
·1973年,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落成(圖)
10月21日
·1833年,著名化學家和發明家諾貝爾出生(圖)
·1879年,美國科學家愛迪生發明了電燈
·1896年,《中俄北京新約》簽定
·1918年,捷克斯洛伐克宣布獨立
·1960年,西方國家出現擠兌美元搶購黃金風潮
10月22日,世界傳統醫葯日
·1906年,法國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逝世
·1962年,古巴導彈危機(圖)
·1980年,中國製成首批船用衛星導航接收機
·1992年,澳大利亞一枚火箭在發射時爆炸
·1994年,中國公用數字數據網開通
10月23日
·1856年,英軍借亞羅號事件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1942年,阿拉曼戰役開始(圖)
·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爆發
·1991年,《柬埔寨和平協定》簽署
·1993年,楊浦大橋建成通車
10月24日,霜降
·1860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
·1901年,伊斯曼-柯達公司聯合生產柯達相機
·1929年,紐約股票市場崩潰導致美國三十年代經濟大蕭條
·1934年,聖雄甘地向國大黨辭職(圖)
·1980年,第五屆世界盃體操錦標賽在加拿大多倫多舉行
10月25日
·1936年,德國和義大利建立羅馬-柏林軸心
·1951年,邱吉爾再任首相(圖)
·195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北京成立
·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
·1994年,中國內湖第一長橋太湖大橋通車
10月26日
·1524年,西班牙把米蘭拱手交給法國
·1905年,挪威獨立(圖)
·1955年,奧地利宣布永久中立
·1979年,全世界消滅天花
·1986年,首屆世界殘疾人乒乓球錦標賽在法國舉行
10月27日
·1915年,美軍進入一戰前線
·1920年,國際聯盟總部從倫敦遷到日內瓦
·1947年,克什米爾戰爭爆發
·1984年,前蘇聯貝阿鐵路通車
·1992年,百年巨鱘首次被捕獲(圖)
10月28日
·1955年,比爾·蓋茨出生(圖)
·1911年,數學家「微機幾何之父」陳省身出生
·1986年,心肺同時移植首次在西班牙完成
·1988年,法國發射第一顆電視直播衛星
·1996年,拉貝日記發表
10月29日
·1923年,土耳其獨立(圖)
·1929年,世界經濟大危機爆發
·1956年,蘇伊士運河戰爭爆發
·1977年,文學家、教育家陳望道逝世
·1997年,足球巨星馬拉多納宣布退役
10月30日
·1945年,音樂家冼星海逝世
·1979年,美科學家首次測出星際空間反物質流(圖)
·1990年,美觀測到最大星系
·1990年,英國發現最早恐龍化石
·1995年,渤海發現億噸級大油田
10月31日,世界勤儉日
·1918年,奧地利宣布共和
·1918年,同盟國土耳其被迫宣布向協約國投降
·1984年,印度總理英迪拉·甘地在新德里遇刺(圖)
·1992年,伽利略蒙冤360年後,終於獲得梵蒂岡教皇的平反
·1993年,香港有線電視正式啟播
❽ 九月十一是什麼節日
公歷一年中的第254天(閏年第255天),離全年結束還有111天
9.11事件」又稱「911恐怖襲擊事件」、「美國911事件」等,指的是美國東部時間2001年9月11日上午(北京時間9月11日晚上)恐怖分子劫持的4架民航客機撞擊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和華盛頓五角大樓的歷史事件。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它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國防部總部所在地五角大樓也遭到襲擊。
❾ 英語9月11日怎樣寫
9月11日用英語表示為September 11th。
英語中日期用序數詞表示例:十月一日寫作:October 1,October 1st,1 October,1st October,(the)1st of October等,其中的October都可以寫成縮寫形式Oct。 讀作:October the first或the first of October。
若指在哪一年或哪一月,用介詞in;若具體到某一天,需用介詞on。例如:She was born on 2nd August, 1989。她在1989年8月2日出生。
英語中年份表達介紹。
1、讀年份時一般分為兩個單位來讀,前兩個數為一個,後兩個數為一個。
1949讀作nineteen forty-nine或nineteen hundred and forty-nine。
2、如果是三位數,先讀第一位,再把後兩個數合起來讀。
253讀作two fifty-three或two hundred and fifty-three。
3、另外2000讀作two thousand,1902讀作nineteen hundred and two或 nineteen o two。
4、如果要使用year,year放在數詞之前。
例如:in the year two fifty-three B.C在公元前253年。
❿ 日期應該怎麼寫 月/日 日/月
應該是寫成4/6,因為分母在下,分子在上,單位大的在下,單位小的在上。
文中凡涉及到中國清代和清代以前的歷史紀年、各民族的非公歷紀年等均用漢字,這類紀年不應與公歷月日混用,並應採用阿拉伯數字括注公歷。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722年)、太平天國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1860年11月2日)。
Excel中的日期是可以參與計算的,只能按公歷日期標准格式書寫。即2007年2月6日;或2007-02-06。如需使用實時走動日期,可輸入日期函數:「=TODAY( )」。日期函數可以參與計算。
中文日期的書寫:
(一)凡使用繁體字的文件,日期可以中文格式書寫,其方法是在Word中點「插入」/「日期和時間」,選擇中文日期格式,如:二〇〇七年二月六日。
(二)書寫中文日期不得輸入「0」,如:二00七年二月六日,阿拉伯數字不能與漢字數字混用。
(三)凡使用簡體字的文件,最好不要書寫中文格式日期。
文中涉及到中國干支紀年和夏歷(農歷)月日應使用漢字。如:甲子年十月十五日臘月二十日正月初八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日期